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化的历程
- 格式:pptx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29
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案例摘要:一、引言1.现代化发展的定义与重要性2.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与现状二、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案例1.美国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与特点2.德国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与特点3.日本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与特点三、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发展案例1.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历程与现状2.印度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与现状3.巴西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与现状四、现代化发展的挑战与应对策略1.资源与环境挑战2.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3.人口与城市化问题4.全球化与区域合作五、结论1.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启示2.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前景与建议正文:一、引言现代化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走向繁荣与进步的关键因素。
在21世纪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世界各国都在寻求适合自己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本文将通过分析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案例,探讨现代化发展的内涵、历程、特点以及面临的挑战,旨在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与现状各异。
有些国家依靠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实现了经济持续增长,如美国、德国、日本等;有些国家则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如我国、印度、巴西等。
以下将分别对这些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案例进行分析。
二、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案例1.美国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与特点美国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领导者,其现代化发展历程可追溯到18世纪末。
美国依靠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了从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的转变。
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引领了全球现代化发展的潮流,其特点是多元化、包容性和持续性。
如今,美国已成为世界上经济、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的领导者。
2.德国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与特点德国的现代化发展始于19世纪中期。
德国依靠其先进的科技实力和严谨的科研体系,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德国的现代化发展特点在于产业政策的引导、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制造业的领先。
在全球化背景下,德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
3.日本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与特点日本的现代化发展始于19世纪末,经历了短短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三经济体。
世界的近代化与现代化历程一、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过程1、17——19世纪:亚非拉受到西方殖民者的奴役,只有欧美资本主义现代化一种模式。
但可以分成两种类型(先发内生型,如英法美;后发外生型,如德意日俄)本时期,政治上,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推翻了封建制度,通过颁布一系列法令(如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拿坡仑法典、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等)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实现了政治民主化;经济上,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实现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实现了工业化;思想上,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使得民主自由平等等观念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准则,理性取代了愚昧和迷信。
2、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突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单一模式,发展为多种现代化道路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代表,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以俄国十月革命为代表,产生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以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为代表,产生了民族独立国家现代化模式。
3、二战后:现代化模式更加丰富多彩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产生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民族独立国家探索出适合自身国情的多种现代化道路,如韩国与新加坡利用发达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印度吸收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长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模式,西亚国家形成了以石油和石油化工为特色的工业结构二、政治民主化----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一)、资本主义政治发展阶段概况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初步建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2、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扩张: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的统一、意大利的统一、日本明治维新3、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民主与专制两种政治道路:(1)、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民主道路①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权利法案》的颁布为标志.②法国民主共和政体:1791年确立君主立宪政体;1792年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04年拿破仑称帝又重行君主专制;民主与法制交替,直到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民主共和政体.③美国共和政体: 《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制度和三权分立制及总统制;南北战争后,废除黑人奴隶制,共和政体相对完善.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较为充分发展,实行的是政党政治、公民自由的体制,同时以较为健全的代议制度,即议会政治制度作为实际上的保证。
西方世界的经济现代化历程【专题概述】经济现代化是指生产方式得现代化,包括生产力上的工业化和生产关系上的市场化,市场化与工业化互相促进。
具体来讲,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是工场手工业时期,也是世界市场得萌芽时期;18世界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蒸汽时代,也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时期;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是电气时代,也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时期;二战尤其是“冷战”结束后,是信息时代,也是经济全球化时代。
经济现代化的主要特点是不平衡性和多样性。
前者体现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得开始时间、规模和程度不一样,最早开始于西欧,蔓延至美国、俄国和日本,最终扩散至全球,这影响到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
后者体现在不同国家现代化的途径和模式不一样。
【专题结构】【重点解析】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一)两个前提1.政治前提,包括政权性质、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等,如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资产阶级统治已经确立的英国,法国由于政局动荡而工业革命受阻。
2.生产关系的调整,如自由放任政策、国家干预经济等。
(二)五个条件1.市场:如市场的不断扩大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动力。
2.科技: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就是最好的例证。
科技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二战后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
3.资本: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资产阶级不择手段地进行疯狂掠夺,资本原始积累最为雄厚的英国最早开展工业革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列强又加紧资本输出,掠夺财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资本又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新一轮的扩张。
4.自由劳动力;资本原始积累阶段主要是自由劳动力,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进展,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5.能源条件:如工业革命被称作是“煤铁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和石油非常重要,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原子能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
二、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经济联系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亚洲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黄金、象牙,美洲黄金、白银、玉米、烟草,欧洲枪支、工艺品)。
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案例摘要:1.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概述2.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案例3.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案例4.我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及其成就正文:一、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概述现代化,通常是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
在这个过程中,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历史背景,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1.现代化的概念与内涵现代化,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
从经济角度看,现代化主要体现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等方面;从政治角度看,现代化主要体现在民主化、法治化、制度化等方面;从文化角度看,现代化主要体现在教育普及、科技创新、文化多样性等方面。
2.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特点(1)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发展特点发达国家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具有以下特点:工业化起步早,科技创新能力强,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民主制度成熟,教育水平高,社会福利制度健全。
(2)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特点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具有以下特点:工业化起步晚,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民主制度尚在发展阶段,教育水平较低,社会福利制度不够健全。
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案例1.美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美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之一,其现代化发展道路具有以下特点:市场经济体制成熟,科技创新能力强,民主制度完善,教育水平高。
2.日本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日本作为亚洲最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之一,其现代化发展道路具有以下特点: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科技创新能力强,民主制度逐渐完善,教育水平高。
3.德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德国作为欧洲的重要国家,其现代化发展道路具有以下特点:市场经济体制成熟,科技创新能力强,民主制度完善,教育水平高。
三、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案例1.印度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印度作为南亚最大的国家,其现代化发展道路具有以下特点: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民主制度逐渐发展,教育水平较低。
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与发展模式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步入现代化的道路。
然而,不同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和发展模式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发展模式。
1. 历史文化背景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是与其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密不可分的。
以日本为例,其近代史的特殊性使得其在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
几经战乱和天灾,日本人民形成了艰苦朴素、自助自救、拥有强烈民族精神的优秀品格。
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及民间积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和文化,创造性地将其与国内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人才辈出,大量优秀的产业和科技企业得以崛起。
这种融合式的现代化路径让日本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了世界经济大国之一。
而在中国,则具有与日本有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
尤其是近代以来的“百年国耻”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中国社会中,讲究“以家为国”的传统观念、种种内外部因素,以及制度的跟不上,使得中国现代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遭遇了瓶颈。
2. 最优发展模式的不断寻找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找到一种最适合本国国情、拥有长远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模式非常关键。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东亚地区以缩小贫富差距、发展新兴产业等方式取得了长足进展。
而在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难题。
政治体制不稳定、经济结构单一,以及外部依赖程度过高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如何寻找最优发展模式,发展出适合本国的产业和服务,成为了非洲等地区面临的重要挑战。
3. 民主政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发展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历史上,许多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都存在跳过“民主”的现象。
虽然这也促进了其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会将某些问题留给下一代付出代价。
相比之下,大多数民主国家则注重在民主化进程中不断提高人民的参与度和社会的公平度,让经济成果更加平均地分配。
有学者指出,经济增长模式的单一和效益分配的不平衡是导致现代化进程中人民不满的重要原因之一。
历史教案:世界的现代化与发展世界的现代化与发展一、引言世界的现代化与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主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
本教案将探讨现代化的定义和特征,同时分析不同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二、什么是现代化?1. 定义:现代化是指一个社会从传统农业经济、封建社会向工业化、城市化和自由民主社会转变的过程。
2. 特征:- 工业化:经济结构从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转变。
- 城市化:人口流动向城市集中,形成大规模都市区。
- 自由民主:政治体制逐步向民主制度演变。
- 知识经济:以科学技术和创新为驱动力,推动产业升级。
三、西方世界的发展历程1. 工业革命: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在英国兴起,并逐渐蔓延到欧洲其他地区。
工厂制度取代了家庭手工业,机械生产开始兴起,大规模生产带来了巨大财富,推动了经济迅猛发展。
2. 帝国主义: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国家积极扩张殖民地,以获取资源和市场。
这加速了现代化进程,并将工业革命的影响带到全球。
四、亚洲国家的现代化1. 日本:在19世纪末学习并吸收西方技术和制度后,日本迅速实现了现代化。
他们发展出强大的军事力量,并在20世纪早期通过军事扩张成为亚洲大国。
2. 中国:中国面临的挑战更为复杂。
即使在近代以前,中国已经是经济强国和文明古国,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错过了工业革命的良机。
近代以来,中国为了赶上西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措施,在经济上取得了显著进步。
五、非洲与拉美的现代化1. 非洲:非洲是人口最多的大陆之一,但由于殖民地时期经济被剥削、战争等原因导致现代化进程较慢。
然而,在21世纪以来,一些非洲国家开始迎头赶上,并成为新兴经济体。
2. 拉美:拉美国家在殖民统治下实现独立后,也面临现代化的挑战。
虽然该地区曾存在政治动荡和经济危机,但近年来也有国家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果。
六、现代化带来的挑战1. 资源消耗与环境问题:现代工业化社会大量消耗能源和自然资源,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案例(原创版)目录一、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概述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案例1.美国的现代化发展2.日本的现代化发展3.德国的现代化发展三、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案例1.中国的现代化发展2.印度的现代化发展3.巴西的现代化发展四、各国现代化发展的启示正文一、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概述现代化发展是指一个国家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从传统的、落后的状态,向现代的、先进的状态转变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长期的、复杂的,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经历了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他们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案例1.美国的现代化发展美国是现代化发展的典范,他们的现代化发展始于 19 世纪末,通过大规模的工业化和科技创新,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在 20 世纪后半期,美国又通过信息技术革命,实现了经济的新一轮增长。
2.日本的现代化发展日本是亚洲最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他们的现代化发展始于 19 世纪末,通过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实现了工业化。
在 20 世纪后半期,日本又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3.德国的现代化发展德国的现代化发展始于 19 世纪末,他们通过大规模的工业化和科技创新,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在 20 世纪后半期,德国又通过信息技术革命,实现了经济的新一轮增长。
三、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案例1.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始于 20 世纪初,他们通过引进苏联的技术,实现了工业化。
在 20 世纪后半期,中国又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在 21 世纪初,中国又通过信息技术革命,实现了经济的新一轮增长。
2.印度的现代化发展印度的现代化发展始于 20 世纪中叶,他们通过引进西方的技术,实现了工业化。
在 20 世纪后半期,印度又通过信息技术革命,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3.巴西的现代化发展巴西的现代化发展始于 20 世纪中叶,他们通过大规模的工业化,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出现在20世纪的全球化与现代化20世纪是世界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世纪,其中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出现和发展。
这些变革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现代,也让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以及它们对世界带来的影响。
一、全球化的出现与发展全球化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和互相依存程度日益加深的过程。
它最开始可以追溯到19世纪,在那个时候,世界上第一批跨国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在亚洲和非洲等地区扩张。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在20世纪出现并得到了迅速发展,促成全球经济和文化体系的形成和整合。
20世纪的全球化得到了技术革命的推动。
人类发明了许多交通和通信技术,如飞机、轮船、电话和互联网等,加快了世界各地之间的交流。
同时,20世纪出现了大规模的跨国公司,它们利用技术和资本全球化,将自己的业务拓展到世界各地,从而让全球经济体系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二、现代化的出现与发展现代化是指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
它包括了社会、文化和经济方面的变革。
现代化的发展与全球化异曲同工,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全球化为社会现代化提供了需求和机遇,现代化为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和动力。
现代化在20世纪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此期间,科学技术愈加发达,工业化得到加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
同时,全球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也为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广泛的支持。
逐渐的全球文化交流也加速了这种转型,人们被暴露于更多的知识和文化体验中,对于传统文化受到挑战的同时也可以更好的理解世界。
三、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影响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出现和发展给世界带来了深远影响。
如今,全球经济和文化体系已经深入到各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整体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而现代化则被视为人类社会的重要转型,不仅为人类世界观带来了重大变化,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现代传媒和科技的范式碎片。
然而,全球化和现代化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历史课教案: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一、背景介绍世界的现代化进程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其涵盖了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变革。
在这个过程中,各国都经历了不同的改革和发展,不同的国家以不同的方式推动着现代化进程的脚步。
本文将首先回顾现代化进程的起源和意义,并探讨一些与现代化相关的重要事件。
二、现代化进程的起源与意义现代化进程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大幅提升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全球范围内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
从那时起,各国开始追求摆脱传统社会形态、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生活的新途径。
现代化进程对于国家乃至全球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推动了科学技术、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创新等领域的快速增长。
其次,它促使了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新型社会关系的建立,推动了公民权益的扩大以及人民群众的福利提升。
最后,现代化进程使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逐渐实现了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全球化和文明对话。
三、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的演变针对任务名称中所描述的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以下将简要回顾各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几个事件。
1. 英国工业革命英国是现代化进程的开端之一。
18世纪末期,英国发生了人类历史上著名的工业革命。
它以大规模机械生产替代传统手工业为特征,并引发了城市化、工厂制度等一系列社会变革。
此后,英国成为了第一个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并建立起庞大殖民帝国的国家。
2. 美国独立与西部开拓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结束后,美洲开创性地领先于其他殖民地取得独立,并奠定了美利坚合众国自由和平等原则基础。
19世纪,美国西部开拓的进行推动了国家范围内的现代化进程,并对全球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3. 法国大革命与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1789-1799年)以及其前后的启蒙运动,标志着欧洲社会从封建主义向民主主义和现代化的转变。
这次爆发自法国的革命不仅造就了法兰西第一帝国,也给其他国家带来了民族自治、公共教育等新观念。
专题世界经济的现代化近代化的含义: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其核心是工业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一般认为,现代化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
一、世界经济现代化历程⒈整体世界的出现(1500前后年—18世纪中期)原因:①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②新航路开辟,③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
表现:西方的殖民势力遍及美洲,到达东南亚、印度和非洲沿岸,各大洲相互隔绝状态被打破。
经济联系特点:以西欧的大西洋沿岸为中心;国际贸易开始具有全球性。
⒉整体世界的初步形成(18世纪60年代—1870年)原因:①工业革命的推动,②资本主义制度广泛建立。
表现: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②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初步形成;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世界市场特点:①资本主义世界以英国为中心,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②东方从属于西方。
⒊整体世界的完全形成(1870年—20世纪初)原因: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②垄断资本主义形成。
表现: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②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完全形成;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世界市场特点:①世界经济联系紧密,②形成一系列工业化国家。
4.现代化的转型时期(20世纪初到1945年二战结束)原因:一战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打击,一战后的经济危机。
表现:①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建立,②罗期福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资本主义模式。
特点:多种现代化模式出现。
5.现代化的稳定发展(1945年—20世纪70年代中期)原因:①二战的影响,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表现:①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改革,②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③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6.经济全球化趋势(20世纪70年代至今)原因:①市场经济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②新科技的发展,③国际金融组织的建立,④跨国公司的建立。
表现:①国际组织增多,②经济区域化出现,③跨国公司的建立。
第一节:世界现代化的开端一.现代化的起始时间现代化最初是从西欧开始的,这早已成为共识。
但现代化的起始时间却存在分歧,有如下三种观点:①视1500年前后为现代化的起点;②视文艺复兴为现代化的起点;③视工业革命为现代化的起点。
下面先分析第一种观点即视1500年前后为现代化的起点依据之一:支持此观点的学者对比了1500年之前与之后的西欧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和外部关系各方面的巨大变化与差异。
1500年之前――政治领域,仍处于诸侯交战的分裂状态,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经济领域,仍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手工业和商业不活跃;意识形态领域,宗教神学占据统治地位,不但禁锢思想,而且束缚所有社会生活领域,导致社会缺乏活力;对外关系领域,总体上仍较封闭,仅存在与亚洲的少量奢侈品贸易1500年之后――政治领域,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兴起,王权专制强化;经济领域,工商业逐渐兴起,为全新的经济形式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意识形态领域,封建宗教神学不断受到强力挑战,新的文明意识正在显现;对外关系领域,殖民者的海外探险与扩张不断满足着西欧对财富的渴求,也获得了关于外部世界的大量新信息,改变了西欧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依据之二: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在1500前后的两三百年间继发生,对现代化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1500年前,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者就开始了海外探险;1487年,迪亚士;1.哥伦布:1492年,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新大陆。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1497-1498年,达伽马绕过非洲好望角,抵达非洲东岸;此前,但丁的<神曲>问世――这标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开始。
不少巨星活跃在这一时期,如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
1519年~1522年,麦哲伦利用帆船,完成人类第一次绕行地球的壮举;1521年,马丁﹒路德被剥夺公民权后掀起宗教改革运动――这是欧洲人划时代的精神觉醒;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科学革命在向前推进;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取得海上霸权西欧的海外进入一个新阶段;1600年,英国和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成立,欧洲殖民国对东南亚地区的殖民强化;1610年前后,开普勒、培根、伽利略、笛卡尔相继创立了自己的科学理论;1740年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迫害新教徒的查理一世在断头台上被斩首;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实行君主立宪制;177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发表了<人权宣言>,封建制度被废除;1830年,法国、德国、意大利、波兰相继发生革命;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席卷欧洲大地。
2011届高三历史时政热点复习资料(二)中西近代化大事年表(一)欧美的现代化历程1、经济工业化、市场化:1500年:新航路开辟和地理大发现,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16—18世纪: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轻工业)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完全确立(重工业)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2、政治民主化、法制化: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1721年: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统治确立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开始1781年:美国独立战争胜利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颁布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就任首任总统19世纪50年代:美国两党制形成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1791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1794年: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结束1804年:拿破仑建立第一帝国,颁布《民法典》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法国共和政体确立3、思想理性化、科学化:14—16世纪:文艺复兴从意大利扩展到欧洲17、18世纪:启蒙运动兴起于英国,高潮于法国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17世纪: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形成,近代科学诞生19世纪中期:达尔文进化论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论、普朗克量子假说,现代物理学诞生4、社会生活城市化、社会文化大众化: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城市化进程加快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交通和通讯条件改善,生活方式变化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进入信息化时代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出现19世纪3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实主义文学出现20世纪初:现代主义文学出现(二)中国的现代化历程1、经济工业化、市场化: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采用大机器生产,近代化开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1927—1936年:中国民族工业快速发展1953—1957年:“一五计划”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1978年:改革开放1992年: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成2、政治民主化、法制化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颁布《临时约法》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运动,推翻北洋军阀统治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1949:新政协会议召开,形成政协制度建国初:形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年:第一届人大召开,人大制度形成,颁布宪法文革后:进一步完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基层民主建设3、思想理性化、科学化: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潮兴起(君主立宪)20世纪初:民主共和思潮传播,孙中山提出“旧三民主义”理论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民主科学思潮传播1918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924年: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理论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1945年: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1997年: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2002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4、社会生活城市化、社会文化大众化:鸦片战争后:西方工业文明成果传入,通商口岸城市化进程加快辛亥革命后:社会观念和社会习俗日益民主平等、简约文明新中国建立初期: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社会风尚改革开放:讲究卫生、注重环保、赈济灾区成为社会风尚中西现代化比较:相同点:都以工业化和民主化为核心,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相同不同点:现代化的动力不同:欧美国家在内部资本主义经济因素推动下主动完成现代化,中国在外来侵略的刺激下被动开始现代化现代化的道路不同:欧美国家由轻工业到重工业,中国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现代化的模式不同:欧美国家主要是市场经济模式,中国最初是计划经济模式,后来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现代化的方式不同:欧美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进行了殖民扩张和侵略战争,是非和平方式崛起,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后采用和平方式进行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