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统计学_03统计整理
- 格式:ppt
- 大小:543.50 KB
- 文档页数:15
第三章统计整理一、名词1、统计整理: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与要求,对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组、汇总,使其条理化、系统化的工作过程。
统计整理包括对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的整理。
2、统计分组: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现象总体内在的特点,将总体按某个标志(或几个标志)划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的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总体这组成部分称为“组”。
3、分配数列: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中所有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状况,称为分配数列。
4、变量数列: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
二、填空1、统计分组有两方面的含义:对总体而言是(分),对总体单位而言是(合)。
通过统计分组,既要体现(组内的同质性),又要体现(组间的差异性)。
2、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分为按(品质标志)分组和按(数量标志)分组。
3、统计分组的作用是划分(现象类型)、研究(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揭示(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分组标志的选择)。
5、分配数列中的(次数)表示标志值在各组中出现的次数,称之为(频数),(各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叫做比重,也称为频率。
6、人口按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分组,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而工人按年龄、工资水平分组,则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
7、在变量分组中,(离散变量)可以进行单项分组,也可以进行组距分组,而(连续变量)只能进行组距分组。
8、变量数列有(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两种,其中(组距数列)又可分为(等距数列)和(异距数列)两种。
9、从外表形式看,统计表是由(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指标数值)等构成;从内容看,统计表包括(主词)和(宾词)两部分。
10、按主词是否分组和分组的程度,统计表可以分为(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复合分组表)。
11、统计分析报告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四个部分,即:(基本情况与背景资料)、(成绩和经验)、(问题与原因)、(建议与措施)。
第三章统计整理【教学目的】1. 深刻理解统计分组的作用,并且能够对不同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统计分组2. 运用分配数列对原始数据进行系统整理3. 制作统计表,运用计算机绘制统计图【教学重点】1. 能够对不同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统计分组2. 运用分配数列对原始数据进行系统整理3. 制作统计表,运用计算机绘制统计图【教学难点】1. 运用分配数列对原始数据进行系统整理2. 制作统计表,运用计算机绘制统计图【教学时数】教学学时为8 课时【教学内容参考】第一节统计整理的意义一、统计整理的意义统计整理,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的要求,对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组、汇总,使其条理化、系统化,从而得到表现总体特征的综合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对于已整理过的初级资料进行再整理,也属于统计整理。
统计调查取得的各种原始资料是分散的、不系统的,只能表明各个被调查单位的具体情况,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或一个侧面,不能说明事物的总体情况与全貌。
因此,只有对这些资料进行加工、整理,才能认识事物的总体及其内部联系。
例如,工业企业普查中,所调查的每个工业企业资料,只能说明每个工业企业的经济类型、注册资本、职工人数、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实现利税等具体情况。
必须通过对所有资料进行分组、汇总等加工处理后,才能得到全国工业企业的综合情况,从而分析工业企业的构成、经营状况等,达到对全国工业企业的全面的、系统的认识。
统计整理是统计调查的继续,也是统计分析的前提,它在统计研究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因此,资料整理得是否正确,直接决定着整个统计研究任务的完成,不恰当的加工整理,不完善的整理方法,往往使调查得来的丰富、完备的资料失去价值。
因此,必须十分重视统计整理工作。
二、统计整理的步骤统计整理的基本步骤是:(一)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查。
1. 审查被调查单位的资料是否齐全;2. 应审查数据是否准确。
审查的办法主要有:①逻辑审查:主要是从定性角度审查数据是否符合逻辑,内容是否合理,各项目或数量之间有无相互矛盾的现象。
3.1、什么是统计整理?统计整理的程序有哪些?统计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对统计调查阶段所取得的各项原始资料进行分类、汇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得出能反映现象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的各种过程。
统计资料整理既是统计调查阶段的继续和深入,又是统计分析阶段的基础和前提,在统计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1)根据研究目的设计整理汇总方案。
(2)对统计调查资料进行审核、订正。
(3)进行统计分组和汇总。
(4)将汇总整理的资料编制成统计表(5)统计资料的积累、保管和公布。
3.2 统计资料审核哪些内容?统计调查资料的审查检查资料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应以统计制度和调查方案为准,核实所有被调查单位的资料是否齐全,是否按规定的份数、项目和时间上报。
检查资料的准确性主要是核实调查材料的口径、计算方法、包括的范围、计量单位等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的方法有逻辑检查和计算检查。
逻辑检查是从合理性方面去检查资料的正确性。
计算检查是通过计算,检查在计算方法、计量单位、计算结果、小计、合计、总计间的各项是否正确等等3.3、什么是统计分组?它有什么作用?统计分组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客观现象的内在特点,按某个标志或几个标志把被研究的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性质的组的一种统计方法。
统计分组的对象是总体。
统计分组标志可以是品质标志,也以是数量标志。
(1)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统计的研究对象是错综复杂的,具有各种不同的类型。
通过统计分组,可以从数量方面说明不同类型现象的数量特征,表明不同类型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2)反映现象的内部结构及其比例关系将所研究现象按某一标志进行分组,计算出各组在总体中的比重,用以说明总体内部的构成。
同时将总体各组之间进行对比,就可以反映各组之间的比例关系。
(3)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现象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利用统计分组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首先用影响标志对总体进行分组,然后计算出结果标志的数值,从而分析两个标志的联系程度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