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与文言文专项测试卷》(附答案)(2020年统编版)部编版
- 格式:pdf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7
学校姓名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装…………订…………线…………内…………不…………要…………答…………题……2020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参考答案一、1.下雪2.迟缓的样子3.没有人4.使植物萌发、生长5.京城街道6.若隐若现7.停泊8.没有遇到人9.轻轻地敲10.方才11.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12.借着风势13.只14.湿润,沾湿二、1.当初离家从军去,杨柳依依轻摇曳。
如今返乡解甲归,雨雪飘飘飞满野。
2.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3.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4.那满园的美丽春色怎能关闭得住,一枝红色杏花已经早早探出墙来。
5.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6.春天回到了哪里?寻不见它的踪迹只感苦闷寂寞。
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定要帮我呼唤它回来与我同住。
三、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四、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4.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五、C六、C七、1.拟人手法。
把春雨写得富有知觉,富有灵性,给人深刻的印象。
2.这首诗赋予春雨无私地滋润万物,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美好品格,表达了诗人乐民之乐,喜民之喜,与广大劳动者息息相关的思想感情。
八、1.初夏惜春2.若因风飞过蔷薇惋惜或“喜爱”3.这首词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拟人(或比拟);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处,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将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词人对奏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住”的无奈。
4.奇妙的想象:词人运用想象,将春天拟人化,表达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追求。
《2020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专项练习及答案》摘要:),)只隔数重山,)部编六年级下册古诗专项操练一、挑选1.下列关于诗句中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纤纤擢素手”中“纤”的读音是“ qiān”,“素手”的意思是白净的手。
B. “阳春布德泽”的后一句是“万物生光晖” 。
C. “载客载饥”中“载”的读音是“ zǎi”,意思是接受。
D. “花重锦官城”中“重”读“ zhóng”,“花重”的意思是沾满水的花显得沉重。
2. 下列选项调配正确的一项是()A.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唐李贺诗佛B. 举头望明月,垂头思故土唐杜牧诗史C. 白日放歌须纵酒,芳华作伴好返乡唐杜甫诗圣D.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云里唐范仲淹唐宋八大家之一3.表达作者刚强不屈,坚持高尚情操的诗句是()A.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4.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在思维爱情上表达相同的一项是()A.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青丝唱黄鸡B.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C.若有人知春去向,交换归来同住D.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5. 上联:花甲重逢,又加三七年月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猜一猜,上面对联中的白叟现在多少岁?()A.130 岁B.81 岁C.71岁D.141 岁6.下列节日依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A.④③②①B. ④③①②C. 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7. 下列诗句依照比方、对偶、设问、拟人的修辞手法,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产生②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③迢迢牵牛星,皎皎银河女④欲问行人去那儿?眉眼盈盈处A. ②③④①B. ②③①④C. ③②④①D. ③②①④二、填空1. 小红暑假和妈妈去西北旅行。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专项复习试卷(附答案)古诗文(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二三四总分号得分一、(高频题)根据提示写诗句。
(26分)1.李贺借马来抒发自己为国建功立业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寒食》一诗中最能体现春天景物特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词人嘱咐鲍浩然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游园不值》中写得非常形象又充满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蕴含哲理的诗句有苏轼《题西林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杨万里《小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采薇(节选)》中借杨柳抒发离愁别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诗句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春夜喜雨》中描写夜里细雨随着微风悄悄地滋润着万物的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春天景物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江上渔者》中表达了作者对“江上往来人”的规劝的诗句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石灰吟》和《竹石》中表现作者坚定志向的诗句分别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易错题)先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学校姓名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装…………订…………线…………内…………不…………要…………答…………题……2020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参考答案一、1.下雪2.迟缓的样子3.没有人4.使植物萌发、生长5.京城街道6.若隐若现7.停泊8.没有遇到人9.轻轻地敲10.方才11.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12.借着风势13.只14.湿润,沾湿二、1.当初离家从军去,杨柳依依轻摇曳。
如今返乡解甲归,雨雪飘飘飞满野。
2.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3.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4.那满园的美丽春色怎能关闭得住,一枝红色杏花已经早早探出墙来。
5.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6.春天回到了哪里?寻不见它的踪迹只感苦闷寂寞。
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定要帮我呼唤它回来与我同住。
三、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四、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4.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五、C六、C七、1.拟人手法。
把春雨写得富有知觉,富有灵性,给人深刻的印象。
2.这首诗赋予春雨无私地滋润万物,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美好品格,表达了诗人乐民之乐,喜民之喜,与广大劳动者息息相关的思想感情。
八、1.初夏惜春2.若因风飞过蔷薇惋惜或“喜爱”3.这首词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拟人(或比拟);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处,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将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词人对奏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住”的无奈。
4.奇妙的想象:词人运用想象,将春天拟人化,表达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追求。
古诗词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基础积累一、请认真读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雨.雪霏霏(yǔ)渭.城(wèi)浥.轻尘(yì)润.如酥(yùn)B.鲈.鱼(lú)柴扉.(fēi)蕲.水(jī)一水间.(jiān)C.浣.溪沙(wàn)清平乐.(lè)百啭.(zhuàn)屐.齿(jī)D.泊.船(bó)蕲.水(qí)出没.(mò)卜.算子(bǔ)2.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野径.云俱黑。
路路径.直走过去,毫不客气地大快朵颐。
B.送元二使.安西。
这个想法使.他忘记了一切困难。
C.劝君更.尽一杯酒。
刮了一夜北风,天更.冷了。
D.送鲍浩然之.浙东。
送孟浩然之.广陵。
3.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当春乃发生..烟柳满皇都(远远胜过)..(产生)绝胜B.渭城朝雨浥.轻尘(沾湿)昔.我往矣(从前)C.游园不值.(值得)才始..送春归(方才)D.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因.风飞过蔷薇(因为)4.写雨的诗句很美,下列写雨的诗句中不是表达诗人内心愉悦心情的一项是()A.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5.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哪一项能与它组成对偶句?()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蓉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6.古诗中,诗人写“柳”,常表示“挽留”“思乡”的意思。
下列诗句中的“柳”,没有“挽留”“思乡”意思的一项是()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B.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二、按要求完成诗词句的练习。
(16分)①行道迟迟,____________。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测试卷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用“”画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 6 分 )1.行.(xíng háng)道迟迟,载.(zǎi zài)渴载饥。
2.晓看红湿处.(chǔ chù), 花重.(zhòng chóng)锦官城。
3.今我来思,雨.(yǔ yù)雪霏.(fēi fěi)罪。
二、选字组词。
( 6分)[彻街] ( )道 ( ) 底天( ) [暮慕] 羡 ( ) 日( ) ( ) 春 [载栽] ( )重 ( )培移( ) [莫寞] ( )非寂( ) 落( ) 三、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 6 分 )当春乃发生..送春..:才始归:。
最是一年春好处.:游园不.值.:。
休将白发唱黄鸡...:因.风飞过蔷薇:。
四、选择题。
(12分)1.对下列诗词所用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拟人)B.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比喻)C.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夸张)D.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排比)2.下列诗词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C.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D.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3.下列全不是唐代边塞诗人的一项是( )。
A. 岑参、李白B. 王维、孟浩然C. 高适、杜甫D. 王昌龄、卢纶4.下列诗句最适合用水墨画来表现的一项是( )。
A.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B.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C.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下列作品、朝代与作者不对应的一项是( )。
A.《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B.《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C.《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D.《春夜喜雨》—— [唐]李白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测试卷(一)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一、选择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4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 .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 .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4,写雨的诗句很美,下列写雨的诗句中不是表达诗人内心愉悦心情的一项是()A.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5.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哪一项能与它组成对偶句?( )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蓉点点雨D. 丁香初绽悠悠云6.古诗中,诗人写“柳”,常表示“挽留”“思乡”的意思。
下列诗句中的“柳。
没有“挽留”“思乡”意思的一项是()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B.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二、按要求完成诗词句填空。
(16分) ①行道迟迟,O ②晓看红湿处,。
Λ.雨雪霏霏(yu ) B.鲂鱼(lu ) C.浣溪沙(win )D.泊船(bo )渭城(wei ) 柴扉(fei ) 清平乐de )崭水(qi ) 泡轻尘(yi ) 斯水(jι) 百唯(zhuαn )润如酥(yun ) 一水间(jian ) 屐齿(jι) 卜算子(bu )A.野径云俱黑。
路路径直走过去,毫不客气地大快朵颐。
B.送元二使安西。
这个想法使他忘记了一切困难。
C.劝君更尽一杯酒。
刮了一夜北风,天更冷了。
D.送鲍浩然之浙东。
送孟浩然之广陵。
A.当春乃发生(产生) B.渭城朝雨泡轻尘(沾湿) C.游园不值(值得) D.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绝胜烟柳满皇都(远远胜过) 昔我往矣(从前) 才始送春归(方才)因风飞过蔷薇(因为)③君看一叶舟,o④,千万和春住。
⑤山下兰芽短浸溪,O⑥百噤无人能解,O(1)第①句节选自《》,它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测试卷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一、选择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雨雪霏霏(yǔ)渭城(wèi)浥轻尘(yì)润如酥(yùn)B.鲈鱼(lú)柴扉(fēi)蕲水(jī)一水间(jiān)C.浣溪沙(wàn)清平乐(lè)百啭(zhuàn)屐齿(jī)D.泊船(bó)蕲水(qí)出没(mò)卜算子(bǔ)2.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野径云俱黑。
路路径直走过去,毫不客气地大快朵颐。
B.送元二使安西。
这个想法使他忘记了一切困难。
C.劝君更尽一杯酒。
刮了一夜北风,天更冷了。
D.送鲍浩然之浙东。
送孟浩然之广陵。
3.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当春乃发生(产生)绝胜烟柳满皇都(远远胜过)B.渭城朝雨浥轻尘(沾湿)昔我往矣(从前)C.游园不值(值得)才始送春归(方才)D.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因风飞过蔷薇(因为)4.写雨的诗句很美,下列写雨的诗句中不是表达诗人内心愉悦心情的一项是………()A.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5.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哪一项能与它组成对偶句? …………………()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蓉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6.古诗中,诗人写“柳”,常表示“挽留”“思乡”的意思。
下列诗句中的“柳”,没有“挽留”“思乡”意思的一项是……………………………………………………………()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2020部编版六(下)古诗词诵读测试卷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看图,写出相应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野径.(jìn jìng)湿润.(rùn yùn)雨雪霏霏..(fēi lín)客舍.(shě shè)浣.纱(huàn wán)眉眼盈盈..(yín yíng)三、按要求选择诗词题目,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A.《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B.《浣溪沙》C.《己亥杂诗》 D.《七步诗》(1)表达了对兄弟相残的谴责。
______(2)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______(3)大声疾呼进行社会改革。
______(4)是豪放派词人苏轼的作品。
______四、判断下列诗词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任选一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①拟人②夸张③双关④设问(1)留连戏蝶时时舞。
______(2)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____________句,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当春乃发生..烟柳满皇都(远远胜过)..(产生)绝胜B.渭城朝雨浥.轻尘(沾湿)昔.我往矣(从前)C.游园不值.(值得)才始..送春归(方才)D.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因.风飞过蔷薇(因为)2、“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中,“青春”是指()A.青年时期B.青年人的年龄C.春天的景物D.青春年华3、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哪句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最恰当的是…()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蕖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4、“京口瓜洲一水间”中“一水”在这里指()A.一条河B.黄河C.长江D.淮河5、“最喜小儿亡赖”中“亡赖”的意思是()A.放刁撒泼,蛮不讲理B.游手好闲的人C.顽皮、淘气6、与韩愈、柳宗元、苏家父子三人合称为“唐宋八大家”的是()A.王安石杨万里欧阳修B.曾巩杨万里欧阳修C.王安石曾巩欧阳修D.曾巩王安石杨万里7、“当春乃发生”中的“发生”的意思是()。
专项卷——古诗与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练习。
(18+18=36分)(一)菊花[唐]元稹秋丛①绕舍似陶②家,遍绕...。
..篱③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注释】①秋丛:即丛丛的秋菊。
②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③篱:篱笆。
1.第一句诗中的“”字写出了菊花满院盛开的景象。
(2分)2.第二句诗中的加点词,表现了作者的情态。
(3分)3.诗人“偏爱菊”的原因是。
(3分)4.这首诗借菊花的特点,寄托诗人对菊花的赞美。
(6分)5.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A.这首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B.第一句写景,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C.第二句叙事,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直到日头西斜。
D.第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品质。
(二)青玉案①·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②,更吹落,星如雨③。
宝马雕车④香满路。
凤箫⑤声动,玉壶⑥光转,一夜鱼龙舞⑦。
蛾儿雪柳黄金缕⑧,笑语盈盈⑨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⑩处。
【注释】①青玉案:词牌名。
②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③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④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
⑤凤箫:指笙、箫等乐器演奏。
⑥玉壶:比喻明月。
⑦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
⑧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
指盛装的妇女。
⑨盈盈:声音轻盈悦耳。
⑩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1.《青玉案·元夕》中“元夕”指的是传统节日中的,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青玉案”是词的。
(4分)2.描写元宵夜的灯光,以花喻灯,表明灯的灿烂多姿的词句是( )。
(3分)A.东风夜放花千树。
B.更吹落,星如雨。
C.宝马雕车香满路。
D.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3.结合注释,试着描述下面词句描写的热闹的场面。
(4分)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4.词的上阕以生花妙笔渲染佳节之夜欢腾热闹的景象,其中写到的传统习俗有: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