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观察量表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1
历史课堂提问有效性观察量表
说明:
(1)问题类型分为有价值判断是否型、认知记忆型、推理型、创造开放型、无价值提问型、超越学生认知水平提问型、表述含糊型。
其中有价值判断是否型、认知记忆型、推理型、创造开放型属于有效提问,无价值提问型、超越学生认知水平提问型、无意义重复型、表述含糊型属于无效提问。
(2)如果该问题被判断为无效提问,就不做其他五个方面的分析。
(3)问题的呈现方式分为直接呈现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呈现问题。
(4)学生回答状况课分为积极回答、不知道如何回答、仅有少数学生能回答。
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观察表
教师提问侯
答
时
间学生回答教师理答与目标的关联度
问题
指向层次学
生
答
案
学生层次回答方式理答方式体现的学习目标目标达成情况清
晰
模
糊
识
记
理
解
应
用
综
合
分
析
A
优
秀
生
B
一
般
生
C
学
困
生
无
应
答
集
体
作
答
个
别
作
答
小
组
汇
报
打
断
或
代
答
不
理
睬
或
批
评
重
复
答
案
鼓
励
称
赞
追
问
A B C D A
未
完
成
B
基
本
完
成
C
圆
满
完
成
1
2
3
4
备注:1、教师需要提前获取教师学生座次表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2、斜体部分为教师课后评判部分,不需要教师在课堂记录。
课堂观察量表: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表一:教师提问的指向性和层次性
课题:年级授课人观察人时间
问题序号具体问题
指向性
A清晰
B模糊
观察小结
1
表二:学生获得问题的途径
课题:年级授课人观察人时间
问题序号具体问题
获得答案途径
A个人知识经验
B教师讲解
C个人/小组探究
D其他(纪录时写明)
观察小结
2
表三:学生表现
课题:年级授课人观察人时间学生姓名课堂表现/回答问题学生学习习惯观察小结
3
表四:教学评价
课题:年级授课人观察人时间
序号评价记录
评价情况
A表扬欣赏
B补充完善
C思路引导
D其他(纪录时写明)
观察小结
4
表五:学习目标达成度
课题:年级授课人观察人时间
课堂主要环节目标达成情况
A未完成
B基本完成
C圆满完成
观察小结
5。
拓展延伸 2个有位同学也想养
猫,可他妈妈觉得
猫叫起来很难听,
而且会把家里搞得
乱七八糟。
大家能
帮他一起来说服他
妈妈吗?可以运用
本课中所学的句
子。
√√
可以运用本课中所学
的句子,来说服妈妈,
使学生在感受完老舍
先生对猫的喜爱后,也
真正的爱上猫。
并再次
感受老舍先生语言文
字的力量。
作业设计 1个同学们,今天我们
学习了老舍先生的
猫,那今天我们就
回去观察自己
周围的一种小动
物,把它的特点观
察清楚,并写下来
与同学进行交
流。
√√
作业设置符合四年级
学生的习作要求。
并有
效的提高了学生观察
能力,以及运用多种描
写手法写动物的能力。
也可以训练学生练习
拟人手法写动物。
教师课堂提问观察量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根据课前的分工,就“教师课堂提问”这一观课点准备以下量表。
表一:教师课堂提问记录表
教学环节问题
编号
问题描述
提问类型有效性指向性
A B C A B C A B C
导入新课1 2 3 4 5
初读课文
6 7 8 9
10
11
12
13
精读课文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课堂练习22 24 25
26
27
总结全文28
29
30
说明:1.指向性:A目标明确B目标模糊C过于明确。
有效性:A有效B低效C无效提问类型:A思考型B铺垫型(组织教学)C引导型
2.在相应的栏目中划“√”。
表二、教师课堂提问数量统计
教学环节导入新课初读课文精读课文课堂练习总结全文合计教师提问数
所占百分比
表三、教师课堂提问质量统计
项目提问数量所占百分比
有效提问有效的思考型问题有效的铺垫型问题有效的引导型问题小计
低效提问
无效提问
指向明确的提问
指向不明确的提问指向过于明确的提问。
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观察记录2.关于“问题类型”:一、有效:1.铺垫型;2.思考型;3.提醒型;4.其他。
二、低效:5.过易的;6.过难的;7.无意义重复的;8.表述含糊的;9.其他。
三、无效:问与不问一个样或者问比不问还不好的提问。
3.关于“相关分析”:含问题本身(含提问内容、形式、时机等)的分析及学生回答、教师理答状况的分析。
选择典型的问题进行分析,不必逐个分析。
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观察分时段汇总表时间段:记录人:时间段:填写所观察的时间段编号,如第一个五分钟填上“5”。
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观察汇总表所占比例的统计方法例举:如“1.铺垫型”的比例是指铺垫型问题占“一、有效的提问”的百分比;而“有效的提问总数”的百分比指“有效的提问”占整个“提问总数”的百分比。
“教师评价语言对学生感悟文本内容的影响”教师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一)学生课堂反应情况观察表(三)教师提问频率互动分类频次统计(总观察时段:″)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观察记录•A.提问的类型•1.铺垫型•2.思考型•3.提醒型• 4 .其他• 5 .过易的• 6 .过难的•7 .无意义重复的•8 .表述含糊的•9 .无效的•B.被要求的回答的类型•1.思考性的问题:幼儿必须得出结论或最终对事情作出解释.•2.事实性问题:幼儿必须从记忆、经验中提取事实.•3.选择性问题:只要求回答是或否或者回答是这过还是那个.•C.回答者的选择•1.提问前指定回答的学生.•2.提问后叫自愿回答者.•3.提问后叫非自愿回答者.•D.停顿(提问后)•1.在叫起学生之前暂停几秒钟.• 2 .提问后没有停顿或停顿时间不足3秒• 3 .提问后时间停顿过长(超过15秒)• 4 .提问后适当停顿3~5秒• 5 .学生答不出来,耐心等待几秒• 6 .对特殊需要的学生,适当多等待几秒•7 .在叫起学生之前没有停顿.•8 .不适用:教师在提问之前已指定学生.•E.呈现问题的音调和态度.•1.挑战和刺激.•2.实事求是.•3.威胁或测试.•F.多重问题.记下教师次数:•1.在叫起学生前重复提问()次.•2.一次问到三个问题()次.•G .教师挑选回答问题的方式• 1 .提问前,先点名• 2 .提问后,让全班齐答• 3 .提问后,让举手者答• 4 .提问后,让没有举手者答• 5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H .学生回答的类型• 1 .无回答• 2 .机械判断是否• 3 .认知记忆性回答• 4 .推理性回答• 5 .称赞评价性回答•I .教师理答的方式• 1 .打断学生回答,或自己代答• 2 .对学生回答不理睬,或消极批评• 3 .重复自己的问题或学生的答案• 4 .对学生的回答鼓励、称赞• 5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课堂观察量表: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表一:教师提问的指向性和层次性课题:年级授课人观察人时间问题序号具体问题指向性A清晰B模糊层次性A识记B理解C应用D其他统计百分比观察小结个人反思1表二:学生获得问题的途径课题:年级授课人观察人时间问题序号具体问题获得答案途径A个人知识经验B读图获得C教材文本D其他(纪录时写明)统计百分比观察小结个人反思2表三:学生侯答时间和回答问题形式课题:年级授课人观察人时间问题序号具体问题学生侯答时间A充分B不充分回答问题的形式A个人回答B集体回答C启发回答D其他(纪录时写明)统计百分比观察小结个人反思3表四:教师理答ᆪ٩ 㸶櫯 竵껆훂붐䞭 誄粸蕠㭆쉉뀣ᾫ 諢 Д釄껆 ➁鴆 䠔㒬뭽 㻠㐒恚鴆㑽䠔뀣뭽 㻠 是ƪ樠⤛樠⤛ 䘂樠⤛ 䘂쨴⤛ 䘂쨴执䘂쨴执렕䘂쨴执렕闖쨴执렕闖賝执렕闖賝僗렕闖賝僗闖賝僗 훨賝僗 훨椵僗 훨椵鴓훨椵鴓藕ℂ㔢흜 씭ʄ婨熰싩珼넠훨椵鴓藕ℂ㔢椵鴓藕ℂ㔢흜鴓藕ℂ㔢흜课题级统计百分比观察小结个人反思表五:问题设计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联度:年4恚푉 딺吚槓媔冿 㻠 Д渍㐒恚푉딺 吚槓媔 楑媫푉 딺吚槓媔楑媫빐횶昼딺 吚槓媔楑媫槓媔 楑媫빐횶昼楑媫빐횶昼 劝T띲 ṛ䑦빐횶昼劝T 띲 ṛ䑦熋莂蜸ố砷 䗪跊揭婍 ☯㔑٬ ٞ 췳ং䀚 绍밴錗是ƪ劝T띲 ṛ䑦熋5莂蜸ố砷 䗪跊揭婍 ☯㔑٬ ٞ 췳 ং䀚 绍밴T 띲 ṛ䑦熋莂蜸ố砷䗪跊揭婍 ☯㔑٬ ٞ췳 ং䀚 绍밴錗是ƪṛ䑦熋莂蜸ố砷 䗪跊揭婍 ☯㔑٬ ٞ 췳 ং䀚 绍밴錗是ƪ 樠⤛熋莂蜸ố砷 䗪跊揭婍☯㔑٬ ٞ 췳 ং䀚 绍밴錗是ƪ 樠⤛ 䘂쨴䗪跊揭婍 ☯㔑٬ ٞ췳 ং䀚 绍밴錗是ƪ绍밴錗是ƪ 樠⤛錗是ƪ 樠⤛ 䘂쨴执是ƪ 樠⤛ 䘂쨴执렕樠⤛ 䘂쨴执렕闖賝僗樠⤛ 䘂쨴执렕闖賝僗樠⤛ 䘂쨴执렕闖賝僗 훨⤛ 䘂쨴执렕闖賝僗 훨椵䘂쨴执렕闖賝僗 훨椵鴓䘂쨴执렕闖賝僗 훨椵鴓藕ℂ㔢흜 씭ʄ婨熰싩珼넠 䥁쨴执렕闖賝僗 훨椵鴓藕ℂ㔢흜 씭ʄ婨熰싩珼넠 䥁执렕闖賝僗 훨椵鴓藕ℂ㔢6렕闖賝僗闖賝僗 훨賝僗 훨椵僗 훨椵鴓훨椵鴓藕ℂ㔢흜 씭ʄ婨熰싩珼넠훨椵鴓藕ℂ㔢椵鴓藕ℂ㔢흜鴓藕ℂ㔢흜藕ℂ㔢흜 씭ʄ婨熰싩珼흜 씭ʄ婨熰싩珼넠 䥁씭ʄ婨熰싩珼넠 䥁씭ʄ婨熰싩珼넠 䥁䥁 テ蟰䥁 テ蟰磠テ蟰磠テ蟰磠テ蟰磠7蟰磠 圯荭눭 ㍵ 鷕솟蠷灧 禺迪煏諻돉 撎 蕏 몭 샡婨쨴襝 薗梼雕扗 夋 䚟 槐㸥耬娛⁾늂숋 뢠쇈Ӛ鰃◁耒䀤쩏迣眎鸼挶ɐ튢뀊 ♃୨笿➜륱蚯䮂₡㿁 銄偊䠁븈빩郫磉 킱 䆯ż䋽圉ᅎ供冋 鰳 謤䎃잇祽軗㨸凹 㪕⌰ 흟䘫傜씼뉍 ʡ㛅礉鱽配䦘 ⋃緥 袓긂쨉跜 싙ﰿ숐 ਚƐ 痪㳮 盺 Æ녑 䖐䆡蚭撅뤒 䦽 껡煍 鄜컗㞼 寗 遇鸴싴菎 䇲ಢ ゆ 悺毑 툱 苬だ餇⒌냤Ђ棁 彡♞ ஓ 㒙䡯 衭헊䎯쨱 樥౫눨싊ༀર쌄䬀ウ쨲喂 쨁쨭 틨 耭≰焔䰊 ©旻䄞 䦞 샩 翡쬟楓ﮪ 라픙 벍 鵭 䆂堅Ā㐀犧ā恉@焧육` 蘘蘄夅 铠쫓禀蚓꿾y垾 ﻇ ﹨單풡佊돸 矂糱폶✠ж 厈刖 㜗 㫴誴恄懬 埈⒱ 蟻㋼绿뿾觻韣슈譽椸 欸쏈⒱鲿岣퓟签엋 禷濼﹝놌 읊 宖쳗 ォ粸쫻 埽 弿坼 핯 뫝 騦㦦︳쿖쏻韼寿 馷荘 噋 塕嗿쳣ﺳ 큮 蚏 鉿ﴩ 쿾짃 顾ᾧ蟋 羹퇼넟鼩凹㯬 ᆩ 縝鶇 姯ﵯ㲍쮮㿳 蟢 먈絴䌡閨㮟緿 ﻟ鐨輒剬䤒 ݄ 絷둂鉠ť玊筗泯緙䳭츭䀒㐵 萈 쳂韩 뀙 㫁 娱蔕줫ڭ䪄蔭׀聑䎍癖酳㮖 쑂㵢㪊롐ẗ㵦臐쁪㕻먩 緖趔횖癤搻톲뷘 ≃큚覝爯峾㫝箬㵓䯾䵞韊曲靕聯謭 횏 夲 ㋄䨳単 㸘끨 嚉ჰ➀饋 ả 铚岫 덳 嵯盭 ゛毟£ 掠 鮴㤏杳䝦料唒栗㔕 ®前会议时记录“量化课标”内容,课堂时观察者只记录问题。
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观察量表设计
量表设计:丁丽云崔红瑞
观察维度:教师教学·对话
研究问题:课堂提问是否有效?
观察人员:
观察点选点说明: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运用得当能有效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创新的灵感。
然而无效提问充斥课堂,造成课堂时间的严重浪费,进而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严重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此,遵循课堂观察“可观察、可记录、可分析”原则,为了诊断任课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帮助任课教师把握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开发此量表,以期达到优化课堂提问,有效发挥课堂提问的路标作用的目的。
提问的有效性指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是否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增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能使学生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