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瑞森葡萄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克瑞森葡萄全年管理要点作者:***来源:《果树资源学报》2022年第01期摘要:克瑞森葡萄成熟期晚,甜度高,品相佳,耐贮运,经济效益好,近几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经过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了克瑞森葡萄一年中在出土期、绒球期、萌芽期、花期、果实发育期、采收期以及休眼期的管理要点,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克瑞森;葡萄;管理要点文章编号:2096-8108(2022)01-0052-02中图分类号:S663.1文献标识码:AKey Points of Annual Management of Crimson GrapeMU Liying( Hebei Hengshui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 Hengshui 053000,China)Abstract:Crimson grape matures late, has high sweetness and good quality,good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good economic benefit. The planting area has been expanding in recent years. After years of production practice, the management points of Crimson grape in different periods in one year were summarized for reference,inducling the unearthed stage,pompous,stage,germination stage,floworing stage,fruit development stage,harvest stage and dormanay stage.Keywords:Crimson; grape; management point克瑞森葡萄成熟时间晚,果粒椭圆,成熟后果皮紫红,甜度高,品相佳;果肉较硬,果皮中厚,相对耐贮运,近几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葡萄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作者:李玉林来源:《名城绘》2018年第04期摘要:当前,我国在栽培葡萄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定会对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在实际栽培当中,会出现多样多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有栽培技术方面的,也有管理技术方法方面的。
本文就葡萄栽培中的主要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葡萄栽培的技术方法加以探究,希望通过此次研究,提高葡萄栽培的技术水平。
关键词:葡萄;栽培技术;问题1我国葡萄种植业发生的变化(1)由零散栽培向基地化栽培转变。
葡萄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栽培比较零散,多以房前屋后庭院种植为主,规模化生产程度低,极大限制了葡萄的生产和流通。
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和现代物流业的迅速发展,葡萄的商品性得到有效提高,为了对接大市场,各地开始进行葡萄基地化生产。
目前国内已形成了新疆吐鲁番优质葡萄及葡萄干生产基地,甘肃河西葡萄产区、黄土高原葡萄生产基地、晋北优质葡萄生产基地、环渤海湾葡萄栽培区、东北葡萄生产区、河北流域产区、黄河河道葡萄基地、云南高原葡萄产区等产区,葡萄生产的基地化特征明显。
(2)由有籽栽培向无籽栽培转变。
葡萄营养丰富、味道可口,但吃葡萄吐籽比較麻烦。
无核栽培成为葡萄栽培的新宠,生产中通过选用无核白、无核早红、克瑞森、无核青提、红宝石无核、皇家无核等无籽品种及激素(GA)处理形成无籽果实的方法进行无籽栽培技术日趋成熟,已成为我国葡萄生产的重要方式之一。
(3)消费能力提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变、经济实力的增强、社会购买力的提高,葡萄的社会消费能力随之提高,由以往的贵族消费开始走向户户餐桌,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葡萄产业的快速发展。
2栽培葡萄中存在的问题2.1病虫害防治问题病虫害防治是种植作物中的常见问题,也是较难解决的问题。
在葡萄的种植过程中,常会遇到病虫害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病虫害问题,就必然会影响葡萄的质量和产量。
西昌产区克瑞森葡萄不着色及着色异常原因探讨分析刘晓1,郭松2,陈建1近10年来,西昌葡萄产业发展十分迅猛,以克瑞森、阳光玫瑰为主栽品种的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已突破30万亩(1亩约合667m 2,15亩即1万m 2为1hm 2。
———编者注)的规模,西昌—冕宁一线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特晚熟葡萄基地。
正是因为西昌产区的崛起,鲜食葡萄贮藏后的市场供应周期可以延长到第二年的4月中旬,与云南建水等地早熟上市的夏黑可以在档期上相互连接,由此基本实现了我国鲜食葡萄的周年供应,因此发展、维护好本产区,提高本产区葡萄产品质量显得越来越重要。
西昌与冕宁位于安宁河谷上游,这里海拔1500~1700m ,河谷内地势平坦,地下水资源充足,属南亚热带气候区,光照充沛,昼夜温差大,葡萄年生长周期长达9个半月,因此生物产量巨大,葡萄种植一直采取了超高产栽培模式,亩产量大多在4000~5000kg ,葡萄综合栽培效益位列全国前列,葡萄种植也成为了当地乡村支柱性产业,是当地广大农户主要的收入来源。
超高产栽培必然带来各种技术方面的挑战,其中最受农户关注、对产品价格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克瑞森葡萄着色问题。
葡萄能否着色、着色是否正常,决定了每个种植户当年收益水平,因此各种关于葡萄着色的标准、定义在当地流传,如“蛋黄派”意味着葡萄未能着色;“跳指红”意味着果粒着色不均匀,果穗中混杂有大量绿色果粒;“三面红一面粉”则意味着靠近主蔓内侧光照不良,整个果穗着色不均匀,等等。
除了上述描述,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贮藏后的褪色现象,即果穗采收入库时果皮颜色鲜红,但贮藏一个月以后,拿出来却变成了绿色果穗,这个情况曾经导致一些收购商损失惨重,血本无归,对当地葡萄产业链构建、产业健康发展影响巨大,给外地收购商和经销商的印象十分恶劣。
根据多年来田间实地观察,以及查阅相关技术资料以后,笔者对引起克瑞森葡萄不能着色、着色异常等问题有了一些认识,在这里对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应对之策和解决措施。
水果种植:晚熟、耐贮运、极优葡萄――克瑞森克瑞森又名绯红无核、淑女红、属欧亚种。
一、品种来源:美国加州福勒斯诺大学培育,1998年通过鉴定。
1998年引入我国。
山东省莱州市葡萄研究所1999年引进。
二、特征特性:嫩梢叶绿色,带红晕,有光泽。
幼叶红色,叶缘绿色,无绒毛。
成叶中等大,深5裂。
锯齿中锐。
叶梗长,叶柄闭合,圆形或椭园形。
果穗大,平均穗重500克,最大1500克。
果粒重5-6克。
经赤霉素或膨大剂处理后,粒重7-8克。
果皮亮红,且具有白色较厚的果霜。
露地栽培,自然条件下生长(不套袋),延期1-2个月采收,果皮红黑色。
果肉硬脆,无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9月底至10月下旬采收可达21%,含酸0.6%,含糖16-18%,糖酸比>20:1,口感清香甘甜,品质上等,耐贮运。
三、突出优点:⑴易生新根,以苗木定植建园,成活率高。
⑵树势旺,萌芽力、成枝力强。
⑶丰产性好,主梢、副梢易形成花芽,定植第二年即可进入丰产期。
⑷抗性强。
该品种因是欧亚种,梢、叶又均无绒毛,怕其抗性差,特将克瑞森与30余种欧美、欧亚种同园栽培,结果表明其抗性很强。
在同样管理条件下,从无大病发生,优于多数欧亚种及少数欧美种。
⑸耐挂性强,成熟后可再挂60余天,不烂果,不转色,色更深,糖更高,味更浓。
四、栽培要点:⑴克瑞森易生根,根黄白色,质嫩。
定植时,切忌根系与土杂肥接触或与化肥相距太近,以防烧根。
苗期追肥时,离根部至少25厘米。
⑵克瑞森树势旺,定植当年即可满架,但必须科学施肥浇水,以防徒长,先促后控,待苗长到20厘米时可施肥。
前期以氮肥为主,待新梢长至1-1.2米,可施三元素复合肥。
提倡多施有机肥。
重视施钾肥,施肥后浇水,肥量视地力、苗情酌定。
一般3次施肥,每次每棵施入100克。
⑶注意病害防治。
前期注意防黑痘病;高温多湿,昼夜温差≥12℃时,注意防霜霉病;果实膨大期至成熟期,防白腐病;果实将熟时,重防炭疽病。
⑷提倡果实套袋。
套袋不易发生病虫害和鸟害,易获高产,且无污染,色泽好,卖价高。
果农之友2021.7产业发展克瑞森葡萄,又名克轮生、绯红无核。
20世纪90年代引自美国,焦作市农林科学院于1999年从山东引进,在焦作市马村区建立第一个百亩试验示范园。
该品种自然大粒无核,自然粒质量5克,膨大剂处理后在6克以上,果面鲜红亮丽,果肉硬脆甜,品质上乘,耐贮耐运,双节成熟,是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之一。
栽培实践表明,克瑞森葡萄品质优良,产量高、效益好。
地头批发价8~10元/千克,亩纯收入6000~7000元,高的超过1万元。
可观的效益带动了焦作市县区先后发展克瑞森葡萄近千亩。
克瑞森葡萄栽培,成为许多果农脱贫致富的好项目。
随着近些年葡萄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新的优良品种相继涌现,尤其是与克瑞森同期成熟的阳光玫瑰、红宝石无核葡萄的发展,使得一直以地摊或采摘为主销售渠道的克瑞森葡萄种植者越发感到了销售压力,每年的销售要到11月下旬才结束,价格低至5~7元/千克。
焦作地区的克瑞森葡萄(图1、图2)怎样才能“走”出去?驶向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为此,笔者调查了焦作地区克瑞森葡萄的产业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1焦作地区克瑞森葡萄产业现状焦作地区克瑞森葡萄怎样才能“走”出去?赵名花,刘军丽,梁玉英,牛秀丽(焦作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南焦作454000)图1克瑞森葡萄果实图2克瑞森葡萄丰产状1.1栽培现状克瑞森葡萄属欧亚种,抗性不如巨峰系品种,要求较高的栽培管理水平。
因此,发展较为缓慢。
目前焦作地区栽植面积近千亩,年产量2000吨。
主要集中在焦作市马村区、中站区北朱村、孟州市化工镇竹园村、解放区灵泉碑村、温县赵堡乡、修武云台镇等地。
栽培模式:大多数克瑞森葡萄种植户仍是露地栽培模式,全市只有马村区白庄村几户种植者采取简易避雨棚栽培模式。
架式为“L ”形棚架和“V ”形架两种。
行株距2.5~4.0米×1.0米。
1.2栽培技术1.2.1重施基肥该品种施基肥投入较巨峰高。
亩投入1200~1500元(巨峰亩施基肥投入600~800元),施肥种类为干鸡粪或腐熟鸡粪,配合施入50千克的过磷酸钙、5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
克瑞森和克伦生区别,附克瑞森葡萄种植技术
一、克瑞森和克伦生区别
1、成熟期不同:克伦的主产地在华北地区,成熟日期为9月20日,它的优点是上色快,整齐度好,成熟后可以集中上市;克瑞森的主产地在华北、华南地区,它的成熟期比较晚,就算在10月10日都不能完全成熟,它的果实上色慢,整齐度不好。
2、抗病性及品质区别:克伦生是比较正规脱毒的品种,所以它的种苗不带病毒,而且抗病性好,叶片较宽厚,各种土壤都可以进行栽培;克瑞森的抗病性和适应性都没有克伦生好,而且它的果实硬度和口感也比较差。
二、克瑞森葡萄种植技术
1、克瑞森葡萄适应性广,可以适合不同的土壤类型。
但土壤不能过于肥厚,否则容易对其造成徒长,消耗大量养分,在种植时一定要选择中等地力,施肥时要控制氮肥施用量。
2、种植时要按株行距0.8m×4m挖定植穴,定植穴的深度不能小于60cm。
在土壤肥力较差的地块,每亩要施腐熟有机肥大概5000kg 与表土混均填入穴底,定植的最佳时间是5月上、中旬,种植前要先对苗木进行修根,然后用3%-5%石灰水消毒。
3、由于该品种长势比较快,所以座果率会比较低,可以在结果初期时,减去不定梢的质感,留壮梢结果。
4、克瑞森是一种高产品种,所以控制其产量对优化葡萄的品质
和色泽非常重要。
在它生长期间,一定要保证床土湿度,这样可以使越冬芽第2年延后萌发,保证其成活率。
设施克伦生葡萄着色不良的原因与对策作者:王小兵何元英来源:《西北园艺·果树专刊》 2014年第3期王小兵何元英克伦生(克瑞森)属欧亚种晚熟无籽小果型葡萄品种,可露地栽培(10月份采收),也可设施提前或延后栽培。
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大力发展克伦生葡萄设施栽培,虽长势良好,但葡萄着色普遍不均匀,影响销售。
笔者对此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和补救措施。
1 着色表现及原因分析1.1 着色表现 2013年克伦生葡萄着色不良的主要表现是果粒绿色,尤其穗中间的果粒局部或全部为绿色,造成采摘延迟。
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延长采摘期到10月底甚至11月,最晚的1月16日仍在采摘,但着色仍很差,远不如露地栽培(10月中下旬成熟的)的着色情况。
1.2 原因分析葡萄浆果着色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受内外因素调控。
内部因素有果实内的含糖量等,外部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水分、矿质营养、树势、栽培措施等。
通过调查分析,2013年设施克伦生葡萄着色不良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全年有效积温不足是主要原因。
克伦生的有效积温是2 700~3 200 ℃,2013年焉耆垦区农作物物候期整体推后10天左右,葡萄成熟期有效积温不足造成着色不好。
2)结果偏多(或挂果不均匀)。
定植次年亩产即达1.5 t左右,最高达2.7 t,造成植株上下生长不平衡,营养供应不足,果实成熟晚,着色差。
3)肥水投入不科学。
氮肥施入过多,部分温室地下水位较高,排水不畅,造成植株生长过旺,果实贪青晚熟。
4)通风透光不好。
按照2 m×0.7 m株行距定植,采用水平独龙干“V”形架,下面两道铁丝间距较小(仅40 cm左右),生长后期架面下垂,再加上“V”字架上部遮光,影响果实着色。
5)病虫害导致叶片果实受损。
受损叶片光合效能降低,造成树体营养积累不足,影响果实着色。
尤其是后期霜霉病的发生也造成果实着色较差,严重的出现软果。
2 促进着色的技术措施2.1 合理负载盛花后20天左右疏穗,壮枝留2穗,中等枝留1穗,弱枝不留穗。
克伦生葡萄种植技术及技巧克伦生又名克瑞森,是一种晚熟的无核品种,口感独特香甜,甜度最高能达到25%,是高产优质的放在清水里浸泡12个小时左右。
定植株行距控制在1×3米,每栽种222株左右,春植在2月初进行,秋植在10月底左右进行,定植后要浇透水覆盖地膜,以便提高植株的成活率。
3、肥水管理
定植后根据*壤情况适时浇水,以保证苗齐,定植后当年的幼树要追肥3-4次,进行防治。
以上就是关于克伦生葡萄种植技术及技巧的介绍了,克伦生葡萄在市场很受欢迎,具有不错的种植前景,可以考虑栽种。
关于克伦生葡萄的知识,您可能对以上的内容感兴趣,敬请下载使用。
克瑞森葡萄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作者:毛如霆刘军丽梁玉英
来源:《山西果树》2012年第01期
克瑞森葡萄,又名绯红无核、淑女红。
原产美国,我国1998年引进。
焦作市农林科学院1999年春从山东引进,在我市马村区建立第1个“百亩试验示范园”。
该品种自然大粒无核,自然粒重5g,膨大剂处理后达6g以上,果面鲜红亮丽。
果肉硬脆,品质上乘,耐贮运,是目前栽培品种中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之一。
在我区发展较快,市场价位高,批发价8~10元/kg。
我区的孟州、博爱、修武、沁阳等地的发展面积超过40hm2,目前发展势头良好。
但是从我们这些年的栽培管理看,该品种在生产中存在丰产性不稳、抗寒性差、易感白腐病等问题。
为使这一优良品种健康稳定发展,我们对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对影响克瑞森葡萄优质高效栽培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措施。
1克瑞森葡萄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产量不稳定
克瑞森葡萄生长势强,若肥水管理不当,如偏施氮肥。
连续大量施人人粪尿,则极易造成枝条徒长,影响花芽分化的数量和质量。
有的果园,花穗显露期看着产量还可以,但是随着新梢的生长,花穗逐渐转化为大卷须。
因此,克瑞森葡萄常常出现产量不稳定的现象,不同园子、不同年份产量差异较大,667m(h2)。
产量低者1000~1200kg;高者2500~3000kg。
1.2抗寒性差
我地区处于葡萄埋土防寒的I临界区域,除了栽植当年的葡萄需要埋土防寒外,其他年份均无需埋土。
而克瑞森葡萄在我区栽培,表现为抗寒性差,越冬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抽梢现象,有的地上部全部枯死。
抽梢的轻重,除了与该年份冬春的气候有关外,也与园子的管理水平有关。
适时进行科学的肥水管理,控制负载量,及时防治病虫害,保持树体健壮,则抽梢现象轻;反之,过量施入氮肥,负载量过大,病害不能及时控制,造成早期落叶,则抽梢现象严重。
1.3
易感白腐病
克瑞森葡萄与其他品种相比,抗病性中等,葡萄中的几大病害,如霜霉病、黑痘病、炭疽病、灰霉病也都不同程度地发生,采取常规防治方法,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但是,该品种易感白腐病。
其一表现在白腐病每年发生的时间早,5月份叶片即开始感病;其二易感的部位多,不仅叶片,而且新梢、果梗、果粒均易感病;其三表现在发生的时间长,从5月份至9月
份几乎整个生长季节都易发生白腐病。
若白腐病防治不力,极易造成早期落叶或减产,不仅影响当年产量,而且也会严重影响次年的产量。
1.4果品外观质量差
从我区这些年生产销售克瑞森果品的质量看,内在品质优良。
外在品质差。
表现为果粒小,果穗紧密,外观色泽差。
其主要原因:在无核葡萄品种中,克瑞森葡萄虽属自然粒较大者,但是生产中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果粒还需要进行膨大剂处理。
而果粒经过膨大剂处理后,虽然穗重增加,且穗重多在1000g以上,最高者达2000g以上,但果农为了减少人力投入,又不疏果,造成果穗密挤,果粒小,色泽差,亮度差。
而葡萄转色成熟期,又适遇我区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加之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用药把关不严,外观品质差也就不可避免。
2应对措施
2.1采取综合技术措施,促进克瑞森葡萄丰产稳产
2.1.1
重施有机肥
根据我区这些年的栽培经验,秋施基肥早,施肥量大,则产量高。
一般基肥于9、10月份施人,每667m。
施4~5m。
施基肥时每667m(h2)。
配合施入100kg的过磷酸钙、50kg氮磷钾复合肥及50kg的微生物肥料。
此外,应根据葡萄园的具体缺素情况,施入其他微量元素肥料,如缺硼的园每667m(h2)。
施人3kg硼砂,缺铁的园每667m(h2)。
施人8~10kg硫酸亚铁。
该品种不适宜大量、连续施人人粪尿,以避免树体贪青徒长,影响花芽分化。
生长季节.在葡萄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以施复合肥为主。
若树势较弱,可于春季新梢生长前期,实施1次尿素。
2.1.2强旺枝旱打顶葡萄萌芽后,对于部分生长势强的未结果新梢采取重摘心,即留2~3芽摘心,再萌发的副梢,因其生长势缓和,次年结果枝率90%以上。
2.1.3控制各种病虫害从我们这些年的栽培观察看,克瑞森葡萄叶片常发生的病害有白腐病、霜霉病、黑痘病,果实发生的病害有灰霉病、白腐病、炭疽病、白粉病、酸腐病。
不同年份、不同园子,病害发生的种类和程度会有差异。
发生的虫害主要有:粉蚧、球坚蚧、玉米螟等。
根据克瑞森葡萄的病虫害发生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及时控制各种病虫害,尤其是控制好白腐病,保持青枝绿叶、果穗完整,不仅能保障当年丰产丰收,而且也为来年丰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可于葡萄萌芽前,冬芽呈绒球状时树体喷布5Be石硫合剂,以铲除越冬病虫源。
从5月份开始,即应喷药防治。
防治自腐病的有效药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
2.2增强树势,提高树体越冬抗寒能力
克瑞森葡萄抗寒性差,但若注意加强生长季的各项管理,可以避免或减轻越冬抽梢现象。
如:合理负载、科学的肥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等。
保持树体健壮,提高树体贮藏营养水平,也就提高了树体的越冬抗寒能力。
生产上每667m(h2)。
产量以控制在1500~1750kg为宜。
克瑞森葡萄属晚熟品种,挂果期长,因此生长季节应较其他品种增加追肥次数1~2次,施肥量也适当增加。
加强夏季修剪,葡萄从早春萌芽后直至生长季结束,夏季修剪应多次反复地进行。
早春及时抹芽定枝,确定合理的留枝密度(高宽垂架式每1m蔓段留16~18个新梢)·减少无效枝数量,进而减少营养消耗;结果枝于初花期或盛花期摘心,营养枝留10~12片叶摘心。
该品种副梢的处理,无论结果枝或营养枝,顶端副梢留2~3片叶反复摘心,其他各节副梢均采取抹光法以确保树体通风透光,减少病菌侵染机会,增强树势。
2.3重视果穗各个环节管理,全面提高果品质量
2.3.1合理疏花疏果
生产中疏花疏果的措施:一是推迟结果枝摘心,即结果枝摘心推迟至初花期或盛花期进行;二是疏花,在花穗散开后,采取“隔二去一”的方法疏去过密的小花枝;三是在膨大剂处理后套袋前,进行疏果粒,疏去小粒、密粒,据果穗大小,每穗果控制在80~110粒。
2.3.2摘袋切勿早
我区克瑞森葡萄的转色成熟期为9月下旬。
而果农为了提早销售抢市场,往往9月初就开始摘袋,此时还未达到完全转色软化,摘袋后上色慢,若要完全上色则需15~20d,因此来不及完全上色就销售了。
而在葡萄转色后摘袋,完全上色只需6~7d。
另外,摘袋前应收看天气预报,选择近期天气晴好时摘袋。
2.3.3幼果期慎用药,增进克瑞森葡萄的外观质量除了延迟摘袋外,套袋前幼果期用药选择很重要,应选择对果面无污染的水剂、乳油及质量好的粉剂及水分散粒剂,对易于造成果面污染及对果面产生危害的药剂不能用,如代森锰锌、福美双、退菌特、百菌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