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阅读能力拓展:悲逸离骚——诗人屈原的哀叹 全国通用
- 格式:docx
- 大小:86.49 KB
- 文档页数:6
离骚屈原人教新课标优质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新课标教材《语文》选修课程《离骚》单元。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离骚》的第一、二章,详细内容为:阐述屈原的身世、理想及其为实现理想所付出的努力,以及他因理想破灭而产生的悲愤情绪。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离骚》的创作背景,了解屈原的身世、理想及其悲剧命运。
2. 掌握《离骚》第一、二章的词句、修辞手法,能正确翻译、鉴赏。
3. 体会屈原的忧国忧民之情,培养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离骚》中的生僻字、难句进行翻译、解读。
教学重点:理解屈原的理想、情感,掌握《离骚》的文学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屈原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离骚》。
2. 新课导入:展示课件,介绍《离骚》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屈原的身世、理想。
3. 课文解读:详细讲解《离骚》第一、二章,分析词句、修辞手法,进行翻译、鉴赏。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屈原理想的理解,以及如何将屈原的精神传承下去。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课后习题,进行讲解、分析。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屈原简介2. 《离骚》创作背景3. 第一、二章词句解读4. 修辞手法分析5. 例题讲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翻译《离骚》第一、二章,并分析其修辞手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屈原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屈原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学素养。
同时,开展关于爱国主题的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读;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板书设计的关键信息展示;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准确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屈原《离骚》原文、译文及赏析(权威完整版)《离骚》赏析(褚斌杰)屈原是诗国的一颗巨星,远在众星之前,它出现在我国诗歌史上,成为无数后继者所仰慕的风范。
他的不朽之作──《离骚》,震古烁今,千百年来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成为我国诗歌史以至世界诗史上,最为激动人心而具有“永久的魅力”的篇章。
伟大、优秀的艺术,自有其永恒的生命力,自是美的无尽藏。
歌德说:“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
”是的,多少年来人们读《离骚》,人们认识它,分析它,开掘它,只要是一个态度严肃者,真正的渴求者,似乎都不曾空手而返过。
它给人以“真”的启迪,“善”的激励,“美”的享受。
它是那样完美而丰富,古老而常新,“逸响伟辞,卓绝一世”,“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离骚者,犹离忧也”,这是司马迁对《离骚》题义的解释。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这是他对诗篇创作动力的说明,也是对长诗《离骚》感情基调的诠释。
屈原为了振兴邦国,实行“美政”,“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但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遭谗远逝。
他满怀“存君兴国”之志,却唤不醒昏庸之主,眼看楚国兵挫地削,危亡无日,自己却竟被疏失位,救国无门。
这对于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志士来说,能无怨乎?诗中有云:“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又云:“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揽茹蕙以掩涕兮,霑余襟之浪浪”,最后说:“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离骚》正是诗人蕴藏着满腔爱国激情,饱含着血泪写成的一首悲伤怨愤之歌,读之令人摧肝裂胆,撼人心魄。
《离骚》一诗素称难读,这除了南楚的方言、历史、神话、风物带来的某些理解上的障碍之外,主要由于全诗感情回环激荡,反反复复,脉络不易掌握。
诚然,《离骚》是一首规模宏伟的长诗,凡二千四百七十七言,三百七十三句(从洪氏说删去“曰黄昏以为期,恙中道而改路”二句),它既是一首自叙传性的长篇政治抒情诗,而又带有某些神话色彩和事件叙写以及情节因素。
《离骚》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离骚》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古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离骚》的背景介绍、文本解析、修辞手法分析以及主题思想的探讨。
具体章节包括:1. 诗人屈原的生平简介及《离骚》的成文背景。
2. 对《离骚》全文进行逐段解析,重点讲解名句的含义。
3. 分析《离骚》中的比兴手法、象征手法等修辞技巧。
4. 探讨《离骚》所表现出的忠贞爱国、洁身自好、追求真理等主题思想。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屈原的生平及《离骚》的成文背景,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2. 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离骚》的名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分析并理解《离骚》中的修辞手法,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离骚》中的生僻字词、难懂句子及修辞手法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对《离骚》全文的逐段解析,名句的背诵与理解,修辞手法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册、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屈原投江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屈原的生平,引出《离骚》的学习。
2. 文本解析:教师带领学生逐段解析《离骚》,讲解生僻字词、难懂句子,分析修辞手法。
3. 名句背诵:教师挑选《离骚》中的名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
4. 修辞手法分析:教师举例讲解《离骚》中的比兴手法、象征手法等修辞技巧。
5. 主题思想探讨:教师引导学生探讨《离骚》所表现出的忠贞爱国、洁身自好、追求真理等主题思想。
6.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练习题,学生现场完成,教师进行点评。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离骚》一、背景屈原生平简介《离骚》成文背景二、文本解析逐段解析《离骚》名句讲解三、修辞手法比兴手法象征手法四、主题思想忠贞爱国洁身自好追求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结合课堂学习,谈谈对《离骚》的理解和感悟。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教师推荐学生阅读《离骚》的相关作品,如《九歌》、《天问》等,加深学生对屈原及《离骚》的了解。
离骚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离骚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离骚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离骚公开课教案1一.关于教材我所说课的目是两千年前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它是高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册第一单元(古典诗歌)的第二。
该单元所选古代古体诗8首,其中《诗经》中3首,汉魏晋五言诗3 首,《孔雀东南飞》并序以及《离骚》节选。
在该单元中,《离骚》节选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
一方面,以屈原的作品为代表的楚辞是继北方黄河流域出现《诗经》之后,在南方长江流域出现的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新诗体,其本身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楚辞作品,尤其是屈原的《离骚》从词句的角度看,地方特色鲜明,学生理解的难度较大。
从作品的内容看,《离骚》是一首规模宏伟的政治抒情长诗,全诗373句2400余字,既具有诗人自传的性质,又具有某些幻想性的浪漫主义成分,整首诗歌感情回环激荡,撼人心魄。
课文节选了长诗的第一节,内容主要是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情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二.关于教学方法结合作品特点,按照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在古典诗歌方面阅读能力的要求,我把《离骚》节选的教学目的确定为以下两点:一是了解屈原的生平,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忧民的感情;二是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
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古代诗歌的能力,但对于时代久远的楚辞作品,的前提――读懂诗歌的内容方面,仍存在困难,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特点,我确立重点及难点如下:教学重点:鉴赏重要的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离骚》分节解读《离骚》分节解读《离骚》通过诗人一生不懈的斗争和身殉理想的坚贞行为,表现了诗人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的战斗精神。
下面是课文的每一节的解读,以供参考。
第一节:长声叹息擦拭眼泪啊,哀伤人生多灾多难。
我虽然崇尚美德并且约束自己啊,但是我早上进谏而到晚上就被废斥离间。
屈原从事政治活动,是想实现他的理想和抱负。
他的政治理想接近于儒家,要求统治者“圣哲茂行”,“举贤授能”,“循绳墨而不颇”。
楚怀王早期也曾想任用屈原,和他有“成言”,答应屈原实行他的政治主张。
但怀王是一个庸懦无能的人,任用一批佞臣如上官大夫、靳尚之流执政,形成了一个腐朽的统治集团,排斥贤臣,他们伺机陷害屈原。
他们对内搜刮无厌,政治腐败;对外贪图小利,听信秦国而和齐国绝交,失去外援,屡次被秦国打败。
怀王后来竟听了他们的以谗言。
他时刻忧念国家和人民的安危,“长太息以淹涕”,正是因为“哀民生之多艰”。
第二节:既因为我佩带蕙草(行以忠正)而受到斥责,又因为我采集香芷(美德善行)而加上罪名。
这也是我崇尚的美德理想啊,即使我九死一生也决不改悔。
诗人以身许国,坚决、顽强、奋不顾身地战斗,以“九死”、“体解”的大无畏精神来表示要刷新政治、挽救楚国危亡的决心。
第三节:怨恨君王荒唐(糊涂;无思虑、茫然;放肆纵恣貌)啊,始终不能体察人心。
奸佞小人嫉恨我的美德啊,说我好邪作乱就对我进行造谣诬蔑。
诗人一心为国、为君、为民,别无他图,正是这样诗人“虽九死其犹未悔”至死不渝地为崇高的理想而献身。
可是“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第四节:诚然,是世俗之人善于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不走正道。
违背规矩追求邪曲啊,竞相以苟合取容于众人作为正当的法则。
这是比喻时人反常妄作,违背正道,追随邪僻。
诗人站在正义的一边,痛斥卖国贵族集团的荒淫无耻。
第五节:我烦恼苦闷,忧愁重重啊,我在此时怅然失意。
我宁可突然随着水流而长逝啊,我也不能容忍做出小人苟合求容于世的样子呀!诗人忧郁不安,诗人感到孤独,诗人至死不渝,即使溘然长逝,也决不卑躬屈节,同乎流俗。
小新文言积累
中国古代的才女你知道多少?
蔡文姬:蔡邕(yōng)之女。
“文姬归汉”之说。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
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
对营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泣血仰头兮诉苍苍,胡为生兮独罹此殃!
——胡笳十八拍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婉约词派的代表。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咏絮之才——谢道韫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太傅:谢安
内集:家庭集会
骤:急
小新国学大讲堂之五:
悲逸离骚——诗人屈原的哀叹
屈原其人
屈原:楚国丹阳人,芈[mǐ]姓屈氏,名平,字原。
“氏以别贵贱”,氏成为贵族男子的专称。
氏可以变化。
是楚国的公族,曾为楚怀王左徒。
仅次于最高行政长官令尹。
悲逸离骚——诗人屈原的哀叹
从顶峰到谷底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博闻强志:见识广博,记忆力强。
于:在……方面。
娴:熟练。
图议:商议、讨论。
任:信任。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zhǔ)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害:嫉妒。
属(zhǔ):写作。
谗:在别人面前说陷害某人的坏话。
莫:没有。
伐:自夸
楚国往事
秦国攻齐,齐楚联盟
张仪游说,献地百里
惨遭欺骗,腹背受敌
奸臣宠妃,放走张仪
怀王入秦,命丧他乡
楚辞与《离骚》
韩愈: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一、作为文体的楚辞
指的是以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进行创作的诗赋。
在形式上与北方诗歌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
特点:浪漫、迷离、充满想象、包含神鬼色彩
一、作为书籍的《楚辞》
西汉末年,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楚辞大家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
是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考一考:中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是什么?
《离骚》
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
全诗共三百七十多句,近两千五百字。
离:遭受的意思。
骚:忧愁、愁思。
应写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的时期。
《离骚》选读
帝高阳之苗裔(yì)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zōu)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zhào)锡(cì)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苗裔:后代,子孙。
朕:我,我的。
皇考:对亡父的尊称
摄提:一颗星星的名字。
孟陬:孟春正月。
揆(kuí):揣度。
初度:出生的年时。
锡(cì):通假字,通“赐”。
屈原想说什么?
我家祖先是高阳帝,看我厉害吧!
我出生的日子可吉利了,看我牛气吧!
我爸比给我取的名字可好了,吼吼!
贵族政治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chóng)之以修能。
扈(hù)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yù)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qiān pí)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纷:众多
内美:内在美好的品质。
重(chóng):加上。
修能:优秀的才能。
扈(hù):楚方言,披。
纫:联缀。
汩:水流迅疾,这里比喻光阴似水。
搴(qiān):拔取。
陛(pí):山坡。
香草美人的寓意
以香草寓意高洁的人格,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政治斗争的双方。
把自己比作弃妇,把君主比作男子,使得诗歌缠绵悱恻。
《离骚》选读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huì)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忽:速。
淹:留。
代序:按时序轮流替换。
惟:想。
美人:这里指楚怀王。
迟暮:年老。
抚壮:趁着壮年。
秽:污秽的行为。
屈原说……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屈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是一个骄傲的人,
他是一个自信的人,
他的骄傲与自信令他驰骋,
他的才华与高贵使他进取。
但是在这样一个浑浊的世界,
他因为太纯洁,反而更容易被迫害,
他因为太忠心,反而更容易被疏远,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这是他留给世人无奈的一声叹息吧!
永远的屈原
《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
——陆游《哀郢二首》一叶《离骚》酒一杯,滩声空助故城哀。
——屈大均《吊雪庵和尚》
小作业写一篇小随笔,谈谈你心中的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