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OTA测试规范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180.00 KB
- 文档页数:15
WIFI-OTA测试规范简介(二)上期对WLAN 的测试搭建进行了介绍,这期我们针对WLAN 终端机的传导测试进行介绍。
测试环境如下图所示:1.发射功率测试:测试步骤:推荐步骤:1)设置AP 衰减器,满足在被测物天线连接端的接收信号高于初始接收灵敏度10dB。
2)设置RX 衰减器,满足在WLAN 接收机输出端的被测物的接收信号等级高于初始接收灵敏度10dB,但是不能超过50 dB。
3)设置AP 测试仪在指定的信道、调制方式及数据速率下发射所要求的信号。
4)被测物与AP 测试仪相连。
5)AP 测试仪发射连续的单播测试数据包给被测物。
6)被测物反馈所接收到的带有ACK 控制帧的单播测试数据包。
7)WLAN 接收机报告所接收的ACK 控制帧,数据传输率和控制电脑所读到的RSSI 值。
计算并记录大约10 秒时间里RSSI 的平均值。
8)在每个要求的信道及数据传输速率下重复步骤3 到7。
9)制作一个表格填写每次测试的信道,调制方式,数据传输速率和RSSI 的平均值。
RSSI 的读取:10)移开被测物并且与能够产生WLAN IEEE 802.11a/b/g 信号的一个矢量信号发生器相连。
11)在步骤9 中表格按照初始测试在指定的中心频率,调制方式及数据传输速率下设置信号发生器并发送WLAN ACK 控制帧。
12)设置WLAN 接收机的信道与信号发生器相同。
13)通过WLAN 接收机监控所报告的RSSI。
14)调整信号输出等级以便在相应接收灵敏度测试中记录WLAN 接收机所报告RSSI,并且记录信号输出等级。
15)按照表格重复步骤11-14 测试所有的数据传输速率及信道。
2.接收灵敏度度测试:测试步骤:推荐步骤:1)设置AP 衰减器,满足在被测物天线连接端的接收信号至少高于初始接收灵敏度10dB。
2)设置RX 衰减器,满足在WLAN 接收机输出端的被测物的接收信号等级至少高于初始接收灵敏度10dB,但是不能超过50 dB。
无线路由器测试规范和要求日期校正版本描述作者审察新拟订刘琢励Tony目录一、测试要求 (4)二、测试设备 (4)三、性能测试 (4)有线测试(用 Smarbit 测试) (4)、 LAN-LAN throughput (100米网线) (4)、 LAN-LAN Frame loss (100米网线) (5)、 Latency(100米网线) (5)、 Back to Back (100米网线) (5)、address cach size (5)、 LAN-WAN Throughput (100米网线) (5)、 LAN → WAN Throughput(100米网线) (5)、并发会话数 (5)、每秒最大连接数 (5)、单向单进度LAN → WLAN (6)、单向单进度WLAN → LAN (6)、单向单进度WLAN → WLAN (6)、单向六进度LAN → WLAN (7)、单向六进度WLAN → LAN (7)、双向六进度WLAN → LAN (7)、双向六进度WLAN............................................................................................................................................................................. → WLAN7 、双向双进度WDS → WDS.. (8)、单向单进度WLAN-W AN (8)3.3 、加密测试 (8)、不加密 (8)、加密种类WEP (8)、加密种类WPA (9)、加密种类WPS (9)3.4 、无线距离测试 (9)、5米距离单向单进度LAN → WLAN (9)、10米距离单向单进度LAN → WLAN (10)、20米距离单向单进度LAN → WLAN (10)、50米距离单向单进度LAN → WLAN (10)、100米距离单向单进度LAN → WLAN (10)、穿墙测试单向单进度LAN → WLAN (11)、电压拉偏测试 (11)、无线路由器其余测试 (11)、指示灯测试 (11)、50次开关电源测试 (11)、按钮测试 (11)、 ping 包测试 (11)、端口双工协商测试 (12)、牢固性测试 (12)、 LAN--WLAN 12小时牢固性测试 (12)、 WDS--WDS 12小时牢固性测试 (12)、 LAN-LAN 12小时牢固性测试 (12)、 PPPOE 拨号上网牢固性测试 (13)、应用程序测试 (13)3.7.6 Qos 测试 (13)、 LAN-W AN12小时牢固性测试 (14)、老化测试 (14)、硬件兼容性测试 (14)、无线兼容性测试 (14)3.10 、比较测试 (15)近距离单向单进度 (15)LAN → WLAN (15)近距离双向六进度 (15)WLAN -LAN (15)四、软件功能测试 (15)为了规范无线路由器测试,特别是硬件测试,拟订本规范。
WIFI开发及调试细节讲解大纲:第一章WIFI测试内容第二章测试仪器第三章(2.4G/5G)WIFI测试流程(IQ 举例)1.IQ设备基础配置2.发射功率测试TX Power3.发送信号频谱模板测试Transmit Spectrum Mask4.频率误差测试Frequency Error5.矢量误差幅度测试EVM6.频带边缘以及谐波测试Band Edges and Harmonics7.频谱平坦度测试Spectral Flatness8.TX上升/下降时间测试Power On/Off Ramp9.接收灵敏度测试Receiver Sensitivity10.接收最大输入信号电平测试Receiver Maximum input level11.邻道抑制测试Receive Adjacent Channel Rejection12.吞吐量测试Conductive Throughput13.OTA测试第一章WIFI测试内容WIFI测试内容包括:1.发射功率Transmitter Power2.发送信号频谱模板Transmit Spectrum Mask3.频率误差Frequency Error4.矢量误差幅度EVM5.频带边缘以及谐波Band Edges and Harmonics6.频谱平坦度Spectral Flatness7.TX上升/下降时间Power On/Off Ramp8.接收灵敏度Receiver Sensitivity9.接收最大输入信号电平Receiver Maximum input level10.邻道抑制Receive Adjacent Channel Rejection11.吞吐量Conductive Throughput第二章测试仪器WIFI常用测试仪器有:LightPoint公司生产的IQ系列,如IQview/nXn矢量信号分析仪器CMW500功率计第三章(2.4G/5G)WIFI测试流程(IQ 举例)1.IQ设备基础配置及操作步骤:1)通过IE浏览器访问IQxel:需要将控制仪器的PC和IQxel的IP地址设置在同一个网段2)选择Tools界面,再点击Port Routing3)Port Routing对话框点击Pathloss界面:TX Test端口选择VSA;RX Test端口选择VSG.4)选择Pathloss Setup界面:设置频点,线损值;点击Apply并Refresh.2.发射功率测试TX Power1)TX power 规范指标中国及欧洲≤20dBm;日本≤22dBm北美≤30dBm国内指标可理解为:天线增益≤10dBi时,≤100mW(20dBm)天线增益≥10dBi时,≤500mW(27dBm)2)IQ仪器测试举例a)测试Tx test - 11b (DSSS)•仪器操作说明:Settings界面:standards Family选择DSSS(直接序列扩频)备注:Setting页面是设置仪器捕捉波形模式,11b选择DSSS,11a/g/n/ac选择OFDM。
WLAN-OTA测试要求及测试方法简介
WLAN 是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 的缩写。
即无线局域网。
是计算
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从专业角度讲,无线局域网利用了无线
多址信道的一种有效方法来支持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并为通信的移动化、个性
化和多媒体应用提供了可能。
通俗地说,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WLAN)就是在不采用传统缆线的同时,提供以太网或者令牌网络的
功能。
在OTA 测试中主要针对的是带有WLAN 功能的手机,包括STA 及AP
的测试。
WLAN 的OTA 测试参考的标准是由CTIA 和Wi-Fi Alliance 共同颁
布的Test Plan for R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Wi-Fi Mobile Converged Devices。
标准要求如下:
1、TRP 测试要求:
- 测试信道:IEEE 802.11b/g 低、中(No.6)、高信道
IEEE 802.11a 低、中(所支持)、高信道
- 数据传输速率:IEEE 802.11b 11Mbps
IEEE 802.11g 6Mbps
IEEE 802.11a 6Mbps
- 被测物处于最大的发射功率
2、TIS 测试要求:
- 测试信道:IEEE 802.11b/g 低、中(No.6)、高信道
IEEE 802.11a 低、中(所支持)、高信道
- 数据传输速率:IEEE 802.11b 11Mbps
IEEE 802.11g 54Mbps
IEEE 802.11a 54Mbps。
ota测试流程OTA测试流程一、引言OTA(Over-The-Air)是一种通过无线网络进行软件升级和更新的技术,它使得设备可以在不需要物理连接的情况下进行固件更新。
OTA测试是为了确保OTA功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执行的测试过程。
本文将介绍OTA测试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OTA测试流程1. 确定测试目标:在开始OTA测试之前,需要明确测试的目标和范围。
例如,测试特定的固件版本、特定的设备型号等。
2. 环境准备:搭建OTA测试环境,包括设备、服务器、网络等。
确保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 制定测试计划:根据测试目标和范围,制定OTA测试计划。
测试计划应包括测试的内容、测试的时间安排、测试的资源需求等。
4. 设计测试用例:根据测试计划,设计OTA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应覆盖各种测试场景,包括正常升级、异常升级、网络中断等情况。
5. 执行测试用例:按照设计的测试用例,执行OTA测试。
测试过程中需要记录测试结果和问题,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
6. 分析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对于出现的问题,需要及时跟踪和解决,以确保OTA功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7. 优化和改进:根据测试结果和问题分析,对OTA功能进行优化和改进。
包括修复问题、优化性能、提升用户体验等。
8. 验证测试结果:在优化和改进之后,重新执行OTA测试,验证测试结果。
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并且OTA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9. 编写测试报告:根据测试结果和测试过程,编写OTA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应包括测试的目的、测试的方法、测试的结果和问题分析等内容。
三、OTA测试注意事项1. 网络稳定性:OTA测试需要依赖网络进行固件的传输和升级,因此需要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模拟网络中断等异常情况,以验证OTA功能的鲁棒性。
2. 安全性考虑:OTA功能涉及设备的固件升级,因此需要考虑安全性。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验证固件的完整性和可信性,以防止非法固件的升级。
WIFI-OTA测试规范简介WLAN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的缩写,指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将计算机设备互联起来,构成可以互相通信和实现资源共享的网络体系。
无线局域网本质的特点是不再使用通信电缆将计算机与网络连接起来,而是通过无线的方式连接,从而使网络的构建和终端的移动更加灵活。
最新的关于WLAN-OTA测试参考标准是由CTIA和Wi-Fi Alliance共同颁布的“Test Plan for R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Wi-Fi Mo bile Converged Devices_Version 1.1”。
下面我们会对WLAN-OTA测试规范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
WLAN-OTA测试系统搭建:下图为测试系统的搭建所要求的设备:AP和WLAN Station测试仪:当进行测试时,测试仪连接电脑并且能够通过电脑对测试仪进行控制。
测试基本要求如下:规格IEEE 802.11a, 802.11b, 802.11g信号速率IEEE 802.11a/g:• 54, 48, 36, 24, 18, 12, 9, 6MbpsIEEE 802.11b:• 11, 5.5, 2, 1Mb ps频率范围 2.412 to 2.484GHz4.915 to5.32 GHz and 5.5 to 5.805GHz射频调制类型IEEE 802.11b and 802.11g:WLAN接收机:当进行测试时,接收机用于报告所接收RSSI并且记录ACK的数量。
测试基本要求如下:测试环境如下图所示:1. 发射功率测试:测试步骤:推荐步骤:1) 设置AP衰减器,满足在被测物天线连接端的接收信号高于初始接收灵敏度10dB。
2) 设置RX衰减器,满足在WLAN接收机输出端的被测物的接收信号等级高于初始接收灵敏度10 dB,但是不能超过50 dB。
3) 设置AP测试仪在指定的信道、调制方式及数据速率下发射所要求的信号。
WIFI-OTA测试规范简介(五)WLAN AP 的传导测试项目。
测试环境如下图所示,PC 通过以太网端口来控制APUT,WLAN 基站仅仅用于APUT 的通讯,功能与测试AP 相似。
1.发射功率测试:测试步骤推荐步骤:1)设置AP 衰减器,满足在被测物天线连接端的接收信号高于初始接收灵敏度10dB。
2)设置RX 衰减器,满足在WLAN 接收机输入端的APUT 的接收信号等级高于初始接收灵敏度10dB,但是不能超过50 dB。
3)设置APUT 在指定的信道、调制方式及数据速率下发射所要求的信号。
4)WLAN 基站与APUT 同步,并且发射连续的单播测试数据包给APUT,APUT 反馈带有ACK 控制的数据包。
5)WLAN 接收机报告APUT 所接收的ACK 控制帧,数据传输率和控制电脑所读到的RSSI 值。
计算并记录大约10 秒时间里RSSI 的平均值。
6)在每个要求的信道及数据传输速率下重复步骤3 到5。
7)制作一个表格填写每次测试的信道,调制方式,数据传输速率和RSSI 的平均值。
RSSI 的读取:8)移开被测物并且与能够产生WLAN IEEE 802.11a/b/g 信号的一个矢量信号发生器相连。
9)在步骤9 中表格按照初始测试在指定的中心频率,调制方式及数据传输速率下设置信号发生器并发送WLAN ACK 控制帧。
10)设置WLAN 接收机的信道与信号发生器相同。
11)通过WLAN 接收机监控所报告的RSSI。
12)调整信号输出等级以便在相应接收灵敏度测试中记录WLAN 接收机所报告RSSI,并且记录信号输出等级。
13)按照表格重复步骤9-12 测试所有的数据传输速率及信道。
2.接收灵敏度度测试:测试步骤:推荐步骤:1)设置AP 衰减器,满足在WLAN APUT 的天线连接端的接收信号至少高于初始接收灵敏度10dB。
2)设置RX 衰减器,满足在WLAN APUT 输出端的被测物的接收信号等级至少高于。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wifiota接收灵敏度标准这一主题,我们需要首先了解什么是wifiota以及接收灵敏度标准的含义和作用。
一、什么是wifiota?1. wifiota是一种专门用于物联网设备的通信技术,它采用Wi-Fi协议来连接设备并进行数据传输,使得设备之间能够实现互联互通。
在物联网时代,wifiota技术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包括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工厂等领域,已经成为物联网设备通信的重要方式。
2. 了解wifiota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对我们理解接收灵敏度标准至关重要。
只有充分理解wifiota技术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才能更好地去评估和掌握其接收灵敏度标准。
二、接收灵敏度标准的概念和作用1. 接收灵敏度是指接收设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接收并识别到的最小信号强度。
在无线通信中,信号的传输往往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接收设备的接收灵敏度标准直接关系到设备是否能够有效地接收信号,从而影响通信质量和稳定性。
2. 接收灵敏度标准的作用在于帮助我们评估设备在接收信号方面的性能表现,以及确定设备能够正常工作的最低信号强度。
通过了解和掌握接收灵敏度标准,我们能够更好地进行无线通信设备的选型和性能评估,确保设备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通信。
三、wifiota接收灵敏度标准的评估和应用1. 评估wifiota接收灵敏度标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设备本身的接收灵敏度指标、通信环境和干扰因素等多方面因素。
通过对接收灵敏度标准进行全面的评估,能够更好地了解设备在不同环境下的信号接收能力,从而为设备的部署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2.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和需求来确定wifiota设备的接收灵敏度标准,以确保设备在特定环境下能够稳定地进行通信。
而对于不同的物联网设备,其对接收灵敏度标准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的评估和应用。
四、个人观点和总结在我看来,wifiota接收灵敏度标准的评估和应用对于物联网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OTA测试用例1. 引言OTA(Over-The-Air)是一种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软件和固件更新的技术。
OTA测试是确保OTA功能正常运作的重要环节,它涵盖了各种测试场景,包括软件更新、固件升级、安全性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OTA测试用例的编写,以确保OTA功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OTA测试用例编写流程OTA测试用例的编写流程如下:1.确定测试目标和测试范围:明确测试的目标和范围,例如测试特定设备的OTA功能是否正常,或测试特定固件版本的OTA更新是否成功。
2.收集测试数据和环境:收集测试所需的数据和环境,包括测试设备、测试固件、测试网络环境等。
3.制定测试计划:根据测试目标和测试范围,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用例的编写和执行计划。
4.编写测试用例:根据测试目标和测试范围,编写详细的测试用例,包括测试步骤、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
5.执行测试用例:按照测试计划执行测试用例,记录测试结果和问题。
6.分析测试结果:分析测试结果,包括验证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是否一致,识别问题和改进点。
7.编写测试报告:根据测试结果和分析,编写详细的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目标、测试范围、测试用例、测试结果、问题和改进点等。
3. OTA测试用例编写要点OTA测试用例的编写需要注意以下要点:3.1 测试目标和范围明确测试的目标和范围,例如测试特定设备的OTA功能是否正常,或测试特定固件版本的OTA更新是否成功。
3.2 测试用例的分类根据测试目标和范围,将测试用例进行分类,例如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等。
3.3 测试步骤和预期结果每个测试用例应包含详细的测试步骤和预期结果,以确保测试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
3.4 测试数据和环境测试用例中应指定所需的测试数据和环境,包括测试设备、测试固件、测试网络环境等。
3.5 测试覆盖率测试用例应尽可能覆盖各种测试场景,包括正常情况下的OTA更新、异常情况下的OTA更新等。
3.6 异常处理测试用例中应包含异常处理步骤和预期结果,以确保在异常情况下的OTA更新能够正确处理。
WiFi测试规范测试目的1、测试机顶盒的wifi性能是否满足需求2、对比测试机顶盒的wifi性能,判断盒子wifi性能的好坏测试环境1、无其他wifi信号干扰的测试环境注:可用手机下载wifi分析仪查看测试环境周围的wifi情况,如下图2、根据实际测试目的与要求搭建测试环境测试设备笔记本电脑、机顶盒、电视机、路由器注:1、机顶盒需要安装iperf.app软件2、JPerf2.0运行环境操作系统:Java运行环境:JREjxpiinstall.exe网络要求:Jperf可以在任何IP 网络上运行,包括本地以太网,因特网接入连接和Wi-Fi网络。
测试过程一、机顶盒可以安装.app软件,如:STB-6015C1、机顶盒当server端①、打开机顶盒并建立wifi热点;②、电脑通过无线连接机顶盒建立的热点;③、打开机顶盒iperf软件,在iperf的输入框下,输入如下命令:iperf –s –f m –i 1然后点击打开;④、运行jperf.bat 设置信息如下图;注:1、Iperf command是根据设置自动生成的,不需要手动输入。
2、server address是机顶盒的IP地址,此时可根据电脑连接的无线IP地址,写入机顶盒的IP地址。
⑥、点击右上方运行即可开始测试2、机顶盒当client端①、用路由器建立无线wifi②、电脑与机顶盒均连接此路由器的无线wifi,并记录下此时机顶盒的IP地址③、剩余测试步骤与机顶盒当服务端时的步骤一致二、机顶盒无法安装APP软件,如:STB-9832C11、机顶盒通过有线连接网络,并建立wifi热点。
2、通过串口命令,将测试软件挂在到机顶盒上将iperf放置于U盘根目录下,然后插到机顶盒上,并通过串口输入以下命令(机顶盒所用软件必须打开了串口才可以输入进去)killall -9 mickeymount -o rw,remount /root/mount /dev/sda1 /mnt/usb/cp /mnt/usb/iperf /root/synccd /root./iperf -s -f m -i 13、打开测试工具,开始测试测试步骤与上面一致测试结果附件一:网络性能测试工具iperf详细使用图文教程Iperf是一个网络性能测试工具。
WIFI-OTA测试规范简介(四)针对带有WLAN 的终端机WLAN 部分及模块部分的辐射性能测试进行介绍。
WLAN 部分的测试环境如下图所示,但是要求增加一台模拟基站,并且模拟基站的天线安放在暗室的合适位置。
WLAN 部分仅要求对自由空间进行测试。
测试步骤:(一)推荐步骤:1)设置AP 衰减器,满足在被测物天线连接端的接收信号高于初始接收灵敏度10dB。
2)设置RX 衰减器,满足在WLAN 接收机输出端的被测物的接收信号等级高于初始接收灵敏度10dB,但是不能超过50 dB。
3)设置AP 测试仪在指定的信道、调制方式及数据速率下发射所要求的信号。
4)被测物与AP 测试仪相连。
5)AP 测试仪发射连续的单播测试数据包给被测物。
6)被测物反馈所接收到的带有ACK 控制帧的单播测试数据包。
7)WLAN 接收机报告所接收的ACK 控制帧给控制电脑并且记录每秒的ACK控制帧的数目。
8)控制电脑记录在接收100(TBF)数据帧时段内及相应的ACKs 下数据帧的数目和ACK 控制帧的数目。
FRR 计算公式(ACKs 接收数目/发射的数据帧) 9)增加AP 衰减器的值,直到每增加1dB,FRR 值低于90%。
10)AP 衰减器每减低1dB,记录此值为A。
11)重复步骤1-10 测试每个要求的信道,制式及数据传输速率。
12)制作一个表格填写每次测试的信道,调制方式,数据传输速率和RSSI 的平均值。
(二)测试AP 和AP 衰减器的设置: 1 )测量功率等级并且精确到0.5dBm。
2 )在步骤13 中测量到的功率等级加上10dB 然后减去AP 衰减器的衰减值计算结果为接收灵敏度,计算公式:P+10-A,精确到1dBm。
3 )按照表格重复步骤13-14 测试所有的数据传输速率及信道。
以上关于WLAN 部分的测试,下面我们介绍模块部分的测试。
测试环境如。
ota测试标准OTA测试标准是指在线旅游平台(OTA)进行软件测试时所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流程。
OTA测试的目的是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功能完整性和用户体验。
下面是OTA测试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1.测试范围和目标:-明确定义测试的范围,包括前端和后端功能、性能和安全性等方面。
-确保所有业务需求和用户需求都得到满足,同时保证应用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检查平台是否满足行业标准和规定,如在线支付的安全性、酒店预订的可靠性等。
2.测试类型和策略:-功能测试:验证平台的各项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正常运行。
-性能测试:测试平台在达到预期负载情况下的性能表现,包括响应时间、处理能力等。
-安全性测试:验证平台在各种攻击和威胁下的安全性能,如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等。
-兼容性测试:测试平台在不同操作系统、浏览器和设备上的兼容性,确保用户能够正常访问和使用。
-用户体验测试:以用户的视角来评估平台的易用性、界面友好性和交互设计等方面。
3.测试环境和工具:-测试环境:搭建适合测试的开发、测试和生产环境,确保测试的可重复性和可测性。
-测试工具:使用专业的测试工具来辅助测试,如JMeter用于性能测试、Selenium用于功能测试等。
4.测试流程和阶段:-测试规划:明确测试目标、范围和策略,编写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
-测试执行:根据测试计划和用例,进行测试操作和记录测试结果。
-缺陷管理:及时记录和跟踪缺陷,并与开发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解决。
-测试评估:对测试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提供测试报告并汇总测试数据。
-测试优化: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5.测试指标和评估标准:-测试指标:包括测试用例通过率、缺陷密度、平均响应时间、用户满意度等。
-评估标准:根据行业标准和用户需求,制定合适的评估标准来衡量系统的质量和性能。
6.测试人员和团队:-测试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技术背景和测试经验,能够独立完成各项测试任务。
1. 发射功率测试:测试步骤:推荐步骤:1) 设置AP衰减器,满足在被测物天线连接端的接收信号高于初始接收灵敏度10dB。
2) 设置RX衰减器,满足在WLAN接收机输出端的被测物的接收信号等级高于初始接收灵敏度10dB,但是不能超过50 dB。
3) 设置AP测试仪在指定的信道、调制方式及数据速率下发射所要求的信号。
4) 被测物与AP测试仪相连。
5) AP测试仪发射连续的单播测试数据包给被测物。
6) 被测物反馈所接收到的带有ACK控制帧的单播测试数据包。
7) WLAN接收机报告所接收的ACK控制帧,数据传输率和控制电脑所读到的RSSI值。
计算并记录大约10秒时间里RSSI的平均值。
8) 在每个要求的信道及数据传输速率下重复步骤3到7。
9) 制作一个表格填写每次测试的信道,调制方式,数据传输速率和RSSI 的平均值。
RSSI的读取:10) 移开被测物并且与能够产生WLAN IEEE 802.11a/b/g信号的一个矢量信号发生器相连。
11) 在步骤9中表格按照初始测试在指定的中心频率,调制方式及数据传输速率下设置信号发生器并发送WLAN ACK控制帧。
12) 设置WLAN接收机的信道与信号发生器相同。
13) 通过WLAN接收机监控所报告的RSSI。
14) 调整信号输出等级以便在相应接收灵敏度测试中记录WLAN接收机所报告RSSI,并且记录信号输出等级。
15) 按照表格重复步骤11-14测试所有的数据传输速率及信道。
2. 接收灵敏度度测试:测试步骤:推荐步骤:1) 设置AP衰减器,满足在被测物天线连接端的接收信号至少高于初始接收灵敏度10dB。
2) 设置RX衰减器,满足在WLAN接收机输出端的被测物的接收信号等级至少高于初始接收灵敏度10dB,但是不能超过50 dB。
3) 设置AP测试仪在指定的信道、调制方式及数据速率下发射所要求的信号。
4) 被测物与AP测试仪相连。
5) AP测试仪发射连续的单播测试数据包给被测物。
规范化 WiFi 路由产品的测试,使测试有法可依,避免盲目性。
合用于 WiFi 路由产品。
3.1 测试样机需求数量:功能应用测试 2 台,稳定性测试 1~2 台,可靠性测试 2 台,性能测试 1~2 台,兼容性测试 1 台,共计 6~8 台;3.2 测试设备, PC (各种操作系统),各种芯片方案的无线网卡、无路线由器,高低温箱,屏蔽箱(或者屏蔽房),相关测试工具(包括测试软件),外线资源等。
3.3 资料需求:《产品立项规格书》,《客户定制需求说明》,《产品设计评审报告》,《产品功能模块说明》,《市场规格说明》。
熟悉网络基础知识, WiFi 相关规范的人员,人数视实际情况而定。
5.1 《WiFi路由产品功能应用测试报告》。
5.2 《WiFi路由产品稳定性测试报告》5.3 《WiFi路由产品可靠性测试报告》5.4 《WiFi路由产品性能测试报告》5.5 《WiFi路由产品兼容性测试报告》如下是WiFi 路由产品功能应用的测试项目:接口功能WAN 口工作模式支持半双工模式支持全双工模式支持自商议模式WAN 口兼容性测试WAN 口兼容性-HUB 连接测试指示灯测试power 灯检查wireless 灯检查WAN 灯检查LAN 灯检查按钮测试复位按钮测试OPEN开放式测试基本配置设备名称设备名称输入无线安全加密设置WPAWPA2WPA/WPA26.1.2.3 DHCP地址分配手动分配地址6.1.2.4 OPEN开放式测试文件管理文件管理存储挂载移除文件上传文件下载创建删除文件夹文件显示6.1.3.2 OPEN开放式测试外网接入无线中继中继开关及无线信号扫描中继自动连接测试中继连接安全无线模式连接测试中继接入应用6.1.4.2 OPEN开放式测试有线接入动态IP 接入动态IP 接入IP 续约静态IP 输入框测试静态IP 接入静态IP DNS 测试PPPOE 拨号6.1.4.4 OPEN开放式测试6.1.4.5 3G 拨号自动拨号手动拨号6.1.4.5 OPEN外网接入方式切换外网接入方式切换高级设置6.1.6.1 SAMBASAMBA 功能测试匿名开关各种工作模式下SAMBA 测试6.1.6.2 OPEN开放式测试6.1.6.3 DMSDMS 功能测试6.1.6.4 OPEN开放式测试升级6.固件升级文件正确性本地WEB 升级无线客户端升级远程升级异常升级语言语言切换简体中文英语繁体中文语义,语法测试页面按键测试标点用户信息修改登陆信息修改用户名和密码功能用户名最大长度密码最大长度游戏CS魔兽世界魔兽争霸星际终端PAD智能手机下载应用迅雷电驴网络视频通讯工具语音视频MSN网页浏览门户网站银行网站购物网站搜索引擎社交网站在线视频在线游戏邮箱具体操作步骤和测试判定请参照《WiFi 路由产品功能应用测试用例》进行各项功能应用进行测试验证。
WIFI-OTA测试规范简介WLAN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的缩写,指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将计算机设备互联起来,构成可以互相通信和实现资源共享的网络体系。
无线局域网本质的特点是不再使用通信电缆将计算机与网络连接起来,而是通过无线的方式连接,从而使网络的构建和终端的移动更加灵活。
最新的关于WLAN-OTA测试参考标准是由CTIA和Wi-Fi Alliance共同颁布的“Test Plan for R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Wi-Fi Mo bile Converged Devices_Version 1.1”。
下面我们会对WLAN-OTA测试规范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
WLAN-OTA测试系统搭建:下图为测试系统的搭建所要求的设备:AP和WLAN Station测试仪:当进行测试时,测试仪连接电脑并且能够通过电脑对测试仪进行控制。
测试基本要求如下:规格IEEE 802.11a, 802.11b, 802.11g信号速率IEEE 802.11a/g:• 54, 48, 36, 24, 18, 12, 9, 6MbpsIEEE 802.11b:• 11, 5.5, 2, 1Mb ps频率范围 2.412 to 2.484GHz4.915 to5.32 GHz and 5.5 to 5.805GHz射频调制类型IEEE 802.11b and 802.11g:WLAN接收机:当进行测试时,接收机用于报告所接收RSSI并且记录ACK的数量。
测试基本要求如下:测试环境如下图所示:1. 发射功率测试:测试步骤:推荐步骤:1) 设置AP衰减器,满足在被测物天线连接端的接收信号高于初始接收灵敏度10dB。
2) 设置RX衰减器,满足在WLAN接收机输出端的被测物的接收信号等级高于初始接收灵敏度10 dB,但是不能超过50 dB。
3) 设置AP测试仪在指定的信道、调制方式及数据速率下发射所要求的信号。
4) 被测物与AP测试仪相连。
5) AP测试仪发射连续的单播测试数据包给被测物。
6) 被测物反馈所接收到的带有ACK控制帧的单播测试数据包。
7) WLAN接收机报告所接收的ACK控制帧,数据传输率和控制电脑所读到的RSSI值。
计算并记录大约10秒时间里RSSI的平均值。
8) 在每个要求的信道及数据传输速率下重复步骤3到7。
9) 制作一个表格填写每次测试的信道,调制方式,数据传输速率和RSSI的平均值。
RSSI的读取:10) 移开被测物并且与能够产生WLAN IEEE 802.11a/b/g信号的一个矢量信号发生器相连。
11) 在步骤9中表格按照初始测试在指定的中心频率,调制方式及数据传输速率下设置信号发生器并发送WLAN ACK控制帧。
12) 设置WLAN接收机的信道与信号发生器相同。
13) 通过WLAN接收机监控所报告的RSSI。
14) 调整信号输出等级以便在相应接收灵敏度测试中记录WLAN接收机所报告RSSI,并且记录信号输出等级。
15) 按照表格重复步骤11-14测试所有的数据传输速率及信道。
2. 接收灵敏度度测试:测试步骤:推荐步骤:1) 设置AP衰减器,满足在被测物天线连接端的接收信号至少高于初始接收灵敏度10dB。
2) 设置RX衰减器,满足在WLAN接收机输出端的被测物的接收信号等级至少高于初始接收灵敏度10dB,但是不能超过50 dB。
3) 设置AP测试仪在指定的信道、调制方式及数据速率下发射所要求的信号。
4) 被测物与AP测试仪相连。
5) AP测试仪发射连续的单播测试数据包给被测物。
6) 被测物反馈所接收到的带有ACK控制帧的单播测试数据包。
7) WLAN接收机报告向控制电脑所接收的ACK控制帧。
8) 控制电脑计算在一段时间内所接收100(TBF)数据帧的数量及相应ACKs的ACK控制帧的数量。
帧接收率(FRR)计算如下:ACK接收量/数据帧发送量。
9) 增加AP衰减器的衰减值,直到增加1dB的衰减值FRR降低少于90%。
10) AP衰减器每减低1dB,记录此值为”A”。
11) 重复步骤3到10测试每个要求的信道及数据传输速率。
12) 制作一个表格填写每次测试的信道,调制方式,数据传输速率和AP衰减器的设置。
AP测试仪和AP衰减器的设置:13) 测量功率等级并且精确至0.5dBm,记录为”P”。
14) 在步骤13所测量到的功率等级增加10dB并且减到步骤10所记录的AP衰减器的值:P+10 -A。
最终值为接收灵敏度,并且精确至1dBm。
15) 重复步骤13-14测试所有的信道,调制方式,数据传输速率及其他的测试模式。
WLAN部分的测试环境如下图所示,但是要求增加一台模拟基站,并且模拟基站的天线安放在暗室的合适位置。
WLAN部分仅要求对自由空间进行测试。
测试步骤:(一)推荐步骤:1) 设置AP衰减器,满足在被测物天线连接端的接收信号高于初始接收灵敏度10dB。
2) 设置RX衰减器,满足在WLAN接收机输出端的被测物的接收信号等级高于初始接收灵敏度10 dB,但是不能超过50 dB。
3) 设置AP测试仪在指定的信道、调制方式及数据速率下发射所要求的信号。
4) 被测物与AP测试仪相连。
5) AP测试仪发射连续的单播测试数据包给被测物。
6) 被测物反馈所接收到的带有ACK控制帧的单播测试数据包。
7) WLAN接收机报告所接收的ACK控制帧给控制电脑并且记录每秒的ACK控制帧的数目。
8) 控制电脑记录在接收100(TBF)数据帧时段内及相应的ACKs下数据帧的数目和ACK控制帧的数目。
FRR计算公式(ACKs接收数目/发射的数据帧)9) 增加AP衰减器的值,直到每增加1dB,FRR值低于90%。
10) AP衰减器每减低1dB,记录此值为”A”。
11) 重复步骤1-10测试每个要求的信道,制式及数据传输速率。
12) 制作一个表格填写每次测试的信道,调制方式,数据传输速率和RSSI的平均值。
(二)测试AP和AP衰减器的设置:1 )测量功率等级并且精确到0.5dBm。
2 )在步骤13中测量到的功率等级加上10dB然后减去AP衰减器的衰减值计算结果为接收灵敏度,计算公式:P+10-A,精确到1dBm。
3 )按照表格重复步骤13-14测试所有的数据传输速率及信道。
以上关于WLAN部分的测试,下面我们介绍模块部分的测试。
测试环境如下图所示:如图所示,被测物和AP天线应安置在暗室中合适位置。
在最大接收灵敏度(参考极化方向和方位角)的位置完成对测试天线的测试作为参考值。
假如DUT射频指标没有进行测试,要求在自由空间条件下完成T IS测量作为参考值和参考方位。
AP通过Wi-Fi DUT的MAC地址发射连续短的单播UDP数据包。
当DUT发射最大功率时将反馈连续的ACKs。
通过PC AP控制器运行交换机,并生成连续的单播数据包。
交换机的软件作为一个可执行文件可从Wi-Fi联盟网站查询。
AP的Tx/Rx模拟输出端通过可变的衰减器连接暗室内的天线。
连接衰减器的目的是确保AP的发射信号不影响DUT相对灵敏度的测量。
假如DUT为一个802.11b的设备并且传输在1 Mbps,那么AP的数据速率设置为”aoto”,传输数据设置为11 Mbps。
完成此调试的重复时间约为630 μs。
假如DUT为一个802.11g或者802.11a的设备并且传输在6 Mbps,那么AP的数据速率设置为”aoto”,传输数据设置为54 Mbps。
完成此调试的重复时间约为165 μs。
测试步骤:TIS测试要求若天线为伸缩式,还要在天线拔出和缩回两种状态下进行测试。
测试搭建及测试步骤可参考“Test Plan for Mobile Station Over-The Air Performance” version 2.1第6章。
1) 关闭Wi-Fi功能测试模块的低,中,高三个信道的接收灵敏度并记录测试结果。
2) 打开Wi-Fi功能,设置DUT和AP使Wi-Fi DUT与AP同步。
3) 打开PC AP控制器的接收机激发Wi-Fi DUT发射。
4) 接收机将最先完成对DUT的ping测试。
如果ping的反馈很好,这时产生持续或预先定义的UDP 数据包。
数据包生成结束时完成最终ping测试。
5) 提高模块基站发射功率5dB。
6) 确定带有Wi-Fi的模块的相对接收灵敏度的测量与第6 章中所描述的DUT的调制相符。
7) 中间信道相对灵敏度的测量应该在全部或每种组合下进行,最大的分离间隔为500kHz。
8) 记录测试结果。
测试环境如下图所示,PC通过以太网端口来控制APUT,WLAN基站仅仅用于APUT的通讯,功能与测试AP相似。
1. 发射功率测试:测试步骤推荐步骤:1) 设置AP衰减器,满足在被测物天线连接端的接收信号高于初始接收灵敏度10dB。
2) 设置RX衰减器,满足在WLAN接收机输入端的APUT的接收信号等级高于初始接收灵敏度10dB,但是不能超过50 dB。
3) 设置APUT在指定的信道、调制方式及数据速率下发射所要求的信号。
4) WLAN基站与APUT同步,并且发射连续的单播测试数据包给APUT,APUT反馈带有ACK控制的数据包。
5) WLAN接收机报告APUT所接收的ACK控制帧,数据传输率和控制电脑所读到的RSSI值。
计算并记录大约10秒时间里RSSI的平均值。
6) 在每个要求的信道及数据传输速率下重复步骤3到5。
7) 制作一个表格填写每次测试的信道,调制方式,数据传输速率和RSSI的平均值。
RSSI的读取:8) 移开被测物并且与能够产生WLAN IEEE 802.11a/b/g信号的一个矢量信号发生器相连。
9) 在步骤9中表格按照初始测试在指定的中心频率,调制方式及数据传输速率下设置信号发生器并发送WLAN ACK控制帧。
10) 设置WLAN接收机的信道与信号发生器相同。
11) 通过WLAN接收机监控所报告的RSSI。
12) 调整信号输出等级以便在相应接收灵敏度测试中记录WLAN接收机所报告RSSI,并且记录信号输出等级。
13) 按照表格重复步骤9-12测试所有的数据传输速率及信道。
2. 接收灵敏度度测试:测试步骤:推荐步骤:1) 设置AP衰减器,满足在WLAN APUT的天线连接端的接收信号至少高于初始接收灵敏度10dB。
2) 设置RX衰减器,满足在WLAN APUT输出端的被测物的接收信号等级至少高于初始接收灵敏度1 0dB,但是不能超过50 dB。
3) 设置APUT在指定的信道、调制方式及数据速率下发射所要求的信号。
4) WLAN基站与APUT同步,并且发射连续的单播测试数据包给APUT,APUT反馈带有ACK控制的数据包。
5) WLAN接收机报告向控制电脑所接收的ACK控制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