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普陀区2019届初三化学二模试卷

上海市普陀区2019届初三化学二模试卷

上海市普陀区2019届初三化学二模试卷
上海市普陀区2019届初三化学二模试卷

普陀区2018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质量调研

理化试卷

化学部分2019.4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Fe-56Cu-64

六、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27.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干冰气化

B.蜡烛燃烧

C.铁钉生锈

D.高粱酿酒

28.溶液pH最大的是

A.食盐水

B.碳酸饮料

C.白醋

D.澄清石灰水

29.硅的元素符号是

A.Hg

B.Gu

C.Si

D.Sg

30.Fe(OH)3属于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31.上海市垃圾分类实行的“四分类”标准,塑料饮料瓶属于

A B C D

32.有关臭氧(O3),说法正确的是

A.氧元素以游离态存在

B.臭氧中含有三个氧原子

C.1mol该物质的质量为16g

D.一个臭氧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33.反应物中一定有单质参加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4.证明水是化合物的实验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与氧气

C.氧化钙与水生成氢氧化钙

B.胆矾分解生成硫酸铜和水

D.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

38. 下列实验目的与方法不匹配的是 39. 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35. “

”和“ ”分别是碳原子和氧原子,图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A B C D

36.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始终不变的是

A. 双氧水质量分数

B. 二氧化锰质量 37. 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C. 氧元素的化合价

D. 水的体积 A. CO 2

B. C 60

C. CH 4

D. O 2

A. Fe 2O 3+4HCl→2FeCl 2+2H 2O C. AgNO 3+HCl→AgCl↓+HNO 3

B. Zn+2HCl→ZnCl 2+H 2 D. 2NaOH+2HCl→2NaCl+2H 2O

40. 有关碳酸钠溶液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焰色反应火焰呈紫色

C. 滴加盐酸,产生大量气泡 41. 能与硫酸反应的物质是

B.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D. 滴加石灰水,有白色固体生成

A. 硫酸钡

B. 铜

C. 氢氧化铁

D. 二氧化碳

42. 配制 100g10%NaOH 溶液的实验中,会造成 NaOH 溶质质量分数偏高的是

A. 取用的 NaOH 固体已部分吸水

C. 用于配制溶液的烧杯中有水残留

B.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D. 溶解搅拌时有液滴溅出

A

B

C

D

实验目的

验证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

探究燃烧的条件

探究二氧化碳是否

与水反应

实验方法

②现有 NH 4NO 3、NH 4HSO 4、K 2SO 4、KNO 3 四种化肥,请按照要求完成下表: ③尿素化学式为 CO(NH 2)2,其中碳原子与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1mol 尿素中约含______ 43. 将 20℃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行的方法是

A. 降温后过滤,溶液恢复到 20℃ C. 溶液中投入少量氯化钠固体 44. 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B. 蒸发溶剂,过滤,恢复到 20℃

D. 倒出一小部分溶液

A. 碳

B. 氢

C. 氧

D. 氮

45. 在一定条件下,4.8gCuO 与 CO 充分反应后,固体减少 0.8g 。下列计算过程正确的是

A. 生成 Cu 的质量:4.8-0.8=4g

B. 生成 CO 2 的质量:0.8÷16×44=2.2g

C. 参加反应的 CuO 的物质的量:4.8÷80=0.06mol

D. 参加反应的 CO 的物质的量:(4.8-0.8)÷80=0.05mol

46. 关于复分解反应 Ba(OH)2 和 X 生成了 Y 和 BaSO 4,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X 不是盐

B. X 是酸

C. Y 是水

D. Y 不是酸

七、填空题(共 22 分)

47. 人类对粮食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农业生产对化肥的需求也不断增大。

①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除需要氮、磷、钾元素外,还需要某些微量元素,如“钼”,该元素属于_____(选填 “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个氮原子。尿素在高温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x CO(NH 2)2→C 3H 6N 5+6NH 3↑+3CO 2↑,x =_______。

④实验室鉴别 KCl 和 K 2SO 4 这两种钾肥,选用的试剂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48. 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气密性完好)。 ①试管 I 中反应后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试管 I 中的反应一段时间后,加紧止水夹 a ,试管 I 中的溶液 会压入到试管 II ,有沉淀生成。试管 II 中发生的中和反应化学方 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是_____________。最终试管 II 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一定没有的是___________。

分类方法一 正盐:NH 4NO 3、K 2SO 4、KNO 3 酸式盐:NH 4HSO 4 分类方法二

(2)

(3)

49.下表为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

①60℃时,KNO3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__;表中“37.8”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0℃时KNO3的溶解度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NaCl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NaCl的溶解度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20℃时,完全溶解18gNaCl恰好得到饱和溶液,所需水量是________g,该溶液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④20℃时,向10gKNO3固体不断加水,有关图像正确的是_________(选填编号)

⑤现有150gKNO3和4gNaCl的混合物,能得到较纯净的KNO3且质量最多的操作是_______(选填编号)。

a.20℃时,投入12mL水中,充分搅拌、溶解、过滤。

b.取80℃时100g水溶液,冷却到20℃时,过滤。

c.100g水溶解,加热蒸发至有晶体析出停止加热,冷却至20℃,过滤。

d.20℃时,投入10mL水中,加热至80℃,趁热过滤。

八、简答题(共18分)

50.下列是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

①仪器乙名称为__________;利用装置A制取氧气,甲中粉末是_________________,

甲中粉末状固体应平铺在试管底部,然后加热,“平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制取二氧化碳时,若要控制反应的进行与停止,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_(选填编号);

温度

溶解度/

g/100g水

物质

10℃20℃30℃40℃50℃60℃70℃80℃

NaCl35.836.036.336.637.037.337.838.4 KNO320.931.645.863.985.5110138169

收集装置是________(选填编号),选择该收集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含0.3molHCl的盐酸,与足量的CaCO3反应,最多可以得到CO2多少g。(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51.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aO、Ca(OH)2中的一种或二种。为确定其成分,取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①悬浊液中除水外,含有的物质化学式是__________,该悬浊液称呼为________。

②若取出少量悬浊液置于试管中,滴加酚酞,再继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边滴边振荡。实验过程试管中产生的现象依次为__________(请选择并依次填写下列序号)

a.红色,浑浊

b.无色,澄清

c.红色,澄清

d.白色,浑浊

③上述实验②后,为判断溶液中盐酸是否过量,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选填编号)。

a.镁粉

b.氯化钙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④分别称取样品于固体的质量进行比较,若固体质量大于样品质量,则样品的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六、选择题

七、填空题

47.①金属

②硝酸盐:NH4NO3、KNO3;硫酸盐:K2SO4、NH4HSO4

或铵盐:NH4NO3、NH4HSO4;钾盐:K2SO4、KNO3

③1:2;1.204×1024;6

④BaCl2或Ba(NO)2、Ba(OH)2

48.①有气泡产生;Fe+H2SO4→FeSO4+H2↑

②H2SO4+2NaOH→Na2SO4+2H2O;FeSO4+2NaOH→Fe(OH)2↓+Na2SO4;Na2SO4;H2SO4

49.①110g/100g水;70℃时,每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7.8gNaCl

②小于;变大③50;26.5%④ab⑤a

八、简答题

50.①锥形瓶;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均匀受热

②C;E;比空气重,不溶于水

③6.6

51.①Ca(OH)2;石灰乳

②acb

③ac

④CaO或CaO、Ca(OH)2

历史二模试卷

2017年第二次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 九年级历史 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 3.考生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处。 第一部分选择题(20分) 一、单项选择(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每小题1分,共20分) 1.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2.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列一组秦始皇措施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 A.加强文化控制 B.加强经济管理 C.促进对外交流 D.巩固国家统一 3. 民族交往、交融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这次著名的改革出现在 A.战国时期 B.三国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南北宋时期 4. 隋朝虽然短暂,但许多举措对我国历史影响深远。下列历史贡献中不属于隋朝的是A.创设科举制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实现南北重新统一 D.创立行省制度 5.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佛教 6.“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②改进造纸术③使用指南针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在抨击明朝的一项统治政策时,认为它束缚思想、扼杀创造力,

最新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

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赵淑华 一、试题分析 本次试卷共有四道大题,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总分100分。本次考试考试范围是7--8单元,内容全面、涵盖知识点详细、题型全、重点突出、试题有梯度也有难度,便于优生的选拔,但试卷题量偏大,个别题尤其是计算题与中考题相比难度加大不少。 二、答题分析 (一)选择题全年级得满分的同学寥寥无几,甚至每班中错1--2个的都不多,前200名的学生错7—8个的大有人在,尤其 5、17、18、19题这几个综合性较强的题出现错误最多,总之,选择题出现这么多错误的原因就是对平时所学习的最基本的知识点的掌握不是特别的扎实,有一部分同学是将知识点记住了,但是不能灵活地去运用。 (二)填空及简答题发现学生读图能力分析图形能力较弱,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规范,语言表述不完整。 (三)实验探究题第一次接触探究题,所以答题难度较大,有的学生是心里明白,笔不会写。最后几空,自己写实验步骤、现象等难度更大。得分率大大降低。 (四)计算题这是本次考试中完成最不好的一题。全年级全做对的超不过20人。学生刚刚接触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个概念,只能对直接性试题做简单计算,对综合性较强的此类计算能力还较差,同时发现学生的解题步骤需要规范。 三、教师教学和学生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存在问题: (1)、因时间紧,只进行知识点教学,对练习重视不够,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未得到训练和培养。 (2)、未给学生充分时间去思考、改正、消化。

(3)、只注重讲而忽视了管,应加强教学管理。 2.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知识掌握不熟悉。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掌握和应用,导致答题错误。 (2)、学生对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和技能掌握不牢,实验的观察、分析、迁移、设计等能力都没有很好的形成,导致不能正确解答实验题(3)、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普遍较差,主要是化学用语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导致在答题中较多失分,如在第24、27小题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不规范等,在填空、实验题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有的学生词不达意、错漏百出、答不到点子上,还有的学生不能按试题的要求作答等等。 (4)、部分学生计算能力较差,有的学生解答计算题的格式不规范。 (5)、探究题分析理解能力差。 (6)、做题速度慢且不会合理安排时间,选择题简单反而用时较多。 四、针对以上问题,今后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1.让学生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这对于今后化学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这次考试打击了不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日后教学内容要更加重视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和技术的密切联系,更加重视化学与相关学科如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的互相渗透,强调教材内容的综合性,强调通过学生的亲自感受和体验等来学习化学,学生兴趣就会提高。 2、教学中应抓基础知识的落实,特别是化学用语。 3、加强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应把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多一些为什么?引导学生自己主动观察、分析解答。如果我们教学中经常用这样的探究方法教育学生,学生就会形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4.平时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解题的规范性。

九年级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九年级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特点 这份模测试卷,总体来说是比较成功的。重点检查了学生初中阶段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对中考题型分析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难度适中,符合对全体同学的考查。 在试卷的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1分),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9分),第三部分写作(50分),120分钟完成。 二、具体分析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主要考查了诗句默写,汉字的音、形、义,语病 ,文学文化常识及应用文等几个方面,很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一)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是课内诗歌,出自九年级下册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难度适合,没有给学生设置理解的障碍,这对今后的教学很有指导性。 (二)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是课外阅读,出自张岱的《姚长子墓志铭》,考察了实词、断句、翻译及对文章内容的把握。难度适合,很有指导性。

紧跟时事热点,文章为《光明日报》的《冠状病毒知多少》,考察了说明文的相关知识点,段落的作用,说明文语言,说明方法及作用,概括提炼信息。难度适中,很有指导性与前瞻性。 (四)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是课内对《西游记》《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考查,其中《西游记》难度较低,没有给学生设置障碍,17小题考察的是对故事情节的把握,部分学生失分严重。 (五)现代文阅读 采用课外阅读的形式。课外的是记叙文阅读,题目的设计难度把握较好,考察了概括文章内容、赏析句子、分析人物形象,感悟题。题目很典型,材料也很富有教育意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三部分:作文 作文是命题作文《宅当有为》,基本没有审题障碍,而且题材不限,诗歌除外。 三、答题情况分析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这一大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语言的一般运用能力,主要涉及到“诗句默写、”“拼音”、“汉字的书写”、“词义辨析”、“语病”、“文学文化常识”和“应用文”。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总体来说还不错,得分率只有85%,其中“挣脱”读音错误太多,主要原因是对基础知识不扎实。

【上海市嘉定区】2017年高考二模历史试卷

上海市嘉定区2017年高考二模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与考古学上“青铜时代”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A.史前时代B.夏、商、西周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 2.他追慕西周盛世的统治秩序,崇尚周礼,主张以伦理道德和自我约束来协调人际关系。“他”是()A.老子B.庄子C.孔子D.孟子 3.中国行政区划曾经历从“裂土而治”到“分民而治”的转变。与这一转变相对应的制度是()A.内外服制到分封制B.从宗法制到礼乐制 C.从分封制到郡县制D.从郡县制到行省制 4.秦汉时期,统治者分别实行过三种治理国家与社会的不同模式:①“道家模式”;②“法家模式”;③“儒家模式”。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③②①C.③①②D.②①③ 5.西汉的起讫时间为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这一时间段也可表述为() A.公元前3世纪初——公元1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初——公元1世纪末 C.公元前3世纪末——公元1世纪初 D.公元前2世纪末——公元1世纪末 6.《宋史》对宋太祖备加赞誉:“三代而降,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于汉、唐,盖无让焉。”此种评价是基于太祖() A.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B.实行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 C.推行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D.实行鼓励贸易的经济政策 7.“宗法制”、“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三纲五常”等名词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即() A.家国同构B.中央集权C.儒表法里D.君主专制 8.直接体现《论法的精神》中政府权力架构的文献是() A.《人权宣言》B.《合众国宪法》C.《权利法案》D.《王位继承法》 9.观察如图,导致曼彻斯特城市居民数和居民结构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地理大发现B.工业革命C.圈地运动D.奴隶贸易 10.他是美国第一位遇刺身亡的在职总统,他被称为“国家的拯救者”。他是() A.华盛顿B.杰佛逊C.林肯D.罗斯福

初三化学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化学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化学试卷分析 大 磨 中 学 郭振虎

初三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分析 1.本次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及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命题采用主题设计,突出“化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思想。“生活-化学-社会”的基本思路贯穿整份试卷。这些题目取材于生活实际,聚焦社会热点,立意起点高,知识落点低。情景设计新颖、真实,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激发学生答题兴趣。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又渗透了思想教育,强调学习化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避免死记硬背。 4.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5.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试题的一个特点。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试卷分析 一、试题命题特点 1.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本卷试题难易程度适中,各类试题成绩分布较为合理,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大,难度不大。填空题第13题,第14题考到环境保护的题目与生活实际联系。本次填空题第10,14题填空属于开放性试题,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领域有创新意识。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2.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试题的一个特点。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社会、学科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些综合性试题,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体现了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导向。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选择题难度不大,得分率较高,其中第7题学生答错较多,对现象描述概念不清,与结论混淆。填空题第13题图A有较多同学答成“分子间有间隔”,对知识点形成定性思维,第13题有较多同学把“有害气体和烟尘”具体写成“SO2、NO2、CO”等引起扣分,在填空题第20题(3)中写碳酸镁缺少提示,化学式写错较多,自然碳的化合价也写错。 通过成绩可看出,优等生成绩一般,学困生的成绩普遍较低,就班级而言,4、5、6优等生优势明显,整体上3、4班平均分有一定的优势,班级之间也有一定的差距,在平均分上有7分的差距,前25名的平均分差距达到了8分。 三、答卷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中考历史二模试卷解析版

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1.《尚书》记载:“惟殷(商)先人,有典有册。”殷人的典册主要是( ) A. B. C. D. 2.“始皇因苛政暴赋失其国,文景因休养生息开盛世,汉武因罢黜百家促一统。”对 以上三个时期治国思想的概括,符合史实的是( ) A. 法家儒家道家 B. 道家法家儒家 C. 法家道家儒家 D. 儒家道家法家 3.“治世能臣,乱世奸雄,武并汉秦一帝;对酒当歌,登高必赋,文开魏晋先河”。 对联中描述的这位历史人物( ) A. 生活在三国时期 B. 完成了国家统一 C. 开运河沟通南北 D. 官渡之战取得胜利 4.某学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绘制成《中国历史兴衰图》(注:图中数字为世纪),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段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B. ②阶段设置了宣政院加强对今西藏地区的管辖 C. ③阶段宋金之间对峙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迁徙浪潮 D. ④阶段在西北设置了驻藏大臣加强对新疆地区的有效控制 5.史学家普遍认为,传播于东南沿海地区的视为海上活动的保护神妈祖信仰起源于宋 代,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宋代女性地位提高 B. 宋代“倭患”严重 C. 宋代海外贸易发达 D. 宋代经济重心转移 6.如图《同光十三绝》描绘了清朝同治、光绪年间13位戏曲名家,下列关于这幅画 及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京剧又被称为“京戏”,是我国的“国粹” B. 京剧是徽调不断吸收其他优秀剧种的产物 C. 这幅画说明同治、光绪时期京剧完善成熟 D. 京剧形成于明中晚期,曾被称为“平剧” 7.下面框内所述内容是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中某一事件的评论,这一事件( ) 评论一:中国人民抗日史上的第一步--尽管是以和平的方式。 评论二:是由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等在内的不同的“社会势力”组成的一个统一战线领导和参加的革命运动。 A. 推动了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B. 开启了十四年抗战的历程 C.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D. 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8.“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下列史实中,属于中国 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阶段艰苦奋斗的是( ) A. 红军长征 B. 重庆谈判 C. 抗美援朝 D. “铁人”精神 9.如图是北京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关于此图的解说,正确的是( ) A. “大跃进”运动使1959年北京市场变得活跃 B. “一五计划”的实施使 1987年零售市场繁荣 C. 经济体制改革极大的激发了北京市场的活力 D.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使北京商品供应更加多样 10.“但历史的纵向沿袭和显示的横向平铺之间总会交错形成一个平衡区域,80年代 起,大陆允许蒋方不搞绝对的政治服从和制度上的完全一致,允许其在遵守统一的前提下高度自治,这就给解决向题提供了一个平衡区域。”材料中大陆解决问题的方法( ) A. 推动了我国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 B. 在香港和澳门先后得到成功实践 C. 使我国统一大业才得以顺利完成 D. 推动了我国沿海经济特区的开放 11.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和结论正确的是( ) 史实结论 A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B彼得一世改革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C委内瑞拉独立非洲的殖民统治时代结束 D新经济政策苏俄快速实现工业化 A. A B. B C. C D. D

上海市2018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 4、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落而石出者。(《醉翁亭记》) 5、然往来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黔之驴》) (二)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6-7题(4分)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天净沙?秋思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首诗词都写了雨后山村的景象。 B.两首诗词中都有直接点名季节的诗句。 C.两首诗词都写到了秋天山水的特点 D. 两首诗词都通过色彩来描绘景物。 7、两首诗词的作者借赏心悦目的秋景都表达了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 _。(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8、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5分) 文学常识词语解释成语积累 文中的“臣”是本文作文_________。(人名) 遂许先帝以驱驰

2018届广州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年广州市综合测试(二)历史试题2018.4 24.西周时期“孝道”观念的核心是崇拜祖先,行孝的主要形式是祭祀;春秋时期,“孝”的对象主要是父母,行孝的主要形式是“养”和“敬”。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时期 A.个体家庭作用的提升 B.血缘观念的淡化 C.儒家思想地位的提高 D.君主专制的建立 25.表1 表1是与汉代海昏侯刘贺有关的历史材料。据此可知 A.刘贺昏庸无道不重礼制B.当时皇室重视儒学教育 C.汉代“四书”地位超过“五经” D.刘贺以皇帝的身份下葬 26.宋代有知识分子主张重建上古时代的宗法组织,形成了以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定族规为特征的新的宗族制度。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范仲淹为加强本族内部的相互扶助,设立了“义庄”等。这些做法有利于 A.抑制土地兼并B.进一步完善选官制度 C.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国家权力在乡村的渗透 27.元代划分行省边界时基本不考虑山川形胜,于是出现了许多跨山越岭、逾河渡江的政区。明朝时政区划分比较符合自然山川形胜。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明代 A.形成了国家政治统一的局面B.经济重心南移 C.对地方的控制力进一步加强D.边患危机解除 28.魏源在《海国图志》中,采信地圆、地动等天文地理学说,提出圆形的地球之上,“居中之国”并不存在;他还认为“今华夷通市,正朔相通”,故比较了中国农历与西洋历法的差异,“以便稽览”。这表明魏源A.倡导“师夷长技以自强”B.主张与外国进行“商战” C.突破了传统的华夷观念D.为制度变革寻求理论依据 29.据统计,1865—1894年中国共有商办新式企业139家,创业总资本约455万两,其中上海有29家,广东有95家,从资本数量来看,上海为244.5万两,广东为184.2万两。这表明当时 A.新式企业的地区分布不平衡B.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业生产 C.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D.广东是全国经济贸易的中心 30.表2

九年级月考化学试卷分析

初三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分析 1.本次试卷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二、答卷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化学式的意义表述不清;对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对物质的分类混淆不清;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对化学用语的表达含义不能准确理解;不会书写化学反应的表达式等等。 2.实验基本技能差。表现在对于改变装置的气体收集方法不能正确选择;对于实验过程中药品的添加顺序不清楚;不会组合正确的实验装置等等。 3.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

不能正确归纳出不同化学反应的相似之处;对于物质的分类方法含糊不清;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 三、教学建议 1.增强质量意识 要抓住一模测试这一契机,认真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全面、客观地分析教学中的得与失,尤其要找出自身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思考对策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抓措施的落实,跟踪督促,直至问题真正解决。要针对答卷中的典型问题,分析错误形成的原因,在做好补救工作的同时加强学法指导。要根据学情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理清工作思路,很抓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效,提高教学质量。 2.抓基础、重应用 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对重要的化学概念(如:分子、原子、元素等)、化学用语(如:化合价、化学式、离子符号、化学方程式等)和基本的化学思想方法(如: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要加强理解,对记忆性的概念和原理等要在理解和实际运用的基础上加强记忆。要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率,课堂教学要实在、有效,避免花架子。要加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要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化学问题。 3.加强实验教学、重视活动与探究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目前对学生实验设计、评价和在新情境中应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在提高。这里的提高,主要并不是难度的提高,而是实验涉及面的扩大,是对思维广阔性、敏捷性要求的提高,是对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基本技能的要求提高,也是对实验技能在实际应用中的要求的提高。一些开放性试题强调实验、观察、实践过程的讨论和迁移,从答案唯一向开放性转化。要注意培养表达

九年级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分析 由教研室组织的全县模拟考试结束了,试卷由学校统一安排评卷组流水阅卷。通过细致地阅卷和分析,我们发现在本次九年级语文考试中,大部分学生卷面整洁,答题态度认真,发挥出了正常水平。但是总体成绩还是不够理想。现就本次考试情况分析如下:、 一、试题评析 本次九年级语文题是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试题难度适中,题型规范,考察知识点紧贴课本和课标要求,是一份比较理想的试卷。试卷在题型上仍由四大板块构成,分别是积累和运用(17分)、综合性学习(7分、现代文和古诗文阅读(46分)、写作(50分),各板块题量分值紧扣我们陕西中考语文试卷,试题主要有这几个特点。 1、注重语言积累、识字写字和语言运用。 试题中字音、字形、古诗文默写、修改句段语病、文言实词与虚词等题重点考察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2.考查学生活学活用、自主探究等能力。试题中“综合性实践”要求学生理解“红歌”,写出歌名,并补充小诗。 3.命题作文,记叙文写作,一看标题,便能让学生思如潮涌:《带着感动出发》要求简洁而明了,让学生有话可写,能尽情发挥自己的文学才能。 二、学生答题分析。 本次阅卷后进行了分析统计,发现学生在答卷中表现出了一些共性特点。积累运用的1题和3题、古诗文填空的A、B两组中的第6

小题两题、说明文阅读中的9题和记叙文阅读中的13题,出错较多。 三、存在问题 纵观本次考试,反思教学过程,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学生方面 1、学生在审题上不够细心,特别是对题干信息准确的把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训练。 2、部分学生书写潦草,不够规范,尤其在古诗文默写中,没有做到“字迹清楚,笔画清晰”。 3 、基础字词﹙易错词的读音与字形、常用文言实词﹚的掌握不够扎实。 4、写作中还存在主旨不鲜明、语言空洞不够形象、优美的问题和改题目的问题。 ﹙二﹚教学方面 1、复习中注重了知识点的讲解,忽略了方法的传授与归纳。主要体现在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写作中文体及主要表达方式的确定方面。 2、重点词语、诗句、文学常识的听写力度不够。 四、改进措施 今后的复习中,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勤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其端正态度,用心学习。 2、重视方法指导,及时总结易错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复习中注意学科渗透,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自身的成长相关的话题。

初三化学月考反思

初三化学月考反思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初三化学月考反思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教书育人、以人为本”。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我所在的实习学校在2014年第一次初三月考,并将持续地进行到毕业。月考的目的是以考促学,营造学生的学习气氛,促进教师新课改的贯彻实施,使学生重视学习,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 二、考后学生情况调查 考试过程由学校统一组织,严格认真地进行。考完后学生情不自禁地跑来给我说:考题太难,学会的化学式和实验又忘了。卷子批改后,分数不理想,学生情绪低落,经过实施心理教育以后,学生学习主动性逐渐增强,学习兴趣提高。 三、考卷的侧重点 本次化学试卷侧重于考查学生通过知识点的分析,要求学生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途径和方式。其本质是知识点的变形应用。 四、听取学校教研意见 学校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化学科教师重任在身,要把分数提起来,要提高学习兴趣,多做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 五、调查学生后的分析及对策 1、化学式和化学计算是学习上的重难点,如果化学式扎不牢,化学计算将难以开展,更影响到第五章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2、努力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础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综合

性地运用知识来分析某一问题的能力上,要求学生加强学习,探究和应用。找出分析问题的思维切入点,找出运用知识点来解决新问题之间的‘着陆点’、‘桥梁’和‘纽带’。形成新旧知识的重建构造,有机化合,不断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3、学生初次接触化学学科,所见题型太少,要通过练题熟练地掌握一些基础题型,然后再拓展一定层次的综合性和难度的题的训练。练题可以增长见识,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形成科学探究的本领。 4、面对全体学生,实施了思想心理充电。主题是;面对事实,振作精神,科学探究,继续行动。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若不能做好学生思想工作,难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就不能提高分数了。 5、展开几种辅导工作:1指导同学们购书,展开课外阅读,相互交流,互相帮助。带着不懂的化学问题问老师,问同学,学问结合。2理出课外学习计划表,劳逸结合。 六、开发评卷教学的功能 1、评卷教学的功能认识 评卷教学,应是课改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的认识课题。如何开发化学评卷教学领域的思想教育价值,化学智力教育价值,化学美育教育价值。如何在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创新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达到教学目标。如何根据学生的化学语言、文字表达折射出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之间联系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掌握状况。既给我们老师课改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素材和源泉,教学相长。也为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途径。 2、通过评卷教学,实现化学计算的归类整理,复习应用,开发学生智力资源。

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

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张骞出使西域对世界文明的融合最大的贡献是 A.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B.使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C.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D.解除了匈奴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2.穿越时光隧道,你回到了南宋都城临安,在下列各项中,可以看到的有 ①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 ②在“瓦肆”里有人在说书,有人在看京剧表演 ③有人在使用纸币购物 ④人们在阅读《红楼梦》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下列科技成就按产生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①《齐民要术》②《本草纲目》 ③《九章算术》④都江堰⑤活字印刷术 A.③②①④⑤ B.③①④⑤② C.④③①⑤② D.④①③②⑤ 4.下面为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局面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5.品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联中成语“卧薪尝胆”源于春秋时期哪一个霸主的典故?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吴王阖闾 D.越王勾践 6.“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告诫我们应 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7.初二年级三班围绕中国近代化的起步问题进行历史探究,同学们讨论热烈,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发表的观点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B.进行戊戌变法是为了救亡图存 C.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D.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思想解放 8.“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废除二十一条”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9.刘伯承与邓小平被称为战场上的最佳拍档。他们共同指挥的著名战役有 ①挺进大别山②辽沈战役③淮海战役④平津战役 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 10.有一位老人自称自己是民国生,请问这位老人今年高寿 A.80岁 B.79岁C.81岁D.82岁 11.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是: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B.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C.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D.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12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A.反右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 C.农村人民公社化 D.文化大革命 13.实现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七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三大 14.《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公元15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什么活动实现的? A.文艺复兴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新航路开辟 D.工业革命 15.金字塔创造了古代世界无与伦比的奇迹,也留下了扑朔迷离的“千古之谜”。暑假,李明同学打算去金

语文二模质量分析

2011年中考个旧市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个旧五中赵洪明 一、质量分析 参与考试29人,及格18人,及格率62.07%,平均分73.70,优秀率 6.90%。 二、试题分析: 1、试卷结构:本次考试语文试题以课标为依据,题型灵活多样,能全面考察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试卷分成四大部分:积累与应用、综合运用、阅读、写作。占分值分别为20分、6分、44分、50分,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体现中考语文试卷的特点,指导中考语文总复习,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2、试卷特点:试卷能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课改理念,引导教学方向。试题能扣住教材强调基础知识如课本字词和名篇名句的积累。注重名著经典的引导,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所选文段出自课外又能扣住教材。试题体现一定的灵活性。 二、学生得失分情况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此题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平时对于字词诗句的积累以及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最高分18分,很多同学的选择题只做对一半,古诗词的积累多是比较著名的句子,但一部分同学对诗词内容理解不够,所以(3)、(4)题失分较多。 第二部分:综合运用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出题紧扣实际生活,学生能较好答题,但也有部分学生对第三小题审题失误。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

三道阅读题的得分情况,古文得分率较高,课外现代文较低。主要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两点: 一是,文言文文章出自课文和类文,学生较熟悉。 二是,现代文的题目虽不难,但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不够清楚,答题要点不够准确,而现在语文又采用答题卡答题,所以学生答题不完整失分多。 第四部分:写作能力。 本次作文整体水平比较好,大部分学生能扣住善待来展开作文,但真正富有创意的文章较少。 三、教学建议 1、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特别是古诗词的背诵及理解。 2、加强阅读训练,多对学生进行方法技巧的指导及总结。 3、作文方面要求学生多读优秀作文,教师认真分析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指导他们改正、提高。 2011年5月23日

二模历史试卷分析

淮南市二模历史试卷分析 淮南市二模是在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进行的。二模试题的命制以19年考试大纲和说明为依据,体现了“重视基础,考查能力,关注热点,材料灵活”的特点。试卷坚持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相结合,同时又侧重对分析和解读材料信息能力、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命题设计注重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理性而科学。较好地起到了模拟检测的效果。从考试结果看,单科最高分95分,模拟一本线81分,本科线75 分,平均分 65.03 分,与2018年高考有较高的契合度。 一、考情分析 1.总体数据: 2.选择题数据: 3.非选择题数据:

4、考生答题分析 第一选择题。选择题总分48分,学生平均得分为40.08分。其中,得分较低的26、27、28、33、35题。问题总体呈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审题思路不清楚,对题干中出现的关键信息把握不准,二是对题肢的重视程度不够,题肢关键词审读不清。三是主干知识、核心考点掌握不够,知识迁移能力严重不足。四是材料阅读能力有限,很难准确全面提取材料信息。 第二材料题分析。第41题总分25分,学生平均得分16.11分。答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审题不清,尤其是行为动词关注不到位。如本题第3问材料中明确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要搞好“自转”,又要搞好“公转”,这就要求在回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时,应该冲中国和世界两个方面来入手,很多同学没有关注到这一细节,单纯的从某一方面入手,失分不少。二是提取材料信息能力比较有限。概括能力差,对材料信息进行原文照抄,对同类具体的信息不能归结,依旧做罗列性的具体陈述。三是答题规范性差,多数学生不能做到分要点、分层次,而是写成一片;有的要点重复,即几个要点答的是同一个方面。 第42题总分12份,学生平均得分4.35分,区分度0.39属于难度较高、区分度较大题目。此题以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切入,很好的体现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的唯物史观的立意要求,意在考查学生对西方近现代史的理解,要求学生精准审清题意,解读材料信息,调动知识对所拟论题加以探讨论证的能力。试题涵盖史实宏富,时间跨度大,学生可选角度多。本题做题步骤如下: 1、通过审题,明确该题要求学生拟定论题,而论题需要探讨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史系。 2、回到材料,了解材料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史的论述。 3、选取一个自已熟悉的论点,拟定论题,调动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探讨。 4、答案组织尽量条理规范,最后得出一定的结论。 学生失分情况一是审题不清,个别学生甚至离题万里。二是材料阅读能力差或者基本不看材料。三是史实运用不够熟练,迁移能力有限。四是成文表述的能力较差,答案缺乏逻辑性。甚至有的答案不能自圆其说。 第三选修部分总分15分,均分分别为45题8.03分,46题8.09分、47题12.82分。三道选做题中47题选做的同学最多,平均分也最高。第一问考查“严凤英成为一代宗师”的原因,答案点较多,在材料中基本有呈现,学生一般是直接摘取,简要归纳。甚至有部分学生创造性的答出了建国后“双百方针”的影响,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本次期末试卷覆盖面广,题型新颖,共分3个大题,29道小题,突出考查 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试卷还注重考查学生阅读信息的能力和知识归纳能力。试卷图文并茂,文字阅读量大且信息丰富,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试卷体现了试 题的时代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试题特点 1.本次期末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命题采用主题设计,突出“化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思想。“生活-化学-社会”的基本思路贯穿整份试卷。 4.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设计了科学探究题,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 三、答卷情况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从我所教考试学生成绩进行试卷分析。从总成绩上看,提高班43人参考,80分以上的有31名,60分以上的有43名,及格率100% 。普通班总的来说成绩还不太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1、选择题 选择题共15道小题,每题2分,总计30分。重点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的能力。选择题也是得分率较低的一道题,有4人得到了满分。其中错得较多的是第5、9、14、15题。 2、填空题 填空题共9小题,满分40分。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学生得分率较高。不少学生都得到了满分,错得多的是21、24 小题。 3、综合题 实验探究题共有5道小题,满分30分。第28题得分率能较低,说明我们的学生在实验方面的能力还不够,对一些实验设计的用途,头脑中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待加强这方面的教学。 四、改进措施 1、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教学还应加强 本次考试由于是全员参与,复习课本,因此基础知识部分比重偏大,从答卷情况上看,基础知识部分很多同学还存在着对知识点掌握不全面、不准确的情况,在各道题上都有表现。 从本次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有:化学用语的描述、实验过程的设计、等等。特别是化学用语这部分内容,从总体上看学生掌握的情况最不好,不仅成绩低的学生失分,甚至高分段的学生在这部分也有失分,在查阅试卷的过程中我就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所失的两分就失在化学用语上。

人教版2019版中考历史二模试卷B卷(练习)

人教版2019版中考历史二模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洋务运动时期某留学生想到军事企业中去工作,你认为他应进哪一家企业?() A.开平矿务局B.汉阳铁厂C.湖北织布局D.江南制造总局 2 . 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所举的哪一项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 A.亚历山大大帝东征B.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C.罗马帝国的扩张D.希波战争 3 . 如果把“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A.走进近代社会B.揭开殖民帷幕C.开启民主进程D.构建文化殿堂 4 . 下列内容与西藏历史发展不相符的是() A.1951年以和平的方式获得了解放 B.60年代经过民主改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C.70年代修建的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通到了世界屋脊 D.今天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的重要牧区 5 . 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变化,前两次格局与多极化趋势的不同点是 A.大国作用举足轻重 B.在一定时期维持了世界和平 C.在世界大战后形成 D.合作与对抗并存

6 . 有同学以14年抗战为题材,制作了“抗战史事示意图”,其中五个序号代表五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宝岛回归” ②“家园沦陷” ③“血战台儿庄” ④“全民族抵抗的枪声” ⑤“中共七大召开” A.①②④③⑤ B.④③⑤①② C.②③④⑤① D.②④③⑤① 7 . 历史上的“八王之乱”发生在 A.西汉时期B.东汉时期C.西晋时期D.东晋时期 8 . 下列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的B.最初是为解决香港问题提出的 C.成功在澳门问题上得到运用D.是新时期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9 . 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伯里克利时代希腊“内部极盛”表现在

中考二模试卷分析

夏县胡张初中 2020中考二模考试试题分析报告 张典明 本次试题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强调了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注重于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与思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对本学期语文学习的总体要求。 一、成绩情况 九年级139班语文学科学生参考人数9人,平均分数 82.9,及格率100﹪. 二、试题分析报告 (一)试题评价 试题的题量适中,难易适中,有较强的区分度,准确的考查学生的语文实际水平。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1、更加注重能力考查,着重考查学生的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注重对文章整体的感悟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欣赏能力的考查。2、注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考查。加强对语言感悟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的考查。3、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统观试题,感性和理性完美统一,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无疑受到一次思想教育和情感的陶冶。

(二)试题亮点:融入了主题实践性活动的考查,考查形式内容多样化,涉及知识点全面。本次大作文内容贴近生活,选材较易。 三、测试结果分析 第一部分读写:景鑫如全对,冯吕苗、柴天祥、樊悦通失分较多,其次是毋梦娇、岳婷,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诗文的掌握不够牢固。失分原因在于学生错别字较多。 第二题,读·思。 (一) 3、4小题,考查基础知识,学生完成较好。 5小题,名著阅读,这种考查形式,大多完成较好,部分学生不会作答。 (二) 6小题,考查概括能力,7小题,写议论文片段,学生完成较好。 (三)8—11题,文言文基础知识,都是平时要求识记和过关的,还是一半学生全对,一半学生完成不够好,有的答得不准确。 课外文言文阅读。 文章较为简单,只有认真阅读,12、13小题完全能够很好作答。但是部分学生文言知识缺失,有待加强。 三、读·写。(70分) 14题,据图写文,写一段文字,学生都能掌握写作技巧,完成较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