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三练】2014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2.3 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
- 格式:pdf
- 大小:2.04 MB
- 文档页数:5
特殊方法测密度1.张磊同学在河边捡到一精美小石块,他想知道小石块的密度,于是从学校借来烧杯、弹簧测力计、细线,再借助于水,就巧妙地测出了小石块的密度,请你写出用这些器材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步骤,并得出和实验方案相一致的密度的表达式.【答案】答:测量步骤:①用细线拴住小石块,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小石块的重力G②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细线对小石块的拉力F小石块的质量为m=G g小石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G−F小石块的体积为V=V排=F浮ρ水g=G−Fρ水g小石块的密度为ρ=mV=GgG−Fρ水g=GG−F⋅ρ水2.在“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中,老师提供了以下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细线、石块和足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在实验的过程中,小明他们出现了一个问题,由于石块的体积较大无法放入量筒中,小明把这一情况及时回报给老师,老师给他们组拿来了烧杯,小明他们组的同学感到很困惑。
请你利用上述器材帮助小明他们组设计一个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
要求:(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3.(2)写出石块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答案】解:方法一: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②在烧杯中放适量的水,在水面标记一③用细线吊着石块慢慢放入烧杯中浸没,记下标记二④取出石块,向烧杯中甲水至标记二⑤把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至至烧杯中的水面降至标记一处,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则石块的密度ρ=mV方法二: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②在烧杯中放适量的水,在水面标记一③用细线吊着石块慢慢放入烧杯中浸没,记下标记二④取出石块,向烧杯中甲水至标记一⑤用量筒取出适量的水,体积为V1,把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至标记二处,此时量筒中剩余的水的体积为V2则石块的体积V=V1−V2则石块的密度ρ=m V=mV1−V2方法三: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②在烧杯中放适量的水,在水面标记一,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质量为m 1③用细线吊着石块慢慢放入烧杯中浸没,记下标记二;取出石块,向烧杯中甲水至标记二,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质量为m 2则石块的体积V =m 2−m 1ρ水 石块的密度ρ=m V =m m 2−m 1ρ水=m m 2−m 1⋅ρ水方法四: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②在烧杯中放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质量为m 1③用细线吊着石块慢慢放入悬在水中,(不碰容器底和侧壁),用天平测出其质量为m 2则石块的体积V =m 2−m 1ρ水 石块的密度ρ=m V =m m 2−m 1ρ水=mm 2−m 1⋅ρ水;4. 请你用:细线、弹簧测力计、两个相同的烧杯、盐水、水(密度为ρ0)、小石块等给定的器材,测定盐水的密度5. (1)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2)盐水的密度ρ= ______ .【解析】解: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小石块在水中和盐水中的浮力大小,分别写出关系式,解出盐水的密度步骤:①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读出小石块的重力,记为G②将小石块浸没在烧杯的水中,使小石块不接触烧杯壁、烧杯底,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 1③将小石块浸没在烧杯的盐水中,使小石块不接触烧杯壁、烧杯底,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 2盐水密度表达式为ρ盐水=G−F2G−F 1ρ水6. 小芳在弟弟的玩具中找到了一块小积木,小积木表面涂有防水漆(体积可忽略),她将积木投入水中,发现积木处于漂浮状态,于是她非常想测出这块小积木的密度,老师给她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大量筒一个,细线(体积可忽略)、体积跟小积木差不多的圆柱体铁块一个,细长钢针一个,还有足量的水,请帮她完成实验。
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小明在学习密度时写出了一些交流材料,其中不正确的是()A.不同物质在相同状态下,密度大小一般是不相等的B.把某容器中的物质用去一部分后,剩余物质密度的大小都不会改变C.同种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在相同状态时,一般说来,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D.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体积较大的组成物质的密度较小2.一个瓶子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40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50g.则瓶子的容积是(33水酒精ρ=1.0g/cm,ρ=0.8g/cm)()A.400cm3 B.250cm3C.350cm3 D.200cm33.a、b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质的密度比b的大B.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C.b物质的密度是a的2倍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4.对于密度公式ρ=m/V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B.密度ρ与物体的体积V成反比C.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和体积V都有关D.密度ρ在数值上等于物体的质量m与物体体积V的比值5.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铅笔芯,用去一半后,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物理量是它的()A.质量B.体积C.长度D.密度6.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A.8:1 B.4:1 C.2:1 D.1:27.规格相同的瓶装了不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如图所示,则()A.甲瓶液体质量较大B.乙瓶液体密度较大C.乙瓶液体质量较大D.两瓶液体密度相等8.小明同学是一位初三的男生,下列与他相关的一些数据的估测,明显不合理.....的是()A.他的质量大约是10kg左右B.他的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m/s左右C.他穿的鞋的长度大约是25cm左右D.他的密度大约是1.0g/cm3左右9.医院病房一瓶氧气,被病人使用一半,则瓶内氧气的质量与密度的变化情况是()A.质量减小,密度减小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C.质量增加,密度增加D.质量不变,密度不变10.如图3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乙乙乙乙甲甲甲图3A.3︰4 B.4︰3 C.1︰2 D.2︰111.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A.ρA>ρB>ρC且ρA>ρ水B.ρA>ρB>ρC且ρC>ρ水C.ρA<ρB<ρC且ρA>ρ水D.ρA<ρB<ρC且ρC>ρ水12.现代宇宙学告诉我们,恒星在演变过程中,会形成密度很大的天体,如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等.据推测,1cm3中子星物质的质量是1.5×109t,则中子星的密度约为()A.1.5×1021kg/m3B.1.5×1018kg/m3C.1.5×1015kg/m3D.1.5×1012kg/m313.对于密度公式m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VA.当质量不变时,密度与体积成反比B.当体积不变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C.物质密度一定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D.密度与体积成反比,与质量成正比14.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同种物质,质量越大,体积越小B.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C.c物质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D.ρa∶ρb∶ρc=2∶3∶415.我国研制的“全碳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态材料,其密度仅为0.16kg/m 3,则( )A .1m 3的该材料质量为0.16kgB .该材料体积越大,密度越大C .该材料制成的物品带到太空,质量减小D .该材料适合做打桩用的重锤16.a 、b 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物质的密度及其应用1、生活中我们是如何简易地鉴别下列物质的?铜块、铁块、铝块、盐水、清水、酒精等2、阅读P52页图片,把你们小组提出的问题写在下面。
3、本组的实验方案(操作步骤)是:①②③④[来#4、交流几个问题(预设)。
①第1小组,你们是先测铁块的质量还是先测铁块的体积?为什么?②第5小组,你们如何测铜块的体积?③第7小组,你们小组准备怎样测水的质量?④请第7小组和第9小组,分别简述你们的实验方案,大家评一评,哪种方案更好?5、实验记录:6、实验结论是:7、把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写在下面。
8、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写下来。
随堂检测:1、通山是“石材”之乡。
小星到通山旅游带回一小块样石,通过实验来测定石块的密度。
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将样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将样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只填字母序号)。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标牌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
(3)用调好的天平测样石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质量为g,用量筒测出样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体积为,样石的密度为g/cm3,合kg/m3。
(4)在加工过程中,该样石的密度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下面是小方和小王设计的“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1)小方的方案:用调节平衡后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人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
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油= ;(2)小王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后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
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出示肥皂块和泡沫)怎样区别?生:看出来的。
师:(再出示两杯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如何区别?生:闻气味。
师:(展示一个奖牌)大家看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材料的?怎么知道?请大家传看。
师:我们有时可以从外观来直接辨别物质,有时却很难分辨,例如自来水和矿泉水,外观根本无法区别,所以我们想知道能不能有一个更科学的方法来区分呢?二、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展示手里的泡沫塑料(一大一小)。
师:你能看出什么不同?生:体积大的质量大。
师: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定性的关系,大家想不想进一步来看,它们之间有没有一个定量的变化关系?生: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师:大家的猜想有没有道理?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
2.设计实验。
师:现在桌子上给准备了一些器材,愿意研究肥皂块、橡皮块、酒精的同学请举手。
(把学生分组,坐好)师:请各小组讨论设计出实验的方案。
(1分钟)师:我们请同学向大家介绍实验的思路。
生:从小到大选择3块肥皂块,用刻度尺测出每一块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出每一块的质量,填入表格。
师:其他小组的思路有没有不同的?大家选择的物质不同,但步骤基本相同。
为了加强合作,我们采用小组比赛的方法来做实验,推选一位组长,按照人数做好分工,每个同学都有任务。
看看不同的小组情况是否相同,现在选择器材。
3.进行实验(大约7分钟)。
期间由学生把表格画在黑板上,并不断填写数据。
4、分析与论证。
师:现在大部分小组都做完了实验,我们来看一看各组实验结果。
问:下面每一小组都来分析讨论,你们从数据中得到了什么?(2分钟)请各小组代表上台分析。
(因为前面有了猜想的基础,其他小组学生可能会用计算器算出。
)生:体积增大几倍,质量也增大几倍,说明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师:既然成正比,就有比值,算一算每种物质的比值有什么特点?生:相等。
师:证明刚才大家的猜想是正确的。
再问:现在综合3个表再来比较,你又得出了什么?生:不同物质,比值不同。
第二章第3节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一、单选题1.下列情况中,物质密度变大的是()A. 把纸撕成碎片B. 水由0℃加热到4℃的水C. 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D. 把铁丝烧红2.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B. 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C. 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D. 甲乙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3.小华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则空量杯的质量和这种液体的密度分别是()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 32 56 80液体的体积v/cm310 30 50A. 10g,3.2x103kg/m3B. 10g,1.6×103kg/m3C. 20g,1.2×103kg/m3D. 20g,1.0×103kg/m34.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A. 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B. 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C. 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D. 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5.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
已知钢的密度为7.9×103kg/m3,一块质量为0.79kg,棱长为1dm的正方体泡沫钢,孔隙度为()A. 1% B. 10% C. 90% D. 99%6.以下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物质不同,密度一定不同B. 氢气球在升空胀大时,里面氢气的密度变小C. 金属件在打磨过程中,质量和密度均变小D. 温度计中的水银从室温放入开水中,密度不变7.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如图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量杯质量为40gB. 该液体密度为2g/cm3C. 该液体密度为1.25g/m3D. 4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40g8.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体积较大、形状不规则的矿石的密度。
2.3 探究物质密度精选练习一、夯实基础1.(2019·益阳)为确定某种矿石的密度,用天平测量出一小块矿石的质量为35.2g。
用量筒测小块矿石的体积如图所示,该小块矿石的体积为______cm3。
根据测量结果可知,该矿石的密度为______g/cm3。
【答案】10;3.52。
【解析】(1)用量筒进行排水法测物体体积时,物体的体积等于物体和水的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2)物体的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物体的体积。
(1)矿石的体积:V=V2-V1=40ml-30ml=10ml=10cm3。
(2)矿石的密度:。
故答案为:10;3.52。
2.(2019·邵阳)全国著名的“油茶之都邵阳县盛产茶油,小华同学为了测量家中茶油的密度,课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街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取适量茶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茶汕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然后将烧杯中部分茶油倒入量筒中,再次测出烧杯和剩余茶油的总质量为27g,则量筒中茶油的质量是 g。
(3)量筒中茶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请你计算出茶油的密度是 kg/m3。
【答案】(1)右;(2)36;(3)0.9×103。
【解析】(1)天平静止时指针偏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边,根据“左偏右调,右偏左调”的调节规则,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根据图乙,用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示数,可读出烧杯和茶油的总质量为63g,减去烧杯和剩余茶油的总质量27g,解得倒入量筒中茶油的质量为36g。
(3)由图丙可读出,量筒中茶油的体积为40cm3,使用公式ρ0.9g/cm3=0.9×103kg/m3,所以茶油密度为0.9×103kg/m3。
故答案为:(1)右;(2)36;(3)0.9×103。
三、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知能演练提升ZHINENG YANLIAN TISHENG能力提升1.一把汤匙的质量是18.4 g,体积是8 cm3,则根据如下密度表,可以知道做成这把汤匙的材料可能是()物质银铜铁铝陶瓷密度/(kg·m-3)10.5×1 038.9×1037.9×1032.7×1032.3×103A.铝B.铜C.铁D.陶瓷2.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图像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 46810液体的体积V/cm324680A.20 g,1.0×103 kg/m3B.60 g,0.8×103 kg/m3C.60 g,1.0×103 kg/m3D.20 g,0.8×103 kg/m33.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分析图像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A.1∶2B.2∶1C.4∶1D.8∶14.有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其横截面积是2.5 mm2,质量为89 kg,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 kg/m3,则这捆铜线的长度为()A.4 mB.40 mC.400 mD.4 000 m5.事实表明,0~4 ℃的水“热缩冷胀”,高于 4 ℃的水“热胀冷缩”,由此可知4 ℃水的最大,所以封冻河面下较深河底的水温保持4 ℃。
冰层下接触冰的水的温度是℃。
6.现有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金属球,其中一个是实心的,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 g、60 g,体积分别为16 cm3、12 cm3。
实心球是(选填“A”或“B”)球。
7.小明妈妈为家里自酿了很多红葡萄酒,小明想知道自酿葡萄酒的密度,于是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利用天平、量筒进行测量。
他们的操作如下:(1)将天平放在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处,并调节天平平衡。
探究-物质的密度教学目标1.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用量筒或量杯测物体的体积;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公式、单位。
2.通过观察、实验和比较方法,认识到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进一步体会比值定义法在密度概念建立过程的应用。
3.通过对刻度尺、天平的使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亮出手上的戒指)不知道同学们发现没有,老师今天有点特别,手指上戴了一枚戒指!我可从不戴戒指呀!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早上我刚出门的时候,邻居李阿姨递给我这枚戒指,说是她昨天刚从县城买回来的,打了六折,价钱挺便宜。
可她又怀疑不是纯金的,让我帮她鉴别一下。
我捉摸了一下,用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都无法识别。
我只好把它带了过来,请同学们想想办法!生:思索、讨论、试着解释。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物质的又一种重要特性——密度。
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否找到准确鉴别这枚戒指真伪的好办法。
推进新课1.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物质(出示铜块、铁块、铝块、木块、泡沫等),我们怎样来区分它们?生:(在教师启发下回答)拈一下轻重,轻的是铝,重的是铁。
师:那么质量相同的铁和铝又怎样区别呢?生:(在教师启发下回答)比较体积,体积大的是铝。
师:也就是说,相同体积的铁和铝质量不同,相同质量的铁和铝体积不同。
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是不是有某种特殊的关系呢?这堂课我们就先用实验来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提出问题: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不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之间又有什么关系?猜想与假设:可能成正比,也可能成反比,也可能不成比例。
进行实验:(1)取大小不同的若干形状规则铁块,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刻度尺测出边长后算出它们的体积;若形状不规则,用水和量筒来测量体积。
(2)分别求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3)将测量、计算的数据填入表格中;(4)绘出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5)换两个大小不同的铜块,重复上面的步骤。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3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单位中 ,属于密度单位的是〔〕A. m/sB. N/kgC. kg/m3D. mg2.如图是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象.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 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B. 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C. 假设V甲=V乙那么m甲<mD. 假设m甲=m乙 , 乙那么V甲>V乙3.如下图 ,验电器甲带负电 ,箔片张开一定的角度 ,乙不带电 ,用一根带绝缘柄的铜棒连接两验电器 ,那么以下有关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 电流方向为甲→乙 ,甲箔片张角减小 ,乙箔片张角增大B. 电流方向为乙→甲 ,甲箔片张角减小 ,乙箔片张角增大C. 电流方向为乙→甲 ,甲、乙张角不变D. 因为只有甲箔片上带负电 ,所以铜棒中无电流 ,甲、乙箔片张角都不变4.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 ,密度之比ρ甲:ρ乙=2:5 ,质量之比m甲:m乙=1:2 ,那么甲乙两球的体积之比V甲:V乙为〔〕A. 1:5B. 5:1 C. 4:5 D. 5:45.为了测盐水的密度 ,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方案: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 ,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②将烧杯中一局部盐水倒入量筒中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A. ①②③④⑥B. ⑤①②③⑥C. ①②④③⑤⑥D. ⑤①②④③⑥6.关于密度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B. 物体的质量越大 ,密度越大C.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 ,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D. 物体的体积越大 ,密度越大7.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和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下图 ,那么两种物质的密度ρ甲、ρ乙的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 ρ甲>ρ乙B. ρ甲=ρC. ρ甲<ρ乙D. 无法判断乙8.如下图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象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乙物质的密度比水大 B. 体积为50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5gC. 质量为25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20cm3D. 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 ,甲物质的体积较大9.如下图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 )A. ρB>ρ水>ρAB. ρB>ρA>ρC. ρA>ρ水水>ρB D. ρ水>ρA>ρB10.如下图 ,两只完全相同的盛水容器放在磅秤上 ,用细线悬挂质量相同的实心铅球和铝球 ,全部没入水中 ,此时容器中水面高度相同 ,设绳子的拉力分别为T1和T2 , 磅秤的示数分别为F1和F2 , 那么〔〕A. F1=F2 , T1=T2B. F1>F2 , T1<T2C. F1=F2 , T1>T2D. F1<F2 , T1>T211.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一种碳纤维产品 ,各项性能到达国际先进水平 ,其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 ,强度是钢的十倍.它最适合用于制作( )A. 汽车的底盘B. 产品包装盒 C. 打夯的重锤 D. 航空器部件12.空气的密度是1.29kg/m3 , 那么你所在的考试课室里空气的质量大约是〔〕A. 20kgB. 200kgC. 2019kgD. 20190kg13.以下是学校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据 ,正确的选项是〔〕A. 中学生上学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约18km/hB. 从学校一楼登到三楼高度约9mC. 教室内空气的密度约1.29g/cm3D. 清扫卫生时拿起一把笤帚的力约1N14.小明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并结合以下表格中的数据 ,得出以下四个结论 ,其中正确的选项是〔〕物质密度ρ/〔kg•m﹣3〕〔常温常压下〕熔点t/℃〔标准大气压下〕比热容c/[J•〔kg•℃〕﹣1]冰0.9×1030 2.1×103铝2.7×1036600.88×103铁7.9×10315350.46×103A. 寒冬季节盛有水的水缸放在室外不可能破裂B. 标准大气压下 ,铝在660℃时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 体积相等的铁球和铝球 ,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 ,铁球可能是实心的D. 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实心铝块 ,升高相同的温度 ,铝块吸收的热量较多二、填空题15.食用油总是浮在水面上 ,这是因为油的密度比水________〔小/大〕;用同样的炉火给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加热 ,发现水先沸腾 ,说明食用油的________比水高.16.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 ,a的质量为81g体积为30cm3,b的质量为50g,体积为25cm3.如果其中有一个球是实心的 ,那么 ,这个实心球应该是________〔a/b〕这种金属的密度是________g/cm317.一个能装500g水的玻璃瓶 ,能否装下500g水银?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该玻璃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是750g ,那么瓶子的体积是________cm3 , 如果用该瓶装满酒精后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教版初中物理⼋年级上册-密度实验,探究专题(含答案)密度实验,探究专题1、泉州盛产花岗岩,⼩明⽤天平和量筒测⼀块花岗⽯的密度。
(1) 测⼩⽯块的质量。
⾸先把天平放在⽔平的桌⾯上,然后将游码移⾄称量标尺左端的刻度线,若发现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12(甲)所⽰,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选填“右”或“左”),直⾄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
将⼩⽯块放在天平的______盘。
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2(⼄)所⽰,⼩⽯块的质量为_______g。
(2) 测⼩⽯块的体积。
将⼩⽯块缓缓地放⼊装有40 cm3⽔的量筒,⽔平升⾼到如图12(丙)所⽰,⼩⽯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__cm3。
(3)计算花岗岩的密度ρ=___________g/cm3=_________________kg/ m3。
(4)若将步骤(1)、(2)顺序对调,则测量密度的结果将______ (填“偏⼤”、“不变”或“偏⼩”)。
2、张华和同学到钢铁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张华拾到⼀个⼩⾦属零件,他很想知道这个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零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1)把天平放在________上,并将游码移⾄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8甲所⽰,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
(2)⽤调节好的天平测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 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8⼄所⽰,则零件的质量为_______g,⽤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8丙所⽰,则零件的体积为cm3,由此可算得⼩⾦属零件的密度为g/cm3。
(3)若该零件磨损后,它的密度将________(填“变⼤”、“变⼩”或“不变”).3、⼩明⽤天平和量筒做“测定盐⽔的密度”实验。
实验中的操作步骤有:a.把盐⽔倒进量筒,⽤量筒测出盐⽔的体积(图6甲);b.⽤天平测出容器的质量(已记⼊下表);c.把量筒内的盐⽔倒进容器,⽤天平测出容器和盐⽔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6⼄所⽰);d.计算出盐⽔的密度。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㊂
35
三 学生实验:探究
物质的密度 1.记住密度的定义㊁
单位.2.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
开心预习梳理,
轻松搞定基础㊂1.用天平称量100m L 的水.
煤油和盐水,我们发现它们的质量 ;相同体积的不同物体它们的质量 .(填 相同 或 不同 )2.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 ,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字母表达就是 ,其公式表达式为 ,主单位是 .
3.一松木块的密度是0.4ˑ103k g
/m 3
,读作 ,物理意义是 ,把它锯掉34
,
剩下的松木块密度为 .
4.一个能装500g 水的玻璃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是750g ,用该瓶装密度是0.8g /c m 3
的酒精,则装满酒精后的总质量为 g .(ρ水=1.
0ˑ103k g /m 3
) 重难疑点,
一网打尽㊂5.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1.0ˑ103k g
/m 3= g /c m 3
;(2)13.6g /c m 3= k g
/m 3.6.人们常说的 铁比木头重 这句话的意思指的是( ).
A.铁的质量比木头大B .铁的体积比木头小
C .铁的密度比木头大 D.以上说法都可以
7.在铜㊁
铁㊁铝这三种金属中,密度最大的是 ,密度最小的是 .取质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块,则 的体积最大;若由这三种金属制成的体积㊁质量都一样
大的空心球,则空心部分最大的是 球.
8.对密度定义式ρ=m V
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 .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 .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9.某金属块质量为m ,体积为V ,密度为ρ,现使金属块的质量成为3m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积为V ,密度为3ρB .体积为13V ,密度为
ρC .体积为V ,
密度为ρ3
D.体积为3V ,
密度为ρ
八年级物理(上)
3610.关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块冰全部融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把铜块碾压成铜片,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C.把铁球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
D.某种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而与它体积成反比
11.已知冰的密度为0.9ˑ103k g/m3,一块体积是80c m3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g,水的体积是c m3.
12.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大约是(空气密度约为1.29k g/m3)().
A.3.0k g
B.30k g
C.300k g
D.3000k g
源于教材,宽于教材,举一反三显身手㊂
13.分别由不同物质a㊁b㊁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物质的密度是1ˑ103k g/m3
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D.a㊁b㊁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14.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㊁酒
精和盐水,由图可知容器中装的是盐水
.
15.若把打气筒的出气口封住,在将活塞向下压的过程中,被封在气筒内的空气的质量㊁体积㊁密度三个物理量中,变小的是,变大的是.
16.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0ħ㊁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 g/m3)
水1.0ˑ103冰0.9ˑ103
水银13.6ˑ103干松木0.4ˑ103
酒精0.8ˑ103铜8.9ˑ103
煤油0.8ˑ103铝2.7ˑ103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
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
17.几个同学要用天平㊁量筒等器材测量某化工厂污水的密度,下面是他们未设计完的数
据记录表,请你在下表上栏空格中填上应有的数据项目.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㊂
37
玻璃杯和污水的质量m (g
)玻璃杯和剩余污水的质量m 2(g
)污水的密度ρ
(g
/c m 3
) 18.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有水,
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㊁铁块㊁铝块依次放在甲㊁乙㊁丙三个杯子中,水面恰好相平,原来装水最多的杯子是( ).
A.甲杯B .乙杯
C .丙杯
D.原来装水一样多
19.自从组织了兴趣活动小组的活动后,小红同学就迷上了篆刻艺术.印模经过专用工具的钻㊁磨㊁刻等工艺后,可以让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印模在加工过程中,以下物理量没
有发生变化的是( ).
A.体积B .密度
C .质量
D.以上三个物理量都改变
20.在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密度 的实验中,某同学正确测得石块质量为48g
,体积如
图甲所示为
c m 3,石块的密度是 k g
/m 3;如图乙所示,左图是个别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右图是部分同学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后留下的情景.指出图中违反操作规则和实验不规范之处(1) ;(2) .
21.有一空心铁球质量是237g ,体积是80c m 3,求:(ρ铁=7.9ˑ103k g /m 3
,ρ水银=1
3.6ˑ103k g
/m 3
)(1)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少?(2
)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银,球的总质量是多少?
八年级物理(
上)38
瞧,
中考曾经这么考!22.(2011㊃福建莆田)莆田是枇杷之乡,旺季时果农常用枇杷酿制枇杷酒.某枇杷酒(ρ
酒=0.9ˑ103k g /m 3
)包装盒上标明酒的体积为500m L ,那么,瓶中所装酒的质量是 k g
.23.(2011㊃广西桂林)
你在使用水性笔解答中考试题时,水性笔中的墨水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
A.质量
B .密度
C .重力 D.体积
24.(2011㊃江苏徐州)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马铃薯,俗名土豆.因其生长适应性强㊁产量高㊁烹制方法多样等众多优点而广受
人们喜爱.马铃薯富含淀粉,是生产淀粉的重要原料.小明在淀粉厂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他跟随师傅一起去采购一批淀粉含量不低于20%的马铃薯.下表是小明收集到的一些反映马铃薯相关信息的数据.在收购点,小明测出一只马铃薯质量为0.22k g
,体积为200c m
3
,准备据此鉴定马铃薯是否符合厂里的采购要求.马铃薯品种①②③④⑤
密度/(g ㊃c m -3)1.081.101.121.141.15淀粉含量/%
14
18
22.526.5
29
收购价(元㊃千克-1)0.400.420.450.500.60
(1
)在坐标图中画出马铃薯密度和淀粉含量关系的图像.(2
)从图像可以看出,马铃薯中淀粉含量越高,密度越 .(3)小明测量的这只马铃薯是否符合厂里的采购要求? (填 是 或 否 ).
(4
)淀粉含量高的马铃薯价格也高.在符合厂里采购要求的马铃薯品种中,价格相对便宜而出粉率又高的是: (填品种号).
三学生实验:探究 物质的密度
1.不同不同
2.质量ρρ=m V k g/m3
3.0.4ˑ103k g/m2体积为1m3的木块质量是0.4ˑ103k g0.4ˑ103k g/m3
4.650
5.(1)1.0(2)1.36ˑ104
6.C
7.铜铝铝铜
8.D 9.D 10.B
11.727212.C13.B14.丙
15.体积密度
16.D
17.倒出的污水质量m1-m2(g)倒出的污水的体积V(c m3)
18.A 19.B
20.202.4ˑ103不规范:(1)测量过程中不能调节螺母(2)砝码不能随意摆放
21.(1)50c m3(2)917g
22.0.4523.B
24.(1)如图所示(2)大(3)否(4)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