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凋亡与免疫
- 格式:doc
- 大小:67.50 KB
- 文档页数:5
细胞凋亡与免疫调节的关系在生命的奇妙旅程中,细胞凋亡和免疫调节是两个至关重要的过程,它们紧密相连,共同维护着生物体的健康与平衡。
细胞凋亡,又被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是一种细胞主动结束自己生命的过程。
这可不是细胞的意外死亡或者遭遇外部强力破坏导致的,而是细胞内部一系列精确调控的结果。
想象一下,细胞就像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的“小社会”,当某些细胞完成了它们的使命,或者出现了损伤、变异等问题,细胞凋亡机制就会启动,让这些细胞有序地“退场”,为新的、健康的细胞腾出空间。
免疫调节则是生物体对抗外界病原体和维持自身内环境稳定的关键手段。
免疫系统就像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时刻警惕着外来的“侵略者”和内部的“叛乱分子”。
它通过识别和清除病原体、异常细胞以及自身衰老、损伤的细胞,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那么,细胞凋亡和免疫调节之间到底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呢?首先,细胞凋亡在免疫调节中起着“清道夫”的重要作用。
当免疫系统识别出被感染的细胞或者发生癌变的细胞时,会启动一系列信号通路,诱导这些异常细胞发生凋亡。
这就好比是给这些“问题细胞”下达了一道“死刑判决书”,让它们无法继续作恶。
例如,在病毒感染的情况下,被感染的细胞可能会表达一些特殊的蛋白质,免疫系统识别到这些“危险信号”后,会促使被感染的细胞发生凋亡,从而阻止病毒的进一步复制和传播。
其次,细胞凋亡有助于维持免疫细胞的数量平衡。
免疫细胞的产生和消亡需要精确的调控,以避免免疫反应过度或者不足。
在免疫反应结束后,那些不再需要的免疫细胞会通过细胞凋亡的方式被清除,从而防止免疫细胞过度积累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另外,细胞凋亡还参与了免疫耐受的形成。
免疫耐受是指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不产生免疫反应的状态。
在免疫系统的发育过程中,那些能够识别自身抗原的免疫细胞会通过细胞凋亡被清除,从而避免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引发自身免疫病。
反过来,免疫调节也会影响细胞凋亡的过程。
免疫系统产生的细胞因子和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可以调节细胞凋亡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或抑制。
细胞凋亡与免疫细胞清除的关联性研究细胞凋亡是一种自然调控机制,被广泛研究并且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生物体中,细胞凋亡可以通过免疫系统进行清除,以保持组织的健康和平衡。
本文将探讨细胞凋亡与免疫细胞清除之间的关联性,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介绍。
一、细胞凋亡的概述细胞凋亡是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一种形式,与坏死不同,它是一种有序且被精确调控的过程。
细胞凋亡通常发生在细胞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如发育、损伤修复、免疫调节等。
它对于维持组织和器官的功能与平衡至关重要。
二、细胞凋亡的机制细胞凋亡的机制主要涉及一系列信号传导通路,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通路。
外源性通路主要通过活性氧和细胞因子介导,而内源性通路主要受到DNA损伤和异常蛋白质的影响。
这些通路的激活最终导致细胞核破裂、胞质内的一系列酶活化以及胞质膜的改变。
三、细胞凋亡与免疫系统的关系免疫系统对于维持生物体的免疫功能和组织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细胞凋亡释放的胞外囊泡和信号分子被免疫系统感知,并激活免疫细胞进行清除。
这一过程有助于消除可能对生物体产生损害的病原微生物、病变细胞和细胞垃圾等。
四、细胞凋亡与免疫细胞清除的分子机制细胞凋亡识别和清除的分子机制在免疫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据研究发现,一些膜受体、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在细胞凋亡的识别和清除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例如,抗凋亡蛋白和调节凋亡的相关通路如细胞凋亡受体和相关信号通路等。
五、细胞凋亡与免疫细胞清除的协同作用细胞凋亡和免疫细胞清除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协同作用。
一方面,细胞凋亡可以促使免疫系统激活和清除病原微生物和损伤细胞,从而维护组织的稳态。
另一方面,免疫系统的活性细胞也对凋亡细胞起到清除作用,以防止它们引发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反应。
六、细胞凋亡与免疫细胞清除在疾病中的作用细胞凋亡和免疫细胞清除的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例如,在某些免疫缺陷病患者中,细胞凋亡和免疫细胞清除功能受到损害,导致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细胞凋亡与自身免疫疾病的关系在我们的身体中,细胞凋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生理过程。
它就像是一个精心编排的“退场仪式”,确保老旧、受损或不再需要的细胞有序地离开舞台,为新细胞的诞生和正常的生理功能维持腾出空间。
然而,当这一过程出现紊乱时,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其中就包括自身免疫疾病。
细胞凋亡,简单来说,是细胞为了维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主动选择的一种自我毁灭的方式。
这个过程受到一系列复杂而精密的调控机制的控制。
想象一下,细胞就像一个个小小的“工作单元”,它们有着自己的“工作期限”和“退休计划”。
当细胞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或者出现了不可修复的损伤时,细胞内的一系列信号通路就会被激活,启动凋亡程序。
细胞凋亡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关键的步骤。
首先,细胞会接收到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凋亡信号。
这些信号可能来自细胞自身的损伤、遗传物质的异常,或者来自周围环境的压力。
一旦接收到这些信号,细胞内的一系列酶就会被激活,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被称为“半胱天冬酶”(caspases)的蛋白酶家族。
这些酶就像是细胞内的“刽子手”,它们会切割细胞内的各种蛋白质,导致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逐渐瓦解。
接下来,细胞会经历一系列形态和生化上的变化。
细胞膜会变得皱缩,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会浓缩并断裂,细胞内的细胞器也会逐渐被分解。
最后,细胞会被分解成一个个小的凋亡小体,这些凋亡小体可以被周围的细胞迅速吞噬和清除,不会引发炎症反应。
那么,细胞凋亡与自身免疫疾病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自身免疫疾病的本质。
自身免疫疾病是由于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的组织和细胞,导致炎症和组织损伤的一类疾病。
在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能够准确地识别“自我”和“非我”,只会对入侵的病原体和异常细胞发起攻击。
然而,当免疫系统的调节机制出现故障时,就可能会将自身的细胞和组织误认为是敌人,从而发动攻击。
细胞凋亡在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维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免疫系统的发育过程中,大量的免疫细胞会经历凋亡,只有那些能够正确识别自身抗原和外来抗原的免疫细胞才能存活下来。
免疫系统和细胞凋亡免疫系统是人体重要的防御系统之一,它不仅能够识别和消灭入侵人体的病原体,更能够清除机体里异常变异的细胞。
而细胞凋亡则是一种生理性的程序性死亡,是一种正常的机制,它能够保持机体内正常细胞的数量和稳定性,同时能够消除病变和癌变细胞。
免疫系统和细胞凋亡的相互作用和调节,在维护机体健康和平衡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免疫系统的基本机制免疫系统由许多种免疫细胞和分子组成,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细胞、抗体、细胞因子等。
它们之间的协作和相互作用构成了复杂的免疫应答。
免疫细胞识别外来抗原后,会释放出一系列细胞因子、化学物质和酶,进而吸引和激活其他免疫细胞,形成免疫反应。
在免疫过程中,免疫细胞能够识别和消灭病原体、病原体感染过表达过量的细胞,以及癌细胞等异常细胞。
通过这些机制,免疫系统能够保护机体免于各种感染和疾病的侵袭。
细胞凋亡的基本机制细胞凋亡是一种生物学机制,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均有重要的作用。
细胞凋亡通常涉及一系列分子信号,包括凋亡受体、Bcl-2家族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核酸酶等。
这些信号调节内源性凋亡通路,分别引起细胞凋亡的发生和执行。
细胞凋亡的发生和执行,通常包括一系列类型的细胞死亡信号,例如程序性的DNA裂解、磷脂片层翻转、细胞膜含量流失、线粒体损伤等。
这些信号最终导致细胞死亡,从而维护机体内正常细胞的数量和稳定性,平衡机体的生长和发育。
免疫系统与细胞凋亡的相互作用免疫系统和细胞凋亡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对细胞凋亡的控制和调节,对于免疫系统的正常发挥作用和保持免疫系统健康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免疫系统和细胞凋亡可以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生物学效应。
一方面,免疫系统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凋亡的程度和速度,控制异常细胞在机体内的存留和繁殖。
当机体内存在某些异常变异细胞时,免疫细胞能够识别这些细胞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释放细胞毒素、调节Bcl家族蛋白的表达等,从而降低这些异常细胞在机体内的数量。
另一方面,细胞凋亡也可以对免疫系统产生影响。
细胞凋亡与免疫细胞凋亡是正常细胞死亡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在维持组织稳态、免疫调节等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细胞凋亡与免疫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加深对这一领域的理解。
一、细胞凋亡的基本概念细胞凋亡,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是一种自主性细胞死亡的过程。
相比于坏死,细胞凋亡在形态上具有一系列特点,如细胞体积减小、染色质凝聚、核瓦解、细胞碎片化等。
此外,细胞凋亡还伴随着各种信号分子的参与,如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的激活以及B家族凋亡调节蛋白的表达等。
二、细胞凋亡与免疫的关系1. 免疫细胞凋亡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凋亡是维持免疫平衡和调节免疫应答的重要手段。
在淋巴细胞发育过程中,自身免疫应答产生的自反应T细胞和B细胞通过凋亡被清除,以避免因自身抗原的攻击而引发自身免疫疾病。
此外,免疫细胞凋亡对于感染控制、肿瘤免疫等方面也具有重要影响。
2. 免疫调节与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在免疫调节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免疫调节通过适当地调节细胞凋亡的发生,来维持免疫平衡。
研究表明,细胞凋亡与活化的免疫细胞数量之间存在一种动态平衡关系,细胞凋亡的增加可抑制免疫细胞的过度活化,以防止过度炎症反应的发生。
3. 免疫逃逸与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的异常调节与免疫逃逸密切相关。
在某些情况下,恶性肿瘤细胞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凋亡逃脱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清除。
这种免疫逃逸的机制可能包括对凋亡信号分子的抑制、对免疫细胞活化的抑制等。
因此,研究细胞凋亡与免疫逃逸的关系对于癌症等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细胞凋亡与免疫治疗1. 细胞凋亡促进免疫反应研究显示,通过诱导恶性肿瘤细胞的凋亡,可以增强肿瘤的免疫原性,激活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杀伤作用。
因此,细胞凋亡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目前,已有多种药物和技术可用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如经典的化疗药物、放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
2. 免疫治疗促进细胞凋亡免疫治疗通过调节和增强免疫系统的活性,来促进恶性肿瘤细胞的凋亡。
细胞凋亡与宿主免疫反应的相互作用细胞凋亡是指细胞自我死亡的一种过程,是细胞在调节生长和维护组织结构中的一种重要途径。
细胞凋亡发生时,细胞会在一定的形态和生物化学标志的指导下自我消失,而且通常不会引发炎症反应。
然而,某些因素,例如感染,肿瘤和其他损伤性刺激,会导致细胞凋亡引起异常的宿主免疫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细胞凋亡可以作为免疫原,引起炎症反应和免疫细胞的激活,从而破坏组织结构和脏器功能。
细胞凋亡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已经在多个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地研究。
这种相互作用非常复杂,在许多情况下,细胞凋亡可以促进免疫反应,而在其他情况下则能够抑制免疫应答。
本文将结合研究成果,阐述细胞凋亡与宿主免疫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
细胞凋亡促进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在许多情况下,细胞凋亡可以刺激免疫系统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
在众多的免疫反应中,细胞凋亡对细胞因子的产生和分泌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这些细胞因子能够调节炎症反应和促进免疫应答。
研究发现,在细胞凋亡引起的炎症反应中,炎症因子如IL-1β, IL-6和TNF-α等得到了大量的产生和释放。
这些炎症因子会激活免疫细胞,例如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引发炎症反应并对病原体进行清除。
此外,细胞凋亡也能够激活免疫细胞,引起免疫应答。
在健康细胞中,细胞表面的自身抗原在免疫抑制的作用下不会被识别和攻击。
然而,在细胞凋亡的过程中,表面自身抗原会被释放出来,这些自身抗原可以促进自身免疫反应,引起机体对自身组织的攻击。
与此同时,敌发性抗原也会因为细胞凋亡而被释放出来,并与免疫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相结合,触发免疫应答。
细胞凋亡抑制免疫反应虽然细胞凋亡可以促进免疫反应,但在某些病原体感染和免疫病理学的情况下,细胞凋亡的发生对免疫反应起到了负面作用。
此时,细胞凋亡可以抑制免疫反应,减少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反应。
研究发现,在某些病毒感染中,细胞凋亡可引起宿主细胞和未受感染的细胞的死亡,从而阻止病毒在机体中的扩散。
生命科学系生物科学2班张彪学号6细胞凋亡与免疫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形式,但不同于细胞坏死。
细胞坏死是细胞对外部有害因子的无序反响,是一种被动性死亡;而细胞凋亡是程序化的,并受多种基因调控的,是一种主动性死亡。
人体免疫系统具有对自身抗原产生应答的能力,可以协助去除衰老细胞并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但是当这种应答超过一定限度时,那么会对自身组织和机体造成损伤,形成自身免疫病。
自身免疫病常常伴有自身反响性淋巴细胞和自身抗体的产生,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但是大量实验证明,自身免疫病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细胞凋亡的概念细胞凋亡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指的是细胞将自身裂解为许多膜小泡的一种准确调节的细胞死亡过程。
细胞凋亡是不同于坏死的一个主动的自我破坏过程。
细胞凋亡是免疫应答和免疫调控的重要形式之一,免疫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过程是与免疫细胞的正常死亡相统一的,免疫应答的效应过程也是与靶细胞的死亡相伴随的。
对免疫学来说,细胞凋亡有特殊的意义,免疫系统识别外来异物和自身组织的形成,必须依靠对自身起反响的淋巴细胞的删除,而这种删除主要是通过细胞凋亡来完成的。
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过程局部也是通过靶细胞凋亡来实现的。
细胞凋亡如果出现紊乱,机体可能出现严重的病理状态,如肿瘤、白血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免疫缺陷等。
根本机制多细胞动物体内的细胞具有一套相似的酶系统,激活后可以启动细胞凋亡。
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是研究细胞死亡机制的一种很好的生物模型。
C.elegans的三种基因产物:CED-3,CED-4和CED-9对凋亡而言是十分重要的,CED-3和CED-4促使凋亡,CED-9抑制凋亡。
CED-3是一种caspase,即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它在天门冬氨酸存在的部位之后切断蛋白。
CED-3是一种酶原,通过自身切割而活化。
CED-4与CED-3结合并激活CED-3,CED-9与CED-4结合从而阻断CED-4激活CED-3。
细胞凋亡与免疫疾病的关系研究细胞凋亡是一种自我调节的程序性死亡,是个体细胞根据自身情况对外界环境、内部信号等各种因素作出的反应结局。
细胞凋亡被广泛认为是机体清除老化、病变细胞、维持组织稳态与免疫正常发挥的一个重要策略。
大量的证据表明,细胞凋亡与免疫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免疫疾病是指因免疫系统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复杂疾病,其中包括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过敏反应以及器官移植排斥等多种疾病。
因此,深入研究细胞凋亡与免疫疾病的关系对于制定新的治疗免疫疾病的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一、细胞凋亡在免疫疾病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某些免疫细胞在疾病发生过程中会发生细胞凋亡,并进一步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等,它们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免疫应答的早期阶段,特异性细胞受体在T细胞和B 细胞表面上被激活,并开始复制和增殖。
接着,这些细胞通过分化为细胞群体扩散到整个免疫系统,以发挥最大的抗病毒和抗外来微生物的作用。
但是,在某些疾病发生的过程中,免疫细胞会发生数量和功能上的异常,这种现象被认为与免疫疾病的发生有关。
二、细胞凋亡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或细胞产生的异常反应,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会涉及到多种免疫细胞和不同的细胞凋亡机制。
多项研究表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可能与某些基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结合有关。
例如,糖尿病、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等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出免疫系统损伤机制异常。
在这些疾病的过程中,免疫细胞和自身组织发生相互作用产生免疫反应,这些反应显著促进了组织的毁损。
神经源性疼痛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发生原因多种多样,可能与人体免疫系统对感性神经元进行的细胞毒性作用有关,即由自身免疫细胞产生的自身抗体、T细胞或其他导致其凋亡及可溶性因子对神经元的直接破坏。
因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和治疗中,对细胞凋亡的作用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细胞凋亡与免疫系统的关系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它在维持组织稳态,清除损伤细胞以及抗肿瘤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机制,负责识别和消除病原体。
细胞凋亡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它们相互作用来保障机体的健康和平衡。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细胞凋亡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一、细胞凋亡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细胞凋亡在免疫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首先,细胞凋亡能够帮助维持免疫系统的稳态。
在免疫反应后期,机体需要清除已经完成任务的免疫细胞,以保持免疫系统正常的功能。
细胞凋亡作为一种调节机制,能够促使免疫细胞在完成任务后迅速死亡,避免对机体产生损伤。
其次,细胞凋亡对于清除异常细胞和抗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在机体中,细胞损伤、病毒感染或突变等因素会导致细胞发生异常,若这些异常细胞不能及时被清除,可能引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而细胞凋亡能够有效地将这些异常细胞引导至死亡,保持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
最后,细胞凋亡还参与调节免疫的自身耐受性。
机体中有许多自身抗原,如果免疫系统对这些抗原过度激活,就会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细胞凋亡通过清除自身反应过度的免疫细胞,帮助机体保持免疫耐受,降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
二、免疫系统调节细胞凋亡免疫系统通过多种方式调节细胞凋亡过程,保证其在免疫应答中的有效性和平衡性。
首先,T细胞是免疫应答的中心,它们能够通过识别并清除异常细胞来维持免疫稳态。
T细胞通过特异性受体与异常细胞相互作用,释放细胞毒素诱导这些细胞发生凋亡。
其次,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因子也参与了细胞凋亡的调控。
例如,免疫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IFN)等,能够直接诱导细胞凋亡。
这些细胞因子与受体结合后,启动细胞内的凋亡信号通路,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另外,免疫系统中的调节性细胞也参与了细胞凋亡的抑制。
调节性T细胞(Treg)能够通过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0(IL-10)和变态生长因子-β(TGF-β)等,抑制细胞凋亡的过程。
细胞凋亡与自身免疫疾病的潜在联系在我们的身体中,细胞凋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生理过程。
它就像是一个有条不紊的“清道夫”,负责清除那些老化、受损或者不再需要的细胞,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和平衡。
然而,当这个精妙的过程出现异常时,可能会与一系列自身免疫疾病产生潜在的联系,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
细胞凋亡,简单来说,就是细胞的“自然死亡”。
这可不是一种消极的现象,而是细胞为了整个机体的利益,主动选择的一种有序的自我毁灭方式。
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调控,如同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每个步骤都精确无误。
当细胞接收到特定的信号,比如细胞内部出现了无法修复的损伤,或者细胞完成了其特定的使命,凋亡程序就会启动。
细胞会逐渐缩小,其内部的细胞器会被分解,细胞核中的 DNA 会断裂成片段,最终,细胞被分解成小泡,被周围的细胞或者巨噬细胞吞噬和清除,不留下任何炎症反应的痕迹。
自身免疫疾病,则是由于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的组织和器官而导致的疾病。
在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能够准确地区分自身和外来的物质,对外来的病原体进行攻击和清除,同时对自身的组织保持“友好”和“宽容”。
然而,在自身免疫疾病中,这种平衡被打破,免疫系统将自身的组织误认为是敌人,发动了一场“内战”。
那么,细胞凋亡与自身免疫疾病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潜在联系呢?一方面,细胞凋亡的异常可能导致自身抗原的暴露。
正常情况下,细胞内的一些蛋白质等物质,由于被细胞膜所包裹,免疫系统无法接触到它们,也就不会将其视为抗原。
但是,当细胞凋亡出现异常,比如细胞不能正常地破裂和被清除,或者凋亡过程中细胞内的物质释放方式发生改变,这些原本隐藏的自身抗原就可能暴露在免疫系统面前。
免疫系统会将这些自身抗原视为外来的异物,产生免疫反应,从而引发自身免疫疾病。
另一方面,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异常也可能与自身免疫疾病有关。
细胞凋亡的过程受到多种基因和蛋白质的精确调控。
其中,一些关键的调控分子如果出现异常表达或者功能障碍,可能会影响细胞凋亡的正常进行。
细胞凋亡与免疫调节的潜在联系研究与应用在生命的微观世界中,细胞凋亡和免疫调节这两个重要的生物学过程紧密相连,它们之间的潜在联系对于维持机体的健康和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细胞凋亡,通常被视为一种程序性的细胞死亡方式,是细胞在特定条件下自主有序地结束生命的过程。
而免疫调节则是机体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机制来识别和应对外来病原体以及自身异常细胞,以维持免疫稳态。
细胞凋亡在机体的发育、组织稳态维持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中都扮演着关键角色。
在胚胎发育阶段,多余的细胞通过凋亡被清除,从而塑造出正常的器官形态和功能。
在成年个体中,细胞凋亡有助于及时清除受损、老化或感染的细胞,保持组织的更新和功能正常。
例如,皮肤表面的细胞不断凋亡脱落,被底层新生的细胞所取代,维持了皮肤的屏障功能。
免疫调节则是一个高度复杂且精细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协同作用。
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外来的抗原,如细菌、病毒等病原体表面的分子,启动免疫应答来清除它们。
同时,免疫系统也能够识别自身的异常细胞,如癌细胞或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并通过免疫细胞的杀伤作用将其清除。
那么,细胞凋亡与免疫调节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潜在联系呢?首先,细胞凋亡可以被视为免疫系统的一种“清洁机制”。
当细胞受到感染、损伤或发生癌变时,它们可能会启动凋亡程序。
凋亡的细胞会在其表面表达特定的分子标记,如磷脂酰丝氨酸,这些标记能够被免疫细胞所识别。
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能够吞噬凋亡细胞,并将其抗原提呈给 T 细胞和 B 细胞,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通过这种方式,免疫系统能够及时清除潜在的威胁,同时也能够产生免疫记忆,以便在未来再次遇到相同的病原体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另一方面,免疫系统也能够调节细胞凋亡的过程。
例如,某些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可以诱导细胞凋亡。
在感染或炎症反应中,这些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加,有助于清除病原体感染的细胞。
此外,免疫细胞,如细胞毒性 T 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能够通过释放细胞毒性颗粒直接诱导靶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与免疫疾病的关系细胞凋亡,即细胞自身有序、非炎症性的死亡过程,是维持正常组织并平衡细胞数量的重要机制。
免疫疾病是一类由于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导致的疾病,其中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反应等。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细胞凋亡与免疫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细胞凋亡与免疫疾病的关系,并结合相关研究阐述其机制和可能的治疗途径。
一、细胞凋亡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和破坏人体自身正常组织和器官。
研究表明,细胞凋亡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以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为例,R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关节炎,其发生与滑膜细胞的增殖和炎症细胞的浸润有关。
研究发现,RA患者滑膜组织中存在大量凋亡细胞,细胞凋亡过程中产生的细胞碎片被摄取后,会诱导和维持炎症反应,从而导致关节破坏。
另外,细胞凋亡与狼疮性肾炎也有密切关系。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常见并发症,其特点是免疫复合物在肾脏沉积,造成肾小球损伤。
研究表明,SLE患者的肾小球中存在大量凋亡细胞,这些细胞释放的核酸和细胞内成分能够激活免疫反应,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和肾脏损伤。
二、细胞凋亡与过敏反应细胞凋亡也与过敏反应相关。
过敏反应是由于机体对特定抗原过度敏感导致的异常免疫反应。
在过敏反应的过程中,细胞凋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免疫调节,并对过敏反应的发展产生影响。
一项研究发现,经过敏原刺激后,肺泡巨噬细胞(AMs)发生凋亡,凋亡过程中产生的微粒会激活树突状细胞(DCs)并促使其向淋巴结迁移,从而引发T细胞介导的过敏反应。
此外,研究还发现,细胞凋亡与过敏性鼻炎之间有关联。
过敏性鼻炎是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对特定抗原过度敏感而引起的鼻黏膜炎症。
细胞凋亡参与了鼻黏膜炎症的发生和炎症细胞的调控。
凋亡细胞释放的细胞内成分具有炎症介导活性,可以引起鼻黏膜的炎症反应。
三、细胞凋亡的调控及其治疗途径细胞凋亡的调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凋亡诱导信号的传导和凋亡抑制信号的平衡。
细胞凋亡与免疫治疗细胞凋亡,即细胞程序性死亡,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现象。
它在维持生物体的稳态、抗病毒感染和抑制肿瘤生长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免疫治疗则是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方法,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来杀灭癌细胞。
本文将探讨细胞凋亡与免疫治疗的关系以及其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一、细胞凋亡的概念与机制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的细胞死亡方式,与坏死不同,它不会引发炎症反应,也不会对周围细胞造成伤害。
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形态学特征,如细胞体积缩小、细胞核形态变化、破坏细胞膜等。
细胞凋亡的机制包括内生性和外源性两条途径。
内生性途径主要是通过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激活半胱天冬酶家族蛋白酶起始细胞死亡信号通路。
外源性途径主要是通过细胞死亡受体激活的信号通路触发,激活半胱天冬酶家族蛋白酶直接起始细胞死亡。
二、细胞凋亡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细胞凋亡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它不仅是机体免疫系统清除自身受损细胞的重要机制,还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
细胞凋亡的产物可以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并通过抗原递呈细胞激活免疫细胞,从而促进机体的免疫应答。
免疫系统也能调节细胞凋亡的发生和进程。
免疫细胞通过识别凋亡细胞表面暴露的一系列信号分子(如磷脂酰胆碱、凋亡DNA等)来识别和清除凋亡细胞。
这种清除过程被称为食尸细胞作用,是免疫系统清除受损和威胁细胞的重要机制。
三、细胞凋亡在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由于细胞凋亡与免疫系统的密切关联,近年来人们开始研究将细胞凋亡应用于免疫治疗中。
这种治疗方法被称为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来杀灭癌细胞。
在免疫治疗中,细胞凋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分子靶向肿瘤细胞,诱导其进行凋亡。
这些分子可以是特异性的肿瘤抗原,也可以是针对肿瘤细胞中的特定信号通路的抑制剂。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免疫细胞介导的凋亡诱导。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细胞因子、抗体等来激活机体免疫细胞,使其释放杀伤癌细胞的相关分子,从而诱导肿瘤细胞进行凋亡。
细胞凋亡与自身免疫疾病在我们的身体中,细胞的生死存亡是一个受到精密调控的过程。
细胞凋亡,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细胞死亡方式。
它就像是身体内部的一场有序的“清理行动”,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内环境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细胞凋亡出现异常时,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就包括自身免疫疾病。
那么,什么是细胞凋亡呢?简单来说,细胞凋亡是一种由基因控制的、主动的、有序的细胞死亡过程。
与细胞坏死不同,细胞凋亡的过程相对温和,不会引起炎症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细胞会逐渐收缩,细胞核会发生碎裂,染色质会被切割成片段,最终被周围的细胞吞噬和消化。
细胞凋亡的发生有着多种触发因素。
比如,当细胞受到外界的压力或损伤,如 DNA 损伤、氧化应激等,就可能启动凋亡程序,以避免受损细胞的积累和潜在的危害。
此外,细胞内部的信号通路也会调控细胞凋亡,以确保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处于平衡状态。
那么,细胞凋亡与自身免疫疾病又有什么关系呢?自身免疫疾病是一类由于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和细胞而导致的疾病。
在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区分“自我”和“非我”物质,从而只攻击外来的病原体和异物。
然而,当细胞凋亡出现异常时,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对自身细胞的识别和处理出现问题。
一方面,如果细胞凋亡过程受到抑制,本该死亡的细胞得以存活,这些细胞可能会释放出一些自身抗原,从而激活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反应。
这些自身抗原可能是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等物质,正常情况下它们被包裹在细胞内部,不会与免疫系统接触。
但当细胞凋亡异常时,这些自身抗原可能会被释放出来,暴露给免疫系统,导致免疫系统将它们误认为是外来的异物,从而发动攻击。
另一方面,如果细胞凋亡的过程过于活跃,大量的细胞过快地死亡,也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的失衡。
在这种情况下,免疫系统可能会试图补偿这种过度的细胞死亡,从而产生过度的免疫反应,攻击自身组织。
许多自身免疫疾病都与细胞凋亡的异常有关。
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就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疾病。
细胞凋亡及其与免疫系统的关系研究细胞凋亡,是正常细胞死亡的一种形式,与坏死不同,是有程序性的。
它是由于细胞自身或细胞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引发的正常细胞死亡。
细胞凋亡在生命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组织发育,机体免疫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就细胞凋亡及其与免疫系统的关系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细胞凋亡的基本过程细胞凋亡是有程序的,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细胞内凋亡信号的产生凋亡信号的来源包括细胞内和细胞外部的多种因素,如DNA损伤,化学物质和放射线等对细胞内部环境的刺激,以及其他细胞因子的作用。
2.凋亡信号处理细胞内凋亡信号的产生将导致一系列蛋白质表达的改变,这些改变将会作为凋亡过程的信号。
这些蛋白质通常通过激酶级联反应来解释和扩散凋亡信号,进而激活执行凋亡的蛋白酶卡式家族 CASPASE。
3.细胞形态的改变凋亡诱导因子将改变细胞的结构,通常伴随着细胞膜上的改变。
在凋亡发生时,细胞体积缩小,细胞膜进行“泡”起似的运动。
4.凋亡体的形成在细胞死亡的过程中,各种酶类推动着细胞的不同部分被分离开来形成许多细胞凋亡体,这是对细胞的一种消化,由于释放到细胞外,使得细胞内容物能够被周围细胞吸收利用。
二、细胞凋亡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细胞凋亡对于免疫系统来说非常重要。
它能够引发自体免疫,自身免疫的细胞周期等一系列的事件。
1.引发自体免疫当某些病毒和细菌进入机体时,它们能够感染免疫系统的细胞。
为了避免这种细胞传染给其他细胞,它们必须通过凋亡来被消除。
此外,细胞凋亡还能够帮助免疫系统认识自身和外来物质,触发免疫应答。
2.自身免疫的调控细胞凋亡的作用还能够帮助调控自身免疫。
对于许多慢性病性自身免疫病来说,免疫细胞对自身细胞的攻击就是由于对于凋亡处理问题导致。
3.免疫细胞的周期凋亡还可以在保持免疫细胞正常生命周期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许多免疫细胞的生命是有规定的,当它们接受信号被凋亡处理后,新的免疫细胞会代替旧的细胞继续完成任务。
细胞凋亡与免疫耐受细胞凋亡与免疫耐受是两个与人体免疫系统密切相关的概念。
对细胞凋亡和免疫耐受的深入了解,对于理解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稳态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细胞凋亡和免疫耐受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
一、细胞凋亡的基本概念细胞凋亡,也被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是一种正常的细胞自我毁灭过程。
细胞凋亡在机体发育、组织稳态、免疫应答等多个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它通过一系列精确调控的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来实现。
细胞凋亡的特征包括细胞核染色质浓缩、细胞质收缩、膜破裂等。
其中,细胞核染色质的重排和DNA断裂是细胞凋亡的典型特征之一。
细胞凋亡不会引起炎症反应,与坏死不同,不会造成细胞内容物的泄漏。
二、细胞凋亡与免疫耐受的关系免疫耐受是机体对自身抗原的一种主动免疫抑制状态,能够防止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和细胞产生异常免疫应答。
细胞凋亡在免疫耐受的维持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细胞凋亡通过清除异常细胞,控制免疫系统应答,帮助维持免疫耐受。
在胸腺中,自身抗原特异性T细胞通过与自身MHC-抗原复合物结合后发生凋亡,从而避免对自身抗原产生过度免疫应答。
这一过程被称为中枢免疫耐受。
此外,在外周组织中,自身抗原特异性B细胞也可以通过凋亡来维持免疫耐受。
三、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细胞凋亡通常由一系列调控信号通路和效应分子共同完成。
细胞凋亡的两条主要信号通路是内源性途径(线粒体途径)和外源性途径(死受体途径),这两条途径常常是互补和互相协同的。
内源性途径中,线粒体释放多种促凋亡蛋白,如细胞色素C、AIF 等,它们进入胞质后与凋亡信号激活的一系列蛋白相互作用,最终导致细胞核DNA断裂并触发细胞凋亡。
外源性途径通过与死受体结合来激活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引发细胞凋亡的效应。
此外,细胞凋亡的调控还涉及一系列其他因子,如Bcl-2家族蛋白、Caspase家族酶等。
这些因子通过相互作用与调控,形成复杂的细胞凋亡调控网络。
四、免疫耐受的维持机制免疫耐受维持的机制涉及多个层面。
细胞凋亡与免疫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指的是细胞将自身裂解为许多膜包小泡的一种精确调节的细胞死亡过程,是目前生物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细胞凋亡之所以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在于它在保证许多生物的健康生存上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它在生物的发育过程中塑造了神经系统,并且保证了免疫系统行使正常功能。
细胞凋亡是免疫应答和免疫调控的重要形式之一,免疫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过程是与免疫细胞的正常死亡相统一的,免疫应答的效应过程也是与靶细胞的死亡相伴随的。
细胞凋亡的研究也是免疫学的重要课题。
1.概念1972年,Kerr首先提出细胞凋亡是不同于坏死的一个主动的自我破坏过程。
1980年,Wyllie等在糖皮质激素诱导胸腺T细胞死亡的过程中,观察到一系列形态学和生物化学的变化,与常规坏死不同,认为这是细胞内基因调控发生的有序的死亡过程,并提出了细胞程序性死亡(PCD)的概念。
作为生命过程中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凋亡和增生同样不可缺少,二者是辨证统一的。
对免疫学来说,细胞凋亡有特殊的意义。
免疫系统识别外来异物和自身组织的形成,必须依靠对自身起反应的淋巴细胞的删除,而这种删除主要是通过细胞凋亡来完成的。
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过程部分也是通过靶细胞凋亡来实现的。
细胞凋亡如果出现紊乱,机体可能出现严重的病理状态,如肿瘤、白血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免疫缺陷等。
以下对细胞凋亡的基本机制、信号传导、分子事件及疾病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1)基本机制多细胞动物体内的细胞具有一套相似的酶系统,激活后可以启动细胞凋亡。
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是研究细胞死亡机制的一种很好的生物模型。
C.elegans 的三种基因产物:CED-3,CED-4和CED-9对凋亡而言是十分重要的,CED-3和CED-4促使凋亡,CED-9抑制凋亡。
CED-3是一种caspase,即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它在天门冬氨酸存在的部位之后切断蛋白。
CED-3是一种酶原,通过自身切割而活化。
CED-4与CED-3结合并激活CED-3,CED-9与CED-4结合从而阻断CED-4激活CED-3。
通常,CED-9与CED-4和CED-3形成复合物是CED-3保持无活性状态。
当引起细胞凋亡的刺激发生时,CED-9会分解从而活化CED-3,继而导致细胞死亡。
脊椎动物已进化出一整套基因族,类似于C.elegans的死亡基因。
哺乳动物的caspase类似于CED-3。
Apaf-1是目前唯一已知的哺乳动物体内CED-4类似物。
哺乳动物Bcl-2基因族产物与CED-9有关,但包括两个蛋白亚群,一个亚群抑制凋亡,一个亚群促进凋亡。
(2)死亡受体直接介导凋亡机制从细胞生存环境发出的生存信号和内部感受器对细胞完整性的感知使细胞的凋亡机制随时处于戒备状态。
一旦细胞失去与外界的联系或内部发生难以修复的损伤则启动凋亡。
细胞同时受到加快分裂周期和减慢分裂周期的信号时,也会促发凋亡。
哺乳动物已经进化出一套机制使生物体能自主性的指导其个体细胞自我毁灭。
这类有益的凋亡对免疫系统尤为重要。
死亡受体——细胞表面传导由特定“死亡配体”引起的凋亡信号的受体——在这类凋亡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这些受体可以在与配体结合的数秒内激活死亡caspase,并在数小时内引起细胞凋亡。
3. 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途径近年的工作表明,在不同的系统中,许多信号传导调节了细胞的死亡过程,他们包括:细胞浆中的Ca2+浓度上升、cAMP累积、蛋白酶C的激活、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活化和神经酰氨的产生。
这些充分说明,细胞凋亡是一个调节性很强的过程,象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一样,它也是由激素和受体介导的。
Ca2+的调节或流人(influx)激活了细胞内的核酸内切酶,在胸腺和免疫细胞中引起细胞凋亡。
有实验表明Ca2+浓度的高低调节了细胞凋亡。
胞外或胞内Ca2+螯合剂、通道阻塞剂和钙调蛋白拮抗剂能够延迟或阻止细胞凋亡。
刺激腺苷酸环化酶或引起cAMP上升的试剂使胸腺细胞和淋巴细胞凋亡。
关于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和磷酸酶的影响还不很清楚,转录因子能够介导cAMP的效应;cAMP 通过磷酸化抑制成纤维细胞的Ras通路。
生理活性因子能抑制细胞凋亡,都是通过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PTKs)的受体来介导的。
和其它的一些信号分子一样,PTKs调节凋亡过程也有两面性,B细胞的凋亡可以是由电离辐射刺激的PTK活性所引起。
T细胞表面抗原CD4或CD8所启动的T 细胞受体介导的凋亡过程也是由同一机制所引起。
神经酰氨(ceramide)是一种新型的第二信使。
它激活胞质内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CAPP),CAPP参与了对凋亡的调节。
信号传导十分复杂,增殖、分化和凋亡是一个紧密连接的整体,有时是同一分子机制在起作用。
可以认为细胞凋亡是由不均衡的信号传导引起的。
4. 细胞凋亡与疾病治疗细胞的稳态平衡,是细胞生与死的总体平衡。
一旦失衡则造成细胞的堆积或丢失,细胞凋亡受阻或增加,都有可能导致疾病。
(1) 与凋亡受阻相关的紊乱、的紊乱与凋亡受阻相关的紊乱可导致包括肿瘤、自身免疫缺陷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病毒感染性疾病如腺病毒的感染。
与细胞过量死亡相关的紊乱可导致病毒诱发的淋巴死亡如AIDS。
还可导致神经变性紊乱因而导致一些神经性疾病如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病以及一些由血细胞紊乱导致的疾病。
(2) 细胞死亡的调节——治疗前景既然这些疾病是由于凋亡失控的结果,要治疗这些疾病就必须把它们反调过来使之成为正常的状态,即反其道而行之。
对第一类疾病(与凋亡受阻相关),有如下治疗措施:(1)诱发细胞凋亡的试剂:化学治疗试剂,放射线。
(2)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视黄酸等。
(3)Bcl-2 mRNA 的反义寡核苷酸可以抑制Bcl-2的表达。
(4)小分子药物试剂参与蛋白—蛋白和蛋白—核酸的相互作用,从而调节Bcl-2基因的表达。
(5)自体免疫疾病可用与疾病有关的自体抗原来治疗。
对第二类疾病(与细胞过量死亡相关)可有如下治疗措施:(1)增加Bcl-2的表达量。
(2)对局部贫血,可用调节钙代谢的试剂。
(3)调节刺激信号,抑制细胞表面与凋亡有关的效应器。
(4)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加入。
5. 总结毫无疑问,细胞凋亡是当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其中以凋亡机制的研究最为重要。
它可以使我们深入了解凋亡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凋亡与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
细胞凋亡的研究的深入,不仅可以进一步阐明凋亡的作用机理,而且有望对免疫缺陷性疾病以及其它一些恶性疾病的治疗提供理想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1.凋亡的分子基础;陈洁;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1999,VOL22;第六期,294-297。
2.凋亡抑制蛋白与细胞凋亡调控;梅柱中;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1999,VOL22;第六期,281-285。
3.人类caspase家族蛋白酶与凋亡;张伟;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1999,VOL22;第六期,290-293。
4.胸腺细胞发育中的凋亡调控;王宏,陈慰风;生命科学,1999.6,VOL11,增刊;34-37。
5.免疫学导论,高教出版社,1999,于善谦等。
细胞凋亡和免疫耐受作者:佚名来源:免疫学信息网2004-7-21 4:59:00周洁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30)多细胞生物至少在细胞水平每天都需要面对死亡。
细胞在分化和选择过程中,因为撕裂和磨损而死亡,这同时也是正常细胞更新的机制。
细胞通常通过凋亡的机制死亡,所谓凋亡,即由细胞内在机制调控的死亡过程。
但是在严重的伤害之后,细胞可能发生坏死(一种被动的死亡,其结果为细胞溶解)。
在两种情况下,机体均能迅速清除死亡细胞,然而在机体内,这一过程仍长期留有痕迹。
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基本差别在于形态学差异,而且坏死细胞引起炎症反应,而非凋亡细胞。
尽管坏死细胞如何触发炎症反应尚不清楚,但这一特点与免疫应答引起的组织破坏(以及可能随之而来的损害性病理反应)息息相关。
相反,凋亡常常被称为"沉默性死亡"。
凋亡的细胞往往被吞噬细胞处理,吞噬细胞作用就是有效清除死亡的所有迹象。
然而,由于吞噬细胞作用方式具有多样性,这种死亡过程得以持续。
如图:吞噬细胞(包括数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可以吞入和降解凋亡以及坏死细胞。
细胞通过与吞噬细胞表面的磷酯酰丝氨酸受体(PSR)以及其他受体相接触而发生凋亡。
凋亡和坏死之间的平衡由吞噬细胞的生物应答决定。
图a:在病毒感染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坏死发生以及致炎细胞因子的生成。
数突状细胞消化感染的(凋亡)细胞,通过MHC-1分子刺激病毒抗原肽(红色园点)的表达。
坏死细胞也与致炎细胞因子一同被消化,这一过程诱导了树突状细胞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
所有这些表面分子的表达皆可刺激T细胞活化以及免疫应答。
TCR,T细胞受体。
图b:在普通组织更新的情况下,凋亡占主导地位。
巨噬细胞消化凋亡细胞,刺激抗炎细胞因子的释放,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
树突状细胞表达内吞凋亡细胞的肽链(澄色园点);然而,这一过程不诱导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同时T细胞对于表达的肽链(自身肽链)耐受。
巨噬细胞(吞噬细胞的一种)识别和清除凋亡细胞过程,由死亡细胞表面表达的膜相关标志的改变介导。
这些标志选择性的与吞噬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相互作用。
末期凋亡的一种寻常特征就是磷脂酰丝氨酸脂类的暴露,这一种脂类通常位于血浆膜内小叶以及死亡细胞的外膜小叶。
这就使死亡细胞至少可以被某些类型的吞噬细胞利捕捉吞噬。
人们猜想,磷脂酰丝氨酸--吞噬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介导这些过程,但是其他一些受体往往不能分辨磷脂酰丝氨酸和其他的脂类(而吞噬细胞则可以分辨)。
现在,有研究证实活化的人类巨噬细胞表面的磷脂酰丝氨酸受体可以选择性介导吞噬吸收磷脂酰丝氨酸依赖的凋亡细胞。
值得注意的是,磷脂酰丝氨酸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可以触发抗炎细胞因子的释放(例如TGF-β),抑制炎症介导因子的产生(例如TNF-α),同时在识别凋亡细胞和吸收凋亡细胞生理过程之间起到联系作用。
然而在脊椎动物中,死亡细胞的生理性影响已经超过了产生致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
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可以被凋亡细胞和坏死细胞严重影响。
然而,树突状细胞对这两种刺激的应答完全不同,这可能是免疫系统对外来抗原,而非自身抗原产生应答的理论基础。
树突状细胞可以吞噬降解靶细胞,例如,凋亡细胞是普通组织磨损或撕裂形成的,而坏死细胞由病毒感染导致(如图)。
蛋白质降解生成的肽链,以MHC复合体的方式在DC细胞表面表达。
这些MHC-肽复合体形成T细胞表面抗原受体的配体,从而抗感染。
通过这种方式,MHC-肽复合物调节T细胞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