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基因表达检测
- 格式:ppt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32
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某新型抗抑郁药物的疗效,并通过小鼠模型对其药理作用进行评估。
通过比较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的行为学、神经生化指标和基因表达等方面的差异,评估该药物的潜在抗抑郁效果。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SPF级雄性C57BL/6小鼠,体重18-22g,由某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2. 药物:实验药物(以下简称“药物A”)和空白对照组药物(以下简称“药物B”)。
3. 仪器:小鼠行为学测试系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凝胶成像系统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药物A组)和空白对照组(药物B 组),每组10只小鼠。
2. 药物给药:实验组小鼠每天给予药物A,剂量为20mg/kg体重,空白对照组小鼠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3. 行为学测试:在给药第1天、第7天和第14天,分别进行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观察小鼠的行为学变化。
4. 神经生化指标检测:在给药第14天,处死小鼠,收集脑组织,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乙酰胆碱(ACh)水平。
5. 基因表达检测:在给药第14天,提取小鼠脑组织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5-HT转运体(SERT)、单胺氧化酶A(MAOA)和5-HT受体(5-HT1A)的mRNA表达水平。
四、实验结果1. 行为学测试: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在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中的行为学评分均显著降低,表明药物A具有改善小鼠抑郁行为的作用。
2. 神经生化指标检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脑组织中5-HT、NE和ACh水平均显著升高,表明药物A能够调节小鼠脑内神经递质水平。
3. 基因表达检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脑组织中SERT、MAOA和5-HT1A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表明药物A可能通过调节相关基因表达发挥抗抑郁作用。
五、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药物A在动物抑郁模型中具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
CD4+CD25+Treg细胞的分选\表型鉴定及Foxp3表达鉴定目的为验证从C57BL/6小鼠脾脏中分离出高纯度CD4+CD25+Treg细胞及证实CD4+CD25+Treg细胞中Foxp3基因的表达。
方法使用免疫磁珠分选出CD4+CD25+Treg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纯度;使用TRIZOL抽提Foxp3基因mRNA,使用RT-PCR方法逆转录出Foxp3基因的cDNA。
结果从C57BL/6小鼠脾脏中分离出了纯度达到90%CD4+CD25+Treg。
进一步应用RT-PCR技术克隆出Foxp3的cDNA,通过凝胶电泳证实了克隆出了Foxp3的cDNA。
结论使用免疫磁珠方法能够分离出C57BL/6小鼠CD4+CD25+Treg细胞,并进行了Foxp3基因表达的鉴定。
【Abstract】Objective To confirm high purity CD4+CD25+Treg cells can be separated from the spleen of C57BL/6 mice and Foxp3 gene can be express in CD4+CD25+Treg cells.Methods CD4+CD25+Treg cells are separated with immunomagnetic beads,and purity is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Foxp3 gene mRNA is extracted using TRIZOL.Foxp3 gene cDNA is reverse transcription using RT-PCR technology.Results This study separated CD4+CD25+Treg cell of 90%purity from the spleen of C57BL/6 mice,to advance used technology of RT-PCR to make the clone of Foxp3 gene cDNA,and confirmed it is the cDNA of foxp3.Conclusion This study CD4+CD25+Treg cell can be separated from the spleen of C57BL/6 mice with immunomagnetic beads,and identified foxp3 gene expression.【Key words】Immunomagnetic beads;CD4+CD25+Treg cells;Foxp3 gene肿瘤患者体内的免疫耐受是影响免疫治疗效果的重要原因,肿瘤免疫耐受的产生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①肿瘤本身所产生的IL-10、TGF-β等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②机体自身的免疫抑制状态。
原理是:核酸模板在DNA聚合酶、引物、4 种单脱氧核苷三磷酸 ( d NTP,其中的一种用放射性P32标记 )存在条件下复制时,在四管反应系统中分别按比例引入4种双脱氧核苷三磷酸 ( dd NTP ),因为双脱氧核苷没有3’-O H,所以只要双脱氧核苷掺入链的末端,该链就停止延长,若链端掺入单脱氧核苷,链就可以继续延长。
如此每管反应体系中便合成以各自的双脱氧碱基为3’端的一系列长度不等的核酸片段。
反应终止后,分4个泳道进行凝胶电泳,分离长短不一的核酸片段,长度相邻的片段相差一个碱基。
经过放射自显影后,根据片段3’端的双脱氧核苷,便可依次阅读合成片段的碱基排列顺序。
Sanger法因操作简便,得到广泛的应用。
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多种DNA 测序技术,其中最重要的是荧光自动测序技术。
荧光自动测序技术荧光自动测序技术基于Sanger 原理,用荧光标记代替同位素标记,并用成像系统自动检测,从而大大提高了D NA测序的速度和准确性。
20世纪80 年代初Jorgenson 和 Lukacs提出了毛细管电泳技术( c a p il l ar y el ect r ophor es i s )。
1992 年美国的Mathies实验室首先提出阵列毛细管电泳 ( c a p il l ar y ar r a y el ectr ophor es i s ) 新方法,并采用激光聚焦荧光扫描检测装置,25只毛细管并列电泳,每只毛细管在内可读出350 bp,DNA 序列,分析效率可达6 000 bp/h。
1995年Woolley研究组用该技术进行测序研究,使用四色荧光标记法,每个毛细管长,在9min内可读取150个碱基,准确率约 97 % 。
目前, 应用最广泛的应用生物系统公司 ( ABI ) 37 30 系列自动测序仪即是基于毛细管电泳和荧光标记技术的D NA测序仪。
如ABI3730XL 测序仪拥有 96 道毛细管, 4 种双脱氧核苷酸的碱基分别用不同的荧光标记, 在通过毛细管时不同长度的 DNA 片段上的 4 种荧光基团被激光激发, 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 被 CCD 检测系统识别, 并直接翻译成 DNA 序列。
MAP3K3基因过表达通过多条信号通路激活CREB促进人肺腺癌细胞增殖及上皮-间质转化郭振辉;茆文莉;陈文雅;梁娇;侯聪艳;张韧;何彦丽【期刊名称】《广东医学》【年(卷),期】2022(43)8【摘要】目的通过体外干预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3(MAP3K3)基因表达研究其对人肺腺癌细胞增殖、侵袭以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探讨MAP3K3在肺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
方法使用慢病毒转染构建稳定过表达MAP3K3的人肺腺癌细胞株H1299、A549,通过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行为的变化;Western blot实验检测EMT相关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钙黏蛋白E(E-cadherin)和钙黏蛋白N(N-cadherin)表达水平,检测MAP3K3下游信号分子AKT、mTOR、ERK1/2、JNK1/2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检测过表达和敲低MAP3K3的H1299细胞p-CREB蛋白表达水平变化。
结果过表达MAP3K3基因后,H1299和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增强,细胞的上皮表型分子E-cadherin下调,间质表型分子Vimentin和N-cadherin上调,p-AKT、p-mTOR、p-ERK1/2、p-JNK1/2以及p-CREB蛋白表达上调;使用shRNA稳定敲低MAP3K3后p-CREB蛋白表达明显下调。
结论人肺腺癌细胞株H1299和A549体外过表达MAP3K3基因后,可增强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促进细胞EMT,其机制可能与MAP3K3通过激活多个下游信号通路,磷酸化激活CREB(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有关,此研究可为基于该信号通路的新型靶向药物开发提供一些实验依据。
【总页数】6页(P939-944)【作者】郭振辉;茆文莉;陈文雅;梁娇;侯聪艳;张韧;何彦丽【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9.21;R734.2【相关文献】1.瘦素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分泌白介素8促进乳腺癌MCF-7细胞上皮间质转化2.基于TGF-β/smad信号通路探讨七方胃痛颗粒对人胃腺癌AGS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过程的影响3.基于TGF-β/smad信号通路探讨七方胃痛颗粒对人胃腺癌AGS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4.肺腺癌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相关上皮间质转化基因筛选及其调控通路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3:基因工程一、选择题1.在基因工程操作中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不可缺少的工具酶。
下列有关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等因素的影响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以从某些原核生物中提取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也可以识别和切割RNA2.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上图中箭头所指。
如果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 片段。
现有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酶切后,这些线性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种类数是( )线性DNA分子的酶切示意图A.3 B.4 C.9 D.123.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
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如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
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也不同,下表是外源基因插入位置(插入点有a、b、c),请根据表中提供的细菌生长情况,推测①②③三种重组后细菌的外源基因插入点,正确的一组是( )①②③细菌在含氨苄青霉素能生长能生长不能生长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细菌在含四环素基上的能生长不能生长能生长生长情况A.①是c;②是b;③是aB.①是a和b;②是a;③是bC.①是a和b;②是b;③是aD.①是c;②是a;③是b4.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A.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5.一对等位基因经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后形成的DNA片段长度存在差异,凝胶电泳分离酶切后的DNA片段,与探针杂交后可显示出不同的带谱。
靶向调控大鼠海马 CNN3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孙俊梅;龙晶晶;韩雁冰;蔡雪梅;陆地;边立功;郭家智;李梅【摘要】目的:建立可调控大鼠局部脑区CNN3基因表达的技术,为进一步研究CNN3基因参与脑内病理生理过程奠定基础。
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CNN3基因的全长编码序列cDNA和3条shRNA干扰靶点序列,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CNN3-OE和3个CNN3-shRNA慢病毒载体,在立体定位仪引导下注入大鼠海马,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筛选CNN3基因的最佳沉默序列,并找出重组表达和沉默慢病毒载体调控海马CNN3基因的变化规律。
结果 CNN3-OE和3个CNN3-shRNA慢病毒干扰载体均构建成功,转染后8周内对海马CNN3基因水平均有一定调控作用,其中CNN3-shRNA2载体组在转染后的8周内海马CNN3基因编码蛋白calponin-3水平均显著性下调,最高抑制率为73.26%;CNN3-OE慢病毒载体组中海马calponin-3蛋白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升高仅在转染后第14天,上调率为93.88%。
结论通过定位注射CNN3-OE和CNN3-shRNA慢病毒载体可在体调控局部脑区CNN3基因表达,为后续的机制研究和开拓疾病防治新途径奠定基础。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cusing on regulation of CNN3 gene in the rat hippocampus and help to explore the role of CNN3 gene played in the brain physiology and pathology.Methods One cDNA sequence and three shRNAs targeting CNN3 gene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The recombinant lentivirus-mediated expressing and three short hairpin RNA ( shRNA) vectors targeting CNN3 gene in the rats were constructed with engineering technology.All recombinant vectors were intravenously injected into rats hippocampi guided by stereotaxic apparatus.Western blot was performed to explore the best shRNA and tostudy the changes of CNN3 gene in the rat hippocampus after transfection with the silence and over-expressed vectors.Results The lentivirus-mediated vector expressing CNN3-OE and three shRNA vectors targeting CNN3 gene were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Within eight weeks after transfection, the vectors of CNN3-OE and three CNN3-shRNAs changed the expression of CNN3 gene in the rat hippocampus, in particular, all the protein levels of calponin-3 encoded by CNN3 gene were significantly down-regulated along with the time, with the highest inhibitory rate of 73.6%in the CNN3-shRNA2 group.Significant up-regulation of calponin-3 protein level by 93.88%, was found only on the 14th day after transfection.Conclusions Lentivirus-mediated vectors of CNN3-OE and CNN3-shRNAs may regulate in vivo the CNN3 gene level in the local brain region of rats via stereotactic injection.The study lays a foundation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 the future.【期刊名称】《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26)002【总页数】7页(P55-61)【关键词】CNN3;基因;沉默;重组;慢病毒载体【作者】孙俊梅;龙晶晶;韩雁冰;蔡雪梅;陆地;边立功;郭家智;李梅【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昆明 65003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昆明 65003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昆明 65003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昆明 650031;昆明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昆明 650500;昆明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昆明650500;昆明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昆明 650500;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昆明 65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1995年Maguchi等[1]首次分离出CNN3基因,其编码的calponin-3蛋白可与肌动蛋白、钙调蛋白、肌钙蛋白和原肌球蛋白结合,不仅分布在肝、肺、肾、肌肉、皮肤、卵巢[2-5],还是calponin家族中唯一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个亚型,在大脑、小脑和脑血管均有表达[6-8],尤其是近年来研究显示CNN3基因及calponin-3蛋白异常可能改变大脑海马内神经元形态,甚至导致突触重塑[9,10]。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神经科学研究的深入,理解大脑的基因调控机制对于揭示神经疾病的发生机理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探究特定基因在小鼠大脑发育和功能中的作用,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二、实验目的1.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小鼠大脑中特定基因。
2. 观察基因敲除对小鼠大脑发育、行为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3. 分析敲除基因对小鼠大脑中相关通路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 CRISPR/Cas9系统- 实验小鼠(C57BL/6小鼠)- 实验试剂:DNA聚合酶、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PCR引物等2. 实验方法(1)基因编辑1. 设计靶向特定基因的CRISPR/Cas9系统,包括sgRNA和Cas9蛋白。
2. 将sgRNA和Cas9蛋白导入小鼠ES细胞,进行基因编辑。
3. 对编辑后的ES细胞进行筛选,获得基因敲除的细胞系。
4. 将基因敲除的细胞系注射到C57BL/6小鼠的受精卵中,获得基因敲除的小鼠。
(2)小鼠行为和认知功能测试1. 观察基因敲除小鼠的生长发育、行为和运动能力。
2. 对小鼠进行认知功能测试,包括Morris水迷宫实验、Y迷宫实验等。
(3)基因表达分析1. 提取小鼠大脑样本,进行RNA提取和cDNA合成。
2. 利用PCR、RT-qPCR等方法检测敲除基因的表达水平。
3. 对小鼠大脑样本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
四、实验结果1. 基因敲除成功敲除了小鼠大脑中特定基因,并通过PCR、RT-qPCR等方法验证了基因敲除的效果。
2. 小鼠行为和认知功能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基因敲除小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学习障碍,提示该基因可能参与小鼠的认知功能。
3. 基因表达分析敲除基因后,小鼠大脑中相关通路和基因表达发生了显著变化。
具体表现为:1. 神经递质合成酶的表达水平降低。
基因表达量的检测方法
基因表达量的检测方法是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一种方法,旨在确定特定基因在细胞或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实时荧光定量PCR、微阵列技术、RNA测序、蛋白质组学等。
其中,实时
荧光定量PCR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放大目标基因的特定序列并进行荧光检测,从而确定样品中的目标基因数量。
微阵列技术则可以同时检测成千上万的基因表达量,通过分析芯片上的信号强度来确定各个基因的表达水平。
RNA测序则是一种高通量的技术,能够对细胞或组织中的所有RNA进行测序,从而确定所有基因的表达水平。
蛋白质组学则是一种通过检测蛋白质的表达量来推断基因表达量的
方法。
这些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实验目的和样品类型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基因表达量的检测。
- 1 -。
鹅细小病毒YBLJ株VP3基因的真核表达张颖;鲁承;赵文婧;陈海迪;高旭【摘要】为了研究鹅细小病毒(GPV)YBLJ株VP3基因的生物学特性,根据已克隆的GPV YBH株VP3基因序列(GenBank:JN836326),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经PCR扩增、克隆、转化、酶切与亚克隆,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VP3,将鉴定正确的质粒转染至Vero细胞,经RT-PCR检测VP3基因转录水平,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观察VP3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克隆的VP3基因全长约1 605 bp;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VP3,经RT-PCR对转染细胞总RNA扩增得到特异性目的片段,IFA检测显示VP3基因在Vero细胞中获得了稳定表达.本研究为GPV核酸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期刊名称】《动物医学进展》【年(卷),期】2012(033)012【总页数】3页(P23-25)【关键词】鹅细小病毒;VP3基因;真核表达【作者】张颖;鲁承;赵文婧;陈海迪;高旭【作者单位】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吉林延吉1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59.2鹅细小病毒病是由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引起的主要侵害4日龄~20日龄雏鹅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该病病程短,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给养鹅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1-3]。
该病毒由我国学者方定一于1956年在江苏扬州首次发现。
研究发现VP3基因是GPV核衣壳的主要成分,约占总蛋白含量的80%,具有较高的保守性,能够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是GPV的主要保护性抗原[4-5]。
本研究拟以本课题组前期分离的延边株(YBLJ)鹅细小病毒为毒株,克隆VP3基因和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研究GPV的VP3基因在Vero细胞中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制GPV的VP3基因核酸疫苗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病毒、菌种 GPV(YBLJ株)为本实验室从延边某养鹅场发生鹅细小病毒病的病死鹅脾脏中分离得到。
PRL-3基因与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生物学行为相
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
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多个遗传因素,其
中PRL-3基因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候选靶点。
PRL-3基因是酪氨酸磷酸酶家族成员之一,其在许多肿瘤中高表达,包括前列腺癌。
研究表明,PRL-3基因参与了前列腺癌的细胞增殖、转移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因此作为靶点研究其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探讨PRL-3基因与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检测PRL-3基因在LNCaP细胞的表达情况;
2.利用shRNA技术对LNCaP细胞中的PRL-3基因进行敲低;
3.检测敲低PRL-3基因后LNCaP细胞在增殖、转移和侵袭等方面的
生物学行为的变化。
三、研究意义
1.揭示了PRL-3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深入理解前
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2.为前列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3.为其他肿瘤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monocle3 基因表达趋势【最新版】目录1.Monocle3 简介2.Monocle3 的基因表达趋势分析功能3.Monocle3 在基因表达趋势分析中的应用实例4.Monocle3 的优缺点及未来发展方向正文【1.Monocle3 简介】Monocle3 是一款强大的 RNA 测序 (RNA-seq) 数据分析软件,主要用于研究基因表达和变异。
Monocle3 具有多种功能,如基因表达量化、变异检测、伪时间分析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关注 Monocle3 的基因表达趋势分析功能。
【2.Monocle3 的基因表达趋势分析功能】Monocle3 的基因表达趋势分析功能可以帮助研究者探究基因在不同样本或条件下的表达变化趋势。
通过这一功能,研究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基因在生物过程中的作用和调控关系。
Monocle3 可以生成可视化的基因表达趋势图,方便研究者直观地观察和分析数据。
【3.Monocle3 在基因表达趋势分析中的应用实例】以研究植物生长发育为例,研究者可以通过 Monocle3 对不同生长阶段的植物样本进行基因表达趋势分析。
这样可以揭示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的规律,为研究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有力依据。
【4.Monocle3 的优缺点及未来发展方向】Monocle3 在基因表达趋势分析方面具有很多优点,如分析速度快、精度高、可视化效果好等。
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对于部分高度复杂的基因表达调控关系,Monocle3 的分析能力尚有不足。
未来,Monocle3 有望在以下几个方向进行优化和发展:(1) 提高分析精度,更好地揭示基因表达的调控关系;(2) 拓展功能,如增加多组学数据整合分析功能;(3) 提高易用性,降低研究者的使用门槛。
总之,Monocle3 作为一款优秀的 RNA-seq 数据分析软件,在基因表达趋势分析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长链非编码RNA MEG3对成骨 分化及骨性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张轩铭,吕松岑(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外科,黑龙江哈尔滨文章编号:1008-5572(2021)02-0148-05 中图分类号:R73&1非编码 RNAs(noncoding RNAs,ncRNAs)是一类没有 编码蛋白功能的RNA 分子,根据它的大小,可分为小非编码RNA和 长 链 非 编 码 RNAs (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 )。
lncRNA 是一种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ncRNA 的80%都是长链非编码RNA 。
人们最初认为 lncRNA 是转录的垃圾,但后来逐渐发现了 lncRNA 通过参与调控目的基因的表达,或者通过与启动子和增强子相互作 用,进而对染色质重构、DNA 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RNA 聚 合酶的活性进行调控,从而调节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过程。
母系表达的基因 3(Maternally expressed gene3,MEG3)是母系表达的lncRNA ,为一种位于染色体14q32的肿瘤抑制基因。
MEG3通过抑制血管再生进而抑制肿瘤的发展,目前已经了解到MEG3与多种肿瘤相关疾病、癌症(如甲状腺乳头状癌、胃癌、鼻咽癌、胰腺癌、结肠癌、视网膜母细胞瘤)、各种炎症 反应和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形成与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而MEG3在骨性疾病中的功能与作用机制的研究尚处于初 步阶段,但现在已经发现MEG3表达的上升或下降可调控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或导致如骨关节炎、骨肉瘤、多发性骨髓瘤等多种骨性疾病的发生,这与MEG3/miR16/SMAD7、MEG3/miR203/Sirt1等多种通路轴有关。
故MEG3的表达为后续研究骨性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对骨性疾病诊断与治 疗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1 MEG3调控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在胚胎发育过程中,MEG3可能参与包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在内的多种细 胞的分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