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备课组经验交流[优质PPT]
- 格式:ppt
- 大小:2.91 MB
- 文档页数:15
初中数学备课组经验交流一、前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备课是教师们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
而备课组的经验交流,可以为教师们提供借鉴和学习的机会,以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分享一些初中数学备课组经验交流的实践与心得。
二、确定备课组成员确定备课组成员是经验交流的首要步骤。
一般而言,备课组成员应包括学科主管及各年级的数学教师。
同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邀请一些有经验的资深教师担任备课组的指导老师,起到指导和引领的作用。
三、明确备课目标为了让备课组的工作更加有针对性,应明确备课目标。
备课目标可以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
通过明确备课目标,可以提高备课效率,确保备课的方向和重点。
四、制定备课计划备课组在进行实质性的备课工作前,应制定备课计划。
备课计划是备课组工作的指导纲领,可以包括每次备课的时间安排、任务分工、讨论议题等内容。
通过制定备课计划,可以使备课组的工作有序进行,确保备课的质量和效果。
五、共享教学资源备课组成员可以共享各自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案、课件、练习册等。
通过共享教学资源,可以节省备课时间,提高备课的效率。
同时,共享教学资源还可以促进备课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互相学习和借鉴。
六、互相评课备课组成员可以互相评课,即相互观摩和评价彼此的教学实践。
通过互相评课,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启发和提高。
同时,互相评课还可以促进备课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
七、建立备课资料库备课组可以建立一个备课资料库,用于收集和整理各类与备课相关的资料。
这些资料可以包括教学参考书籍、教育教学网站、优秀的教学案例等。
建立备课资料库可以方便备课组成员随时查阅和借鉴相关资料,提高备课的质量和效率。
八、定期总结与反思备课组成员应定期总结备课的经验与教训,进行反思和改进。
通过定期总结与反思,可以发现备课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同时,定期总结与反思还可以促进备课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共同进步。
初中数学备课组经验交流初中数学备课组经验交流作为一个有二十年教龄的老教师,我深知:备课组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是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阵地。
对学校来说,无论是提升本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还是提升本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都离不开学科备课组长的准确领导。
我不敢说自己是优秀的备课组长,但还算是一个很合格的备课组长。
我知道,在备课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说说我们备课组现在的一些做法,和大家共勉。
一、坚持课堂研究,以课例为载体的集体备课方式。
案例:“一课多人循环上”“一课多人循环上”是组内成员围绕一个课题发挥各自特长,通过以教师个体为主的反思活动,辅以同伴互助来改变自己的观点及行为。
背景介绍2012年9月,我们数学组教师为了提升本组教师的教学及研究水平,在学校教研室的支持下,在教研员王老师的指导下实行了为期一周的课例研究活动。
形式是“一课多人循环上”。
三位教师共同确定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为上课内容,接着分别备课,并依次上课。
第一位上课的教师教学时引入新课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画一个等腰三角形,再将所画的等腰三角形剪下来,通过折叠,让学生发现折痕两边的部分相互重合,从而得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上完课后集体评议,听课的老师对这节课的引入提出了一些建议,大家肯定优点,分析问题。
第二位上课的教师通过比较及反思,对自己原先设计好的教案再根据新情况实行调整,教学时课是这样引入的:先出示一张长方形纸,把它对折,以折痕为一直角边用剪刀剪下一个直角三角形,展开就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这时请同学们说出它的对称轴,图形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和哪些相等的角,通过这个操作、折叠过程,学生很快理解到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课上完后照样实行评议,应该说这个设计没有拘泥于教材,有创新,非常有可取之处。
第三上课的教师根据前两位教师上课的情况对自己的设计实行重新审视、调整,然后再次上课,教学时引入新课是这样设计的:通过折叠剪下一个等腰三角形之后,先不急于问同学们在这个图形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和哪些相等的角,而是首先解决同学们的争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