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然角成为真正的课程
- 格式:pdf
- 大小:189.73 KB
- 文档页数:2
利用自然角激发幼儿科学探索兴趣的研究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生处在城市中的孩子,高楼林立、汽车叫嚣,大自然离它们越来越远,幼儿园的自然角则成了孩子认识自然的最直接途径。
它为幼儿提供了天天接触、长期观察、亲自管理、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开阔视野、激发好奇心的同时,获得了认知、习得了技能,发展了孩子的美好情感,因此是促使孩子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自然角的创建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孩子在幼儿阶段的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年龄越小,给孩子感官刺激就应该越多。
而自然角展示在孩子面前的便是一个多彩的、真实的世界,里面的东西摸得到、闻得着、听得到,是孩子们可以通过直接感知积累得到的认知概念,而非靠语言和视觉图片来间接认识。
二、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1)自然角:自然角是幼儿认识自然界的窗口,也是幼儿园教育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开辟一角,作为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实验品之用。
(2)幼儿科学探索:是指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动物、植物、自然现象、人文景观、社会生活等进行感知、操作、体验,并且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它是幼儿获得广泛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经验,主动建立表象水平上的初级概念、学习科学方法和技能、发展智力的过程。
三、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研究目标:(1)通过自然角活动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发展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2)促使幼儿在观察自然角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会用各种感官发现(看一看、动一动、摸一摸、闻一闻等)培养幼儿仔细观察、动脑思考,和学会初步科学探索的良好习惯。
(3)在幼儿观察自然角的过程中详细记录个别幼儿的表现,发现幼儿在活动中的探究情趣。
研究内容:(1)孩子们的科学探索是从身边的事物开始的,引导他们关注自然角、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的人事物,发现其中的秘密,保持孩子对活动的好奇心。
(2)探索布置适合幼儿的自然角,做好幼儿活动实录,保存好第一手资料,从中研究孩子的科学探索能力。
SHAN XI JIAO YU2021.0844TANSUOYANJIU探索研究利用自然角开展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策略■文/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实验幼儿园 魏凯琴一、立足需求,创设丰富环境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创设丰富的环境,是在自然角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前提。
自然角的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只要教师巧妙配置资源,仍然能够体现出自然界的多样性。
可将具有生机、富于变化、符合客观规律的种种现象带到幼儿面前,以此触发幼儿的探究意愿。
如在自然角中可以设置常规化的观赏区,在其中养殖各类盆栽花卉、小动物等,由幼儿负责照料它们,在观赏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经验,认识不同的生命现象。
此外,教师可以依据幼儿的偶发性兴趣、集中教育活动的主题等要素设置探究区,为幼儿提供专门化的探究环境。
如将相同的植物分别栽种在土、水、沙土中,在不同的材料设置下探究植物发芽的条件等。
除了自然材料以外,还需提供种植或饲养工具、记录纸等材料,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幼儿提出了“亲近自然,喜欢探究”的发展目标。
自然角是班级环境创设的一部分,在为幼儿成长空间赋予美感的同时,也是幼儿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平台。
自然角与幼儿一日活动距离近,便于幼儿持续从事科学探究,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进行学习,有助于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提升探究能力。
本文拟结合教育实践经验,探讨如何利用自然角开展幼儿科学探究活动。
创设科探主题墙,以此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支持幼儿开展科学探究。
二、多维引导,乐享探究过程幼儿好奇心强,这是幼儿从事科学探究活动的优势。
但是,幼儿缺少知识性和方法性的经验、注意力易转移、观察能力弱,这就要求教师应实施多维引导,让自然角中的饲养、观赏、种植等活动成为真正的科学探究活动。
(一)鼓励猜测,激趣导思《指南》对幼儿提出发展目标:“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
”猜测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活动,既是对思维能力的锻炼,也是幼儿具备学习主动性的表征。
幼儿园自然角创设方案一、背景介绍自然角是幼儿园中的一个重要创设区域,它是孩子们与自然环境接触的主要场所。
自然角的创设对于幼儿园的整体教育环境和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室内外环境、材料选择和活动设计三个方面来探讨幼儿园自然角创设方案。
二、室内外环境1. 墙壁装修:室内自然角的墙壁装修应选择以自然景观、动植物为主题的壁纸,替代过于艳丽和刺眼的颜色。
同时,可利用墙壁创设挂画展示自然景观、植物生长周期等内容,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兴趣。
2. 地板选择:室内自然角的地板宜选择环保、耐磨、易清洗的材质,如防滑橡胶地板或环保木地板,以确保幼儿在自然角的活动安全和卫生。
3. 室外空间规划:自然角室外空间的规划应以生态花园为主题,种植各类花草植物,营造自然环境。
同时,可设置小型水池、沙坑等,让幼儿亲身体验自然的魅力。
三、材料选择1. 绿色植物:在自然角中摆放一些绿色植物,如盆栽植物、小草等,以增添自然氛围,提供空气净化功能。
2. 海洋模型:选择一些以海洋为主题的模型,如小船、贝壳等,让幼儿感受海洋的神秘与浩渺。
3. 动物模型:选择一些栩栩如生的动物模型,如小鸟、小兔子等,让幼儿在自然角中能够与动物进行互动和认知。
四、活动设计1. 自然观察:定期组织幼儿到自然角进行观察活动,鼓励幼儿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生长变化、昆虫的活动轨迹等,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植物种植:通过让幼儿亲自参与植物种植活动,让他们亲手培育一片自己的绿色空间,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耐心。
3. 动物保育: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农场等地,让他们近距离接触动物,了解并学习如何保育和爱护动物。
五、自然角的教育功能1. 培养环保意识:自然角是培养幼儿环保意识的重要场所,通过与自然环境的接触,让幼儿懂得珍惜自然资源,爱护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态习惯。
2. 发展感官觉知:在自然角中,幼儿可以通过观察、摸索、感受各种材料,开发感官觉知,提高感知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科学探究精神:通过自然角中的观察、把玩、实验等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激发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幼儿园自然角创设现状分析与对策自然角的创设也是幼儿园环境布置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使幼儿自主获取新知、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
”因此,自然角又是幼儿园课程中的一种“隐性课程”,对幼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标签:自然角现状;自主管理;贴近生活;年龄差异幼儿园的自然角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区之一,也是最能激发幼儿观察、探究,促进创新能力发展,丰富幼儿知识的重要渠道,同时,自然角的空间,给予孩子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情感、道德和社会行为的影响。
因此,幼儿园自然角创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幼儿园整体教育水平。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分析当前幼儿园自然角创设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供大家参考。
一、幼儿园自然角创设现状分析(一)自然角参加创设人数少班级自然角创设以来,大多是每班有一位教师一人进行创设,尤其是小班和中班,几乎没有幼儿的参与,即使到了大班,也是只有个别幼儿的参与,没有让自然角真正成为幼儿的活动空间。
(二)自然角参与管理者人数少从以上表格统计来看,每一个年龄段的自然角管理人数每班只有教师一人代替,而且成活时间只有2个月,也就是说,到了学期结束,植物是烂的烂,死的死,只剩下一只只空花盆,使一次次创设的自然角都流于形式,之后,自然角就成为了幼儿园虚设的一个角落,没有发挥自然角的真正功能,其教育价值得不到任何体现。
二、幼儿园自然角创设对策环境是幼儿发展的重要资源,原始的自然资源更是满足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关键因素。
幼儿园自然角的创设是幼儿园环境创设不可缺少的一个区域,是幼儿亲近大自然、走进科学的窗口,是一种活的课程,有助于幼儿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
因此,笔者认为幼儿园自然角的环境创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一)体现课程目标“自然角”的环境创设要和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紧密结合,让幼儿亲近自然、喜爱动植物、喜欢观察、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物,从而获得初浅的科学知识和经验。
浅谈大班自然角创设大班自然角是幼儿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创设空间,它不仅是幼儿园环境的组成部分,更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
自然角的创设应该立足于幼儿的特点和需要,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置,创设出丰富多彩、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的自然角环境,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然科学的学习场所,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与动手能力,并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好奇和热爱,促进幼儿在自然环境中的亲身体验和积累,促进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
一、自然角的创设目标自然角是一个专门为幼儿设置的自然科学学习活动区域。
它的目标是促进幼儿热爱自然,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在设计自然角的时候,要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特点,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确定自然角的主题和内容。
自然角要创设出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环境,让幼儿在这个自然科学的乐园中感受自然之美、探索自然之奥妙。
1. 以幼儿的特点和需求为出发点:自然角的创设应该以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为依据,营造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发展的自然科技环境。
2. 以体验为主:自然角的创设要以幼儿的亲身体验为主要目的,让幼儿在自然角中能够亲自动手、亲眼观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和体验自然。
3. 以探索为导向:自然角的创设要以幼儿的探索精神为导向,提供各种自然资源和工具,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自然的探索欲望。
4. 以多样性为特色:自然角的创设要求多样性,包括自然物体、生物及自然现象的陈列、展示和活动,创设出多样的自然角环境,激发幼儿的多种感官体验。
5. 以安全性为保障:自然角的创设要重视安全问题,环境中的各种工具和器材都要具有安全性,并且要有专门的保育员负责安全监护,确保幼儿在体验和探索中的安全。
通过以上原则的遵循,可以创设出一个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的自然角环境,为幼儿提供有利于科学素养培养的活动场所。
自然角的创设内容主要包括自然物体、生物和自然现象的学习活动。
自然物体包括各种石头、树枝、树叶、花朵等自然材料的收集和陈列,可以进行观察、比较和分类等活动;生物包括各种小动物、植物和昆虫的养护与研究,培养幼儿爱护和保护自然生物的意识;自然现象包括各种自然规律的观察和实验,如水的循环、火的传播、空气的作用等,通过实验活动让幼儿在自然现象中得到启发和认识。
幼儿园自然角的创设
自然角是幼儿园环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落,它是幼儿园让孩子们接触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的重要场所。
如何有效地创设幼儿园自然角,让孩子们在其中得到丰富的体验和学习,是每个幼儿园老师和管理者都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问题。
幼儿园自然角的创设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角的定位
在幼儿园环境中,自然角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落,它不仅是孩子们接触自然的场所,也是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重要场所。
自然角必须要有一个明确定位,不能只是简单地摆放一些植物和石头,还要考虑到孩子们的学习和活动需求。
自然角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多功能的场所,可以让孩子们在其中体验自然、观察自然、创造自然。
自然角的布置需要考虑到孩子们的兴趣和特点,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自由自在的。
要有丰富的自然材料,如树叶、花朵、石头、树枝、木片等,这些材料可以让孩子们进行观察、比较、分类、创造等不同的活动。
要有适当的工具和器材,如放大镜、显微镜、钓鱼网、桶、篮子、铲子等,这些工具和器材可以让孩子们更方便地观察和收集自然物品。
要有贴心的提示和引导,如自然角的布置要有明显的引导标识,告诉孩子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避免不必要的危险或混乱。
自然角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孩子们的安全和健康。
要保持自然角的整洁和美观,保证孩子们在其中的体验和活动环境。
要定期检查和更新自然角的材料和工具,保证它们的完整和可用性。
要严格遵守自然角的管理规定,如使用器材要按规定使用,不得毁坏自然角的材料和工具,不得带入有害物品等。
专题聚焦SPECIAL中班自然角创设中幼儿主体性的发挥文/吴宇峰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张园路二号虹西幼儿园“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重要基石,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生活,更要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而作为幼儿的指导者,教师应积极地鼓励与倡导幼儿动手栽培植物、布置庭院等。
通过种植活动让幼儿能够在实际的探索活动中感受科学研究的过程,体验生活的乐趣。
在幼儿的心理世界中,需要由他们自己去探索与发现,通过亲身探究寻求的知识才是一种真正的知识,通过自己发现的世界才是属于他们自身的世界。
一、课程缘起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主体是幼儿,应尝试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全过程,包括:环境创设内容的讨论、符号表征、图片张贴、环境在游戏过程中的使用与调整。
在中班第二学期初,幼儿发现自然角(观察区)的植物经过一个寒冷的冬天全都死了,如何让自然角重新恢复生机成了中二班开学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教师借此引导幼儿展开讨论。
“老师,观察区的植物怎么都没有啦?”“我想,可能是冬天太冷了,植物都冻死了。
”“植物都冻死了,我们该观察什么呀?”“老师,我们可以再种一些植物,这样就可以观察啦。
”“我们可以种些什么呢?”度过一个漫长的假期,从寒冬到暖春,现在已是播种的季节,怎么样的种植活动能符合幼儿真正的兴趣,能引发他们持续的探索与热爱,能萌发幼儿的责任感和爱护之心,不让种植活动成为形式化的固定流程?我们决定,将选择的权利交给幼儿和家长们。
二、交流讨论家长在幼儿的学习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关于自然角种什么,大家想先听一听家长们的声音。
中二班的爸爸妈妈们经过一番讨论,想法可是相当丰富,有的提议种凤仙花、风信子、牵牛花、绣球花之类的观赏花,让幼儿感受美欣赏美;也有的提议种土豆、番茄、大豆、白菜之类的常见农作物,让幼儿能在将来品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体会食物的来之不易。
“我想种桃子!”“阳台上哪种得了桃子树呀?”“我想种芦稷。
”“想种黄瓜,我最喜欢吃黄瓜啦。
活化环境:从儿童本位让课程落地作者:谢豫来源:《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22年第02期《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
通过政策文件,我们可以看到“环境即课程”。
然而,怎样的环境才能算得上课程?我们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学习和研讨,对“环境即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孩子是积极主动且有能力的学习者,他们通过感官、动作与周围环境互动,在具有游戏精神的环境里主动学习。
当我们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从课程游戏化的视角重新审视我园环境时,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对“环境即课程”的理解停留在认知层面,习惯性地用成人视角去包办代替;二是班额大、空间小,班级活动室采光不足,空间设计不合理;三是课程结构方面,“一日生活皆課程”的理念尚不能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落地,多以高控的学习活动为主,幼儿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较少。
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育理念与行为落实存在差距,制约着我园课程品质的提升。
基于以上现实困境,如何在立足于儿童本位的同时,让环境焕发课程活力?我们对此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从孩子踏入幼儿园的那一刻,课程就已经开始了。
我们应该为孩子准备怎样的环境?《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苏教基〔2017〕14号)给了我们具体的行动方向:学前教育教研工作要从研究教师如何教转向研究幼儿如何学,要从集体教学现场转向幼儿日常游戏现场,要从研究教学内容转向研究幼儿游戏中的学习,要从研究教师的教学策略转向研究如何为幼儿游戏提供适宜的空间、环境和材料。
我们认为,创设的环境能否呈现课程活力,要看在环境创设中是否邀请儿童参与,体现儿童审美,彰显儿童逻辑,迎合儿童需要,适合儿童发展,给予儿童真实的表达创造机会。
(一)调整空间:重构从迎合成人到适宜儿童的环境课程新状态在儿童眼中,幼儿园环境不应是观赏性的存在。
浅析幼儿园自然角的教育价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尽量为幼儿创设探索和学习的环境,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在现阶段幼儿园环境设置中,自然角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自然角是大自然的缩影,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幼儿观察自然,进行早期科学学习与探索的另一个世界。
在自然角里,幼儿可以学到许多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的东西,在很多方面对幼儿都产生重大影响。
但是,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人们对于自然角所蕴含的的教育价值认识并不全面,对教育价值的挖掘也不深入。
要充分发挥自然角在幼儿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首先应该澄清的就是自然角自身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只有充分认识到它所蕴含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将它与幼儿园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紧密联系,才能为幼儿园决策者和教师提供使用和设置的意见和建议,改善自然角“有而无用”的局面。
早在20世纪20年代,陈鹤琴就关注儿童经验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主张通过儿童的经验和儿童的生活来确定儿童的课程,包括区域活动的创设。
他认为,儿童在生活中发生的事情,都可以作为课程。
自然角的创设,有助于幼儿获得对自然和科学的初步的知识经验。
只要我们拥有热爱生命的眼光,关注自然角的教育价值,懂得幼儿真正的需要,就能为幼儿创设一个充满生机的幼儿园环境。
因此我将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论述一下幼儿园自然角的价值:一、德育方面:1.幼儿园自然角能促进幼儿社会交往合作能力的发展。
自然角的活动提供给幼儿一个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让幼儿可以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与其他幼儿交流讨论,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几个幼儿在自然角中发现,一碰触含羞草,它的叶子就会自觉地卷起来,过不了多久又会慢慢伸展,这引起了幼儿的好奇心。
幼儿七嘴八舌的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听取其他幼儿的意见,寻求教师的帮助。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增长了知识经验,更发展了社会交往合作能力,为幼儿以后的社会交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