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蜂防治安全常识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1
胡蜂应急预案
一、胡蜂的危害。
胡蜂是一种具有攻击性的昆虫,当它们感到受到威胁时会发动攻击,其蜇伤会导致疼痛、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胡蜂的应急预案十分重要。
二、预防措施。
1. 在户外活动时,尽量避免穿着鲜艳的衣物,因为这会引起胡蜂的攻击。
2. 注意不要靠近胡蜂的巢穴,以免触怒它们。
3. 在野外活动时,携带急救包,并确保包内有抗过敏药物。
三、胡蜂蜇伤的应急处理。
1. 当发现胡蜂蜇伤时,立即离开蜂群所在的区域,避免引起更多的胡蜂攻击。
2. 将被蜇伤的部位用冷水冲洗或敷上冰块,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3.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立即使用急救包内的抗过敏药物,并立
即就医。
四、胡蜂应急预案。
1. 在户外活动时,应当在固定的地点设置急救箱,并确保箱内
有抗过敏药物。
2. 对于可能出现胡蜂的地方,应当设置标识,提醒人们注意胡
蜂的存在,并避免触碰它们的巢穴。
3. 在发现胡蜂攻击时,应当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并进行紧急
处理。
五、胡蜂的灭除。
1. 如果发现胡蜂的巢穴,应当立即通知专业的灭蜂公司进行处理,切勿私自处理。
2. 在处理胡蜂巢穴时,应当穿着防护服,并确保周围没有其他人员。
3. 处理完胡蜂巢穴后,应当及时清理现场,避免其他胡蜂再次聚集。
总之,对于胡蜂的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做好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才能有效减少胡蜂蜇伤带来的危害。
第1篇一、引言胡蜂,又称黄蜂、马蜂,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其身体结构特殊,毒刺可以注入毒液。
胡蜂的毒液对人类具有强烈的刺激性,一旦被叮咬,会引起过敏反应,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预防胡蜂叮咬事故的发生,本文将对小学生进行防胡蜂安全教育。
二、胡蜂的危害1. 胡蜂的毒液中含有强烈的刺激性物质,一旦被叮咬,会引起皮肤红肿、疼痛、瘙痒等症状。
2. 对过敏体质的人来说,胡蜂叮咬可能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等,甚至危及生命。
3. 胡蜂的毒液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如果伤口未得到及时处理,可能会引起感染。
4. 胡蜂对农作物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严重时会导致农作物减产。
三、胡蜂的习性1. 胡蜂喜欢在阳光充足、温暖的环境中生活,常出现在农田、树林、草丛等地方。
2. 胡蜂具有攻击性,一旦感觉受到威胁,会立即发起攻击。
3. 胡蜂的繁殖能力较强,一只蜂巢可以繁殖出数千只胡蜂。
4. 胡蜂的蜂巢较大,一般位于树干、墙壁、屋顶等地方。
四、小学生防胡蜂安全教育1. 提高安全意识(1)教育小学生了解胡蜂的危害,提高他们对胡蜂叮咬事故的警惕性。
(2)教育小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环境,避免进入胡蜂活动频繁的区域。
2.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1)教育小学生遇到胡蜂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
(2)教育小学生遇到胡蜂攻击时,要迅速躲闪,避免被叮咬。
(3)教育小学生不要触摸胡蜂巢,以免引起攻击。
3. 学会预防措施(1)教育小学生不要在胡蜂活动频繁的地方玩耍,如农田、树林、草丛等。
(2)教育小学生遇到胡蜂时,要保持距离,不要招惹它们。
(3)教育小学生不要在胡蜂巢附近停留,以免引起攻击。
4. 掌握应急处理方法(1)教育小学生被胡蜂叮咬后,要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减轻疼痛。
(2)教育小学生被胡蜂叮咬后,如出现过敏反应,要及时就医。
(3)教育小学生遇到严重过敏反应时,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五、总结小学生防胡蜂安全教育是提高小学生安全意识、预防胡蜂叮咬事故的重要措施。
蜂场消灭胡蜂的方法
胡蜂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在蜂场中常常给蜜蜂带来威胁。
如果不及时处理,胡蜂会攻击蜜蜂,甚至占领蜂巢。
以下是一些消灭胡蜂的方法:
1. 使用诱捕器:制作一些简单的诱捕器,如用空瓶子装甜水,或者用糖浆、果汁等甜味食物制作的诱捕器,吸引胡蜂进入并陷入其中,然后将其释放到远离蜂场的地方。
2. 化学控制:使用化学喷雾剂,如敌敌畏等杀虫剂,直接喷洒在胡蜂巢上,但要注意不要伤害到蜜蜂。
此外,也可以使用一些天然、环保的杀虫剂,如茶叶水、醋、柠檬等。
3. 外挂巢:在蜂场周围悬挂一些虚假的胡蜂巢,防止真正的胡蜂占领蜂巢。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骗过胡蜂,并且不会对蜜蜂造成伤害。
4. 保持干净:定期清理蜂场周围的垃圾和残饵,防止胡蜂被吸引过来。
将蜂巢周围的杂草修剪干净,减少胡蜂藏身的地方。
总之,在处理胡蜂问题时要注意保护好蜜蜂,选择合适的方法,可采取多种方法联合作战,逐渐消灭胡蜂。
- 1 -。
胡蜂应急预案
胡蜂是一种具有攻击性的昆虫,当遭遇胡蜂袭击时,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有效应对胡蜂袭击事件,制定胡蜂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一、胡蜂袭击的预防措施。
1. 在户外活动时,尽量避免穿着鲜艳的衣物,因为鲜艳的颜色会引起胡蜂的攻击性。
2. 不要靠近胡蜂的巢穴,一旦发现胡蜂巢穴,应立即离开该区域。
3. 在野外活动时,携带防蜂喷雾剂,并且了解如何正确使用。
二、胡蜂袭击的应急处理。
1. 一旦发现胡蜂袭击,立即迅速逃离现场,尽量避免挥舞手臂或大声喊叫,以免激怒更多的胡蜂。
2. 尽快寻找遮蔽物,如建筑物、树木等,避免直接暴露在胡蜂的攻击下。
3. 如果被胡蜂蜇伤,应立即就医,同时尽量避免搔抓被蜇伤的部位,以免加重症状。
三、胡蜂应急预案的组织与指挥。
1. 一旦发生胡蜂袭击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疏散和救援。
2. 指定专人负责通知应急救援机构,同时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应急处理。
3. 对于胡蜂巢穴的清除工作,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清除过程安全有效。
以上就是胡蜂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希望能够帮助人们有效预防和应对胡蜂袭击事件,保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胡蜂应急预案
一、胡蜂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胡蜂是一种具有攻击性的昆虫,一旦受到威胁或者受到干扰,
就会对人类造成危害。
胡蜂的蜇伤会引起疼痛、瘙痒、肿胀甚至过
敏反应,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胡蜂应急预案,以便在胡蜂出现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二、胡蜂应急预案的内容。
1. 预防措施,在可能出现胡蜂的地方,应尽量避免穿着鲜艳的
衣物,尤其是花色服装,因为这会引起胡蜂的兴奋;避免靠近垃圾桶、果皮、食物残渣等可能吸引胡蜂的地方;保持清洁卫生,减少
胡蜂的滋生地。
2. 发现胡蜂时的应对措施,如果发现有胡蜂出现,应保持镇定,迅速离开现场,并避免用手挥舞或者拍打胡蜂,以免激怒它们。
3. 蜇伤处理,如果被胡蜂蜇伤,应立即将伤口用肥皂水清洗干净,然后用冷水或冰块冷敷伤处,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如果出现过
敏反应,应立即就医。
4. 应急装备,在可能出现胡蜂的地方,应备有急救箱和抗过敏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5. 报警和求助,如果发现胡蜂出现的情况较为严重,应立即报警或者寻求专业的灭蜂服务,切勿私自处理。
三、胡蜂应急预案的宣传和培训。
针对胡蜂应急预案,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让大家了解胡蜂的危害以及应对措施,增强大家的应对能力和自救能力。
四、定期检查和修订。
胡蜂应急预案应定期进行检查和修订,以确保其适应当前的实际情况和需要。
通过制定胡蜂应急预案,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胡蜂出现时可能带来的危害,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和执行这份预案,做好防范和应对工作。
胡蜂的养殖安全规范与操作技术胡蜂养殖作为一项具有潜力的产业,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胡蜂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养殖过程中,严格遵循安全规范和掌握正确的操作技术至关重要。
一、胡蜂的特性与养殖价值胡蜂,又称马蜂、黄蜂,是一种社会性昆虫。
它们通常具有强烈的领地意识和防御本能,在受到威胁时会发起攻击。
但胡蜂也具有重要的养殖价值,其蜂蛹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是一种美味的食材;胡蜂的毒液在医学上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二、养殖场地的选择与建设(一)场地选择养殖胡蜂应选择远离人群密集区、学校、医院等场所的地方。
场地要通风良好,光照充足,周围有丰富的蜜源植物。
同时,要避免选择在容易积水、地势低洼的区域。
(二)场地建设1、养殖棚:搭建牢固的养殖棚,棚顶要覆盖防晒网,四周用铁丝网封闭,防止胡蜂逃逸。
2、蜂巢支架:设置合适的蜂巢支架,便于胡蜂筑巢。
3、防护设施:在养殖区域周围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配备防护用具,如防蜂服、手套、面罩等。
三、胡蜂的引种与繁殖(一)引种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种蜂。
引种时要注意检查蜂群的状态,包括蜂王的活力、工蜂的数量和工作情况等。
(二)繁殖1、自然繁殖:在适宜的季节,让胡蜂自然交配、筑巢、繁殖。
2、人工辅助繁殖:通过人工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促进胡蜂繁殖。
但人工辅助繁殖需要较高的技术和经验。
四、养殖过程中的饲料管理(一)饲料种类胡蜂的饲料主要包括昆虫、水果、糖水等。
在幼虫期,主要以昆虫为食;成虫期则可适当补充水果和糖水。
(二)饲料投放要根据胡蜂的生长阶段和数量,合理投放饲料。
饲料要保持新鲜、干净,避免变质。
五、养殖安全规范(一)人员防护养殖人员在进行日常管理和操作时,必须穿戴好全套的防蜂服,确保身体各部位都得到有效保护。
(二)操作规范1、动作要轻缓,避免激怒胡蜂。
2、检查蜂巢时,要先使用烟雾进行安抚,再进行操作。
(三)应急处理1、若被胡蜂蜇伤,应立即用食醋等弱酸性溶液清洗伤口,并尽快就医。
胡蜂的危害与防治
胡蜂是一类营巢的社会性昆虫。
胡蜂(老百姓也叫马蜂、大黄蜂、虎头蜂)属杂食性昆虫,主要捕食其他昆虫,甚至还捕食异种胡蜂。
胡蜂在我国分布很广,有30余种。
它对蜜蜂的危害从盛夏到深秋,特别是进入秋季以后,胡蜂群已发展到了鼎盛,随着自然界的其它昆虫减少,就会出现成群的胡蜂围绕蜂场捕食蜜蜂的现象。
胡蜂危害蜜蜂的防除方法:
1、扑打法:每日早晚人员守卫在蜂场,发现来犯胡蜂立即用拍子打死。
此法在胡蜂危害初期,来犯胡蜂不多时效果明显。
2、诱杀法:使用小口大肚饮料瓶(容积1000ml以上的效果更好)灌入1/4~1/5的发酵蜜糖水挂在蜂场周围约1.5米高处,引诱胡蜂采食蜜糖时溺死在蜜糖水里。
3、捣毁巢穴法:捕捉来犯胡蜂,以细线拴住其腰部,另一头栓一片羽毛,放其归巢,从而跟踪寻找到胡蜂巢,晚上用火烧或投毒的办法将胡蜂全巢捣毁。
4、“毁巢灵”灭胡蜂法:将捕捉的胡蜂胸部背板敷涂上“毁巢灵”药物,再放其带药归巢,污染全巢,毒死同伙。
此法对营巢在人员不易到达地点的胡蜂巢最为有效。
胡蜂应急预案
一、胡蜂的危害。
胡蜂是一种具有攻击性的昆虫,当受到威胁时会群体攻击,其蜇伤会引起严重的疼痛、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必须对胡蜂的应急情况进行预案制定,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二、预防措施。
1. 在户外活动时,尽量穿长袖衣物和长裤,避免裸露皮肤。
2. 不要穿浅色衣物或花纹衣物,因为这些颜色容易激怒胡蜂。
3. 不要穿有香水味道的化妆品或护肤品,因为这些味道会吸引胡蜂。
4. 避免穿戴亮闪闪的首饰,因为这些东西也容易激怒胡蜂。
5. 在野外活动时,尽量远离胡蜂的巢穴,不要随意打扰。
6. 在发现胡蜂时,保持镇定,不要挥舞手臂或大声喧哗,以免激怒胡蜂。
三、应急处置。
1. 当发现有胡蜂在附近时,首先要保持镇定,不要慌张。
2. 尽量远离胡蜂,不要靠近它们的巢穴或食物。
3. 如果被胡蜂蜇伤,立即离开现场,找到安全的地方。
4. 用冰块或冷水敷在被蜇伤的部位,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5. 如果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喉咙肿胀等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6. 如果发现有人被胡蜂蜇伤且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其他急救措施,直至医护人员到达。
四、组织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胡蜂应急演练,让员工熟悉应急预案,并掌握正确的
处置方法。
以上就是针对胡蜂应急情况的预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遇到胡蜂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正确地进行处置,保障自身安全。
2024年马蜂防治安全小常识马蜂又称为胡蜂、蚂蜂或马蜂,是一种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的昆虫。
属膜翅目之马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螫针,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一般气温在12~13℃时,马蜂出蛰活动,16~18℃时开始筑巢,秋后气温降至6~10℃时越冬。
春季中午气温高时活动最勤,夏季中午炎热,常暂停活动。
晚间归巢不动。
有喜光习性。
风力在3级以上时停止活动。
相对温度在60~70%时最适于活动,雨天停止外出。
马蜂嗜食甜性物质。
在500米范围内,马蜂可明确辨认方向,顺利返巢,超过500米则常迷途忘返。
毒素和螫针:马蜂的毒素分溶血毒和神经毒2类,可引起人肝、肾等脏器的功能衰竭,特别是蜇到人血管上有生命之忧,过敏体质的人危险。
马蜂毒刺上无毒腺盖,可对人发动多次袭击或蜇人。
中毒表现:马蜂螫后受螫皮肤立刻红肿、疼痛,甚至出现瘀点和皮肤坏死;眼睛被螫时疼痛剧烈,流泪,红肿,可以发生角膜溃疡。
全身症状有头晕、头痛、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血压升高等,以上症状一般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消失;严重者可有嗜睡、全身水肿、少尿、昏迷、溶血、心肌炎、肝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休克。
部分对蜂毒过敏者可表现为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马蜂袭人的原因1.气候:由于气候变暖,特别是冬季平均温度升高,使越冬马蜂数量增加。
安康境内目前大约有12-15万个蜂巢(平均每县区约2万个)。
2.生态:林地面积的增加,昆虫种群数量增加,为马蜂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同时营造的大面积的经济林如柿子、梨、杏等,为马蜂取水提供了便利;马蜂喜食蜜源性食物,数据显示,油菜推广率最高的紫阳县受马蜂危害最为严重,4年来有344人被螫伤,10人死亡。
3.人为伤亡:人中绝大多数是主动攻击蜂巢时遭到报复;使用的化妆品中有与马蜂信息素近似的成分;饮酒的人易受到马蜂的攻击。
控制方法1.药物熏杀春季是马蜂开始建巢活动的重要时期,要重视抓住这时只有少量越冬蜂(每1只蜂建1巢)、葫芦包还较小的有利时机,在城镇周围、道路两端、游憩林区、登山路径等区域进行普查,及时发现建巢活动,要在小巢期或摘除小巢销毁或用布条、毛巾沾上农药挂在小巢上熏杀。
胡蜂防治安全常识
胡蜂俗称“葫芦包”,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昆虫。
目前正值胡蜂大量繁殖的活跃期,极易发生蛰人事件。
8月27日,我县发生一起胡蜂伤人事件,导致两人死亡。
为避免胡蜂蛰伤学生,我校特将《胡蜂防治常识》告知各位家长。
家长必须切实履行对学生的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切实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监管,坚决避免胡蜂伤人事故的发生。
一、胡蜂的预防
1、主动避蜂。
近期在户外活动一定要注意摸清周围胡蜂分布状况,不去不熟悉的山林活动。
胡蜂最忌讳的颜色是红色和黄色,因此,在胡蜂出没的季节最好不要穿红、黄衣物。
2、注意不要惊扰胡蜂,出门带帽子。
化妆品内含的化学合成物质和气味往往模仿天然花香,容易招蜂,出行前不要饮酒、使用化妆品。
不应在空旷地方摆放没有掩盖的糖类食物及饮品,以免胡蜂集结。
3、不能随意用石头、砖瓦打蜂巢,更不能用竹竿捅蜂窝。
一旦惊动胡蜂,应立即伏地包头裹脸静止不动,待胡蜂离去后方可行动。
4、胡蜂是色盲,零星几只蜂在身边飞舞骚扰时不必理会;蜂停落在头上、肩上时,轻轻抖落即可,不要拍打。
户外活动时如遇盘旋单飞的胡蜂, 要尽快离开,不要挥赶或骚扰它,也不要近距离观察它,以免招来群蜂攻击。
5、一旦遭到胡蜂追击时,应尽快用衣物包裹暴露部位,可蹲伏不动,不要迅速奔跑,更不要反复扑打。
6、附近发现胡蜂巢穴,应及时报告镇村干部和胡蜂防控部门处理。
二、科学救治
胡蜂腹部毒针刺入皮肤即注入毒液。
中毒后引起局部组织坏死,过敏性体质的人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肝功能衰竭。
若被胡蜂蛰伤,要立即检查蜇伤处,挤出毒液,涂抹食醋中和毒液,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伤口,还可涂皮炎平、南通蛇药等,并就近到医院观察治疗,伤势较重者要在伤口近心端扎止血带,每隔15分钟放松一次,结扎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并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诊治。
回执
学校已将《胡蜂防治安全常识》交给我,我认真阅读了内容,了解了预
防胡蜂伤人及学校安全各方面的相关要求。
我一定承担起监护责任,确保孩
子的安全。
学校名称:绕溪镇中心学校班级:年级班学生姓名:家长签字:
2015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