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三、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注射模
- 格式:ppt
- 大小:672.50 KB
- 文档页数:6
侧向分型抽芯机构注射模的教学法探究与实践摘要:不同结构的塑料制品在成型时,需要使用不同的塑料模具来完成。
当塑件带有侧孔或侧凸起时,需要带侧向分型抽芯机构的注射模成型。
侧向分型抽芯机构注射模的教学一直是塑料模教学中的难点,学生不易掌握。
如何化难为简,使学生已易于理解和掌握是教师在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侧向分型抽芯机构、斜导柱、斜滑块侧向分型抽芯机构注射模的教学一直是塑料模教学中的难点,学生不易掌握。
如何化难为简,使学生已易于理解和掌握是教师在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
多年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供同行们借鉴。
随着科技的发展,塑料产品越来越多,而不同结构的塑料制品在成型时,需要使用不同的塑料模来完成,当塑件带有侧孔或侧凸起时,需要带侧向分型抽芯机构的注射模成型。
使注射模中侧向型芯移动的机构称为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典型的侧向分型抽芯机构注射模有两种结构,斜导柱侧向分型抽芯机构注射模和斜滑块侧向分型抽芯机构注射模。
斜滑块侧向分型抽芯机构又分为斜滑块外侧分型抽芯机构和斜滑块内侧分型抽芯机构。
一、侧向分型抽芯机构注射模结构1. 斜导柱侧向分型抽芯机构注射模如图1所示为斜导柱侧向分型抽芯机构,由侧向型芯滑块2、斜导柱3和楔紧块4等模具零件共同组成模具的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由于所成形的塑料制件上有侧孔,需要有侧向型芯滑块2来成形,而且开模推出塑料制件以前,必须先进行侧向分型,将侧向型芯从塑料制件上抽出,以便塑料制件顺利脱模。
模具合模时,侧向型芯滑块2和模具的主型芯1及型腔板6共同构成模具的型腔,斜导柱3与侧型芯滑块上的孔配合,楔紧块4等零件将侧型芯滑块锁紧。
模具开模时,模具的动模和侧型芯滑块2开始移动,逐渐远离定模。
开模力通过斜导柱3作用于侧型芯滑块2上,迫使侧型芯滑块2在型芯固定板的导滑槽内做向左侧向移动V1,实现侧向分型抽芯运动,所以侧型芯滑块随着动模向下移动(V2)的同时,还向左移动(侧抽芯运动V1),也就是沿着斜导柱移动V侧。
表JX—2淮海技师学院教案编号:SHJD—508—14 版本号:A/0 流水号:课题: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注射模及定模带有推出装置的注射模教学目的、要求: 1.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注射模基本结构、组成和特点2.定模带有推出装置的注射模基本结构、组成和特点3.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注射模及定模带有推出装置的注射模工作原理教学重点: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注射模基本结构、组成和特点定模带有推出装置的注射模基本结构、组成和特点教学难点: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注射模及定模带有推出装置的注射模工作原理授课方法:讲解拆装示范认知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多媒体实体模具教具教学后记:板 书 设 计注:要求以一块黑板的版面来进行板书设计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注射模及定模带有推出装置的注射模复习导入:单分型面注射模工作原理?双分型面注射模工作原理? 引言:通过上节课对塑料及塑料工业的发展、塑料成型技术的发展趋势、学习本课程应达到的目的的学习,同学们对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这门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注射模及定模带有推出装置的注射模的结构基本结构、组成和特点 。
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新课讲解:一、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注射模当塑件侧壁有通孔、凹穴或凸台时,其成型零件必须制成可移动的,这样塑件才能顺利脱模。
带动型芯滑块侧向移动的整个机构称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工作原理注射成型后开模,开模力通过斜导柱作用于侧型芯滑块,型芯滑块随着动模的后退在动模板的导滑槽内向外滑移,直至滑块与塑件完全脱开,侧抽芯动作完成。
这时塑件包在凸模上随动模继续后移,直至注射机顶杆与模具推板接触,推出机构开始工作,推杆将塑件从凸模上推出。
合模时,复位杆使推出机构复位,斜导柱使侧型芯滑块向内移动,最后楔紧块将其锁紧。
二、定模带有推出装置的注射模将塑件留在定模一侧对成型更有利,此种装置制得的的塑件不是被推出而是被拉出脱模,设计这类模具要保证拉板在模具两侧对称布置,拉板长度设计应保证动定模之间的分离距离能使塑件顺利的从中取出,导柱应有足够的长度满足导向要求。
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引言一、斜导柱侧向分型的意义和要求1.斜导柱的位置应该具有合理的设计和布置,使得嵌套件与注塑件能够在开模时顺利分离,避免卡死和损坏。
2.斜导柱的数量应该根据模具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而言,两对斜导柱就能够满足大部分模具的要求。
3.斜导柱的倾斜角度应该根据模具的开模力大小和嵌套件的形状来确定,一般而言,角度为3-10度。
二、抽芯机构的设计原则抽芯机构是指在注塑模具中用于取出内部被模腔包围的注塑件或者核心的一种机构。
抽芯机构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抽芯机构的动作应该稳定可靠,不应该出现抖动和滑动的现象,否则会影响成型件的质量。
2.抽芯机构的设计应该尽可能地简单、易操作,以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同时,也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3.抽芯机构的结构应该紧凑,不占用过多的模腔空间,以便于成型件的顺利流动。
4.抽芯机构的材料选择要正确,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以保证其长时间的使用寿命。
三、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结合设计1.斜导柱与抽芯机构的位置关系:斜导柱和抽芯机构的位置应该被合理地安排,以确保嵌套件与注塑件之间的顺利分离。
一般来说,斜导柱和抽芯机构应该尽量靠近模具的侧面。
2.斜导柱与抽芯机构的数量关系:斜导柱和抽芯机构的数量应该根据模具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般而言,斜导柱和抽芯机构的数量应该保持一致,一个斜导柱对应一个抽芯机构。
3.斜导柱与抽芯机构的夹角:斜导柱与抽芯机构的夹角应该根据模具的开模力大小和嵌套件的形状来确定。
一般而言,夹角为3-10度。
4.斜导柱与抽芯机构的动作配合:斜导柱和抽芯机构的动作应该配合紧密,以确保模具的开模效果。
抽芯机构应该能够顺利地取出内部被模腔包围的注塑件或者核心。
结论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是注塑模具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合理的斜导柱侧向分型和抽芯机构设计可以提高模具的开模效果,避免卡死和损坏。
同时,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结合设计也是模具设计的一项难点,需要充分考虑因素,确保各个部分的配合紧密,以确保模具的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