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法生产钛白粉
- 格式:doc
- 大小:76.50 KB
- 文档页数:4
钛白粉氯化法过程钛白粉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纸张等领域的重要白色颜料。
其生产工艺中,氯化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
本文将从原料准备、氯化反应、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等方面介绍钛白粉氯化法的过程。
一、原料准备钛白粉氯化法的原料主要包括矿石和氯化剂。
矿石通常选用含有较高二氧化钛含量的天然矿石,如钛铁矿、钛磁矿等。
氯化剂则常使用氯化钠或氯化钙等。
在生产前,需要对原料进行粉碎、研磨和筛分等处理,以确保原料的均匀性和适宜的粒径。
二、氯化反应氯化反应是钛白粉氯化法的核心步骤。
首先,将精细处理后的矿石与氯化剂按一定比例混合。
然后,在加热的反应器中,通过控制温度和氯气流量,使矿石与氯气发生氯化反应。
反应过程中,钛矿石中的二氧化钛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钛。
三、沉淀经过氯化反应后,反应物会进入沉淀槽。
在沉淀槽中,通过调节搅拌速度和沉淀时间,使氯化钛逐渐沉淀下来。
沉淀过程中,沉淀物的形态和颗粒大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搅拌强度和沉淀物浓度等。
四、过滤沉淀完成后,需要对沉淀物进行过滤。
过滤的目的是分离出沉淀物和溶液,并去除其中的杂质。
常用的过滤设备包括压滤机和离心机。
通过合理的过滤操作,可以得到较为纯净的钛白粉沉淀物。
五、洗涤过滤后的钛白粉沉淀物中,仍然含有一定量的氯化剩余物和其他杂质。
为了去除这些残留物,需要进行洗涤处理。
洗涤一般采用反复加水、搅拌、过滤等步骤,以确保钛白粉的纯度和质量。
六、干燥洗涤后的钛白粉沉淀物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水分并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流动性。
干燥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自然风干、热风干燥和旋转干燥等。
干燥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过高的温度导致钛白粉的质量下降。
钛白粉氯化法的过程包括原料准备、氯化反应、沉淀、过滤、洗涤和干燥等步骤。
通过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条件和参数,可以得到高质量的钛白粉产品。
钛白粉作为一种重要的白色颜料,在各个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对提升产品的光泽和色彩起到重要的作用。
氯化法生产钛白粉化工原理生产工艺流程一、简介钛白粉是一种重要的白色颜料,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纸张等行业。
氯化法生产钛白粉是目前主要的生产工艺之一,其主要原料是金红石矿石和氯化氢。
本文将介绍氯化法生产钛白粉的化工原理和生产工艺流程。
二、化工原理1. 原料准备氯化法生产钛白粉的原料主要包括金红石矿石、氯化氢和其他辅助原料(如稀硫酸、硝酸等)。
金红石矿石是一种含钛的矿石,经过矿石选矿和粉碎处理后,可以用于氯化法生产钛白粉。
氯化氢是用于与金红石矿石反应的氯化剂。
2. 溶解金红石金红石矿石在稀硫酸的作用下产生可溶性的硫酸钛溶液。
反应方程式如下:FeTiO3 + H2SO4 → TiOSO4 + FeSO4 + H2O硫酸钛溶液中主要包括硫酸钛和硫酸铁。
3. 与氯化氢反应硫酸钛溶液与氯化氢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钛和硫酸。
反应过程如下:TiOSO4 + 4HCl → TiCl4 + H2SO4生成的氯化钛溶液经过蒸馏处理,获得纯净的氯化钛。
4. 氯化钛还原纯净的氯化钛与氢气反应,发生氯化钛还原反应,生成金属钛和氯化氢。
反应方程式如下:TiCl4 + 2Mg → Ti + 2MgCl25. 钛白粉的制备通过氯化法生产的金属钛经过粉碎和精炼处理,最终得到钛白粉产品。
三、生产工艺流程1. 矿石选矿金红石矿石经过选矿处理,去除杂质,得到符合要求的矿石原料。
矿石原料经过粉碎处理,将矿石研磨成适合氯化反应的粉末。
3. 硫酸处理将粉碎后的金红石矿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钛溶液。
4. 氯化反应将硫酸钛溶液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钛溶液。
5. 蒸馏处理对氯化钛溶液进行蒸馏处理,获得纯净的氯化钛。
6. 还原反应将纯净的氯化钛与氢气反应,进行氯化钛还原反应。
7. 钛白粉制备通过氯化法生产的金属钛经过粉碎和精炼处理,最终得到钛白粉产品。
四、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反应1. 金红石与硫酸的反应FeTiO3 + H2SO4 → TiOSO4 + FeSO4 + H2O2. 硫酸钛与氯化氢的反应TiOSO4 + 4HCl → TiCl4 + H2SO43. 氯化钛的还原反应TiCl4 + 2Mg → Ti + 2MgCl2五、环保措施1. 废水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有硫酸、氯化钛等有害物质,需要进行严格的废水处理,确保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氯化法?硫酸法?我国钛白粉生产该哪法?目前我国98%以上的企业仍使用传统的硫酸法生产工艺,在生产过程中要排放大量的废硫酸、酸性废水、废渣和废气,许多生产厂家污染严重,环保问题突出。
而另一种生产钛白粉的氯化法工艺技术因其生产过程环保和产品质量较高,是国际公认的、替代硫酸法的新一代先进技术。
目前全球氯化法钛白粉与硫酸法钛白粉的产能比例大约为6∶4。
氯化法钛白粉技术比硫酸法更先进、更环保,这已经成为国际钛白粉生产企业的共识,目前国内仅有中国中信集团控股的锦州钛业有限公司全面采用氯化法工艺生产。
那为什么我国众多企业不选用氯化法,而选择硫酸法。
哪种方法适应我国国情?适应我们的才是最好的。
我们不妨就这两种方法做一个简单的对比。
氯化法生产工艺优点是流程短,生产能力易扩大,连续自动化程度高,能耗相对低,“三废”少,能得到优质产品。
但是缺点是氯化法仅能生产金红石型钛白粉,投资大,设备结构复杂,对材料要求高,要耐高温、耐腐蚀,装置难以维修,研究开发难度大。
目前世界钛白粉生产总量中的54%为氯化法产品,其中80%以上产自美国杜邦公司、科斯特、特诺和亨兹曼四大公司。
硫酸法可以生产锐钛型和金红石型钛白粉,硫酸法也能以价低易得的钛铁矿与硫酸为原料,技术较成熟,设备简单,防腐蚀材料易解决,再加上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工艺发明较早,到1923年,该工艺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进入成长期,世界各国都开始应用硫酸法技术生产锐钛型钛白粉产品,硫酸法生产工艺相对氯化法相比比较成熟,所以我国大部分企业选择硫酸法。
但我们也看到,生产每吨钛白粉消耗新鲜水100~150吨,综合能耗约1.6吨标煤,同时约产生浓度20%的废硫酸8吨、酸性废水100吨、废渣8吨,以及含二氧化硫、酸雾和粉尘的废气2.5万立方米。
以可比口径计算,国内钛白粉行业每万元产值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废气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是化工行业平均水平的3.85、1.03、2.13倍,是全部工业行业相应指标的3~8倍。
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氯化法钛白粉是由一种无机化学材料生产的白色粉末状物质,主要用于橡胶、塑料及涂料的生产。
氯化法钛白粉的生产主要是通过氯化硅和碳酸钙的反应制备得到的,其制备过程包括原料处理、氯源的熔盐吸收、脱气、钛白夹砂的制备、分离、烘干、成品的筛选与包装等几个主要部分。
第一步,原料处理:首先采用自动称量设备,将氯化硅和碳酸钙称量混合一种比例,然后放置在研磨机,进行均质化研磨混合,费时约一小时;若期望获取更高品质的钛白夹砂,也可从氯化钛的硫酸盐前驱体中加入油脂、表面活性剂等,进行混合和研磨,这一步研磨亦可使钛白夹砂容易分离,从而节省大量生产成本。
第二步,氯源的熔盐吸收:混合物放在熔盐锅中,加入生产用氯源,将氯源熔融,用搅拌棒搅拌使混合物完全溶解,使溶液吸收有机剂,熔液接受脱气处理。
第三步,钛白夹砂的制备:将接受脱气处理的熔液倒入干燥桶,均匀的混合,使混合液中的溶质有机物完全漂白,脱气,该混合液即为钛白夹砂,放入搅拌锅中,搅拌约半小时,使钛白粉的粒度尽可能的均匀一致,从而增加钛白的细度。
第四步,分离:使用细度分级分离器,将钛白夹砂分离为两种尺寸,其中一种更粗,用于生产紫外线涂料;另一种白色鲜粉可用于涂料、橡胶、塑料等行业。
第五步,烘干:将分离出来的钛白粉放入烘干机,由热机製冷器对其进行热风烘干,以脱去其余水分,确保其质量。
第六步,成品的筛选与包装:将烘干后的钛白粉分别放入筛分机,筛分其中的粒度大小,去除杂质,同时亦可进行熔点或水溶性仪器分析筛分,将其符合技术要求的成品包装起来,以及标记对应信息,以便日后质量追溯和查询。
以上,为氯化法钛白粉的生产工艺,其中所涉及的原料、处理工艺、分离技术、烘干过程及筛选包装技术等流程均要求精确、科学。
其精确的操作,有效的节约成本,安全可靠,后续技术支持成为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的关键部分。
氯化法钛白粉的生产工艺与技术经济摘要:钛白粉产品是采用不同的制造工艺和表面改性工艺处理的具有独特应用特性的产品。
钛白粉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性,具有较强的遮盖力、较高的折射率,以及高白度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光学性质,使其成为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白色颜料,在油墨、塑料、造纸、涂料、化妆品和橡胶等行业都有着重大的应用,同时也是轻工业、电子工业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之一。
本文主要对氯化法钛白粉的生产工艺与技术经济进行论述,详情如下。
关键词: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技术经济引言钛白粉世界公认的性能最好的白色颜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造纸、印刷油墨、化纤、橡胶、化妆品等工业。
目前,二氧化钛生产工艺可以分为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
其中,硫酸法的主要机理就是通过用硫酸溶解钛矿形成的TiSO4,在经过净化和浓缩以后,将钛液进行水解形成的TiO2·H2O,然后在经过清洗、筛选、煅烧之后获得产品,再对产品经过表面上加工后,就可以获得金红石类产品。
这一工序的主要优点是来源广泛、对品质要求较低、制造技术比较易于掌握,但工艺流程相对较长、操作要求也比较精细。
氯化法的工艺流程比硫酸法短得多,主要包括四氯化钛制备、四氯化钛的氧化和二氧化钛的表面处理3部分。
相较于硫酸法,氯化法工艺钛白粉具有产品品质高、附加值高、技术水平先进、生产环保、可连续化生产等优点,属于国家政策鼓励类项目。
1氯化法钛白粉1.1氧化铝包覆钛白粉氧化铝(Al2O3)是一种良好的电子受体,可以湮灭TiO2吸收紫外光后激发所产生的光电子,抑制后续活性基团的产生,还可以起到反射紫外线作用。
1.2二氧化硅包覆钛白粉二氧化硅(SiO2)的包覆主要作用是在钛白粉表面形成屏障,封闭二氧化钛颗粒的光催化作用,阻碍二氧化钛与有机介质的直接接触,其包覆过程为:在水溶性硅化合物中加入钛白粉浆液,调节pH值至8~9,使得硅在TiO2颗粒表面以Si(OH)4形式沉积,Si(OH)4与TiO2除了物理吸附外,还存在化学键合,沉积的Si(OH)4进一步缩聚成缩合硅胶,实现了对TiO2颗粒的包覆。
氯化法钛白的工业化生产由于氯化法钛白生产过程是连续地、全自动化的生产过程,采用此法生产出来的钛白相比硫酸法质量更好,光学、化学性能更佳。
生产成本相对硫酸法低,较少的三废排放,可实现基本无害,减少环境问题。
操作及生产人员数量较少,工艺路线较短,生产厂房相对少,设备数量也相对少。
1 工艺路线氯化法生产二氧化钛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氯化、氧化和后处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原料准备;2)沸腾氯化;3)固体杂质除去;4)粗四氯化钛的冷凝;5)氯化尾气处理;6)四氯化钛的精制;7)氧化;8)二氧化钛表面处理; 9)过滤和干燥;10)汽流粉碎;11)产品包装。
1.1 原料准备。
主要的原料有石油焦和富钛料(如天然金红石、人造金红石、高钛渣,该文章以高钛渣为例)。
石油焦和高钛渣的存放必须防潮,沸腾氯化炉对原料的含湿量有特殊要求,原料中的含H物质会和氯气反应生成盐酸。
高钛渣一般不需要干燥,而石油焦需要进行干燥。
1.2 沸腾氯化。
本阶段通过高钛渣的沸腾氯化得到四氯化钛高温烟气。
来自原料准备工序受料斗混合后的高钛渣和石油焦原料通过FK泵进入氯化炉,氯气从氯化炉底部进入。
氯化炉产生的四氯化钛烟气通过氯化炉顶部的冷却烟道进入后续工序。
1.3 固体杂质去除。
本阶段主要通过冷却除去四氯化钛烟气中的固体杂质,并加入碱液除去烟气中的三氯化铝。
1.4 粗四氯化钛的冷凝。
四氯化钛烟气在冷凝系统中冷凝,成为液态的四氯化钛。
冷凝的四氯化钛称为粗四氯化钛。
未被冷凝的气体包括但不限于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盐酸,和氯气以及很微量的氯化物。
1.5 氯化尾气处理。
本阶段使用稀酸和碱液来洗涤尾气,除去尾气中的盐酸和氯气等有害成分。
1.6 氯化钛精制。
本工序是采用脂肪酸对粗四氯化钛进行除钒处理得到精制四氯化钛。
1.7 氧化。
本阶段完成精四氯化钛氧化反应生产二氧化钛初品。
氧化是一个将数个操作集中在一起的连续反应过程的密闭系统,但与氯化炉之间有以下联系:1)如果氯化炉不能生产,氧化反应器就停止;2)如果氧化反应器不能生产,氯化炉可继续生产。
氯化法生产钛白粉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纳米钛白粉的用途在清漆中含有%~4%的纳米钛白粉,便能防止木材受光照后发黑;在食品包装用塑料薄膜中加入%~%的纳米钛白粉可防止食品受光照后氧化,以及肉类等食品在橱窗中受荧光灯照射后氧化变色;在塑料中使用能防止塑料本身被日光降解;在农用薄膜中使用能提高它的强度和耐久性;在化妆品使用提高化妆品的防晒和抗紫外线的能力,此外它还在精密陶瓷和光催化剂等一些特殊领域中受到青睐。
同时钛白粉也应用于颜料中,在颜料中的质量百分比越高,遮盖力越高。
氯化法生产钛白粉技术1、氯化法技术的主要步骤如下:①氯化,用氯气在还原气氛下氯化钛原料;②精馏,四氯化钛冷凝、精馏提纯;③氧化,四氯化钛氧化生成TiO2.同时,还有各种通过水解TiCl4的工艺方案,但这些工艺都无商业经济价值。
氧化工艺其优势所在是氯气可循环使用,即此阶段产生的氯气可回收返回氯化工序中。
2、氯化在氯化法生产钛白粉工艺中首先要生产四氯化钛(TiCl4)。
其生产是用钛原料与烧结的石油焦饼和经预热的氯气混合,并在800~1000℃的温度条件下反应。
其通常的氯化反应器是采用硫化床反应器,也有其他的一些反应器。
氯化反应器采用钢衬耐火材料,其内部采用夹套冷却,氯气或四氯化钛在高温条件腐蚀性极强,所以,甚至选用高质量的耐火材料,其使用寿命也有限。
石油焦中的炭在氯化反应中的主要目的是移走钛矿中的氧,所以尽可能减少与金属反应的氯含量,若还原剂的存在TiO2的氯总是足够的。
起初的反应热是有电能提供的,使用石墨电极,开始反应时需要大量的热量,在进行氯化反应器时,焦饼与TiO2的比例需要仔细控制。
温度太低,TiO2变成TiCl4转化率低。
其未反应的氯气穿过反应器,而利用率低;温度太高反应器材料将熔融,堵塞气孔。
目前有部分公司具有使用钛精矿和高钛渣或金红石或板钛矿混合进料技术与商业生产能力。
钛白粉生产工艺引言钛白粉是一种重要的白色颜料,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纸张、陶瓷等行业。
钛白粉的生产工艺包括一系列的步骤和工艺条件。
本文将介绍钛白粉的生产工艺及其主要步骤。
原料准备钛白粉的主要原料是二氧化钛矿石,常见的有硫酸法、氯化法和硫酸-氯化法三种生产工艺。
在硫酸法中,矿石首先经过破碎、磨细得到粉状,然后与浓硫酸反应生成钛酸溶液。
氯化法采用氯化法将矿石经过氯化反应得到氯化钛,并经过水解、沉淀等步骤得到钛白粉前体。
硫酸-氯化法综合了硫酸法和氯化法的优点,工艺较为复杂。
钛酸溶液制备在硫酸法中,得到的钛酸溶液需要经过净化和结晶等步骤制备成为钛白粉。
首先,对钛酸溶液进行加热和过滤处理,去除杂质物质。
然后,将净化后的钛酸溶液进行结晶,得到钛白粉的前体。
结晶过程通常采用连续结晶的方式进行,通过控制结晶器的温度和溶液浓度来实现。
钛白粉前体脱水钛白粉前体是含有水分的固体物质,需要对其进行脱水处理。
脱水的目的是去除前体中的结晶水,提高钛白粉的质量。
脱水通常采用高温处理的方式,可以使用旋转干燥器、流化床干燥器等设备进行。
在脱水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以避免钛白粉前体过度热解或过度干燥。
钛白粉焙烧脱水后的钛白粉前体需要进行焙烧处理。
焙烧是将钛白粉前体进行高温煅烧,使其发生晶型转变和结构调整,得到具有良好颜色和光泽的钛白粉。
焙烧温度一般在800~1000℃之间,时间根据不同的要求可以在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之间。
焙烧过程需要通过合理的加热方式和气氛控制,以确保钛白粉的质量。
钛白粉磨碎与分级经过焙烧后的钛白粉需要进行研磨和分级处理。
研磨的目的是使钛白粉颗粒的尺寸更加均匀,提高颜料的颜色和光泽。
研磨可以采用湿式或干式的方式进行,常用的设备有球磨机、立式研磨机等。
分级则是使用筛分设备将不同尺寸的钛白粉颗粒分离开来,以满足不同行业的应用需求。
结论钛白粉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钛酸溶液制备、钛白粉前体脱水、钛白粉焙烧以及磨碎与分级等步骤。
氯化法钛白粉的生产工艺探究发布时间:2023-03-07T02:43:58.798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19期10月作者:郑华平[导读] 二氧化钛是目前最好的、不可替代的白色无机化学颜料。
二氧化钛的主要原料是钛郑华平江苏镇钛化工有限公司江苏镇江 212000摘要:二氧化钛是目前最好的、不可替代的白色无机化学颜料。
二氧化钛的主要原料是钛。
我国钛资源十分丰富。
但由于我国钛白粉产业起步较晚,与国外同类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质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出口和环境治理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在我国大力推广钛白粉生产新技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钛白粉的生产工艺主要有氯化法和硫酸法两种。
因此,本文主要对氯化钛白粉的生产工艺进行具体研究。
关键词: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探究氯化钛白粉的生产过程具有连续性、全自动化的特点。
与氯化法相比,氯化法制得的二氧化钛具有较好的光敏性和化学性能,并且获取的品质很高。
生产成本明显低于硫酸法并且由于废物排放少可以实现无害排放。
1钛白粉生产现状我国当前工业上生产钛白粉主要有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方式。
但是由于硫酸工艺三废排放较多并且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不高,所以硫酸法使用并不普遍。
由于全球环境法律法规的日益标准化,氯化法废物排放少,具有环保的特点,所以自1990年代以来,许多在海外投资建设的钛白粉生产设施主要采用氯化法生产钛白粉。
近年来,钛白粉企业由于国家环保政策的收紧导致了其环境治理成本需求和限制增加。
另外,硫酸法制取的钛白粉在功能和实际应用都不能满足商品市场的需求。
因此大力发展和推广使用氯化法制取钛白粉是我国化工创新、产业发展不断现代化的必然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氯化法制取过程中会产生氯气(或液氯)。
这种副产物具有剧毒和腐蚀性,会导致工作过程充满隐患,易燃易爆,因此生产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步骤进行。
因此,相关人员需要认真学习如何规避氯化法生产钛白粉产生的风险。
氯化法钛白粉的生产流程一、原料准备阶段。
钛原料可是很关键的呢。
一般会用高钛渣或者金红石矿这些富含钛的原料。
这就像是做菜要先选好食材一样重要哦。
把这些原料准备好,就像是把做菜的材料都摆在了厨房的案板上,就等着大展身手啦。
这些原料里面钛的含量要足够高,不然生产出来的钛白粉质量可就没那么好啦。
而且在这个阶段,还要对原料进行一些预处理,就像是把菜洗干净切好一样,让原料更适合后面的反应。
二、氯化反应环节。
接下来就是氯化反应啦。
这个时候呢,会把准备好的钛原料和氯气放到一起。
这一反应可就像魔法一样呢。
它们在高温的环境下开始反应,这个温度还挺高的呢,就像在一个大火炉里一样。
这个反应会生成四氯化钛。
这个过程中呀,就像是两个小伙伴一见面就特别热情地拥抱在一起,然后就变成了一种新的东西。
不过这个反应也不是那么容易控制的,要小心地调节温度、压力还有氯气的流量这些参数,就像在小心翼翼地照顾一个小婴儿一样。
要是哪个参数没调好,那这个反应可能就会出岔子啦。
三、精制过程。
得到四氯化钛之后呢,它可没有那么纯净,就像刚从泥地里挖出来的小土豆,还得清洗干净呢。
这个时候就要对四氯化钛进行精制啦。
要把里面的杂质去除掉,比如说一些其他的金属氯化物杂质。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给四氯化钛来一个大扫除,用各种方法把那些不好的东西都赶走。
这样经过精制后的四氯化钛就像是一个洗干净打扮好的小公主啦,特别纯净,可以为后面的反应提供很好的原料。
四、氧化反应部分。
然后就到了氧化反应啦。
精制后的四氯化钛和氧气要进行反应。
这个反应也是在高温下进行的呢。
四氯化钛就像一个勇敢的小战士,冲向氧气这个战场,然后就变成了二氧化钛。
这个二氧化钛可是钛白粉的主要成分哦。
不过这个反应也很调皮,要控制好反应的条件,像温度呀、反应的速度呀等等。
如果控制不好,那生成的二氧化钛的晶型还有粒度这些就可能不太对啦,就像烤蛋糕的时候火候没控制好,蛋糕可能就会烤糊或者没烤熟一样。
五、后处理阶段。
最后就是后处理阶段啦。
浅谈钛白粉生产工艺优化与设备改进钛白粉是一种重要的白色颜料,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纸张等各个领域。
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对钛白粉的质量和产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钛白粉生产企业需要不断进行工艺优化和设备改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从钛白粉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方面进行浅谈,探讨如何通过工艺优化和设备改进来提升钛白粉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一、钛白粉生产工艺流程钛白粉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氯化法和硫酸法两种。
氯化法主要是以氯化钛酸盐为原料,通过氯化反应制得氯化钛,再经过气相氧化得到钛白粉。
硫酸法则是以钛矿石为原料,经过浸出、水杂质处理、硫酸处理、氢氧化钠中和等工艺步骤得到钛白粉。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优化每一个工艺步骤,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氯化法生产工艺优化氯化法生产工艺中,氯化反应是制备氯化钛的关键步骤。
氯化反应的条件优化对于提高反应效率和降低能耗至关重要。
要控制好反应温度、氯气流量和原料比例,确保反应充分、产品质量稳定。
在氯化钛的气相氧化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合理调节反应温度和氧气流量,优化氧化反应,提高产率和产品质量。
硫酸法生产工艺中,浸出和水杂质处理是关键步骤。
对于钛矿石的浸出工艺,可以采用合适的浸出剂和优化浸出条件,提高浸出效率和降低浸出成本。
在水杂质处理过程中,可以采用先进的水杂质处理技术,有效降低水杂质含量,提高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二、钛白粉生产设备改进除了工艺优化,钛白粉生产企业还需要不断改进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反应釜设备改进在氯化法生产工艺中,氯化反应需要用到大量的反应釜设备。
生产企业可以通过提高反应釜的密封性和传热效率,减少能耗和提高生产效率。
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反应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监测,确保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2、气相氧化设备改进在氯化法生产工艺中,气相氧化是制备钛白粉的关键步骤。
为了提高气相氧化的效率和产率,生产企业可以改进氧化反应器的结构设计,增加反应器的有效容积和反应表面积,提高氧化反应的传质速率和反应速率,从而提高产率和产品质量。
氯化法是将金红石或高钛熔渣粉料与焦炭混合后进行高温氯化生产精四氯化钛,精馏、除钒后,进行高温氧化,分级、表面处理,再经过滤、水洗、干燥、粉碎得到钛白粉产品。
氯化法只能生产金红石型产品。
氯化法优点是流程短,生产能力易扩大,连续自动化程度高,能耗相对低,“三废”少,能得到优质产品。
缺点是投资大,设备结构复杂,对材料要求高,要耐高温、耐腐蚀,装置难以维修,研究开发难度大。
氯化法与硫酸法的优缺点比较情况见表1。
表1 氯化法与硫酸法比较情况表项目硫酸法氯化法原料钛铁矿、酸溶钛渣。
氯化钛渣、人造金红石。
产品类型既可生产锐钛型钛白也可生产金红石钛白粉仅能生产金红石钛白粉。
生产技术生产难度小,设备简单、技术成熟,国内广泛采用。
生产技术难度大,关键设备结构复杂,要求耐高祖、耐腐蚀材料,国内应用较少,国际上只有少数公司拥有此技术。
产品质量采用先进的工艺控制和完善的包膜技术,缩小了与氯化法产品质量的差异。
产品质量较好。
由于最终产品微量吸附氯和HCl,具有腐蚀性,在某些应用领域受局限。
主要污染物以钛铁矿为原料,每生产1t钛白粉,将产生3-4t绿矾和8t废酸。
以钛渣为原料,不存在绿矾问题。
以金红石为原料,废物排放量很低。
以钛熔渣为原料,每生产1t钛白粉,可产生约1.6t含氯和盐酸的FeC3。
工厂安全主要危害来自于热浓硫酸的处理和二氧化钛粉尘。
氯气、高温TiCl4气体、TiO2粉尘。
生产方式间歇式生产连续式生产,易于实现自动控制。
钛渣是钛铁矿(钛精矿)配加一定量的含碳还原剂通过电炉熔炼,使矿中的铁氧化物被碳还原,从而实现铁钛分离,钛氧化物被富集在炉渣中所形成的产品。
酸溶钛渣是用作硫酸法钛白生产原料的钛渣;氯化钛渣是用作氯化法钛白或海绵钛生产原料的钛渣。
2023年氯化法钛白粉行业市场环境分析一、行业概述氯化法钛白粉是由氯化钛和气体燃烧的方式进行生产的一种钛白粉。
氯化法钛白粉具有颜色纯正、遮盖力强、耐光、耐候、耐腐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油漆、塑料、橡胶、纸浆、陶瓷等领域。
目前,全球氯化法钛白粉的产能约为300万吨,其中约有85%的生产集中在中国。
二、市场环境分析1. 行业发展态势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结构的升级,氯化法钛白粉市场需求逐步增加。
在中国,进口钛白粉价格的上涨和环境保护政策的加强等因素推动了氯化法钛白粉行业的发展。
目前,中国氯化法钛白粉生产企业数量众多,主要分布在江苏、广东、山东、浙江等省份。
2. 市场竞争格局氯化法钛白粉市场竞争格局主要由几家大型企业掌控,如锦泓集团、嘉元化工、长川科技等。
这些企业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品质稳定,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
同时,新兴企业也在积极进军氯化法钛白粉领域,行业竞争加剧。
3. 行业面临的挑战氯化法钛白粉行业面临着生产成本上涨、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环保压力加大等挑战。
近年来,我国对污染排放限制更加严格,氯化法钛白粉厂商需要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设备的环保性能,以应对环保压力。
此外,钛原料市场一直处于波动状态,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氯化法钛白粉行业的供应链风险较高。
三、市场前景展望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氯化法钛白粉需求将不断增长。
预计未来几年,该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
同时,随着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环保压力的加大,行业竞争格局将发生变化,具备技术和环保优势的企业将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此外,氯化法钛白粉厂商需要加强与钛原料供应商合作,以降低供应链风险和成本压力,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
氯化法是目前最主要的钛白粉生产工艺,其工艺流程如下:
1. 原料准备:将钛矿石粉碎成合适的粒度,去除其中的杂质。
2. 氯化反应:将粉碎后的钛矿石与氯气在高温(约1000℃)下进行氯化反应,生成氯化钛。
3. 氧化处理:将氯化钛与氧气在高温(约900℃)下进行氧化反应,生成氧化钛。
4. 湿法处理:将氧化钛与硫酸混合,并进行酸洗、脱水等处理,生成钛酸盐溶液。
5. 沉淀和过滤:将钛酸盐溶液中的杂质通过沉淀和过滤的方式去除,得到纯净的钛酸盐沉淀。
6. 干燥和煅烧:将钛酸盐沉淀进行干燥和煅烧,使其转化为钛白粉。
7. 粉碎和分级:将煅烧后的钛白粉进行粉碎和分级,得到不同粒径的钛白粉产品。
8. 包装和储存:将钛白粉产品进行包装,并储存在干燥、阴凉的环境中,以保证其质量稳定。
以上就是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的基本步骤,该工艺具有生产
工艺简单、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钛白粉的生产中。
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管理摘要:本文针对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及其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研究,介绍了氯化法钛白粉的生产工艺,包括氯化配料、氯化反应、精制处理、氧化处理和后处理等,探讨了氯化反应阶段和后处理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节能减耗和环境管理的基本措施,包括节约原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行循环利用和强化环境管理等,旨在保护环境,实现钛白粉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产污环节引言:传统的氯化法钛白粉生产过程存在能源消耗高、废物排放多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故而,相关工作者应当深入探讨钛白粉生产工艺、产污环节和节能减耗措施,为钛白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推动行业向着绿色、低碳、环境友好的方向转型升级。
一、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研究钛白粉是一种重要的白色颜料和功能性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油漆、涂料、塑料、纸张、陶瓷等行业。
氯化法是目前钛白粉生产中常用的工艺之一,该种方法具有高产量、高纯度的优点。
在氯化法生产钛白粉的过程中,涉及多个不同的工艺阶段,每个阶段的工艺控制,都会对产品的质量产生明显的影响,如下进行具体分析:(一)氯化配料阶段氯化配料阶段是钛白粉生产的起始阶段,其目的是准确配比原料,以满足生产要求。
在这一阶段,原料选择和配比的精确性,对后续工艺步骤和产品质量有着重要影响[1]。
为保障产品质量,首先技术人员需要选择高纯度的钛矿石作为原料,以提升产品的纯度,其次,应根据生产要求和配方比例,对原料进行准确的配比,确保每种原料的投入量符合工艺要求。
(二)氯化反应阶段这是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的核心环节。
在该阶段,可通过将钛矿石与氯气进行反应,生成氯化钛,而后经过水解、沉淀、分离等工序,最终生成钛白粉产品。
为确保氯化反应成功,应重视控制反应条件,包括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适当的反应条件能够提高产品产率和质量,同时,还需要注意针对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氯化氢气体进行处理和回收,以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纳米钛白粉的用途在清漆中含有0.5%~4%的纳米钛白粉,便能防止木材受光照后发黑;在食品包装用塑料薄膜中加入0.1%~0.5%的纳米钛白粉可防止食品受光照后氧化,以及肉类等食品在橱窗中受荧光灯照射后氧化变色;在塑料中使用能防止塑料本身被日光降解;在农用薄膜中使用能提高它的强度和耐久性;在化妆品使用提高化妆品的防晒和抗紫外线的能力,此外它还在精密陶瓷和光催化剂等一些特殊领域中受到青睐。
同时钛白粉也应用于颜料中,在颜料中的质量百分比越高,遮盖力越高。
氯化法生产钛白粉技术1、氯化法技术的主要步骤如下:①氯化,用氯气在还原气氛下氯化钛原料;②精馏,四氯化钛冷凝、精馏提纯;③氧化,四氯化钛氧化生成TiO2.同时,还有各种通过水解TiCl4的工艺方案,但这些工艺都无商业经济价值。
氧化工艺其优势所在是氯气可循环使用,即此阶段产生的氯气可回收返回氯化工序中。
2、氯化在氯化法生产钛白粉工艺中首先要生产四氯化钛(TiCl4)。
其生产是用钛原料与烧结的石油焦饼和经预热的氯气混合,并在800~1000℃的温度条件下反应。
其通常的氯化反应器是采用硫化床反应器,也有其他的一些反应器。
氯化反应器采用钢衬耐火材料,其内部采用夹套冷却,氯气或四氯化钛在高温条件腐蚀性极强,所以,甚至选用高质量的耐火材料,其使用寿命也有限。
石油焦中的炭在氯化反应中的主要目的是移走钛矿中的氧,所以尽可能减少与金属反应的氯含量,若还原剂的存在TiO2的氯总是足够的。
起初的反应热是有电能提供的,使用石墨电极,开始反应时需要大量的热量,在进行氯化反应器时,焦饼与TiO2的比例需要仔细控制。
温度太低,TiO2变成TiCl4转化率低。
其未反应的氯气穿过反应器,而利用率低;温度太高反应器材料将熔融,堵塞气孔。
目前有部分公司具有使用钛精矿和高钛渣或金红石或板钛矿混合进料技术与商业生产能力。
其进料的矿可达TiO260%含量,其目的是降低原料的生产成本。
其他的氯化公司采用参合原料量不能低于TiO285%。
并且要求具有低MgO、CaO的天然金红石、人造金红石、钛渣。
Ca、Mg太高在氯化时,形成液体氯化物如MgCl2、CaCl2堵塞流化床排渣,造成生产不正常及停产。
从氯化反应出来的气体,不仅有TiCl4和氧化碳,而且有焦饼灰和从原料中杂质产生的不同氯化衍生物,FeCl3、SiCl4、ZrCl3、MnCl2、VOCl3等。
从反应器出来,气体经过袋滤器分离灰尘,再经过冷凝器维持200℃温度分离掉主要的FeCl3.假使采用钛精矿与板钛矿参合进料,此间分离的FeCl3量明显增多,带来废副处理量大的问题。
3、精馏此段是冷凝并提纯TiO2气体。
该气体从氯化反应器出来后,通过可调喷雾冷凝和冷却;其目的是使其体温度降到136℃,刚好是TiCl4的沸点,在此条件下FeCl2、MnCl2、CaCl2、MgCl2以固体形式分离掉,并得到移出。
冷凝分离出大部分固体杂质后的TiCl4气体仍旧含有许多与其沸点类似的杂质如SnCl4、SiCl4、FeCl3、MnCl2和VOCl3等等,减少这些杂质的量是氯化钛白粉操作之关键因素之一。
分离VOCl3是通过用亚铁或矿物油的络合方式进行。
用H2S在90℃处理含杂质TiCl4,还原VOCl3城VOCl2,其后以硫化物的铁、钒沉降分离,将AlCl3转化成络合盐而分离掉。
过滤出杂质沉淀的TiCl4通过进一步的仔细控制蒸馏进行精致,以获得纯的TiCl4,在此处可作为商品及出售,或作为钛白粉厂的中间产品,其质量为98.5%,主要的微量杂质是CoCl2、SiCl4、VOCl3.4、氯化此工段是将TiCl4与空气或氧气进行氧化反应,生成纯的TiO2和氧气。
氧化温度低于600℃时,其反应速度微乎其微;超过此反应温度反应迅速增加,最后反应温度范围在1300~1800℃。
氧化反应对产品的细度及质量是控制的关键。
氯化与四氯化钛在所使用的氧化温度条件下腐蚀性极强。
通常的反应器采用不锈钢衬耐火材料做成。
氧化反应热不能维持足够的反应温度,必须提供辅助热量,通常的做法有:①TiCl4和氧气/空气与少量蒸汽混合,分别预热到所需的温度,并分别的进入反应器;②通过燃烧CO成CO2提供辅助热;③氧气通过电火花加热。
在氧化时,为增加TiO2的产率,通常加晶种以促使TiO2的生成,AlCl3是一个常见的辅助材料被加到TiCl4进料中,氧化时以固体颗粒的形式生成Al2O3以提供所需的晶种,也可在氧化时的空气或氧气中喷入液滴,作为晶种以促使TiO2颗粒的生成。
氧化易造成TiO2结痂与反应器器壁、气体进口喷嘴及其他一些表面上,因此,必须进行防御。
在氧化工艺是十分难办的。
生成的TiO2迅速稳定的黏附在氧化反应器壁上、进口喷嘴外壁上,并不完全被气体带走。
一些工厂采用连续的氮气保护其反应器气体进口部分、保护其冷却以防止TiO2结疤沉淀。
也有用砂和砂砾防结疤的方法。
氧化炉结疤的困难尤其是在小装置上最难克服。
锦州铁合金厂年1.5万吨氯化法钛白装置是目前全球最小的生产装置;经过该厂多年的努力,已基本克服氧化炉结疤之困难;由原来几小时运行周期提高到现在的连续运行11天。
其除疤措施是氧化炉气膜保护和加盐除疤。
在将反应物料迅速冷却之后,钛白粉与气体采用旋风、布袋、电除尘等过滤进行分离。
排出气体经冷凝回收氯气,以液氯形式贮存,并循环回氯化工段再用。
从滤器中分离出的TiO2含用大量的吸附氯,需通过加热移去,最常用的为蒸汽处理,氯被洗出并转化为盐酸,再进一步处理是用含0.1%硼酸的蒸汽除掉微量的氯和盐酸的到TiO2.TiO2最终从过滤器取出,在水中浆化,进行湿磨,进行解聚,再送入后处理进行加工,其工艺与硫酸法相同。
5.物料平衡如工艺流程图所示其主要化学反应如下:氯化反应①金红石氯化TiO2+2C+2Cl2=2CO+TiCl4,②钛精矿氯化2FeTiO3+6C+7Cl2=2FeCl3+2TiCl4+6CO;③氧化反应TiCl4+O2=TiO2+2Cl2从金红石原料生产钛白粉的回收率在93%~95%,而从钛精矿与板钛矿混矿原料生产钛白粉其回收率约为90%。
从钛渣中的回收率高于人造金红石,因为钛渣中颗粒粒度均较人造金红石高,氯化时带走的细粉少。
每吨太白粉生产大约需原料量如下。
①原料掺混90%TiO2或更高含量金红石或人造金红石/t 1.1~1.3氯气/t 0.10~0.15石油焦/t 0.25~0.27氧气/t 0.45~0.50AlCl3/t 0.03②掺混65%TiO2钛精矿+板钛矿/t 1.75氯气/t 1.15石油焦/t 0.30~0.35排除废料如下:①TiO290%为原料,0.3~0.05t氯(主要为FeCl3)。
②进料65%TiO2原料,1.5~1.6tFeCl3后处理后处理主要有湿磨、无机包膜、干燥、气流磨及有机包膜和产品包装等工序。
1.湿磨从图可知,从硫酸法生产中经砖窑煅烧获得的TiO2或从氯化法生产中经氧化后获得的TiO2,在无机或有机分散剂的存在下进行湿磨。
其石磨设备主要采用介质磨,有机球磨、球磨机、砂磨机、重介质磨等。
将TiO2聚集粒子尽量磨细解聚为原级粒子,以利于进行无机包膜。
此工艺是在90年代开始大量使用,其关键时刻获得更好的包膜处理的颜料性能更加的钛白粉。
2.无机物包膜与干燥经湿磨解聚后的TiO2需要进行无机物包膜,以屏蔽紫外光,提高钛白粉的耐候性。
常用的无机包膜剂有硅、铝的氧化物及水和氢氧化物。
由硅、铝包膜提高了钛白粉的耐候性能,但与之相反的影响了应用使得光泽。
由此,近年来已采用了锆进行混合包膜,达到高耐候、高光泽的颜料应用。
无机包膜剂常以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的形式沉积,并依据其最后产品的用途,采用以松散或致密膜的形式包覆于TiO2粒子表面。
其反应原理如下:Al2(SO4)2+4NaOH→Al2O3↓+2Na2SO4+2H2O2NaAlO2+H2SO4→Al2O3↓+Na2SO4+H2ONaSiO3+H2SO4→SiO2·n H2O ↓+Na2SO4+H2OZr(SO4)2+4NaOH→ZrO2↓+2Na2SO4+H2O在包膜处理时,严格控制反应温度、pH值、时间,已达到最佳的使用目的。
然后将包膜后的浆料进行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一定的电导率。
采用多种干燥方式如带式干燥机、喷雾干燥机等进行干燥。
3.有机包膜与气流粉碎气流粉碎的目的是为得到狭窄粒度范围和优良颜料性能的钛白粉后处理最后一道工序。
目前采用的粉碎机多数为扁平式气流粉碎机,其气源为16kg的过热蒸汽,并根据产品用途加入一定的有机包膜剂。
其目的有二:一是由于粉碎后的钛白粉表面能较高,容易重新团聚,需要中和其能量(或谓之表面电位),也起到助磨效果;而是改变其钛白粉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能,以使其应用在涂料、塑料等物质有更好的配伍性及相容性。
有机包膜剂用于涂料有胺、醇胺类、硅烷类;用于塑料有二甲基硅烷、聚乙醇、三乙醇胺等。
由于有机物结构的复杂性和容易改变并不断的合成新产品,以满足日新月异的涂料、塑料新产品的需要。
包膜剂的品种也在不断的创新,已经出现多种有机包膜的新产品、新技术。
4.产品包装市售的钛白粉通常的包装是采用25kg纸袋或塑编复合纸袋。
大规模使用时可用500kg或1000kg大包装。
包装袋上标示有产品牌号、规格、适合的标准、用途、生产厂家以及生产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