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神经卡压性疾病简述及肘管综合症
- 格式:ppt
- 大小:18.48 MB
- 文档页数:28
肘管综合征康复诊疗规范【概述】肘管综合征又称迟发性尺神经炎,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肘部尺神经受卡压所引起的,以进行性手内在肌萎缩无力和手尺侧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状群。
【临床表现]尺神经在肘管中受压后的常见症状是前臂内侧及环小指的渐进性的感觉麻木与感觉迟钝,病情发展可出现手内部肌萎缩、无力。
临床检查可见小鱼际及骨问肌萎缩,环小指指深屈肌、尺侧屈腕肌、小指展肌、骨问肌肌力减弱,严重者有爪形手畸形。
尺神经沟内尺神经压痛、增粗,Tine1.征阳性,小指及环指尺侧两点别觉增大,Froment征。
阳性。
有的病人可发现肘外翻畸形及尺神经半脱位。
肘关节屈曲试验阳性(肘管的Pha1.en征),当屈曲肘关节时,手部感觉异常加重。
【辅助检直】1、神经电生理诊断;2、X线检直、CT或MRI;3、超声检查。
【康复评定】1 .疼痛评定;2 .感觉功能评定;3 .肌肉周径测量;4 .肌力评定;5 .关节活动度;6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定【治疗原则】1 .非手术治疗:磁会神经组织的炎性反应,改善神经的血液循环,以恢复神经的轴浆运输。
病程短、病情轻的肘管综合征病人可行保守治疗01)应用神经营养药物、局蜩闭2)针灸治疗3)疼痛严重时可口服非笛体消炎药。
4)矫形器固定:由于部分病人因夜晚睡眠中屈曲肘关节而加重症状,可采用支架固定肘关节于轻度屈曲位(70.),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促进愈合.5)运动疗法:神经滑动/活动练习6)物理因子疗法:磁疗、激光、高频电、超声波、神经肌肉电刺激、电子生物反馈、红外线等;7)针刀治疗。
2.手术治疗:经2~4周的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有肌肉瘫痪,萎缩,肌电图检直有异常表现,应及早手术解除压迫,可采用神经松解、尺神经前移等方法。
对同时伴有肘夕阖者,还需进行肱骨牌上截骨矫正。
尺神经前移是目前治疗肘管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包括口服非笛类抗炎药、注射疗法、针刀疗法。
【预后】本病经非手术治疗,预后可,但应尽量避免受风寒湿侵袭、减少肘关节活动,防止肘关节重复损伤。
肘管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肘管综合征又称迟发性尺神经炎,是尺神经在肘部走行于尺神经沟处受周围结构卡压继而导致的神经病变。
流行病学年发病率约为 20.9 例/10 万人;男性约为 25 例/10 万人,女性约为 19 例/10 万人。
肥胖、糖尿病患者和患甲状腺疾病者的发病率较高。
解剖图源:肌腱韧带滑液囊临床治疗肘管位于肘关节后内方,为一纤维性骨性通道。
前壁为尺侧副韧带;后壁为 Osborne 韧带,该韧带由内上髁延伸至尺骨鹰嘴,与尺侧腕屈肌两头间的筋膜相连;内侧壁为肱骨内上髁及尺侧腕屈肌的肱骨头;外侧壁由尺骨鹰嘴、尺侧腕屈肌尺骨头构成。
尺神经在肘管内常见的潜在卡压部位有Struthers 韧带、Osborne’s 筋膜、内侧肌间隔、尺侧腕屈肌及筋膜、肱骨内上髁等。
发病机制肘关节完全伸直时,肘管容积最大,尺神经较松弛,但屈肘时尺神经被拉长,尺侧副韧带后束和斜束膨出,肱骨内上髁与尺骨鹰嘴之间的距离增加,肘管深度变浅,从而使肘管容积明显减少,内部压力显著升高,神经内压也同时升高。
当屈肘角度超过90° 时肘管内压力显著增大,长期极度屈肘可能导致尺神经缺血损伤。
病因1、陈旧性骨折肱骨内、外髁骨折和髁上骨折以及桡骨头骨折都可因畸形愈合产生肘外翻或其他畸形,使提携角增大、尺神经相对缩短,从而使尺神经受到牵拉、压迫和摩擦。
肱骨外髁骨折不愈合,肘外翻畸形明显2、肘关节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或类风湿病变侵及肘关节滑膜,使之增生肥厚,晚期引起肘关节变形、骨赘增生,从而亦可引起肘部尺管容积减小。
3、先天性因素如先天性肘外翻、尺神经沟变浅而致尺神经反复脱位。
肘外翻,图源:肌腱韧带滑液囊临床治疗4、其他长期屈肘工作,医源性因素引起的卡压,枕肘睡眠引起的「睡眠瘫」。
临床表现1、疼痛:位于肘内侧,亦可放射至环指、小指或上臂内侧,疼痛的性质为酸痛或刺痛。
2、感觉症状:先表现为环指、小指的刺痛、烧灼感,随后有感觉减退,最终发展到感觉丧失。
肘管综合征名词解释
肘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理学疾病,通常是由于肘部周围的神经受到压迫或损伤引起的。
该病症通常表现为手臂、手指和手掌的疼痛、麻木、刺痛和失去感觉。
在严重的情况下,肘管综合征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和手指失去功能。
肘管综合征的症状通常由于肘部周围的三条神经受到压迫或损
伤引起的。
这些神经是尺神经、正中神经和桡神经。
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神经可以自由地通过肘部,向前臂和手部传递信号。
然而,当肘部周围的组织发生炎症、肿胀或损伤时,这些神经就会受到压迫,从而导致肘管综合征的发生。
肘管综合征的症状包括手臂、手指和手掌的疼痛、麻木、刺痛和失去感觉。
这些症状通常在夜间和使用手臂时加剧。
在严重的情况下,肘管综合征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和手指失去功能。
如果不及时治疗,肘管综合征可能会导致长期的神经损伤和手部功能障碍。
肘管综合征的治疗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包括使用止痛药、抗炎药和物理治疗。
手术治疗通常包括解除肘部周围压迫神经的手术,并在必要时修复损伤的神经。
预防肘管综合征的最佳方法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避免过度使用手臂和肘部。
此外,及时治疗肘部周围的炎症和损伤也可以减少肘管综合征的发生。
总之,肘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理学疾病,通常由于肘部周围的神经受到压迫或损伤引起的。
该病症通常表现为手臂、手指和
手掌的疼痛、麻木、刺痛和失去感觉。
预防肘管综合征的最佳方法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避免过度使用手臂和肘部。
此外,及时治疗肘部周围的炎症和损伤也可以减少肘管综合征的发生。
神经卡压综合征|肘部肘管综合征01概述肘管综合征又称创伤性尺神经炎、迟发性尺神经炎、肘部尺神经卡压等,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尺神经卡压病变,也是最常见的上肢神经卡压症之一。
尺神经受压症状表现的患者,特别是肱骨外上髁骨折,可导致肘外翻畸形,从而引起尺神经的过度紧张和摩擦,使之受压。
同样,肱骨踝上骨折和内上髁骨折也可引起尺神经的损伤。
将肘部尺神经损伤分为原发性创伤后尺神经炎(骨折后即刻出现)、继发性创伤后尺神经炎(骨折数周后出现)、迟发性尺神经炎(骨折许多年后出现)。
至1957年,Osborne确定了尺神经卡压的概念。
Feindel和stratford将肘部尺神经区命名为“肘管”,将在此处发生的尺神经受压病变称为“肘管综合征”。
从此对肘管和肘管综合征的研究有了较广泛的开展。
02应用解剖肘管是由尺侧腕屈肌肱骨头、尺骨鹰嘴头之间的纤维性筋膜组织(弓状韧带)和肱骨内上髁髁后沟(尺神经沟)围成的骨性纤维性管鞘。
其前壁为内上髁,外壁为肘关节内侧的尺肱韧带,内侧壁是肘管支持带。
尺神经经肘管自上臂内侧下行至前臂屈侧,在尺神经沟内位置表浅,可触及其在沟内的活动。
正常情况下,鹰嘴和内上髁的距离变宽,肘管后内侧筋膜组织被拉紧,同时外侧的尺肱韧带向内侧凸出,肘管容积变小。
伸肘时,肘管的容积最大。
03病因病理引起肘管综合征的原因可分为内源性或外源性。
内源性神经卡压则是指由于各种解剖结构异常而导致的神经卡压,如struthers弓、滑车上肘肌、上臂内侧肌间隔、前臂深屈肌腱膜、肘管支持带、肱三头肌内侧头、肘部畸形(先天性或创伤后)、局部占位性病变(脂肪瘤、骨软骨瘤等)、肘关节骨性关节炎等,均可成为卡压尺神经的直接原因。
除了局部解剖结构对尺神经的影响外,肘部在做屈伸运动时,也可对肘管和肘部尺神经产生重要的影响。
屈肘时肘部尺神经更易受到卡压,其机制是屈肘时尺神经受到牵拉摩擦,使肘管内压力升高。
目前一般认为,尺神经受牵拉后内部张力的上升对神经内微循环造成影响,从而导致神经传导功能的障碍。
肘管综合征原因、症状及治疗
1.常见原因
肘管综合征是反复投掷动作引起的,因为这种动作导致肘部内侧过度屈曲和扭转。
这种损伤最常见于投曲线球的棒球投手、其他投掷运动员和高尔夫球手。
持拍类体育运动的运动员也容易遭受该损伤。
2.识别方法
这种损伤是尺神经(控制第四根和第五根手指的前臂神经)在经过肘部的尺槽时受到刺激或卡压导致的。
如果尺神经受到卡压,导致神经传导受阻或神经纤维(轴突)受损,运动员的小拇指和无名指外侧可能会出现麻木感,手内部肌肉也会发生萎缩和无力。
如果尺神经在肘管内受到卡压,运动员的肘部通常出现外翻畸形(肘部伸展时向外弯)。
手部肌肉无力的运动员无法捏紧拇指和小指。
3.治疗方法
短期治疗方法包括减轻炎症、休息和夹板固定。
医生可以开消炎药。
以自然的45度角用夹板固定肘部,从而减轻神经的压力。
治疗师可以拉伸前臂和手腕,以活动神经和显著减轻症状。
一旦肘关节疼痛和手部麻木消退,应该由专业的手部治疗师或职业治疗师来加强手部及其抓握力。
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手部无力更加严重,可能需要通过手术给神经减压。
在手术后,必须固定一段时间。
固定期结束之后,专业
治疗师将花多周甚至几个月来帮助运动员恢复手腕和前臂的力量。
他们会采用许多不同的技术来恢复运动员的力量,比如锻炼手部力量的重物和阻力带。
4.重返体育运动
只有肘部恢复无痛全范围活动,而且抓握力和前臂力量与另一侧的相等或接近受伤前水平时(如果主导侧的手受伤),投掷运动员才能重返体育运动。
运动员需要进行体育运动专项训练才能安全地重返体育运动。
/
肘管综合征最详细的介绍,肘管综合征是什么?
肘管综合征的简介
肘管综合征(cubital tunnel syndrome)是指尺神经在肘部被卡压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1957年,Osborne首先报告了此病并称之为迟发性尺神经炎。
1958年,Feined和Stratford称此病为肘管综合征。
肘管综合征的基本知识
是否属于医保:是
别名:迟发性尺神经炎,肘管综合症
发病部位:肘部、周围神经系统
传染性:该病不具备传染性
多发人群:多见于中年人尤以屈肘工作者
相关症状:神经疼痛、无力、上肢麻木
并发疾病:肘外翻
肘管综合征要去什么医院,怎么检查治疗
就诊科室:骨科、针灸科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 —— 8000元)
治愈率:80%
治疗方法:中医理疗、药物、手术治疗
相关检查:肌电图、普通透视检查(透视)
文章来自:39疾病百科 /zgzhz/jbzs/。
综述精选:上肢3大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1)——尺神经管综合症上肢的周围神经可在多个解剖位置受到卡压,并可在卡压后表现出肌力减弱、感觉异常以及疼痛等功能障碍。
正中神经在腕部受到卡压,即表现为腕管综合征;而在肘部受到卡压,则表现为肘管综合征。
除了上述两种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骨科医师还需要熟悉其它少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从而更好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
本文将介绍尺神经、桡神经和正中神经在上肢所出现的相对少见的卡压综合征,主要从神经及其走行部位的解剖特点、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相应的治疗进行介绍。
尺神经管综合征尺神经最常见的卡压部位是肘部,可出现肘管综合征;尺神经也可在腕部的远端出现卡压,即尺神经管综合征。
与在肘部卡压相似,尺神经在腕部远端卡压可出现手和手指的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小指、环指尺侧半)。
尺神经管综合征在解剖上呈现的重要临床特征可将其与肘管综合征区分开来,因为尺神经在进入腕部的尺神经管前就分成手掌支和手背支,而主干则继续下行。
出现肘管综合征的患者可表现为肌肉萎缩、无力,可导致手部无力、功能障碍;而尺神经远端受卡压(尺神经管综合征)的患者,患者的尺侧腕屈肌、控制小指、环指的指深屈肌(FDP)这些肌肉的肌力可以正常,但是却更常出现爪形手畸形。
尺神经远端卡压可单独出现也可与近端卡压同时出现,若近端、远端同时出现卡压,则近端卡压的临床表现可掩盖远端卡压的表现。
1解剖1861年,Guyon最先对尺神经在腕部的卡压进行描述,即在尺神经通过腕部一个三角形间隙时可出现卡压症状,该间隙也被称为Guyon管或尺神经管。
随后学者按照尺神经的走行及解剖特点将该间隙分为3个区域,尺神经在不同区域卡压可出现不同的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反过来说,医生可根据患者的不同主诉、检查来推断卡压的部位。
尺神经管长约4~4.5cm,起自于腕掌侧韧带近端边缘(图1),并延伸至小鱼际肌腱弓处,其边界并不恒定,多在豌豆骨和钩状骨之间,此外尺动脉也走行与尺神经管中。
肘管综合征概述肘管综合征是因各种原因导致肘部尺神经受压,从而出现的尺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
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多与肘部慢性反复劳损及软组织退行性改变有关。
尺神经来源于臂丛C7~T1是内侧束的主要延续,尺神经内感觉纤维和运动纤维比例接近,它在肘管内下行,肘管是尺侧腕屈肱肌、肱骨头、尺骨鹰嘴之间的纤维性筋膜鞘和肱骨课后沟形成的骨性纤维鞘管。
就诊科室骨科、手外科是否医保是英文名称elbow tunnel syndrome疾病别称迟发性尺神经麻痹、迟发性尺神经炎是否常见是是否遗传否并发疾病手术后患者可并发肘关节僵硬、肘关节不稳治疗周期3~6个月临床症状小指及环指尺侧半皮肤感觉麻木或刺痛,小指无力、不灵活,手部肌肉萎缩好发人群成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常用药物甲钴胺常用检查X线检查、MRI、肌电图检查疾病分类轻度尺神经纤维支配区感觉异常或减退,患者主观两点辨别觉无异常,无肌肉萎缩现象。
中度患者的捏力和抓握力减弱,但无肌肉萎缩,夹纸力可能出现异常,McGowan 2B级可有3/5的患者会出现肌肉萎缩和肌肉无力现象。
重度患者两点辨别觉异常(大于6mm ),出现严重的肌肉萎缩和感觉障碍,夹纸力异常。
根据病因进行分类可分为•急性和亚急性外部压迫。
•占位性病变或尺骨轴外移(肘外翻)引起的慢性内部压迫。
病因肘管的各种结构和形态异常均可使尺神经受到卡压,肘管综合征多见于成年人,15岁以下儿童非常少见,男性多于女性,数月或数年前可有创伤史。
多发于睡眠习惯不良、长期伏案工作、长期体力劳动者。
主要病因肘外翻是最常见的原因,幼时肱骨髁上骨折或肱骨外髁骨骺损伤,均可发生肘外翻畸形。
此时尺神经呈弓弦状,被推向内侧使其张力增高,肘关节屈曲时张力更高,如此在肘管内反复摩擦,即可产生尺神经慢性创伤性炎症或变性。
肘外翻程度轻者可在数十年后发病,故称为迟发性尺神经炎,而程度重者1~2年内即可发病。
尺神经半脱位因先天性尺神经沟较浅或肘管顶部的筋膜、韧带结构松弛,在屈肘时尺神经易滑出尺神经沟外,这种反复滑移使尺神经受到摩擦和碰撞而损伤。
肘管综合症肘管综合征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肘部尺神经受压。
以往将尺神经病变都简单的归结为肘外翻引起的“尺神经炎”。
事实上,尺神经病变主要是继发于肘部的慢性损伤。
1957年,Osborne确定了尺神经卡压的概念,称之为“迟发性尺神经炎”。
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大多与肘部的慢性反复劳损和软组织退行性变有关。
Feindel及Stratford将肘部尺神经区命名为“肘管”,将其区域内出现的一系列以尺神经症状为主的综合征命名为“肘管综合征”。
一、病因由于肘部解剖结构的特殊性,任何破坏肘管结构,压迫、牵拉或摩擦该部尺神经的因素,均可导致肘部尺神经发生病变,与肘管综合征相关的因素包括:1.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酒精中毒等均可增加神经对卡压的敏感性。
由于神经受到慢性蓄积性损害,可出现局部缺血和感染,引起肘管综合征的发生。
2.尺神经反复性脱位或半脱位屈肘时尺神经向前滑脱,伸肘时向后滑脱,反复滑脱,摩擦、挤压可导致尺神经炎。
3.肘部骨关节病变退行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核性滑膜增厚、韧带挛缩变形、骨赘形成等;感染性关节炎、滑膜骨、软骨炎等。
4.急性卡压或直接损伤,如肱骨远端骨折或肘部脱位畸形引起的卡压;肘外翻、肘内翻、畸形骨愈合、创伤后骨不连、异位骨化等。
陈旧性创伤,如肱骨内上髁骨折不愈合、肘外翻等。
5.占位性病变肘部脂肪瘤、腱鞘囊肿、肱骨内上髁肿瘤、血友病血肿等,均可压迫及刺激尺神经。
6.肌肉易位或异常尺侧腕屈肌在肘部向肱骨外上髁反转,肱三头肌异常。
7.蓄积性肘部损伤常见于腱盘操作员,垒球投手。
8.医源性因素麻醉后引起的麻痹。
二、临床表现和检查(一)临床症状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常同职业有关,如计算机操作者,自动生产线装配工等伏案工作并受肘部外来压力者。
肘管综合征的起病缓慢,但有创伤史的肘管综合征患者常于外伤后几周开始出现尺神经受压的症状。
肘管综合征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尺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早期可无感觉异常,随活动量增加症状之间加重,患者常诉环、小指麻木不适,刺痛感、麻刺感或蚁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