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煤矿
- 格式:pdf
- 大小:3.52 MB
- 文档页数:83
比较出名的挖煤故事1. 前言挖煤是矿工们辛勤劳动的象征,也是中国煤炭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行业中,有许多令人感动和震撼的故事。
本文将介绍一些比较出名的挖煤故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英雄们的故事。
2. 王进喜:坚守岗位的英雄王进喜是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西张村人,他是一位普通的矿工。
2004年5月17日,他在孟州市丰源煤业有限公司兴华井下作业时发生了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
在这次事故中,王进喜所在区域受到重创,许多同伴被困在井下。
然而,王进喜没有选择逃生,而是选择了留下来营救同伴。
他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坍塌物,并用手电筒为被困者指引方向。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成功地将11名被困同伴带到安全地带。
但是,由于长时间呼吸有毒气体,王进喜最终因煤气中毒牺牲。
王进喜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他被誉为“最美矿工”。
他的英勇行为不仅展现了挖煤工人的职业精神,也彰显了中国劳动者的伟大品质。
3. 王云志:用生命守护家园王云志是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李家庄镇人,他在山西阳泉市平定县荣华煤业有限公司工作。
2016年11月22日,他在井下发生一起特大透水事故时选择了坚守岗位。
当时,井下突然涌入大量水流,将许多矿工困在井下。
面对危险情况,王云志毫不犹豫地选择留下来营救同伴。
他带领着其他被困者找到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并用自己的身体挡住水流。
然而,在成功营救13名同伴后,他自己被水流冲走,并最终不幸遇难。
王云志的事迹震撼了国内外,他被誉为“最美矿工”。
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对家园的坚守让人们深感敬佩。
4. 沈祖尧:井下的音乐天使沈祖尧是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人,他在山西焦煤集团离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作。
他是一位普通的挖煤工人,但却因其特殊的爱好而闻名。
沈祖尧喜欢音乐,他带着一把吉他进入井下作业。
在辛苦的劳动之余,他用歌声和琴音给同伴们带来欢乐和温暖。
他用自己的才艺打开了同伴们心灵的窗户,让大家在艰苦环境中找到了一丝慰藉。
沈祖尧并不满足于只是给同伴们带来快乐,他还通过自学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民间艺术家。
煤矿安全小故事100则1. 小明的爸爸是一名煤矿工人,他常常告诫小明,煤矿是一个危险的地方,需要格外小心。
2. 小明的爸爸告诉他,曾经有一个同事因为疏忽大意,导致煤气爆炸,造成了严重的事故,这个故事让小明对煤矿的安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 小明的爸爸还告诉他,煤矿工作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能有丝毫马虎。
4. 小明在爸爸的影响下,养成了严谨的工作态度,每次进入矿井都会仔细检查自己的安全装备。
5. 一次,矿井内发生了一起坍塌事故,小明及时躲进了避难所,幸免于难。
6. 小明的爸爸告诉他,煤矿事故往往来自于细小的疏忽,只有严格遵守安全规程,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7. 小明在工作中也时刻提醒自己,安全第一,不可大意。
8. 有一次,小明发现了一个煤矿隐患,及时向领导报告,避免了一起潜在的事故。
9. 小明的勇敢和严谨态度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赞扬,他也更加坚定了安全第一的信念。
10. 小明的故事告诉我们,煤矿安全是每个矿工都应该牢记在心的重要原则。
11. 李叔叔是一名老矿工,他告诉小朋友们一个关于煤矿安全的小故事。
12. 有一次,他的同事因为在矿井内违反操作规程,导致了一起严重的伤亡事故,这个故事深深地震撼了李叔叔。
13. 从那以后,李叔叔更加重视煤矿安全工作,时刻提醒自己和同事们不可大意。
14. 李叔叔还告诉小朋友们,煤矿工作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严格的纪律,任何一丝马虎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15. 他还特别强调了对于煤矿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只有设备完好,才能保证工作的安全进行。
16. 李叔叔还分享了一个他及时发现并排除的煤矿隐患,这个举动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赞扬。
17. 李叔叔的故事告诉我们,煤矿安全需要每个矿工都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严谨的态度。
18. 小朋友们听完李叔叔的故事,对煤矿安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理解了安全第一的重要性。
19. 李叔叔的故事也激励着小朋友们,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
煤矿工人感人小故事《煤矿工人感人小故事一》在煤矿深处,有这么一位工人,叫老张。
老张是个实实在在的老实人,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全指着他在煤矿的这点收入过日子。
老张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简单扒拉几口饭,就匆匆赶往煤矿。
他干活儿特别卖力,从不含糊。
有一回,井下的一处设备出了故障,大家都有点发怵,不知道该咋整。
老张站了出来,说:“让我来试试!”他钻进那狭小的空间,汗水湿透了衣衫,脸上沾满了煤灰,可他愣是一声不吭,埋头苦干。
几个小时过去了,设备修好了,老张却累得瘫坐在地上。
还有一次,矿井里突然出现了小塌方。
当时情况特别紧急,大家都拼命往外跑。
可老张却停下了脚步,他发现有个新来的小年轻还在里面不知所措。
老张二话不说,冲进去把那小年轻拉了出来。
事后有人问他:“你当时不怕吗?”老张憨憨一笑:“怕啥,都是一起干活儿的兄弟,能眼睁睁看着不管?”老张就是这样,普普通通,却用自己的行动,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煤矿工人感人小故事二》咱来讲讲老李的故事。
老李在煤矿干了大半辈子,那双手啊,粗糙得跟老树皮似的。
记得有一年冬天,矿上的供暖设备出了问题。
那几天,冷得要命。
老李主动揽下了修理的活儿。
他在寒风中忙前忙后,鼻涕都冻出来了,也没顾得上擦一把。
好不容易修好了,大家都能暖暖和和的了,可老李却感冒了。
还有一回,矿里来了一批新工人。
为了让他们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和流程,老李主动当起了师傅。
他手把手地教,耐心又细致。
新工人们都特别感激他,说他就像自己的亲大哥。
老李家里条件其实也不咋好,可每次矿上组织捐款啥的,他总是第一个响应。
他常说:“咱有难处的时候,别人帮咱。
别人有难处了,咱也不能袖手旁观。
”老李就是这么个平凡又伟大的煤矿工人,他的故事,让咱心里头热乎乎的。
《煤矿工人感人小故事三》王大哥是煤矿上出了名的热心肠。
有一次,同班组的小刘在井下不小心崴了脚,疼得直叫唤。
王大哥二话不说,背起小刘就往井口走。
那路可不好走,王大哥累得气喘吁吁,但他一步都没停下。
煤矿安全生产小故事演讲稿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来讲一些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小故事,希望通过这些故事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故事一:一场大火引起的深思在某个煤矿,一次意外的大火造成了数十人的伤亡。
当时,火灾发生在某一处井下区域,由于没有有效的应急措施,火势迅速蔓延,造成严重后果。
大火扑灭后,一位从未受过伤的老矿工感慨道:“我当年进了煤矿,学的是技术,没想到这些年安全意识反而变差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煤矿安全问题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意识问题。
只有每个人都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才能够真正落实安全生产,保障每位矿工的生命安全。
故事二:小事故暴露的管理漏洞在某个煤矿,一次小事故暴露了这个煤矿的管理漏洞。
当时,一台机器出现故障,但是由于管理不到位,没有及时处理。
最终,这台机器出现了更加严重的故障,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煤矿安全生产不仅仅需要技术手段,更需要科学的管理。
只有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加强管理,才能够真正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故事三:矿工的放弃在某个煤矿,一次井下事故造成了多名矿工被困。
在救援人员和其他矿工的帮助下,一个矿工得以获救。
但是,在即将获救的时候,这个矿工却选择了放弃,最终死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煤矿安全生产不仅仅是技术和管理问题,更是人性问题。
只有让每个人都充分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才能够真正从心底上重视安全生产。
结语这些小故事都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真实案例,它们虽然只是小故事,但是却反映了煤矿安全生产的方方面面。
我们要从这些故事中汲取教训,深刻认识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理解何为“安全本位、预防为主”,自觉践行“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方针。
只有通过每个人的努力,才能够真正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目标,保障矿工的安全和健康。
煤矿安全小故事
《煤矿安全那些事儿》
嘿,大家好呀!今天我给你们讲一个发生在煤矿的小故事。
那是一个平常的工作日,我和我的好哥们小李一起下到煤矿里去干活。
刚进去的时候,一切都还挺正常的,我们一边开着玩笑一边干着活。
“嘿,小李,你说今天会不会挖到啥宝贝呀!”我笑着打趣他。
“去去去,你就知道瞎想,赶紧好好干活吧!”小李白了我一眼。
可没一会儿,突然听到“轰隆”一声,把我们都吓了一跳。
接着就感觉有点不太对劲,头顶上好像有一些碎石头开始往下掉。
“哎呀妈呀,这是咋回事呀!”我有点慌了。
小李也紧张起来,“不好,可能是哪里有点松动了,赶紧先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
”
我们赶紧往旁边跑,这时候班长也跑过来了,大声喊着:“都别慌,先找地方躲好,等稳定了再说。
”
我们躲在角落里,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
过了好一会儿,感觉好像没那么危险了。
班长开始组织大家查看情况。
“大家都小心点啊,看看有没有哪里出问题。
”班长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往前走。
最后发现就是一处顶板有点松动,还好发现及时,没造成啥大问题。
“哎呀,可吓死我了,以后可得多注意点安全呀!”我拍着胸口说。
“就是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安全第一呀!”小李也跟着点头。
从那以后,我们在煤矿里干活都更加小心谨慎了,毕竟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呀!这就是我在煤矿的一个小经历,希望大家也都能时刻把安全放在心上哦!。
煤矿安全故事煤矿安全故事煤矿作为一项重要的能源资源,在我们国家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煤矿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煤矿事故发生,给矿工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煤矿安全问题不仅需要政府加强管理,更需要每个人自觉遵守矿山安全规章制度,做好自我防范。
下面,我将讲述几个不同的煤矿安全故事,希望能够引起大家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故事一:弯腰脱鞋,也能拯救自己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湖北省的一座小煤矿发生了一起事故。
由于雷雨天气的影响,煤矿出现了大水灾,已经有四名矿工被困在井下。
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后,很快便打通了通向井下的轨道,然而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个神奇的场面:最深处困在矿内的一个矿工竟然已经脱下鞋子,在水里跑了20多米。
他在矿下艰难地找到一段废水管,穿过管道,不顾倒灌的洪水,艰难地向外逃跑,最终成功地获救。
这个矿工的行为看似很普通,但他的行为却是非常英勇的。
在煤矿内发生灾难时,逃生的途径常常很少,矿工们必须靠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来自救。
这个矿工的决心和勇气,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特别是他因为弯腰脱鞋,改变了逃生的方向,终于走出了矿口,对于我们来说更是一个非常实用和精髓的智慧。
故事二:猫哭耗子,恶果自负在山西汾西一处煤矿,曾经有两个年轻矿工为了争夺一件小物品,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其中一个矿工在争吵中扯住了另一个矿工的安全帽,结果安全帽脱下来,导致了一些不可挽回的后果。
事情发生以后,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小争吵的起因,然而,大家都选择了对事不声不响的沉默。
然而,事情的发展和复杂性远不止于此。
因为这样的一次争吵,兄弟般的友谊变得面目全非,也让矿工之间产生了一种不信任和隔阂,极大地影响了煤矿的生产和安全。
煤矿事故是不允许发生的,矿工们之间不应该出现任何的口角和争吵,而大家都需要遵守公平公正的原则,如此才能维护安全和稳定。
故事三:勇敢的15秒钟这个机录在陕西梁家河,发生在煤炭企业附近的一处煤窑,当时三名矿工在准备工作中,突然间发现墙壁就要坍塌,他们立刻用毛巾堵住呼吸,蜷缩在了一个绿植丛中。
煤矿安全生产小故事1、名人的小故事2、煤矿安全生产小故事“无情”最“有情”——”安全管理小故事在一次消防安全检查中,一位工人因在存有油料的仓库内吸烟被发现,当消防员要对其进行罚款时,这位工人笑着说,“老哥,这次就免了吧,我下回不这样做了。
”消防员认真回答:“下一回?这次要出了事故,你就没有下一回了,不行,一定要罚!”这位工人又求情道:“实在要罚,就少罚点行不?我以后注意,谢谢!”“不行,矿上有制度规定,我们必须严格执行,一点儿也不能少!罚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更加注意。
”这位工人傻眼了,恳求道:“你这么一处罚,我这月工资要损失好几百元,我身上已经快没钱了!”“损失好几百也比出了火灾事故强,没钱可以借!”这位工人实在没辙了,随口吐出一句“还老乡呢,哼!”,就忿忿地走开了。
过了两天,消防员来到违章工人的宿舍,“这是我这月的工资,可以借给你,需要多少就拿吧!”这位工人有些感动又有些不解:“你这是何必呢?不罚我不就完了!”消防员员语重心长的解释道:“你光想着自己的那点小利益,作为一名消防员,我时时感受到安全责任的重大。
现在火灾事故发生率依然很高,如果我们在工作中都当“老好人”,见了隐患闭只眼,见了违章躲着走,罚款是少了,事故就会多起来,那不仅是对企业不负责,也是对你不负责,对我不负责!我们消防员宁愿听骂声,也不愿听哭声。
这次罚款既是教育你本人,也是为引起其他工人重视,长个记性,避免再出现这种违章现象,希望老弟你能理解。
”消防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职工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高于一切,没有了健康的身体,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
消防罚款看似铁石心肠,不近人情,但实际却最有人情。
消防管理制度是依据现场条件建立起来的,就制度而言首先它是为了控制风险,保证职工生命安全、健康和企业不受经济损失,从目的上看就充满了感情色彩。
“无情管理”就是要按规章制度严格管理,不讲情面,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最终形成人人讲消防,人人要消防的和谐氛围。
抓消防就是行善之举,就是积德之事,在消防管理工作中“无情”才最“有情”。
煤矿安全小故事短篇一、矿工的自救在一个小煤矿里,有一位年轻的矿工叫小明,他是一个技术娴熟的维修工。
有一天,小明在维修时意外地被困在了一个小洞里,他虽然很害怕,但还是镇定地想尽办法寻找自救的方法。
他先是摸索了一下周围的情况,发现洞内空气相对较好,温度也适中,但洞内比较漆黑,他很难判断方向。
在慢慢适应了黑暗后,他想到了自制逃生工具。
在这种情况下,矿工通常会垫上散装的煤炭或其他松软物,起到减少冲击力的作用,再躺在上面,让救援人员能顺利地将整个救援工具撬进矿井,进行救援。
小明从身后往洞里找到一些废弃的木板,用煤灰堆起了一个小山丘,然后放上了木板,就像是搭建一座小梯子。
他毫不犹豫地爬上去向上攀爬,同时还寻找另一条出路。
结果,在攀爬中,小明发现了一个管道通向洞外,他随即爬进了管道里,向外脱险。
最终小明成功自救,他的勇气和智慧使他成为了众人的楷模,也为全矿带来了安全教育上的启示。
煤矿是一个危险的职业,每位矿工都应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这样才能在意外中保持镇定,并及时寻找逃生的办法。
二、煤炭运输安全在某个煤矿里,有一次因为煤炭输送管道老化,导致煤炭的运输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煤炭只能通过一些临时的通道运输,而这些通道很窄,角度也很陡峭,任何一个失误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为了防止事故发生,煤矿管理部门得到了队长小王的指导。
小王建议先在通道的陡峭部位加装一个小型的智能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控煤炭的运输情况,及时预警,随时防范各种不安全因素。
同时,他还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煤矿坑站号命名规范,对煤炭的运输路径进行了规定。
这种规范不仅统一了煤炭的运输路径,还使得每一次的运输都变得有序和安全。
通过这些措施,煤炭的运输安全有了保障,煤炭输送时间和效率也大大提升。
在这个煤矿里,煤炭运输成为了一项安全保障、效率优先的工作,也为全矿带来了许多好处。
三、瓦检工的机智救人小李是一名瓦检工,在进行日常维护时,他巧妙地救了一个被困的矿工。
在一次巡视中,小李发现有一名矿工在铁路上趴着,因为某种原因无法挪动,同时铁路上还有列车正向这名矿工开来,眼看着这名矿工就要被列车碾压。
第1篇故事背景:在我国某地,有一座名为“光明”的煤矿。
这座煤矿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开采,一直延续至今。
近年来,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矿井条件不断恶化,事故频发。
为了揭示事故背后的法律问题,本文将以一起发生在“光明”煤矿的矿难事故为案例,探讨煤矿事故的法律责任。
一、事故经过2018年7月,光明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矿难事故。
当时,矿工张三(化名)正在矿井下作业。
由于矿井通风不良,加之采掘工作面支护不到位,导致采掘区域发生坍塌。
张三在逃生过程中,不幸被埋压,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1. 矿井安全管理不到位根据调查,光明煤矿在事故发生前,未对矿井进行安全检查,对采掘工作面支护不到位,通风不良等问题视而不见。
这表明,煤矿企业在安全管理上存在严重疏漏。
2. 矿工安全意识淡薄事故发生后,调查发现,矿工张三在作业过程中,未按照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品,也未及时报告安全隐患。
这说明矿工的安全意识淡薄,对自身安全缺乏足够的重视。
3. 监管部门失职事故发生后,监管部门对光明煤矿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监管部门在事故发生前,未对煤矿进行有效的监管,对事故隐患视而不见。
这表明监管部门在履行监管职责方面存在失职行为。
三、法律分析1. 矿山企业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矿山企业应承担以下法律责任:(1)未按照规定对矿井进行安全检查,导致事故发生的,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2)未按照规定对矿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导致事故发生的,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3)未按照规定为矿工提供安全防护用品,导致事故发生的,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2. 矿工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矿工应承担以下法律责任:(1)未按照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导致事故发生的,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2)未及时报告安全隐患,导致事故发生的,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3. 监管部门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监管部门应承担以下法律责任:(1)未按照规定对矿山企业进行监管,导致事故发生的,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
这里有一个关于煤矿工人的小故事:
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位煤矿工人叫做李明。
他每天都要深入地下煤矿,辛勤工作,为了家庭的生计而努力。
有一天,煤矿发生了一次意外事故,导致部分区域坍塌。
李明和他的同事们被困在了地下。
面对困境,李明没有惊慌失措,而是保持冷静,带领着大家寻找逃生的路线。
他们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进,面对着重重困难和危险,但李明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
最终,他们找到了一个通风口,通过这个通风口,他们成功地与外界取得了联系,并得到了救援。
李明的勇敢和冷静,不仅帮助了自己,也拯救了其他同事的生命。
他的故事在小镇上迅速传开,人们对他充满了敬佩和感激之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勇气和冷静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境,只要我们保持信念,勇敢面对,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化险为夷。
001003003用文化的视角讲述我们潞安员工自己的故事……目录Contents“老牛”的笔记本穿工装收获经验不决定安全真险矸石也笑了“差不多”的故事习惯成自然新工长的成长好险6S改变了她蜕变角度不同的公平换电容一颗钉子引发的思考我与“6S”的相识007008009010011012014017018019020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30031032033034036038039040041042043044从“最后一名”到“第一名”动真格的了我的6S小故事6S为工房换新装悄悄的改变6S让他牵手爱情一位老员工的转变热水井下的故事一双绝缘鞋的故事小小电笔保安全爱“叨叨”的杨主任6S得分就是收入“手指口述法”真的很重要我把《岗标》背到“家”了“情书”架起沟通桥梁小刘的“潞安精神”工作服里的秘密将整理进行到底广播操里传出的快乐另一种美丽叫素养炊事员小赵的故事整容讲评锻炼了我的口才6S重塑我形象一次意外事故的收获教训明星职工的“明星效应”一台复读机工作在于准时喜悦今天我生日“马大哈”学乖046048049050051052054055056058059060062063064066068070072074075076077078080082083084086088089090迟到的6S贾班长的巡查卡“网瘾”变了明星员工的烦心事“百宝箱”巡查之中见真情我的“成长”回忆变化交接班安全带救了我自食其果“歌王”6S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八小时以外6S使我的家庭更加幸福真实的生活身边的节约6S管理给车间带来的变化当“手指口述”成为一种习惯转变文化助我成长师傅的变化改变了我“闲人”马大姐的故事“张较真”的故事领奖岗后仪式“虎”班长的心结时间的故事折服“一万”和“万一”安全大于一切安全帽给我的记忆092093094095096097098100101102104106108110111112113114116118120122124126127128129130131132134135一个铁箱的作用手套的故事不吵不相识老黄牛精神课堂拔毛刺的故事“检举”我的李师傅小小A卡作用大义务协管员6S浇出“文明花”小王与安全帽真该那样做特别的生日救“场”家有“6S”宣传橱窗变身的故事严厉背后的关爱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床的变迁136137138155156157小王的故事安全手抄本的故事开门的故事新工长的成长漳村煤矿开拓一队 王建国王剑是漳村矿开拓一队的员工,岁数不大刚满三十,由于在工作中肯干、肯学,很快就成为生产骨干,现在又被提拔为工长。
可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他很闹心。
2011年7月14日,他在二部猴车延伸巷作业点带班,由于班组成员在打设锚杆时不注意,有一根打设的锚杆失效报废了。
根据我队的6S考核细则,报废一根锚杆要扣考核责任人10分,我队1分5块钱左右,10分折合成人民币就是50元,干一个班能挣几个10分呀。
责任人当下和王剑商量了起来:“你看王工长,这次能不能不要考核了,我重新补打锚杆就是了,谁还在工作中不出个错呀。
”由于刚干上工长,也不想得罪人,心想:“不考核就不考核吧。
”可不知怎么回事,报废锚杆这件事让二级巡查队干赵志堂查了出来,他不仅对责任人进行了考核,也对工长王剑进行了连带考核。
王剑心里很不服气,找赵志堂评理:“锚杆又不是我打的,凭什么考核我?再说都已经补打过了。
”赵志堂当下指出他的老好人思想,“做工长的如果都像你一样有老好人思想,我们的工作还怎么干?质量由谁来把关?以后其他组员也发生类似情况,你还怎么考核?虽然只是一根失效报废的锚杆,可是如果你没有发现,会带来什么安全隐患呢?出了安全事故谁负责?再说我们队也有巡查制度,如果不考核你,队长巡查发现问题同样也会对我进行连带责任考核的。
考核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增强责任心的手段。
”一个个问题问得王剑是目瞪口呆,说得王剑心服口服。
经过这次事件,王剑思想上有了很大转变,干工作更加细致,巡查更加认真,对巡查考核也有了一个全新认识,在工作中只要查出问题,都要追究责任人,现在王剑已经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工长。
010011穿工装漳村煤矿综掘一组 赵建波“为迎接上级领导检查,展现漳村煤矿的良好形象,明天起所有员工来上班必须要穿工装!”在综掘一组的岗前仪式上,值班领导提出明确要求。
顿时,员工们议论纷纷,其中,数老马的意见最大。
老马是队里的老工长,干活绝对是个大拿,在队里的威望也很高,大家都很愿意跟着他干活,因为他检修技能全面,见多识广,组织非常得力,遇到突发事件时总能想到办法解决。
但他总是对企业文化建设有点意见,他认为咱就是下煤窑的,干好活,利哇哇地出煤不就得了?穿了工装就能多出煤了?第二天,在上班的路上,老马发现整座矿山的感觉很不一样,所有人统一着装、行动军事化的场面震撼了他,他忽然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感又增强了很多,深深地感受到作为漳村矿的一员,自己的言行举止都代表着矿山的形象,并且充满着自豪感。
到了队里碰到领导的时候,老马主动说道:“穿工装的感觉就是好,齐刷刷的,以前总以为自己就是个大老粗,其实我们也很有气质嘛!”“没想到穿工装能让你的思想觉悟也提高了嘛!”大家都哈哈地大笑起来。
收 获漳村煤矿运搬队 朱明初2011年7月16日,对小李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是他跟师傅上班的第一天。
工长安排他们在井口协助岗位工起吊捆绑物料。
接到任务后的小李胸有成竹地说:“不就是个挂绳吗,简单,我可是工科毕业的大学生啊。
”9点10分,卡轨车上来之后,小李拿着钳子开始忙上了。
岗位工王师傅拦住了他:“不带安全帽可不能作业,这要触犯6S 考评条例的。
”小李摸了摸脑袋笑了,“吊料还有学问?”“学问不少呢。
”趁着吊运物料间隙,王师傅跟他攀谈起来,“起吊物料时作业人员要规范操作,升入井的物料要按队组标示牌进行摆放,摆放要做到整齐有序,做到作业现场整洁,捆绑物料时也有讲究,铁丝捆绑不紧不松,物料摆放合理牢靠。
”吊运完物料之后本以为可以休息了,只见王师傅又在整理剪下来的废铁丝,能再次循环利用的、废旧的分别码放。
小李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很单纯,煤矿工作不是粗活,是粗中有细。
经过深入了解后,他才知道这是企业文化的效果。
企业文化具有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的独特作用,“准时、清洁、标准、整理、安全、素养,这里有很大的学问,就如潞安作业观提到的“做好每次作业、铺就潞安成功”。
企业成功是靠每一名普通员工在本职岗位中一点一滴的工作积累而成的,就像井口岗位工的王师傅,他让我明白岗位没有轻重之分,只有每名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最终铸就企业的辉煌成功。
012013经验不决定安全漳村煤矿选矸车间 赵翠玲郭师傅是我们选矸车间的一名老工人,工作已经30多年了,记得在我矿刚推行企业文化时,他意见很大,总觉得那是一套形式化没有实际意义的东西,与安全一点关系都没有,然而一次事件让他真正体会到了6S 管理的作用。
2009年6月的一天,郭师傅在拉矸一部调试皮带。
他认为这样的活自己干了一辈子了,闭着眼都知道哪里怎么回事,更何况调试皮带这么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事还用按什么6S 标准细则来执行?停机后再操作?那简直是多此一举,既浪费时间又兴师动众,根本没那必要。
于是他不等皮带停机便开始用大钎将机尾滚筒上的积煤刮净,眼看皮带就要调过来了,他暗自心喜。
就在这关键时刻大钎被卷入了滚筒,他赶紧松手,大钎随滚筒绕了一圈反打了过来,他来不及躲闪,重重地打在他的手腕上。
当时疼得他满脸煞白,手腕麻木红肿,疼痛难忍,后经查有轻微骨折。
事后再回想起来他不禁有些后怕,心想多亏当时放手及时,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从那次受伤之后,郭师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认真了反思,也认真学习了6S 考评细则的各项规定。
他还认真总结了这次事故的经验教训,在岗前仪式上作了讲评,让大家引以为戒,在工作中一定要严格执行6S 考评细则的各项规定。
通过这件事也让我们彻底明白:无论自己在岗位上呆过多长时间,积累了多少经验,都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我们应随时随地严格按6S 考评细则的要求进行作业,严格按岗位标准化的细则来严格要求自己,及时纠正自己的不安全行为,保证人身安全,从而保证生产安全。
真 险漳村煤矿洗煤厂 王丽琴我是一名刚来洗煤厂不久的新工人,对厂内的环境还不很熟悉,思想上对安全也还存在一些侥幸,天天喊着那些大的安全口号,自己心中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安全定义,但我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却完全改变了我对安全的认识。
2011年7月18日四点班,我的任务是清理检修1441刮板溜槽。
按照6S 管理的规定,应该先通知电工停电,执行停电挂牌制度。
我当时想,今天的生产时间不长,溜槽的积煤应该不多,清理起来应该比较容易,就不用麻烦了吧。
于是我就径直向刮板溜槽走去,刚准备钻进去时,班长喊住了我,问道:“停电了吗?”“没有,不过很快就清理完了,不用那么麻烦了。
”我说。
“站着,别动,看着刮板。
”班长一听,脸色顿变,厉声喝道。
只见班长朝刮板开关走去,我正纳闷时,只听见一声响动,一道道刮板迅速运转起来。
一下子我什么都明白了,如果现在我身处刮板,这一刻间我还能逃得掉吗?我不敢再想下去……。
班长走过来对我说:“以后记着,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严格执行停电挂牌制度。
”听他说完之后,我的心久久无法平静,虽然这次有惊无险,但是下次呢,下下次呢?会一直这样好运下去吗?我一定要深刻反思这次未遂事故,牢牢把握安全的含义,严格执行6S 管理规定,把安全作为一种行事习惯、作业习惯、职业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扎实,做得更好。
014015间墙壁上的安全警语、员工话与画了吗?那都是关师傅的作品,你慢慢欣赏吧。
”随后,我注意了墙上挂着的画,人物诙谐、语句客观,处处起着警示作用。
这越发让我佩服关师傅了,已经年近半旬了,和我这个刚三十出头的人一比,我自愧不如啊。
在数字化车间建设中,关师傅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和方法,尤其是在讲述事故案例方面,关师傅可谓是我们年轻人的榜样,他把企业文化和车间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将发生身边的事故案例说给我们听,内容贴近生活,语言风趣有味,案例讲的生动,故事讲的感人,能把问题说的明明白白,让人回味无穷,深受感染。
关师傅就是这么一个有趣的人,工作中肯吃苦,不怕脏,嘴上时常挂着一句话:“不管干什么,高兴就行。
”难得有这样的心态来对待工作。
看着皮带上哗哗涌来的煤,我觉得煤也受到关师傅的影响在快乐地唱着歌,炭块在跳着舞,连矸石都笑了……矸石也笑了漳村煤矿选矸车间 牛旭东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笑容。
看上去五十多岁,宛若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走路呼呼带风,说话声音清晰,朗朗入耳。
他叫关和平,是选矸车间运转三工段的一名员工,大家亲切的称他为“关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