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基本法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85.00 KB
- 文档页数:7
作者: 郑玉奇
出版物刊名: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页码: 85-87页
主题词: 《澳门基本法》 香港基本法 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央人民政府 《中葡联合声明》 国际人权公约 葡萄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一国两制” 司法机关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澳门基本法》)的起草工作正式开始于1988年9月,历经4年多时间之后,1993年3月31日,在八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获得通过,并在同一天由江泽民主席签发主席令公布。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香港基本法》)相比,同为“一国两制”下杰作。
基本法和普通法的区别
基本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以巩固国家根基稳定为目的的法规,如宪法等。
普通法是有关公民权利义务和社会生活稳定的法规,如民法。
基本法法律效力高于普通法。
基本法是人大制定,普通法是人大常委会制定。
扩展资料
什么是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特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以保障国家对香港、澳门的基本方针政策的实施。
什么是普通法
普通法是根本法之外的其他法律。
普通法不得和根本法相抵触。
有多种含义:在中国,通常指次于宪法(根本法)的一般法律;或者指对全国一致适用的法律,如民法、刑法等,是与特别法(即仅对特定身份的人、特定事项、特定时间或特定地区适用的'法律)相对称。
在西方国家的法学中,普通法是指最早在英国12世纪左右开始形成的一种以判例形式出现的适用于全国的法律。
浅析澳门特区司法制度与其他地区司法制度的比较论文摘要:澳门特区与香港特区都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其司法机关均自成体系,但是两地在司法机关的范围、法院体系、审判原则、法官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
澳门特区司法制度与内地司法制度都是有关行使审判权和法律监督权的制度,但从本质上看,前者是资本主义的司法制度,后者则是社会主义的司法制度,它们在具体制度方面既有共性,又有差别。
在澳门即将回归祖国之际,探讨澳门特别行政区与我国其他地区司法制度的异同,对于深入理解“一国两制”的方针具有现实意义。
一、澳门特区司法制度与香港特区司法制度的比较澳门特别行政区与香港特别行政区都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其司法机关均自成体系。
但是,由于法制传统的不同,两地在司法制度上存在着不少差异。
(一)司法机关的范围不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只包括各级法院,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除各级法院外,还包括检察院。
香港原有的司法体制是以英国的司法体制为母本的。
由于英国历来是将刑事检控职能归于行政系统,不设立独立的检察机构。
因此,在原香港,主管刑事检控的机关一直属于港英政府的律政司管辖。
这样,根据中英联合声明关于原在香港实行的司法体制,除因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而产生的变化外,予以保留的精神,香港基本法所规定的司法机关就只包括法院,而行使检察职能的律政司仍旧纳入行政系统之列。
澳门现行的司法体制则是建立在葡萄牙的司法体制基础之上的。
葡萄牙设有独立的检察官公署,检察官公署作为司法机关的组成部分,享有自主权和法律规定的检察职能。
秉承葡萄牙司法体制的传统,澳门不但有检察院的设置,而且检察院被列入司法系统。
这样,澳门基本法仍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司法组织中设立检察院,检察院得立于其他机关之外。
(二)法院体系的不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院体系,一方面是按地区设立的,另一方面又按法院的功能设置。
在地区一级,设立有裁判司署法庭和区域法院;在全港范围内设立了一个高等法院,在高等法院之上,设立有一个终审法院。
基本法、法治與香港的優勢陳兆愷法官終審法院常任法官基本法的作用•履行《中英聯合聲明》國際承諾•實踐一國兩制方針,成立香港特區•保障香港特區的地位和原有制度基本法的性質•《中英聯合聲明》的延續•中國全國法律之一•香港特區的憲法基本法重要條文•「一個國家,兩種制度」(BL 序言)•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司法權、終審權(BL2)•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BL5, 43 -104)•普通法制度予以保留(BL 8, 18)•權利和自由-受法律保護、《基本法》保障(BL 24 -42)香港的優勢•具優勢原因:–完善法律制度–法治基礎穩健•法律制度維護和鞏固法治•法治通過法律制度得以彰顯法律制度•“一國兩制”容許不同制度,BL有所規定(BL 序言,1 -11)•法律制度:包括法律,制定、執行及詮釋法律的機關法律明確肯定及人人可得知•法律必須:–相當確定,可合理得知,易於理解–清晰及公開地述明或頒布–不得藉行政機關的行爲或行政指令隨意更改–權利、自由及財產均依法受到保障(BL 6,38)(BL 39引入國際公約,包括人權公約成為BOR)–非經恰當地落案起訴及依法確定有罪,不得受到懲處(BOR 11(1))•明確肯定及人人可得知–可免受任意作爲及壓迫的影響–可知其權利和責任,了解何事可為不可為,可預知違法後果(BL 42)–律師可提供法律意見(BL 35, BOR 11)•投資者在港營商更感安心•是衡量法律是否合法的準則之一•法律不明確肯定,不得被控或定罪[古思堯訴香港特別行政區];[岑國社(2002)]法律制定•法例的制定或修訂:–必須通過周詳的立法程序–過程必須公開–通過諮詢,公開辯論,公衆參與•立法機關主職立法:–具透明度,負責任,有效履行職責(BL 73)•行政機關主職行政及執行法律:–不能藉行政行爲或指令訂立新法例,更改現有法例–附屬立法:法例訂明賦予行政機關(政府部門)訂立附屬法例權力•附屬立法:–經法例授權行使權力–不可沒有諮詢,秘密行使–不得越權,不得與賦權法例相抵觸•法例更改不具追溯效力,除非明文規定或因必然含意獲准許[内地的情況]法庭程序及法庭裁決(BOR10)•法庭程序須公開進行,除非有合理理由或情況特殊•獨立無私的法庭公正公開審訊•法庭須公開宣布及公布裁決,讓大衆得知有關裁決•判決書須列明充分理據•設上訴制度:引用確立的原則處理上訴,裁決成案例具約束力•刑事司法制度,尤其是無罪假定,受BL及BOR 保障•目的:–法庭程序公開進行,裁決受公衆監察–使人對司法工作及整體制度產生信心–不單要秉行公義,更要讓人看到公義得到彰顯[內地法院]法治•“法治”與“依法治國”概念不相同[內地採納依法治國原則]•“依法治國”可在合法制定的法律範疇內運作良好,但仍會被批評為行事不合理,甚或是壓迫•“法治”定義‐在案例、成文法、BL,沒有列明•法治的概念:–沒有人凌駕於法律之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般層面:人人均須遵守法律,尊重法律–體制層面:政府必須依法行事,均須有法律依據–所有政府行爲合法性的爭議,由獨立法庭裁決•整體來説,香港市民都奉公守法,將糾紛和不滿交由法庭裁決–居民有權向法院提起訴訟(BL 35)–刑事案件的被告有權得到法律協助(BOR11(2)(e))–就政府行爲或具爭議性的法例,可藉司法覆核提出質疑,審核有關行爲是否合法,有關法例是否合符憲法(BL 35(2))法治作爲一種體制•權力分立(或稱三權)–避免權力集中,容易引致濫用權力–行使“政府”的職能,由不同機關執行: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及司法機關,執行各別的功能,均獲賦予必需的權力(BL 59-65; 66-79; 80-96)–職能的分工,取決於每個國家各別的政治架構或司法權限,關鍵在能否互相制衡–法治的穩固程度取決於制衡機制的成效司法獨立•司法機關角色:–審理市民之間及政府與市民之間的爭議(BL 84)–須公平公正,獨立於立法機關及行政機關(BL 85)–通過司法覆核,監督立法機關及行政機關的行爲–决定行政機關行爲是否合法,及所依據的法例是否合憲–並不可改寫被質疑的法例條文,或以裁決取代行政決定[e.g. 入境事務處決定][内地情况]•司法獨立的兩個層面:–集體獨立或體制獨立,不受行政機關及立法機關干涉–個人獨立,法官執行司法工作作出裁決時,不受干涉•法官及司法人員委任/免職:–獨立法定組織(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BL 88)–任期受保障,只有在無力履行職責或行為不檢,經首席法官任命的審議庭的建議,才可被免職(BL 89)[內地情况]法治作為一種文化•法治對社會繁榮安定至爲重要•市民及政府對維護及維持法治必須有承擔,否則法治毫無意義•法治受社會人士,立法、行政及司法機關普遍尊重•回歸前後,尊重法治的文化得到培養、發展及加強•教育水平及對法律權利及責任意識很高[內地情況]香港面對的挑戰•優勢漸失:內地經濟日趨繁榮,橋樑角色慢慢消失•真正挑戰:是維持法治體制及文化削弱法治的危機?•部份人士不尊重法律,漠視法紀,訴諸暴力,違反法律,干預他人權利,會否削弱法治?•要求法院就政治、社會及經濟問題作出裁決越來越多,會否影響市民對法院的信心?•根據BL 158 釋法對法治所帶來的影響,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法律程序結束前,不當地表達意見,會否對法庭施加不必要的壓力?。
港澳管理制度差异在西方的视野中,中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是显然特殊的地区。
它们在中国大陆经济体系中被看做是重要的门户,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允许保留其经济和政治的特殊性。
这种特殊性,也被体现在其政治、法律、金融等多个方面。
而正是这种特殊性,也使得香港和澳门的管理制度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
下面我们将从政治、法律和金融等多个方面来探讨这些管理制度的差异。
一、政治制度的差异1. 行政长官制度:香港:香港的行政长官由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产生,然后由中央政府主席批准任命。
他是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
行政长官在内地时代经过中央政府主席任免,由构成的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推举。
行政长官任期为5年。
澳门: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也是由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
他是由构成的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推举。
行政长官也是由中央政府主席任免,任期也是5年。
虽然两地行政长官的产生方式有所不同,但是行政长官在各自地区其实都具有很大的行政权力。
他们有权发表法定解释,特赦或减轻刑事处罚,行使刑事审判权;批准议会通过的法律;使议会通过法律的处理条文等。
2. 立法机构:香港:香港的立法机构为特别行政区立法会。
它主要由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组成的行政局、协助行政长官行使职权的特别行政区一切处理公共事务及执行处和特别行政区部长组成。
立法会有70个席位,它由地区直选(40席)、功能组别(30席)产生。
澳门:澳门的立法机构为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
它主要由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组成的特别行政区政府、监督特别行政区政府行政部门的立法会和监督特别行政区政府财务的澳门财政监察单位组成。
立法会有33个席位,它由行政长官任命产生。
二、法律制度的差异1. 司法独立性:香港:按照《基本法》规定,行政机构不干涉法院司法权的独立性,法院实行独立的行政权。
法院不受任何干涉,可在法律范围内独立裁决争议。
法官受法律保护,法官与行政人员分开,行政官员与司法官员(包括主审法官)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
与基本法对应的概念
与基本法对应的概念有以下几个:
1. 宪法法律地位:基本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根本法律。
2. "一国两制":基本法确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继续保持原有的
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宽松法治和高度自治的制度安排。
3.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组织和职权:基本法规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组织结构和职权,明确了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机关的职责和权力范围。
4. 公民权利和自由:基本法保障了香港居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包括言论、新闻、出版、结社、示威等自由,以及选举权和权利等。
5. 香港特别行政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基本法规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包括特别行政区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机制,以及中央政府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保障和支持。
以上是一些与基本法对应的概念,它们体现了基本法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制度安排和权力分配的规定,并保障了香港居民的基本权益。
作者: 韦华腾
作者机构: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法学部
出版物刊名: 岭南学刊
页码: 81-84页
主题词: 香港;澳门;基本法;比较研究;法律差异;立法机关
摘要:由于回归前的香港法律,追随英国法制,属普通法系;回归前的澳门法律,追随葡萄牙法制,属大陆法系;回归后港澳分别继承自己的法律传统和保留不与基本法相抵触的法律制度,故使回归后各自实行的法律制度仍然存在差异,此外,港澳两地的政治体制,包括行政长官的职权、检察机关的性质与地位、法院的设置等,经济政策也存在差异。
港澳基本法比较徐静琳香港基本法与澳门基本法,是中国独有的两部全面体现“一国两制”方针的宪法性法典。
两部基本法以其特有的风格使人耳目一新:法典蕴含的理论内涵和时代精神,反映了中国特色的立法指导思想;法典在条款内容和体例结构上的和谐统一,显现了创新的立法技术。
两部基本法所确立的特别行政区基本制度,运作在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主体的中国法律秩序下的不同法域,既有共同之处又各具特色。
正是这些同一性和多样性,构成了港、澳基本法的可比性。
本文试图从比较法的视角,探讨“一国两制”构想与港澳实际结合的法律典范,以期引发对基本法理论和实践的法理思考。
基于共同的立法精神中国的宪政制度反映出与其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相一致的特点。
有关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宪制规定,均由国家根本大法确认,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
国家立法权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各地方行政区域不允许存在有关基本制度的例外规定。
八十年代以后,应和平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之需要,在一般行政区和民族自治地方之外,又设立特别行政区,这是中国宪政制度及其理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
从立法依据而言,基本法源于宪法。
宪法明确规定,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
宪法第31条和第62条规定了为实现和平统一祖国而设立特别行政区的条款。
第31条订明:“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在实现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进程中,中国政府在中英联合声明以及中葡联合声明中阐明:国家对港、澳的基本方针政策将以“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之,并在五十年内不变”。
可见,制定基本法,旨在以基本法律的形式规定特别行政区制度,具体体现“一国两制”方针,保障国家对香港和澳门的基本方针政策的实施。
就调整内容而言,基本法属于宪法性法律。
基本法将国家对港、澳的基本法方针政策法律化、制度化,具体规定为中央和特区的关系、居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文化和社会事务、对外事务等内容。
基本法与特别行政区管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香港和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拥有高度的自治权。
这当然离不开《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与实施。
基本法是一部为了保障特别行政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宪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基本法对特别行政区管理的影响和重要性。
首先,基本法为特别行政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管理模式。
根据基本法,特别行政区拥有较高程度的自治,并享有保留所有权力,除法律规定外,不受其他行政区的干涉。
这意味着香港和澳门在经济、教育、法律和社会事务等方面可以自主决定并制定政策。
基本法为特别行政区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权,以适应特定的地理、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
其次,基本法确保特别行政区有一个独立的司法体系。
根据基本法,香港和澳门都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并在其特别行政区内独自拥有并维持法院和其他司法机构。
这意味着香港和澳门可以自主审判所有属于其管辖范围内的案件,并与中央司法体制相独立。
这种独立的司法体系保障了特别行政区的法治和公正,使其能够独立地制定和执行法律。
此外,基本法还规定了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机制。
根据基本法,特别行政区应尊重并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如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
基本法确保了特别行政区的公民在法律保护下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参与政治和社会活动,并享有私人财产权利。
这种保障机制是特别行政区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关键组成部分。
然而,尽管基本法为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提供了广泛的管理自主权和独立性,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些人担心基本法的权威性和可持续性,认为中央政府会干涉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并限制其自主管理。
此外,一些人也质疑基本法是否能够在特别行政区的发展中保持与时俱进,并适应日益复杂和多变的社会经济环境。
在面对这些挑战和问题时,我们应该继续做出努力,加强基本法的认知和实施,以确保特别行政区的稳定和发展。
这可以通过加强对基本法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基本法意识,并鼓励特别行政区政府与中央政府合作,共同推进特别行政区的管理和发展。
基本法与港澳自治港澳地区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都有较大的自主权。
这些自治权的基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简称为基本法。
基本法确保了港澳地区的独特性和发展模式,旨在维护港澳地区的稳定繁荣。
基本法作为一部宪法性法律文件,规定了港澳地区的制度和运作方式。
它明确了港澳地区维护国家安全、政治体制、经济制度、社会事务、外交事务等基本制度的原则和框架。
基本法的制定和实施既是对港澳地区特殊地位的承认,也是对国家统一和原则的确立,确保了港澳地区的独立性和自主权。
基本法的制定和实施体现了一国两制的原则。
这一原则旨在保持港澳地区的高度自治,同时保持对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坚定支持。
一国两制原则的成功实践,不仅对港澳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世界各国的合作具有示范作用。
基本法是港澳地区的法律基石,为港澳的自治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
基本法明确了港澳地区享有的权力和责任,保护了港澳居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基本法还规定了港澳特别行政区的政府组织和运作方式,确保了政府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基本法的制定和实施使港澳地区成为一个高度自主和相对独立的地区,具有较大的自主权。
港澳地区的自治权力充分体现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
在政治方面,港澳地区享有保留一些国家权力以外的行政、立法和司法权力。
港澳地区有权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各级政府机构、以及法律制度和司法体系。
在经济方面,港澳地区享有经济管理的自主权,包括自主管理和利用土地、自主制定经济政策等。
在社会领域,港澳地区享有自主权来管理和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社会福利等领域。
基本法的实施促进了港澳地区的持续繁荣和发展。
港澳地区作为国际金融、商贸和航运中心,其独特的经济模式和法治环境给予了它们巨大的竞争优势。
基本法的保障和支持使得港澳地区能够自主制定经济政策,积极发展国际贸易和金融,吸引外资和人才,推动了港澳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澳门基本法与香港基本法的五个不同之处
佚名
【期刊名称】《产经评论》
【年(卷),期】1999(000)012
【摘要】一、土地问题.按照澳门现行法律,土地原则上属澳葡政府所有,但由于历使的原因约有10%的土地属于私人所有.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澳门基本法第七条在规定土地属国家所有的前提下,承认并允许保留一部分私有土地.二、保护土生葡人利益问题.目前澳门有1万多世代居住在澳门的葡萄牙人和他们与当地中国居民通婚所生的子女,俗称土生葡人.这些人虽然都能说流利的广东话,但上学学的是葡萄牙文,继承了葡萄牙的文化传统,按葡萄牙方式生活.澳门在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下,一直把葡文作为唯一的官方语言,因而土生葡人大多担任公务员或从事律师等职业,在澳门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享有特殊的地位.他们人数虽然不多,但对澳门的稳定和发展的影响程
【总页数】1页(P41-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1.9
【相关文献】
1.简述澳门基本法与香港基本法的大同小异 [J], 钢铁;炎君;
2.香港基本法与澳门基本法之比较谈 [J], 李桂鑫
3.澳门基本法的司法适用研究——与香港基本法司法适用的比较 [J], 杨晓楠;;
4.澳门基本法与香港基本法差异研析 [J], 范前锋
5.《澳门基本法》与《香港基本法》之比较 [J], 郑玉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澳门基本法的司法适用研究——与香港基本法司法适用的比
较
杨晓楠
【期刊名称】《港澳研究》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回归后澳门法院审理了一系列基本法案件,但与香港法院相比,受到关注较小。
两部基本法在指导思想、框架结构、具体条文等方面有较多相似之处,但受历史传统、社会现实、法律条文、司法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两地法院在基本法适用方面情况相差甚远,且较少存在交集。
与香港相比,澳门基本法适用存在案件数量相对较少、说理部分较简短以及更多参考内地法律实践与法学理论等特点。
比较两个特区法院确立"违反基本法审查制度"中的若干异同点,对于更好理解澳门基本法司法适用中的两个关键问题以及推进基本法实施不无裨益。
【总页数】11页(P49-58,95)
【作者】杨晓楠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中国法学会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1.9
【相关文献】
1.侵权法上公平责任的适用:立法与司法的比较研究——对《侵权责任法》第24条之理解 [J], 王宗涛
2.法律适用中的司法解释权问题研究——以比较法为视野 [J], 汤晓江
3.营利性民办学校终止的法律适用研究——以《民促法》与《公司法》《破产法》的比较为进路 [J], 任海涛;徐涛
4.香港及澳门特别行政区法院合宪性司法审查与比例原则适用之比较研究 [J], 陈弘毅;罗沛然;杨晓楠;;;;
5.香港基本法司法适用的样态及检讨——基于对香港终审法院中文判案书的文本量化研究 [J], 杜维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1篇一、引言港澳法律体系是指香港特别行政区(简称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简称澳门)各自的法律制度。
这两个地区在回归祖国后,根据“一国两制”的原则,保持了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同时实行与内地不同的法律体系。
本文将概述港澳法律体系的基本情况,并探讨其适用范围。
二、港澳法律体系概述1. 香港法律体系香港法律体系属于英美法系,主要分为普通法和衡平法。
普通法源自英国,主要依靠法官在审判过程中形成的判例;衡平法则强调公平、正义,主要依靠法官的裁量权。
(1)立法机关:香港立法会,负责制定和修改法律。
(2)行政机关:香港政府,负责执行法律。
(3)司法机关:香港终审法院、高等法院、区域法院等,负责审判案件。
2. 澳门法律体系澳门法律体系属于大陆法系,主要借鉴葡萄牙法律体系,同时融合了中国法律传统。
澳门法律体系包括宪法、民法典、刑法、商法等。
(1)立法机关:澳门立法会,负责制定和修改法律。
(2)行政机关:澳门政府,负责执行法律。
(3)司法机关:澳门终审法院、初级法院等,负责审判案件。
三、港澳法律适用范围1. 香港法律适用范围(1)香港本地居民:香港本地居民在本地发生的民事、刑事、行政等案件,均适用香港法律。
(2)香港非本地居民:香港非本地居民在香港发生的民事、刑事、行政等案件,均适用香港法律。
(3)国际案件:香港法院有权审理涉及国际争议的案件,如国际贸易、海事等。
2. 澳门法律适用范围(1)澳门本地居民:澳门本地居民在本地发生的民事、刑事、行政等案件,均适用澳门法律。
(2)澳门非本地居民:澳门非本地居民在澳门发生的民事、刑事、行政等案件,均适用澳门法律。
(3)国际案件:澳门法院有权审理涉及国际争议的案件,如国际贸易、海事等。
四、港澳法律与其他法律的关系1. 与内地法律的关系港澳法律与内地法律在性质上存在差异,但在实际运行中,两者仍存在一定的联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香港基本法与澳门基本法之比较谈2009第2期(总第96期)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JournalofChangchunFinanceCollegeNo.2,2009SamNo.96香港基本法与澳门基本法之比较谈李桂鑫(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广东揭阳522000)[摘要]基于香港,澳门两部基本法的制定具有共同的立法依据和历史背景,两部基本法存在一些相同点,因为两地实际情况存在差异,两部基本法又有许多不同点.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两部基本法,必须了解两部基本法之间的异同点.[关键词]一国两制;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一致性;差异性(中图分类号]DF92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671(2009)02.0082—04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据宪法制定的,在我国政府分别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时正式实施的全国性基本法律,它们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核心地位.由于国家对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一致,两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及历史传统也具有基本的共性,两部基本法的基本原则,整体结构和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但由于两地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两法又存在着许多差异.一,两部基本法的一致性表现(一)基本结构上的一致性两法在基本的体例结构方面几乎完全一致:首先都是''序言"部分,两法的第一章至五章分别都为"总则","中央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关系",'倨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政治体制","经济",第七章至第九章同样为"对外事务",''本法的解释与修改", "附则"."在条文的最后,两法同样是三个附件.(二)内容上的一致性1.指导思想相同.两法都以"一国两制"为指导思想,并正确处理了"一国"与"两制"的关系.两部基本法明文规定,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明确了"一国"与"两制"的关系,确立了中央的权力和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也表明了香港,澳门特区与国家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2.立法依据相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整体上仍适用于港澳特别行政区,是两个基本法的立法依据.两法序言的第三段第一句都明确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特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围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险另外,两法还都规定只有宪法才是基本法的立法依据;基本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基本法修改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高度自治权相同.在总则部分,两法同样都明确规定特别行政区是国家不可分离的部分;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不实行社会主义的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由永久陛居民组成;保护私有财产权;原有法律基本保留等.4.政治体制相同.两法都从有利于特别行政区的稳定发展,兼顾社会各阶层利益,循序渐进地发展民主制度的原则出发,制定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之间既互相配合又互相制衡的原则,行政和立法相互配合,相互制约.b第四章《政治体制》,都对这种制衡机制作了规定.主要体现在:第一,行政对立法的制约,行政长官在立法程序上可以拒绝签署,以及解散立法会.第二,立法对行政的制约,行政长官对立法会负责并报告工作,立法会有权提出[收稿日期]2009—05—10[作者简介]李桂鑫(1974~),男,广东揭阳人,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高级政工师,法学讲师.2009年第2期李桂鑫:香港基本法与澳门基本法之比较谈83对行政长官的弹劾案,行政长官如与立法会不协调,依法必须辞职.5.经济制度相同.两法对两个特别行政区实行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作了相同的原则规定.按照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的原则,致力于维护和保障资本主义的私人所有权,明确地落实了"一国两制"的方针,确保"两制"的承诺得到落实.此外,还对特别行政区的财税政策,财政预算制度,货币金融制度,外汇政策,自由港政策,对外贸易政策,船舶登记,民航和航运政策,以及跨越回归的合法土地契约的承认和保护等问题作了相似的规定.二,两部基本法的差异性表现据有关专家统计,两部基本法明显不同的地方有七十多处,约占澳门基本法条文总数的51%,占香港基本法条文总数的46%左右.(一)结构上的差异1."宣誓效忠"一节的差异.澳门基本法一个明显的差异就是其第四章由七节五十八条组成,比香港基本法多加了"宣誓效忠"一节.因为在签署中葡联合声明时,葡萄牙方面提出的备忘录实际上承认了双重国籍,而我们国家却向来不承认双重国籍, 在备忘录中也有清楚说明.凶此,为了解决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主要官员,立法会主席,终审法院院长,检察院院长的国籍问题,特别增设了第四章第七节,明确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主要官员,立法会主席,终审法院院长,检察院院长在就职时,除按本法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宣誓外,还必须宣誓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2."经济"一章的差异.香港基本法第五章《经济》在结构上分四节,分别是"财政,金融,贸易和商业","土地契约","航运","民用航空"等;而澳门基本法第五章《经济》却只分条不分节.这是由两地在航空业方面的实际情况不同而决定的,香港是国际着名的航空中心,航空业相当发达;而澳门的航空业在当时还不是很发达.另一原因是因为澳门基本法吸收了香港基本法的经验,尽量简约,留有余地以避免因情况的变化而导致基本法的经常修改.(二)内容上的差异1.关于土地和自然资源的规定不同.澳门基本法承认和保护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前已依法确认的私人土地的所有权.它在第七条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境内的土地和自然资源,除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前已依法确认的私有土地外,属于国家所有……".…而香港基本法第七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境内的土地和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这是因为香港的土地一直都属于国家,而澳门则存在属于教会的土地以及清政府批给私人的土地.澳门基本法在制定时,考虑到保持澳门原来的土地和自然资源所有权制度不变,所以作了有别于香港基本法的规定.2.关于保留原有法律的规定不同.两法虽然都规定原有的资本主义法律基本不变,但由于香港和澳门地区原有的法律分属两个不同的法系,澳门属大陆法系,所实行的法律,法令,行政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都是成文法;而香港则属英美法系,所适用的法律是普通法,衡平法,条例,附属立法和习惯法, 判例法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澳门基本法第八条规定:"澳门原有的法律,法令,行政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予以保留."…而香港基本法第八条规定: "香港原有的法律,即普通法,衡平法,条例,附属立法和习惯法,……予以保留."二者在表述上是明显不同的,且这些原属不同法系的法律制度及其名称也将在特别行政区保留基本不变.3.关于防务问题的规定不同.香港基本法十四条明确规定:"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防务.……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必要时,可向中央人民政府请求驻军协助维持社会治安和救助灾害……驻军费用由中央人民政府负担."懊门基本法中则没有关于驻军的具体规定,仅在其第十四条原则性地规定了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防务.这是由于中英联合声明和中葡联合声明在驻军问题上的不同规定所致.4.关于行政长官的规定不同.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行政长官参选条件的规定不同.香港基本法规定,担任行政长官者,不得具有外国居留权,这是参选行政长官者必须具备的一个前提条件.按照澳门基本法的规定,行政长官只需在任期内不得具有在外国的居留权,而没有把"在外国无居留权"作为当选任职的资格.因为在澳门居民中约有10多万人持有葡萄牙护照,取得这张护照,就意味着取得葡萄牙共和国的国籍和在葡国的永久居留权.如果以有原外国居留权作为参选行政长官的先决条件,那就剥夺了四分之一的澳门居民参选行政长官的资格. 第二,行政长官产生办法的规定不同.香港基本法第四十五条第二款规定:'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际情况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而规定,最终达到由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员会按民主程序提名后普选产生的目标".澳门基本法只是附件一中说明,"二零零九以及以后,行政长官的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总第96期产生办法如需修改,须经立法会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多数通过,行政长官同意,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批准".5.关于立法会的规定不同.在立法会问题方面的规定上,两法存在一些明显区别:第一,立法会组成方面,香港基本法规定非中国籍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可当选立法会议员,但所占比例不得超过立法会全体议员的20%;澳门基本法则只规定澳门特区立法会议员由该特区永久性居民担任,对非中国籍的永久性居民所占的比例没有作出限制性规定.第二, 立法会产生办法方面,香港基本法规定其立法会由选举产生,澳门基本法则规定该区立法会多数议员由选举产生,少数议员为委任议员.第三,立法会职权方面,澳门基本法规定立法会有权审议政府提出的预算执行情况,有权批准由政府承担的债务,而香港基本法则无此规定.6.关于行政机关的规定不同.两法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行政机构设置上有不同规定:首先,香港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设"三司"(依次为政务司, 财政司,律政司)和各局,处,署,不设'厅";澳门基本法则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设司,局,厅,处,不设''署". 其次,对检察机关的定性不同.香港基本法第六十三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律政司主管刑事检察工作,不受任何干涉."这就把检察工作定性为行政工作,把检察机关归人行政机关.香港回归前,香港律政司的办事机构是律政司署,负责香港一切检控事宜.律政司署下辖民事检察科,刑事检控科和法律草拟科等四个科.可见香港对检察机关的定性与归类沿用了传统的做法.澳门基本法则把检察机关定性为司法机关,并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检察院行使法律赋予的检察职能,不受任何干涉."这也与澳门的法律传统有关.澳门回归前,设澳门检察厅和澳门检察官公署,均为澳门政府司法机关.前者的主要职责是对澳门政府各部,公务员和居民是否遵守法律行使检察权;后者隶属于葡萄牙检察院,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派驻检察官到刑事起诉庭执行检察职务,并对澳葡政府各部门公务员及居民是否遵守法律行使检察权.7.关于司法机关的规定不同.两法对司法机关的规定有很大差异.香港基本法基本上保留香港原有的普通法系司法制度不变.香港基本法第八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原在香港实行的司法体制,除因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而产生变化外,予以保留.""澳门基本法则是基本上保留澳门原有的大陆法系司法制度不变.两者司法制度与司法体制的差异有以下几点:第一,司法机关的范畴不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专指法院,不包括检察机关.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则包括法院和检察院.第二,法院的设置不同.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终审法院,高等法院,区域法院,裁判署法庭和其他专门法庭,高等法院设上诉法庭和原讼法庭,不设立专门的行政法院.澳门特别行政区则设立初级法院,中级法院和终审法院,还设立行政法院,行政法院管辖行政诉讼和税务诉讼案件.第三,法官和检察官的来源不同.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的法官是根据当地法官和法律界及其他方面知名人士组成的独立委员会推荐,由行政长官任命;而终审法院的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免,还须由行政长官征得立法会同意,并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澳门特别行政区各级法院的法官的来源与香港相同,也是根据当地法官,律师和知名人士组成的独立委员会的推荐,由行政长官任命;终审法院法官的任免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不同的是终审法院(没有高等法院)的法官的免职是由行政长官根据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组成的审议委员会的建议决定,各级法院的院长由行政长官从法官中选任.澳门特别行政区检察长由行政长官提名,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检察官经检察长提名,由行政长官任命.第四,陪审制度的规定不同.香港承袭英国法制,实行陪审团制度.澳门基本法中则没有陪审制度的规定.8.关于经济政策的规定不同.由于两地的经济条件与地理位置不同,经济政策的规定也不同:第一,以博彩业为中心的旅游业在澳门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澳门地区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澳门的博彩业是政府特许专营的.基本法为此特别作出规定:'懊门特别行政区根据本地整体利益自行决定旅游娱乐的政策",Jf旦由于娱乐博彩不是香港的支柱性产业,香港基本法未作专门规定.第二,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提供适当的经济和法律环境,以保持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第一百一十二条又规定:'继续开放外汇,黄金,证券,期货等市场".而澳门基本法就没有类似的规定,因为港澳两地的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不同,澳门地区至今还没有形成发达的黄金,证券,期货等金融市场.综上所述,香港基本法和澳门基本法都充分体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法理依据,制定过程,结构体例等也都基本相同或一致.但是,两者不仅有一定的共同点,也有明显的差异,而这种共同或差异的法律规范,都是实事求是科学精神的体现.这种有区别的规定,都是根据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2009年第2期李桂鑫:香港基本法与澳门基本法之比较谈85 不同的具体情况而作的正确规定,它有利于保持港澳两地在政治上的稳定和法律的连续性,稳定性,也有利于港澳两地的繁荣发展和祖国的稳定统一,民主富强.参考文献:[1]钟业坤.中华人民共和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论略【M】.广州:暨南大学L叶l版社.1996,5.【2]中华人民共和围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及其附件一,附件[3】巾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及其附件一,附件[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决定.【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立法会和司法机关产生办法的决定.[6]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及其附件一,附件二. ComparisionandContrastbetweentheBasicLawofHongkongandtheBasicLawofMacao LIGui—xin(Office,JieyangV 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Jieyang522000,China) Abstract:BecausethebasiclawofHongkongandthebasiclawofMacaohavethesamelegislat ionbasisandhis—toricalbackground,theyhavesomesimilarities.Alsobecausethetwoplaceshavedifferentsit uations,thetwolawshavemanydifferences.Inordertobettercarryoutandexcutethetwobaiclaws,itisnecessaryto gettoknowthe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betweenthetwobasiclaWS.Keywords:OneNation,TwoSystems;theBasicLawofHongkong;theBasicLawofMacao;s imilarities;differ-ences[责任编辑:杨晓丹](上接第93页)参考文献:[1】黄筱玲,郑章飞.区域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_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1).[2]2王一鸣.论区域性资源共享【J].湖北师范学院,2007,(3).[3】郭建华.高校图书馆间资源共建共享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2007,(4).[4]张力,王维.近年来我国图书馆Ⅸ域合作问题的思考[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4).【5】曹志梅.区域图书馆联合体及其构建[J].中国图书馆,2007,(3).[6】工新明.构建图书馆联盟的要素分析【J].图书馆丁作与研究,2005,(5).SeveralQuestionsonRegionalLibraryCollaborationLINShu—yuan,CHENYing—song(1.HistoricalDocumentDepartment,JilinLibrary,Changchun130021,China;2.ReadingDepartment,JilinLibrary,Changchun130021,China)Abstract:Withtheapplicationofnetworkingtechniqueinthelibrary,theregionlibraryliterat ureresourcesharing networkhassucceededcarryingoutinmanyareasofChina.Continuousinnovationconcepto ntheaspectsofStan—dardizationinthedatabase—building,protectionofintellectualpropertyandbuildasoundinformation—sharingpoli- cies,throughtheregioninthelibraryinter-institutionalcooperation,causestheliteratureinfo rmationresourcecon—structionthebreadthandthedepthobtainsthereasonableeffectivedisposition,andformsthec ompleteregionlit—eratureresourcessafeguardsystem,thuspromotedtheregionaleconomiesdevelopment. Keywords:regionallibrary;literatureresource;builtsharing[责任编辑:杨晓丹]。
基本法与港澳治理实践研究香港和澳门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其治理与内地地区有着明显的不同。
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两地实行了“一国两制”的制度安排,而基本法则被视作是两地治理实践的基石。
本文将探讨基本法及其与港澳治理的关系,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与问题。
基本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宪法,也是两地与中央政府达成的一项重要政治协议。
基本法对香港和澳门的政治制度、司法独立、法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它确保了香港和澳门在政治、法律等方面享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并明确规定了中国政府在特定领域对两地的控制和监督。
基本法的制定和实施,旨在维护和平、稳定,保障香港和澳门的高度自治。
然而,基本法的实践并非一帆风顺。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一国两制”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挑战。
例如,2019年香港爆发了大规模示威活动,抗议者提出了“五大诉求”并要求普选制度改革。
这一系列事件再次引发了对基本法和香港治理的讨论。
在港澳治理实践中,基本法起到了保障特区高度自治的作用。
基本法确保了特区对内外事务的独立决策权,并保证了香港和澳门的法治与司法独立。
特区政府按照基本法的规定进行行政管理,维护了基本人权和自由,保障了市民的权益。
此外,基本法还规定了特区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机制。
特区政府必须与中央政府保持密切联系,并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积极与中央政府合作。
这种合作关系有助于保持香港和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
然而,基本法的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些香港人对基本法存在不完善之处和局限性进行了批评。
他们认为基本法并未完全实现民主理念,特别是在普选制度方面存在局限。
另一方面,一些人士担忧基本法的执行是否具有灵活性,是否能够适应香港和澳门的实际情况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基本法与港澳治理实践的关系。
这需要加强法学领域的研究工作,深入探讨基本法的适用性和实施情况。
同时,也需要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以全面了解港澳治理的挑战和机遇。
港澳基本法比较徐静琳香港基本法与澳门基本法,是中国独有的两部全面体现“一国两制”方针的宪法性法典。
两部基本法以其特有的风格使人耳目一新:法典蕴含的理论内涵和时代精神,反映了中国特色的立法指导思想;法典在条款内容和体例结构上的和谐统一,显现了创新的立法技术。
两部基本法所确立的特别行政区基本制度,运作在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主体的中国法律秩序下的不同法域,既有共同之处又各具特色。
正是这些同一性和多样性,构成了港、澳基本法的可比性。
本文试图从比较法的视角,探讨“一国两制”构想与港澳实际结合的法律典范,以期引发对基本法理论和实践的法理思考。
基于共同的立法精神中国的宪政制度反映出与其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相一致的特点。
有关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宪制规定,均由国家根本大法确认,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
国家立法权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各地方行政区域不允许存在有关基本制度的例外规定。
八十年代以后,应和平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之需要,在一般行政区和民族自治地方之外,又设立特别行政区,这是中国宪政制度及其理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
从立法依据而言,基本法源于宪法。
宪法明确规定,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
宪法第31条和第62条规定了为实现和平统一祖国而设立特别行政区的条款。
第31条订明:“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在实现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进程中,中国政府在中英联合声明以及中葡联合声明中阐明:国家对港、澳的基本方针政策将以“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之,并在五十年内不变”。
可见,制定基本法,旨在以基本法律的形式规定特别行政区制度,具体体现“一国两制”方针,保障国家对香港和澳门的基本方针政策的实施。
就调整内容而言,基本法属于宪法性法律。
基本法将国家对港、澳的基本法方针政策法律化、制度化,具体规定为中央和特区的关系、居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文化和社会事务、对外事务等内容。
基本法调整的这些社会关系均具有宪法性法律的性质,这一法律属性与基本法的立法宗旨是相吻合的。
按法律位阶而言,基本法是全国性法律。
这是由基本法制定机关的地位所决定的。
中国现行立法体制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两个立法层次的关系不是平行关系而是服从关系,即下位法受制于上位法的关系。
基本法由全国人大制定,说明它是宪法之下的基本法律,其地位高于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
对基本法层次的理解还有另一层面的涵义。
港、澳基本法第11条规定,特别行政区的制度和政策均以基本法的规定为依据,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均不得同基本法相抵触。
这表明基本法在特别行政区具有最高效力及核心地位,是特别行政区的根本法典。
从基本法的层次进而推出其效力阶位:基本法不仅适用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还及于国家主权及主权所及的地域范围。
基本法的立法精神或思想,也即基本法在制定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主导思想,应当并能够反映立法者的意图——制定者通过立法来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
基本法既是宪法性法律,其立法精神必然体现为一定的宪政思想。
从法理讲,基本法首先要符合宪法原则、宪法精神和宪法规定,符合国家的大政纲领和整体发展要求。
由于基本法规定的制度是国内某一特定行政区域的制度,这个制度在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是个特例,因此港、澳基本法立法精神所反映的宪政思想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一国两制”思想。
“一国两制”方针是中国政府和平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国策,也是港、澳基本法的立法精神及宪政思想。
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和澳门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继续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
按照“一国两制”的指导方针,要求港、澳基本法充分体现两个方面内容:一是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二是保障港澳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具体包括:(1)在处理中央和特别行政区的关系上,既要求体现国家对特别行政区行使主权的权力,包括对特别行政区有关主权事务的管理权和对特别行政区实行自治的监管权,又要反映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包括基本法规定的行政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2)在规定居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方面,从香港和澳门的实际出发,既要考虑其历史和现状,又要着眼于长远发展,还要兼顾社会各阶层的利益。
(3)在确定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的内容上,要求充分体现“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的原则,建立切合港澳特点的政制模式。
(4)在制定基本经济制度和政策方面,要求保持港澳原有经济地位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保障港澳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
港、澳基本法的的各项规定充分反映出,“一国两制”思想贯穿始终:有关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特别行政区主权范围内的事务的规定,使“一国”原则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有关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的规定,使“两制”原则得到了具体反映。
基本法正确处理了“一国”与“两制”的关系,使维护国家主权与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的实现在法律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其次是民主与法治思想。
民主与法治是现代宪政思想的两个基本要素,同样成为港、澳基本法的立法精神。
港英宪法性法律有《英皇制诰》、《皇室训令》等,澳葡宪法性法律有《澳门组织章程》等,港、澳基本法与其基本区别是,基本法所设计的特别行政区政制具有鲜明的现代民主政治的精神。
“民主”意味着由公民通过行使选举权来组成政府。
原港英和澳葡政府无不打上殖民政制的烙印,以总督集权制和官员委任制为核心的政制根本无民主可言。
港、澳基本法赋予特别行政区居民的参政权利是真实而充分的。
如规定选举的原则及目标是:根据特别行政区的实际情况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最终达至普选产生政府的目标;订明特别行政区的中国公民依法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有权参加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的工作;规定特别行政区的永久性居民享有选举和被选为行政长官和立法会议员的权利等。
“法治”是指政府的权力来自于宪法和法律,政府依法运作,受法律制约。
港、澳基本法的法治原则要求,特别行政区政府必须严格遵循基本法并在基本法授权范围内行使自治权。
这个原则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中央对特别行政区的管理权和监管权方面。
如在行政上,中央按法定程序行使对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主要官员的任免权;在立法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特别行政区上报备案的法律,如果认为其违背基本法,有权行使“发回权”,发回的法律立即失效;在司法上,特别行政区法院在作出终审前,若涉及中央和特区关系条款的解释,须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的解释为准。
二是在特区内部政权机关间的相互制约方面。
由特别行政区居民通过选举组成的政府,一旦违反基本法或有悖民意,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主要反映如下:(1)“行政对立法制约”。
规定行政长官若认为立法会法案不符合特别行政区整体利益,有权将法案发回立法会重议;行政长官如拒绝立法会再次通过的法案或立法会拒绝通过政府的重要法案,经协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行政长官可解散立法会。
(2)“立法对行政制约”。
规定行政长官如对立法会不协调,须依法辞职;行政长官对立法会负责并报告工作;立法会有权对行政长官提出弹劾案,当然,弹劾案的决定权属于中央。
这些规定说明,中央对特别行政区行使的管理权和特别行政区享有的自治权均有个“度”即严格限于基本法的范围,任何超越或违背基本法精神和规定的行为都不具有法律效力。
综上所述,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与倡导“民主法治”理念是一致的。
这个立法精神符合基本法的立法宗旨,符合资本主义港澳特别行政区的发展趋势。
基于这一立法精神制定的港、澳基本法,设计并勾画出崭新的特区政制架构,反映了民主进步的历史变革。
这不能不说是邓小平运用和平共处原则解决本国事务的胜利,也是中国以和平方式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一个奇迹。
各具特色的条款内容对港、澳基本法作比较研究的可行性在于,两者所面临的事实以及要解决的问题是相同的。
在共同的立法背景、立法宗旨和立法精神之下,从整体上讲,两部基本法在表现形式和内容编排上有许多共同之处。
由于港、澳基本法规定的是不同的特别行政区制度,因而决定了两者”具大同、存小异”。
显然,两部基本法的相异之处,正是各自的特色所在。
纵观港、澳基本法的目录,法典在体例结构上采取了有别于普通法律的形式。
两部基本法均分为四大部分:序言、总则、正文章节和附件。
其中序言、总则和附件的编排大体一致。
在正文章节中有部分差别。
如“政治体制”章,香港基本法有六节;澳门基本法有七节,增设了“宣誓效忠”一节。
如“经济”章,香港基本法细分为五节,对财政金融、土地契约、航运航空等分节阐述;澳门基本法的该章不分节。
在条目上,香港基本法共有145条,澳门基本法有144条。
这些条目设置的区别,有具体内容上的差异,也有立法技术上的考虑。
港、澳基本法属于宪法性法律,其体例采用类似于宪法的结构,使形式与内容相适应,这一技术处理颇具合理性。
在共同的立法宗旨之下,港、澳基本法所确立的特别行政区基本制度和政策是一致的。
以下从三个方面予以阐明。
一是关于政治体制。
港、澳基本法设计的特别行政区政制架构,既非原来的总督集权式,也非中国主体的人民代表大会制,更非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式,而是适合特别行政区特点的新型的民主政制模式:行政主导,司法独立,行政与立法互相配合、协调又互相制约。
在此政制下,行政长官的产生、地位及职权具有相当的特殊性。
他既是特区的首长,又是特区的最高地方行政长官;他先经当地选举,再经中央任命,由中央授权管理特别行政区;他要对中央人民政府负责,还要对特别行政区负责。
与中国其他省市的政府首长比较,基本法赋予的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地位和职权有着明显区别。
二是关于自治权。
港、澳基本法确认的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具有三层含义。
首先,特别行政区自治权在性质上属于地方自治权,这项权力来源于中央的授权;其次,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是在以“一国”为前提下的自治,保持特别行政区自治与维护国家主权密不可分;再次,特别行政区自治的范围和程度远高于中国其他省市。
港澳特别行政区享用的高度自治权均以基本法明确授予为限,即基本法未明确授予的权力,特别行政区不得擅自行使。
三是关于经济制度。
港、澳基本法规定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私有制和独立的经济制度。
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核心内容。
基本法明确规定依法保护私有财产权,强调政府征用私有财产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和条件,并依法给予补偿。
并规定特别行政区保持财政独立和实行独立的税收制度,强调港元和澳门元分别为两地的法定货币,特别行政区政府具有货币发行权。
这些规定对稳定港澳社会和发展港澳经济至关重要。
有鉴于港澳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的差异,两部基本法在措词和内容上的不同处理有数十处之多。
本文择其部分规定进行比较和剖析,这些规定均颇能反映出“一国两制”方针与港澳实际结合的鲜明特色。
在“总则”一章内,主要是关于土地所有权有不同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