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人物专题片的创作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中央电视台 CCTV《人物》栏目的选题创意及其节目构思透析作者:黄铮铮中文摘要2001年7月9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大型栏目《人物》开始播出。
该栏目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理念,关注现当代文明进程中那些显现出智慧光芒、卓越创造力和非凡品格的人们。
《人物》栏目以纪录片为主体形态,利用人物口述、丰富的影像资料和适度的细节再现等多种拍摄手法,来展现人物的经历。
该栏目每周一到周六日播,节目时长 30 分钟,每次推出一个人物。
《人物》的观众以知识阶层为主要对象,这些人普遍有较高的学历、较高的收入,年龄层在25-55岁之间,代表社会的中坚力量。
本文从纪录片创作的角度入手,结合自己在《人物》栏目为期 8 个多月的实践经历,以选题创意和节目构思作为切入点,对《人物》栏目的作品进行全方位的剖析和解读。
对人物类纪录片的选题精髓进行了艺术学领域的人文精神观照。
同时借鉴了戏剧创作中的叙事结构理论,对《人物》栏目纪录片的构思进行了深入分析。
同时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结合叙事学理论,对其中的个案进行了收视率方面的解读。
文中列举了《人物》栏目的大量优秀样片,通过分析论证,为人物类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价值。
关键词:《人物》栏目选题创意节目构思人物类纪录片ABSTRACTA program named PEOPLE start to play in CCTV-10 in 07,09,2001.This program has special angle of view and original idea to focus on those people who are sapiential, creative, or have uncommon characters. ” PEOPLE” resorts todocumentary to form the base of the program, uses many methods like nuncupation, image data, detail emersion to show the lives of the ones in the story. ” PEOPLE”shows in every night form Monday to Saturday, the length of time is 30 minutes. It tells a story of one person at a time. The audience of ” PEOPLE” are well-educated,high-earning-level, aged from 25 to 55,who are the elites of the whole society.This study enter on the theoretic of indite documentary, and combine with exercitation in ” PEOPLE”, study on the originality of the subject matters and designs of the program. Use the theoretic of humanism and narrate for reference to analyze ”PEOPLE”. Synchronously, quantitative analysis a case of ” PEOPLE” in audience rating. The purpose of the whole study is to make a reference of the documentary of people.KEY WORDS: the program"people" designs of the programthe originality of the subject matters the documentary of people文献综述纪录片是一种引人入胜的影视艺术形式。
人物访谈类专题片拍摄制作技巧分析随着网络传媒的发展,人物访谈类专题片越来越受到观众的青睐,也成为一种传播信息、推广品牌的重要方式。
然而,如何拍摄制作一部优质的人物访谈类专题片,成为了影视工作者关注的问题。
首先,人物访谈类专题片最重要的的是讲述被采访者的故事,因此选题要精准。
选题的好坏不仅影响观众是否会关注此类专题片,同时也会直接关系到短片的品质与市场反响。
因此,在选题时需要选取独特、有观赏性的人物,并尽可能从多个角度去展现其内在世界。
其次,专题片的内容需要具有丰富性和深度。
除了了解被采访者的职业和事件之外,电影制作人还能够通过对被采访者生活中其他方面的了解,来让观众对采访者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这种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度,有助于观众更好的理解故事,同时也能提高专题片的专业性和整体质量。
接下来,专题片的表现手法也很重要。
人物访谈是专题片的核心部分,如何有效地扮演好采访者和被采访者这两个角色,是决定专题片表现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访谈时,导演需要制定出一些问题,引导被采访者回答自己的问题,同时必须小心翼翼地倾听并思考对答案。
对于采访可以多角度展现一个人的特定信息,如除职业和事件外的其他生活状态等,并采用地理场景、动画和文字等手段来加强故事表达的深度和丰富度。
最后,专题片的节奏也十分重要。
节奏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观众的观看效果。
因为偏慢时影片过于拖沓,影响观众的观赏体验,而偏快又会让观众无法完全理解故事的深层讯息。
制作人应该把控好整个专题片的节奏,保持一个稳定的速率,体现好表现手法和内容的优势。
总之,人物访谈类专题片制作是一个相对独立性的工作,需要制作制作人将选题精准、内容丰富、表现手法恰当、节奏把握的技术和创作集合在一起,才可以真正的产生标杆力的专题片。
电视文艺专题片的审美特征
电视文艺专题片是通过电视媒介传播艺术和文化的一种形式,它具有以下审美特征:
1. 强调艺术性:电视文艺专题片通常会选取一种特定主题或故事,通过影像、音乐、剧情等艺术手法进行叙述,力求达到审美效果。
2. 追求真实性:电视文艺专题片追求真实反映和表达现实生活,通过对人物、事件、环境等的真实再现,使观众能够从中感受到真实的情感和意义。
3. 注重创作技巧:电视文艺专题片注重创作技巧和艺术表达手法,如镜头运用、剪辑处理、画面构图、音乐运用等,通过这些技巧来营造各种艺术效果。
4. 强调思想性:电视文艺专题片往往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内涵,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来传达一定的思想、价值观念和审美观。
5. 追求情感共鸣:电视文艺专题片通过情节的设置和表演的方式,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使观众产生共鸣和思考。
6. 社会关怀:电视文艺专题片通常会关注社会问题和现实生活中的困境,通过艺术表现形式,表达对社会问题和困境的关注和思考。
7. 多元性:电视文艺专题片形式多样,可以是影集、纪录片、戏剧等,这种多元性也反映在审美特征上,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审美特点。
GRASS ROOTS LINE试论电视人物专题片中人物呈现技巧■■江苏省海安市融媒体中心:丁晓红【摘要】电视人物专题片是指采用不同的拍摄技巧与编辑手法突出展现人物,并通过融入的音乐、特技和文字等元素将人物外貌、个性以及内心活动等表现出来的一种节目形式。
本文简述了电视人物专题片内涵,并就电视人物专题片的创作要点与人物呈现技巧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电视人物专题片;人物;呈现技巧一直以来电视人物专题片深受观众喜爱,因其不仅将人物的思想与情感融入在片中,同时丰富的画面以及同期声的运用容易激发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
电视人物专题片的创作需要采用合适的拍摄技巧与表达手法,需要特别的人物呈现技巧,以达到表现人物丰富内心与情感的目的。
1.■电视人物专题片内涵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与进步,当下的电视节目以更为生动的方式将内容展示给观众,电视屏幕相较以往更为丰富多彩。
其中,电视专题片作为电视节目的一大种类,其充分反映了人物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以及所呈现的社会形态,其数量正在逐渐增多。
电视人物专题片重点对人物的特点进行集中展现,人物的诸多细节被淋漓尽致的刻画,并配合一定的表现技巧凸显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得最终呈现的作品无论是从其质量还是内容都更加鲜明。
电视人物专题片将人物从多个角度与层次呈现给观众,让观众能够通过表现出来的人物特征与内心情感更为直观的了解人物,质量优秀的电视人物专题片具有将人物生动表现给观众的特点,相较于其他种类的电视节目呈现的人物细节也最为直观。
电视人物专题片独特个性并不是其仅有的特征,其同样以客观的角度将人物活灵活现的展示出来,具有真实性的特点,让观众在观看时能够从中体会到人物更为鲜明的个性与饱满的精神,感受主人公日常生活的美好,这也是电视人物专题片的灵魂。
2.■电视人物专题片的创作要点2.1 遵循真实性原则真实性是创作电视人物专题片的基本原则,具体来说就是在专题片中应以真人、真事以及真景作为重点的表现内容,能够通过反映真实生活让观众有强烈的共鸣感,从而达到渲染气氛与启迪观众的最终目标。
人物访谈类专题片拍摄制作技巧分析人物访谈类专题片是一种通过对特定人物进行深入采访和讨论,展现其生活、经历、观点和心路历程的电视节目形式。
根据这些特点,人物访谈类专题片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第一,选题要准确。
人物访谈类专题片的选题是非常重要的,选取到有代表性、有影响力和有故事性的人物,能够更好地吸引观众的兴趣和关注。
选题应该符合时代背景,具备新闻价值和社会关注度,并且有一定的独特性和个人魅力。
第二,采访要深入。
人物访谈类专题片的核心是对受访人物的深入采访,这就要求采访者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沟通技巧。
在采访过程中要注重与受访人物的情感交流,设法引出更多的信息和观点。
针对受访人物的特点和经历,进行针对性的问题提问,从而能够得到更多的细节和独家信息。
口语表达要生动。
人物访谈类专题片强调的是展示人物的特点和魅力,因此在口语表达上要注意生动活泼。
采访者的提问要简洁明了,言辞要准确。
同时还要注重语速和语调的变化,通过音调的起伏和语气的模仿,来凸显访谈内容的重点和情感。
第四,剪辑要精准。
剪辑是人物访谈类专题片制作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剪辑来精炼和高潮访谈内容,提升整体观看效果。
在剪辑中要注重对受访人物的表情、语气和语言内容的精准把握,利用剪辑手法来突出重点,增强访谈效果和节奏感。
第五,配乐要恰当。
配乐在人物访谈类专题片中起到很大的衬托作用,能够增加整体氛围和观影感染力。
在选择配乐时要注意与受访人物的个性和故事情节的相契合,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来突出人物的情感和经历。
第六,片效要完善。
人物访谈类专题片的制作需要注重整体片效的完善,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连贯的叙事方式,来展现人物的故事情节和内心世界。
在片效制作中要注重画面的安排和剪辑的精细化,保证片子的整体风格和观看效果的一致性。
人物访谈类专题片的拍摄制作需要注重选题准确、采访深入、口语表达生动、剪辑精准、配乐恰当和片效完善等方面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新闻专题片是当前非常受观众喜爱的新闻节目的形式之一,尤其是人物类的新闻专题片,它将真实性与故事性相结合,通过记者的深度采访与跟踪拍摄,以达到呈现真实人物事件,帮助观众了解主人公以及他的背景故事的目的。
人物类专题片的优点就在于它的故事性和亲民性,表现伟人和英雄人物固然重要,但是表现平民百姓的生活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内容,普通百姓的独特生活反倒会为专题片增添不一样的色彩。
现以我拍摄的人物专题片《救我的亲人,你们在哪里》为例,论述一下人物类专题片在题材选择、真实记录、表现矛盾冲突以及发现人物细节方面所应当注意的问题和技巧。
首先,人物类的纪录片,题材的选择非常重要,如果选对了题材,就可以以小见大,引起观众的兴趣,通过平凡小事,表现好深刻的主题,为时代留存珍贵的记忆。
今年是建国70周年,也是中苏建交70周年,为了表现这个重大主题,现成的有很多显而易见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但是,作为敏感的新闻记者,当我听说“孟宪国跨国救治”的故事后,我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好题材,好就好在故事的主人公够平凡,他只是一个中国农村的普普通通的农民,同时,他的跨国救治的事件也非常独特,是蕴藏在普通百姓中的表现中俄友谊的最好的故事。
所以我们就紧紧地抓住了这个故事,通过人物专题的形式,跟踪拍摄了他一家赴俄罗斯12天的寻访经历。
呼玛县正旗村农民孟宪国今年66岁,在1958年3月,也就是他3岁时被烧伤,当时伤势严重,如果送到县城要两天的时间,于是,他的母亲便带着他到一江之隔的前苏联去寻求救治。
当时,前苏联热情地救治了这个中国男孩,有两名前苏联的女护士还为孟宪国进行了植皮。
如今60多年过去,孟宪国想去俄罗斯寻找那些曾经救治过他的恩人,表示一下自己的感谢。
这种小人物的故事非常的普通,但它却有着极强的代表性,可以是很多历史上的知名人物和大事件所不能反映的小切口,非常贴近百姓的生活,也贴近老百姓的兴趣点,所以,我们就敏锐地抓住了这个题材。
可以说,这个题材的选择就使这个专题片的成功具备了非常坚实的基础,是向成功迈出了扎实的一步。
人物访谈类专题片拍摄制作技巧分析人物访谈类专题片常常是电视节目和纪录片中的重要形式,通过对特定人物的深入访谈来展现其生活、思想和经历。
在制作这类专题片时,需要充分挖掘人物的独特性,让观众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
下面将从采访准备、拍摄技巧和后期制作三个方面,分析人物访谈类专题片的制作技巧。
一、采访准备1. 深入了解被采访人物在进行人物访谈类专题片制作前,需要对被采访人物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这包括其生平经历、工作和成就,以及其个人性格、价值观和思想观念等。
只有在充分了解被采访人物的基本情况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和策划专题片的内容。
2. 制定提纲和问题清单在采访前,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提纲和问题清单,以确保采访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提纲和问题清单需要包括对被采访人物生平、工作和思想等方面的涵盖,同时也要开放性地设计一些问题,以便引导被采访人物展开更丰富的讨论。
3. 创造舒适的采访氛围在采访过程中,需要创造一个轻松自然的氛围,让被采访人物感到舒适和放松。
这有助于他们更加自然地表达思想和情感,也能够给观众带来更真实的观感。
二、拍摄技巧1. 选择合适的拍摄地点在拍摄人物访谈类专题片时,拍摄地点选择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被采访人物工作或生活的地方作为拍摄场景,以展现其真实的生活状态。
也可以考虑通过虚化背景或布置简洁的背景来突出被采访人物的形象。
2. 注重人物表情和肢体语言在拍摄人物访谈时,摄像师需要特别关注被采访人物的表情和肢体语言。
通过镜头的捕捉,可以展现被采访人物的表情变化和情感交流,加深观众对他们内心世界的理解。
3. 保持镜头稳定和焦点清晰在拍摄过程中,需要保持镜头的稳定和焦点的清晰,在不影响被采访人物表现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画面的晃动和模糊。
这需要摄像师具备稳定的拍摄技术和对焦的敏锐度。
三、后期制作1. 精心剪辑和选取在后期制作阶段,需要对拍摄到的素材进行精心剪辑和选取。
要选取出最有代表性和情感共鸣的片段,并通过合理的剪辑手法将它们组合成一个连贯的故事,以便更好地传达被采访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电视专题片创作中的细节把握分析1. 引言1.1 引言在电视专题片创作中的细节把握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质量和观众的接受程度。
细节把握是指在创作过程中对每一个细节进行精心雕琢和处理,从而使作品更加完美和有深度。
一个优秀的电视专题片必须在选题、剧本、拍摄和剪辑等方面都有出色的细节把握,才能获得成功和认可。
在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中,选题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选题的细节把握在于选取具有社会关注度和独特视角的话题,同时要考虑到观众的兴趣和需求。
只有选题合理,才能保证专题片的制作有价值和意义。
在剧本创作中,细节把握更显关键,每一个人物性格、情节布局都需要精心设计,以确保故事情节紧凑、引人入胜。
拍摄和剪辑是电视专题片创作中的另外两个重要环节。
拍摄中的细节把握包括画面构图、光影处理、场景布置等多个方面,只有将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到位,才能呈现出高质量的影视作品。
剪辑中的细节把握则是在编辑过程中对画面、音乐、特效等进行剪裁和调整,以呈现出更具艺术感和观赏性的作品。
细节把握是电视专题片创作中的灵魂所在,只有在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细致入微,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2. 正文2.1 电视专题片的定义和特点电视专题片是一种专门为电视媒体制作的独立节目,通常具有一定的主题性和深度。
与普通电视剧或电影不同的是,电视专题片更注重对某一特定主题或事件的深入挖掘和呈现,以展现更加全面和深刻的内容。
1. 主题鲜明:电视专题片通常选择一个明确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报道和分析。
2. 专业性强:制作电视专题片需要深入调研和专业的报道团队,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3. 独立性强:电视专题片通常为一期完整的节目,独立于其他节目,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4. 形式多样:电视专题片的形式多样,可以采用访谈、纪录片、对比分析等多种手法,以更好地呈现主题内容。
制作电视专题片需要把握好每个细节,确保节目的质量和深度。
2022.11在电视专题片中,人物是主要构成部分,更是体现专题内容的关键。
通过科学合理地呈现人物形象,能够让观众深入地领悟专题片的内涵,并引发共鸣。
因此,对电视专题片中的人物呈现必须充分重视,通过合理运用人物呈现技巧,最大限度地提高专题片的质量,这对于促进电视专题片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呈现专题片人物,提高专题片制作质量,强化专题片制作效果,能为电视媒体的长远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一、专题片中人物呈现的作用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节目的呈现方式越来越多元,呈现内容也更加丰富,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对于节目观看的需求。
对于电视专题片制作来说,如何更好地表达人物的真情实感,并且实现与观众之间的良好沟通,引发观众产生共鸣,实现专题片传播效果的提升,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我们知道,人物是电视专题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观众可以通过了解人物形象来明确专题片所要表达的主题。
由此可见,在电视专题片制作中,必须重视人物形象的呈现,准确表达出人物的真情实感。
电视专题片呈现的人物形象有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采访对象,这也是专题片制作的核心。
只有充分凸显人物的形象特点,才能够让观众感受到人物的突出个性,并且产生强烈共鸣。
因此,在具体的人物呈现中,工作人员应当充分考虑观众的需求,对人物关系进行深度挖掘,帮助观众深入理解专题片内容。
除了核心人物之外,也应当注重对其他人物的呈现,如出镜记者等,这样可以形成多元的人物形象群,并且通过这些人物的语言来更好地衬托出核心人物。
此外,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拍摄手段和艺术手法,全面塑造真实、立体的人物形象,丰富人物层次,使人物形象丰满、完整、鲜活、生动。
二、专题片中人物呈现的原则1.保证真实性电视专题片是一种纪实性电视形态。
电视专题片的制作,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允许创作者直接阐明观点,也允许采用多种艺术手段。
所以,电视专题片既要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又要兼具艺术的审美性,尤其是确保电视专题片人物的真实性,通过还原真人真事的方式来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
人物访谈类专题片的拍摄制作技巧分析作者:刘琳来源:《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年第06期【摘要】专题片具有真实性,主要运用纪实的手法,充分展现表现对象的特点。
专题片在拍摄中和其他影片有所不同,专题片不仅仅要具有真实性特点,还要根据拍摄内容需要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拍摄手法和技巧。
在人物访谈类专题片的制作过程中,拍摄制作技巧对人物访谈类专题片的拍摄质量和欣赏价值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专题片;人物访谈;拍摄制作;技巧专题片属于新闻纪实和艺术表达之间的电视艺术形式。
它一方面要求电视节目具有真实性和现实意义,另一方面也要求电视节目具有一定的艺术形式,能够引人注目,将枯燥的内容表现出生动的形式。
人物访谈类的专题片通常运用访谈形式,在纪实的基础上,画面解说与人物表现相配合,从而达到烘托氛围,突出人物经历与情感的目的,使观众在观看时产生感情的共鸣。
1. 题好一半文,注重人物访谈类专题片的选题专题片对于普通观众来讲,属于较为枯燥无味的一类电视节目,选题的重要性就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专题片都要有一条主线,即选题。
选题是一个方向性的东西,可以引领节目的制作方向,防止节目“误入歧途”。
好的电视节目选题,对于一个节目,一个栏目,乃至一个电视台的关注度和收视率都极为重要。
但是人物访谈类的专题片,在选题上更具有优势,即访谈类专题片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事實证明,具有故事性的节目更容易抓住受众的眼球,引起观众的共情。
但是访谈类专题片的选题也具有相应的规则,要经过反复推敲。
首先,人物访谈类专题片选题要符合社会主流各大媒体起到党和政府的喉舌的作用,具有引领社会风气,引导民众价值取向的责任,因此,人物访谈类专题片的选题,一定要具有正确的社会导向和价值导向,以国家大政方针政策为准。
例如《面对面》,就属于较为正式的、官方的且具有主旋律色彩的人物访谈类专题片,秉承着新闻性、权威性、关注度和影响力的诉求,通过与被采访人物的面对面交流,对话历史,通过重要人物来解读新闻。
论电视人物专题片的叙事技巧
电视人物专题片是一种深入探究一位杰出人物背后的故事,一般会包
括他们的兴衰得失,成功的艰辛历程以及影响他们的家庭成员等内容。
因此,叙事技巧也至关重要。
首先,创作者要了解他们正在探究的主题,可以通过采访专业人士,
了解背景信息及时间线,并提出相关问题,如有关被访者的经历和精
彩片段等。
另外,创作者也可以向受访者询问他们曾经经历过的艰难、感悟等,以坚持他们的内容更加具体。
同时,制作人还可以找到有关
该人物的相关资料,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手段,以反映准确的事实和补
充内容,使人们可以更好的理解故事的细节。
此外,制作人还要尝试通过实用的叙事技巧去报道主题,例如,可以
采取开篇引入式叙事,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开始报道,然后,利用
现有资料来推进剧情,如采访访谈、片段编辑、插图或回忆等,并利
用合适的音乐来把握气氛,将故事融入其中,给观众连贯的观看体验。
最后,制作人也应该考虑如何采用不同的视角来展现故事,让故事更
有影响力。
可以留意影片中的字幕,更多地利用故事中出现的语句,
来激发观众的思考,以及总结故事的内容。
总之,电视人物专题片的叙事技巧千变万化,创作者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合的手法,以及灵活地运用叙事技巧,才能更好地传达出消息
或观点,使观众更好地理解背后的故事。
人物访谈类专题片拍摄制作技巧分析1. 引言1.1 定义人物访谈类专题片人物访谈类专题片是一种通过采访特定人物或主题来展现其故事、观点和情感的影视作品。
这类专题片通常会通过真实的人物讲述故事,观众可以通过他们的讲述与情感共鸣,更深入地了解主题背后的意义和内涵。
人物访谈类专题片不仅可以展现个体的内心世界和成长经历,同时也可以反映社会现实和历史风貌,传递某种价值观念或思想。
这类作品往往具有触动人心、感人至深的力量,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人物访谈类专题片在新闻报道、纪录片制作、影视娱乐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范围,成为了传播真实故事和情感的重要形式之一。
通过对不同主题和人物的访谈,人物访谈类专题片可以帮助观众更全面地了解世界,感受人性的复杂性和美好,促进社会的共情和理解。
1.2 重要性和应用范围人物访谈类专题片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范围。
人物访谈类专题片可以为观众呈现真实生活中的人物故事和情感体验,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成长经历。
通过这种形式,观众可以感同身受,产生共鸣,激发共情,使观众更加关注社会各类人物的生活境遇和成长历程,进而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关爱和共情。
人物访谈类专题片在教育和传播价值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人物访谈类专题片,可以传递正能量,激发观众的学习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启发人们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
这种形式也可以为观众提供各种成长和学习的启示,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人物访谈类专题片的拍摄准备工作人物访谈类专题片的拍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决定了整个专题片的质量和效果。
在进行拍摄之前,必须做好详细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拍摄计划:在拍摄前要进行充分的计划和安排,包括确定拍摄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制定详细的拍摄流程和时间表。
2. 确定拍摄设备:选择适合的摄像机、麦克风、灯光等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能满足拍摄需求。
3. 准备拍摄人员:确定拍摄人员的数量和角色分工,包括摄像师、音响师、导演等,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任务。
电视人物专题片的创作一、主题鲜明、定位准确一般情况下,一个先进人物典型往往亮点很多,需要我们在大量的实事面前进行筛选,选出最能反映其个性也最能打动观众的事实。
事实上,人的思想大量反映在他的言行上,并不是当他做出先进事迹的时候才具有先进思想的,因此,要写好人物的思想,一定要选取能揭示人的思想境界,最能表现人的崇高品质的事来写,把写人与揭示人的精神境界结合起来。
2004年我们栏目组制作的《大山的希望》,反映了大山深处坚守小学教育的代课教师何喜川的感人事迹,何喜川在方圆几十里的大山里有着特好的口碑,听说我们采访,山里群众自发向狭小的校区集中,还有的流着泪像我们讲述何老师为了学生极其感人的生活琐事细节,经过几天的采访,我们了解到何喜川为了使山区孩子们有人教,居然放弃了亲戚为他找好的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为了不耽误孩子们功课,自家庄家烂在田里;为了护送孩子们回家那次大暴雨冲垮了他家的房子......等等,于是一系列有别于其他先进人物的典型事例与然纸上跃然荧屏。
二、实事求是、实话实说在人物专题片中,要用真实可信的人所做的事来感染人、教导人、激励人。
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事实是新闻的基础,要使人相信就要拿出事实来,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的重要特征。
我们常说,新闻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狭义上讲这是指新闻而言,人物专题片由于受题材的制约,一般来说不可介绍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因为他有一个题材的确定、脚本的形成和后期制作过程。
但在广义上讲,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这是必需的。
那么,用怎样的事实来说话,怎样用事实来说话呢?当然要用能反映片子主题的事实来说话,再之,这个事实必须是真实的故事,什么时间发生的事要有所交代。
人物专题片顾名思义是写人,但人物个性的刻画往往离不开他们从事的具体事件,没有具体的实事,也就无法实现对人物的刻画,无法打动观众,更无法震撼人的心灵。
如2003年我们栏目组制作的人物专题片《好媳妇赵草》,反映的是我县柳泉镇鱼泉村好媳妇赵草几十年如一日,不厌其烦伺奉患病公公的感人事迹,我们在她家进行了两天的采访,我们在和她的交谈中捕捉到了她给老公公喂饭、穿衣、洗脸、洗脚、剪指甲甚至背公公上厕所为公公擦屎揩尿、提裤子等真实自然极具感染力的镜头,做到不夸大不缩小,真实表现,观众看后感到极大震撼,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电视人物专题片的创新(有案例)
随着电视特别是网络电视的普及,电视人物专题片也成为了一
种常见而又受欢迎的文化产品。
要想在这个领域有所突破,需要在
多个方面进行创新,以下是一些创新方式及相应案例:
1. 创新制作手法:采用特殊的拍摄方式或后期处理手法,将人
物的故事呈现得更加生动、具有冲击力。
例如,纪录片《人生画卷》采用了时空转换的手法,将不同时期的图像和音乐剪辑在一起,使
得人物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多样。
2. 创新题材表现形式:寻找不同的题材,推出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提高观众的欣赏体验。
例如,《寻找分数线》这个电视人物专
题片寻找了孩子们考试中的真实状况,以及背后的故事。
这种基于
研究社会现象、关注社会热点的方式不仅让人看到了更多的现实,
还拓展了观众的视野。
3. 创新制作手法:使用新颖的材料或利用新技术,创造出新的
制作手法,提高电视人物专题片的质量和可信度。
例如,近年来,
在《见字如面》这个节目中,通过使用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
呈现了字与人之间的温馨、感动和悲欢离合的故事。
4. 创新观众参与形式:创造化的互动设计,让观众参与制作,
在观看内部焦虑的同时,也顺带了解了人物故事。
例如,网络纪录
片《美丽中国》采用了多个拍摄组以及公众的广泛参与,创造了出
了一个联合的电影,让观众参与其中,产生了一种社会的合作感。
人物类电视专题片的策划与创作方法浅谈作者:王婷婷来源:《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27期摘要:伴随着各种媒体的发展与大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电视专题片的受众率越来越高,尤其是人物类的电视专题片,往往因为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更受大众消费者的喜爱。
而且,现如今各种电视专题片也是层出不穷,所以在此背景下,探究现在的人物类电视专题片的创作和策划的方法是很必要的。
本文主要从策划和创作的两个过程探析方法和技巧。
其中在策划方面,应该凸显新颖明确的主题、塑造富有特色的人物、注重电视片的艺术性;在创作方面,应该保证真实至上、注重拍摄过程、注重后期剪辑。
从策划和创作两个动态性的过程中营造更好的观影效果,由此提升人物类电视专题片的质量水准。
关键词:人物类;电视专题片;策划;创作;方法人物类电视专题片是当今电视节目中比重较大一种类别。
这类专题片的创作情况也并不乐观,很多专题片的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如何进一步提升这类节目制作的质量,进一步凸显受访人物的主要特征,增强广大观众的审美感受,吸引大众的观看兴趣,这都是很关键的。
作为媒体人,应该着力细节,突出节目真实,从策划和创作的两个大的方面入手,明确拍摄的目标和要求,着力提升人物类电视专题片的质量和拍摄水准。
一、人物类电视专题片的策划技巧(一)新颖明确的主题选题是进行电视专题片创作的第一要义,只有选择正能量的主题,才可以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生存,这可谓是一个前提条件。
所以何谓正能量,就是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价值取向和舆论需求,这是媒体人的良心和责任。
准确把握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策划的过程中主题可以很宏大,但是表现主题的方式却不能很宏大,而是要精细,所以如何紧紧地围绕主题进行全方位地创作,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并且还要在主题的决定性作用下,关注观影需求、观影方式等多个要素,避免一种空洞感。
(二)富有特色的人物对于人物类的电视专题片来说,选择的人物是再现的核心,直接可以凸显这个电视专题片的创新性和价值性,其中应该考量的方面也是很多重的,比如人物自身的定位、人物的社会职位、人物的工作、人物的生活环境等,这些都是比较重要的要素,也是媒体人在选择采访对象时应该细心考虑的。
浅谈电视人物型专题片创作特点
电视人物专题片具有生动活泼、声情并茂、富有感召力的特点。
它在电视百花园中是一朵鲜艳夺目的花朵,倍受广大观众的青睐。
那么电视人物型专题片创作有什么特点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鲜明的主题定位
我们常说,一个人要有自己的个性,个性的不同使人与人又产生了区别,从而决定了自身存在的意义。
一个节目、一部片子也应该是这样,如果没有个性,没有特点,都是一个面孔,那么它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所以说,鲜明的主题很重要,反映一个典型人物,主题应该怎样敲定?是反映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具有新思路、新观念、开拓创新的人,还是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还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默默无闻工作的人,还是为摆脱困境奋力拼搏、实现自我价值的人?不同的先进人物有不同的先进事迹,片子的主题、选材、意义也不同,从而形成了一个片子的特点和个性。
一般情况下,一个先进人物典型往往亮点很多,需要我们在大量的实事面前进行筛选,选出最能反映其个性的事实。
事实上,人的思想大量反映在他的言行上,并不是当他做出先进事迹的时候才具有先进思想的,因此,要写好人物的思想,一定要选取能揭示人的思想境界,最能表现人的崇高品质的事来写,把写人与揭示人的精神境界结合起来。
在相当一部分人物专题片中我们发现,反映一个人物时往往面面俱到,写了工作写家庭,写了家庭写爱人、孩子、老人,就像个流水帐,人物的思想被繁杂、琐碎的材料淹没。
所以说主题定位很重要,它是一个片子的个性所在、灵魂所在。
二、让事实说话,是人物专题片必须遵循的原则
在人物专题片中,大部分采用的是新闻手续,要用真实可信的人所做的事来感染人、教导人、激励人。
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事实是新闻的基础,要使人相信就要拿出事实来,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的重要特征。
我们常说,新闻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狭义上讲这是指新闻而言,人物专题片由于受题材的制约,一般来说不可介绍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因为他有一个题材的确定、脚本的形成和后期制作过程。
但在广义上讲,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这是必须的。
那么,用怎样的事实来说话,怎样用事实来说话呢?当然要用能反映片子主题的事实来说话,再之,这个事实必须是真实的故事,什么时间发生的事要有所交待。
用事宜说话指的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寓观点于事实中,通过精心选择的事实中,通过精心选择的事实,反映作者的观点倾向,这样才能真心体现用“事实说话”的原则。
用“事实说话”并不是在片子中不能发表议论,借事实的议论较少,大话、空话太多,什么“一年365天没有节假日,在外是个好领导,在家是个贤内助、好当家”云云,根本看不到事物的复杂和曲折。
人物专题片顾名思义是写人,但人物个性的刻画往往离不开他们从事的具体事件,没有具体的实事,也就无法实现对人物的刻画,无法打动观众,更无法震撼人的灵魂。
人物专题片应首先把握好和处理好人与事的关系,以人为“经”以事为“纬”,在叙述故事中表现人物。
三、有“正在发生的”真实画面、音响、故事,片子才有感染力
电视是给人看的,又看又听相互补充,才能发挥它的最大功能和作用。
既然是给人看的,那么就有一个画画感染力的问题。
目前,我们拍摄人物专题片大部分是以事后摆拍为主,往往经过构思后,依照脚本一气呵成的。
为使画面真实自然采取“摆中有抓”、“抓中有摆”的手法,即在抓拍当中适当摆拍,在摆拍当中抓取镜头,尽量让人感到真实。
一般来说,一部人物专题片从确定到拍摄,都有一个选材——构思——确定主题结构的过程,也就是说有一
个时间段落。
在选题确定后,我们应应该对所要反映的人物近期的动态进行关注,对他(她)即将发生的事有所预测,有所了解,做到随时抓取。
注意观察、注意发现细节,对创作“正在发生的”真实画面特别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