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动漫——动起来的漫画
- 格式:ppt
- 大小:3.98 MB
- 文档页数:27
卡通——动起来的漫画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通过学习,了解卡通的由来及相关知识。
2.欣赏多种形式的卡通作品,了解卡通的一般表现形式。
3.让学生对“卡通”、“漫画、”“动漫”、“动画”等概念有比较明确的界定,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
方法与过程:1.学习运用卡通造型手法绘制有特点的卡通造型。
2.锻炼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以及对多种美术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体会卡通创作的乐趣。
2.感受卡通形象的性格特征,引导学生支持国产动画片发展。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对“卡通”、“漫画、”“动漫”、“动画”等概念有比较明确的界定,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
通过欣赏和评述活动,认识和理解卡通动漫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
运用卡通造型手法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铅笔、水彩笔、彩色铅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图:阿凡提。
同学们知道老师黑板上画的是谁吗?2.出示卡通作品米老鼠张贴画、喜羊羊玩偶。
老师手中作品表现的优势谁呢?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Cartoon ,即卡通。
3.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12课卡通——动起来的漫画(板题)。
二、新授:1.刚刚大家轻易的就说出了老师所画卡通形象的名字,现在老师再考考大家,看看下图中的几组经典卡通形象出自哪部动画片?主人公叫什么名字?(课件)2.大家的表现太好了,作为奖励,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动画短片轻松一下。
(课件)3.卡通就是这样一种夸张的、颇具想像力的表现形式。
“卡通”是音译词,它最早的意思是创作草稿,后来又多了漫画、连环漫画等意思,也有人称之为动画片、动漫。
那么“卡通”、“漫画、”“动漫”、“动画”究竟有何异同呢?(“卡通”是英语译音,“漫画”,“动漫”都是从日语而来,“动画片”是中国造词。
卡通、漫画是一个意思,泛指卡通漫画形象、作品等印刷品。
动漫、动画是利用大量卡通漫画拍成视频、影视形式的作品,从属于卡通漫画。
)4.说起卡通,相信同学们一定非常了解,谁想和大家交流一下你喜爱的卡通片或者卡通方面的知识?卡通的历史有三百多年,最早以幽默插图的形式出现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发展成为系列画,形成连环画的雏形,在1841年首次将幽默讽刺画正式命名为“卡通”。
小学美术优秀教案《卡通——动起来的漫画》教学设计课题:《卡通——动起来的漫画》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通过学习,了解卡通的由来及相关知识。
欣赏多种形式的卡通作品,了解卡通表现的规律,并且了解动画片制作的简单原理。
2、学生通过学习对“卡通”、“漫画、”“动漫”、“动画”等概念有了比较明确的界定,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
并且学会制作简单的翻页小动画。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以及对多种美术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卡通的概念、卡通的发展历史,感受卡通形象的性格特征,以及动画片的制作过程,从而对卡通的喜爱从感性升华到了理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体会卡通片创作过程给人带来的乐趣。
2、学生通过了解中国本土的动漫产业的发展概况,从而激发起学生支持国产动漫产业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对“卡通”、“漫画、”“动漫”、“动画”等概念有比较明确的界定,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
通过欣赏和评述活动,认识和理解卡通动漫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
通过欣赏和评述活动对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进行梳理和归纳,从而对“卡通”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难点:运用卡通造型手法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铅笔、水彩笔、彩色铅笔等。
使用教材的构想《课标》中指出“造型·表现”领域是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所以造型表现课在美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卡通——动起来的漫画》选取了中外各国大量的卡通图片供学生欣赏。
除一些卡通漫画作品外,还有部分动漫影视截频,不仅如此,在选材方面还注重了多种卡通表现形式的兼顾:传统绘画卡通、水墨卡通、电脑三维卡通、纸艺卡通等。
在教学中有利于解决本课的两个教学重点:1.使学生对“卡通”、“漫画、”“动漫”、“动画”等概念有比较明确的界定,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2. 通过欣赏和评述活动,认识和理解卡通动漫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
《12、卡通——动起来的漫画》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12、卡通——动起来的漫画》教学设计安徽省第七届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评选活动卡 通——动起来的漫画教学设计工作单位:芜湖市育红小学 执教教师:陈 洁 执教年级:五年级执教地点:合肥市师范附小二小《卡通——动起来的漫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卡通——动起来的漫画》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十册第十二课内容。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通过观察、欣赏、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对卡通、漫画和动画造型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艺术造型素养。
本课力图使学生通过了解艺术作品中的范例,认识到卡通造型的独特美感,了解卡通艺术来源于生活,它浓缩了生活原型中的优点与特点的精华,是通过创作者巧妙的艺术提炼与加工而成的。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卡通的由来及相关知识。
2、欣赏多种形式的卡通作品,了解卡通的一般表现形式。
3、让学生对“卡通”、“漫画、”“动漫”、“动画”等概念有比较明确的界定,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
4、锻炼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及对多种美术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运用卡通造型手法绘制有特点的卡通造型。
2、在作品展示及评价环节中,能够清楚简练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能够准确的评价、鉴赏他人的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体会卡通创作的乐趣。
2、明确艺术作品创作的原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学会善于观察生活并热爱生活。
三、教学重点:1、初步理解“卡通”一词的概念。
2、通过欣赏评述、创作体验活动,认识理解卡通作品夸张拟人的表现手法。
3、学会卡通创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将生活用品创作成卡通形象。
四、教学难点:1、学生能运用卡通基本创作手法创作出个性鲜明、创意十足的卡通形象。
2、学生能很好地进行小组合作,将各自创造的卡通形象汇集一起,添加有情节的、与动态表情相配合的场景。
五、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自我意识、自我主张、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
第11课动漫——动起来的漫画◆本课知识技能:观察、比较、感知不同国家动漫作品的形象特征、动漫风格和表现手法,理解动漫创作中所蕴含的艺术与文化。
提高学生对于动漫作品的观察、分析和评价的能力与水平。
◆本课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动漫艺术的赏析能力与水平。
◆本课教学难点:感受动漫世界所蕴含的艺术与文化。
一、教材分析(一)编辑指导思想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特别是故事性漫画的合称。
它融合了文学、历史、绘画、雕刻、表演、语言、音乐、摄影等多种艺术元素,通过或讽刺、或颂扬的形式,再现和触动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甚至情感认知。
其精美的画面、丰富的表现手段、富有想象的情节和多姿多彩的动漫形象对于观者而言是一种美的视觉体验。
我们不仅可以在动漫世界中自由地游走于过去、现在与未来,还能在动漫作品中领略其折射出的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内涵、生活智慧和民族精神。
动漫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更是一座瑰丽的艺术殿堂。
学生对于这一主题的学习,应该首先建立在对这种艺术形式深层次的理解与认知甚至尊重的基础上。
本课教材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感知不同国家动漫作品在造型、内容、手法上的特点与风格,在欣赏和评述的过程中拓宽学生对于动漫创作的认知视野,提升学生对于动漫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将学生对于动漫单纯的喜爱提升到对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理解和感知层面,深层次地触摸和感知动漫这种表现形式所蕴含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对前面的学习加以提升,也为后面相关历史的了解以及动漫的创作奠定必要的情感与认知基础,从而实现2011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第三学段“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提出的“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了解有代表性的美术家。
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用简单的美术语言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的目标。
(二)教材版面分析教材分为两个页面,在第24页中呈现了四幅中国动漫作品,漫画《郎雀》是北京画家孙晓纲的作品,是一部原创长篇故事漫画,塑造了一个梳着“牛角”发型的小男孩郎雀,作品通过这个性格朴实、开朗、武艺高超的小男孩的视角去看待身边的人与事。
1、《卡通动起来的漫画》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卡通——动起来的漫画》是人美版小学第十册十二课内容。
教材共两页,选取了中外各国大量的卡通图片供学生欣赏。
除一些卡通漫画作品外,还有部分动漫影视截频,不仅如此,在选材方面还注重了多种卡通表现形式的兼顾:传统绘画卡通、水墨卡通、电脑三维卡通、纸艺卡通等。
在教学中有利于解决本课的两个教学重点:1.使学生对“卡通”、“漫画、”“动漫”、“动画”等概念有比较明确的界定,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2. 通过欣赏和评述活动,认识和理解卡通动漫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
根据教材及教学内容,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通过学习,了解卡通的由来及相关知识。
2、欣赏多种形式的卡通作品,认识卡通的一般表现形式。
3、让学生对“卡通”、“漫画、”“动漫”、“动画”等概念有比较明确的界定,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
方法与过程:1、学习运用卡通造型手法绘制有特点的卡通造型。
(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2、锻炼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及对多种美术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体会卡通创作的乐趣。
2、感受卡通形象的正面性格,引导学生支持国产动画片发展。
画具应准备铅笔、水彩笔、彩色铅笔等。
本课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以欣赏为主,加以了解有关卡通的各种知识,第二课时则进行卡通作品的临摹与创作,在教学时,我对教学环节进行了压缩,精简了教学内容,用一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
二、说教法学法本课是一节“欣赏创作”课,与教学内容、目标及环节,我主要选择的有以下教学方法:教法:直观演示法、情境激趣法、分析比较法、讲解法、欣赏感受法、要点指导法等。
学法:欣赏法、理解法、交流表达法、实践运用法、分析比较法、练习法、情感体验法等。
三、说教学过程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及三维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为:1.直观导入由黑板上手绘的阿凡提以及米老鼠和喜羊羊形象,使学生明白这种形式的作品被称为“卡通”。
第11课:动漫——动起来的漫画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观察、比较、感知不同国家动漫作品的形象特点、动漫风格和表现手法,理解动漫创作中所蕴含的艺术与文化。
技能目标:在赏析不同国家动漫作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动漫作品的观察、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和水平。
过程与方法目标:应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等活动,加深学生对动漫创作的感知与理解。
情感目标:感受不同国家、不同风格、不同表现形式动漫作品的艺术美感,培养学生对动漫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理解和尊重。
2学情分析学生对动漫这种表现形式具有更高的热情与兴趣,生活的积累也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本的认知基础。
但是学生对于动漫的关注与喜爱大多会停留在故事情节与动漫形象上,很少去探知动漫创作中所蕴含的艺术与文化内涵。
高年级学生对动漫的关注,不仅仅满足于色彩鲜艳和简单的形象、情节,他们对动漫的故事的复杂性、精彩性和制作的难度有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思维认知从形象思维逐步过度到抽象思维。
3重点难点重点:提高学生对动漫艺术的赏析能力与水平。
难点:感受动漫世界所蕴含的艺术与文化。
4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几个常见的动漫角色图片,他们分别来自《三毛流浪记》《名侦探柯南》《大闹天宫》《哆啦A梦》《猫和老鼠》《怪物史莱克》。
提问:图片中的角色分别来自哪部动漫作品?学生说一说,教师出示答案。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感受神奇的动漫世界。
揭示课题:动漫——动起来的漫画二、中外漫画赏析1、欣赏外国漫画。
你认识这些漫画作品中的主人公吗?(教师边展示边揭示)你还知道哪些漫画人物?小结:我们把这类创作成为连环漫画。
连环漫画、电影和爵士音乐,是20世纪美国人为世界创造的三项最受欢迎的通俗艺术形式。
2、欣赏《三毛流浪记》。
刚才我们看到了三毛这个家喻户晓的漫画人物,他是中国漫画中的一个经典。
猜猜看,什么事让三毛这么伤心?学生猜想。
教师展示完整的三毛小故事。
《三毛流浪记》是张乐平爷爷的代表作品,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张乐平。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五下《第11课:动漫——动起来的漫画》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动漫——动起来的漫画》是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五下的第11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漫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创作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动漫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对美术有一定的了解和基础,他们善于观察、想象和创造。
但是,对于动漫的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动漫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漫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3.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动漫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
2.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新能力和想象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动漫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
2.示范法:演示动漫的创作过程。
3.引导法:引导学生发挥创新能力和想象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创作经验。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五下《第11课:动漫——动起来的漫画》。
2.示范作品:动漫创作的作品。
3.绘画工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4.投影仪:用于展示教材和示范作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经典的动漫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和兴趣。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动漫吗?”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动漫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
让学生了解动漫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同时,介绍动漫的创作工具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动漫创作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并给予鼓励和评价。
4.巩固(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创作经验。
让学生在讨论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1课
《动漫——动起来的动漫》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动漫;
技能目标:能说出一些动漫人物的特点;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提升学生的美术作品创作能力;
教学难点:能对不同动漫风格进行比较;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创作油画的工具、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动漫吗?我们应当如何设计自己喜欢的动漫形象?
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动漫——动起来的动漫》;
二、作品鉴赏:
师:课件出示作品《牧笛》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这个作品有什么特点?它的创作步骤
是什么?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观察的很到位,说明大家是十分具有观察能力的小朋友;
三、实践展示: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结合课文内容,用你手中的工具和材料创作一个你心中的动漫形象;
师:然后到讲台上进行作品展示;
生:认真进行制作;
师:巡视指导,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生:积极举手上台进行作品展示;
师:对学生作品进行必要的点评。
《卡通-动起来的漫画》教学设计3篇《卡通-动起来的漫画》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卡通—动起来的漫画》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卡通-动起来的漫画》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分析:《卡通——动起来的漫画》是人美版小学第十册十二课内容。
教材共两页,选取了中外各国大量的卡通图片供学生欣赏。
除一些卡通漫画作品外,还有部分动漫影视截频,不仅如此,在选材方面还注重了多种卡通表现形式的兼顾:传统绘画卡通、水墨卡通、电脑三维卡通、纸艺卡通等。
学习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非常高,平时就有很多学生平时就爱画画,也有一定的美术知识,所以教师应继续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让他们接触初步的美术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更大的魅力。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学习绘制有特点的卡通造型。
过程方法:欣赏多种形式的漫画卡通作品,认识漫画卡通的一般表现规律和表现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体会卡通创作的乐趣。
教学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1、使学生对“卡通”、“漫画、”“动漫”、“动画”等概念有比较明确的界定,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2、通过欣赏和评述活动,认识和理解卡通动漫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
解决措施:1、注重对学生造型表现的培养。
在教学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
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