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创作背景: • 《沁园春 长沙》作于1925年,当时全国各地农 民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 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 国共两党统一战线成立,而革命应由哪个阶级领 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这年深秋,毛泽东 赴广州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径长沙,重游橘 子洲,写下这首气势磅礴的词,追怀1911年至 1923年间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形 象地表达了词人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 改造旧中国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
【学习目标】:
• 1、通过诵读,感知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 歌的节奏、韵律。 • 2、品味生动鲜明的意象,感悟诗歌的意境 美,领悟诗歌主旨。 • 3、理解诗歌运用对比和景中寓情、情中显 志的表现手法,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 4、感受词人博大的胸怀和革命壮志。
【知识链接】:
• 一、作者作品: •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伟 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中国共 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 领导人。 • 他的代表诗词有《七律· 长征》、《沁园春· 长沙》、《沁 园春· 雪》、《念奴娇· 昆仑》、《清平乐· 六盘山》、《采 桑子· 重阳》、《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等。他创作的诗 词大多气魄雄浑、意境壮阔,记载着诗人近半个世纪的革 命生涯,从中折射出昂扬斗志、意气风发的革命情怀是其 诗词特点。
杜子美劲笔绘秋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兴八首(其一)》
秋天里的悲喜
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晓来谁秋 林醉?总是离人泪。 ——《西厢记》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又谁堪摘? ——李清照《声声慢》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刘禹锡《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