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密度
- 格式:pptx
- 大小:729.64 KB
- 文档页数:14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第2节《密课程基本信息学科物理年级八年级学期秋季课题第2节密度教学背景1.教材分析《密度》属于课标一级主题“物质”下的二级主题“物质的属性”,是在“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密度”的知识,要求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密度。
本节是第六章第2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和“密度”。
第一部分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是建立密度概念的基础,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归纳结论的能力。
第二部分“密度”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比值的方法建立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要求学生能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能够利用密度公式解决简单问题。
为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第4节《密度的应用》以及后续“压强”“浮力”的学习作好铺垫。
2.学情分析在知识方面,学生经过第1节《质量》的学习,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在生活中,学生对密度已有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如同样大小(体积)的铁棒比木棒要重、油比水轻……但是,物理学中的“密度”是表征物质性质的一个重要物理量、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时往往感到难以理解。
在思想方法方面,学生通过“速度”概念的学习了解了利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经历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实验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但科学探究能力还有待提高,证据意识以及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推理形成结论的能力不足。
教学目标物理观念1.能说出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会查密度表,了解密度的影响因素。
3.会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科学思维1.通过密度概念的建立,经历分析、推理、论证的过程,体会利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发展科学思维能力。
2.通过收集实验证据,分析归纳推理得出结论,提升科学推理能力。
6.2密度知识点提炼知识点一:理解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
(2)公式:ρ=m/v。
式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单位:国际单位是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常用单位还有:g/cm3,读做克每立方厘米。
换算关系:1g/cm3=1.0×103kg/m3。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5)混合物质的密度应由其混合物质的总质量与总体积的比值决定。
知识点二:密度知识的应用(1)求密度;(2)求解质量;(3)求解体积等。
重点难点解析一、本节要重点理解一下基本知识1.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
2.密度公式:ρ=m/v。
式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密度国际单位是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常用单位还有:g/cm3,读做克每立方厘米。
换算关系:1g/cm3=1.0×103kg/m3。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5.用密度公式可以求密度;求解质量;求解体积等。
二、利用密度公式解决计算题时思维方法首先,对于单一物体而言,根据题干中给出的说明或题中表格,情景图找出这个单一物体对应的三个量:密度ρ、质量m、体积V,各量单位均化为国际单位制单位。
根据ρ=m/v,建立方程,待求的量一定在该方程中。
有的问题让判断物体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可以用①比较密度法;②比较体积法;③比较质量法。
举例说明一下:如用比较密度法:先根据题中已给的质量和体积的值,应用ρ=m/v计算出这时物体的物质密度ρ;然后再和密度表中该物质实际密度ρ真比较,相等说明实心,不相等说明是空心。
其次,在多数应用题中,会出现两种物质存在的情况。
处理办法就是阅读题干后找出一物体相对应的三个物理量ρ1、m1、V1,立即给出联系ρ1=m1/V1;再找出另一物体相对应的三个物理量ρ2、m2、V2,各量的单位统一后,立即用密度公式联系ρ2=m2/V2。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公式
密度物理公式为:密度ρ=质量m/体积V。
其中ρ,表示物体的密度;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体积。
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
密度的特性:
(1)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密度大小跟质量和体积无关。
(2)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3)同一种物质的密度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密度的应用:
(1)求物体的质量
适用范围:不便于直接称量质量的物体。
方法:①查出该物体的密度C,测出其体积V。
②根据ρ=M/V的变形公式m=ρV求质量。
(2)求物体的体积
适用范围:形状不规则或不便于直接测量体积的物体。
方法①查出该物体的密度ρ、测出其质量m。
②根据ρ=M/V的变形公式V=m/ρ
求出体积。
(3)求物质的密度
适用范围:鉴别物质。
方法:①根据ρ=fracmV算出物质的密度。
②对照密度表,鉴别是什么物质。
6、密度与浮力:ρ物体<ρ液,物体漂浮(或上浮);ρ物体=ρ液,物体悬浮;ρ物体>ρ液,物体沉底(或下沉)。
7、常见物体的密度:水(4℃):1.0×103kg/m3;植物油:0.9×103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