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胶固冲汤治疗崩漏200例
- 格式:pdf
- 大小:92.73 KB
- 文档页数:2
固冲汤加减治疗脾虚型崩漏例临床疗效固冲汤是中医经典名方之一,主治脾肾两虚所致的病症,因其补益脾肾、固脱止血的功效而被广泛应用于妇科、消化科、乃至外科临床中。
脾虚型崩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由于多种原因引起,临床上采用固冲汤加减方案治疗可达到较好的疗效。
一、病例患者的情况分析患者女,43岁,患崩漏已有两年,症状以来月经量明显增多,每次持续时间达10天左右,经期腹痛、头晕、乏力、易疲劳,容易出汗、怕冷、手脚发凉,面孔潮红、心悸失眠、舌质淡,苔薄粉白,舌边瘀点显著。
体检发现脉象偏细,证属于脾肾两虚,治疗以补益脾肾为主。
二、方剂和治法的选择固冲汤的主要成分有黄耆、党参、白术、生姜、大枣。
本方可补益气血、健脾养胃、温中散寒、祛瘀止血。
对于脾虚型崩漏的治疗需要在固冲汤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处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我们为其选用了以下的方剂组成:黄耆30克、党参20克、白术20克、生姜10克、大枣10克、桂枝10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川芎10克、阿胶10克、熟地10克、当归10克、芍药10克。
三、具体治疗方法本治疗方剂的每日用量共计100克,分成两次服用。
每次服用50克,并配合适量温水一同服用。
治疗期为一个月,同时要注意合理饮食调理,坚持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四、治疗效果的观察和总结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在经期时明显感觉轻松了许多,量也减少了很多,持续时间也由原来的10天缩短至6-7天。
腹痛、头晕、乏力等症状也明显减轻,面色也恢复了正常。
临床检查发现舌质有所改善,苔薄粉淡,而且舌边瘀点有明显减轻的趋势。
整体效果不错,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总之,脾虚型崩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采用中医药方剂固冲汤加减治疗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但是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具体的配伍和合理的剂量调整,辅以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秘方清热止血汤【来源】王云铭,《名医秘方汇萃》【组成】生地30克,黄芩、丹皮各9克,地骨皮15克,地榆、棕榈炭各30克,阿胶15克(烊化兑入),甘草9克。
【用法】①先将药物用冷水适量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
首煎武火(温度较高),煮沸后文火(温度较低),煎20~25分钟,二煎武火煎沸后文火煎15~20分钟,煎好后两煎药液混匀,总量以250~300毫升为宜,每日1剂,每剂分2次服用,早饭前及晚饭后1小时温服各1次。
②1日1剂,连服5~10剂为1疗程,待下次月经来潮时,原方如法再服1疗程。
【功用】清热止血。
【方解】方中生地、地骨皮清热养阴、使热去而不伤津;黄芩、地榆、丹皮清热凉血;阿胶补血止血;棕榈炭收敛止血。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养阴,凉血止血之功。
【主治】崩漏(血热型)。
症见阴道骤然下血甚多,血色鲜红,烦热口渴,睡眠欠佳,面色潮红,腰酸,心慌气短,倦怠乏力,舌红苔黄,脉象数大。
【加减】如症见胸胁胀痛,心烦易怒,时欲叹息,脉弦数等证,则为肝经火炽。
治宜平肝清热,佐以止血,宜用丹栀逍遥散去生姜,加益母草、炒蒲黄、血余炭,以止血、活血调经。
【疗效】多年使用,疗效显著,一般服5~10剂可愈。
祛瘀止崩汤【来源】周鸣岐,《名医秘方汇萃》【组成】柴胡10克,赤芍12克,当归10克,生地15克,红花、桔梗各10克,牛膝、香附各12克,阿胶10克,栀子12克,丹皮10克,黄芩15克,甘草8克,鲜藕节3块为引。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早饭前、晚饭后各温服1次。
其中阿胶烊化兑入。
【功用】活血逐瘀,凉血止崩。
【方解】崩漏即崩中漏下,指在非经期忽然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淋漓不断出血。
崩漏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经血从胞宫非时妄行,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不外乎肝不藏血,血热妄行,脾不统血(气不摄血),血不归经,肾虚亏损,冲任失调等。
常见病因有血热、肾虚、脾虚、血瘀等。
固冲汤加清热解毒药治疗脾肾亏虚型崩漏的止血疗效崩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由于脾肾亏虚,气血失和所致,而临床上多数崩漏病患,以治疗停血为主要的治疗目标。
传统中医治疗崩漏症状以固冲汤加清热解毒药为主要治疗方法。
固冲汤是一种中药方剂,来源于《伤寒论》。
该方剂以黄芩、桂枝、干姜、半夏、大枣、甘草、人参为主要药材,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添加或减少一些药材,以达到治疗崩漏的效果。
固冲汤加清热解毒药治疗脾肾亏虚型崩漏的止血疗效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脾肾亏虚型崩漏是中医中较为常见的崩漏类型之一,具有止血疗效的中药方剂对其治疗效果显著。
脾肾亏虚会导致气血失和,造成子宫功能失调,从而引发崩漏。
固冲汤加清热解毒药具有滋补脾肾、固摄阴阳,清热解毒,涩泻止血的功效,对治疗脾肾亏虚型崩漏的止血疗效具有显著的疗效。
据临床研究发现,固冲汤加清热解毒药治疗脾肾亏虚型崩漏的止血疗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滋补脾肾,调理气血:固冲汤加清热解毒药中的人参、黄芩等药材能够滋补脾肾,促进气血运行,调理经脉,从而改善脾肾功能,增强体质,改善子宫功能,从而有利于止血。
2. 固摄阴阳,平衡体内阴阳失调:脾肾亏虚会导致体内阴阳失调,而固冲汤加清热解毒药配伍合理,能够调理体内阴阳,平衡气血,从而有利于止血。
3. 清热解毒,抑制炎症:清热解毒药能够抑制体内炎症反应,减轻炎症对子宫黏膜的刺激,从而有利于止血,减少子宫出血。
4. 涩泻止血,收敛止血:固冲汤加清热解毒药配伍合理,具有涩泻止血的功效,能够收敛子宫出血,从而治疗脾肾亏虚型崩漏的止血疗效显著。
固冲汤加清热解毒药治疗脾肾亏虚型崩漏的止血疗效是显著的,对治疗崩漏症状具有一定的疗效。
需要指出的是,中药治疗需要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用合适的中药方剂,同时需要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因误用中药而导致不良反应。
固冲汤加清热解毒药治疗脾肾亏虚型崩漏的止血疗效1. 引言1.1 研究背景崩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经期间或非经期发生宫颈液体流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与体质虚弱、脾肾功能失调等因素密切相关。
传统中医认为,崩漏病属于“月水崩”范畴,需要通过调理体内的脾肾,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当前,固冲汤加清热解毒药治疗脾肾亏虚型崩漏的止血疗效备受关注。
固冲汤是一种传统中医方剂,具有滋阴止血的功效,可以调补脾肾,稳定子宫,有效止血。
清热解毒药则可以清热解毒,排除体内的病邪,为固冲汤的作用提供更好的发挥空间。
结合固冲汤和清热解毒药治疗脾肾亏虚型崩漏,有望取得良好的疗效。
在探索固冲汤加清热解毒药治疗脾肾亏虚型崩漏的疗效过程中,研究者们致力于揭示其机理,并不断完善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疗效。
这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临床应用前景,有望为崩漏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提升其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固冲汤加清热解毒药治疗脾肾亏虚型崩漏的止血疗效,并深入分析其治疗机制。
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观察和实验验证,评估该治疗方法对于崩漏病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通过研究脾肾亏虚型崩漏的病因与症状,探讨固冲汤和清热解毒药对于病情的影响和调理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旨在为崩漏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康复率,同时为中医药在崩漏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经验。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揭示固冲汤加清热解毒药在治疗脾肾亏虚型崩漏中的作用机制,为未来的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和启示。
1.3 研究意义脾肾亏虚型崩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经期过多、经期延长、经期不规律等症状。
传统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在气血运行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肾主生殖,在调节月经周期和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当脾肾功能虚弱时,气血失调,就容易导致崩漏的发生。
固冲汤加清热解毒药可以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增强脾肾功能,从而有效地治疗脾肾亏虚型崩漏。
固冲汤治疗崩漏验案4则
冀汝文
【期刊名称】《山西中医》
【年(卷),期】2009(025)002
【摘要】崩漏是妇科常见疾病,主要指阴道非时下血。
崩与漏可相互转化,漏者崩之渐,崩者漏之甚。
崩漏的病因主要有六淫、七情、饮食劳倦、房帏不慎等而影响肝、脾、肾功能失常,导致冲任损伤,不能固摄而致病。
临床上一般分为气虚不摄、血热妄行、气滞血瘀、冲任虚寒4类。
笔者应用固冲汤加减治疗该病,收效满意,分述如下。
【总页数】1页(P15-15)
【作者】冀汝文
【作者单位】阳高县中医院,山西,038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1.12
【相关文献】
1.育阴固冲汤治疗阴虚内热型崩漏临床观察 [J], 刘洁
2.固冲汤加清热解毒药治疗脾肾亏虚型崩漏的止血疗效 [J], 张新萍
3.健脾固冲汤加减治疗更年期脾虚型崩漏的临床观察 [J], 邓文菊
4.李鸿娟主任自拟滋肾固冲汤治疗崩漏疗效分析 [J], 徐伟;秦雯英
5.固冲汤加减治疗脾虚型崩漏的临床研究 [J], 贝桂珍;韩慧芳;韩焕梅;蔡立军;黄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固冲汤方剂固冲汤【方剂名】固冲汤,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组成】白术炒一两(30g) ,生黄芪六钱(18g) ,龙骨煅捣细八钱(24g),牡蛎煅捣细八钱(24g),山萸肉去净核八钱(24g),生杭芍四钱(12g),海螵蛸捣细四钱(12g),茜草三钱(9g),棕边炭二钱(6g) ,五倍子五分,轧细,药汁送服(1.5g)。
【用法】水煎服。
【功效】益气健脾,固冲摄血。
【主治】脾气虚弱,冲脉不固之崩漏证。
崩漏或月经过多,色淡质稀,心悸气短,头晕肢冷,四肢乏力,舌淡,脉微弱。
【方解】本方证为脾气虚弱,冲脉不固所致。
冲为血海,脾主统血、摄血,脾气虚弱,统摄无权,致冲脉不固,故见月经过多,甚或崩漏;气虚及失血过多,则色淡质稀,心悸气短;舌质淡,脉微弱,均为血虚气弱之象。
治宜益气健脾,固冲摄血。
方中重用白术、黄芪补气健脾,使脾健统摄有权,以固冲摄血,为君药。
山萸肉、白芍甘酸敛阴,既补益肝肾,又敛阴摄血,共为臣药。
煅龙骨、煅牡蛎、棕榈炭、海螵蛸、五倍子收敛固涩以止血;茜草祛瘀止血,使血止而不留瘀,共为佐药。
冲为血海,崩漏则冲脉空虚,本方有益气健脾,固冲摄血之功,故以“固冲”名之。
【临床运用】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脾虚冲任不固之崩漏下血的常用方,以出血量多,色淡质稀,头晕肢冷,舌淡,脉微弱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过多属脾虚冲脉不固者。
【功用鉴别】本方与归脾汤均治脾虚气不摄血之崩漏下血,但归脾汤是由健脾与养心安神药配伍组成,以补为主,所治者为心脾两虚,脾不统血之崩漏下血;本方是由健脾与收涩药配伍组成,以涩为主,所治者为脾气虚弱,冲脉不固之崩漏下血。
【附】固经丸(《丹溪心法》):黄芩炒白芍炒龟甲炙,各一两(30g) 椿根皮七钱半(22g) 黄柏炒,三饯(9g) 香附二钱半(7.5g)共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9g),空心温酒或白汤下。
功效:滋阴清热,固经止血。
主治:阴虚血热之崩漏证。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秘方育阴止崩汤【来源】韩百灵,《百灵妇科》【组成】熟地、山萸肉、杜仲各20克,海螵蛸、白芍、牡蛎各25克,川断、桑寄生各20克,阿胶15克,蒲黄炭20克,炒地榆50克,生山药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育阴潜阳、固冲止血。
【方解】方中熟地、山萸肉、桑寄生、杜仲、川断滋补肝肾;白芍敛阴和营;山药健脾补肾;阿胶养阴止血;海螵蛸、牡蛎固涩止崩;蒲黄炭、炒地榆祛瘀止血。
诸药配伍为用,标本兼顾,共奏育阴潜阳、固冲止血之功。
【主治】崩漏(青春期功血)、证属肝肾阴虚者。
【加减】流血过多者,加棕炭、侧柏叶各20克;气虚下陷者,加升麻15克,黄芪25克;烦热者,加麦冬、地骨皮各15克;烦热较甚者,加盐黄柏、知母各15克;不出血时,减原方中蒲黄炭、炒地榆,加何首乌20克,龟板25克,久服为宜。
【疗效】黑龙江省巴彦县第二人民医院冯忠医师验证治疗100例,用本方随证加减(如血热加丹皮、地骨皮、知母;气滞加栀子、香附、枳壳;血瘀加桃仁、红花、赤芍,去白芍、地榆炭;血量过多,加茅根等),结果痊愈86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
【附记】笔者临床观察:本方不仅用治青春期功血(肝肾阴虚)疗效好,而且对肾阴虚之更年期功血,效果亦佳。
崩漏停【来源】高玉明,《新中医》(5)1990年【组成】柴胡6克,煅龙骨、煅牡蛎、生地炭各30克,女贞子、焦白术、木贼草、墨旱莲各10克,乌贼骨、熟大黄炭各9克,贯众炭、仙鹤草各15克,田三七粉5克(吞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调理肝脾、益肾固冲。
【方解】本方是从吾师韩鸣谦老中医的“崩漏黑散”化裁而来。
功血一证,大抵青春期多由肾气未充、肾精未实、封藏失固所致;生育期多由肝脾失调,房室孕育又直接与肾有关。
故在调理肝脾之中、兼以治肾;更年期多由肾气衰退、精血日亏,故治则本乎“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
故方中用柴胡疏肝调气,配煅龙骨、牡蛎安神宁志、又能敛血;熟大黄炭一味而兼止血、消瘀、凝血三功、与生地炭一处,又取其质凉血宁血之效,使血静而不妄;女贞子、墨旱莲滋肝肾之阴;焦白术、乌贼骨统摄而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