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常用公式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3
国考资料分析常用公式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常用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掌握了常用公式,可以帮助考生解答各类数学问题和统计分析问题。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公式。
1.高斯公式高斯公式用于求解高斯函数的面积。
若f(x)在[a,b]上连续,则有以下公式:∫f(x)dx = ∫f(x)dx ≈ [f(a) + f(b)](b-a)/2这个公式在计算定积分时非常有用,可以将复杂函数的面积近似为一个矩形的面积,方便计算。
2.统计学中的常用公式(1) 均值(mean)公式均值用来表示一组数的平均值。
对于给定的 n 个数 x1, x2, ..., xn,均值公式如下:mean = (x1 + x2 + ... + xn) / n(2) 方差(variance)公式方差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方差的计算公式如下:variance = (∑(xi - mean)²) / n(3)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公式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用来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
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如下:standard deviation = √variance(4) 协方差(covariance)公式协方差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协方差的计算公式如下:covariance = (∑((xi - mean(x)) * (yi - mean(y)))) / n其中,mean(x) 和 mean(y) 分别是 x 和 y 的均值。
(5)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公式相关系数用来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correlation coefficient = covariance / (standard deviation(x) * standard deviation(y))(6) 众数(mode)公式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众数的计算公式如下:mode = 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3.金融学中的常用公式(1) 基本收益率(simple return)公式基本收益率用来计算投资资产的收益率。
一、数字推理思路框架 (2)二、数学运算基本公式 (3)三、数学运算核心技巧 (7)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10)题型一:主旨概括题 (10)题型二:意图判断题 (11)题型三:细节理解题 (11)题型四:逻辑填空题 (12)题型五:语句排序题 (12)题型六:病句歧义句 (13)第三部分判断推理 (14)必考点(一)图形推理 (14)必考点(二)真假推理 (15)必考点(三)削弱论证之否定前提 (17)必考点(四)翻译推理 (19)第四部分资料分析 (20)秒杀技巧1 基期量相关 (20)秒杀技巧2 预期现期量相关 (21)秒杀技巧3 增长量相关 (22)秒杀技巧4 增长率相关 (22)秒杀技巧5 比重相关 (23)概括题答题技巧 (24)综合分析题答题技巧 (24)对策题答题技巧 (25)公文写作题答题技巧 (25)第一部分数量关系一、数字推理思路框架外在形式特征看数字特征(5-10秒)内在数字特征图形特征长、俩括号大量分数数字位数多,大小变化紊乱图形数阵交叉数列分组数列分数数列机械分组三项递推数列基础数列幂次数特征相邻倍数关系直接做出来幂次数列及其修正数列两两做商无明显特征两两做差、和(20-30秒)失败思路一思路二递推数列看情况再失败没时间有时间蒙一个拓展题型看趋势圈仨/俩数做试探多数字递推联系二、数学运算基本公式 1. 整除判断2(5)整除:观察数字的末位数字能否被2(5)整除。
4(25)整除:观察数字的末两位数能否被4(25)整除。
8(125)整除:观察数字的末三位数能否被8(125)整除。
3(9)整除:观察各位数字之和能否被3(9)整除。
分数比例形式整除: 若nmb a (m 、n 互质),则a 是m 的倍数,b 是n 的倍数。
2. 奇偶特性法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
任意两个数的和是偶数,那么差也是偶数;如果和是奇数,那么差也是奇数。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用公式汇总公务员考试的行测部分是考察考生的基础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其中涉及到一些常用的数学公式。
掌握这些公式,对于提高解题效率和正确率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公务员考试行测常用公式进行汇总,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数学相关公式1. 百分数转化公式(1)百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转化:百分数 = 小数× 100%,小数= 百分数÷ 100%。
(2)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转化:百分数 = 分子÷分母×100%。
2. 相关系数公式(1)两组数X和Y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 = Σ[(X - X') × (Y -Y')] ÷ [√(Σ(X - X')²) ×√(Σ(Y - Y')²)] (其中,X'和Y'分别代表X和Y的平均数)。
3. 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公式(1)平均数:平均数 = 总和÷个数。
(2)加权平均数:加权平均数 = (数值1 ×权数1 + 数值2 ×权数2 + ……)÷(权数1 + 权数2 + ……)。
4. 利率和利息公式(1)简单利息:利息 = 本金×利率×时间。
(2)复合利息:利息 = 本金× (1 + 利率) ^ 时间 - 本金。
5. 平方和立方公式(1)平方公式:(a + b)² = a² +2ab + b²。
(2)立方公式:(a + b)³ = a³ + 3a²b + 3ab² + b³。
二、逻辑推理相关公式1. 正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公式(1)正确率:正确率 = (TP + TN)÷总数。
(2)灵敏度:灵敏度 = TP ÷(TP + FN)。
(3)特异度:特异度 = TN ÷(TN + FP)。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用公式汇总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行测部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行测中,常常会涉及到一些数学和逻辑方面的问题,需要运用一些公式来解答。
掌握一些常用的公式将有助于提高解题能力和效率。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一些常用的行测公式。
1. 百分数转化公式:百分数转化为小数:百分数/100小数转化为百分数:小数×1002. 比例的计算公式:比例公式:已知两个比例中的三项,求第四项。
设已知比例为a:b=c:d,求第四项x。
则有a/b=c/d,即x=b×(c/d)。
3. 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平均数 = 总和 / 个数4. 利息的计算公式:简单利息:利息 = 本金×利率×时间复利公式:利息 = 本金× (1 + 利率) ^ 时间,其中,^ 表示乘方运算。
5. 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矩形面积:面积 = 长×宽三角形面积:面积 = 底边×高 / 2圆的面积:面积 = π×半径^2,其中,π可以取近似值3.14长方体体积:体积 = 长×宽×高6. 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比例尺公式: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 = 图上长度 / 实际长度7. 工作效率的计算公式:工作效率 = 完成的工作量 / 耗费的时间8. 速度、距离和时间的计算公式:速度 = 距离 / 时间时间 = 距离 / 速度距离 = 速度×时间9. 利率的计算公式:利率 = 利息 / 本金× 100%本金 = 利息 / 利率× 100%10. 计票百分比的计算公式:计票百分比 = 得票数 / 总票数× 100%11. 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公式:对角线长度 = 边长×√212. 三角形三边关系公式:设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分别为a、b、c,则有以下关系: a + b > ca + c > bb +c > a13. 速度与距离的关系公式:v = s / t,其中v为速度,s为距离,t为时间。
常用数学公式汇总一、基础代数公式1. 平方差公式: (a+b)×(a-b)=a2-b22. 完全平方公式: (a±b) 2=a2±2ab+b2完全立方公式: (a±b) 3= (a±b) (a2ab+b2)3. 同底数幂相乘: am×an =am+n ( m、n 为正整数,a≠0)同底数幂相除:am÷an =am -n ( m 、n 为正整数, a≠0)a0=1 (a≠0)a-p=(a≠0, p 为正整数)4. 等差数列:(1) sn == na1+n(n-1)d;(2) an=a1+(n-1) d;(3) n =+1;(4)若 a,A,b 成等差数列,则: 2A=a+b;(5)若 m+n=k+i,则: am+an=ak+ai ;(其中: n 为项数, a1 为首项, an 为末项, d 为公差, sn 为等差数列前 n 项的和)5. 等比数列:(1) an =a1q-1;(2) sn =(q1)(3)若 a,G,b 成等比数列,则: G2=ab;(4)若 m+n=k+i,则:am · an=ak ·ai ;(5) am-an=(m-n)d(6)=q(m-n)(其中: n 为项数, a1 为首项, an 为末项, q 为公比, sn 为等比数列前 n 项的和)6.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 ax2+bx+c=a(x-x1)(x-x2)其中: x1=; x2= (b2-4ac0)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x1 ·x2=二、基础几何公式1. 三角形: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三角形中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1)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的角的平分线和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 叫做三角形的角的平分线。
(2)三角形的中线:连结三角形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公务员考试行测计算题常用基本公式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中,计算题占据了一定的比重。
掌握常用的基本公式是解答计算题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公务员考试行测计算题中常用的基本公式,帮助考生高效备考。
1. 百分数计算公式在公务员考试中,常常涉及到百分数的计算。
以下是百分数计算的基本公式:(1)百分数的计算公式:百分数 = 部分 / 全体 × 100%例如,某市人口中男性有5000人,女性有7000人,求该市男性人口所占的百分比。
解:百分数 = 5000 / (5000 + 7000) × 100% = 41.67%(2)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公式:两个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公式为:A / B = C / D例如,某市年末外来人口为4000人,占该市总人口的20%,求该市总人口。
解:4000 / 百分数 = 总人口 / 100%解得:总人口 = 4000 / 20% × 100% = 20000人2. 平均数公式平均数是重要的计算题概念,常用于统计和数据分析中。
(1)算术平均数计算公式:平均数 = 总和 / 个数例如,某次考试五位同学的分数分别为80、85、90、95、100,请计算他们的平均分数。
解:平均数 = (80 + 85 + 90 + 95 + 100) / 5 = 90分(2)加权平均数计算公式:加权平均数 = 每项数据的权重与其数值的乘积之和 / 权重之和例如,在一个考试中,数学成绩的权重为3,语文成绩的权重为2,某学生的数学成绩为85分,语文成绩为90分,请计算该学生的加权平均成绩。
解:加权平均数 = (85 × 3 + 90 × 2) / (3 + 2) = 87分3. 利息计算公式在金融相关的计算题中,常需要计算利息相关的问题。
(1)简单利息计算公式:利息 = 本金 ×利率 ×时间例如,某笔本金为10000元,年利率为5%,存款期限为2年,请计算该笔存款的利息。
公考公式大全
以下是公务员考试中常用的一些公式:
1. 数学运算必记18个公式:倍数特性、工程问题、经济利润问题、几何问题、行程问题、容斥原理、溶液问题等。
2. 三角形面积公式:S三角形= 1/2ah。
3. 勾股定理: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4. 30°,60°,90°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3:2。
5. 45°,45°,90°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1:√2。
6. 三角形之间关系:有公共边的两个三角形,同高则面积比为底边之比;同底则面积比为高之比;相似的两个三角形,边长比为相似比;面积比为相似比的平方。
7. 内角和外角公式:n边形内角和=(n-2)×180°,外角和恒为360°。
8. 比例放缩公式:若将一个图形尺度扩大为原来的N倍,则对应角度不变;周长变为原来的N倍;面积变为原来的N²倍;体积变为原来的N³倍。
9. 最值问题公式:最不利原理(所求情况=最不利情形+1)和数列构造(给出总和,求某一组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以上是公考中常用的数学公式,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公考相关书籍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公务员考试常用公式公务员考试是许多人追求稳定职业和为人民服务的重要途径。
在这场竞争激烈的考试中,掌握一些常用公式可以帮助考生更高效地解决问题,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以下是一些在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公式及应用。
一、数学运算部分1、行程问题公式路程=速度×时间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例如:小明以 5 米/秒的速度跑了 10 秒,他跑的路程为 5×10 = 50 米。
2、工程问题公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比如:一项工程总量为 120 ,甲队每天能完成 20 ,那么甲队完成这项工程需要 120÷20 = 6 天。
3、利润问题公式利润=售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价=成本×(1 +利润率)假设一件商品成本为 80 元,售价为 100 元,利润为 100 80 = 20 元,利润率为 20÷80×100% = 25% 。
4、浓度问题公式溶液浓度=溶质÷溶液×100%溶质=溶液×浓度溶液=溶质÷浓度例如:有 20 克盐溶解在 80 克水中,盐水浓度为 20÷(20 +80)×100% = 20% 。
5、排列组合公式排列:\(A_n^m = n(n 1)(n 2) \cdots (n m + 1)\)组合:\(C_n^m =\frac{n!}{m!(n m)!}\)比如从 5 个不同的元素中选取 3 个进行排列,\(A_5^3 = 5×4×3 = 60\)种排列方式;从 5 个不同元素中选取 3 个的组合数为\(C_5^3 =\frac{5!}{3!(5 3)!}= 10\)种。
二、资料分析部分1、增长率公式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100%间隔增长率:\(r = r_1 + r_2 + r_1×r_2\)(\(r_1\)、\(r_2\)分别为相邻两年的增长率)假设某地区 2019 年 GDP 为 100 亿元,2020 年为 120 亿元,增长率为(120 100)÷100×100% = 20% 。
全国最专业、最权威公考培训机构公务员考试中数学运算的基本公式及定理一 基本运算定律及公式加法交换律: a+b=b+a加法结合律: (a+b ) +c=a+(b+c ) 乘法交换律: ab=ba乘法结合律: (ab ) c=a (bc )乘法分配律: (a+b ) c=ac+bc 乘方运算律: a pap, a 01(a 0);a mn (a m )n (a n )m ; (a )n a n( a 0 ,b 0); (ab)m a m b m ;nma na 2b 2 (a b)(a b) a 3 b 3 (a b)(a 2 ab b 2 )(a b)2 a 2 2ab b 2(a b)3 a 3 3a 2b 3ab 2 b 3二 常见代数公式1.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韦达定理):设 x 1,x 2 是方程 ax 2bx c 0(a 0)的两个根,则 x 1x2, x x 。
2.不等式的性质及应用:不等式的性质:a m n a m a n ; a m 平方差公式:立方和(差)公式:则 ac>bd , ;完全立方公式:1(4) 若 a>b ,c>0,则 ac>bc, ;若 a>b ,c<0,则 ac<bc , ;若 a>b>0,c>d>0, 1 2c a b a b b n(1)若a-b>0,则 a>b;若a-b=0,则a=b;若a-b<0,则 a<b。
(2)若a c,c b,则a b。
(传递性)(3)若a b,则a±c b±c;若a≥b,c≥d,则a+c≥b+d,a-d≥b-c;(可加性)a b a bc c c ca bd c(5)若a>b>0,则a n>b n (n>1);若a>b>0,则n a>n b (n>1)。
重要不等式:全国最专业、最权威公考培训机构(1) a 0,b 0 ,a b2 ab (当且仅当 a b 时,等号成立)。
公务员考试常用公式在公务员考试中,掌握一些常用的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准确地解决相关问题。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在公务员考试中常见且实用的公式。
一、数学运算中的常用公式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n = a1 +(n 1)d,其中 a1 为首项,d 为公差,n 为项数。
2、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 = n(a1 + an) / 2 或 Sn = na1 + n(n 1)d / 2 。
3、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n = a1 × q^(n 1),其中 q 为公比。
4、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当q ≠ 1 时,Sn = a1(1 q^n) /(1 q);当q = 1 时,Sn = na1 。
5、行程问题公式:(1)路程=速度×时间,即 S = V × t 。
(2)相遇问题:S =(V1 + V2) × t ,其中 V1 和 V2 分别是两者的速度,t 是相遇时间。
(3)追及问题:S =(V1 V2) × t ,V1 是较快速度,V2 是较慢速度,t 是追及时间。
6、工程问题公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通常设工作总量为 1 ,则工作效率= 1 /工作时间。
7、利润问题公式:(1)利润=售价成本。
(2)利润率=利润/成本× 100% 。
(3)售价=成本×(1 +利润率)。
8、浓度问题公式:(1)浓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100% 。
(2)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9、植树问题公式:(1)两端都植树:棵数=段数+ 1 。
(2)一端植树,另一端不植树:棵数=段数。
(3)两端都不植树:棵数=段数 1 。
10、鸡兔同笼问题公式:(1)鸡的数量=(总脚数总头数×每只兔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每只鸡的脚数)。
(2)兔的数量=(总头数×每只兔的脚数总脚数)÷(每只兔的脚数每只鸡的脚数)。
二、资料分析中的常用公式1、增长率公式:(1)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100% 。
一.工程问题:
这三个量之间有下述一些关系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二、行程问题:
全程=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 ×相遇时间= 速度和×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的核心就是速度差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1)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2)
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三、鸡兔问题公式
(1)已知总头数和总脚数,求鸡、兔各多少:
(总脚数-每只鸡的脚数×总头数)÷(每只兔的脚数-每只鸡的脚数)=兔数;
总头数-兔数=鸡数。
(2)已知总头数和鸡兔脚数的差数,当鸡的总脚数比兔的总脚数多时,可用公式(每只鸡脚数×总头数-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兔数;
总头数-兔数=鸡数
(3)已知总数与鸡兔脚数的差数,当兔的总脚数比鸡的总脚数多时,可用公式。
(每只鸡的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兔数;总头数-兔数=鸡数。
(4)得失问题(鸡兔问题的推广题)的解法,可以用下面的公式:(1只合格品得分数×产品总数-实得总分数)÷(每只合格品得分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不合格品数。
(5)鸡兔互换问题(已知总脚数及鸡兔互换后总脚数,求鸡兔各多少的问题),可用下面的公式:
〔(两次总脚数之和)÷(每只鸡兔脚数和)+(两次总脚数之差)÷(每只鸡兔脚数之差)〕÷2=鸡数;
四、植树问题可分为三种情况:
(1)路线两端都植树
即总棵树=1+总段数。
另外,全长=株距(X乘以)(总棵树-1)
(2)路线一端植树(封闭型植树,即首尾相连型)
此时,把系统初始值设为零。
则总棵树=总段数。
全长=株距(X乘以)总棵树。
(3)路线两端均不植树
设系统初始值为零,因最后一端不植树,故总棵树=总段数-1。
全长=株距(X乘以)(总棵树+1)。
五、浓度问题
浓度问题核心公式:浓度=
六、方阵问题(行数与列数都相等)
核心公式:
1.方阵总人数=最外层每边人数的平方(方阵问题的核心)
2.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方阵最外层总人数÷4)+1
3.方阵外一层总人数比内一层总人数多2
4.去掉一行、一列的总人数=去掉的每边人数×2-1
七、时钟问题 总结:时针和分针的速度差1211
,速度和1+1/12
直角时:加15格;减15格。
直线时:重合;成180度加30格
八、“牛吃草”问题简析
1)草的生长速度=(对应的牛头数×吃的较多天数-相应的牛头数×吃的较少天数)÷(吃的较多天数-吃的较少天数);
2)原有草量=牛头数×吃的天数-草的生长速度×吃的天数;
3)吃的天数=原有草量÷(牛头数-草的生长速度);
4)牛头数=原有草量÷吃的天数+草的生长速度。
九、利润的百分数=(卖价-成本)÷成本×100%
无论是多少米赛跑,速度提高5%,时间就缩短了4.8%,换一句话说,考虑这一问题,与距离无关。
十、容斥原理
1、公式法:
两个集合:A +B =A ∪B +A∩B
三个集合:A +B +C =A ∪B ∪C +A∩B +B∩C +C∩A -A∩B∩C
2、文氏图法:用图形表示结合关系,更加形象直观(推荐!)
十一、排列组合的基本理论和公式
(一)两个基本原理是排列和组合的基础
(1)加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可以有n 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m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m1+m2+m3+…+mn 种不同方法.
(2)乘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 步有m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m1×m2×m3×…×mn 种不同的方法.
这里要注意区分两个原理,要做一件事,完成它若是有n 类办法,是分类问题,第一类中的方法都是独立的,因此用加法原理;做一件事,需要分n 个步骤,步与步之间是连续的,只有将分成的若干个互相联系的步骤,依次相继完成,这件事才算完成,因此用乘法原理.
(二)排列和排列数
(1)排列: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2)排列数公式: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
)!(!n m n n A m
-= (0!=1排列公式)
(三)组合和组合数
(1)组合: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2)组合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
)!(!!C n m n m n m
-= 10=C n (组合公式)
一、概率问题
(一)概率问题基本知识点:
1、单独概率=满足条件的情况数/总的情况数。
2、总体概率=满足条件的各种情况概率之和。
3、分步概率=满足条件的每个不同概率之积。
各个图形的组成元素均相同,只是位置不同,因此,我们首先考虑图形的移动、旋转和翻转。
对于九宫格图形推理,首先从每行、每列寻找规律,然后再考虑整体。
图形推理:解析:①④⑥都有竖直对称轴;②③⑤都有水平对称轴。
【考点点拨】本题表面看很简单,其实有很多陷阱,图形均由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两部分组成,有的图形方向相反,有的方向相同;有的全是直线,有的含有曲线,这些都会让考生进入误区,浪费时间。
观察可知,这组图形的共同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都有封闭区域,二是都具有对称性。
从这两点出发考虑即可。
这组图形最显著的特征是都有阴影,观察图形可知,阴影都是由图形叠加形成的。
因此,分析阴影部分的形状才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观察题干所给的每个图形都是由几个小图形组合而成的,形状差异很大,首先考虑寻找图形间的相同点,由于存在不规则的图形,图形在特征属性上不存在共同点,只需要考虑构成图形的元素是否具有共同点。
题干中每个图形都包含1种或2种图形,单纯地看,图形数量不具有规律性。
此时需要转变角度,从图形间的数量转化上寻找规律。
”。
“严正交涉”“恪守声明”都是外交术语,固定搭配。
开拓∶强调从小到大。
开辟∶强调从无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