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古诗两首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答案1 燕子我会读qiào còu fúlüèǒu shì我会写聚拢增添荡漾演奏赞歌赶集我会学1、悄榜波2. sìshìsì3、羽毛翅膀尾巴乌黑发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活泼机灵2 古诗两首我会写装车宾朋游泳碧绿化妆海滨咏叹毕业我会填1、半包围戈、②④我会连妆随意绦好日子胜日用丝编成的带子光景风光景物等闲打扮我会做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 荷花我会读āi peng gūfúzhàng fú我会组词平常蜻蜓何处列队衣裳晴天荷花裂开采访滔天连日相逢仿佛舞蹈莲花莲蓬我会写碧绿仿佛饱胀舞蹈我会填莲蓬荷叶荷花风圆盘画我会学1、。
,。
,。
,。
2、6 大美4 珍珠泉我会读róng jìn zhǔn rǎn pōjīng我会写一阵阵一家家一幅幅密密麻麻轻轻松松三三两两我会做1、绿、深、清2、水滴对泉水的喜爱第一单元综合练习一、燕子稻田裁出剪刀海滨蜻蜓饱胀舞蹈二、lüèzhān chuísìái hé三、蜻蜓稻田化妆沾水清水舞蹈装水车站宾客原谅泰山针尖海滨掠过演奏尘土四、苍翠当空东升群芳山岭欲出阵眼朵串首个蒙蒙平静美丽又红又亮高而远乌蓝软绵绵流动着3、踏着这软绵绵的沙滩,望着这夏夜的黑色,我感到兴奋和愉快。
4、夜,来临了,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海滨夏夜。
5、时间夕阳落山不久随着夕阳的逐渐西沉夜色加浓5 翠鸟我会读gǎn jǐn chìshān cuìruì我会填清脆逃脱饲养眨眼石壁打消念头腹部我会组词旗杆绣花陡峭水泡褐色陡峭苇秆透过徒弟吃饱口渴俊俏我会补翠绿色透亮灵活又尖又长浅绿色橄榄色陡峭我会选1、疾飞2、疾驰3、锐利4、锋利我会学1、gān cèn sān lín cháng 2、秀文章3、6 翠鸟的外形特点4、非常鲜艳头背腹5、鲜艳橄榄色翠绿浅绿赤褐6、透亮灵活又尖又长小巧玲珑6 燕子专列我会写骤降疲劳政府救护特殊欧洲我会读cèshídiào sūpín jì我会做丑陋难受一般容易寒冷傍晚我会选1、特别2、特殊3、疲劳4、疲惫5、寻求6、寻找我会学1、马上(立刻)号召2、柔软3、冒着顶着踏着体会到气候、环境的恶劣和人们无所畏惧的高尚品质。
读背课文29《古诗两首》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课文内容填空1、乞巧节是每年农历的月初。
那天是、鹊桥相会的日子。
2、《乞巧》这首诗是唐朝诗人________写的;《嫦娥》这首诗是唐朝诗人________写的读后感:牛朗织女鹊桥相会,美丽嫦娥奔月成仙,这一个个凄美的神话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流传在人们心间,触动着人们的心弦。
七夕节的浪漫,中秋节的温馨,无不寄托着重情重义的中国人对爱情和亲情的美好向往。
剪不断的连心的血脉,最动人的是丝丝的真情,一个“情”字,是人们永远为之感动和歌咏的主题。
笔记本作业抄写古诗和诗意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诗意: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想象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情景。
家家户户的女孩子对着月亮用五彩线穿九孔针,向织女乞取智巧,数不清的彩线都已经穿完了。
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诗意:室内,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晨星就要消失了。
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
记词语听写词语29《古诗两首》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1. 比一比,再组词。
2. 照样子,写词语。
例:飘飘悠悠________碧蓝碧蓝________。
3.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4. 搜集其他的有关《嫦娥奔月》的故事,把它记录下来。
并同时简单的概括记录下来。
________。
5. 根据提示,摘录句子。
(1)描写后羿为老百姓解除苦难,射日壮举的句子:________(2)描写嫦娥吞下仙药,飞向月宫的凄美景象的语句:________。
6.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课是一篇________故事。
讲了________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苦,吞下________故事,赞扬了嫦娥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2)课文描写了三个个性色彩很浓的人物,分别是________的嫦娥,________的后羿和________的逄蒙。
(3)分别用几个词语或者以两句话介绍一下人物:嫦娥________后羿________逢蒙________(4)乡亲们很想念好的嫦娥,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
从此以后,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
①乡亲们为什么很想念嫦娥?②你们家乡在中秋节时有哪些风俗习惯?③你会想起哪首写中秋佳节的古诗,把它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7. 古诗文赏析。
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背诵这首诗。
(2)诗中用了个“偷”字,很显然与文章内容不符,我觉得这句话可以改成:________。
8. 我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请你把它们连起来,并回答问题。
我还知道这些节日: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1.【答案】炸开,贪婪,光辉,拥挤,汉奸,讹诈,焚烧,挥手,经济,汗水【考点】组词古诗两首【解析】考查了形近字组词,组词能帮助学生积累词汇、丰富词汇、运用词汇,还能培养他们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组词练习有以下几种:辐射式:这是以某个生字为词头。
29古诗两首一、看拼音写词语qiǎo hã yún xiāo dùɡuî pínɡmù()()()()là zhú xiǎo dãtōu tīnɡtōu dùqǐtǎo()()()()()二、我会组一组.乞()霄()渡()晓()偷()吃()宵()度()浇()愉()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猕猴桃盛产于周村,这里群山吐翠,终年云雾缭绕。
春雨绵绵时节,猕猴桃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初夏时,它伸展着嫩绿的枝叶,承受着阳光的沐浴。
它从叶柄间长出一簇簇花蕾,不久就开出米黄色的小花,显得那样素雅大方、朴实无华。
花谢后,便长出小小的果实。
盛夏时节,像珠子似的猕猴桃躲在掌形的树叶下悠闲地生长着。
秋天来临了,那一串串长圆形的果实挂满枝头,真惹人喜爱。
成熟了的猕猴桃的外皮灰中带有棕黄色,摸起来毛绒绒的,十分有趣。
1.这段话的第1句介绍了猕猴桃盛产于什么地方,从第2句开始是按()顺序写的。
表示这一顺序的词语2.加横线的句子中,写猕猴桃形状的词是()。
写颜色的词是()。
()、()写出了猕猴桃的多。
3.按猕猴桃的生长过程,给下列词语编号。
结果()长叶()开花()长蕾()4.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打比方的句子。
5.填空:()的甘霖()的枝叶()的果实五、默写《古诗两首》30 西门豹一、看拼音写词语ɡuǎn lǐ tián dì rãn yān xī shǎo lǎo bǎi xìnɡyǎn zhēnɡzhēnɡ()()()()()shōu chen hàn zāi yínɡjiē tú di pū tãnɡ()()()()()tí xīn diào dǎn qú dào ɡuàn ɡài()()()二、我会组一组.淹()官()姓()睁()徒()掩()馆()性()争()陡()跪()灌()概()官()()()危()罐()溉()徒()()()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29古诗乞巧嫦娥29古诗两首乞巧嫦娥古诗两首《乞巧》和《嫦娥》是人教版的精读课文。
也是小学教学的重担课文。
古诗两首《乞巧》《嫦娥》《乞巧》原文朝代:唐代作者: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乞巧》译文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嫦娥》原文朝代:唐代作者: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译文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
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古诗两首《乞巧》《嫦娥》的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乞、霄、烛、晓”4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古典音乐。
2.收集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第一课时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2.同学们背诵的这些古诗,有的描写大自然的美景,有的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等,而今天我们学的这两首古诗却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
3.板书课题,理解“乞巧”。
a.认读“乞”,组词:乞求、乞丐等。
b.联系课后资料袋理解“乞巧”。
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这首诗。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霄”,认读、组词,与“宵”区别。
(留给学生自己发现,为《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留下伏笔)4.尝试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再读感悟,品味诗意1.学生自读自悟。
2.小组合作,根据课后资料袋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来理解诗意。
3.全班交流,吟诵诗句。
练说促背,趣味识记1.教师激趣。
2.小组练习。
3.进行比赛。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1. 按照课文看拼音写词语。
2. 补充诗句,再填空。
乞巧作者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七夕指的是农历________,是传说中________鹊桥相会的日子。
(2)《乞巧》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描写民间乞巧盛况的名诗,体现了________。
(3)“乞巧”是指向织女乞取________的意思。
这时。
人间女子通常对着________用五彩线穿针。
3. 形近字组词。
4. 填空(1)写出下面汉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深________沉________长河________应悔________(2)《嫦娥》一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借________的故事抒写了________。
5. 《嫦娥》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
我还知道他写过很多诗,最喜欢他写的“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诗。
6. 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1)“宵”的音节是________,它是________结构的字,部首是________,组词________。
(2)“霄”是________结构的字,部首是________,第八笔是________。
(3)“屏”的部首是________,去掉部首余________画。
7. 补充词语________河桥________碧霄________秋月________灵药。
8. 我能根据音节写词语。
9. 拼一拼,写一写。
10. 火眼金睛,对的打对,错的打错。
(1)“长河”指很长的河。
________(2)《嫦娥》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
________(3)“乞巧”指的是阳历的七月初七。
________。
11. 选择合适的解释12. 按课文内容填空(1)乞巧节是每年农历的________月初________。
那天是________、________鹊桥相会的日子。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一、带着问题来读书。
1. 带着问题来读书。
(1)《乞巧》中前两句叙述了________的民间故事,后两句写了________的场面。
(2)《嫦娥》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在________的环境中一夜不寐的情景,后两句引出________对________的感叹。
诗中涉及了神话故事________。
2. 拼音写字我最棒!(1)美丽的píng fēng________立在房间里。
(2)古时候,穷人总是qǐ qiú________过上好日子。
(3)那zhú guāng________里燃着的是对未来的憧憬。
3. 比一比,我能组词语。
宵________(________)度________(________)霄________(________)渡________(________)令________(________)偷_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__)愉________(________)4. 我是小法官。
(在正确说法的后面打“√”)(1)诗中“长河”指的是很长的河流。
________(2)《嫦娥》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
________(3)《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
________(4)“乞巧”是指每年的阳历七月七日,又叫“七夕”。
________(5)“乞巧”是少女们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________。
5. 想一想,连一连。
6. 默写古诗,再回答问题。
乞巧乞巧唐代: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1)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描写________的名诗。
农历________的夜晚,俗称“七夕”,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________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
“碧霄”的意思是________。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解释乞巧(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唐- 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译文】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仰望天空,似乎有牛郎和织女在喜鹊桥向会。
家家户户在秋月下乞巧,不知道穿尽了几千条红丝线啊。
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全部注释1.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
《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
"恒又作姮。
2.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
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3.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4.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译文】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
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
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第2课装扮桌面【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第2课装扮桌面【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 学会调整任务栏。
2. 学会设置时钟。
3. 学会设置屏幕保护。
二、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培养初步的审美观。
【教学重点】:学会设置屏幕保护、学会设置时钟。
【教学难点】:将任务栏随意至于屏幕上下左右地方。
【课前准备】:将教师机任务栏隐藏、将教师机屏保,将教师机时间设为其他时间。
【教学过程】:【教学注意事宜】:学生对任务栏的了解较少,在讲课时要注意对任务栏进行适当的介绍,屏幕保护程序也是孩子喜欢的玩具之一,当屏保出现动画时,每位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这是我们所希望的课堂!。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二十九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题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由《乞巧》和《嫦娥》两首诗组成。
店铺为三年级师生整理了《古诗两首》课文同步练习题,希望大家有所收获!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二十九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题1一、生字锤炼。
qǐ qiǎo yún xiāo pínɡ fēnɡ là zhú chánɡ é二、辩字组词。
乞( ) 渡( ) 绕( ) 偷( )气( ) 度( ) 晓( ) 喻( )三、补充《嫦娥》诗句。
云海屏风( ),长河( )沉。
嫦娥应悔( ),( )夜夜心。
四、默写《乞巧》。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1、乞巧节是每年农历的月初。
那天是、鹊桥相会的日子。
2、《乞巧》这首诗是唐朝诗人________写的;《嫦娥》这首诗是唐朝诗人________写的。
六、快乐阅读。
我们来到了“金沙滩”。
展现在眼前的是茫茫的大海,海水汹涌,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啪啪”的声音。
金色的阳光洒在海面上,顿时海面上波光粼粼。
成群的海鸥在天空中“嘎嘎”地叫着,一会儿仰飞蓝天,一会儿俯冲大海,活象银色的小飞机。
鱼船升起了彩色风帆,如同碧空中的点点星星。
蓝天、碧海、白色的海鸥、一叶叶扁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海边是沙滩。
沙子金黄金黄的,踩上去又松又软,就像踩在地毯上,真舒服!阳光照在沙滩上,像是铺上了一层耀眼的碎石。
我想:这“金沙滩”的名字,大概就是这样得来的吧!沙滩上随处可见五彩缤纷、奇形怪状的贝壳。
我不停地捡呀,捡呀,不一会儿就捡了满满的一袋。
我欣喜若狂,对着大海喊:“谢谢你,你送给了我这么好的礼物!”1、在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2分)( )的大海( )的贝壳 ( )的碎石 ( )的阳光2、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3分)⑴色彩鲜艳、繁多 ( )⑵形容高兴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