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 格式:docx
- 大小:13.44 KB
- 文档页数:1
一、(2019·甘肃兰州市高三诊断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①陆游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②,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 ①这是诗人得悉均州的武钜官军收复西京洛阳的捷报而作的。
当时武钜知均州,故诗人称其武均州。
②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
北宋诸皇帝陵墓在今洛阳东边的巩义市。
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诗人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歌颂白发将军武钜收复西京的壮举,感佩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
B.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强调正义在南宋一方,金人想千年统治中原的计谋终成迷梦,一朝破灭。
C.颈联运用“疾风雷”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国家中兴的赦令会像风雷一样迅速传布,彰显出诗人的信心。
D.本诗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感情同中有异,相同的是都有收复失地的快意,不同的是本诗含有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
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情感、表达技巧的能力。
D项,“本诗含有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错误,诗中并无此情感。
2.诗歌以景语结束全篇。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此处用景语描写“寒食”盛况的妙处。
(6分)答:答案①以寒食节时朝陵使途经的驿道上处处盛开的梨花,渲染驿道上使者奔驰的热烈气氛;②以梨花代表春日风景,暗示了诗人对故土收复、皇陵得以朝祭的欢愉之情,寄寓着国家中兴的美好愿景;③化虚为实,通过联想方式,强化了诗人兴奋愉悦的情绪。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驿路梨花处处开”是以景结情,描写寒食时节驿路上梨花处处盛开,以盛开的梨花渲染朝陵驿道上使者骑马奔驰的热烈氛围;作者预料到来年寒食节,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经过洛阳,这里化虚为实,通过联想想象,突出了诗人激动兴奋愉悦畅快的感情;本诗是诗人得悉均州的武矩报捷官军收复西京洛阳后作的,梨花处处开的春日美景,寄寓着作者对国家中兴收复失地的美好祝愿。
【导语】战争诗,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
最早的战争诗在《诗经》中出现,为官⽅视⾓下的战争诗,辞采华美,⽓势宏⼤。
民间战争诗从先秦发展到唐代,其中奇情壮丽的边塞诗⼤⼤发展起来,代表⼈物有⾼适、岑参、王昌龄。
下⾯是为⼤家带来的:战争诗: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原⽂翻译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宋代:陆游
⽩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回。
列圣仁恩深⾬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译⽂
⽩发将军虎⽼雄⼼犹在,收复西京捷报昨夜传来。
胡贼说梦妄想永占中原,岂知上天桔我⼤宋兴泰。
列圣仁泽深如⾬露普降,⼤赦诏令快似疾风迅雷。
料想明朝寒⾷祭扫陵墓。
⼀路春风处处梨花盛开。
注释
武均州:即武巨。
当时武巨任果州团练使,知均州,兼管内安抚使,节度忠义军。
古⼈常以任官所在地名代称其⼈名字,均州故址在今湖北省光化县。
⽩发将军:指武巨。
捷书:捷报。
胡⼉:指⾦⼈。
天意:指冥冥中上天的意向。
回:回⼼转意。
指上天叉决定祜助赵宋王朝。
列圣:宋王朝已故列代皇帝。
创作背景
绍兴三⼗⼀争(1161)九⽉,⾦主完颜亮⼤举南侵。
⼗⼀⽉,虞允⽂指挥宋军⼤败⾦兵于采⽯矶。
不久完颜亮为其部下所杀,⾦兵被迫撤退。
⼗⼆⽉,知均州武钜派乡兵总辖杜隐北进,曾⼀度收复西京洛阳。
这时陆游在杭州任⼤理司直兼宗正簿,闻报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创作背景
绍兴三十一争(1161)九月,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
十一月,虞允文指挥宋军大败金兵于采石矶。
不久完颜亮为其部下所杀,金兵被迫撤退。
十二月,知均州武钜派乡兵总辖杜隐北进,曾一度收复西京洛阳。
这时陆游在杭州任大理司直兼宗正簿,闻报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
译文:
白发将军虎老雄心犹在,收复西京捷报昨夜传来。
胡贼说梦妄想永占中原,岂知上天桔我大宋兴泰。
列圣仁泽深如雨露普降,大赦诏令快似疾风迅雷。
料想明朝寒食祭扫陵墓。
一路春风处处梨花盛开。
梨花,代表了洁白如雪、不虚浮、不艳丽、繁花满枝、纯洁美好,作者用梨花的形象来比喻象征自己没有私心杂念、一心报国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