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沟在交际型任务教学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信息沟”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正,会严重打扰说话者的思路,影响表达的顺利进行。
对于英语基础差、发音不标准、缺乏自信心的学生要多给予鼓励,教师不要损伤学生的积极性,应采取鼓励、肯定的态度为其纠正错误,消除其焦虑心理,帮助他们树立口语表达的自信心。
“信息沟”的设置为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了一种行之有在第二部t地就可以谈论很多桕关的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这种接近真实情境的对话的接受。
教师应该善于把握“信息沟”的特点,发挥思维的创造性功能,让平淡的内容在设置了一定的“信息沟”后变得富有生气,让“信息沟”在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信息沟的应用应该贯穿于整个外语口语教学的始终。
四、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信息沟理论的重要性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信息沟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对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创设自由的学习氛围具有重大的作用。
学生通过口语交流,讨论自我的价值,发现自我的作用。
另外,教师还可以尝试将信息沟理论运用在讨论英语与社会和文化等的认知关系方面,学生在口语交流中获得信息后,会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然后通过协商、沟通达成共识。
这一过程除了能够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运用能力外,其他方面的智能,如分析、判断、评价、想象、审美等能力也会得到加强,实现整体提高的目的。
23具有开放性,通过信息的交流与互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厌倦情绪,提高口语学习的效率,确保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在开展英语口语教学时,应该自觉地将信息沟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创设口语交流活动的语境,能够使口语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从而达到提高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妙用“信息沟”巧设英语教学情境摘要:本文介绍了如何在英语课堂运用信息沟的方法与技巧,并阐述了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信息沟”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境下习得语言,进行有意义的交流。
关键词:信息沟情境交际“信息沟”是人们对人或事物知晓了解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差距,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人们才有进行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言语活动。
“信息沟”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基础、诱因和出发点。
语言交际中,如果不存在“信息沟”,那么彼此之间的交流将变得盲目流于形式。
学生在学习使用英语时,假若没有“信息沟”,他们之间的对话只是一种机械操练,远远谈不上交流运用,也无法从中学到更多,学得更好。
教学中,只要在会话双方之间制造出“信息沟”,就会使学生产生了解对方的迫切愿望与需求,产生开口说英语的动机,这样的会话交流才会变得有意义,才能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创造语境,构建出良好的“信息沟”,从而吸引学生提高课堂效率?下面介绍几种方法仅供参考:一、“感官”信息沟1.触觉。
触觉信息沟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得相当广泛。
触觉信息沟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强烈好奇心,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教师拿出一个书包,神秘地说:“There are something nice in my bag. Guess, what’s in it?”然后请学生把手伸进书包摸一摸,先从触觉中感受事物、认识事物,再让学生说出所摸到实物的单词。
2.视觉。
英语教学中运用视觉信息沟也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
视觉信息沟的使用适于教学静物类单词,其优点是直观形象,学生参与人数多,广度大,能在较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复习环节使用视觉信息沟能很好地创造出课堂气氛,让中下层生也跃跃欲说,融入课堂。
例如:在复习bread,hotdog,hamburger,egg等食物类单词时,可遮住图片,只露出图中一角,请学生猜:What’s this?3.听觉。
利用听觉制造信息沟是一种简单常用的教法,它多运用于低年级教学中,此类活动容易组织操作。
浅谈“信息沟”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为了让英语课堂真正生动起来,为了引导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交流,需要在教学中积极运用“信息沟”。
信息沟是交际双方进行语言交流的原动力,是交际法英语教学的核心部分。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信息沟;交际“信息沟”(information gap)的概念是随着交际英语教学的兴起和推广而开始引起外语教学工作者的关注的,现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外语教学的实践中。
现在,虽然许多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相应的教法尝试,采用了多种课堂教学活动形式,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课堂气氛相对以往比较活跃。
但是教师过于强调口语交际的格式化和流利性,而不注重交际中的思考过程与语言运用的真实性,导致了学生在交流时仍是机械的读、背、操练。
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进行信息交换的欲望,只是培养学生机械性理解与记忆的能力。
我们当今英语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大批的能够用英语与外国人直接交流的普通劳动者。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尤其是职校学生,他们学习英语不是为了拿到高的分数他。
中职英语的学习就是培养学生在各种不同情景、不同语域的口头交际中做到准确、地道、贴切、连贯、得体和有效的应用英语进行相关职业信息地沟通,进而提高他们的从业能力。
参与交际的双方“信息沟”,能够生成真实地交际英语课堂教学,让英语课堂交际生动起来。
一、何为“信息沟”所谓“信息沟”,就是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存在的差距,也叫“信息差”。
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人们才有进行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言语活动。
信息沟的存在是交际双方进行语言交流的原动力。
信息沟活动(information gap activities)就是活动中学生被给予了不同片段的信息,学生通过交流,分享这些不完整的信息,以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
它是英语教学交际法中的核心部分。
我们可以通个例子来理解这个概念。
a:excuse me.b:yes?a:are you a native?b:yes, but why?a:i wonder if you could tell me where the nearest bus stop is?b:certainly. go straight about 300 meters and you can see it.a:thank you.b:don’t mention it.分析这个对话我们可得知,b具有a所不知道的信息(即车站的位置),因而a想获得信息。
利用信息沟驱走英语课堂乏力新课标要求小学英语课堂更为注重和体现语言的交际形式,积极引导学生成为课堂活动主体,开口说英语,打破沉默不语的课堂氛围,但事实上只活跃了不足二分之一的学生,他们能自如地回答问题、熟练地背诵课文,分角色表演,进行情景对话,一些能力更强的学生甚至能在老师要求的基础上将所学的语言要点融会贯通,综合运用。
但仍有一大半学生缺乏课堂活力,参与性不强,面对教师的提问及安排的活动表现出无动于衷的神情,较之平时的学习态度和作业情况,且不能将大部分学生列入学困生行列,何以为之?一大半学生产生英语学习消极情绪与其家庭教育、同伴关系、学习动机、自信心和焦虑程度等主客观原因有关,在考虑学生课堂表现根源的同时,我也反思了自己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根据所翻阅教学杂志的相关内容,发现了设计弊端。
比如:在口语操练中明明知道对方是女孩,还问:Are you a girl ?手中拿着一块橡皮,还要问学生:What’s this?诸如这样的“明知故问”,几乎在每节课都能寻到它的踪迹。
这些应属于机械性操练,机械地运用句型只能帮助学生熟练和巩固语言知识,它用于语言习得的初始阶段,是一种设计好的非真实交流过程,缺少交流上的信息沟,使得一大半学生失去沟通和交际的欲望。
所谓“信息沟”,就是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存在的差距。
好比在日常生活的交流过程中,谈话者有话要说,听话者觉得话中有新鲜的内容,值得一听,或略有疑惑,听完话之后,了解到原来不曾知晓的事情。
在外语教学中,信息沟的存在与否是判别教学中是否把外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判别学生能否通过课堂教学学到新知识提高语言技能的重要标志,也是判别课堂教学是否使学生感兴趣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般来说,一大半学生在英语课堂中所表现的消极情绪与信息沟不存在或信息沟很小有关,我关注了这个问题,并着手改进,以此激发这类学生的个体动机,产生获取信息的需要,引发他们能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内驱力,尽可能使言语交际活动真实而富有情趣,使英语学习表现出生动性和创造性。
信息沟在任务型教学中的应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点是强调通过交流来学会交际,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的环境,使学习者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应用。
任务的设计要注重形式和语言功能的结合,必须注意在选择和设计课堂交际任务活动时要让参与交际的双方存在“信息沟”。
“信息沟”的存在使交际活动更接近于真实,下面谈谈我在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中对信息沟活动的设计应用。
1 阅读教学任务信息沟的设计一般阅读练习是让学生独自阅读一篇文章,然后做一些理解练习,如选择题,判断题或回答问题。
为了把阅读设计成交际任务型,可把一篇文章剪成几段,分给不同的几个学生阅读,而有关这篇文章的所有问题在一张纸上,这样小组中的每个学生只能回答其中二、三个问题,他们之间存在着对整篇文章理解的信息沟,为了完成全部问题理解全文,他们必须互相问答交流来获取全部信息,这样通过信息沟的设计,阅读与口语交际任务就有机结合起来了。
2 听写任务信息沟的设计课堂教学中听写一般是老师读,学生写,然后老师批改以检测学生掌握生词、句子的情况,但我们可通过信息沟的设计把听写变为交际任务型活动。
如把一篇听写任务印在不同的两张纸上,把需要检测学生掌握与否的生字词空出,而两张纸上空出的内容不同,这样两名学生互相听写时就存在信息沟,一人读,到空缺的地方停下,而另一位学生读出他需要的单词或词组,通过交换信息完成了听写任务,然后互相对答案订正达到检测巩固目的。
3 两人活动任务信息沟的设计信息沟活动是指活动中学生们被给予不同片段的信息,学生们通过交流、分享这些不完整的信息,以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
学生两人为一组,可以在这种活动中自然获得学习语言的机会。
例如,我在教授第7 册 UNIT6.At the mall 第3 课时设计中,学生分为两人A、B 小组活动,他们各有一张不完整的购物中心地图,地图上有需标明的空白店铺,如学生A 的任务要找出fast food restaurant,post office,toilet,学生B 的地图上已标出,而学生B 需找出的clinic,cin原 ema,the gift shop,学生A 的地图上有双方存在着店铺位置的信息沟,他们不能看对方的地图而是通过以下句型交流来完成任务,即标出店铺名称:Student A:Is there a post office?Student B:Yes,there is.Student A:Where is it?Student B:It's on the ground floor.It’s beside the supermarket.学生交替问答,标出店名,然后将两份地图对照,即可检测出描述是否准确,方位介词掌握应用如何。
信息沟在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精品一、引言信息沟是任务型教学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在信息获取和处理上的差异。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信息沟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
本文将探讨信息沟在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以期为我国小学英语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二、信息沟在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实践1. 创设信息沟情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设计丰富多样的信息沟情境。
例如,在教授动物类单词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动物园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游客、动物饲养员等。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单词的用法,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能力。
2. 设计信息沟任务信息沟任务是指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需要通过交流、合作等方式获取缺失的信息。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任务,如制作英语海报、进行英语采访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
3. 评价与反馈在信息沟任务完成后,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评价方式可以多样化,如口头评价、书面评价等。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在任务过程中的表现,如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信息沟在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应用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沟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 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信息沟任务要求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能力。
同时,学生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学会倾听、理解他人,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信息沟任务往往需要学生与他人合作完成,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合作过程中,学生要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这种团队协作精神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沟”在中专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本文旨在通过对中专外语教学中“信息沟”与厌倦情绪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从利用“信息沟”原理克服外语教学中的厌倦情绪入手,谈谈“信息沟”在中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标签:中专外语教学;厌倦情绪;信息沟“信息沟”的概念是随着交际英语教学的兴起和推广而开始引起外语教学工作者的关注的,现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外语教学的实践中。
由于现行中专学校采用无门槛入学, 生源质量差,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本文拟从利用“信息沟”原理克服外语教学中的厌倦情绪入手,谈谈“信息沟”在中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信息沟”的基本概念所谓“信息沟”,就是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存在的差距。
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人们才有进行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言语活动。
这种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我们通常称之为“交际”。
信息沟是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先决条件和动力。
谈话者与听话者之间如无信息沟,厌倦情绪很容易产生。
原因是听话者不能获得信息。
在外语教学中,“信息沟”的存在与否是判断教学中是否把外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判断学生能否通过课堂教学学到新知识提高语言技能的重要标志,也是判断课堂教学是否使学生感兴趣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产生厌倦情绪的根源—一缺乏“信息沟”根据“信息沟”的基本原理,我们来看看外语教学中几种常见的厌倦现象:1. 分角色表演会话,用外语接龙复述课文等常见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这类以背记为主的语言活动的实质仍是机械地操练,学生只顾“说”自己的内容,而对应对内容却充耳不闻。
这种不含“信息沟”的交流由于教师大量控制、学生配合,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与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运用有较大区别,所以听者与说者之间不存在“信息沟”。
其后果是让复述者感到无趣,听者觉得枯燥,时间一久,就容易对英语产生厌倦情绪。
2. 外语教材的编写方法与使用也是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的原因之一。
许多现行中专外语教材难度和深度反而不如中学教材。
“信息沟”在英语情景交际教学中的应用摘要:英语教学中,师生应尽量创造学习英语的情景以加速英语教学的进程。
即师生在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应不断地捕捉信息,将捕捉到的信息与信息之间的沟壑填平,从而形成完整的交际。
关键词:信息沟;情景交际;交际功能作者简介:张培生,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初级中学。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主要有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听、说、读、写言语活动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智力活动过程。
它不是一个靠不单纯模仿养成习惯的过程。
它是利用自己的认识能力对所学语言材料进行积极思考,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推理、归纳重建语言体系的过程。
学生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形成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能力奠定基础,达到交际思想情感的目的。
一、什么是“信息沟”所谓“信息沟”(Information gap)就是在交际思想情感的过程中所创设的一种社会情景。
社会情景是学习外语的一个基本因素。
学习外语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中才能完成。
同时,情景有助于学生组织思维,理解具体情景中所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和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思想。
外语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尽量创造学习外语的情景以加速外语教学的进程。
即师生在使用外语进行交际时,应不断地捕捉信息,将捕捉到的信息与信息之间的沟壑填平,从而完成完整的交际。
其情景的创设是完成这种交际的最为典型的手段和方法。
故交际法教学的过程为:信息——结构——启发——交际四个部分,又称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部分。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外语教师经常提出答案明了的问题。
例如,教师指着椅子上的书包问:“Where is the bag?”或问一个手持钢笔的同学:“Do you have a pan?”。
这种明知故问,缺乏信息沟即情景的交际是一种“假交际”(False Communication),或称“人工和机械”的操练。
它只是一种把句意予以阐明的语言形式。
英语教学中的信息沟例子信息沟通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使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够有效地传递和理解信息,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下面是一个关于信息沟通在英语教学中的例子,旨在生动、全面且有指导意义地介绍这一概念。
假设这个例子是关于一堂英语课的教学活动。
在这堂课中,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一项任务,以便促进他们之间的信息沟通。
首先,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给出任务要求,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话题并准备一个短暂的展示。
这个任务要求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主题可以是他们最喜欢的电影、音乐、运动或其他感兴趣的话题。
然后,学生开始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他们需要协商决定主题,并搜集有关该主题的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进行实时的信息交流,例如提问对方的观点、分享自己的意见和提供支持性的信息。
接下来,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做短暂的展示。
这要求学生将自己小组内的信息沟通整理成清晰的演讲,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全班同学传达这些信息。
演讲过程中,学生之间展开了积极的互动。
他们提问对方、提供反馈和评论,以促进更多的信息交流。
这种互动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并扩展对话的内容,并提高他们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最后,老师对每个小组的展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指导。
他们提供了反馈,指出优点并提供建议以改进。
这样的反馈鼓励学生继续进行信息沟通,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沟通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效果。
它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并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教师的引导和反馈是信息沟通的关键,他们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应用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成效。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类似的任务和活动来促进信息沟通的实践。
例如,学生可以进行辩论、角色扮演或小组合作项目,这些都需要他们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合作。
通过这些实践,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增加词汇量,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总之,信息沟通在英语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
信息沟在交际型任务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陈千
来源:《神州·上旬刊》2018年第03期
摘要: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点是强调通过交流来学会交际,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的环境,使学习者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应用。
任务的设计要注重形式和语言功能的结合,必须注意在选择和设计课堂交际任务活动时要让参与交际的双方存在“信息沟”(Information gap)。
信息沟(Information gap)是交流双方所占有的不同信息,是交际双方进行语言交流的原动力,也就是说要有意识地使交谈双方都不知道对方所拥有的信息,通过口头语言的交流搭起沟通信息的桥梁。
“信息沟”的存在使交际活动更接近于真实,下面谈谈我在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中对信息沟活动的设计应用。
关键词:信息沟;任务型教学;应用
一、阅读教学任务信息沟的设计
一般阅读练习是让学生独自阅读一篇文章,然后做一些理解练习,如选择题,判断题或回答问题。
为了把阅读设计成交际任务型,可把一篇文章剪成几段,分给不同的几个学生阅读,而有关这篇文章的所有问题在一张纸上,这样小组中的每个学生只能回答其中二、三个问题,他们之间存在着对整篇文章理解的信息沟,为了完成全部问题理解全文,他们必须互相问答交流来获取全部信息,这样通过信息沟的设计,阅读与口语交际任务就有机结合起来了。
二、听写任务信息沟的设计
课堂教学中听写一般是老师读,学生写,然后老师批改以检测学生掌握生词、句子的情况,但我们可通过信息沟的设计把听写变为交际任务型活动。
如把一篇听写任务印在不同的两张纸上,把需要检测学生掌握与否的生字词空出,而两张纸上空出的内容不同,这样两名学生互相听写时就存在信息沟,一人读,到空缺的地方停下,而另一位学生读出他需要的单词或词组,通过交换信息完成了听写任务,然后互相对答案订正达到检测巩固目的。
三、两人活动任务信息沟的设计
信息沟活动(Information gap activities)是指活动中学生们被给予不同片段的信息,学生们通过交流、分享这些不完整的信息,以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
学生两人为一组,可以在这种活动中自然获得学习语言的机会。
例如,我在教授第7册UNIT6.At the mall第3课时设计中,学生分为两人A、B小组活动,他们各有一张不完整的购物中心地图,地图上有需标明的空白店铺,如学生A的任务要找出fast food restaurant,post office,toilet,学生B的地图上已标出,而学生B需找出的 clinic,cinema,the gift shop,学生A的地图上有,双方存在着店铺位置的信息沟,他们不能看对方的地图而是通过以下句型交流来完成任务,即标出店铺名称:
Student A:Is there a post office?
Student B:Yes,there is.
Student A:Where is it?
Student B:It's on the ground floor.It’s beside the supermarket.
学生交替问答,标出店名,然后将两份地图对照,即可检测出描述是否准确,方位介词掌握应用如何。
两人活动通过信息沟的设计使简单机械的训练变成让学生带着任务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的活动,增加了趣味性。
四、WH问题语法教学任务信息沟的设计
信息沟是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先决条件和动力,谈话者与听话者之间如无信息沟,厌倦情绪很容易产生。
道理很简单,这是因为听话者不能获得信息。
在教学WH问题(即what,where,how,when,who,whose,why等)时,可通过信息沟的设计使语法教学变得有趣。
如老师设计一个猜的游戏,说I really like this girl.然后让学生通过问问题(只有人名不能问)来找出这个女孩子是谁。
学生的问题可以是:How old is she? Where does she live?What’s her favourite subject? What subject is she good at? How does she come to school? What does her father do? When does she go to school? Why you like her?等等。
也可俩人分别读一篇相同的文章,但空缺不同的关键词,俩人存在一定的信息沟,学生通过上下句对空缺词提问,另一位同学则作答,填出空缺词,反之亦然。
通过这样的问答,俩人完成了文章填空并在真实的语境中训练了WH问题。
五、英文写作信息沟的设计
为了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原动力,也可设计一些任务信息沟。
如先给学生分别阅读一些不同的学校介绍,这些学校情况相互不同,学生之间就存在一定的信息沟,然后要求学生给自己的朋友写明信片介绍学校情况,邀请他来参观,最后学生阅读别人的明信片后再向全班学生介绍别人学校情况,又达到交际目的。
另外可让学生分别阅读一些城市的介绍,然后假设他们自己在此城市游玩,写E-MAIL回家介绍该城市情况,因学生阅读不同的城市介绍,他们之间存在信息沟,所以非常有兴趣写作和阅读别人的E-MAIL。
这样通过信息沟的设计增加了写作的动力和趣味性。
结束语:
学习语言就是为了运用。
小学生好奇心强,好表现,对任何事都有强烈的探究欲望。
他们在英语课上一旦学了新句型就跃跃欲试,迫切地想要运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给学生运用语言做事请的机会往往只停留在课文内容的表演上。
这种方式看起来象在运用语言,实际上仍旧停留在机械操练上,根本激发不了学生交际的兴趣。
如果在学生学习了
新的句型后,能给他们设置信息沟,学生围绕信息沟开展交际活动,让他们运用语言去做事,使他们能体验到任务完成后的成就感,这样一来就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作为教师应在外语教学中积极设置信息沟,努力把外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教学,努力提高语言技能,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