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璧山县青杠初级中学校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导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90.00 KB
- 文档页数:2
第15课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第15课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知识要点 1. 隋唐时期,我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唐朝末年,成都是雕版印刷的中心;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唐朝咸通九年)刻印的《金刚经》。
宋朝时雕版印刷进入全盛时期。
北宋中期(11世纪中),平民毕�N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明朝时,我国发明了彩色套印术,分为套版和�版两种形式。
2. 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石制成指南器具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北宋时,指南针发明,并开始用于航海。
南宋初期,发展为罗盘针。
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
3. 火药是唐朝炼丹家发明的。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北宋真宗时,历史上第一个生产火器的作坊“广备攻城作”在开封设立,其中有专门制造火药的“火药作”。
4. 中国古代发明的对外传播① 元朝时,活字印刷术传到欧洲。
毕�N发明活字印刷术400多年后(15世纪),欧洲才有活字印刷。
② 12世纪,指南针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促进了世界航海业的发展。
③ 13世纪至14世纪,火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随堂练习 1. ________时,我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________时,在成都和江淮地区,雕版印刷开始成为一个新兴行业。
________时,雕版印刷进入了全盛时期。
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唐朝咸通九年)刻印的《_________》。
________中期,平民________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________时,我国发明了彩色套印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形式。
________时,活字印刷术传到欧洲。
_________多年后,欧洲才有活字印刷。
2. 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石制成指南器具_______。
_______时,指南针发明,并开始用于_______。
12世纪,指南针经___________传入欧洲,促进了世界航海业的发展。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九学习主题第15课《印刷术、指
南针与火药》教案川教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认识中国发明的印刷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体会活字印刷术的优点的创新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及其向世界的传播
教学难点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对世界影响
课时安排 1课时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九学习主题第16课《建筑奇观》
教案川教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赵州桥;了解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概况,影响,知道明长城起止点;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知识;了解明清皇宫,培养平面和空间概念。
2、过程与方法:观察赵州桥的图像资料,了解它的基本设计原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赵州桥、大运河、长城和故宫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
教学重点
大运河的作用赵州桥和长城的历史地位
教学难点
赵州桥的结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5课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教案(川教版七年级下)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知道我们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吗?(生略)四大发明在世界上有口皆碑,也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上册历史书中我们已经学习了造纸术的有关知识,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四大发明的其余三项: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一、印刷术师:说到印刷术,大家并不陌生,其实我们每天都在接触。
谁来给举个例子说明一下?生……师:(总结)大家手中的图文并茂的历史课本、试卷、海报所有的图书资料都是现代印刷术的成果。
但是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人们怎样才能得到一本书呢?生:手抄师:同学们太聪明了!就是手抄。
这种“抄写”方不方便啊?为什么?生:不方便。
速度慢、浪费时间、容易出错等等。
师:薄薄的一本书,从头至尾抄一遍,很不容易,如果要发给几百个人,就得抄几百遍,很浪费时间,费工费时就可想而见了,所以手抄书的流传局限性很大。
怎样才能克服以上的不便呢?后来,受到“印章”的启发。
人们便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由于是雕刻在木板上,所以叫雕版印刷。
师:大家请依据屏幕的提示看书了解相关内容。
1、我国的雕版印刷产生的时间?什么时候达到全盛时期?2、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什么?(ppt 展示图片)生…师:教师用课件显示并简单介绍和强调《金刚经》。
它是目前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唐咸通九年(868年)印制。
长约488厘米。
卷首为佛像画,后为经文。
画着佛祖对弟子们说法的神话故事,画面精美,线条流畅,刀法纯熟,说明了唐末的印刷业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师: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印刷过程,同学们在看的过程中思考一下他有什么优缺点:播放雕版印刷视频师:雕版印刷又要两个程序:雕刻、印刷。
我们来算一算,唐朝一个技术娴熟的雕刻工每天最多能刻50字,我们的历史书每页300字,约150页,如果用雕版印刷的方法印制我们的历史书,大概需要多少天呢?(900天)。
第15课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一、印刷术1.雕版印刷术(1)发明:隋唐。
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唐咸通九年)的《金刚经》。
(2)发展:唐朝末年,成为新兴的手工业。
宋朝时,进入全盛时期。
2.活字印刷术(1)发明:北宋中期,平民毕昇。
(2)传播:传到日本、朝鲜,元朝传至欧洲。
二、指南针1.司南的发明:战国时,利用天然磁石发明司南。
2.指南针的发明:北宋,发明并应用于航海,是世界上最早把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的国家。
3.罗盘的发明:南宋初期,指南针开始装入到刻有度数和方位的圆盘中,近代称之为“罗盘针”或“罗盘”。
4.指南针的传播:12世纪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
三、火药1.发明:唐朝炼丹家发明。
2.应用:唐朝末年,开始应用于军事。
宋元时期火器应用广泛。
3.传播:13—14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四、四大发明及意义: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
第16课建筑奇观一、赵州桥(1)朝代:隋朝;(2)设计及建造者:李春(3)特点: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大型石拱桥。
二、大运河(1)隋朝大运河中心:洛阳;两端:东南起余杭(今浙江杭州),北达涿郡(今北京)。
四段(从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
全长:2000多千米。
特点: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2)元朝大运河会通河:山东临清到东平。
通惠河:通州到大都。
作用:缩短了江南到大都的距离。
(3)影响: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流域,加强了南北的交流,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三、明长城(1)目的:加强对蒙古族和女真族的防御。
(2)两端: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全长6000多米。
(3)特点:是历代规模最大、防御设施最完善的城防工程。
四、故宫:(紫禁城,宫城)(1)北京城:明成祖在元大都基础上营建,由宫城、皇城和京城组成。
(2)故宫:地位:明清的皇宫,北京城的核心。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教学设计王彬一、教学目标1、识记与理解:记住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发明的时间及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了解三大发明的兴起、发展与传播;理解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能力与方法:通过自学与讨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及其向世界的传播2、难点: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教学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提问:同学们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吗?学生问答后,教师讲解:四大发明在世界上有品皆碑,它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它也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上册历史书中我们已经学习了造纸术的有关知识,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四大发明的其余三项: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二)自学与反馈151、自学教材内容,教师提出要求:从引言到教材94页,包括小字、插图和辅栏。
用笔勾划重点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
①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哪两个阶段?即__________印刷术和________印刷术②雕版印刷术发明于什么时期?活字印刷术发明于什么时期?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③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什么?④指南针的发明是在什么时候?何时开始用于航海?它的发明有何影响?⑤火药发明于什么时期?主要应用于什么?2、学生自学后,小组内交流,要求每位同学都能回答,再让学生反馈,教师板书。
(三)合作与探究15过渡: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学,对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们再来仔细看看它们的发明过程以及应用与传播。
请看小黑板:1、阅读教材,分别说说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印刷过程,并进行比较,哪一种更先进?为什么?2、分别说说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对外传播的情况,这说明什么?3、教材介绍了哪些指南器具?指南针促进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联系所学知识,想想什么时期的哪位航海家完成了七下西洋的壮举?4、当你了解我国的四大发明后,你的心情如何?为什么?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教师到级内巡视和提示,组内形成一致答案后进行组与组的交流汇报,教师作适当评价,并作补充讲解。
第15课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记住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名称,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发明的时间及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
了解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传播过程。
理解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能力目标:通过概括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过程及其向世界传播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观察《金刚经》、指南针等图片,培养他们观察想象能力和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通过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的深远影响,认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的实验的制作、参观、讨论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发明创造的艰辛,认识四大发明的历史发展进程和四大发明背后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学习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树立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并认识科学技术的发明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形成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念的初步认识。
学情分析:我所教的班是七年级五班,该班有学生58人,大部分同学学习习惯良好,学习积极性高,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部分学生有主动学习的行为,深得老师赞赏。
比较喜欢上历史课,学习热情也很高,并喜欢与老师友好相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常在一起交流学习体会。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及其对世界的重大影响。
教学难点: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经过,分析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教具准备:印章、印泥、中国象棋、肥皂碎块、指南针模型、世界地图。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1课时复习已知:(2分钟)七年级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上册又学习过造纸术。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5课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川教版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第二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A、出现了最早的纸币B、火药开始用于军事C、发明了活字印刷术D、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较之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最大优点是( )A、经济省时B、能进行套色印刷C、促进文化的传播D、不怕火烧【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图人物是我国宋代杰出的发明家,他的重大发明是( )A、指南针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火药武器【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面是南宋地方官就江南经济发展情况向朝廷作的汇报,查明属实的是( )①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②南方的丝织业超过北方③南宋的海船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④中国商船已远达非洲东海岸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到2013年底,中国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正式提供连续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届时覆盖区内定位精度达到10米。
古代四大发明中与导航相关的的是( )A、指南针B、印刷术C、造纸术D、火药【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关于下面两幅作品描述最准确的是( )A、两者都是为服务帝王而创作B、两者内容都能反映北宋的社会面貌C、两者都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D、两部作品描述的主体都是市民阶层【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在某校组织的一次历史人物竞猜活动中,当主持人说道:“元代著名的书画家、书法‘劲秀雄健,功力深厚’、画作被誉为‘神品’。
”茗茗同学立即作出了正确的回答,他是( )A、张择端B、顾恺之C、赵孟頫D、颜真卿【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山西是中国戏曲的摇篮.20世纪50年代,在山西发现了种类繁多、古朴精美的宋、辽、金戏曲文物,有戏台遗迹、戏剧壁画、出土珍品等.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元杂剧也发源并成熟于山西,成为元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还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四大梆子戏”,即北路梆子、晋剧、上党梆子、蒲剧.下列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有误的是( )A、丰富的戏曲文物,说明了山西是中国戏曲的摇篮B、元杂剧作为元曲的组成部分,发源并成熟于山西C、具有地方特色的“四大梆子戏”形成于明清时期D、山西“四大梆子戏”是在元杂剧的基础上形成的【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两宋之交的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是强音是( )A、歌颂祖国壮美的山河B、揭露统治者的腐朽C、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D、对祖国统一的渴望【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郭守敬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家,他制成了新型的浑天仪,测定了一年有365.2425天,那么他生活的时代是( )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答案】:【解析】:第11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第15课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
学习目标
了解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与发展过程及其对世界的深远影响。
认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及其对世界的重大影响
难点:分析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自主学习
1、阅读课文、完成同步练习知识建构、并在书上准确的勾划
2、完成《学习指要》知识建构
课堂进行时
设问导入
1、书是用什么做的?造纸术是什么时候由谁发明的?
2、书上这些字又是怎样出现在书本上的呢?印刷术又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解读新课
一、印刷术
1、阅读92页小字、了解印刷术的流程
2、复述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操作流程
3、比一比:雕版、活字和今天的印刷有什么不同?
二、指南针
1、看图说说指南针的装置形式有哪些?
2、想想指南针的用途
3、议议指南针的运用的意义
三、火药
1、听听火药的诞生
2、说说火药的成分与用途?
3、讲讲火药在中国及世界的发展及影响
四、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是我国古代三大发明。
英国大文豪、哲学家培根认为他们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没有一个帝国、一个教派或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三大发明在人类发展史上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1、我国古代这些科技发明对中国和世界有怎样的影响?
2、四大发明说明了我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的地位怎样?
3、历史留给你的启示
课堂小结
1、列举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2、假设没有这四大发明,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课堂大练兵
完成《学习指要》本课练习题
学习反思:
我记住了
我懂得了
我的体会和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