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 格式:ppt
- 大小:13.50 MB
- 文档页数:132
分子生物学原理教案—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教学要求:1.掌握遗传信息、遗传密码与mRNA的关系,遗传密码的特征。
2.掌握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中主要RNA、三种酶和多种蛋白质因子的功能和作用特点,生物合成过程及能量变化。
3.了解翻译后蛋白质的加工方式。
4.了解蛋白质合成的干扰和抑制。
课时安排:总学时 4.0第一节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1.0第二节氨基酸的活化1.0第三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1.0第四节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和靶向运输0.6第五节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0.4重点:1.遗传密码与mRNA的关系及其特征2.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3.氨基酸的活化难点: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教学内容:一、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1.mRNA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直接模板遗传密码的方向性、连续性、简并性、通用性和摆动性。
2.核糖体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
3.tRNA是氨基酸的运载工具及蛋白质生物合成的适配器氨基酸臂、反密码子4.蛋白质生物合成需要酶类、蛋白质因子等二、氨基酸的活化1.氨基酰tRNA 氨基酰tRNA合成酶2.真核生物起始氨基酰tRNA是Met- tRNAi Met三、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1.原核生物的肽链合成过程起始:起始因子;延长:延长因子,注册、成肽、转位,核糖体循环;终止:终止密码子。
2.真核生物的肽链合成过程四、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和靶向运输1.多肽链折叠为天然构象的蛋白质分子伴侣、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肽-脯氨酸顺反异构酶。
2.蛋白质一级结构修饰主要是肽键水解和化学修饰3.蛋白质空间结构修饰包括亚基聚合和辅基连接4.合成后蛋白质可被靶向输送至细胞特定部位五、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1.抗生素对翻译的抑制作用2.其他干扰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物质中、英文专业词汇:translation翻译codon密码子initiation codon起始密码termination codon终止密码code密码ribozyme cycle核糖体循环adaptor转换器post-translational processing翻译后加工interferon干扰素antibiotics抗生素anticodon反密码子releasing factor释放因子wobble pairing摇摆配对degeneracy简并性signal peptide信号肽secretory protein分泌性蛋白质elongation factor延长因子streptomycin链霉素tetracycline四环素chloromycetin氯霉素puromycin嘌呤霉素cycloheximide防线菌酮思考题:1.试简述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及3种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一. 简答题简述一蛋白质的生物合成:1,氨基酸的活化与搬运——氨基酰TRNA的合成,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反应性不强,需要活化,活化反应:氨基酸先与氨基酸TRNA合成酶形成中间产物再接到TRNA的氨基臂(3'末端CCA-OH上)2,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核蛋白体循环,肽链合成的起始,在蛋白质起始因子作用下形成起始复合物70SMRNAFMETTRNAFMET3.肽链的延伸,包括进位,转肽,移位,需要延长因子,GTP等的参与。
a对应MRNA上第二CODON的AA-TRNA进A位b在肽基转移酶的催化下,P位的fMET转移到A位的TRNA上,与A位的氨基酸残基的氨基宿和,P位空TRNA掉下,cA位的二肽酰-TRNA移到P位,空出A位,如此,第三四个N个氨基酸的AA-TRNA继续与肽链合成,4肽链合成终止,终止因子识别终止密码,促进P位上肽链水解释放及TRNA的释放,离开RRNA。
终止因子再促进亚基解聚,30S.50S又用于新链合成二. 阐述原核生物DNA复制全过程:1,起始,a识别起始位点,复制开始时,蛋白DnaA识别起始位点,解链酶及引物酶协助识别并结合到模版的起始位点开始引物合成,b松旋酶,解旋酶与复制起点结合,解开双螺旋形成两条局部单链,单链结合蛋白也随即结合到单链cRNA引物合成,RNA聚合酶以DNA链为模版合成RNA引物主导链合成一个底物2.延伸在DNA聚合酶iii的催化下,以模板链3'—5'的核苷酸顺序互补的原则。
在RNA引物的3'-OH末端逐个连接上DNMP直至合成整个前导链和冈崎片段3.终止,aRNA引物的切除和缺口的填补,5'端或冈崎片段5'端的引物由聚合酶i切除并填补bDNA片段连接由DNA连接酶连接三. 什么是操纵子,用原核生物的操纵子模型解释合成酶的阻遏原理操纵子基因表达的协调单位.具有共同控制区和调节系统。
乳糖操纵子(Lacoperon)乳糖不存在,R(I)f repressor结合于Operater,挡住RNA聚合酶的通路,无法转录乳糖为碳源时,乳糖—诱导物,与repressor结合成复合物,不能结合于0,让RNA聚合酶通过操纵区部位,移到结构基因,转录开始。
第17章蛋白质生物合成一、选择题A型题1.关于密码子的描述正确的是A.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向为N-端→C-端 B.密码子与反密码子遵守严格碱基配对原则C.密码子的第3位碱基决定编码氨基酸的特异性D.密码子的简并性降低了基因突变的效应 E.亮氨酸有5个密码子2.核蛋白体小亚基的主要功能是A.结合模板mRNA B.具有转位酶活性 C.提供结合氨基酰-tRNA的部位D.提供结合肽酰-tRNA的部位 E.具有酯酶活性3.翻译的起始密码子是A.UAA B.UAG C.UGA D.ATG E.AUG 4.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氨基酸活化的专一性取决于A.密码子 B.mRNA C.核蛋白体 D.氨基酰-tRNA合成酶 E.转肽酶5.氨基酰-tRNA的合成需要A.ATP B.UTP C.GTP D.CTP E.TTP 6.关于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特异性高 B.能催化氨基酸的α羧基活化 C.需要ATP供能D.存在于胞液 E.是核蛋白体大亚基的组分之一7.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直接模板是A.DNA编码链 B.DNA有意义链 C.mRNA D.rRNA E.tRNA 8.关于原核生物mRNA的描述,正确的是A.带有一种蛋白质的编码信息 B.必须经过剪接才能起模板作用C.可编码多种蛋白质 D.PolyA尾巴较短 E.包含有内含子和外显子9.遗传密码的简并性是指A.1种氨基酸可能有2个以上的密码子 B.2个密码子可以缩合形成l个密码子C.所有的氨基酸均有多个密码子 D.同一密码子可以代表不同的氨基酸E.1种氨基酸只有1个密码子10.对应于mRNA密码子5′CGA3′的tRNA反密码子是A.5′GCU3′ B.5′UCG3′ C.5′CCA3′ D.5′UCU3′ E.5′ACU3′11.为蛋白质生物合成提供场所的是A.核仁 B.mRNA C.rRNA D.核蛋白体 E.小亚基12.1个氨基酸活化需要消耗A.1个高能磷酸键 B.2个高能磷酸键 C.3个高能磷酸键D.1个高能硫酯键 E.2个高能硫酯键13.在真核细胞翻译起始过程中起作用的因子是A.IF B.EE-Tu C.EF-1 D.EF-2 E.eIF 14.注册是指A.氨基酰-tRNA进入核蛋白体的A位 B.氨基酰-tRNA进入核蛋白体的P位C.肽酰-tRNA转到核蛋白体的A位 D.肽酰-tRNA转到核蛋白体的P位E.RF进入核蛋白体的A位15.若向mRNA的ORF的中间部分插入一个核苷酸,则会出现A.翻译出的蛋白质的第一个氨基酸残基改变 B.翻译出的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基不发生改变 C.插入处上游翻译出来的氨基酸完全改变 D.插入处下游翻译出来的氨基酸完全改变 E.仅插入处一个氨基酸残基改变16.肽链合成的方向是A.从N-端→C-端进行 B.从C-端→N-端进行 C.没有固定的方向D.先从N-端→C-端合成小片段,再连接成一条多肽链E.从中间部位向N-端和C-端两个方向同时进行17.蛋白质生物合成时,催化转位的酶是A.转肽酶 B.转位酶 C.水解酶 D.酯酶 E.拓扑异构酶18.真核生物mRNA的特性是A.一个mRNA分子一般只带有编码一条多肽链的信息 B.一个mRNA分子带有多种蛋白质的编码信息 C.不一定有蛋白质的编码信息 D.不需要修饰加工即能起模板作用 E.一个mRNA分子上的所有核苷酸均编码氨基酸19.原核生物中,多肽链合成时的起始氨基酸是A.甲硫氨酸 B.N-甲酰甲硫氨酸 C.半胱氨酸 D.胱氨酸 E.色氨酸20.翻译起始完成时,mRNA序列上哪个密码子占据核蛋白体的P位A.AGU B.AUG C.UAA D.UAG E.UGA 21.下列哪种因子参与了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终止过程A.RF B.ρ C.σ D.EF E.IF 22.释放因子的功能是A.诱导转肽酶显示酯酶活性 B.诱导转位酶活化显示酯酶活性C.使肽酰-tRNA从核蛋白体中释放 D.阻止氨基酰-tRNA进入核蛋白体E.具有解螺旋酶活性23.信号肽的氨基酸组成主要是A.支链氨基酸 B.酸性氨基酸 C.疏水氨基酸 D.芳香族氨基酸 E.含硫的氨基酸24.链霉素抗菌作用的原理是A.抑制氨基酰-tRNA进位 B.抑制GTP水解 C.阻止肽酰基转位D.与原核细胞核蛋白体小亚基结合,使之变构,引起密码误译 E.抑制转位酶25.核蛋白体循环中不需要A.mRNA B.氨基酰-tRNA C.核蛋白体 D.EF E.CTP26.白喉毒素抑制真核细胞翻译的机制是A.使eEF-2发生ADP糖基化而失活 B.促进eEF-2水解失活C.使eEF-2磷酸化失活 D.使磷酸化的eEF-2脱磷酸失活 E.使eEF-2乙酰化失活27.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提供能量的核苷三磷酸是A.ATP B.GTP、ATP C.CTP D.UTP E.TTP 28.信号肽的作用是A.保护N-端的甲硫氨酸残基 B.引导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腔C.保护蛋白质不被水解 D.维持蛋白质的空间构象 E.传递蛋白质之间的信息29.关于分泌型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N-端有信号肽 B.合成后不能直接在本细胞内使用C.经血液运输到靶细胞发挥功能 D.新生肽链先由信号序列引导进入内质网E.6-磷酸甘露糖是它的靶向输送信号30.合成蛋白质后才由前体转变而成的氨基酸是A.脯氨酸 B.羟脯氨酸 C.丝氨酸 D.赖氨酸 E.半胱氨酸31.下列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描述,错误的是A.参与蛋白质合成的氨基酸必须经活化 B.合成时肽链延伸的方向是由N-端至C-端C.GTP参与蛋白质合成过程 D.体内所有的氨基酸都有相应的密码子E.肽链的合成是在核蛋白体上进行的32.关于核蛋白体移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空载tRNA的脱落发生在A位上 B.肽酰-tRNA的转位需要EF-G和GTP C.核蛋白体沿mRNA3′→5′方向移动 D.肽酰-tRNA由P位前移至A位E.核蛋白体与mRNA相对移动距离相当于1个核苷酸的长度33.只有一个密码子的氨基酸是A.甘氨酸和甲硫氨酸 B.精氨酸和丝氨酸 C.色氨酸和甲硫氨酸D.天冬氨酸和赖氨酸 E.脯氨酸和亮氨酸34.关于反密码子的描述,正确的是A.由tRNA中相邻的3个核苷酸组成 B.由mRNA中相邻的3个核苷酸组成C.由DNA中相邻的3个核苷酸组成 D.由rRNA中相邻的3个核苷酸组成E.由多肽链中相邻的3个氨基酸组成35.AUG除代表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外还可作为A.肽链起始因子 B.肽链释放因子 C.肽链延长因子D.肽链合成的起始信号 E.肽链合成的终止信号36.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催化氨基酸之间肽键形成的酶是A.氨基酸合成酶 B.转肽酶 C.羧基肽酶 D.氨基肽酶 E.转位酶37.分泌型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A.细胞核内 B.线粒体内 C.滑面内质网 D.附着核蛋白体 E.游离核蛋白体38.真核生物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起始tRNA是A.亮氨酰tRNA B.丙氨酰tRNA C.赖氨酰tRNA D.甲酰蛋氨酰tRNA E.蛋氨酰tRNA 39.使核糖体大小亚基保持分离状态的蛋白质因子是A.IFl B.IF2 C.IF3 D.EFTu E.EFTs 40.蛋白质生物合成中不需要能量的步骤是A.氨基酰-tRNA合成 B.起始 C.肽链延长 D.转肽 E.终止41.反密码子IGG的相应密码子是A.ACC B.GCC C.UCC D.CCA E.CCG 42.真核生物中代表色氨酸的密码子,是A.TICA B.UAG C.UAA D.UGG E.UGA或UAG 43.兼可抑制真、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抗生素是A.放线菌酮 B.四环素 C.链霉素 D.氯霉素 E.嘌呤霉素44.关于核糖体转肽酶,错误的叙述是A.转肽不需要GTP B.转肽不需要ATP C.活性中心在小亚基D.活性中心在大亚基 E.活性中心与rRNA有关45.凡AUG都是A.蛋白质合成的终止信号 B.线粒体蛋白质合成启动信号C.起始tRNA的反密码子 D.代表蛋氨酸或甲酰蛋氨酸 E.蛋白质合成的起始信号46.蛋白质合成时,氨基酸的活化部位是A.烷基 B.羧基 C.氨基 D.硫氢基 E.羟基47.多核糖体指A.多个核糖体 B.多个核糖体小亚基C.多个核糖体附着在一条mRNA上合成多肽链的复合物D.多个核糖体大亚基 E.多个携有氨基酰tRNA的核糖体小亚基48.与核糖体无相互作用的物质,是A.氨基酰tRNA B.起始因子 C.mRNA D.终止因子 E.氨基酰tRNA合成酶49.关于核糖体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终止因子可识别UGA B.终止因子与"受位"结合C.终止因子可识别UAA D.终止因子可识别UAG E.终止因子与"给位"结合50.一个氨基酸参入多肽链需要A.两个ATP分子 B.一个ATP分子,两个GTP分子C.一个ATP分子,一个GTP分子 D.两个ATP分子,一个GTP分子E.两个GTP分子51.不稳定配对是指密码子第3个核苷酸与反密码子哪个核苷酸配对不按G-C、A-U原则A.第1或第3个 B.第2个 C.第3个 D.第1个 E.第2或第3个52.氨基酰tRNA合成酶A.只对氨基酸有特异性 B.只对tRNA有特异性C.对氨基酸和tRNA都有特异性 D.对GTP有特异性 E.对ATP无特异性53.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直接取决于A.rRNA B.tRNA C.DNA D.mRNA的阅读框 E.mRNA全长54.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起始tRNA是A.tRNA Leu B.tRINA Ala C.tRNA Lys D.tRNA fmet E.tRNA Met55.有活性的血红蛋白是A.翻译结束时的产物 B.转录的产物 C.复制的产物D.多肽链经加工、修饰的产物 E.多条肽链和辅基聚合后的产物B型题A.信号肽酶 B.氨基酰tRNA合成酶 C.磷酸酶 D.蛋白激酶 E.GTP酶1.蛋白质合成后加工,磷酸化所需的酶 D2.氨基酸活化所需的酶 B3.蛋白质合成启动和肽链延长所需酶活性 E4.分泌蛋白合成时特别需要的酶 AA.肽链延长因子 B.不稳定配对 C.肽链延长D.氨基酰tRNA合成酶 E.IFl、IF2与IF3因子5.氨基酸活化和转运阶段所需 D6.蛋白质合成启动阶段所需因子 E7.与密码子识别有关 B8.构成核糖体循环的有 CA.UAG B.AUG C.AAA D.起始部位的AUG E.UGG 9.蛋白质合成的终止信号是 A10.高等动物中代表所有蛋氨酸的密码子是 B11.蛋白质合成的起始信号是 DA.多作用子的mRNA B.tRNA C.转肽酶 D.40S亚基E.含7甲基三磷酸鸟苷"帽"及polyA尾的mRNA 12.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A13.氨基酸搬运所需 B14.核糖体上肽键合成所需 C15.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E 16.可与真核生物mRNA结合 D 附:近年研考及执考试题A 型题1.下列属于终止密码子的是(2003研考)A.UCA B.UCG C.UAC D.UAA E.UGC2.AUC为异亮氨酸的遗传密码,在tRNA的反密码为:(2000研考)A.UAG B.TAG C.GAU D.GAT E.LAG3.一个tRNA的反密码为5′-UGC-3′,它可识别的密码是(2009研考)A.5′-GCA-3′B.5′-ACG-3′C.5′-GCU-3′D.5′-GGC-3′4.遗传密码的简并性是指(2005研考)A.蛋氨酸密码可作起始密码 B.一个密码子可代表多个氨基酸C.多个密码子可代表同一氨基酸D.密码子与反密码子之间不严格配对E.所有生物可使用同一套密码5.下列有关遗传密码的叙述,正确的(2002研考)A.遗传密码只代表氨基酸 B.一种氨基酸只有一个密码子C.一个密码子可代表多种氨基酸D.每个tRNA上的反密码子只能识别一个密码子E.从病毒到人,丝氨酸的密码子都是 AGU6.下列关于氨基酸密码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1998研考)A.密码有种属特异性,所以不同生物合成不同的蛋白质B.密码阅读有方向性,5′端起始,3′端终止 C.一种氨基酸可有一种以上的密码D.一组密码只代表一种氨基酸E.密码第 3 位(即 3′端)碱基在决定掺入氨基酸的特异性方面重要性较小7.能出现在蛋白质分子中的下列氨基酸,哪一种没有遗传密码?(1994研考)A.色氨酸B.蛋氨酸C.谷氨酰胺D.脯氨酸 E.羟脯氨酸8.下列氨基酸中,无相应遗传密码的是(2008研考)A.异亮氨酸B.天冬酰胺C.脯氨酸D.羟赖氨酸9.下列RNA中,参与形成原核生物50S大亚基的是(2008研考)A.28SrRNAB. 23SrRNAC. 16SrRNAD.hnRNA10. 在体内,氨基酸合成蛋白质时,其活化方式为(1994研考)A.磷酸化 B.与蛋氨酸相结合C.生成氨基酰辅酶 AD.生成氨基酰 tRNA E.与起始因子相结合11. 蛋白质生物合成中,能在核蛋白体E位上发生的反应是(2010研考)A.氨基酰tRNA进位B.转肽酶催化反应C.卸载tRNAD.与释放因子结合12. 下列因子中,不参与原核生物翻译过程的是(2004研考)A.IF B.EF1 C.EFT D.RF E.RR13. 分子伴侣可以协助蛋白质形成正确的空间构象,下列分子中属于分子伴侣的是(2007研考)A.胰岛素原B.热休克蛋白C.组蛋白D.DNA结合蛋白14. 参与新生多肽链正确折叠的蛋白质是(2012研考)A.分子伴侣B.G蛋白C.转录因子D.释放因子15. 下列选项中,属于蛋白质生物合成抑制剂的是(2011研考)A.5-氟尿嘧啶B.卡那霉素C.甲氨蝶呤D.别嘌呤醇16. 对真核和原核生物翻译过程均有干扰作用,故难用作抗菌药物的是(2009研考)A.四环素B.链霉素C.卡那霉素D.嘌呤霉素17. 氯霉素可抑制原核生物的蛋白质合成,其原因是(1999研考)A.特异地抑制肽链延长因子(EFT)的活化B.与核蛋白体的大亚基结合,抑制转肽酶活性,而阻断翻译延长过程C.活化一种蛋白激酶,从而影响起动因子(IF)磷酸化D.间接活化一种核酸内切酶使 mRNA 降E.阻碍氨基酰 tRNA 与核蛋白体小亚基结合18. 干扰素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是因为(1997研考)A.活化蛋白激酶,而使eIF2磷酸化失活B.抑制肽链延长因子C.阻碍氨基酰tRNA与小亚基结合D.抑制转肽酰酶E.使核蛋白体60s亚基失活19. 放射菌酮抗肿瘤作用机制是(2004执考)A.引起DNA链间交联,妨碍双链拆开 B.插入DNA双链,破坏模板作用C.抑制细胞DNA聚合酶活性 D.抑制细胞RNA聚合酶活性E.抑制蛋白质的合成C型题A.GTPB.ATPC.两者都需要D.两者都不需要1.糖原合成时需要(1999研考)B2.蛋白质生物合成时需要的是(1999研考)CA.AUU B.GUA C.AUG D.UCA E.UGA3.遗传密码中的起始密码子是(1992、2004研考)C4.遗传密码中的终止密码子是(1992、2004研考)EA.链霉素 B.氯霉素 C.林可霉素 D.嘌呤霉素E.白喉毒素5. 对真核及原核生物的蛋白质合成都有抑制作用的是(2001研考)D6. 主要抑制哺乳动物蛋白质合成的是(2001研考)EA.四环素B.氯霉素C.链霉素D.嘌呤霉素E.放线菌酮7. 能与原核生物核蛋白体小亚基结合,改变其构象,引起读码错误的抗菌素是(2006研考)C8. 能与原核生物核蛋白体大亚基结合的抗菌素是(2006研考) BX型题1.能够影响蛋白质合成的物质有(2013研考)ACDA.毒素B. 泛素C.抗生素D.干扰素2.一个 tRNA 上的反密码子为 IAC,其可识别的密码子是(2004研考)ABD A.GUA B.GUC C.GUG D.GUU3.下列哪些因子参与蛋白质翻译延长(2005研考)BCA.IF B.EFG C.EFT D.RF4.能促使蛋白质多肽链折叠成天然构象的蛋白质有(2010研考)CDA.解螺旋酶B.拓扑酶C.热激蛋白70D.伴侣蛋白5.下列选项中,属于蛋白质生物合成后加工的有(2009研考)ABCDA.亚基聚合B.辅基连接C.个别氨基酸的羟化D.去除N-甲酰基或N-甲硫氨酸6.蛋白质多肽链生物合成后的加工过程有(2012研考)ABCDA.二硫键形成B.氨基端修饰C.多肽链折叠D.辅基的结合二、名词解释1.密码子2.翻译后修饰3.遗传密码的摆动现象4.S-D序列5.分子伴侣6.开放阅读框架7.信号序列三、填空题1.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是,有种。
第九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_______翻译( translation ) 9.1 参与翻译的主要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核糖体 • mRNA • tRNA• 氨酰-tRNA 合成酶• 辅助蛋白因子(起始因子、延伸因子和终止释放因子)6核糖体的分类与组成70-100 pro8•A 部位—氨酰tRNA 结合部位,也称为受体部位;•P 部位—肽酰tRNA 结合部位;•E 部位—空载tRNA 临时结合的部位;•肽酰转移酶活性部位—催化肽键形成的部位;•mRNA 结合部位;•多肽链离开通道—正在延伸的多肽链离开核糖体的通道;•一些可溶性蛋白质因子(起始因子、延伸因子和终止因子)的结合部位。
9真核细胞多聚核糖体的结构12原核生物多顺反子mRNA 和真核生物单顺反子mRNA 的翻译Shine-Dalgarno sequence, SDmRNA13tRNACC A D-loop14大肠杆菌起始tRNA 的结构氨酰-tRNA 合成酶(aaRS )ó 两步反应机制:1) ATP + 氨基酸 (AA) --> AA-AMP + PP i 2) tRNA + AMP-AA --> AA-tRNA + AMPó分类1) 第一类aaRS 2) 第二类aaRSó校对机制- 在装载氨基酸水平的质量控制1) aaRS是对氨基酸“身份”进行检查唯一的场所2) 核糖体不在乎哪一种氨基酸与tRNA相连3) 实载的tRNA被修饰后仍然能起作用4) 装载前和装载后编辑5) 双筛机制➢mRNA中的起始密码是AUG,少数是GUG。
➢起始密码子的上游约10个核苷酸的地方往往有一段富含嘌呤的序列称SD序列(Shine-Dalgarno序列),一般为3~10个核苷酸,它与核糖体16srRNA 3ˊ端的核苷酸序列互补,可促使核糖体与mRNA 的结合。
氨酰-tRNA合成酶(aaRS)20两类氨酰-tRNA合成酶的催化机理两类aaRS•第一类aaRS一般是单体酶,由此类酶催化的氨基酸有Arg、Cys、Gln、Glu、Ile、Leu、Met、Trp、Tyr和Val。
填空(红色字是老师说不考的,蓝色是不确定的,答案一部分是老师给的参考)1.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以__mRNA_为模板,以氨酰-tRNA为原料直接供体,以核糖体为合成杨所。
2.生物界共有64个密码子,其中61个为氨基酸编码,起始密码子为AUG;终止密码子为UAA、UAG、UGA。
3.原核生物的起始tRNA以fMet-tRNA fMet表示,真核生物的起始tRNA以_Met-tRNAi Met_表示,延伸中的甲硫氨酰tRNA以Met-tRNAMet表示。
4.植物细胞中蛋白质生物合成可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三种细胞器内进行。
5.延长因子T由Tu和Ts两个亚基组成,Tu为对热___________蛋白质,Ts为对热________蛋白质。
6.原核生物中的释放因子有三种,其中RF-1识别终止密码子UAG、UAA;RF-2识别UGA、UAA;真核中的释放因子只有eIF一种。
7.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片段的排列顺序。
8. RNA酶的剪切分为RNA剪切、DNA剪切两种类型。
9.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IF1、IF2和IF3。
10.蛋白质的跨膜需要信号肽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促使蛋白质正确折叠、组装、运转和降解。
11.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元件。
12.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DNA重组技术、基因表达调控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四部分。
13.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链球菌侵染小鼠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DNA能进入宿主细胞,而蛋白质不能进入宿主细胞。
14.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有无内含子、5’帽子及3’尾巴。
15.氨酰-tRNA合成酶对氨基酸和相应的反密码子有高度的选择性。
16. 原核细胞的起始氨基酸是甲酰甲硫氨酸,起始氨酰-tRNA是fMet-tRNA fMet。
第五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一、选择题1.仅有一个密码子的氨基酸是A.色氨酸、赖氨酸B.苏氨酸、甘氨酸C.甲硫氨酸、甘氨酸D.亮氨酸、丙氨酸E.色氨酸、甲硫氨酸2.密码与反密码配对时,不遵从碱基配对规律,称为A.密码的简并性B.密码的偏爱性C.密码的连续性D.密码的摆动性E.密码的通用性3.真核生物核蛋白体中没有的rRNA是A.18SB.23SC.5SD.28SE.5.8S4.反密码存在于A.DNAB.tRNAC.mRNAD.rRNAE.cDNA5.不符合密码的通用性的细胞器是A.细胞核B.微粒体C.线粒体D.内质网E.高尔基体6.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校正活性是A.水解酯键B.水解3’,5’磷酸二酯键C.水解磷酸酯键D.形成酸酐键E.形成磷酸酯键7.关于核蛋白体,错误的是A.由rRNA和多种蛋白质组成B.分为大小亚基C.是翻译的场所D.在细胞核内起作用E.一个mRNA上可附着多个核蛋白体8.能促使大小亚基解离的因子是A.IF1B.IF2C.IF3D.EF-TsE.IF1与IF39.EF-Tu的功能是A.协助氨基酰-tRNA进入A位B.促进核糖体亚基聚合C.促进核糖体解聚D.促进mRNA与核糖体分离E.促进肽酰-tRNA移位10.延长因子EFG具有哪种酶的活性A.转肽酶B.酯酶C.转位酶D.转甲酰酶E.转氨酶11.肽链延长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又称为核蛋白体循环B.每循环一次延长一个氨基酸C.分为进位,成肽和转位三步D.需要EFT、EFGE.需要ATP供能12. 翻译终止时激活转肽酶为酯酶活性的是A.RF-1B.RF-2C.RF-3D.RF-4E.RR13. 蛋白质合成中不消耗能量的阶段是A.氨基酸活化B.翻译起始C.进位D.成肽E.转位14. 关于多肽链一级结构的翻译后修饰,描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合成过程中N端总是甲酰甲硫氨酸B.天然蛋白质N端多数不是甲酰甲硫氨酸C.脱甲酰基酶可除去N端甲酰基D.氨基肽酶可除去N端氨基酸E.翻译终止才能除去N端甲酰基15. 鸦片促黑皮质素原水解加工生成的是A.胰岛素B.糖蛋白C.脂蛋白D.ACTHE.TSH16. 可被信号肽酶裂解的部位是A.加工区B.疏水核心区C.碱性氨基末端区D.酸性羧基末端区E.亲水区17.关于信号肽识别粒子(SRP)的描述,错误的是A.由蛋白质与RNA组成的复合体B.能特异识别结合信号肽C.具有暂停蛋白质合成的作用D.可将正在合成蛋白质的核蛋白体带至膜外E.SRP需与对接蛋白结合18. 白喉毒素可共价修饰的因子是A.EF3B.eEF1C.EF1D.eEF2E.EF219. 干扰素通过何种方式使eIF2失活A.甲基化B.ADP核糖基化C.羧化D.磷酸化E.乙酰化20. 可辨认结合分泌蛋白新生肽链N端的是A.转肽酶B.信号肽识别颗粒C.GTP酶D.RNA酶E.对接蛋白二、名词解释1. 多聚核蛋白体(polyribosome)2. 信号肽(signal peptide)3.开放阅读框架(open reading frame, ORF)三、问答题1.三种RNA在蛋白质合成中各起何作用?2.原核与真核生物翻译起始阶段各有何异同?3.细胞核蛋白合成后如何靶向输送到细胞核?4.举例说明抗生素在翻译水平抑菌的作用机理。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cDNA与cccDNA:cDNA是由mRNA通过反转录酶合成的双链DNA;cccDNA是游离于染色体之外的质粒双链闭合环形DNA。
2.标准折叠单位:蛋白质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与β-折叠通过各种连接多肽可以组成特殊几何排列的结构块,此种确定的折叠类型通常称为超二级结构。
几乎所有的三级结构都可以用这些折叠类型,乃至他们的组合型来予以描述,因此又将其称为标准折叠单位。
3.CAP:环腺苷酸(cAMP)受体蛋白CRP(cAMP receptor protein ),cAMP与CRP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激活蛋白CAP(cAMP activated protein )4.回文序列:DNA片段上的一段所具有的反向互补序列,常是限制性酶切位点。
5.micRNA:互补干扰RNA或称反义RNA,与mRNA序列互补,可抑制mRNA的翻译。
6.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在RNA的剪接加工过程中起到自我催化的作用。
7.模体: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中存在着某些立体形状和拓扑结构颇为类似的局部区域8.信号肽: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N端有15~36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引导蛋白质的跨膜。
9.弱化子:在操纵区与结构基因之间的一段可以终止转录作用的核苷酸序列。
10.魔斑:当细菌生长过程中,遇到氨基酸全面缺乏时,细菌将会产生一个应急反应,停止全部基因的表达。
产生这一应急反应的信号是鸟苷四磷酸(ppGpp)和鸟苷五磷酸(pppGpp)。
PpGpp与pppGpp的作用不只是一个或几个操纵子,而是影响一大批,所以称他们是超级调控子或称为魔斑。
11.上游启动子元件:是指对启动子的活性起到一种调节作用的DNA序列,-10区的TATA、-35区的TGACA 及增强子,弱化子等。
12.DNA探针:是带有标记的一段已知序列DNA,用以检测未知序列、筛选目的基因等方面广泛应用。
13.SD序列:是核糖体与mRNA结合序列,对翻译起到调控作用。
分子生物学DNA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调控在分子生物学中,DNA与蛋白质是两个核心的分子,它们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合成与调控功能。
本文将围绕着DNA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调控展开讨论,探究其相关机制与意义。
一、DNA的合成与调控1. DNA的合成:DNA合成是指在细胞有丝分裂或有丝分裂前期进行的DNA复制过程。
DNA双链会以复制起点为基础,由DNA聚合酶沿着DNA模板链进行复制合成。
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会识别碱基对并在新合成链上添加互补碱基,最终合成两条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2. DNA的调控:DNA的调控是指通过一系列机制控制DNA的合成速率与活性。
其中,DNA甲基化是一种常见的DNA调控方式,通过在DNA分子中的某些位置加上甲基基团,从而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
此外,还有包括组蛋白修饰、DNA转录因子结合等方式参与DNA的调控。
二、蛋白质的合成与调控1. 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合成是指根据DNA上的信息,通过核糖体的作用将氨基酸依次连接起来,合成出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
合成过程中,mRNA作为信息的中介被翻译成蛋白质,并通过tRNA对应氨基酸的递送实现。
2. 蛋白质的调控:蛋白质的调控包括转录水平的调控和转录后的调控两个方面。
在转录水平上,通过转录调控因子的结合与调节,选择性地启动或抑制了特定基因的转录。
在转录后的调控中,通过RNA剪接、蛋白质修饰等方式,对合成蛋白质进行修饰、定位和降解等过程,从而调节特定蛋白质的功能。
三、DNA与蛋白质合成调控的重要意义1. 遗传信息的传递:DNA作为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储存载体,通过DNA的复制与传递,保证了后代个体遗传信息的相对稳定性和准确性,是生物进化和遗传的基础。
2. 基因的表达调控:DNA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调控,参与了基因表达的调控。
通过上述方式的精细调控,确保了特定蛋白质的合成量和活性能够满足生物体的生理需求。
3. 生物体功能的实现:DNA与蛋白质合成调控的精确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了生物体的发育、生长和功能实现过程。
分子生物学(二)引言概述: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本文将继续讨论分子生物学的相关内容,重点关注五个大点,包括蛋白质合成、基因表达调控、DNA复制、基因突变和分子诊断技术。
正文:一、蛋白质合成1. 转录和翻译的关系:RNA聚合酶合成mRNA,然后在核糖体中翻译成蛋白质。
2. 编码和非编码RNA:编码RNA包括mRNA和tRNA,而非编码RNA则不直接编码蛋白质,如rRNA和miRNA。
3. 编码RNA修饰:例如,剪接和RNA编辑,可以改变RNA序列,并对蛋白质产生重要影响。
4. 信使RNA降解:通过RNA酶的作用,mRNA可以被降解,控制蛋白质的合成量和速率。
5.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包括磷酸化、糖基化和乙酰化等多种修饰形式,影响蛋白质的功能和稳定性。
二、基因表达调控1. 转录调控:转录因子的结合可以激活或抑制基因的转录过程,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2. 染色质结构:染色质的组织结构和修饰可以影响基因的可及性,进而调控基因表达。
3. miRNA的调控作用:miRNA可以与mRNA结合,抑制其翻译或诱导降解,进而调控基因表达。
4. DNA甲基化:DNA甲基化是一种在基因调控中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参与基因的静默。
5. 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内外的信号转导通路可以调控基因表达,对细胞发育和功能起重要作用。
三、DNA复制1. DNA复制的步骤:包括解旋、合成互补链和连接等多个步骤,确保DNA的准确复制。
2. DNA聚合酶:DNA聚合酶是复制DNA的主要酶类,具有高度专一性和准确性。
3. 复制起始位点选择:复制起始位点的选择是复制过程的关键步骤,受到复制起始蛋白的调控。
4. DNA损伤修复:复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DNA损伤,细胞会通过修复机制保护DNA的完整性。
5. 复制过程的调控:多种蛋白质和调控机制参与DNA复制的调节,确保复制的顺序和精确性。
四、基因突变1. 突变的类型:包括点突变、缺失、插入和倒位等多种突变类型,影响DNA序列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