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乙肝核心抗体阳性与乙肝DNA定量的关系
- 格式:pdf
- 大小:164.67 KB
- 文档页数:2
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HBV-DNA 与化学发光磁微粒法检测乙肝五项的关系马晶晶孟雨(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贵州遵义563000)为主占56.4%,与有关报道基本一致[1,2]。
排名前三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其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远高于其他细菌占24.1%,与卜黎红等人的研究报道基本一致[3]。
分离的革兰阳性菌中以粪肠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最为多见,由于肠球菌对氨基糖苷类和头孢菌素等药物天然耐药,没有出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
轻症患者可以选择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来治疗,重症时选用万古霉素、利奈唑胺。
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虽然毒力和致病力较弱,但由于泌尿系统侵袭性操作、患者抵抗力等原因,可导致感染性疾病[4]。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高,经验用药可选择万古霉素、利奈唑胺。
分离的革兰阳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呋喃妥因耐药率在10%以下。
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耐药率达55%以上。
该院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的ESBLs 发生率分别为58.1%,53.8%,45%,产生原因有:①三代头孢类抗生素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②对于临床上产生的多重耐药菌株未做好隔离消毒措施。
药敏结果显示肠杆菌科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依然是治疗大肠埃希菌等肠杆菌细菌引起泌尿系统感染最有效的药物[5]。
真菌中的白色念珠菌是该院真菌尿路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占6%,与相关研究报告大致相同[6]。
药敏结果显示对白色念珠菌耐药率最高的是伊曲康唑,对两性霉素和5-氟胞嘧啶、伏立康唑、氟康唑有很高的敏感性。
综上所述,泌尿外科医师应了解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变化,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提高诊疗效果。
参考文献[1]何雁,高婷,王岚.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21(2):434-436.[2]丁厚文,刘周,吴园园,等.1127株尿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4):477-480。
乙肝dna定量检测质控行标
乙肝DNA定量检测的质控行标是指用于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内部参照物或校正因子。
常用的乙肝DNA定量检测质控行标有以下几种:
1. 标准曲线法:通过制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乙肝DNA 标准品,构建标准曲线。
然后将待测样品的乙肝DNA浓度与标准曲线进行比对,从而确定其浓度。
2. 外源引物法:引入一个外源的DNA序列作为内部参照,与待测样品中的乙肝DNA一起扩增。
通过比较外源引物的扩增效率和乙肝DNA的扩增效率,计算出乙肝DNA的浓度。
3. 内部控制法:在PCR反应中加入一个内部控制(IC),它与待测样品一起扩增。
这个内部控制可以是一个稳定且数量已知的基因或DNA序列。
通过比较内部控制的扩增效果和乙肝DNA的扩增效果,计算出乙肝DNA的浓度。
以上方法都需要在实验过程中采用合适的技术和试剂来进行准确测量,并且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和标准操作流程,以确保可靠的定量结果。
具体的质控行标选择应根据实
验室设备和试剂的可用性以及实验要求来确定。
乙肝的指标介绍及诊断乙肝病毒感染是一种广泛存在的传染病,乙肝病毒感染后,人们可以通过一些指标来判断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
本文将介绍乙肝的指标以及诊断乙肝的方法。
1.血清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早标志。
当病毒进入人体后,血清中的HBsAg会迅速增加,并在感染后的4-12周时间内达到高峰。
HBsAg阳性通常表示病毒感染存在。
2.HBeAg:乙肝电子抗原(HBeAg)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指标之一、当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HBeAg通常在HBsAg阳性后2周内出现。
HBeAg阳性表示病毒复制活跃,具有较高的传染性。
3.HBV-DNA:乙肝病毒DNA(HBV-DNA)是描述乙肝病毒感染和复制程度的指标。
高水平的HBV-DNA表示病毒复制活跃,而低水平的HBV-DNA则可能表示病毒复制受到抑制。
4. Anti-HBc:乙肝病毒核心抗体(Anti-HBc)是对乙肝病毒核心抗原产生的一类抗体。
乙肝病毒感染后,血清中的Anti-HBc可迅速出现。
Anti-HBc阳性可能表示乙肝病毒感染或曾经感染过。
5. Anti-HBs:乙肝病毒表面抗体(Anti-HBs)是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产生的一类抗体。
Anti-HBs阳性通常代表人体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或通过疫苗接种产生的免疫反应。
诊断乙肝通常需要综合分析上述指标,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诊断准则:1. 急性乙肝的诊断标准:病例有明确的暴露史,并符合以下任一条件:(1)HBsAg阳性;(2)HBsAg阴性,Anti-HBc-IgM阳性;(3)对乙肝病毒特异性抗体出现之前的IgM阴性、IgG阳性。
2.慢性乙肝的诊断标准:病例具备以下条件:(1)HBsAg阳性持续超过6个月;(2)HBeAg和HBV-DNA在血清中可检测;(3)乙肝病毒DNA持续在肝组织中可检测。
3.病毒携带者的诊断标准:病例HBsAg阳性持续超过6个月,HBeAg和HBV-DNA在血清中可检测,但肝组织中无持续性病毒复制。
乙肝DNA简介及报告单解读HBV-DNA即是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即乙肝病毒基因)。
HBV-DNA是HBV感染最直接、特异性强和灵敏性高的指标,HBV-DNA 阳性,提示HBV复制和有传染性。
HBV-DNA越高表示病毒复制越厉害,传染性强。
核酸是病毒的核心部分、病毒的基因都在这里,没有核酸,病毒就不能复制。
因此,检测HBV-DNA是判断乙肝病毒有无复制的“金指标”有人会问,检测乙肝“乙肝两对半”已能反映乙肝病毒有无复制、有无传染性,为何还要检测HBV-DNA呢?这是不是重复检查,增加了病人的负担? 可以肯定,检测HBV-DNA是必需的,不是重复检查,原因如下:1.如果乙肝病人是“小三阳”,一般说这是乙肝病毒进入非复制状态,传染性消失或很低,病情也应当趋于稳定。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有时病人的转氨酶仍然反复波动,甚至出现黄疽,这是怎么回事?经检测HBV-DNA发现其为阳性,可以肯定,病毒仍复制活跃、病情不稳定与乙肝病毒活跃有关。
“小三阳”乙肝因其HBeAg阴性,被医生称为“HBeAg阴性肝炎”,是这由于病毒“变异”造成的,故也称“异型乙肝炎”。
对此型乙肝不能掉以轻心,病情可能更重。
2.在检测病人“乙肝两对半”时,仅发现其中1项阳性,如HBsAg阳性或单一的抗—HBc阳性,这并不能说明病人体内的病毒有无复制,必需检测HBV-DNA,一旦阳性、就可肯定仍有病毒复制、也有传染性。
3.有一些肝炎病人的“乙肝两对半”5项全部阴性,甚至甲、丙、丁、成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也是阴性,但病人的转氨酶却很高,有黄疽,肝功能损伤明显、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测HBV-DNA后,可能发现为阳性,就此可断定这种肝炎叫“慢性隐匿性乙肝”,在不明原因的肝炎中,此类型肝炎约占30一60%。
4.有的乙肝病人竟被检测到抗一HBs,这是保护性抗体,它的阳性说明感染结束,但为什么病人的病情依旧,并无好转迹象?如HBV-DNA阳性,问题又解决了,这叫“抗—HBs阳性乙肝”,也是病毒变异惹的祸。
乙肝五项及 HBV-DNA检验结果分析[摘要]目的探析乙肝五项及HBV-DNA检验结果。
方法选择我院产科门诊建卡乙肝阳性并进行了HBV-DNA检验的56例(2020.01-2020.06)患者,对其乙肝五项和HBV-DNA检验结果对比、分析。
结果乙肝五项不同模式下HBV-DNA阳性检出率为75.00%,HBsAg阳性符合率较HBeAg阳性符合率高(2=23.333,P=0.000)。
结论乙型肝炎患者应用乙肝五项与HBV-DNA联合检验,诊断准确度高,推荐使用。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肝五项检验;HBV-DNA检验;结果分析乙肝为现阶段我国流行性最广、患病率最高、传染性最强的肝炎病毒类疾病[1]。
相关研究显示[2],乙肝患者极易诱发原发性肝癌疾病,故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因此,早期对乙肝患者开展检查及诊断,对疾病治疗具有时效性[3]。
为提高乙肝病毒诊疗效果,本次研究,对比分析乙肝五项检验结果以及HBV-DNA对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01-2020.06在我院建卡的乙型肝炎患者56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40岁,平均(30.19±2.34)岁。
纳入标准:经血清学检验确定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排除标准:⑴血液系统疾病;⑵伴有其他导致肝功能异常的疾病;⑶急、慢性感染性疾病;⑷恶性肿瘤。
1.2方法入选患者,均于空腹状态下,采取外周静脉血,按照化学发光法测定乙肝五项,并检测HBV-DNA(第三方检验机构)。
上述操作均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完成各项操作。
1.3观察指标⑴乙肝五项模式不同测定HBV-DNA结果,乙肝五项包括:HBsAg(乙肝表面抗原)、HBsAb(乙肝表面抗体)、HBeAg(e抗原)、HBeAb(e抗体)、HBcAb (核心抗体)。
统计不同模式下乙肝五项测定HBV-DNA水平结果,即:①HBsAg、HBeAg、HBcAb阳性;②HBsAg、HBeAb、HBcAb阳性;③HBsAg、HBeAg阳性;④HBsAg、HBeAb阳性;⑤HBsAg、HBcAb阳性;⑥HBsAg阴性。
试析乙肝病毒DNA定量和乙肝两对半模式的关联性发表时间:2017-06-16T09:16:29.32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下第8期作者:王婷[导读] 在我国,乙肝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传染疾病,其会让感染者出现肝脏病变、诱发慢性肝炎,更为严重地将会导致肝癌。
(武汉市汉口医院;湖北武汉4300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乙肝病毒DNA定量和乙肝两对半模式的关联性,给临床治疗乙肝提供依据。
方法:我院对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疑似乙肝患者乙肝病毒HBv—DNA含量及两对半指标进行检测,使用ELISA法两对半指标测试,对检测的结果进行探讨分析。
结果:HBV 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的各模式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病毒DNA 复制。
100例HbsAg 阳性血清中,HBV DNA 阳性69例,阳性率69%;小三阳阳性率为46.5%;大三阳阳性率为78.18%。
结论:患者检测结果中HBeAg与HBV—DNA拷贝数呈正相关性,是临床治疗乙肝的重要依据,能够控制乙肝病毒的传染。
关键词:乙肝病毒;DNA定量;乙肝两对半模式;关联性0 引言在我国,乙肝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传染疾病,其会让感染者出现肝脏病变、诱发慢性肝炎,更为严重地将会导致肝癌。
在我国,肝炎病毒的发病群体比重占到了10%,但是因我国人口众多,使其患病人数的数量较大。
在对乙肝进行检查的时候,主要选择的是乙肝两对半这一方法,包括乙肝表面抗原(用HBsAg表示)、乙肝表面抗体(用抗H一HBS表示)、e抗原(用HBeAg表示)、e抗体(用抗-HBe表示)、核心抗体(用抗一HBe表示)。
通过对乙肝进行五项检查,其过程是抽取患者的静脉血,然后制作血清检测样本,选择乙肝两对半这一方法来进行DNA 定量检测,继而为治疗方案的合理性提供数据保障。
我院对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疑似乙肝患者乙肝病毒HBv—DNA含量及两对半指标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乙型肝炎临床常用检验的意义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医源性传播、接触性传播、垂直传播,临床血清学检验对乙肝的诊断、传染性的判断、指导临床治疗都有着重要意义。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乙肝病毒清学标志物即常说的乙肝五项或称两对半一、两对半各项指标的含义乙肝两对半包括HbsAg、HBsAb(抗-HBS)、HbeAg、HbeAb(抗-HBe.)、HBcAb (抗-HBC)。
(一) HBsAg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协助早期诊断2.是机体被HBV感染的标志,表明存在现症HBV感染。
但HBsAg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HBV感染,如果S基因突变株存在,不能用常规方法检出,可表现为HBsAg(-)的HBV携带者(占3%左右)或肝炎;也有少数低浓度感染者HBsAg(-),原因是血液中HBsAg的含量在常规检测极限之下。
HBsAg本身不具有传染性(它的出现常伴随HBV存在,间接提示携带者具有传染性),但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HBs。
(二) HBsAb(抗-HBS)乙肝表面抗体(+)阳性(2)抗-HBs抗-HBs阳性提示可能通过预防接种或过去自然感染(隐性或显性感染)产生了对HBV的免疫力。
抗-HBs是保护性抗体,阳性者可以抵御HBV的再次侵袭。
一般而言(也并非都如此),抗HBs阴性说明对HBV易感,需要注射乙肝疫苗。
(三) HBcAb (抗-HBC)乙肝核心抗体 (+) 阳性抗-HBc不是保护性抗体,它是HBV活动性复制的标志之一。
1.有助于确诊处于“窗户期”(抗原消失,抗体尚为形成)的急性乙肝。
2.有助于发现HBSAg阴性的乙肝。
3.高滴度(阳性)示病毒复制,低滴度示无传染性。
4.有助于发现HBSAg阴性的乙肝感染者和携带者。
5.急性期和恢复期滴度很高,以后逐渐下降,可保持20年以上甚至终生。
如转阴示乙肝治愈。
(四) HBeAg e抗原阳性(+)表示血中存在大量病毒1.急性乙肝持续性阳性示肝组织严重损害,易成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传染期较强,是病毒复制的重要指标。
57CH INA FO REIGN MEDIC AL TRE ATMENT 中外医疗临 床 医 学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它是我国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发生的主要原因。
因此,准确、迅速的诊断对乙肝的治疗和预后极为重要。
本研究采用先进的FQ-PCR 技术检测H BV D NA 含量,T RF I A 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含量,旨在探讨HB VD NA 与各病毒标志物、肝功能之间的关系,为乙肝的临床诊断、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及疗效观察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97份血清标本均为2009年4月至2010年6月我院门诊及肝病科的乙型肝炎患者,其中包括急性肝炎74例,慢性乙肝轻度77例,慢性乙肝中度98例,慢性乙肝重度117例,肝硬化149例,亚急性重症肝炎23例,慢性重症肝炎159例,排除有重叠感染及合并可影响肝功能的其他肝病和疾病病例。
全部病例中男558例,女139例,年龄10~81岁,平均(36.25±13.37)岁。
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1]。
1.2 试验方法乙肝病毒标志物定量检测采用TRFIA法,仪器由美国PE公司提供Wallac1235全自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仪,试剂由广州达瑞抗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H B VD N A 定量检测采用F Q -P C R 法,仪器是由瑞士Roche公司生产的Lightcycle荧光定量检测仪,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所用仪器和试剂是由瑞士Roc he公司提供的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P800及其配套试剂。
所有试验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1.0建立数据库,HBVDNA进行常用对数变换,乙肝病毒标志物和肝功能指标进行自然对数变换,使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所有统计操作均在SPSS 11.0统计软件包上进行。
乙肝五项检查乙肝五项检查是用来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粗略估计病毒复制水平的初步检查,虽然项目少,检查简单,但是意义非常重要。
乙肝五项检查分别是:1.表面抗原(HBsAg)2.表面抗体(抗HBs)3.е抗原(HBeAg)4.е抗体(抗HBe)5.核心抗体(抗HBc),乙肝五项又叫乙肝两对半。
目录意义检查时间定量检查结果分析检查费用婚前检查孕前检查检查对照化验单全阴性检查吃饭大三阳注意事项定期疗效多久检查定量检查1优点1正常值1治疗方法1法律禁止结果对照常见组合常见误区意义1、HBsAg-表面抗原[1]: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
临床意义: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并不反映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强弱。
乙肝表面抗原滴度与肝病严重程度没有必然联系乙肝表面抗原(HBsAg)滴度表示HBsAg在血清中的含量。
高滴度的HBsAg 常表示病毒的高复制水平;低滴度的HBsAg可能是由于在感染恢复时期病毒低复制,或者在炎症活动时病毒和抗原部分清除;少数情况下是由于病毒变异,引起HBsAg抗原性改变,从而与试剂抗体的亲和性降低,表现为临床检查HBsAg低滴度。
2、HBsAb-表面抗体:一般简称表面抗体。
当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人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淋巴细胞分泌出一种特异的免疫球蛋白G。
它可以和表面抗原特异地结合,在体内与人体的其他免疫功能共同作用下,可把病毒清除掉,保护人体不再受乙肝病毒感染,故称表面抗体为保护性抗体。
临床意义: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
3、e抗原(HBeAg):一般通称e抗原。
它源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是核心抗原的亚成分,或是核心抗原裂解后的产物。
e抗原是可溶性蛋白。
当核心抗原裂解时,可溶性蛋白部分(即e抗原)就溶于血清中,存在于血液循环中,若取血化验就可查出来。
临床意义:为病毒复制标志,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
不同病情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定量、两对半检测结果差异陈静;金灿灿;周皓鹏;张茜蕙;梅辉【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24(14)5【摘要】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检测与两对半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并观察不同病情HBV-DNA阳性率和两对半检测结果差异。
方法选取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375例乙型肝炎患者病例为研究资料。
比较不同乙肝两对半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结果患者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差异,将患者根据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乙肝两对半结果差异,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将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比较三组患者乙肝两对半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差异。
结果不同乙肝两对半类型患者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阳性组患者HBsAg、HBeAg水平高于HBV-DNA阴性组,HBsAb、HBeAb、HBcAb水平低于HBV-DN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HBeAg水平与HBV-DNA呈正相关(P<0.05),HBsAb、HBeAb、HBcAb水平与HBV-DNA呈负相关(P<0.05);不同疾病类型患者乙肝两对半类型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疾病类型患者HBV-DNA定量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定量检测与两对半检测结果有相关性,不同乙肝两对半类型间及不同疾病类型间HBV-DNA均有差异,HBV-DNA定量检测联合两对半检测可较好地反映病毒复制和疾病进展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乙肝核心抗体阳性是怎么回事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阳性是指体内存在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是一种免疫球蛋白,是体内对乙肝病毒感染产生的一种抗体。
当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不同种类的抗体,其中包括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和核心抗体(HBcAb)。
其中,HBsAg、HBsAb和HBcAb是检测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指标。
在HBsAg阳性的情况下,如果同时检测到HBcAb阳性,表明乙肝病毒已经进入体内,但是免疫系统已经形成了对该病毒的防御,并慢慢把该病毒消灭掉了。
治疗方法:1. 监测:对HBcAb阳性的人,需要每6个月至1年进行一次检测。
这可以保证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的疾病并对症治疗。
2. 病毒抑制治疗:如果检测到HBcAb阳性并伴有HBV DNA阳性,则需要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是抑制乙肝病毒在体内的生长和繁殖,减轻病毒的致病性和减少肝脏损伤,乙肝病毒抑制的同时,应注意保护肝功能。
3. 其他治疗方法:可以使用传统中医治疗、理疗等方法辅助治疗。
中草药如黄芪、灵芝等具有抗炎、保肝、养肝等作用。
理疗包括针灸、推拿等方法可改善肝功能。
注意事项:1.饮食:HBcAb阳性的人饮食应健康、清淡,忌饮酒和吸烟。
多吃水果、蔬菜、鱼类等富含微量元素的食品,它们能够有效减轻肝脏的负担。
2.生活规律:HBcAb阳性的人需要定时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并尽可能的减轻身体的疲劳。
这样能改善身体机能,提高身体抵抗力。
3. 接种乙肝疫苗:HBcAb阳性的人应接种乙肝疫苗,以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增加对于病毒的免疫力。
4. 避免高危行为:HBcAb阳性的人尤其要注意避免性行为和血液接触等高危行为,以预防更多的感染发生。
总之,对于HBcAb阳性的人,应该重视该疾病的检测和治疗,同时也应注意日常生活和饮食等方面的规律,关注并接受医生的专业建议和治疗方案,以便更好的控制疾病的发展。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诊断乙肝作为一种全世界广泛传播的疾病,严重威胁人体的健康,愈来愈受到重视。
不少人士定期参加体检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早发现乙肝的存在。
乙肝的实验室检测作为目前国内最为常用的检验项目,主要涉及乙肝的生物化学检测、乙肝“两对半”的检测和基因诊断。
第一节乙肝的生物化学检测一、乙肝生物化学检测的简介当患者感染乙肝病毒之后,一些生化指标会发生改变。
与病毒性肝炎密切相关的生化指标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胆红素、胆碱酯酶、甲胎蛋白以及凝血因子。
其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又最为重要,常与乙肝“两对半”和基因诊断联合检测,指导临床用药。
二、丙氨酸转氨酶(ALT)检测的临床意义丙氨酸转氨酶对于病毒性肝炎的特异性不高,但却是反映肝损伤的灵敏指标。
当患者感染乙肝病毒,发生急性肝损伤时,血清中的丙氨酸转氨酶可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升高,且急性肝炎时丙氨酸转氨酶的高低与病情状况平行,因此是病情恢复的较好指标。
通常,当急性肝炎时,AST/ALT<1;肝硬化时,AST/ALT≥2;肝癌时,AST/ALT≥3。
第二节乙肝“两对半”检测一、乙肝“两对半”的简介当生化检查肝功能指标异常,怀疑为乙肝病毒感染时,可以进行乙肝“两对半”的检查。
乙肝“两对半”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以及乙肝核心抗体(HBcAb),因为乙肝核心抗原没有检验,所以叫做乙肝“两对半”。
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原又称为“澳抗”,是“澳大利亚抗原”的简称,因为最早发现于澳大利亚,故以此命名。
它是患者血清中首先出现的血清标志物,可用于乙肝的早期诊断。
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表面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表明人体对乙肝病毒具有抵抗能力,是人体感染或者接种乙肝疫苗的标志。
该指标阳性提示乙肝病毒感染后的恢复期。
乙肝DNA测定结果如何解读乙肝DNA测定结果的解读:乙肝DNA测定是一项用来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是否存在于体内的重要检测手段。
其结果可分为阳性和阴性两种,具体解读如下:1、乙肝DNA测定结果为阴性:表示体内没有乙型肝炎病毒或病毒数量很少。
此时,患者有可能已经从疾病中恢复或处于病毒携带者状态。
2、乙肝DNA测定结果为阳性:表示体内存在乙型肝炎病毒。
阳性结果的大小表示病毒载量的多少,数字越大,病毒载量越高。
数字越小,病毒载量越低。
当病毒载量高时,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乙肝DNA测定的治疗方法:目前,治疗乙肝感染的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以及疫苗预防。
药物治疗依靠抗病毒药物来抑制病毒复制,达到稳定病情、控制病毒、防止病情恶化等效果。
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拉米夫定、爱地华、恩替卡韦等。
疫苗预防是针对乙型肝炎病毒产生抗体,从而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
乙肝DNA测定的注意事项:1、准确性:乙肝DNA测定的结果应该由专业医生来解读,因为误判会对治疗方案产生影响。
2、重要性:乙肝DNA测定是乙肝治疗的一个关键指标,检测结果直接关系到患者治疗的方向和疗效。
3、检测周期:乙肝DNA测定结果不是一次就能确定的,需要定期测定。
一般来说,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测定,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及时处理病情。
4、治疗方案:乙肝治疗除了要考虑病毒载量外,还需要注意患者的肝功能情况、乙肝病期、合并症等因素,因为不同的患者情况需要的治疗方案是不同的。
5、生活习惯:患者在治疗期间应该注意生活习惯,比如不要喝酒,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同时保持充足的休息,加强身体锻炼,避免感染其他疾病。
乙肝hbv-dna病毒数量标准乙肝(HBV)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一种肝炎疾病。
HBV-DNA是HBV病毒所含的一种核酸,HBV-DNA病毒数量标准是可以评估乙肝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本篇文章将重点阐述乙肝HBV-DNA病毒数量标准、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乙肝HBV-DNA病毒数量标准HBV-DNA病毒数量可以通过PCR扩增技术测定,计量单位为“国际单位/ml”(IU/ml),也可以用“拷贝数/ml”(cp/ml)表示。
乙肝核心抗体单项阳性与乙肝DNA定量检测相关性分析张佳佳;王萍【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6(007)018【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correlation of the anti-HBC single positive with HBV DNA quantitative detection.Methods To use ELISA method to detect the specimens of 156 cases of single positive antibody of second liver core,use 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 technology in 156 cases of specimens for HBV - DNA testing.Results To test the 156 cases of 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anti-HBC)single positive patient specimens by HBV - DNA testing,which HBV-DNA more than 1×103 copy/ml was positive,positive specimens for 11 cases, positive rate was 7%.Conclusion To ELISA detection of anti-HBC single positive patients,best use HBV - DNA testing at the same time,to prevent leak.%目的:探讨乙肝核心抗体单项阳性与乙肝DNA定量检测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ELISA 法检测出156例乙肝核心抗体单项阳性的标本,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156例标本进行HBV-DNA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