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换机知识及品牌选择

交换机知识及品牌选择

交换机知识及品牌选择
交换机知识及品牌选择

交换机的基础知识

许多新型的Client/Server应用程序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导致了传统的共享式网络远远不能满足要求,这也就推动了局域网交换机的出现。

1、交换机的定义

局域网交换机拥有许多端口,每个端口有自己的专用带宽,并且可以连接不同的网段。交换机各个端口之间的通信是同时的、并行的,这就大大提高了信息吞吐量。为了进一步提高性能,每个端口还可以只连接一个设备。

为了实现交换机之间的互连或与高档服务器的连接,局域网交换机一般拥有一个或几个高速端口,如100M以太网端口、FDDI端口或155M ATM端口,从而保证整个网络的传输性能。

2、交换机的特性

通过集线器共享局域网的用户不仅是共享带宽,而且是竞争带宽。可能由于个别用户需要更多的带宽而导致其他用户的可用带宽相对减少,甚至被迫等待,因而也就耽误了通信和信息处理。利用交换机的网络微分段技术,可以将一个大型的共享式局域网的用户分成许多独立的网段,减少竞争带宽的用户数量,增加每个用户的可用带宽,从而缓解共享网络的拥挤状况。由于交换机可以将信息迅速而直接地送到目的地能大大提高速度和带宽,能保护用户以前在介质方面的投资,并提供良好的可扩展性,因此交换机不但是网桥的理想替代物,而且是集线器的理想替代物。

与网桥和集线器相比,交换机从下面几方面改进了性能:

(1)通过支持并行通信,提高了交换机的信息吞吐量。

(2)将传统的一个大局域网上的用户分成若干工作组,每个端口连接一台设备或连接一个工作组,有效地解决拥挤现像。这种方法人们称之为网络微分段(Micro一segmentation)技术。

(3)虚拟网(VirtuaI LAN)技术的出现,给交换机的使用和管理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我们将在后面专门介绍虚拟网。

(4)端口密度可以与集线器相媲美,一般的网络系统都是有一个或几个服务器,而绝大部分都是普通的客户机。客户机都需要访问服务器,这样就导致服务器的通信和事务处理能力成为整个网络性能好坏的关键。

交换机就主要从提高连接服务器的端口的速率以及相应的帧缓冲区的大小,来提高整个网络的性能,从而满足用户的要求。一些高档的交换机还采用全双工技术进一步提高端口的带宽。以前的网络设备基本上都是采用半双工的工作方式,即当一台主机发送数据包的时候,它就不能接收数据包,当接收数据包的时候,就不能发送数据包。由于采用全双工技术,即主机在发送数据包的同时,还可以接收数据包,普通的10M端口就可以变成20M端口,普通的100M端口就可以变成200M 端口,这样就进一步提高了信息吞吐量。

3、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传统的交换机本质上是具有流量控制能力的多端口网桥,即传统的(二层)交换机。把路由技术引入交换机,可以完成网络层路由选择,故称为三层交换,这是交换机的新进展。交换机(二层交换)的工作原理交换机和网桥一样,是工作在链路层的联网设备,它的各个端口都具有桥接功能,每个端口可以连接一个LAN或一台高性能网站或服务器,能够通过自学习来了解每个端口的设备连接情况。所有端口由专用处理器进行控制,并经过控制管理总线转发信息。

同时可以用专门的网管软件进行集中管理。除此之外,交换机为了提高数据交换的速度和效率,一般支持多种方式。

(1)存储转发:

所有常规网桥都使用这种方法。它们在将数据帧发柱其他端口之前,要把收到的帧完全存储在内部的存储器中,对其检验后再发往其他端口,这样其延时等于接收一个完整的数据帧的时间及处理时间的总和。如果级联很长时,会导致严重的性能问题,但这种方法可以过

滤掉错误的数据帧。

(2)切入法:

这种方法只检验数据帧的目标地址,这使得数据帧几乎马上就可以传出去,从而大大降低延时。

其缺点是:错误帧也会被传出去。错误帧的概率较小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切入法以提高传输速度。而错误帧的概率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存储转发法/以减少错误帧的重传。

4、交换机的配置

我们下面以Cisco公司的Catlystl900交换机为例,介绍交换机的一般配置过程。

对一台新的Catlystl900交换机,使用它的缺省配置就可以工作了。这因为它是一种将软件装在FlashMemory中的硬件设备,当加电时,它首先要进行一系列自检,对所有端口进行测试之后,交换机就处于工作状态。这时它的交换表是空的,它可以通过自学习来了解各个端口的设备连接情况,并将设备的MAC地址记录在交换表中,当有信息交换时,交换机就根据交换表来进行数据转发。

但为了便于对它进行网络管理,Catlystl900交换机自己有一个MAC地址,这样就可以为它分配一个IP地址和屏蔽码。网络管理员须通过交换机的串口接一台终端或仿真终端,才能为它指定一个IP地址,其缺省值是0.0.0.0。指定IP地址以后,网络管理员就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程管理了。Catlystl900交换机的配置界面是菜单形式,缺省配置下,它的所有端口都属于同一个VLAN,很多情况下都不需要作什么修改。

(1)将微机串口通过RS一232电缆与Cata1yst1900的Console口连接,运行仿真终端软件,Catalyst 1900 启动后。

(2)回车后,进入主菜单:

(3)按“S”键,进入系统配置菜单:(配置系统名,位置,日期)

(4)在主菜单中按“N”键进入网络管理菜单

(5)配置IP地置

(6)配置SNMP参数

5、交换机的种类

交换机是数据链路层设备,它可将多个物理LAN网段连接到一个大型网络上,与网络类似交换机传输和溢出也是基于MAC地址的传输。由于交换机是用硬件实现的,因此,传输速度很快。传输数据包时,交换机要么使用存储---转发交换方式,要么使用断---通交换方式。目前有许多类型的交换机,其中包括ATM交换机,LAN交换机和不同类型的WAN交换机。ATM交换机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交换机为工作组,企业网络中枢以及其它众多领域提供了高速交换信息和可伸缩带宽的能力。ATM交换机支持语音,视频和文本数据应用,并可用来交换固定长度的信息单位(有时也称元素)。企业网络是通过ATM中枢链路连接多个LAN组成的。

局域网交换机

LAN交换机用于多LAN网段的相互连接,它在网络设备之间进行专用的无冲突的通信,同时支持多个设备间的对话。LAN交换机主要是用于高速交换数据帧。通过LAN交换机将一个0Mbps以太网与一个100Mbps 以太网互联。

交换机知识速递

目前交换机正在迅速代替集线器,成为组建和升级局域网的首选设备。但是许多人对涉及交换机的知识还不甚了解,本文就简要谈一下局域网交换机的主要知识。

交换机的类型

按照使用的网络类型,网络交换机可以分为以太网交换机、令牌环交换机、FDDI交换机、ATM交换机等。以太网交换机目前占局域网交换机的绝大多数,现在几乎成为局域网的标准交换设备。因此,除特别说明之外,本文中提到的局域网交换机一般均指以太网交换机。严格地说,一般意义的“以太网”指的是10M以太网,而并不包括快速以太网(100M)、千兆以太网和万兆以太网。但是为了表述方便,本文将各种传输速率的交换机统称为“以太网交换机”。

以太网交换机的端口

端口是交换机连接网络传输介质的接口部分。目前以太网交换机的端口大多数为RJ-45端口,RJ-45端口形状如图1所示。

图1 交换机的RJ-45端口

一般交换机的RJ-45端口数量为8的倍数,如8口交换机、16口交换机、24口交换机、32口交换机等,多以16口、24口为主,也有的交换机有12个端口。

目前以太网交换机的端口带宽有10Mbps、10/100Mbps自适应、10M/100M/1000Mbps 自适应几种。自适应是指端口能够自动检测连接网络设备的带宽,如果是10Mbps的设备,就自动将传输速率调整为10Mbps;如果是100Mbps的设备,就自动将带宽调整为100Mbps。当然,这种调整必然不能超过它的最高传输速率。

背板带宽

交换机实际上是一台特殊用途的计算机,内部也有CPU、内存和主板,只不过这些部件是专门为数据交换设计的。背板带宽也称背板吞吐量,类似于电脑主板上的总线,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同时价格也越高。

图2 全向QS-524V交换机

一般来说,一台背板带宽为2.4Gbps的24口交换机(如全向QS-524V交换机,见图2),每端口平均分配100Mbps,足以满足大多数数据传输业务对网络速度的要求。对于中等规模以上的局域网来说,网络中心的主干交换机对背板带宽的要求自然比下一级交换机高,一般要达到几十甚至几百Gbps。

支持的MAC地址数量

交换机能够记住连接在端口的计算机网卡的MAC地址,但是有一定的数量限制。现在的中小型交换机都能支持到2K以上的MAC地址,也就是说,这个交换机最多可以通过Hub 扩展端口连接2024台电脑。但是能够达到这个规模的局域网,已经是大型局域网,肯定不会只用一台交换机的。因此现在一般交换机支持的MAC地址数量足以满足实际的需要。

可堆叠

“可堆叠”并不是指交换机可以叠放在一块儿,而是指交换机可以通过堆叠模块,将两台或两台以上的交换机逻辑上合并成一台交换机,相当于扩展了端口数量。比如Intel的Express 510交换机(图3),具备多达7台的堆叠能力,能将端口数量扩展为196个,背板带宽也同步扩展。堆叠与级联不同,堆叠相当于并联电路,级联相当于串联电路,并联的效率比串联的效率要高得多。

图3 Intel Express 510交换机

对于一个不断在扩展的网络来说,中心交换机必须有堆叠能力,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对端口数量的需要。而对于一个规模已经基本确定的网络来说,交换机的堆叠能力显得不是特别必要。因此是否选择能够堆叠的交换机,要视网络的规模和扩展的规模而定。

虚拟局域网

堆叠是把多台交换机堆叠成一台交换机,而虚拟局域网(Virtual LAN)恰恰相反,其原理与硬盘的逻辑分区很类似,是把一台交换机的端口分割成为几组,一组称为一个虚拟局域网。虚拟局域网之间的广播数据不能扩散到其他子网中,以保障网络上资源的私有性和安全性。一般来说,在由几十台以下电脑构成的小型局域网中,除非特别需要将数据隔绝,否则没有必要划分虚拟局域网。在几百台乃至上千台电脑构成的大中型局域网中,虚拟局域网就显得有必要了,因为大型局域网产生广播风暴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虚拟局域网能够有效地隔离广播风暴。

可网管

可网管交换机是指能够通过软件手段(如浏览器)进行诸如查看交换机的工作状态、开通或封闭某些端口等管理操作的交换机。

对一个小型局域网来说,一般不必采用可网管的交换机,因为网络管理的任务相对简单。对一个大中型局域网来说,能够远程监视和控制交换机,尤其是中心交换机,对于保障网络的安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局域网交换机的选购知识

如今的中、小型企业都会拥有数十台以上的计算机,应用于企业生产和运营的各个环节。如何把办公场所里的所有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共享资源和更好地发挥整体效用,这就需要用到今天我们要介绍的网络设备——局域网交换机。

基础知识

●交换机与集线器的区别

交换机和集线器在外观上非常相似,而我们怎么分辨它们之间的区别呢?交换机(Switch)是工作在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的一种设备,它根据MAC地址对数据帧进行转发。集线器(HUB)是一种工作在物理层的设备,它并不提供数据交换的功能。它相当于一根线缆,把各个网络节点连接起来,而交换机却能够为任意两个网络节点之间提供一条数据通道,防止了冲突的产生,能够满足目前用户对数据高速交换的需求。

●交换机的分类

交换机按转发类型分为存储转发和快速转发两类。

存储转发型交换机需要在完整的接收一个数据包后,对数据包进行CRC校验,如果有错误就丢弃该数据包,没有错误就转发出去,这样会产生一定的延迟,但是保证了数据完整性。

快速转发型交换机不对帧进行校验,收到数据后就立即转发,转发速度较快,但同时也会把错误的数据包转发出去。

扩展功能

当你到市场上去询问交换机价格的时候,你会发现同一厂商生产的同样端口数的交换机,不同的型号间会有很大的价格差距。这是因为各厂商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开发了许多扩展功能。

●Vlan Virtul Lan 虚拟局域网

它可以根据用户的逻辑特性把用户划分到不同的逻辑组,实现了在数据链路层上对不同的用户组进行隔离。比如,公司里的财会部和工程部都接入一台交换机,它们实际上处于一个广播域内,互相都能够进行数据通信,这就出现了安全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两个部门在交换机上划分到两个不同的Vlan中,使它们拥有各自的广播域,从而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在市场上,交换机的Vlan功能可分为符合IEEE 802.1Q标准的Vlan和基于端口的

Vlan。IEEE 802.1Q Vlan最多可支持4096个Vlan组,并可跨交换机实现。而基于端口的Vlan一般只能在一台交换机上实现,其Vlan信息并不会带入与它连接的其它交换机上。

●服务质量Qos

语音、视频等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数据传输提出了一定的实时性要求。实现Qos 需要交换机按业务类型进行流量转发,当然业务等级划分可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三层路由功能

通常,普通的交换机只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上,路由器则工作在网络层。而功能强大的三层交换机可同时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并根据MAC地址或IP地址转发数据包。但是要注意到三层交换机并不能完全取代路由器,因为它主要是为了实现处于两个不同子网的Vlan进行通讯,而不是用来作数据传输的复杂路径选择。

●网管

网管是指网络管理员通过网络管理程序对交换机进行集中化管理的操作。一台交换机所支持的管理程度反映了该设备的可管理性与可操作性。带网管功能的交换机可对每个端口的流量进行监测,设置每个端口的速率,关闭/打开端口连接。通过对交换机端口进行监测,便于对网络业务流量的区分和迅速进行网络故障定义,提高了网络的可管理性。

除了以上介绍的功能外,目前一些新型的交换机还具有端口聚合、802.1X认证、MAC 地址捆绑等扩展功能。

交换机基础知识

交换机

是一种基于MAC(网卡的硬件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络设备。交换机可以"学习"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

CoS名

是一种支持时间敏感型应用的技术指标,它通过优先权数据队列机制,保证重要数据(如时间敏感型数据、实时数据)比次要数据获得更高的传输优先权。是目前新型高档交换机的一项技术指标。

端口数量

交换机设备的端口数量是最直观的衡量因素,常见的交换机端口数有8、12、16、24、48等几种

局域网交换机

在数据链路段之间转发包的高速交换机。大多数局域网交换机依靠MAC地址转发数据。局域网交换机通常根据其所使用的转发的方法来分类:分隔包交换机或存储转发包交换机。DS

DS(Digital Signal,数字信号)是数字电路的一个分类。在技术上,DS指信号的速率和格式,而T指提供信号的设备。实际上,"DS"和"T"的用法是同义的,例如DS1和T1,DS3和T3。

固件

永久性或半永久性的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中的软件指令。

流量控制

交换机支持全双工下的流量控制及半双工下的背压流量控制使传输和接收节点之间避免了包的丢失。

MPLS

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记交换)是IETF制定的第三层交换规范。MPLS类似Cisco的标记交换,也使用包含转发信息的标记,标记被位于网络边缘的路由器(称为标记边缘路由器,LER)附加到IP信息包。位于网络核心的路由器(称为标记交换路由器,LSR)查验标记,其查验速度比查找路由选择表中的目的地址快。如果在Internet上充分采用MPLS,MPLS有望提供充分支持实时音视频所需的服务质量(QoS)和保证带宽的服务级协议。

管理功能

通常,交换机厂商都提供管理软件或满足第三方管理软件远程管理交换机。一般的交换机满足SNMP MIB I/MIB II统计管理功能,而复杂一些的千兆交换机会增加通过内置RMON 组(mini-RMON)来支持RMON主动监视功能。有的交换机还允许外接RMON探监视可选端口的网络状况。

吞吐量

以太网吞吐量的最大理论值被称为线速,是指交换机有足够的能力以全速处理各种尺寸的数据封包转发,千兆交换机产品都应达到线速。

广播风暴控制

设备支持广播风暴控制作用,限制每个端口连续广播信息包的数量,每个广播信息包被存储到缓存器然后一个一个地被转发到其它端口,当被存储的数目超过64 个时,设备将丢弃连续到来的广播信息包。

延时

采用直通转发技术的千兆交换机有固定的延时,因为直通式交换机不管数据包的整体大小,而只根据目的地址来决定转发方向。所以,它的延时是固定的。采用存储转发技术的交换机由于必须要接收完了完整的数据包才开始转发数据包,所以它的数据包大,则延时大;数据包小,则延时小。

局域网交换机的相关知识

局域网中的交换机,也叫做交换式Hub(Switch Hub)。20世纪80年代初期,第一代LAN技术开始应用时,即使是在上百个用户共享网络介质的环境下,10Mbps似乎也是一个非凡的带宽。与已往连接终端与小型主机的2400bps和9600bps网络相比,10Mbps 确实是绰绰有余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宽,LAN的作用已远远超出了原有10M网络所能满足的要求,网络交换技术开始出现并很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交换机与集线器的区别:

1、交换机与集线器的本质区别用集线器组成的网络称为共享式网络,而用交换机组成的网络称为交换式网络。共享式以太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所有用户共享带宽,每个用户的实际可用带宽随网络用户数的增加而递减。这是因为当信息繁忙时,多个用户可能同时“争用”一个信道,而一个信道在某一时刻只允许一个用户占用,所以大量的用户经常处于监测等待状态,致使信号传输时产生抖动、停滞或失真,严重影响了网络的性能。在交换式以太网中,交换机提供给每个用户专用的信息通道,除非两个源端口企图同时将信息发往同一个目的端口,否则多个源端口与目的端口之间可同时进行通信而不会发生冲突。通过实验测得,在多服务器组成的LAN中,处于半双工模式下的交换式以太网的实际最大传输速度是共享式网络的1.7倍,而工作在全双工状态下的交换式以太网的实际最大传输速度可达到共享式网络的3.8倍。交换机只是在工作方式上与集线器不同,其他的如连接方式、速度选择等与集线器基本相同,目前的交换机同样从速度上分为10M、100M和1000M几

种,所提供的端口数多为8口、16口和24口几种。交换机在局域网中主要用于连接工作站、Hub、服务器或用于分散式主干网。

2、局域网中选择交换机的原因

在局域网中选择交换机,除了上述的因为工作方式的不同而可获得更好的网络性能外,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①局域网交换机将逐渐取代集线器。目前,10/100M自适应局域网交换机是国际市场上流行的网络设备。它不仅能提高网络的整体速度,同时还能够与原有网络上的10M设备兼容,使旧的10M以太网设备无缝集成到100M快速以太网内。10/100 M网卡的迅速普及,使快速以太网的技术应用到普通工作组网络(如家庭网络、小型办公网、网吧等)中。自适应的10/100M交换机能够同时支持10M或100M的连接,这使得10/100M的交换机成为中小型用户在需要支持新旧技术混合的网络中一个理想的选择。据有关部门统计,10/100M交换机的销量在1999年达到4700万端口。按端口数计算,会占到70%的以太网设备,同时随着交换机价格的不断下降,相同端口数和速度的交换机的价格与集线器之间的差距已逐渐减小。

②千兆位以太网的应用,推动了交换机的应用。千兆以太网技术的迅速成熟和市场化,使其成为企业骨干网的理想技术选择。千兆以太网不仅能提供适于网络不断扩展的带宽需要,同时它也能平滑地和用户原有的以太网、快速以太网设备相结合。据有关部门的市场统计,千兆以太网的交换市场1998年为22万端口,1999年增长到180万端口。

交换机的相关技术和特点

1、交换机常用的三种交换技术

交换机是构成整个交换式网络的关键设备,交换机所采用交换方式的不同将会影响交换机的工作性能,为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交换机的一些工作原理及特点。目前,交换机主要使用存储转发(Store and Forward)、直通(Cut Through)和无碎片直通(Fragment Free Cut Through)三种方式。

①存储转发方式存储转发式交换机是指在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帧时,先存储在一个共享缓冲区中,然后进行过滤(滤掉不健全的帧和有冲突的帧)和差错校验处理,最后再将数据按目的地址发送到指定的端口。

②直通方式直通式交换机只对接收到的数据帧的目的地址信息进行检查,然后立刻按指定的地址转发出去,而不做差错和过滤处理。

③无碎片直通方式"碎片"是指当信息发送中突然发生冲突时,因为双方立即停止发送数据帧而在网络中产生的残缺不健全的帧。碎片是无用的信息,必须将其滤除。无碎片直通方式首先存储接收到的数据帧的部分字节(前64个字节),然后进行差错检验,如果有错,立即滤除,并要求对方重发此帧,否则认为该帧健全,并马上转发出去。

2、三种交换技术的比较

在三种交换方式中,存储转发方式具有最高的交换质量,但速度最慢,适用于网络主干的连接。直通方式是三种交换方式中最快的一种,但因对任何帧都不做过滤处理,所以误码率较高,适用于交换式网络的外围连接。无碎片直通方式是前两种方式的折衷。

3、第三层交换

日益强大的计算机系统为网络技术向更快、更便捷的方向发展提供了保障,而日益庞大和复杂的网络系统又产生了持续增长的网络堵塞。普通交换机工作在OSI七层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交换以MAC(介质访问控制层,是数据链路层中的一部分)地址为基础。目前第二层交换机已无法胜任大规模局域网的建设,所以在一些较大规模网络中一般将交换机和路由器结合在一起使用。路由器处于OSI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通常以IP 协议通过软件实现网际互联,并且路由器价格昂贵、转发速度慢,越来越成为网络的瓶颈。

第三层交换就是在第二层交换的基础上把路由功能集成在交换机中,吸收了路由器在网络中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所以将第三层交换机又称为路由交换机。与第二层交换机相比,第三层交换机在性能上得到了飞跃性的提高,在网络分段、安全性、可管理性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第三层交换在提高网络的运行速度和扩展网络的规模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已得到了网络用户的一致公认,下一代骨干网的核心将是第三层交换机。

4、多层交换和第四层交换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多层交换和第四层交换。我们把多层交换机可以看做是在传统交换机(第二层交换机)的基础上附加(而非集成)了路由交换功能的设备。目前的多层交换机可很好地兼容现有的路由器网络。第四层交换机是在第三层交换机的基础上引进了新的网络功能,它工作于OSI模型的第四层(传输层),可对数据包进行查询、获取数据包的相关信息等操作。目前第四层交换还只是一个概念,尚未有正式的产品推出。局域网交换机的选择近来,各网络产品公司纷纷推出交换机产品,国内市场交换机的价格也越来越为用户所接受。但是,众多的品牌和系列产品也给用户带来了一定的选择困难。

到底采用什么样的设备既能提高网络性能,又可以保护投资,恐怕是困扰很多网络管理人员的一个问题。

一、从技术的角度选择

1、完全支持存储转发(Store and Forward)、直通(Cut Through)和无碎片直通(Fragment Free Cut Through)三种方式。目前,许多厂家的产品都能够同时支持这三种技术,以适应交换机的不同应用。

2、同时支持全双工/半双工传输模式。有些人在选购交换机时只注重全双工,而忽视了半双工,其实这种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在与交换机相连的所有设备中,除支持全双工的外,还有些只能工作在半双工下(如早期的网卡和Hub),而这些半双工的设备有些无法与全双工的设备协同工作,或工作不稳定。

3、提供网管功能。许多交换机都内置了简单管理(SNMP)模块,以方便对网络的整体管理。

4、提供虚拟局域网(VLAN)管理功能。虚拟局域网技术可以通过一个交换机对同一网络中的用户进行分段管理,段与段之间即可相互联系,又可彼此独立。

5、提供多模块和多类型端口的支持。每个交换机模块相当于一个独立的小型交换机,提供的模块数越多,可管理的用户和设备数也越多。多类型端口支持指一个交换机一般同时支持多种类型端口的连接,常见的有10Base-T、100Base-TX和100Base-FX的连接,10Base-T指10M双绞线以太网连接,100Base-TX指100M快速以太网连接,100Base-FX指100M光纤连接。必要时,还应考虑是否提供1000M光纤连接端口1000Base-FX。

6、提供LED指示灯显示,便于网络监测和故障排除。图2是一款Intel小型局域网10/100M自适应交换机,如果它前面的LED指示灯不亮,说明对应的端口未接通,如果显示桔黄色,说明连接速度为100Mbps,如果是蓝色说明连接速度是10Mbps。

二、从品牌上选择

目前,市面上的以太网交换机可用"美高台低"四个字表示。其中美国产品凭借其技术优势把持着高端交换机的市场,并不断制订出新的标准。其出名品牌有3Com、Bay、Cisco、Intel等;而中国台湾的D-Link和Accton占据着低端交换机的主要市场份额。近来,联想、实达等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局域网交换机产品。从使用性能上看,国外高端产品不错,功能也齐全,但价格较为昂贵。低端产品功能相对单一,但价格较低。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使用。

交换机的116个知识点

交换机的116个知识点 1. 以太网最初基于同轴电缆.1972年发明,1979年Xerox\inter和DEC提出DIX版. 2. 1983年,IEEE802.3标准提出. 3. CSMA/CD 通讯过程,传输—监听—干扰—随机等待—传输。 4. 传统以太网用网桥来分割主机,用路由器连接网段。 5. 交换式以太网,平时主机都不连通,当需要通信时,通过交换设备连接对端主机,完成后断开。交换设备包括,交换式集线器和交换机。 6. 交换式以太网物理逻辑均为星型。分割冲突域,将网络冲突限制到最小范围。 7. RMON共九组,常用的端口统计、历史、告警、事件4组。 8. 数据流量区分,按组织行政构成、按主机类型、按物理分布、根据应用类型。 9. 80/20规则,80%在本地,20%其他网段。20/80规则,相反。 10. 交换机单个百兆口64字节包转发1488810pps,路由器整机64字节包转发小与100100pps。

11. 三层交换技术的实现硬件的路由转发,转发路由表也是由软件通过路由协议建立的。 12. 三层交换与路由均为根据逻辑地址确定路径、运行三层校验和、使用TTL、对信息处理和相应,分析报文、用MIB更新SNMP管理。 13. 三层交换优点:基于硬件包转发、低时延、低花费。 14. 四层交换基于数据流,实现一次路由,多次交换。考虑端口号和协议字段。 15. 局域网设计原则,考察物理链路、分析数据流特征、采用层次化模型、考虑冗余 16. 局域网管理系统功能:配置功能、监控功能、故障隔离。 17. 必须保证的网络性能,带宽和时延。其取决的一个重要因素,线缆的类型和布局。 18. 为用户增加带宽,增加总体带宽&减少在一个共享介质上的用户数量。 19. 快速以太网(100M)标准为802.3u。 20. 自协商使用物理芯片来完成,不需要专用的数据报文。发送16bi的报文,整个保文按16ms 间隔重复。 21. 速率不通过自协商一样可完成,但工作方式会产生问题。一段强制10m全双工,另一端会自协商为10m半双工。

交换机基本知识 交换机知识入门

交换机基本知识交换机知识入门 交换机是日常生活工作中经常用到的物品,但不少人队交换机基本知识却不是很了解,本文从交换机的起源、类型、应用、交换方式等方面介绍了交换机基本知识(入门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交换机定义 什么是交换机?交换机英文名称为Switch,也称为交换式集线器,交换机是构建网络平台的“基石”,又称网络开关它是一种基于MAC地址(网卡的硬件标志)识别,能够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描述为“存储转发”四个字。因为交换机支持“全双工”模式,所以B在接收A发送数据的同时,还可以向A或其他的计算机发送数据。如果在MAC地址中没有B的地址信息,那么交换机可以通过“MAC地址学习”功能将连接到自身的B计算机MAC地址记住,形成一个节点与MAC地址的对应表。 交换和交换机最早起源于电话通讯系统(PSTN),我们现在还能在老电影中看到这样的场面:首长(主叫用户)拿起话筒来一阵猛摇,局端是一排插满线头的机器,戴着耳麦的话务小姐接到连接要求后,把线头插在相应的出口,为两个用户端建立起连接,直到通话结束。这个过程就是通过人工方式建立起来的交换。当然现在我们早已普及了程控交换机,交换的过程都是自动完成。 交换机的类型 交换机类型的了解是交换机的基本知识,必须掌握。 交换机有多种分类方式: 从网络覆盖范围划分交换机可以分为以下两类:广域网交换机和局域网交换机 根据传输介质和传输速度分:以太网交换机、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千兆以太网交换机、10千兆以太网交换机、ATM交换机、FDDI交换机和令牌环交换机。 根据交换机应用网络层次划分企业级交换机、校园网交换机、部门级交换机和工作组交换机、桌机型交换机。 根据交换机端口结构划分固定端口交换机和模块化交换机。 根据工作协议层划分第二层交换机、第三层交换机和第四层交换机 根据是否支持网管功能划分网管型交换机和非网管理型交换机 交换机的应用 作为局域网的主要连接设备,交换机成为应用普及最快的网络设备之一。随着交换技术的不断发展,交换机的价格急剧下降,交换机的普及度进一步增加。 如果你的以太网络上拥有大量的用户、繁忙的应用程序和各式各样的服务器,而且你还未对网络结构做出任何调整,那么整个网络的性能可能会非常低。解决方法之一是在以太网上添加一个100Mbps/1000Mbps的交换机。 如果网络的利用率超过了40%,并且碰撞率大于10%,交换机可以帮你解决一点问题。带有100Mbps快速以太网的交换机可以全双工方式运行,可以建立起专用的200Mbps连接。 不仅不同网络环境下交换机的作用各不相同,在同一网络环境下添加新的交换机和增加

胶印机基础知识介绍

. ... .. . 第一章胶印机基础知识介绍 章节要求: 1.胶印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2.胶印机的一般分类及命名 3.胶印机工作部件的组成及各部件的作用 4.胶印机的传动系统 第一节胶印机基础知识 目的要求: 1.了解印刷机的发展历史 2.熟悉印刷机的种类 3.掌握国产胶印机的命名原则,能根据机器名称说出胶印机的基本参数 一、印刷机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印刷术是我国发明的,它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凸版印刷是最早采用的印刷方式。约在公元636年,我国已有雕版印刷。公元1041--1048年,毕舁发明了活字印刷。1400年德国人腾堡发明了手扳平压式凸版印刷机;1812年德国人凯尼希利制成第一台圆压平式凸版印刷机;1860年美国制造了第一台圆压圆式轮转印刷机。凸版印刷的特点是墨层厚实、笔锋挺秀、字迹清晰。 1798年,逊纳菲尔德发明了采用石版的平版印刷;1890年鲁贝尔在石版的础上发明了胶印机。以后胶印印刷技术不断发展,并出现了自动输纸机等设备。1923年制造的“罗兰”平版胶印机采用等径滚筒系统;1933年双面印刷的单纸平版胶印机问世;1938年出现了五滚筒型双色平版胶印机;1950年推出速度达10000印/小时的胶印机。 如今单纸平版胶印机的生产速度已达到18000印/小时,卷筒纸平版胶印机的速度已达70000印/小时以上了。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只能生产一些手工输纸平版胶印机,现在已可生产多种类型的单色、双色、四色单纸平版胶印机和正反面单色、双色、四色的卷筒纸平版胶印机,以及彩色印报轮转胶印机,这些设备在结构和精度上已达到较先进的水平。 二、印刷机的分类 1.印刷机分类方法较多,其类别多种多样。 . . .z

1.1-交换机知识点复习(一)

项目1.1:交换机知识点复习(一) 时间:年月日班别:学号:姓名: 【项目描述】: 【项目要求】: 1、了解交换机的工作原理,掌握交换机的五种模式及其作用,能在各种模式之间切换 2、能访问交换机,并配置交换机 3、理解VLAN的原理和作用,能在多台交换机划分VLAN 【项目准备】: 知识准备: 1、交换机基本配置 2、VLAN的划分 环境准备: packet tracer 【项目实施】: 一、单位购置了一台交换机,请你为其配置IP地址为192.168.X.254/24,配置其主机名字为“Sw0”,配置其特权模式密码为admin123,配置其远程登录密码为telnet123,保存交换机的配置并查看结果。参考拓扑图: 核心代码: 1、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 Switch# 2、配置交换机的主机名为“Sw0” Switch(config)# 3、设置交换机IP地址为192.168.X.254/24 ⑴、进入交换机管理接口(VLAN1)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 ⑵、配置交换机管理接口IP地址为192.168.X.254/24 Switch(config-if)# ⑶、开启交换机管理接口 Switch(config-if)#

⑷、返回到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if)# 4、设置交换机特权模式密码为admin123 Switch(config)# 5、配置交换机远程登录密码为telnet123 ⑴、进入vty配置端口,启用第0-3条线路 Switch(config)# ⑵、设置远程登录密码 Switch(config-line)# ⑶、返回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line)# 6、保存查看结果 Switch(config)# //返回特权模式 Switch# //保存交换机设置 Switch# //查看配置信息 二、测试从PC0远程登录已经配置好的交换机,为交换机划分VLAN,接口12-22划分到vlan200, 查看划分VLAN的结果并截图。参考拓扑图: 核心代码: PC0>telnet 192.168.*.254 …… Sw0(config)###创建VLAN200 Sw0(config-vlan)# Sw0(config)###进入端口组的配置模式 Sw0(config-if-range)# ##将指定端口设置为ACCESS模式 Sw0(config-if-range)# ##将指定端口加入VLAN200 Sw0(config-if-range)###返回特权模式 Sw0# ##查看划分VLAN的结果

交换机原理与基础知识

交换机原理与基础知识 一、基本以太网 1、以太网标准: 以太网是Ethernet的意思,过去使用的是十兆标准,现在是百兆到桌面,千兆做干线。 常见的标准有: 10BASE-2 细缆以太网 10BASE-5 粗缆以太网 10BASE-T 星型以太网 100BASE-T 快速以太网 1000BASE-T 千兆以太网 现在千兆也应用到桌面 2、接线标准 星型以太网采用双绞线连接,双绞线是8芯,分四组,两芯一组绞在一起,故称双绞线。 8芯双绞线只用其中4芯:1、2、3、6。 常见接线方式有两种: 568B接线规范: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1 2 3 4 5 6 7 8 568A接线规范: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1 2 3 4 5 6 7 8 将568B的1和3对调,2和6对调,就得到568A。 3、接线方法 两边采用相同的接线方式叫做平接,两边采用不同的接线方式叫扭接。 不同的设备之间连接,使用平接线;相同的设备连接使用扭接线。 电脑、路由器与集线器、交换机连接时使用平接线。 这是因为网线中的4条线,一对是输入,一对是输出,输入应该与输出对应。 如果将1和3连接,2和4连接,相当于自己的输出送给自己的输入。 这样可以使网卡进入工作状态,阻止空接口关闭,而影响有些程序的运行。 二、交换机原理与应用 1、冲突域和广播域 交换机是根据网桥的原理发展起来的,学习交换机先认识两个概念: (1)冲突域: 冲突域是数据必然发送到的区域。 HUB是无智能的信号驱动器,有入必出,整个由HUB组成的网络是一个冲突域。 交换机的一个接口下的网络是一个冲突域,所以交换机可以隔离冲突域。 (2)广播域: 广播数据时可以发送到的区域是一个广播域。

多层网络交换机基础知识

网络交换机基础知识 开放系统互联(OSI,Open Systerns Interconnection的缩写)参考模型描述了信息如何从一台计算机的应用层软件通过网络媒体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的应用层软件中,它是由七层协议组成的概念模型,每一层说明了特定的网络功能.OSI参考模型是在1984年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connec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的缩写)发布的,现在已被公认为计算机互联通信的基本体系统结构模型. OSI 参考模型把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传递分成七个小的易于管理的层,OSI的七层协议分别执行一个(或一组)任务,各层间相对独立,互不影响.下面是OSI参考模型的七个层次: 第七层---------应用层; 第六层---------表示层; 第五层---------会话层; 第四层---------传输层; 第三层---------网络层;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第一层--------物理层 二层交换机指的就是作用在这七层模型的第二层,所以二层交换机一般不能对传输协议进行控制,只能对数据链路进行控制,所以二层交换机只能通过mac地址来进行寻址,因为mac地址作用在数据链路层.而三层交换机可以控制到网络层,也就是说三层交换机可以通过IP地址来进行寻址.现在高端交换机可以控制到七层,可以对网络中的应用层的协议来进行流量的控制和带宽的管理. 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这三种技术究竟谁优谁劣,它们各自适用在什么环境?这三种技术的工作原理: 1.二层交换技术 二层交换机是数据链路层的设备,它能够读取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并根据MAC地址来进行交换。 交换机部有一个地址表,这个地址表标明了MAC地址和交换机端口的对应关系。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首先读取中的源MAC地址,这样它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的,它再去读取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如果表中有与这目的MAC 地址对应的端口,则把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端口上,如果在表中找不到相应的端口则把数据包广播到所有端口上,当目的机器对源机器回应时,交换机又可以学习一目的MAC 地址与哪个端口对应,在下次传送数据时就不再需要对所有端口进行广播了。 二层交换机就是这样建立和维护它自己的地址表。由于二层交换机一般具有很宽的交换总线带宽,所以可以同时为很多端口进行数据交换。如果二层交换机有N个端口,每个端口的带宽是M,而它的交换机总线带宽超过N×M, 那么这交换机就可以实现线速交换。二层交换机对广播包是不做限制的,把广播包复制到所有端口上。 二层交换机一般都含有专门用于处理数据包转发的ASIC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芯片,因此转发速度可以做到非常快。 2.路由技术 路由器是在OSI七层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网络层操作的。 路由器部有一个路由表,这表标明了如果要去某个地方,下一步应该往哪走。路由器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首先把链路层的去掉(拆包),读取目的IP地址,然后查找路由表,若能确定下一步往哪送,则再加上链路层的(打包),把该数据包转发出去;如果不能确定下一步的地址,则向源地址返回一个信息,并把这个数据包丢掉。 路由技术和二层交换看起来有点相似,其实路由和交换之间的主要区别就是交换发生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而路由发生在第三层。这一区别决定了路由和交换在传送数据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所以两者实现各自功能的方式是不同的。 路由技术其实是由两项最基本的活动组成,即决定最优路径和传输数据包。其中,数据包的传输相对较为简单和直接,而路由的确定则更加复杂一些。路由算法在路由表中写入各种不同的信息,路由器会根据数据包所要到达的目的地选择最佳路径把数据包发送到可以到达该目的地的下一台路由器处。当下一台路由器接收到该数据包时,也会查看其目标地址,并使用合适的路径继续传送给后面的路由器。依次类推,直到数据包到达最终目的地。 路由器之间可以进行相互通讯,而且可以通过传送不同类型的信息维护各自的路由表。路由更新信息主是这样一种信息,一般是由部分或全部路由表组成。通过分析其它路由器发出的路由更新信息,路由器可以掌握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链路状态广播是另外一种在路由器之间传递的信息,它可以把信息发送方的链路状态及进的通知给其它路由器。 3.三层交换技术 一个具有第三层交换功能的设备是一个带有第三层路由功能的第二层交换机,但它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并不是简单的把路由器设备的硬件及软件简单地叠加在局域网交换机上。

vlan技能技术总结(知识点)

精心整理 第二周:局域网及vlan技术 一、组建局域网的条件 1.从硬件的角度来说,需要“直连线”网线把本身独立的个人电脑,连接到“交换机”上。 三、端口安全 练习3:为交换机SW2的端口f0/5,设置端口安全,绑定PC5,的mac地址,安全模式设置为“shutdown” SW2(config)#intf0/5//进入到端口F0/5 SW2(config-if)#switchportmodeaccess

//设置端口为数据接入模式 SW2(config-if)#switchportport-security //启动端口安全 SW2(config-if)#switchportport-securitymac-address //为本端口绑定MAC地址 练习5:为交换机SW1连接交换机SW2的端口F0/10设置端口安全,允许最大连接数为“3”,安全模式设置为“protect” SW1(config)#intf0/10 SW1(config-if)#switchportmodetrunk SW1(config-if)#switchportport-security

SW1(config-if)#switchportport-securitymaximum3 //允许端口F0/10最多对应3个MAC地址 SW1(config-if)#switchportport-securityviolationprotect 四、组建虚拟局域网 1.首先,这些处于局域网中的个人电脑能够通信。 2. 3. 4. 5. 6. 7.和f0/2收 8.如何让交换机为端口进行分组: 练习6:把交换机SW1端口f0/1和f0/2分到编号是“10”的虚拟局域网,f0/3和f0/4分到编号是“20”的虚拟局域网。 把交换机“SW2”的f0/5和f0/6分到编号是“20”的虚拟局域网。为交换机相连的端口开启“trunk”

胶印机基础知识介绍

第一章胶印机基础知识介绍 第一章胶印机基础知识介绍 章节要求: 1.胶印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2.胶印机的一般分类及命名 3.胶印机工作部件的组成及各部件的作用 4.胶印机的传动系统 第一节胶印机基础知识 目的要求: 1.了解印刷机的发展历史 2.熟悉印刷机的种类 3.掌握国产胶印机的命名原则,能根据机器名称说出胶印机的基本参数 一、印刷机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印刷术是我国发明的,它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凸版印刷是最早采用的印刷方式。约在公元636年,我国已有雕版印刷。公元1041--1048年,毕舁发明了活字印刷。1400年德国人腾堡发明了手扳平压式凸版印刷机;1812年德国人凯尼希利制成第一台圆压平式凸版印刷机;1860年美国制造了第一台圆压圆式轮转印刷机。凸版印刷的特点是墨层厚实、笔锋挺秀、字迹清晰。 1798年,逊纳菲尔德发明了采用石版的平版印刷;1890年鲁贝尔在石版的础上发明了胶印机。以后胶印印刷技术不断发展,并出现了自动输纸机等设备。1923年制造的“罗兰”平版胶印机采用等径滚筒系统;1933年双面印刷的单张纸平版胶印机问世;1938年出现了五滚筒型双色平版胶印机;1950年推出速度达10000印/小时的胶印机。 如今单张纸平版胶印机的生产速度已达到18000印/小时,卷筒纸平版胶印机的速度已达70000印/小时以上了。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只能生产一些手工输纸平版胶印机,现在已可生产多种类型的单色、双色、四色单张纸平版胶印机和正反面单色、双色、四色的卷筒纸平版胶印机,以及彩色印报轮转胶印机,这些设备在结构和精度上已达到较先进的水平。 二、印刷机的分类 1.印刷机分类方法较多,其类别多种多样。 1)根据印版种类分平版印刷机、凸版印刷机、凹版印刷机、孔版印刷机、特种印刷机。 1

交换技术汇总交换机的116个基本知识点

交换技术汇总:交换机的 116 个基本知识点 1. 以太网最初基于同轴电缆. 1972 年发明, 1979 年Xeroxinter 和 DEC 提出 DIX 版 . 2. 1983 年, IEEE802.3 标准提出 . 3. CSMA/CD 通讯过程,传输—监听—干扰—随机等待—传输。 4. 传统以太网用网桥来分割主机,用路由器连接网段。 5. 交换式以太网,平时主机都不连通,当需要通信时,通过交换设备连接对端主机,完成后断开。交换设备包括,交换式集线器和交换机。 6. 交换式以太网物理逻辑均为星型。分割冲突域,将网络冲突限制到最小范围。 7. RMON 共九组,常用的端口统计、历史、告警、事件 4 组。 8. 数据流量区分,按组织行政构成、按主机类型、按物理分布、根据应用类型。 9. 80/ 20 规则, 80%在本地, 20%其他网段。 20/80 规则,相反。 10. 交换机单个百兆口 64字节包转发1488810pps,路由器整机64字节包转 发小与100100pps。11.三层交换技术的实现硬件的路由转 发,转发路由表也是由软件通过路由协议建立的。12. 三层交换与路由均为根据逻辑地址确定路径、运行三层校验和、使用TTL 、对信息处理和相应,分析报文、用 MIB 更新 SNMP 管理。 13. 三层交换优点:基于硬件包转发、低时延、低花费。 14. 四层交换基于数据流,实现一次路由,多次交换。 考虑端口号和协议字段。 15. 局域网设计原则,考察物理链

须保证的网络性能,带宽和时延。其取决的一个重要因素, 线缆的类型和布局。 18. 为用户增加带宽,增加总体带宽 减少在一个共享介质上的用户数量。 19.快速以太网(100M) 标准为 802.3u 。 20. 自协商使用物理芯片来完成,不需要专 用的数据报文。发送 16bi 的报文,整个保文按 16ms 间隔重 复。 21. 速率不通过自协商一样可完成,但工作方式会产生 100BASE-TX 全双工、 100BASE-T4 、 100BASE-TX 、 10BASE-T 全双工、 10BASE-T23. 千兆以太 网自协商已经实现, 但光纤上的以太网自协商不能成功。 交换机属于 MDIX 设备,PC 为MDI 设备。物理芯片实现。 25.半双工采用后推压力(back pressure)技术实现,流量控 制。 26. 全双工流控遵行 802.3x 标准,采用 64 字节“ PAUSE” 应用于终端和交换机之间,不能解决稳定状态的拥塞,端到 只适用于 802.3 协议族的 MAC 机制。 29. 流控命令 flow - control30. 配置端口聚合 (干路) link -aggregation port_num1 to port_num231. 3526 可实现 3 个以太网分组和一个光分组, 每组 8 个。 E0/1、e0/9、e0/17、G1/132 . vlan 划分: 基于端口、 路、分析数据流特征、采用层次化模型、考虑冗余 16. 局域 网管理系统功能:配置功能、监控功能、故障隔离。 17. 必 问题。一段强制 10m 全双工,另一端会自协商为 10m 半双 工。22. 自协商优先级: 24. MAC 帧。该帧采用组播地址 01-80-c2-00-00-01 。 27. PAUSE 端的流量控制和比简单停-起更复杂的操作。 28. 端口聚合

印刷工艺基础知识摘要

印刷工艺基础知识摘要 印刷机的组成:1)按机器本身性能:原动/传动/工作部分。2)按印刷工艺流程:单张纸/卷筒纸 印刷机的分类:1)按印刷版:凸版,平版,凹版,孔版。2)按印刷装置:平压平型/圆压平 型/圆压圆型印刷机 现代印刷机的特征:三高五化:高速平稳/高校多彩/高质灵活。自动控制智能/数字网络集中/ 操作与管理一体/安全环保规范/人际互动和谐化。 印刷机常见转动方式:有轴,共轴,无轴转动 印刷机速度:N=60n电/i K 单位:印/小时 低速:16000印/小时,中速:10000-16000 高速:16000 印刷机CPC控制系统:cpc1印刷控制/cpc2质量控制cpc3印版图在像阅读/cpc4套准控制装置,cpc5数据管理系统 单纸张印刷机的组成:输纸装置,定位与递纸装置,印刷装置,输墨和润湿装置,收纸装置,上光涂布和干燥装置。 包装的定义: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以及为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的一些技术措施的总称。 产品在流动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及影响因素: 物(呼吸作用),理(溶剂,挥发,渗透),化(化合,分解,水解,氧化),内因(化学成分结构,机械性质,物理/化学性质)外因(氧气,水蒸气,有害气体,细菌,温/湿度,压力,紫外线) 包装工艺的发展方向:1)研究包装工艺的理论基础:物理,化学,微生物学,气象环境。2)保护环境减少污染3)提高包装精度,保证包装质量,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4)提高包装工艺效率。发展自动化包装机械和自动包装生产线。 防霉腐包装技术:影响物品霉变的因素:内:物体本身成分。外:环境和物品本身的含水量/温度/空气/化学因素/其他因素(电磁,微波,压力,紫外线) 防霉包装:密封(①气调:也就是温控。②干燥。③气相)和非密封(①温控:主要是低温冷藏②化学药剂③电离辐射④紫外线,远红外线,微波,高频电场) 无菌包装技术:常用的杀菌技术: 巴氏杀菌:食品填充于密封的包装容器中在低于100度的情况下保持一段时间,最大限度的杀灭病源微生物。特点:低温,时间段,不破坏食品的营养。专杀:柑橘,苹果等果汁饮料。乳酸饮料等、 超高温杀菌:食品填充于密封的包装容器中在130左右的高温下很短时间内杀灭细菌。形式:直接加热间接加热 臭氧杀菌:因由臭氧能够破坏微生物细胞,从而能是细菌死亡,常用于饮用水杀菌。 防氧包装技术:真空:将产品装入气密性容器中,在密封之前抽真空,使密封后的容器达到预定真空度的一种包装技术充气:加入惰性气体脱氧剂分层包装 充填工艺:方法:物理形态(固体,颗粒,粉末,块状,液体充填) 包装容器:装瓶,装罐,装盒,装箱,装袋 计量方法:容积。计量,称重充填法 液体灌装:按原理:压力罐装,常氏,正空,定位液,溶剂 固体灌装:称重,计数,容积 收缩包装机书与拉伸包装计数:相同点(压力) 收缩:原理:拉伸后快速冷却,变成玻璃花状态,在加热后来不及恢复到原状态。特点:能包装异物,透明度高。零散产品包裹在一起。良好密封性,防潮,防锈等。工艺简单,本身有缓冲性,任性,速度慢,难以实现流水性操作。 拉伸:原理:薄膜的回弹性。常用拉伸薄膜的特点:自粘性,拉伸性,应力滞性,韧性,热封性。

交换机基础知识,交换机知识大全交换机笔记,学习资料

交换机工作在OSI 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作用:可以将原有的网络划分成多个段,能够扩展网络的传输距离并支持更多的网络节点。划分网络段有效隔离广播,减少冲突。 交换机的每个端口是独立的冲突域中,所有的端口都是在同一个广播域中 关于交换机的一点配置笔记(cisco) 交换机的功能 地址学习:最开始交换机的MAC表是空的,它是通过学习源地址来得到每个连接端口连接的设备的MAC地址。当它收到一个帧时,它学习到这个帧的源MAC 地址,并保存到MAC表中,然后查看MAC表,如果MAC表中没有目的MAC时,它就洪泛(洪泛就是向每个端口发送这个帧)如果有就发到对应的端口。 转发过滤:收到一个帧时,会查看MAC地址表,决定把帧转发到那个端口。 消除循环:当网络中有冗余回路时,会用生成树阻止冗作路径中传输相同帧。 进入交换机时有如下三种选择 键入M 进入菜单模式 键入K进入命令行模式 键入I进入IP配置模式 我们要进入的是命令行。 其于IOS的交换机:有三种模式,“>”用户模式,“#”特权模式,“(CONFIG)#”全局模式。 在用户模式输入enable进入特权模式,在特权模式下输入disable回到用户模式。 在特权模式下输入configure terminal进入全局模式。在特权模式下输入DISABLE回到特权模式下 show version 查看系统硬件的配置,软件版本号等。 Show running-config 查看当前正在运行的配置信息 show interfaces Ethernet 0/1 查看E0/1口的信息 show ip 查看交换机的IP地址 设置交换机名:hostname[交换机名]如:hostname switch1 设置交换机的IP地址:ip address [ip address ][netmask] 如ip address 设置交换机的缺省网关:ip default-gatway [ip address] 如:ip default-gatway 设置密码enable password level [1-15] [passwork] 1-15 表示级别,1表示设置登录时的密码,15设置进入全局模式的密码。 如:设置登录是的密码为123456 ,进入全局的密码是1234567 enable password level 1 123456 enable password level 15 1234567 破解交换机密码:启动交换机时,长按MODE键。 Show interface 查看所有端口的配置信息 Show interface e0/1 查看e0/1端口的配置信息。 设置端口全双工/半双工 interface e0/1进入e0/1端口 duplex [auto(自动),full(全双工),half(半双工)]设置端口是全双工/半双工 生成树 当网络中有回路时会发生:广播风暴,多帧复制(多次收到相同帧),MAC地址不稳定。可以使用生成树来消除回路。 生成树协议: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目的是维持一个无回路的网络,如果设备在拓扑中发现了一个回路它将阴塞一个或多个冗余的端口, 生成树的工作原理:三个规则 一:首先选择一个根桥,且每个网络只能有一个根桥,根桥上的每个端口都是指定端口,根桥的选择方法,先比较交换机的优先级(priority),优先级低的做根桥,如果优先级一样,就比较交换机的MAC地址,MAC地址小的做根桥, 改变交换机的优先级命令:spantree-template [1-4] priority [0-65535] 1-4 表示模式板,0-65535 表示优先级。 二:选择根端口,每一个回路只有一个根端口,根端口是在非根桥上的,根端口是到达极桥的路径代价最低的(cost值),根端口的选择方法:比较端口对根桥来说路径代价(cost值)最低的那个做根端口,如果路径代价(cost值)一样就比较端口的MAC地址,MAC小的做根端口。 改变COST值命令:先进入端口,spantree cost [1---65335] 1--65535表示COST 值。 三:指定端口,根桥上的端口都是指定端口, 非指定端口是处于被阻塞状态的, 生成树的交换机与其它交换机通过网桥协议数据单元(BPDU)的数据包定期交换信息。生成树的端口状态:阻塞(blocking)--监听(listening)--学习(learning)--转发(forwarding) 交换机帧的转发方法:有三种

交换机基础知识

交换机基础知识 交换机的基本概念: 交换机的英文名称为Switch,也称为交换式集线器,是一种基于MAC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络设备。交换机可以学习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与目标接受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头到达目的地址。 交换机的工作特点: 拥有一条很高带宽的背板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 所有的端口都挂接在这条背板总线上。 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以后,处理端口会查找内存中的地址对照表以确定目的MAC地址的网卡(NIC)挂接在哪个端口上,通过内部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 目的MAC不存在才会广播到所有端口,接收端口回应后交换机会学习新的地址,并把它添加入内部MAC地址表中。 交换机的特性: 与网桥和集线器相比,交换机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了性能 1.通过支持并行通信,提高了交换机的信息吞吐量。 2.将传统的一个大局域网上的用户分成若干工作组,每个端口连接一台设备或连接一个工作组,有效的解决拥挤现象。 3.虚拟网(Virtual LAN)技术的出现,给交换机的使用和管理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 4.端口密度可以与集线器相媲美,一般的网络系统都是有一个或几个服务器,而绝大部门都是普通的客户机。客户机都需要访问服务器,这样就导致服务器的通信和事务处理能力成为整个网络性能好坏的关键。 交换机的三个主要功能: 1.学习以太网交换机了解每一个端口相连设备的MAC地址,并将地址同相应的端口映射起来存放在交换机缓存中的MAC地址表中。 2.转发/过滤当一个数据帧的目的地址在MAC地址表中有映射时,它被转发到连接目的节点的端口而不是所有端口(如该数据帧为广播/组播则转发至所有端口) 3.消除回路当交换机包括一个冗余回路时,以太网交换机通过生成树协议避免冗余回路的产生,同时允许存在后备路径。 交换机的交换模式 概念:交换机将数据从一个端口转发至另一个端口的处理方式成为交换模式 类型: 存储转发(Store and Forward) 特点: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包后,首先将数据包存储到缓冲器中,进行CRC循环冗余校验,如果这个数据包有CRC错误,则该包将被丢弃;如果数据包完整,交换机查询地址映射表将其转发至相应的端口 优点:没有残缺数据包转发,可减少潜在的不必要的数据转发 缺点:转发速率比直接转发方式慢。 适用环境:存储转发技术适用于普通链路质量或质量较为恶劣的网络环境,这种方式要对数据包进行处理,所以延迟跟帧的大小有关。

印刷品基础知识

关于印刷方面的知识 印刷品的传统外形遮掩了技术革新的内涵: 传统印刷品与传统印刷技术。一本书、一本画册、一个纸盒现在与过去相比,可能质量上有高低之分,但仍为传统印刷品,并无区别,可是过去难逃“铅与火”的冶炼,而现在均出自指尖在电脑上轻松点击。因此。尽管印刷还是传统形式,但生产所用的传统工艺技术却早已被取代,生产效率也大幅提高。所以,在外形虽无变化的传统印刷品背后,遮掩了大量的技术革新,贯穿印前印后,不少还是脱胎换骨的变化。 一、让我们了解印刷业: 1、目前我们的主要印刷方式有哪些? (1)胶版印刷(在中国是相当广泛的,质量工艺 稳定,比如说报纸书刊,包装,PVC,不干胶) (2)凹版印刷(烟标,酒标,方便面口袋,糖纸等印刷质量要求高的,印刷数量大的印刷品) (3)丝网印刷(根据印刷特点,可以印刷的数量很小的,几十张就可以承印,印刷版的形状可以改变,比如说:可以对曲面进行印刷,承印物广泛!印刷墨层厚,网目的大不可

以改变,所以可以使用丝光墨,冰花汕墨配合UV做特效!)(4)柔性版(印刷包装品,承印物材料相对比较广泛!尢其对于塑料产品和瓦楞纸箱等有很独特的优势)(5)喷墨印刷(以前主要应用于防伪条码的喷印,现在对于比较精细的印品也能有比较好的表现,尤其对于短版的市场,最大的发展就是在数码打样中的使用。另外印刷幅面能够几乎无限大!在市场上的应用已经有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市场) (6)移印(原理就像是盖戳,能够印刷的承印物的形状也是多样的,比如牙膏简的印刷,相对丝印来说印刷速度要快些!) (7)数码印刷(比较有代表的就是HEIDELBERG 的DI系列,和ROLAND的DICO毓,以及HPINDIGO;施乐的一些产品等(很多时候人们也把喷墨印刷放到这一类)自身特点是印刷准备时间短,对于短版印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市场趋势当然是不言而喻),实际上还有很多的其他印刷,不过都是出于自身的一些特点能在印活上产生一些特效,如石版印刷,对印刷国画在宣纸上能有很好的艺术效果!胶版印刷: 2、我们常见的印刷品有哪些?

交换机的个知识点

交换机的116个知识点1. 以太网最初基于同轴电缆.1972年发明,1979年Xeroxinter和DEC提出DIX版. 2. 1983年,IEEE802.3标准提出. 3. CSMA/CD 通讯过程,传输—监听—干扰—随机等待—传输。 4. 传统以太网用网桥来分割主机,用路由器连接网段。 5. 交换式以太网,平时主机都不连通,当需要通信时,通过交换设备连接对端主机,完成后断开。交换设备包括,交换式集线器和交换机。 6. 交换式以太网物理逻辑均为星型。分割冲突域,将网络冲突限制到最小范围。 7. RMON共九组,常用的端口统计、历史、告警、事件4组。 8. 数据流量区分,按组织行政构成、按主机类型、按物理分布、根据应用类型。 9. 80/20规则,80%在本地,20%其他网段。20/80规则,相反。 10. 交换机单个百兆口64字节包转发1488810pps,路由器整机64字节包转发小与100100pps。 11. 三层交换技术的实现硬件的路由转发,转发路由表也是由软件通过路由协议建立的。 12. 三层交换与路由均为根据逻辑地址确定路径、运行三层校验和、使用TTL、对信息处理和相应,分析报文、用MIB更新SNMP管理。 13. 三层交换优点:基于硬件包转发、低时延、低花费。 14. 四层交换基于数据流,实现一次路由,多次交换。考虑端口号和协议字段。 15. 局域网设计原则,考察物理链路、分析数据流特征、采用层次化模型、考虑冗余 16. 局域网管理系统功能:配置功能、监控功能、故障隔离。 17. 必须保证的网络性能,带宽和时延。其取决的一个重要因素,线缆的类型和布局。 18. 为用户增加带宽,增加总体带宽&减少在一个共享介质上的用户数量。 19. 快速以太网(100M)标准为802.3u。 20. 自协商使用物理芯片来完成,不需要专用的数据报文。发送16bi的报文,整个保文按16ms间隔重复。

交换机知识及品牌选择

交换机的基础知识 许多新型的Client/Server应用程序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导致了传统的共享式网络远远不能满足要求,这也就推动了局域网交换机的出现。 1、交换机的定义 局域网交换机拥有许多端口,每个端口有自己的专用带宽,并且可以连接不同的网段。交换机各个端口之间的通信是同时的、并行的,这就大大提高了信息吞吐量。为了进一步提高性能,每个端口还可以只连接一个设备。 为了实现交换机之间的互连或与高档服务器的连接,局域网交换机一般拥有一个或几个高速端口,如100M以太网端口、FDDI端口或155M ATM端口,从而保证整个网络的传输性能。 2、交换机的特性 通过集线器共享局域网的用户不仅是共享带宽,而且是竞争带宽。可能由于个别用户需要更多的带宽而导致其他用户的可用带宽相对减少,甚至被迫等待,因而也就耽误了通信和信息处理。利用交换机的网络微分段技术,可以将一个大型的共享式局域网的用户分成许多独立的网段,减少竞争带宽的用户数量,增加每个用户的可用带宽,从而缓解共享网络的拥挤状况。由于交换机可以将信息迅速而直接地送到目的地能大大提高速度和带宽,能保护用户以前在介质方面的投资,并提供良好的可扩展性,因此交换机不但是网桥的理想替代物,而且是集线器的理想替代物。 与网桥和集线器相比,交换机从下面几方面改进了性能: (1)通过支持并行通信,提高了交换机的信息吞吐量。 (2)将传统的一个大局域网上的用户分成若干工作组,每个端口连接一台设备或连接一个工作组,有效地解决拥挤现像。这种方法人们称之为网络微分段(Micro一segmentation)技术。 (3)虚拟网(VirtuaI LAN)技术的出现,给交换机的使用和管理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我们将在后面专门介绍虚拟网。 (4)端口密度可以与集线器相媲美,一般的网络系统都是有一个或几个服务器,而绝大部分都是普通的客户机。客户机都需要访问服务器,这样就导致服务器的通信和事务处理能力成为整个网络性能好坏的关键。 交换机就主要从提高连接服务器的端口的速率以及相应的帧缓冲区的大小,来提高整个网络的性能,从而满足用户的要求。一些高档的交换机还采用全双工技术进一步提高端口的带宽。以前的网络设备基本上都是采用半双工的工作方式,即当一台主机发送数据包的时候,它就不能接收数据包,当接收数据包的时候,就不能发送数据包。由于采用全双工技术,即主机在发送数据包的同时,还可以接收数据包,普通的10M端口就可以变成20M端口,普通的100M端口就可以变成200M 端口,这样就进一步提高了信息吞吐量。 3、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传统的交换机本质上是具有流量控制能力的多端口网桥,即传统的(二层)交换机。把路由技术引入交换机,可以完成网络层路由选择,故称为三层交换,这是交换机的新进展。交换机(二层交换)的工作原理交换机和网桥一样,是工作在链路层的联网设备,它的各个端口都具有桥接功能,每个端口可以连接一个LAN或一台高性能网站或服务器,能够通过自学习来了解每个端口的设备连接情况。所有端口由专用处理器进行控制,并经过控制管理总线转发信息。 同时可以用专门的网管软件进行集中管理。除此之外,交换机为了提高数据交换的速度和效率,一般支持多种方式。 (1)存储转发:

交换机配置习题集

交换机配置习题集 知识点:交换机的配置命令 一、写出交换机的配置命令 1.由一般用户模式切换到全局配置模式 2.由接口配置模式切换到一般用户模式 3.设置使能口令 4.设置交换机的VLAN 1 的IP为192.168.10.254/24 5.帮助命令 二、写出下列命令的作用、工作模式 1.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2.interface vlan 20 3.vlan 3 4.no vlan 3 5.write 6.show running-config 7.show startup-config 8.show vlan 9.shut down 10.hostname abc 三、翻译 1.Unknown command or computer name, or unable to find computer address 2.Invalid input detected at '^' marker.:在“^”处发现错误输入 3.incomplete command:不完整的命令 4.switch 5.router 6.password 7.interface:接口 8.fastEthernet:快速以太网 9.VLAN:虚拟局域网 10.help 11.shutdown 12.show running_config 13.congratulations on completing this activity! 14.This activity is incomplete, please try again. 四、配置 1.设置交换机的VLAN 1 的IP为19 2.168.1.254/24。写出命令和相应的命令提示符。 switch(config)#Interface vlan 1 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254 255.255.255.0

胶印机基础知识介绍

胶印机基础知识介绍-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章胶印机基础知识介绍 章节要求: 1.胶印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2.胶印机的一般分类及命名 3.胶印机工作部件的组成及各部件的作用 4.胶印机的传动系统 第一节胶印机基础知识 目的要求: 1.了解印刷机的发展历史 2.熟悉印刷机的种类 3.掌握国产胶印机的命名原则,能根据机器名称说出胶印机的基本参数 一、印刷机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印刷术是我国发明的,它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凸版印刷是最早采用的印刷方式。约在公元636年,我国已有雕版印刷。公元1041--1048年,毕舁发明了活字印刷。1400年德国人腾堡发明了手扳平压式凸版印刷机;1812年德国人凯尼希利制成第一台圆压平式凸版印刷机;1860年美国制造了第一台圆压圆式轮转印刷机。凸版印刷的特点是墨层厚实、笔锋挺秀、字迹清晰。 1798年,逊纳菲尔德发明了采用石版的平版印刷;1890年鲁贝尔在石版的础上发明了胶印机。以后胶印印刷技术不断发展,并出现了自动输纸机等设备。1923年制造的“罗兰”平版胶印机采用等径滚筒系统;1933年双面印刷的单张纸平版胶印机问世;1938年出现了五滚筒型双色平版胶印机;1950年推出速度达10000印/小时的胶印机。 如今单张纸平版胶印机的生产速度已达到18000印/小时,卷筒纸平版胶印机的速度已达70000印/小时以上了。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只能生产一些手工输纸平版胶印机,现在已可生产多种类型的单色、双色、四色单张纸平版胶印机和正反面单色、双色、四色的卷筒纸平版胶印机,以及彩色印报轮转胶印机,这些设备在结构和精度上已达到较先进的水平。 二、印刷机的分类 1.印刷机分类方法较多,其类别多种多样。 1)根据印版种类分平版印刷机、凸版印刷机、凹版印刷机、孔版印刷机、特种印刷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