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天线OTA测试名词解释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1
测试认证及入网要求测试简介无线通信技术的成功,必须要有一个可接受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物理层射频性能对于其性能至关设备依靠物理层的射频性能来保持与其它设备的“通如果处于无线通信两端的任何一个设备不能够听到对)不能很好体现移动台的与辐射性能相比,接收性能同样重要接收性能同样重要实际应用中,操作者对移动台辐射性能影响射性影性能以优化网络性能以确定产品实际性能从射频辐射功率和接收机性能两方面考虑:总辐射功率Near Horizontal Part RadiatedRadiated接近水平面部分某些测试标准还要求进行传导辐射功力以及终端使用者对辐射和接收性能110d B m )104106108ZP o w e r (98100102X9496测试对终端质量评估的意义制造商运营商诉2008年12月19日测试就是在特定的测试环境中来模拟EUT在实指标是进入欧美市场的前提;用户最注重的就是终端的语音通话质量;市场竞争加剧,移动终端质量良莠不齐,用户数量居世测试对制造商的意义中国移动通信用户持续高速增长,用户数量居世2005年生产同期全世界生产手机亿部亿部,出口3.5亿部;中国市场上手机型号和品牌为各国之最;(OTA)认证及入网要求PTCRBCTIA, PTCRB,移动终端申请北美的划做为其认证规范,移动终端申请北美的(TRP、TIS)。
认证的,均需按Fi MobileMobile认证的CDMA融测试的要求,版本在3.12.0以最小性能要求最小性能要求PCS 190024.5dBm-101.5dBm日起,移动终端入网需进行天线性能日前为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厂商可以自日以后,强制进行总辐射功率的测试,测总辐射功率的在每个频段的高,中,低三个信道上进行完整测试,国际主流运营商要求TRP2927移动电话机的需TRP测试结果差异太大,天线没有调整好非入网强制性项目,某些移动台为了通过,并以此作为质量把关的重建立了相关的测试系统,并以此作为质量把关的重要方面,中兴,华为,联想等都已经建立了不止一并将此结果作为终端质量的重要的测试结果,并将此结果作为终端质量的重要测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TRP测试.1EIRP-有效全向辐射功率2.TRP-总辐射功率3.NHPRP-接近平面辐射水面辐射功率2008-12-1933TMC Beijing, Telecommunication Metrology Center of MIIMobilePhonePhCommunicationAntenna onMAPSTMC Beijing, Telecommunication Metrology Center of MII支持的每一个频段,对高中低三个信道进需要在两种条件下分别测322830e r (d B m )2426P o w 2022XGSM TRP.raw DCS TRP.raw。
5GNROTA(OverTheAir)测试详解1 什么是OTA (Over The Air)OTA代表Over The Air。
为了使⽤任何测试设备对设备进⾏测试,您需要⼀种将设备连接到测试设备的⽅法。
OTA是⼀种将设备连接到测试设备的⽅法。
⼤致有两种连接⽅法,如下所⽰。
⼀个是Conductive,另⼀个是Radiative(或OTA)。
简⽽⾔之,OTA是通过⼀对天线(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连接⽅法。
导电辐射/ OTA实际上OTA是⼀个⾮常复杂的话题。
有许多不同的⽅⾯可以想到。
在我学习和体验更多时,我会尝试尽可能多地涵盖不同的视⾓。
2 OTA设置的类型当我们说辐射测试时,它通常指的是各种不同类型的配置,如下所⽰。
这些只是您最常见到的⼀些典型⽰例,但这些并⾮全部。
辐射测试设置有很多不同的变化。
尽管术语OTA测试和辐射测试可以互换使⽤,但当我们说没有任何具体细节的OTA测试时,我们通常会想到如下所⽰的(C)或(D)这样的配置。
如下图所⽰,它是在⼀个内衬有吸收器的腔室中进⾏测试(这种腔室称为消声室。
消⾳意味着'⽆回声'。
'⽆回声'在这种情况下意味着'没有来⾃盒⼦中任何物体的反射)。
(A)(B)这可能是最简单的⽅法之⼀。
我们使⽤宽平⾯贴⽚天线并将DUT放在天线焊盘的顶部。
⾮常⽅便的测试,如协议或功能测试,不需要精确的RF测量。
但是,除⾮您在屏蔽室内不使⽤此设置,否则它可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扰(例如,来⾃实时⽹络或其他设备)在天线设置⽅⾯,这⼏乎与(A)相同。
但在这种情况下,天线焊盘和UE位于⼩型RF 室内。
与(A)相⽐,此类型的好处是它可以阻⽌⼲扰信号(例如,来⾃实时⽹络或相邻设备的⼲扰)(C)(D)这是⼀个由导电⾦属(通常是铜)制成的腔室。
如在(B)中那样,这可以阻⽌来⾃周围环境的⼲扰,同时它可以减少来⾃盒⼦侧⾯的反射的⼲扰。
当来⾃DUT或设备的电磁波撞击导电壁时,导体可以阻挡⼤部分波。
手机OTA测试概述手机OTA(Over-The-Air)测试是指通过无线网络对手机软件进行远程升级、更新和维护的过程中所进行的测试。
在OTA测试中,主要的目标是验证和确保手机软件在升级过程中的正常运行以及对用户数据、隐私和其他手机功能的保护。
以下是手机OTA测试概述的详细描述:1.测试目标:-确保OTA软件升级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验证升级后的手机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是否正常;-验证升级后的软件对用户数据和隐私的保护是否有效;-确保新版本的软件与现有硬件兼容;-验证OTA过程中的错误处理和恢复机制;-评估OTA过程中的用户体验;-验证升级过程是否能够满足服务提供商的要求。
2.测试对象:- 手机操作系统(如Android、iOS等)的新版本;-手机应用软件的新版本;-OTA升级过程中涉及的网站和服务器;-OTA过程中的网络连接和通信方式;-OTA升级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加密算法。
3.测试内容:-OTA软件的安装和配置测试;-升级前的备份和恢复测试;-升级后的软件功能和性能测试;-软件升级对现有功能的影响测试;-错误处理和恢复机制测试;-用户数据和隐私保护测试;-OTA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加密算法测试;-OTA过程中的网络连接和通信测试;-OTA过程中的用户体验测试。
4.测试方法:-手机OTA测试可以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和脚本进行;-模拟真实的网络环境和使用场景;-执行正常升级操作和异常情况下的测试用例;-对软件升级过程中的每个步骤进行验证和确认;-进行多种用户配置和设置的测试;-验证错误处理和恢复机制的正确性;-分析测试结果和报告异常和问题。
5.测试环境:-设备:手机硬件和操作系统的不同版本;-网络:模拟不同网络条件和环境;-工具:自动化测试工具、报告生成工具等;-数据:模拟用户数据和测试用例数据。
6.测试注意事项:-OTA测试需要考虑不同的手机硬件和操作系统版本;-需要模拟和考虑不同的网络环境和用户场景;-测试用例需要包括正常和异常情况下的各种场景;-需要定期验证和更新测试工具和环境;-需要保护用户数据和隐私不被泄露。
浅析OTA测试作者:施竹雨王斌陈业刚来源:《科技资讯》2019年第01期摘要:现今,智能手机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却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而其中之一就是手机终端的天线性能问题,OTA测试,是种终端空中辐射和接受特性的测试,通过该测试能够帮助我们直观地了解天线性能以及整机的辐射性能,从而考察手机的辐射性能。
该文对OTA空中下载技术(Over The Air Technology)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主要阐述了OTA测试的现状、OTA测试的4个主要参数,以及OTA测试相关标准制定的4个组织。
关键词:OTA TRP TIS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1(a)-0-02OTA(Over The Air Technology)翻译过来是空中下载技术,一般来说,OTA是一种通过移动通信的空中接口对SIM卡数据及应用进行远程管理的技术。
OTA技术的应用,极大地增强了移动通信的效用,不但可以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数据服务,而且还能支持新业务下载服务。
如此,应用及内容服务商将不再有平台的局限,从而去开发更具个性化并且贴近用户需求的应用与服务。
在有了OTA空中下载技术之后,只需用户们进行简易的操作,就能够通过OTA机制把网络上的各类业务下载到手机里。
1 OTA的现状在手机的射频性能测试中,整机辐射性能的测试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这种辐射性能可以反映手机的最终发射和接收性能。
对手机的辐射性能进行考察基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无源测试,判定性能主要根据天线的辐射性能进行;另一种是有源测试,是在特定微波暗室内,去测试天线的辐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
相对而言,无源测试比较侧重从手机天线的增益、效率、方向图等天线的辐射参数方面考察手机的辐射性能。
虽然考虑了整机环境对天线性能的影响,但是,无源测试数据无法直接反映在天线与整机结合后的最终辐射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即测试数据并不直观。
天线ota测试原理天线OTA测试原理一、引言OTA(Over-The-Air)是指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进行设备固件升级、配置更新和故障修复的一种技术。
天线OTA测试则是针对设备天线性能进行的测试,以确保设备在实际应用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并具备良好的无线传输能力。
本文将介绍天线OTA测试的原理和相关内容。
二、天线OTA测试的意义天线是无线通信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无线传输质量和覆盖范围。
天线OTA测试的目的是通过模拟真实环境中的无线信号,评估设备天线的性能表现,包括增益、辐射图案、带宽、驻波比等指标。
通过OTA测试,可以及早发现和解决天线设计和制造中的问题,提高设备的无线性能和可靠性。
三、天线OTA测试的流程1. 环境准备:为了模拟真实的无线环境,天线OTA测试需要在专用的测试室内或者开放空旷的室外环境中进行。
测试环境应具备良好的信号传播条件和可控的干扰源。
2. 测试设备准备:测试设备包括信号发生器、功率计、天线测试仪等。
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测试信号,功率计用于测量信号强度,天线测试仪用于评估天线性能。
3. 测试方案设计:根据具体的测试要求和标准,设计合理的测试方案,包括测试频率、功率级别、测试距离等。
测试方案应尽可能接近实际应用场景。
4. 测试执行:按照测试方案进行测试,记录测试数据。
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测试环境的干扰源,保证测试信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5. 数据分析:根据测试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评估天线的性能表现。
常见的评估指标包括天线增益、辐射图案、驻波比等。
通过分析评估结果,可以判断天线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四、天线OTA测试的注意事项1. 测试环境要与实际应用场景尽可能接近,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测试设备的选择和校准对测试结果有重要影响,应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并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
3. 测试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测试环境的干扰源,避免干扰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ota测试用例-回复什么是OTA测试?OTA测试,全称为Over The Air测试,是指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对软件、固件或者操作系统进行测试和升级的过程。
通过OTA测试,用户可以远程通过无线网络获取最新的软件更新,无需使用传统的有线连接方式。
OTA测试主要用于移动设备、物联网设备和汽车等领域,可以提高系统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OTA测试的重要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移动设备和物联网设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OTA测试的重要性也随之崛起。
因为OTA测试涉及到软件、固件和操作系统的更新和升级,所以它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性能、功能和安全性。
一旦发生意外错误,比如软件漏洞、兼容性问题或者系统崩溃,都可能引发用户体验的问题,甚至对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造成威胁。
OTA测试的工作流程OTA测试的工作流程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测试目标:首先,需要明确要测试的对象是什么,比如是固件、软件还是操作系统。
还要明确测试的功能、性能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
2. 设计测试方案:根据测试目标,设计一套详细的测试方案,包括测试目标、测试方法、测试环境、测试用例等。
3. 准备测试环境:准备适合的无线网络环境,确保网络的稳定和可靠。
同时,也要确保测试所需的设备和工具齐全。
4. 开展测试活动:按照测试方案,执行测试用例,记录测试结果和问题。
测试过程中需要关注软件更新的完整性、兼容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方面。
5. 分析测试结果: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得出结论。
如果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和提出解决方案。
6. 修复和验证:根据测试结果,开发人员需要修复软件中的问题,然后再次进行测试,确认问题是否解决。
7. 发布新版本:在确认软件更新已经稳定和安全之后,可以发布新版本,并通过OTA方式推送给用户。
OTA测试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虽然OTA测试在提供用户体验和保障系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它也面临一些挑战:1. 网络不稳定: OTA测试需要依赖无线网络,而无线网络可能不稳定,有可能导致软件更新中断或者失败。
移动通信终端天线性能测试、整改及设计内容简介•OTA 测试简介•入网测试项目调整情况•TIRS测试•天线整改•天线设计OTA 测试介绍•数字通信技术飞速发展;•无线通信技术的成功,必须要有一个可接受的,稳定的通信性能做支撑;•无线通信设备的物理层射频性能对于其性能至关重要。
–设备依靠物理层的射频性能来保持与其它设备的通话的“通话”–如果处于无线通信两端的任何一个设备不能够听到对方的通话的话,通话就会中断;听到对方的“通话”的话,通话就会中断;OTA 测试介绍•移动台辐射性能-体积日益变小-辐射性能折中•峰值有效全向辐射功率(Effective Isotropic Radiated Power,EIRP)不能很好体现移动台的空中性能,在某个方向上最大值•与辐射性能相比,接收性能同样重要与辐射性能相比接收性能同样重要–话音质量差,中断通话–接收机的带内噪声或发射机的杂散信号干扰接收机OTA 测试介绍•实际应用中,操作者对移动台辐射性能影响•网络运营商需要制造OTA性能以优化网络•制造商需要知道OTA性能以确定产品实际性实能•需要测量三维空间辐射性能OTA 测试介绍OTA-Over The Air(空中性能测试),与传导测试向对应,空间三维测量,从射频辐射功率和接收机性能两方面考虑:TIRP-Total Isotropic Radiated Power总辐射功率p y总TIRS-Total Isotropic Radiated Sensitivity 全向灵敏度OTA 测试的重要意义–天线性能是终端整机质量的重要标志;天线性能是终端整机质量的重要标志–自2010年始, 国内外发生了多次”天线门”事件, 使得消费者对于终端天线性能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CCSA标准领先全球推出了人手模型下的测试方法及限值要求;–中国处于3G建设的前期, 终端天线性能的提升将大大降低运营商的布网成本, 据中国移动统计, 在入网实施TD‐SCDMA的强制性测试后, 随着终端天线性能的提升, 其布网成本节省了约24%.据中移动实际用数据分析,线性能升–据中国移动的实际应用数据分析天线性能提升3dB, 会将终端的掉话率由标准的50次提升到30次, 网络边缘的数据下载速率提升超过50%, 将显著OTA 当前入网测试要求–自2008年8月1日起,移动终端入网需进行天线性日起移动终端入网需进行天线性能(OTA)部分的总辐射功率测试;–为了适当降低企业的技术研发难度,以上总辐射功率仅要求在自由空间下进行测试,且结果为参考项;考项–2010年8月1日开始, TD‐SCDA终端的天线性能开始强制性测试, 包括总辐射功率测试和总全向灵敏度测试,–TD‐SCDMA的测试要求在模拟人头旁边进行测试, 且为判定项。
天线ota测试标准OTA测试是指通过无线网络对设备进行固件升级或更新的测试,其中天线OTA测试标准是对设备在OTA升级过程中的天线性能进行评估和验证的标准。
天线OTA测试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设备在OTA升级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天线OTA测试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天线OTA测试标准应包括对设备天线性能的要求和测试方法。
在进行OTA升级时,设备的天线性能对于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覆盖范围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天线OTA测试标准应明确设备天线的增益、辐射效率、频率范围、方向性等性能指标,并制定相应的测试方法和标准,以确保设备在OTA升级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信号传输性能。
其次,天线OTA测试标准还应包括对设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天线性能测试要求。
设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天线性能可能存在差异,例如在室内和室外、城市和郊区等不同环境下,设备的信号传输性能可能会有所变化。
因此,天线OTA测试标准应包括对设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天线性能进行测试的要求,以验证设备在不同环境下的OTA升级性能。
此外,天线OTA测试标准还应考虑到设备在移动状态下的天线性能测试要求。
对于移动设备而言,在移动状态下的天线性能对于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覆盖范围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天线OTA测试标准应包括对设备在移动状态下的天线性能进行测试的要求,以验证设备在移动状态下的OTA升级性能。
最后,天线OTA测试标准还应包括对设备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天线性能测试要求。
不同的天气条件可能会对设备的天线性能产生影响,例如在雨天、雪天或多云天气下,设备的信号传输性能可能会有所变化。
因此,天线OTA测试标准应包括对设备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天线性能进行测试的要求,以验证设备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OTA升级性能。
综上所述,天线OTA测试标准应包括设备天线性能的要求和测试方法、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天线性能测试要求、设备在移动状态下的天线性能测试要求以及设备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天线性能测试要求。
天线ota测试标准OTA(Over-the-Air)测试是一种通过空中接口进行的测试,通常用于测试无线通信设备,如移动电话、物联网设备和其他无线通信模块。
OTA测试的标准通常由行业组织、标准制定机构或设备制造商制定,以确保设备在真实通信环境中的性能和兼容性。
以下是一些可能涉及到OTA测试的标准和指南:1. 3GPP标准:• 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是移动通信标准的国际组织,负责定义和制定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
在5G时代,3GPP定义了与OTA测试相关的多个标准和技术规范,包括:• 3GPP TS 37.145:描述无线通信设备的OTA性能测试方法。
• 3GPP TS 37.901:定义了5G NR设备测试的总体要求。
2. CTIA标准:• CTIA(无线通信产业协会)是一个由无线通信产业公司组成的组织,它制定了一些OTA测试的指南和要求。
例如,CTIA发布的“Test Plan for Mobile Station Over the Air Performance”定义了对移动设备进行OTA测试的方法。
3. ETSI标准:• ETSI(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是一个制定电信标准的国际组织。
它发布了一些与OTA测试相关的标准,特别是在物联网领域。
4. Wi-Fi标准:•对于Wi-Fi设备,Wi-Fi联盟发布了一些OTA测试的标准和要求,确保设备在Wi-Fi网络中的性能和互操作性。
5. 国家标准和行业指南:•不同国家的电信管理机构和行业协会可能还会发布一些关于OTA测试的标准和指南,以确保在本国市场上销售的设备符合特定的要求。
需要根据具体的设备类型、无线技术和市场要求选择适用的OTA 测试标准。
在进行OTA测试时,通常会考虑无线信号质量、天线性能、传输速率、功耗等多个方面的性能。
OTA测试系统技术整理OTA测试着重进行整机辐射性能方面的测试,并逐渐成为手机厂商重视和认可的测试项目。
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对手机的辐射性能进行考察:一种是从天线的辐射性能进行判定,是目前较为传统的天线测试方法,称为无源测试;另一种是在特定微波暗室内,测试手机的辐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称为有源测试。
OTA测试就属于有源测试。
无源测试侧重从手机天线的增益、效率、方向图等天线的辐射参数方面考察手机的辐射性能。
无源测试虽然考虑了整机环境(比如天线周围器件、开盖和闭盖)对天线性能的影响,但天线与整机配合之后最终的辐射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如何,从无源测试数据无法直接得知,测试数据不是很直观。
有源测试则侧重从手机整机的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方面考察手机的辐射性能。
有源测试是在特定的微波暗室中测试整机在三维空间各个方向的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更能直接地反映手机整机的辐射性能。
OTA测试的优势:为考察手机的辐射性能,除考察手机天线的无源性能之外,整机的有源性能也是一个重要的考察方面。
当前整机有源性能越来越受到终端厂商的重视,因此在手机辐射性能的考察中应将两种辐射性能综合起来考虑。
目前Molexy研发中一般都要求天线供应商提供无源和有源测试报告。
手机通话时,由于人脑靠近手机天线,将降低手机的发射和接收性能,手机整机辐射的发射和接收性能都会降低。
在手机研发过程中应定量测量人脑对手机的发射和接收性能的影响,进行优化设计,使发射和接收性能降低不能太大,即减少人体和天线的电磁耦合效应。
主要进行手机在电缆连接模式下的射频性能测试;至于手机整机的辐射发射和接收性能,在FTA测试中没有明确的规定,而OTA测试正好弥补FTA测试在这方面测试的不足。
同时,终端生产厂家必须对所生产手机的辐射性能有清楚的了解,并通过各种措施提高手机辐射的发射和接收指标。
OTA测试系统采用的SG24的近场折算远场测量方案,是目前最准确的天线测试方法。
有重复性高,准确度高,解析度高等优点应用领域:测试适用范围:3D天线场型测量、增益、天线效率、方向图、极化性能。
天线测试系统介绍•OTA测试概括•有关测试系统•测试软件•发展趋势•OTA是英文Over The Air的缩写,意思是通过空气(传导)进行的(测试)。
•一般来说,绝大部分手机设计都会用到射频连接器,就算从外表看不到,把手机拆开了也会看到的。
这个射频连接器起什么作用呢?它把手机的射频测试分成了两个部分,射频连接器以里的测试,和手机整体测试。
这个射频连接器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三通开关,保证在任意时刻手机内部的射频信号要么从射频连接器上走向射频线并进入测量仪器,要么通过射频连接器走向手机天线。
通路的切换取决于是否插入射频测试电缆。
我们把通过插入射频测试电缆做的测试叫做conductive测试,把拔出射频测试电缆做的测试叫做radiative测试,也叫OTA测试。
•在设计手机时,天线工程师和系统工程师要考虑的问题是产品最终的辐射性能和接收性能要足够好,同时这种性能要对方向不敏感。
如果手机的辐射性能对方向敏感(方向性很强)的话,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很有可能让人感觉到比如原地转90度,结果手机掉话了。
这样的使用性能让消费者是无法接受的。
所以,在手机设计过程中,我们引入OTA测试的方法,来验证手机辐射性能和接收性能的方向性,从而保证最终的产品质量。
•如果想验证手机的辐射性能,就必须有一个标准的测试系统。
比如在繁华的闹市,突然的掉话也许是因为网络繁忙的原因造成的。
一个标准的测试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标准:•对外界的干扰不受影响。
•测试系统可以模拟无限开放的空间。
•对外界的干扰不受影响主要指的是要在相应的测试频段有足够好的射频隔离度。
解决方案就是屏蔽室,外面有再大的干扰信号,里面也不受影响。
•模拟无限开放的空间是指微波是电磁波,在一个封闭空间内传播是会来回反射的,如果直接在屏蔽室内辐射电磁波,那么屏蔽室就成了一个封闭的波导,在无数个空间点上会形成驻波,这些驻波点会极大地影响测试结果,甚至会损伤器件。
为了消除驻波,人们在屏蔽室内部敷设吸波材料,效果就是从发射天线或者手机发出的电磁波碰到墙壁不会有任何的反射,从而保证只有一个路径的电磁波传输到相应的接收器上。
OTA测试能力OTA测试能力:1:有源部分辐射功率 (TRP)灵敏度性能 (TIS)2:无源部分天线增益测试(Gain)天线接口阻抗测试(Input Impedance)天线驻波比/回波损耗测试(VSWR/RL)天线方向图测试(Radiation Pattern)方向性(Directivity)波束宽带/前后比(3Db BW/FB Ratio)交叉极化比/隔离度(Cross Polar/Isolation)支持的无线制式:GSM,CDMA,WCDMA,TDSCDMA产品的有源或者无源测试;蓝牙,WIFI,DVB等天线的无源测试;目前支持的测试规范:1:CTIA的OTA测试规范(Test Plan for Mobile Station Over the Air Performance V2.2.2)2:GCF 的OTA测试规范(GCF CC V3.33最新规定)3:3GPP/ETSI OTA antenna performance conformance testing (TS 34.114,TS25.144) 4:中国工信部在2008年强制执行的OTA进网规定(YDT 1484-2006)5:无源天线测试标准(Passive antenna test:IEEE149-1979)TRP全称Total Radiated Power,即总辐射功率。
其含义是手机在空间三维球面上的射频辐射功率的积分值,反应了手机在所有方向上的发射特性。
打个比方,就如同一盏灯泡在所有方向上的辐射的光的总和。
那么越亮就代表其发射的能量越多,越暗就代表其发射的能量越少。
但是辐射功率是有上限的,手机本身对最大的辐射功率进行了限制,任何手机的射频模块输出功率不会超过2W(33dBm)。
越是接近这个值,说明信号发射能力越好,也说明辐射更大。
该指标通常与SAR指标(反映人体吸收的辐射的指标)相互制约,一部合格的手机既要有好的发射能力,又要有较低的SAR 值。
. OTA 测试介绍手机的无源测试和有源测试OTA(Over The Air 在空气中测试性能,与传导测试相对应,属三维测试)。
当前在手机射频性能测试中越来越关注整机辐射性能的测试,这种辐射性能反映了手机的最终发射和接收性能。
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对手机的辐射性能进行考察:一种是从天线的辐射性能进行判定,是目前较为传统的天线测试方法,称为无源测试;另一种是在特定微波暗室内,测试手机的辐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称为有源测试。
无源测试侧重从手机天线的增益、效率、方向图等天线的辐射参数方面考察手机的辐射性能。
无源测试虽然考虑了整机环境(比如天线周围器件、开盖和闭盖)对天线性能的影响,但天线与整机配合之后最终的辐射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如何,从无源测试数据无法直接得知,测试数据不是很直观。
有源测试则侧重从手机整机的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方面考察手机的辐射性能。
有源测试是在特定的微波暗室中测试整机在三维空间各个方向的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更能直接地反映手机整机的辐射性能。
CTIA(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 and Internet Association)制定了OTA(Over The Air)的相关标准。
OTA 测试着重进行整机辐射性能方面的测试,并逐渐成为手机厂商重视和认可的测试项目。
OTA 测试的目的目前只有通过FTA(Full Type Approval)认证测试的手机型号才能上市销售,在FTA 测试中,射频性能测试主要进行手机在电缆连接模式下的射频性能测试;至于手机整机的辐射发射和接收性能,在FTA 测试中没有明确的规定,而OTA 测试正好弥补FTA 测试在这方面测试的不足。
同时,终端生产厂家必须对所生产手机的辐射性能有清楚的了解,并通过各种措施提高手机辐射的发射和接收指标。
如果手机辐射性能不好,将产生手机信号不好、语音通话质量差、容易掉线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也是客户投诉比较多的问题。
天线OTA测试参数OTA测试(Over-the-Air Testing)是一种通过无线信道对设备进行测试的方法,能够检测设备在真实网络环境下的性能和功能。
为了进行OTA测试,需要设置一些参数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频率范围:OTA测试需要选择适当的频率范围,以确保能够覆盖设备所支持的所有通信频率。
这可以通过设备的规格表来确定。
通常,测试应该涵盖设备所支持的所有标准和非标准频率,以确保全面评估设备的性能。
2.发射功率:OTA测试需要设定设备的发射功率。
发射功率是指设备在传输数据时所使用的无线信号的功率水平。
设定正确的发射功率很重要,因为发射功率会影响到设备的通信质量和稳定性。
测试中应该设置不同的发射功率级别来评估设备在不同功率下的性能。
3.接收灵敏度:OTA测试需要设定设备的接收灵敏度。
接收灵敏度是指设备能够接收和解码信号的最小功率水平。
设定正确的接收灵敏度很重要,因为它会影响到设备的通信范围和可靠性。
测试中应该设置不同的接收灵敏度级别来评估设备在不同信号强度下的接收能力。
4.效果判定:OTA测试需要设定一个效果判定标准,以评估设备的性能。
效果判定标准可以是设备传输速率、误码率、连接稳定性等指标。
根据设备的使用场景和要求,可以设定不同的效果判定标准。
5.测试环境:OTA测试需要在合适的测试环境中进行。
测试环境应该尽可能接近实际使用环境,以便准确评估设备在真实网络环境下的性能。
测试环境还应该排除干扰源,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6.测试工具:OTA测试需要使用一些专业的测试工具来进行。
这些测试工具可以测量设备的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传输速率、误码率等指标。
测试工具还可以模拟不同的信号环境和干扰源,以评估设备在不同情况下的性能。
7.测试步骤:OTA测试需要按照一定的测试步骤进行。
测试步骤应该包括设备的准备工作、测试参数的设定、测试环境的准备、测试工具的配置、测试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
测试步骤应该清晰明确,以确保测试的有效性和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