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操作指导:胸部叩诊的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0.45 KB
- 文档页数:1
临床医学知识:实践技能考试肺的间接扣诊要点在历年实践技能考试当中胸部检查中的心界的叩诊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也是考试的备考难点,现就心界叩诊相关内容总结如下。
一般考试中心界的叩诊分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心的左界叩诊,一部分为心的右界叩诊。
为便于理解掌握我们将体格检查的过程分成三个固定的模式即一、准备工作1.器材:2.患者:3.检查者:二、体位及姿势:1.患者:2.检查者:-三、操作方法:(1)心界叩诊左界(相对浊音界)一、准备工作:1.器材:直尺2.患者:暴露胸部3.检查者:洗手,戴帽子口罩。
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获得患者配合。
二、体位姿势1.患者:卧位2.检查者:立于患者右侧三、扣诊方法叩诊起点:心尖搏动点向外2-3cm处。
板指:平行肋间隙放置。
操作细节:沿肋间隙由外向内叩诊,每次移动距离不超过0.5cm。
清音变浊点做标记。
上移一个肋间隙,以左锁中线与肋间隙交点为起点,平行肋间隙放置扳指,沿肋间隙由外向内叩诊,清音变浊点标记。
继续上移一个肋间隙,相同的方法叩诊(以左锁中线与肋间隙交点为起点,平行肋间隙放置扳指,沿肋间隙由外向内叩诊,清音变浊点标记。
)直至完成到第二肋间叩诊。
(2)心界叩诊右界(相对浊音界)一、准备工作:1.器材:直尺2.患者:暴露胸部3.检查者:洗手,戴帽子口罩。
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获得患者配合。
二、体位姿势1.患者:卧位2.检查者:立于患者右侧三、扣诊方法1.先扣肝上界。
右锁中线第二肋间开始,从上向下,扣至清音变浊为肝上界(第5肋间)。
2.右界叩诊起点:肝上界的上一肋间开始,从锁中线位置由外向内扣诊,清音变浊点标记。
上移一个肋间隙,继续由锁中线位置由外向内扣诊,清音变浊点标记。
直至上移完成第二肋间叩诊。
(3)心界叩诊测量(相对浊音界)1.测量各个标记点与前正中线的距离,并记录。
2.测量左锁中线距离前正中线的距离,并记录。
(4)心界叩诊要点回顾体位:仰卧位起点:左---心尖搏动处,向外2-3cm处。
胸部叩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简介胸部叩击是一种紧急救治技术,用于急救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
它通过给予胸部强力击打,以恢复心脏的正常跳动,为患者争取时间。
本文将介绍胸部叩击的具体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以确保执行者正确、安全地进行胸部叩击。
胸部叩击的方法胸部叩击是一项非常技术性的急救操作,执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确认患者状态:在进行胸部叩击之前,务必确认患者已经昏迷或心跳呼吸骤停。
这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意识和呼吸状况,或者检测患者的脉搏来确定。
2.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表面上:胸部叩击时,患者应该平躺在地面或硬板上。
这样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撑,使胸部叩击产生的力量能够直接传递到心脏。
3.寻找正确位置:正确的叩击位置位于患者的乳房正上方,与原来的乳头相距约2英寸。
通过找到患者的胸骨,再往上移动一段距离,就能找到正确的位置。
4.正确手势:将手掌交叉放在正确位置上,将身体重量向下施压。
另一只手可以放在施压手的上方,以提供额外支撑。
5.施加力量:通过上身重量自然下压,用力压迫胸部,使胸骨下沉至少2英寸。
注意不要弯曲手肘,以保持压力的稳定。
6.释放压力:在每次压迫结束后,放松手势,但不要离开施压位置,以允许心脏充分回弹。
7.保持节奏:按照30:2的比例连续进行叩击与人工呼吸,每进行30次叩击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保持较快的频率,至少每分钟100-120次。
注意事项除了掌握正确的胸部叩击方法,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1.保护自己安全:在执行胸部叩击之前,务必确保自己的安全。
检查周围环境,移走可能危及您自身安全的物品或障碍物。
2.合适的力量:胸部叩击需要施加足够的力量,但也要避免过度施压。
过度施压可能导致肋骨骨折或内脏损伤。
因此,务必通过合适的训练和实践,掌握正确的力度。
3.适当的骨骼压缩:胸骨下沉至少2英寸才能有效地恢复心脏的正常跳动。
但过度压缩可能导致内脏损伤。
在进行胸部叩击时,要注意保持适当的骨骼压缩。
4.不要停止急救步骤:胸部叩击通常与人工呼吸交替使用,按照30:2的比例连续进行。
胸腹叩诊知识点总结一、胸腹叩诊的基本原理1. 叩诊方法(1)直接叩诊:直接用手指或手掌直接敲击患者体表,通过振动传导到体内器官,观察和判断器官的情况。
(2)间接叩诊:用敲击器等工具,例如叩诊锤或听诊锤,通过工具的振动传导到体表和体内器官,观察和判断器官的情况。
2. 叩诊音(1)清音:当在正常肺组织上进行叩诊时,所打出的声音为清音。
(2)浊音:当在肉瘤、炎症、实质性肿瘤、液体积聚等病变部位叩诊时,所打出的声音为浊音。
(3)鼓音:当在肺大泡病变或腹腔积液时,所打出的声音为鼓音。
(4)实音:当在肝脾肿大等器官病变时,所打出的声音为实音。
3. 叩诊部位(1)胸部叩诊部位:包括胸骨、胸腔两侧、胸腔下部。
(2)腹部叩诊部位:包括上腹部、中腹部、下腹部。
二、胸腹叩诊的常见应用1. 肺部疾病的诊断(1)肺气肿:在肺气肿患者叩诊胸腔时,会产生鼓音。
(2)肺实质性病变:在肺部炎症、肺结核、肺癌等病变时,常会出现浊音。
2. 心脏疾病的诊断(1)心包积液:在心包积液时,常在胸部叩诊区域出现浊音。
(2)心肌病变:在心肌病变时,胸骨上方会出现心音过饱满的区域。
3. 肝脏疾病的诊断(1)肝脏肿大:在肝脏肿大时,腹部右上腹区域会出现实音。
(2)肝脏功能异常:在肝功能异常时,腹部右上腹区域会出现急性胆囊炎样叩击痛。
4. 脾脏疾病的诊断(1)脾脏肿大:在脾脏肿大时,腹部左上腹区域会出现实音。
(2)脾脏功能异常:在脾功能异常时,腹部左上腹区域会出现脾脏摩擦音。
5. 腹部疾病的诊断(1)腹部积液:在腹部积液时,会出现鼓音。
(2)腹部肿块:在腹部肿块时,会出现浊音。
三、胸腹叩诊的注意事项1. 技术要点:(1)叩诊的力度要适中,太轻则难以产生有效的振动,太重则容易造成误判断。
(2)叩诊的频率要均匀,避免频率不一造成判断困难。
2. 环境要求:(1)叩诊要在安静、无干扰的环境中进行。
(2)叩诊要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中进行,便于观察。
3. 仪器要求:(1)使用合适的叩诊工具,保证敲击的力度和频率。
肺脏叩诊的检查方法肺脏叩诊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听诊医生用手指轻轻敲击患者胸部不同位置,从而判断患者肺脏内部的状况。
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肺部疾病。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肺脏叩诊的检查方法。
首先,进行肺脏叩诊前,医生需要让患者坐直或站立,露出胸部。
医生用左手的中指和食指轻轻敲击患者的胸部,叩击时要用力均匀,不可太轻或太重,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其次,叩击的位置通常包括肺部的前、后、上、下和两侧。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病史,选择合适的叩击位置。
一般来说,叩击位置应该覆盖到整个肺部,以确保检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在进行叩诊时,医生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反应。
如果患者在某个位置叩击后感到疼痛或不适,或者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这可能是该位置存在异常情况,需要进一步检查。
另外,肺脏叩诊还可以结合听诊来进行。
医生在叩诊的同时,会用听诊器来听取不同位置的呼吸音,从而更全面地了解肺部的状况。
通过叩诊和听诊的结合,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肺部状况。
最后,进行肺脏叩诊时,医生需要注意力和耐心。
叩诊需要细致和耐心,不能草率行事,以免漏诊或误诊。
同时,医生还需要与患者充分沟通,了解患者的症状和病史,从而更好地指导叩诊的进行。
总之,肺脏叩诊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肺部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肺部疾病。
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反应,结合听诊,医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肺部状况。
在进行肺脏叩诊时,医生需要细致和耐心,与患者充分沟通,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肺脏叩诊的检查方法能对您有所帮助。
胸部叩诊的内容胸部叩诊是一种常见的体格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胸部内部器官的状态和功能。
它是通过敲击胸部并观察声音来确定胸部内部结构的变化和异常情况。
下面将详细介绍胸部叩诊的相关内容。
一、叩诊的原理和方法叩诊是通过敲击胸部表面,利用声音传导和回音的原理,来判断胸部内部器官的状态。
正常情况下,不同的组织和空气在叩击时会产生不同的音响,从而可以推测出胸部内部结构的变化。
叩诊的方法包括直接叩诊和间接叩诊两种。
直接叩诊是指直接用手指或锤子敲击胸壁,间接叩诊是通过敲击中间介质(如手指、橡胶管等)传导声音来判断。
二、叩诊的常用技巧1. 有节奏地敲击:叩诊时应有一定的节奏,敲击力度要适中,以免影响叩诊结果。
2. 对称性比较:对胸部不同区域进行叩诊时,应进行对称性比较,以便发现异常。
3. 区分不同声音:正常情况下,胸部不同区域的声音会有所不同,如清音、浊音等,需要进行区分。
4. 结合其他检查:叩诊往往是结合其他体格检查方法使用,如触诊、听诊等,以全面评估胸部病变。
三、叩诊的临床应用1. 评估肺部病变:叩诊可以评估肺部病变的范围和性质,如肺气肿、肺炎、胸腔积液等。
2. 判断心脏边界:通过叩诊可以判断心脏的大小和位置,评估心脏边界是否正常。
3. 诊断胸腔积气:叩诊可以帮助诊断胸腔积气的情况,如气胸。
4. 评估肝脾病变:通过叩诊可以评估肝脾的大小和位置,判断是否存在肝脾病变。
四、注意事项和禁忌症1. 患者应保持舒适的体位,松弛的状态,以利于叩诊的进行。
2. 叩诊时应注意力度和频率的掌握,避免过度刺激。
3. 叩诊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或疼痛应及时停止。
4. 孕妇、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在叩诊时需特别谨慎。
总结起来,胸部叩诊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体格检查方法,通过敲击胸部表面来评估胸部内部器官的状态。
它可以用于评估肺部、心脏、肝脾等器官的病变情况,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进行叩诊时,需要注意方法和技巧的正确掌握,以及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胸部叩诊的内容胸部叩诊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轻拍或敲击胸部来判断患者胸部内部器官的状态。
它是一种简单、无创且有效的检查手段,可以帮助医生发现胸部疾病并作出正确的诊断。
在进行胸部叩诊时,医生通常会使用手指或锤子等工具,轻轻敲击患者胸部的不同部位,以听取声音和触感,从而判断胸部内部器官的状态。
根据声音的不同,胸部叩诊可以分为共鸣音、浊音和实音三种。
共鸣音是正常肺组织所产生的声音,它具有清脆响亮的特点。
当医生在患者胸部的正常肺组织上敲击时,会听到明亮而持久的共鸣音。
如果患者的共鸣音变得低沉或消失,可能表明胸部内部存在疾病,如肺部积液或肺气肿等。
浊音是指敲击胸部时所产生的低沉而持久的声音。
当医生在患者的肺实质或胸膜上敲击时,会听到浊音。
浊音的出现可能是由于胸部内部存在液体或实质性病变,如肺炎或肺实质纤维化。
实音是指敲击胸部时所产生的沉闷而短促的声音。
当医生在患者的胸部上敲击肿块或肿瘤等实质性病变时,会听到实音。
实音的出现可能表明患者的胸部存在肿瘤或肿块等病变。
除了根据声音来判断胸部内部器官的状态,医生还可以通过触感来辅助诊断。
在进行胸部叩诊时,医生会用手指轻轻触摸患者胸部不同部位,以感受胸部的硬度、光滑度和颤动等特征。
通过触感,医生可以判断胸部内部器官的大小、形状和质地,进一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胸部叩诊是一项简单而有效的临床检查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迅速了解患者的胸部状况,并作出正确的诊断。
然而,胸部叩诊并不是一种绝对准确的诊断手段,它只能作为其他检查方法的辅助手段。
在进行胸部叩诊时,医生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
胸部叩诊是一种简单、无创且有效的临床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胸部状况并作出正确的诊断。
通过轻拍或敲击胸部,医生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和触感,从而判断胸部内部器官的状态。
然而,胸部叩诊并不是一种绝对准确的诊断手段,医生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来作出综合判断。
胸部叩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一、胸部叩击的定义和目的胸部叩击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技术,用于帮助清除呼吸道阻塞物,恢复患者呼吸。
它通过敲击患者的背部和胸部,产生震动力,帮助清除阻塞物。
二、胸部叩击的方法胸部叩击主要包括两个步骤:背部叩击和胸部叩击。
2.1 背部叩击1.让患者俯卧在坚硬的平面上,如地板或床上。
2.站在患者侧面,用手掌打开患者后背两侧肺下方位置。
3.用掌根或拳头轻轻敲击患者后背两侧,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地进行。
4.敲击时应用力适中,频率均匀,每次约10次。
2.2 胸部叩击1.让患者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如地板或床上。
2.站在患者侧面,将手掌放在患者心脏位置(乳头线第二肋间隙)。
3.用掌根或拳头轻轻敲击患者胸部,以产生震动力。
4.敲击时应用力适中,频率均匀,每次约10次。
三、胸部叩击的注意事项1.胸部叩击应在急救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不要盲目操作。
2.胸部叩击适用于呼吸道阻塞的紧急情况,如窒息、呼吸困难等。
对于其他病情,请及时就医。
3.在进行胸部叩击前,应先判断患者是否需要人工呼吸。
如果患者没有自主呼吸,则应先进行人工呼吸。
4.在进行背部叩击时,要确保患者的头颈处于正常位置,并避免颈部过度伸展或过度旋转。
5.敲击时应注意力度适中,不要过度用力造成伤害。
对于儿童、老年人和骨质脆弱者,更要谨慎操作。
6.每次叩击后应观察患者反应,并及时调整救治策略。
如果胸部叩击无效,应立即转向其他急救措施。
7.胸部叩击后,应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和呼吸道内的阻塞物,并保持通畅。
四、胸部叩击的风险和禁忌症1.胸部叩击可能导致肋骨骨折、肺挫伤等并发症。
在进行胸部叩击前,应评估患者的风险和禁忌症。
2.禁忌症包括:已经有明显呼吸道阻塞物、已知或怀疑颈椎损伤、严重心脏病等。
3.对于儿童、孕妇、老年人和身体虚弱者,应特别谨慎操作,避免过度用力造成伤害。
五、胸部叩击后的处理1.胸部叩击后,如果患者恢复了自主呼吸,应保持患者稳定,并及时就医。
探诊和叩诊的操作方法
探诊和叩诊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体格检查方法,用于评估病人的身体状况和诊断疾病。
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探诊:
1. 充分向病人说明探诊的目的和操作过程,取得病人的同意。
2. 用手指轻轻触摸病人身体的各个部位,包括头部、胸部、腹部等。
3. 注意查找异常感觉的存在,比如皮肤温度变化、组织硬度、凹凸感等。
叩诊:
1. 病人保持坐位或卧位,暴露需要叩诊的部位。
2. 用无名指或中指的指腹快速轻敲叩诊点,注意不要敲击过重,以免伤及病人。
3. 根据不同部位和器官的特点,要采用不同的叩诊方法,如平面叩诊、直接叩诊和间接叩诊等。
4. 注意观察敲击后的声音和感觉,如是否呈清脆音、浊音、鼓音等,以及震颤、震颤传导等。
在进行探诊和叩诊时,医生应该细心观察病人的反应和回应,及时记录发现的异常症状,辅助做出正确的诊断。
同时,医生还需注意保持良好的专业礼仪,确保操作过程中对病人的尊重和关怀。
临床医学的叩诊方法
临床医学的叩诊方法主要包括直接叩诊法和间接叩诊法。
1. 直接叩诊法:医师右手中间三手指并拢,用其掌面直接拍击被检查部位,借助于拍击的反响和指下的震动感来判断病变情况的方法。
适用于胸部和腹部范围较广泛的病变,如胸膜粘连或增厚、大量胸水或腹水及气胸等。
2. 间接叩诊法:应用最多的叩诊方法。
医师将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微抬起,勿与体表接触;右手指自然弯曲,用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末端指关节处或第二节指骨的远端,因为该处易与被检查部位紧密接触,而且对于被检查部位的震动较敏感。
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
叩诊时应以腕关节与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避免肘关节和肩关节参与运动。
叩击后右手中指应立即抬起,以免影响对叩诊音的判断。
在同一部位叩诊可连续叩击2~3下,若未获得明确印象,可再连续叩击2~3下。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有更多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医师或查阅医学书籍。
排痰胸部叩击操作方法排痰胸部叩击是一种帮助清除肺部痰液,促进呼吸道通畅的方法。
这种手法主要通过轻拍或敲击胸部的特定部位,以刺激痰液松动并促使其排出体外。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胸部叩击的操作方法。
首先,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进行胸部叩击前,要先确保患者处于坐或仰卧位置,胸部裸露,以便进行操作。
同时,为了避免损伤胸部和其他组织,手部应该保持干净,指甲应该修剪整齐,以避免划伤患者的皮肤。
胸部叩击主要通过拳头和手掌的不同部位来实施。
下面是具体的操作方法:1. 后背叩击:患者坐位或仰卧位,操作者要用拳头敲击患者的背部。
可以先从上背部开始,逐渐下移至下背部。
每一次敲击应该持续几分钟,频率应该在每分钟5到10次之间。
敲击的力度应该适中,避免使患者感到疼痛。
2. 胸部叩击:操作者用手掌从锁骨起,沿着胸骨两侧向下敲击患者的胸部。
同样,每一次敲击应该持续几分钟,频率在每分钟5到10次之间,力度适中。
这种叩击能够刺激胸部的深部组织,帮助痰液松动。
3. 前胸叩击:操作者用手掌从锁骨沿着肋骨的下缘向下敲击患者的前胸部。
同样,每一次敲击应该持续几分钟,频率在每分钟5到10次之间,力度适中。
这种叩击对于刺激痰液排出也有一定的作用。
除了以上的操作方法,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牢记:1. 叩击的节奏应该均匀,力度适中,不宜过重。
避免过度敲击而引起疼痛或其他不适。
2. 叩击的次数和频率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
对于年幼的儿童或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叩击的力度和频率应适当减小。
3. 叩击前应先观察患者的胸部是否有明显的变化,如皮肤发红、水肿等。
如果患者有严重的呼吸困难或其他危险信号,应立即停止叩击并寻求医疗救助。
最后,胸部叩击是一种辅助性的治疗方法,不能替代其他医疗措施。
如果患者有严重的呼吸道疾病或其他病情恶化的迹象,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的治疗。
总而言之,胸部叩击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帮助清除肺部痰液的方法。
通过正确的操作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排出痰液,缓解呼吸道不适,促进康复。
胸部叩诊的内容胸部叩诊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心脏、肺部等器官的健康状况。
这种检查方法简单而有效,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胸部叩诊的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
一、胸部叩诊的目的胸部叩诊是通过敲击胸部,利用声音传导原理来评估胸腔内器官的状况。
它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1.评估肺部状况:通过叩诊可以判断肺部是否有积液、肿块或其他异常情况。
2.评估心脏状况:叩诊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脏的位置、大小和边界,以及是否存在心包积液等情况。
3.评估其他器官:胸部叩诊还可以用于评估其他胸腔内器官,如肝脾等。
二、胸部叩诊的步骤胸部叩诊一般分为直接叩诊和间接叩诊两种方法。
下面将介绍这两种方法的步骤:1.直接叩诊:医生直接用手指敲击胸部,通过听觉来判断胸腔内器官的情况。
(1)让患者坐直或卧床,保持舒适的姿势。
(2)医生用手指敲击胸部不同部位,注意敲击力度和频率。
(3)通过听觉判断胸腔内器官的声音,如清音、浊音或鼓音等。
2.间接叩诊:医生用中间工具(如听诊器)来接收敲击胸部产生的声音,通过听觉来判断胸腔内器官的情况。
(1)让患者坐直或卧床,保持舒适的姿势。
(2)医生用手指敲击中间工具,使其接触到胸部。
(3)通过听诊器听取敲击胸部产生的声音,判断胸腔内器官的情况。
三、胸部叩诊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胸部叩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患者舒适:患者在叩诊过程中应保持舒适的姿势,以便医生更好地进行检查。
2.敲击力度和频率:医生在叩诊时应控制好敲击力度和频率,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注意叩诊部位:叩诊时需要注意选取适当的叩诊部位,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4.结合其他检查方法:胸部叩诊通常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如听诊、X线等,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四、胸部叩诊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胸部叩诊在许多疾病的诊断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疾病中胸部叩诊的应用:1.肺炎:在肺炎的早期,叩诊可以发现肺部出现浊音,提示肺实质受损。
临床医师实践技能之胸(肺)部叩诊(20分)
(1)间接叩诊:手指动作、方法、顺序正确(6分)
1、以左中指的第一、二节作为叩诊板指,平紧贴于叩击部位表面,右手中指以右腕关节和指掌关节活动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或第一、第二之间的指关节(2分)。
2、顺序正确:首先检查前胸,由锁骨上窝开始,自第一肋间隙从上至下逐一肋间隙进行叩诊,其次检查侧胸壁,嘱被检查者举起上臂置于头部,自腋窝开始向下叩诊至肋缘。
最后叩诊背部,嘱被检查者向前稍低头,双手交叉抱肘,自上至下进行叩诊,叩诊时应左右、上下、内外对比叩音的变化(1分)。
(4分)
(2)直接叩诊手指方法正确(4分)
检查者用中指掌侧或将手指并拢以其指尖对被检查者胸壁进行叩击。
(3)叩肺下界移动度(6分)
1、患者在平静呼吸时,检查者先于被检查者肩胛线叩出肺下界的位置,然后嘱被检查者作深吸气后并屏住呼吸的同时,沿该线继续向下叩诊,当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低点(3分)。
2、当患者恢复平静呼吸时,再嘱作深呼气并屏住呼吸,然后由上向下叩诊,直至清音变为浊音,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高点(1分)。
3、能讲述最高至最低点之间距离即为肺下界移动度的(3分)。
(4)考官提问:(4分)
1、胸部叩诊正常肺下界:锁骨中线——第6肋间;腋中线——第8肋间;肩胛线——第10肋间
2、肺下界降低:肺气肿、腹腔内脏器下垂
3、肺下界上升:肺不张、腹水、气腹、肝脾肿大
4、肺下界移动度:6-8cm。
肺部叩诊的步骤和方法
肺部叩诊是一种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它通过敲打患者的胸部来检查肺部的情况。
下面是肺部叩诊的步骤和方法:
1. 选择适当的位置:让患者坐直或站立,让叩诊部位暴露在你的面前。
通常会在背部和前胸两侧进行叩诊,前胸叩诊的部位通常包括胸骨两侧、肋骨以及锁骨下。
2. 设置适当的姿势:你需要与患者保持适当的距离,使得手臂能够自然移动,同时保持舒适的站姿或坐姿。
3. 使用合适的手法:肺部叩诊主要有直接叩诊和间接叩诊两种手法。
- 直接叩诊:叩击面部直接与患者体表接触。
一只手将食指和中指并拢,从背部下方开始,依次叩击肋骨的各个部位,每次敲击约2-3次。
- 间接叩诊:叩击面部通过敲击中间部分的工具,通常是用手指,也可以使用医用锤或电子叩诊器。
同时用另一只手放在患者身上的相同位置,用来感受声音的变化。
4. 分析叩诊音:通过听到的声音来判断肺部是否正常。
一般肺部叩诊音可分为以下几种:
- 清音:正常情况下听到的叩诊音,代表肺组织正常。
- 浊音:听到的声音低沉而持续,可能表示肺部有积液或实质性病变。
- 鼓音:听到的声音较为响亮,可能表示气胸或肺大泡。
5. 注意对比叩诊:需要对比同一部位的不同位置。
正常情况下,肺部叩诊音应该相对一致。
若胸腔内存在积液或病变,叩击部位的音响可能会有明显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肺部叩诊属于医学专业技术,需要经过正规的医学训练和练习才能正确操作。
如果你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请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诊断。
简述胸部叩击的方法胸部叩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其主要是检查胸腔内是否有积液、肺泡是否均匀等问题。
通过叩击不同的部位,可以听出不同的声音,从而判断病人的病情。
下面将对胸部叩击的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材料准备1、医护人员应该配备听筒、医用肋骨锤和医用叩诊锤。
2、患者应该有足够的光线,确保检查过程的流畅性。
二、操作流程1、患者应坐在靠平滑平面的床上或椅子上,而且头和肩应保持平直。
2、医护人员或检查者用肋骨锤敲打患者的胸骨的顶端。
3、敲打的部位包括两侧胸廓、胸骨、锁骨、背部及肩胛骨等。
4、敲打的力度要适中,过轻会导致听不到声音,过重会损坏患者的组织。
5、一侧胸廓敲击完后,必须对另一侧胸廓进行敲击。
三、叩诊方法1、浊音:往往发生在肺部及胸腔积液时,反映为低沉、持续的音调,常见于肺炎,肺气肿或受压肺等情况。
2、清音:往往发生于健康的肺组织上,反映为较高的音调,响亮和明亮,常见于肺部腺体肿胀,肺部纤维化及气胸等情况。
3、鼓音:往往发生于肺部弥漫的病变时,反映为音色响亮,音调高,清晰,常见于肺气肿和肺炎等情况。
4、悬空音: 见于气胸或肺栓塞等情况下,反映为消失的音调,随呼吸变化消失和出现。
5、沉重音:往往发生于胸腔内液体积聚时,反映为深沉、低沉、沉重和稍长的音调。
6、锤音:敲打骨骼时,反映为清脆的音色,一般用于敲击胸骨或者背部的肩胛骨。
四、注意事项1、在进行胸部叩击时,操作人员必须要具有足够的经验,以免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
2、敲击时不可用力过大,以免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
3、在胸部叩诊时,如发现患者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进行处理。
4、进行胸部叩击时,必须要确保环境的安静,以免误诊或漏诊。
5、胸部叩击不适用于身体过于肥胖的患者,建议使用其他检查方式。
通过以上对胸部叩击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胸部叩击的流程和方法,正确运用这项医学技巧,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诊断。
同时,患者在进行胸部叩击时,也要保持舒适的姿态,以便更好的进行检查。
肺脏叩诊的检查方法肺脏叩诊是一种通过敲击患者胸部来判断肺部状况的临床检查方法。
它是一种简便易行、无创伤的检查方法,对于初步判断肺部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下面将介绍肺脏叩诊的检查方法。
1. 检查前准备。
在进行肺脏叩诊之前,首先要让患者脱去上衣,坐于椅子上或床边,双肩放松,双手自然垂放。
检查者要站在患者侧面,以便进行叩诊。
2. 叩诊方法。
(1)直接叩诊法,检查者用中指或食指的第一指关节轻轻敲击患者胸部,观察声音的响度和音质。
正常肺部应该听到清脆的鼓音。
(2)间接叩诊法,检查者用左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者胸部上,然后用右手的中指或食指敲击左手的指尖,观察声音的响度和音质。
3. 叩诊部位。
肺脏叩诊可以分为前、后、侧方位的叩诊。
前叩诊部位是胸骨和锁骨之间的肺上沟,后叩诊部位是肩胛下的肺下沟,侧叩诊部位是腋中线的肺下沟。
4. 判断结果。
通过叩诊可以初步判断出肺部是否有积液、气胸、肺气肿、肺炎等疾病。
正常肺部应该听到清脆的鼓音,而异常情况下会出现浊音或实音。
5. 注意事项。
在进行肺脏叩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叩诊力度要轻柔,避免过重的力度对患者造成不适。
(2)要仔细聆听叩诊的声音,对于异常的声音要及时记录和分析。
(3)在叩诊前要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和方法,获得患者的配合和理解。
总结,肺脏叩诊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肺部检查方法,通过叩诊可以初步判断肺部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可以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如听诊、X线检查等,综合判断患者的肺部状况,为患者的诊疗提供帮助。
受检者取坐位或卧位,放松肌肉,两臂下垂,呼吸均匀。
检查顺序从上到下,从前胸到侧胸,最后为背部。
叩诊前胸和后背时,循自上而下、由外向内的顺序。
检查者以左手中指为板指,平贴肋间隙,并与肋骨平行。
但在叩肩胛间区时,板指可与脊柱平行。
用右手中指指端扣击板指第二节指骨前端,每次叩2~3下。
叩击力量需均匀、轻重适当,此为间接叩诊。
有时检查者将右手2~4指并拢,以其指腹对胸壁进行直接拍击,此为直接叩诊。
在叩诊时应进行上下左右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