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多种多样的现代建筑
- 格式:ppt
- 大小:6.19 MB
- 文档页数:34
六年级下册科学说课稿《1.1 常见的建筑》冀教版(2)一. 教材分析《1.1 常见的建筑》是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的第一课。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建筑类型和结构,以及建筑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不同建筑的特点,理解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引言: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建筑,发现建筑的美。
2.常见建筑类型:介绍住宅、学校、医院、商场等不同类型的建筑。
3.建筑结构:讲解建筑物的基本结构,如框架、砖混、钢结构等。
4.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如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等。
5.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建筑,分析其特点和结构。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他们对身边的建筑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建筑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差异,有的学生对建筑结构、材料等方面了解较多,有的学生则相对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建筑类型和结构,掌握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原则。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建筑美的欣赏,增强他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建筑类型和结构,认识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2.教学难点:理解建筑结构的特点,分析不同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建筑知识和技能。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建筑,发现建筑的美。
2.讲解:介绍常见的建筑类型和结构,讲解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3.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建筑,分析其特点和结构。
江西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多种多样的现代建筑江西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多种多样的现代建筑精选2篇(一)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建筑的多样性和特点。
2.培养学生对现代建筑的观察和欣赏能力。
3.激发学生对美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1.课件或图片资料。
2.学生绘画用纸和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现代建筑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用一句话描述这些建筑的特点。
二、学习(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建筑的多样性,比如高楼大厦、特殊造型的建筑、绿色建筑等,并解释这些建筑的特点和功能。
2.学生观看和讨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建筑的图片,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表达对这些建筑的喜欢或不喜欢,并解释原因。
三、实践(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现代建筑,用纸和彩色笔等绘画工具,在纸上简单勾勒出这些建筑的外形。
2.学生互相展示和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让其他同学猜测所画的现代建筑是哪座建筑,并交流对这些建筑的看法和想法。
四、总结(10分钟)教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体会,以及对现代建筑的新认识和理解。
延伸拓展: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城市或景点参观一些现代建筑,进一步了解和欣赏现代建筑的多样性和特点。
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用不同材料制作模型,更加直观地观察和了解现代建筑的结构和造型。
江西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多种多样的现代建筑精选2篇(二)教学目标:1. 了解现代建筑的特点和分类;2. 学习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表现出现代建筑的多样性;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作和欣赏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教材;2. 美术绘画工具,如铅笔、彩色铅笔、颜料、画笔、水彩纸等;3. 现代建筑图片或模型,包括不同类型的建筑。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几张现代建筑的图片或展示一些模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对现代建筑有初步的认识。
Step 2:了解现代建筑(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现代建筑的特点和分类,包括高楼大厦、桥梁、博物馆等。
六年级下册科学说课稿《1.1 常见的建筑》冀教版(5)一. 教材分析《1.1 常见的建筑》是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的第一课。
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建筑,包括住宅、学校、医院等,并通过对建筑的特点和功能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身边的建筑并不陌生。
但是,他们可能并没有深入思考过建筑的特点和功能,对于建筑的科学原理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和探究,从而达到对建筑的深入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建筑,知道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建筑,知道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的能力,让学生理解建筑的科学原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模型等,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建筑的特点和功能。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建筑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建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建筑的组成部分和功能,小组合作讨论,总结建筑的特点。
3.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讲解建筑的科学原理,如建筑的结构、材料等。
4.实践: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建筑模型,加深对建筑特点和功能的理解。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
6.拓展:布置一些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建筑的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建筑的科学原理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拓展活动的参与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年级下册科学说课稿《1.1 常见的建筑》冀教版(4)一. 教材分析《1.1 常见的建筑》是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的第一课,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了建筑的基本概念、建筑的材料和建筑的设计三个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建筑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对建筑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周围的建筑有所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建筑的基本概念、材料和设计三个方面来全面认识建筑,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建筑的基本概念,知道建筑的材料和设计,培养学生对建筑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对建筑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建筑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对建筑的欣赏和评价能力,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建筑。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建筑的基本概念、建筑的材料和建筑的设计。
2.教学难点:建筑的设计原理和建筑的材料特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思考、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建筑的基本概念、材料和设计三个方面来全面认识建筑。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模型等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建筑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建筑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建筑,激发学生对建筑的兴趣和爱好。
2.讲解:讲解建筑的基本概念、建筑的材料和建筑的设计,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来全面认识建筑。
3.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建筑,从基本概念、材料和设计三个方面来分析该建筑,并制作简单的模型。
4.分享:每组展示自己的模型,并分享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建筑的基本概念、材料和设计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建筑的基本概念、建筑的材料和建筑的设计三个方面,通过板书,使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建筑的知识点。
第17课现代建筑的多样风格-鲁美版美术鉴赏教案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以:1.了解现代建筑的发展历史和多样化风格2.掌握现代建筑的表现手法和特点3.学会如何欣赏和评价现代建筑作品教学重点1.现代建筑的多样风格2.现代建筑的表现手法和特点教学难点1.如何欣赏和评价现代建筑作品2.如何理解现代建筑的抽象性和特殊性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通过图片或交互式讲解,引入本课程的主题:现代建筑的多样风格。
2.谈论现代建筑的特点和意义,使学生对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有初步了解。
二、知识讲解(25分钟)1.现代建筑的发展历史和多样风格–介绍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和几个代表性的风格,如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2.现代建筑的表现手法和特点–解释现代建筑的抽象性和特殊性,如脱离装饰、追求简洁明了、创造具有工业化特征的建筑体等。
三、作品欣赏(30分钟)选择几个代表性的现代建筑作品,通过图片、文字和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1.了解作品的基本信息,包括建筑师、建筑基地、建筑时间等。
2.分析作品的特色和表现手法,比如建筑的形式、立面的处理、材料的运用等。
3.欣赏作品的美感和艺术价值,对比其他同类型的建筑作品,评价各自的优缺点。
四、讨论和总结(25分钟)1.学生发表对作品的评价和看法,讨论彼此的不同看法和观点。
2.教师提出问题,与学生一同分析现代建筑作品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3.总结本课程内容和重点,以及对学生的启示和思考。
课堂练习1.请选择一座现代建筑作品,分析其表现手法和特点,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2.请阅读一篇关于现代建筑的文章或评论,总结其中的观点和思想,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
课后作业1.请阅读一篇有关现代建筑的理论文章或评论,并写一篇读后感。
2.请选择一座现代建筑作品,分析其表现手法和特点,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风格各异的建筑第一课常见的建筑教学设计思想:本课围绕着建筑物,从学生熟悉的房屋入手,按照分析、观察和实验的顺序,设计了3个活动,利用图文形式交代了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时,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活动,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设法收集不同历史时期关于房屋的资料。
2.能分析出一座砖结构房屋的结构、层次与构成。
3.能设定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大胆进行推测,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2.能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研究各种问题。
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有根据地说明从古到今人类房屋发展变化的原因。
2.能具体说出某一个建筑物所用的建筑材料有哪些特点和功能。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1.能分析出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进步对房屋变化的作用。
2.能通过推理解释不同地区民居具有不同风格的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是活动2“不同风格的房屋”。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各种建筑物的图片。
课时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谈话:房屋是人类居住、生存的地方。
有了房屋,人类才结束了露宿旷野的历史;有了房屋,人类才有了稳定的生活。
房屋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那大家知不知道古代的房屋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房屋的变化。
(二)新课教学◆活动1:房屋的变化1.教师出示不同时期的房屋组图。
提问:刚才你们看到的这组图片都是什么?学生回答。
(房屋)教师:你们能给这几幅图片中的房屋按照出现年代的早晚给它们排序吗?小组讨论,排序,说说排序的理由。
讲述:早在55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开始寻找能够遮风、避雨、御寒的“房屋”,后来他们终于找到了能够当房子的山洞。
从山洞到现在的高楼大厦,人类的房屋发生了很大变化。
提问:引起房屋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人类为了生存,为了更好的适应自然环境,抗御自然灾害和野生动物的伤害,发明了房屋。
1、多种多样的现代建筑
教学目标
1、欣赏现代建筑艺术的形式美,体会建筑与人的关系。
认识建筑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感受建筑艺术的个性美感。
2、了解现代建筑的有关知识,提高对现代建筑的欣赏能力。
3、调查家乡的建筑,能对身边的建筑进行简单评价。
教学重难点:
通过欣赏中外著名建筑,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外建筑艺术的特色及其高超的建筑设计水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教师带来植物(仙人球)用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博物馆设计了一个“球体网架”建筑来引入课题。
二、教学新授
1、师生共同欣赏优秀建筑作品,感受建筑的美。
建筑的产生同样来源于生活。
举例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背景。
2、图片欣赏,了解现代建筑特点:使用舒适,造型多样,技术先进,物景相融。
3、播放录像,展示家乡比较知名的建筑。
学生对这些建筑进行一定的评价。
4、练笔:
通过欣赏,请学生为学校设计艺术楼,外形要求奇特,能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5、学习小组进行相互评价。
三、课后延伸:
可以到网上查找建筑的相关资料。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建筑的特点和魅力,学会用线条、形状、色彩等表现手法来描绘和创作多种多样的现代建筑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现代建筑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关爱环境、关注社会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现代建筑的特点和分类2. 现代建筑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技巧3. 多种多样的现代建筑作品欣赏和分析4. 学生动手创作现代建筑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现代建筑的特点和魅力,学会用线条、形状、色彩等表现手法来描绘和创作多种多样的现代建筑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和创新思维来创作具有个性和独特风格的现代建筑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现代建筑图片、绘画材料(如铅笔、橡皮、彩色笔等)2. 学具:绘画本、绘画材料(如铅笔、橡皮、彩色笔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现代建筑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现代建筑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对现代建筑的兴趣。
2. 教学新课:讲解现代建筑的特点和分类,介绍现代建筑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技巧。
3. 欣赏与分析:展示多种多样的现代建筑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理解作品中的线条、形状、色彩等表现手法。
4. 学生动手创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现代建筑作品的创作,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创新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现代建筑的特点2. 现代建筑的表现手法3. 创作技巧与创新思维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现代建筑作品,要求体现课堂所学知识和技巧。
2. 写一篇关于现代建筑的短文,可以谈谈自己喜欢的现代建筑及其原因。
八、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作业设计一、作业内容的拓展性在作业内容的设计上,我不仅要求学生完成一幅现代建筑作品,还要求他们写一篇关于现代建筑的短文。
19、现代建筑第一课时六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苏少版概述现代建筑是二十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及其思潮。
在建筑设计上,现代建筑崇尚简洁、功能、技术与材料的直观性和便捷性。
而在美学上,在装饰方面,他们也不再注重传统花纹的装饰,而是更强调流线型外形及色彩的运用。
在本课时中,我们将探索现代建筑的特点、优缺点以及对艺术的影响。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建筑的特点;•探究现代建筑的优缺点;•了解现代建筑带给艺术的影响。
教学内容1.现代建筑的特点2.现代建筑的优缺点3.现代建筑对艺术的影响现代建筑的特点现代建筑的特点有很多,以下是其中的几个主要特征:•简洁:现代建筑以简洁为主要特征。
建筑结构与设计必须尽可能精简,使建筑物的表面显得平整、整洁而不失美观。
•功能主义:现代建筑追求实用性,建筑的设计和所用材料必须符合其功能。
•技术与材料:现代建筑注重科技,寻求新材料和新技术以实现建筑功能、提高建筑质量,并在建筑中体现新材料的特殊质感。
•流线型外形:现代建筑外形采用流线型,形态简洁、美观。
•大量使用玻璃:现代建筑将玻璃加入,让室内外观感更加统一。
现代建筑的优缺点作为一种新的建筑风格,现代建筑也有其优缺点:优点:1.现代建筑的设计与结构简洁,不会像传统建筑那样造成大量的浪费。
2.现代建筑的材料和技术更新,虽然成本较高,但其永久性和维护成本低,所以能够持久使用。
3.现代建筑的选材充满多元性,以满足各种功能需要,同时因其精简的设计,其维护成本较低。
缺点:1.现代建筑设计过于简洁,就有可能失去人文的关怀,让人感觉少了人情味。
2.现代建筑与环境的融合较差,有时成为环境中不协调的一个点。
3.现代建筑使用的材料和技术虽然高科技,但也有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例如:电磁辐射和用于装修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可能会造成空气污染。
现代建筑对艺术的影响现代建筑的影响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的现代派艺术。
那个时期的艺术家们追求同样的简洁、纯净和精确。
现代建筑为艺术家提供了一种新的表现方式,通过现代建筑的简洁、流线型、材质和色彩的运用,对当代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