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内翻和膝外翻分解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80.00 KB
- 文档页数:22
膝内翻、外翻什么是膝内翻(O 型腿)?膝内翻是下肢常见的一种畸形,两脚并拢时,两个膝盖之间会有一个很大的空隙。
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向外侧凸出,而小腿则摆向内侧。
膝内翻一般是双侧对称出现,比较严重的话就会表现为 O 型腿。
所以,只有严重的膝内翻才叫做 O 型腿。
什么是生理性的膝关节内外翻(O 型腿、X 型腿)?婴儿出生后常有「O 型腿」的表现,到1 岁半左右腿才会逐渐变直,到 3~4 岁的时候又会表现为「X 型腿」,在 6~7 岁左右接近于成年人。
如果小孩子没有患佝偻病、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骨骺(较长的骨头的两端)损伤等疾病的话,此年龄段绝大多数的O 型腿、X 型腿是不用太担心的,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直。
为什么小孩子会发生膝内翻(O 型腿)?小孩子膝内翻(O 型腿)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佝偻病、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骨骺(较长的骨头的两端)损伤等疾病发生后出现的。
其中,最常见的还是佝偻病,因为小时候维生素D 缺乏导致钙缺乏(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 的辅助),骨头变软,容易变形、形成膝内翻。
此外,如果胫骨(小腿骨)或股骨(大腿骨)的骨折、骨髓炎,损伤了骨骺内侧,使得骨头生长内外侧不平衡,内侧慢外侧快,这时也会形成膝关节内翻(O 型腿)。
什么是骨骺?骨骺(hóu)是长骨两端的特殊生理结构,长骨的生长变长都取决于骨骺。
骨骺由大量生长细胞组成,这些细胞不断生长变成骨细胞,于是骨头不断变长。
如果骨骺损伤了,生长就会受到限制。
什么是佝偻病?佝偻病是因为维生素 D 缺乏、钙吸收障碍导致的一种疾病状态。
钙的不足会导致骨头的钙化不够,全身的骨头变软,从而出现驼背、鸡胸、膝关节内翻等畸形。
为什么会发生佝偻病?佝偻病发生的原因有三种:(1)90% 以上是营养性维生素D 缺乏,即从食物中摄入的维生素 D 不足导致钙吸收不足、缺钙;(2)较少见的是肾脏疾病导致的钙、磷吸收障碍;(3)最少见的是抗维生素D 性佝偻病,这是一种先天性的遗传疾病。
膝外翻和膝内翻(GenuValgumandGenuVarum)
膝关节外翻或内翻不仅影响膝关节本身,也对支持它的肌肉造成影响。
骨关节炎变化或是半月板退化较可能会发生在关节压力多的一侧,而软组织过度牵拉则多发生在对侧。
在膝外翻的情况中,膝关节外侧受压增加可能会导致退化比内侧更早出现吗?答案是相对的,在膝内翻的情况中,膝关节内侧受压可能会增加。
结构上来说,膝外翻的个案大腿外侧的肌肉(髂胫束和股二头肌)会比大腿内侧(股薄肌、半膜肌、半腱肌)短;而膝内翻的情况中,大腿内侧肌肉(股薄肌、半膜肌、半腱肌)会比大腿外侧的肌肉(髂胫束和股二头肌)短。
膝外翻膝内翻
膝关节变化关节外侧压力增加关节内侧压力增加
增长的肌肉股薄肌
半腱肌
半膜肌髂胫束股二头肌
缩短的肌肉髂胫束
股二头肌股薄肌半膜肌半腱肌
参考资料《姿势评估:治疗师操作指引》,转载请注明出处。
膝内翻和膝外翻汇报人:目录•引言•膝内翻•膝外翻•并发症与风险评估•康复管理与生活调整建议•总结与展望01引言也称为“O型腿”,指两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两足内踝能相碰而两膝不能靠拢为主要表现的畸形疾病。
膝内翻也称为“X型腿”,指两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两膝能相碰而两足内踝不能靠拢为主要表现的畸形疾病。
膝外翻定义与分类缺钙和遗传是膝内翻形成的两个基础因素,但更直接的原因还是在于走姿、站姿、坐姿及一些运动。
膝外翻的发生与先天性遗传因素和后天性因素均有关,其中后天性因素包括行走姿势不当、长期穿高跟鞋、盘坐、跪坐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膝外翻发病原因膝内翻发病原因下肢伸直或站立时,两膝不能靠拢,两足内踝能相碰,两膝之间的距离大小不等。
膝内翻临床表现下肢伸直或站立时,两膝能相碰,两足内踝不能靠拢,且距离较远。
在行走时,出现两膝“打架”互碰的步态。
膝外翻临床表现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站立或行走时的下肢形态,结合X线检查测量下肢力线角度,即可明确诊断膝内翻或膝外翻。
诊断依据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02膝内翻发病率膝内翻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但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定义膝内翻,又称“O型腿”,指两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两足内踝能相碰而两膝不能靠拢为主要表现的畸形疾病。
影响膝内翻不仅影响外观,还可导致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功能障碍。
膝内翻的概述遗传因素营养缺乏骨骼疾病生活习惯膝内翻的成因及危险因素01020304膝内翻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可导致骨骼发育异常,出现膝内翻。
如骨髓炎、骨折等骨骼疾病,可导致膝关节畸形,出现膝内翻。
长期站立或行走姿势不正确,也可导致膝关节受力不均,逐渐形成膝内翻。
膝内翻的临床表现与诊断两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两足内踝能相碰而两膝不能靠拢;膝关节内侧间隙增宽,小腿向外偏斜。
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X线检查进行诊断。
X线检查可见胫骨上端向内弯曲。
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膝内翻和膝外翻
膝内翻(俗称O形腿)和膝外翻(俗称X腿)是较常见的下肢畸形。
除最常见的发育性因素外,其它致病原因有佝偻病、小儿麻癖、骨骺损伤、骨髓炎等。
可累及一侧或两侧下肢。
膝外翻是指在双膝关节并拢并伸直的情况下,两侧内踝不能靠拢。
两侧内踝间的距离反映膝外翻的严重程度。
膝内翻是指在双踝关节并拢并伸直膝关节的情况下,两侧膝关节不能靠拢。
两膝内侧之间的距离反映膝内翻的严重程度。
儿童期更多见的是发育性异常。
在三岁以下婴幼儿中,膝内翻相当常见。
在三、四岁的儿童中,20%有轻度膝外翻。
到七岁时,这一比例下降到2%以下。
绝大多数已经自行矫正。
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体重大的孩子应该严格控制体重的发展,避免畸形进一步加重。
重度畸形需要行截骨矫形术。
否则,由于畸形改变了下肢负重力线的位置,膝关节内外侧承担的重力不一致。
时间长了会引起关节磨损,关节侧方韧带松弛,容易疲劳,出现疼痛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