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我的回忆节选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2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6
.第1课我的回忆(节选)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中国一步步丧失独立的地位,亡国灭种的阴影笼罩在每个热爱祖国的中国人的心头。
人们再也无法沉默,无法继续忍受了。
有这样一位爱国者,他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
要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就必须逆封建所谓的“天道”而行。
于是,他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领导人民推翻了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他就是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孙中山。
翻开他的回忆录,我们就会感受到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
在众多的作家中,鲁迅是突出的一个,也是特殊的一个。
与其他举世闻名的文人相比,人们不禁要发出疑问:仅仅是写些短小的杂文、小说和散文的鲁迅,何以在文学史上放出夺目的光彩?是的,鲁迅没有莎士比亚的累累巨著,没有卢梭的长篇自传,没有屠格涅夫那清新、优美的诗般笔调,更没有雨果那曲折、动人的小说情节,然而他的确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他生活在一片混乱的世界中,却异常地清醒和敏锐。
他不屈地抗争着,战斗着,以思想做剑,以笔为枪,划破漫漫长夜,挑出亮光。
她虽然出身贫寒却视金钱如粪土,她虽然旅居国外却有着强烈的爱国心,她在中年时失去了自己的事业和生活的最好伴侣,她经历了那么多的精神痛苦和病痛折磨却从来没有减弱对科学的探索。
风云变幻,变不了她美丽的人格;岁月流金,流不走她的睿智,她的魅力恰恰因为岁月的久长而熠熠生辉。
她,就是居里夫人。
今天,就让我们激情阅读《居里夫人传(节选)》,去体会作者浸润作品之中的强烈情感;去感受居里夫人执着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①皈.依( ) ②薪饷..( )③踝.骨( ) ④缔.造( )⑤鞑虏..( ) ⑥遣.散( )⑦募.集( ) ⑧晴天霹雳..( )⑨臭名昭.著( ) ⑩扰攘.( )(2)多音字①蒙⎩⎪⎨⎪⎧ 蒙.骗蒙.蔽 ②逮⎩⎪⎨⎪⎧ 逮.捕逮.老鼠③旋⎩⎪⎨⎪⎧ 凯旋.旋.风 ④纤⎩⎪⎨⎪⎧ 纤.弱纤.夫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 缔 谛 (2)⎩⎪⎨⎪⎧ 遣 谴(3)⎩⎪⎨⎪⎧ 攘 嚷 (4)⎩⎪⎨⎪⎧ 髭 鬓 二、词语积累 理解运用(1)臭名昭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文不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厌其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点小测]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
第1课我的回忆(节选)第1课我的回忆(节选)本课话题——奉献一、从课本中积累“我的生命现已无足轻重,因为已经有很多人可以接替我的位置。
”孙中山在艰难的逃亡过程中一面学习西方的民主思想,一面宣传适合于拯救中国的民主思想。
历尽千难万险,面对无数次的死亡威胁,他从来没有顾惜过个人的安危,想到的是为革命奉献自己的生命。
当他看到革命的队伍逐渐壮大起来的时候,他才欣慰地感到自己身上的重任减轻了,个人生命也就无所谓了。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依靠这种大无畏的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精神,才会不断走向富强、文明。
二、从生活中积累2015感动中国人物、学生口中的“莫爸爸”、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莫振高,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并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
一共筹集了3 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
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
默默小人物,无私大奉献,他用生命奏出了精彩的人生乐章。
三、从历史中积累如果说奉献是花园,那么你就是芸芸众生中最美丽的一朵。
特蕾莎修女,甘愿与贫苦为伍,为贫困送上温暖。
用一双皱纹堆叠、布满黑斑、粗糙难看的手去抚摸乞丐,抱麻风病人伤残的肢体,她的那双手是“最美的手”。
她乐于奉献,她要向世人证明关爱老弱病残,从我做起,生活因奉献而精彩。
四、从名言中积累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
——陶行知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3.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5.像蜡烛为人照明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踏实地为人类伟大的事业贡献自。
高中语文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答案1、1“冠者五六人”一句中的冠者指成年男子。
古代男子20岁举行束发带帽的仪式叫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爱而不见(xiàn)B、搔首踟蹰(zhī)(正确答案)C、静女其娈(luán)D、彤管有炜(wěi)3、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红楼梦》中长着“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的是王熙凤,该人最擅弄权术,例如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逼死尤二姐、破坏宝黛婚姻,最后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悲剧下场。
B.《红楼梦》中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贾元春、精明的贾迎春、懦弱的贾探春、孤僻的贾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C.“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林黛玉之手。
(正确答案)D.《红楼梦》中表明贾府收入主要书回的情节在第二十五回“乌庄头交租”一事上,表明贾府“排场费用,又不肯讲究省俭”的主要情节是“可卿丧仪”和“元春省亲”两件事。
4、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后人称为“诗圣”。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贾氏宗族的长房是荣国府,次房是宁国府。
《红楼梦》主要写荣国府的事。
太虚幻境中有两句判词说:“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说明宁府的罪孽超过荣府。
B.《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史湘云、王熙凤、妙玉、秦可卿、香菱、李纨。
C.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带他游历了太虚幻境,并品了千红一窟茶,饮了万艳同杯酒,看了“薄命司”的册子,听了12 支名叫《红楼梦》的曲子。
语文新版必修2《第1课我的回忆》2017年同步练习卷(2)(J)副标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埋.怨(mán)处.方(chǔ)诺.言(ruò)以儆.效尤(jǐnɡ)B. 斡.旋(wò)驯.服(xùn)赎.罪(sú)锲.而不舍(qiè)C. 风靡.(mǐ)关卡.(qiǎ)重创.(chuānɡ)摇摇欲坠.(zhuì)D. 囹圄.(yǔ)旋.风(xuàn)蜕.变(tuō)面面相觑.(qù)【答案】C【解析】A项,“诺言”中的“诺”读“nuò”;B项,“赎罪”中的“赎”读“shú”;C项,正确;D项,“蜕变”中的“蜕”读“tuì”。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对多音字的辨析,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字音积累法:①以点连线法对字音的考查主要以形声字和多音字为主,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采用以点连线的方法来复习形声所谓的“点”,指的是形声字的声旁,“线”就是指声旁相同的形声字.②我们以声旁为点向外扩散,就可以将很多形声字连成一条线,组成一个整体,大大的提高了记忆积累的效率.如以“千”(qiān)为声旁的形声字大致有“歼”jiān、“纤”qiàn或xiān、“跹”xiān、“钎”qiān、“迁”qiān等,“歼”“纤”“跹”等字都不发声旁的音,这几个字就是考查记忆的重点.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啰嗦箭镞刻苦自励研究一翻B. 词澡杀青深恶痛绝变化莫测C. 滥用吻和语言凝练若隐若现D. 捉摸透彻天命无常端木遗风【答案】D【解析】A.“研究一翻”的“翻”应为“番”;B.“词澡”的“澡”应为“藻”;C.“吻和”的“和”应为“合”;D.正确。
课时跟踪检测(二)诗两首(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一、基础巩固(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A.倩.影(qiàn)青荇.(xìnɡ)栉.风沐雨(jié) 呕.心沥血(ǒu)B.漫溯.(suò) 笙.箫(shēnɡ)桀骜不驯.(xùn) 从.容不迫(cónɡ)C.彳亍..(chìchù) 颓圮.(sǐ)无济.于事(jì) 载.歌载舞(zài)D.长篙.(ɡāo) 斑斓.(lán)荒谬.绝伦(miù) 味同嚼.蜡(jiáo)解析:选D A项,“栉”应读zhì。
B项,“溯”应读sù。
C项,“圮”应读pǐ。
2.对下列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比喻)B.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顶真)C.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借代)D.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拟人)解析:选C C项,应为比喻。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承者未见有能望其项背....的。
B.诗人在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展纸执笔,信手..拈来..,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C.他完全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漫步于康桥,举步维艰....,写下了这首诗。
D.夕阳下流淌的康河,波光潋滟,栩栩如生....,河畔的金柳姿态婀娜如妩媚的新娘,动人心弦。
解析:选A B项,“信手拈来”,指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能得心应手地运用词汇和选用材料,此处应指思路畅通,用在此处不妥。
C项,“举步维艰”,形容行动困难或生活艰难,与语境不符。
1我的回忆(节选)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皈.依/钣.金慈禧./嬉.戏愚昧./素昧.平生薪饷./响.遏行云B.草拟./褒姒.汕.头/籼.米萝卜./祸福未卜.逮.捕/猫逮.老鼠C.蒙.骗/蒙.古包募.集/暮.色潜.逃/潜.移默化盛.器/盛.情难却D.胡髭./咨.询缔.造/芥蒂.踝.骨/颗.粒无收聚拢./扰.攘不安解析:A项,guī/bǎn,xǐ/xī,mèi,xiǎng;B项,nǐ/sì,shàn/xiān,bo/bǔ,dài/dǎi;C项,mēng/měng,mù,qián,chéng/shèng;D 项,zī,dì,huái/kē,lǒng/rǎo。
答案:B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有恐高症的她,只要到稍微高一点的地方,就会吓得,所以她不会选择买高层住宅。
(2)因为缺乏责任感,他们根本就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在他们看来,平民意识犹如一块的破布。
(3)得知考试成绩后她还没有填写高考志愿,却在短短的两周里收到37封录取通知书,随之而来的电话骚扰更让她一家。
A.提心吊胆一文不名不厌其烦B.心惊胆战一文不值不胜其烦C.心惊胆战一文不名不厌其烦D.提心吊胆一文不值不胜其烦解析:“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心惊胆战”形容非常害怕。
“心惊胆战”语义比“提心吊胆”重,且常用作“吓”的补语,据语境可知(1)处应填“心惊胆战”。
“一文不名”指一个钱也没有;“一文不值”形容毫无价值。
“一文不名”只适用于人,“一文不值”可适用于物,据此可知(2)处填“一文不值”。
“不厌其烦”指不嫌麻烦;“不胜其烦”指烦琐得让人受不了。
根据句意可知(3)处应填“不胜其烦”。
答案:B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年来,该省加快交通建设的步伐,已基本完善了航空、铁路、公路、水运和多种交通运输方式融为一体的综合立体运输体系。
第1课我的回忆(节选)第1课我的回忆(节选)本课话题——奉献一、从课本中积累“我的生命现已无足轻重,因为已经有很多人可以接替我的位置。
”孙中山在艰难的逃亡过程中一面学习西方的民主思想,一面宣传适合于拯救中国的民主思想。
历尽千难万险,面对无数次的死亡威胁,他从来没有顾惜过个人的安危,想到的是为革命奉献自己的生命。
当他看到革命的队伍逐渐壮大起来的时候,他才欣慰地感到自己身上的重任减轻了,个人生命也就无所谓了。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依靠这种大无畏的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精神,才会不断走向富强、文明。
二、从生活中积累2015感动中国人物、学生口中的“莫爸爸”、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莫振高,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并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
一共筹集了3 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
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
默默小人物,无私大奉献,他用生命奏出了精彩的人生乐章。
三、从历史中积累如果说奉献是花园,那么你就是芸芸众生中最美丽的一朵。
特蕾莎修女,甘愿与贫苦为伍,为贫困送上温暖。
用一双皱纹堆叠、布满黑斑、粗糙难看的手去抚摸乞丐,抱麻风病人伤残的肢体,她的那双手是“最美的手”。
她乐于奉献,她要向世人证明关爱老弱病残,从我做起,生活因奉献而精彩。
四、从名言中积累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
——陶行知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3.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5.像蜡烛为人照明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踏实地为人类伟大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法拉第一、作者简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孙中山(1866-1925),名文,号日新,后改逸仙。
1 我的回忆(节选)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皈.依/钣.金慈禧./游戏..愚昧./素昧.平生薪饷./响.遏行云B.草拟./褒姒.汕.头/籼.米萝卜./祸福未卜.逮.捕/猫逮.老鼠C.蒙.骗/蒙.古包募.集/暮.色潜.逃/潜.移默化盛.器/盛.情难却D.胡髭./询问..缔.造/芥蒂.踝.骨/颗.粒无收聚集/扰.攘担心项,guī/bǎn,xǐ/xī,mèi,xiǎng;B项,nǐ/sì,shàn/xiān,bo/bǔ,dài/dǎi;C项,mēng/měng,mù,qián,chéng/shèng;D项,zī,dì,huái/kē,lǒng/rǎo。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湖南娄底新化县青山乡的村民最近掀起了“挖宝”热潮,据说当地山上的球形石头是有科研价值的“化石蛋”。
对此,相关责任人表示,“化石蛋”一说为不经之谈....。
②旅游景点不仅应当给游客呈现当地的美丽自然风景,更要展示当地文明有礼的人文风貌,让游客真正放松身心。
在这一点上,丽江等国家5A级风景区理当领先垂范....。
③近日,“两会”重点探讨了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经济问题。
某政协委员认为,在经济建设步履维艰....的状况下,我们既不能丢失信念,更不能掉以轻心。
④因符合现代低碳生活的理念又极大便利市民生活,共享单车自投入运用以来广受好评,但也有部分别有专心....之人散播谣言,说共享单车是博人眼球的面子工程。
⑤宁波医院帮助救治无望的老人完成最终的心愿已让社会倍感暖和,无独有偶....,不久山西也报道了类似的例子,一名护士紧抱手术前惊慌的老人进行了半个小时的安抚。
⑥写文章讲究行云流水,讲究思路清楚且情感充足,若是一味为显示才学而编字造词玩弄文法,就难免让读者心生厌恶,不忍卒读....。
我的回忆(节选)一、语言表达专练(23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是( )①美国中文网报道:全美穆斯林自巴黎11月13日恐怖袭击就担心自身处境,近日又发生了加州圣伯纳迪诺枪击案,一系列事件更让他们________。
②特种兵全身伪装,在泥地中匍匐前进,旁边站着两名教官,手持步枪朝向他们身旁开火,如此严酷的训练令人________。
③这种一天之内甚至一夜之间房价大幅上涨的新闻,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神经。
有房的你,无房的你,看到之后,都会________。
A.心惊胆战提心吊胆心惊肉跳B.提心吊胆心惊胆战心惊肉跳C.心惊肉跳心惊胆战提心吊胆D.提心吊胆心惊肉跳心惊胆战解析:选B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心惊胆战:形容极其惊慌害怕。
心惊肉跳:形容内心十分恐惧不安;也形容担心祸患临头,内心极度惊惧恐慌。
三者都表示害怕、惊慌;“提心吊胆”有时偏重担心,“心惊胆战”只表示十分害怕、惊慌,“心惊肉跳”的害怕程度较之更深。
句①明显是“担心自身处境”,句②中“步枪朝向”“身旁开火”确实令人害怕,句③房价的过高上涨真的令人心惊肉跳。
故选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孙中山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具有崇高、长远的政治眼光和政治理想。
B.近几年,号称专业防雾霾的N95口罩开始热销。
专家表示,大多数卡通口罩不仅有毒,而且还不防尘,而N95口罩也并非适用所有人。
C.孙中山的整个谈话在事件的选择和材料详略上都侧重革命过程的艰难险阻,没有宣扬自己的功绩,很有伟人风采。
D.孙中山回忆了自己的青年时代,他以为民请命的情怀“弃医从政”,走上了民主革命。
解析:选C A项,搭配不当。
应为“具有长远的政治眼光和崇高的政治理想”。
B项,不合逻辑,应改为“不仅不防尘,而且还有毒”。
D项,成分残缺,在“民主革命”后加上“的道路”。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列宁由衷地赞扬这位中国第一位临时大总统:“这里的亚洲的共和国临时大总统是充满着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概的革命的民主主义者,这种精神和气概是这样一个阶级所固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奋不顾身地为未来而斗争②它不是惧怕未来,而是相信未来③这个阶级不是在衰落下去,而是在向上发展④决不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而硬要保存和恢复过去的东西⑤它憎恨过去,善于抛弃死去了的和窒息一切生命的腐朽东西A.②①⑤③④B.②④③①⑤C.③②①⑤④ D.③④②⑤①解析:选C 认真分析,会发现这5个句子有很强的逻辑性,是由逻辑关系组织在一起的。
③句中的“这个阶级”紧紧承接了题目中的“这样一个阶级”;③句中的“向上发展”指的就是“未来”,这样就与①②两个关于“未来”的句子联系了起来;①②两句稍加分析就会知道②在前;④⑤句再说“过去”,⑤句说“善于”,④句说“绝不”,⑤句在前,④句在后。
4.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校拟在校园网主页增设“辛亥英烈”专栏。
为该专栏写一段不超过25个字的按语。
(4分)按语:解析:本题是要写“按语”。
按语也叫做“编者按”,简称为“按”,是编者对编发文章的提示、说明、评价等。
可以就事论理,也可以借题发挥。
一般写在一篇文章或一组文章的前面,有的则穿插在一篇文章的中间,大都是评论性的。
知道什么是“按语”,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参考答案:让我们记住为辛亥革命奉献出热血生命的英烈!5.以“天下为公”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
(4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帝王都是把“天下”视为私有财产,实行专制统治。
所以“天下为公”的口号其性质是与王权根本对立的,是反王权的。
答:参考答案:“天下为公”的口号的性质是与王权根本对立的,是反王权的,因为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帝王都是把“天下”视为私有财产,实行专制统治。
6.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6分)材料1:据新华社电,南京市政府9月30日透露,从11月12日起,中山陵陵寝将实施免费开放。
有关中山陵免费开放的呼声由来已久。
此前,中山陵与风景区内的灵谷寺、音乐台三个景点合为一张门票,票价80元。
中山陵园风景区每年接待500万人次左右的中外游客,其中一大半是参观和拜谒中山陵的。
材料2:面对“为何不学西湖免费模式”的质疑,中山陵园管理局局长王鹏善解释说,那种模式难以直接借鉴。
他表示,西湖是从湖外可以免费进,入园后景点分开售票,票价也比之前有所提升,在这种“大门开、小门关”的免费模式下,西湖免费开放后第一年门票收入反而高了5.6%。
同时,西湖由于地处城市中间,可以带动周边住宿、餐饮收入。
对免费开放中山陵园,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
(150字左右)答:参考答案:(示例一)我支持免费开放中山陵园。
因为免费开放之后,首先,可以更好地发挥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让更多的人可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其次,可以提高城市和市民生活的品质,让市民享有更多的参观机会;第三,有利于以景点的吸引力促进南京旅游业的发展,多方拉动城市经济向前迈进。
(示例二)我反对免费开放中山陵园。
因为免费开放之后,首先,会明显影响中山陵园的门票收入,并有可能因它的免费开放引起连锁反应,影响南京市的旅游业发展;其次,免费开放后形成的游客数量的增多,会明显增加管理成本和管理压力;第三,不利于文物的保护,游客人数过多,对中山陵园文物保护造成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二、阅读理解专练(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顾维钧: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1888-1985),字少川,上海人。
1912年任袁世凯总统英文秘书,后历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外交总长,财政总长,国民政府驻法国、英国大使,驻联合国首席代表,海牙国际法院副院长。
作为旧中国的资深外交家,24岁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27岁成为驻美国公使,34岁出任外交部长,是昔日外交界叱咤风云的人物。
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1919年和1921年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在巴黎和会上,就山东的主权问题据理力争,以出色的辩论才能阐述中国对山东有不容争辩的主权,为维护中华民族的权益做出了贡献。
作为外交家,顾维钧不仅在巴黎和会上表现了中国人的气概,在其他很多时候也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年方而立的顾维钧在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中,位居后进。
但当需要向和会最高机构“十人会”报告山东问题时,他的前辈们由于种种原因,或者拒绝出席,或者拒绝发言,是顾维钧勇于任事,出面侃侃而谈,痛陈山东问题的由来以及中国的态度,并从国际法的角度雄辩论证了山东当归还作为战胜国的中国。
这场精彩发言成为和会当天的头条新闻。
发言刚一结束,美国总统威尔逊、国务卿蓝辛,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外交大臣贝尔福纷纷向他表示祝贺。
随后,顾维钧在和会上展开穿梭外交,希望能争取到对于中国最有利的结果。
最终,在无望的情况下,中国代表团拒签和约。
而根据外交史学者的研究,“此时独力支撑代表团的顾维钧对拒签和约的最终实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台湾著名学者温源宁说:“他的朋友和敌人全都会承认,在国外代表中国利益的中国外交官中,再也不可能有比顾博士更好的了……出席巴黎和会时,顾博士已经由于是中国权益既有尊严又有才干的捍卫者而闻名于世。
”写过《顾维钧传》的肖岗回忆:“知道他的名字,始于将他与梅兰芳、汪精卫并称为中国‘三大美男子’的一幅年画。
我的学生时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度过的,那时顾维钧的外交活动踪迹,常常是学校师生乃至全国民众关注的焦点,‘顾维钧在国联控诉日本的侵略了’‘顾维钧主张国共合作,团结抗日’……”1945年6月,出席旧金山会议,参加《联合国宪章》起草工作并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代理宋子文担任首席代表的顾维钧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是三个汉字——顾维钧。
20世纪30年代,一家英国报纸的专栏作家曾提到这个熠熠生辉的名字,认为“中国很少有比顾维钧博士更堪作为典型的人了。
平易近人,有修养,无比耐心和温文尔雅,没有哪一位西方世界的外交家在沉着与和蔼方面能够超过他”。
50年后,著名学者温源宁在台湾去世之前说:“无论什么时候想起顾维钧博士,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光芒四射的星星。
”从踏入外交界的那一天起,顾维钧的杰出表现一直证明着他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对他的评价——“这所大学有史以来最有才华的学生”。
顾维钧1985年病逝于美国纽约。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载文表示哀悼,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驻纽约总领事前往吊唁……(有删改)相关链接:①1919年的中国,在夹缝中生存,毫无国际地位而言,巴黎和会见证了“弱国无外交”的事实,而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拒绝签字的行为,是中国人第一次挺起胸膛向列强说“不”!史学家唐德刚说过,中国有两个半外交家,李鸿章、周恩来和顾维钧,顾维钧算半个,半个是因为他没有实质的外交决策权。
但顾维钧却被历史学家公认为,为中国近代外交史翻开了光辉的一页。
②1957~1967年,历任海牙国际法庭法官、国际法院副院长、台湾国民党总统府资政等职,退休后定居美国。
1972年,出席第二十七届联大,代表章含之受毛泽东之托曾拜见顾维钧,并邀请其访问中国大陆。
1985年11月14日在美国纽约逝世,终其一生保持着中国国籍。
生前口述了计13卷、600余万字的《顾维钧回忆录》,该著作后来成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外交的重要资料。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顾维钧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外交家,他一生中在众多的外交场合据理力争、不甘人后,维护了国家的权益,具有非凡的才华和爱国情怀。
B.学者、作家对他的外交才能均有赞誉,可谓国际影响之大、评价之高,这就意味着他是一位影响几代人的外交风云人物。
C.巴黎和会上,顾维钧据理力争,以出色的辩论才能阐述中国对山东有不容争辩的主权,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表现了中国人的气概。
D.本文在语言运用上平实、质朴,没有细节描写,客观真实地表现了人物性格,符合传记文体真实性、史实性的特点。
E.本文以时间为线索,撷取了传主一生几个关键的时间点,使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传主形象,从而对传主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解析:选AC B项,多人的夸赞能够说明顾维钧的国际影响,但不能说他就是一位影响几代人的外交风云人物。
D项,“没有细节描写”有误,这篇文章有几处细节描写。
E项,“以时间为线索”“较为全面的认识”错误。
8.请概括“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先生的主要业绩。
(6分)答:解析:回答问题要注意两点:一是明确题干的具体要求,这道题要求筛选出顾维钧作为外交家的业绩,即顾维钧在外交方面的成就等;二是问题涉及的具体区域,即文中哪些内容是关于顾维钧外交方面的。
答题时要注意筛选,比如在巴黎和会上,顾维钧对山东主权的争辩、独立支撑代表团、拒签和约,在国联控诉日本侵略,在《联合国宪法》上第一个使用汉字签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