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丹牡丹的油用与贡献-李兆玉
- 格式:docx
- 大小:387.67 KB
- 文档页数:6
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牡丹素有“花中之王”的称号,其广泛分布于山东、河南、陕西、安徽等省区,栽培历史十分悠久。
牡丹花色艳丽,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油用牡丹具有独特的油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牡丹籽油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90%以上),其中α一亚麻酸占不饱和脂肪的20%以上。
α一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并能转化为ω一3不饱和脂肪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EPA(二十碳五烯酸)。
DHA和EPA均是儿童营养的重要指标,是促进大脑发育、儿童成长的重要物质,具有提神健脑、增强记忆、增强免疫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作用,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因此,开发油用牡丹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目前“凤丹”是主要油用牡丹栽培品种之一,下面从其生长习性、育苗技术、栽培技术、栽培模式等方面阐述其关键种植技术,为油用牡丹“凤丹”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标签:“凤丹”;油用牡丹;栽培技术1油用牡丹“凤丹”生长习性栽培油用牡丹“凤丹”的关键是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其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选择地势较高且土质松软肥沃、排水性能优良的沙土地为最佳。
油用牡丹“凤丹”耐热性较好.耐寒性则相对较差,新土可以使其根部旺盛生长,种植时需向阳栽培,但又忌狂风烈日。
牡丹不宜连栽,连栽极易造成根部溃烂,还存在重茬死亡现象,需每年换地或者间隔一两年后重新栽种。
在种植油用牡丹“风丹”的过程中,最忌地势低洼水淹胁迫,土质以沙壤土为好,忌黏土、盐碱土,要提前挖好排水设施,确保大涝之年不积水。
土壤pH值在6-8为最佳,土壤含盐量在0.3%以下,对于过碱或过酸地区,需拌人少量的石灰粉或硫磺,以期达到调节土壤酸碱度的目自勺[2]。
2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油用牡丹来说,栽培时需要选择排水性能良好且较肥沃的沙质土壤,也可将腐叶土、田同土和细河沙经过喷药消毒后混合使用。
北方地区冬季相对寒冷,露地栽培的牡丹需通过根茎处埋土或稻草包裹进行防寒,不可对新栽种的牡丹进行施肥,待其逐渐复壮后才能进行施肥。
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摘要】油用牡丹“凤丹”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对于地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油用牡丹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种植历史和经济价值入手,介绍了选用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科学施肥和浇水管理、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合理的修剪和采摘技术以及加强品种改良和科学育苗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实施这些技术,可以提高油用牡丹的产量和品质,实现持续高产。
加强技术研究和推广也能促进油用牡丹产业的持续发展。
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农业生产者和政府部门的关注和支持。
【关键词】关键词: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土壤、气候、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修剪、采摘、品种改良、科学育苗、产量、品质、技术研究、推广、产业发展、持续高产。
1. 引言1.1 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油用牡丹“凤丹”是一种珍贵的油料植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
其籽仁含有丰富的油脂,经过加工可以提取出优质的油脂,被广泛用于制作食用油及化妆品等产品。
由于油用牡丹“凤丹”生长周期长,需求量大,且具有天然抗氧化和抗衰老的功能,因此受到市场欢迎。
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油用牡丹“凤丹”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植株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同时减少病虫害的危害,保证产品质量。
高产栽培技术还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推动油用牡丹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掌握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对于种植者来说至关重要。
只有不断推广和应用这些技术,才能进一步提高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促进油用牡丹产业的繁荣发展。
1.2 油用牡丹的种植历史油用牡丹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据史料记载,早在唐代就有人开始栽培油用牡丹。
当时的油用牡丹主要用于提取花瓣中的花粉制成油脂,被用于药用和美容等用途。
随着时间的推移,油用牡丹的种植技术逐渐得到改良和提升,种植面积也逐渐扩大。
到了宋代,油用牡丹的种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种植技术更加成熟,产量和质量也有所提高。
李育才和他的“油用牡丹”-粮食品种牡丹可观赏、可入药,还能榨油?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很陌生。
然而对于两鬓斑白的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林业局原副局长李育才来说,这可是他大半生致力于推动的重要大事。
“利用牡丹花蕊加工出的牡丹花蕊茶,目前已出口到韩国、阿拉伯等国家,并且供不应求。
下面我们就具体来了解一下:李育才和他的“油用牡丹”。
“油用牡丹是一种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于一身的高端作物,大力发展油用牡丹产业,对于促进我国油料生产、保障粮油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助力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育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人心,绿色经济的快速发展,油用牡丹产业开发正迎来一个艳阳天。
“牡丹油”,你吃过吗“油用牡丹是我们国家独有的植物。
有的国家虽有牡丹,但都是观赏性的,并不具有高产油料的功能。
从第一产业来讲,按油用牡丹每亩每年结籽500斤、每斤籽10元(10元每斤是全国多个省区制定的政府保护价)计算,那么籽的收入每亩地就达到5000元人民币。
因此,种植油用牡丹要比种植传统农作物每亩地多收入几千元。
”李育才很清晰地用数字给记者勾勒出油用牡丹种植的经济画面。
“牡丹籽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2.26%,特别是其中的α-亚麻酸含量达40%以上。
α-亚麻酸是构成人体脑细胞和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自身不能合成又不能替代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又有‘血液营养素’、‘维生素F’和‘植物脑黄金’之称。
”李育才以牡丹籽油为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由于其独特的保健功效,现在每斤市价达1000多元人民币,每亩结籽按500斤计算,出油率按20%计算,每亩可出油100斤,每斤按1000元计算,就是10万元……油用牡丹的根———丹皮也是一味传统的中药材,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淤、退虚热等功效,我们所熟知的六味地黄丸的主要成分就是丹皮。
因此,即使不种牡丹了,把根挖出来每亩地丹皮(5年生)也能卖3万至5万元人民币。
油用牡丹种植及晾晒个人总结油用牡丹耐干旱、耐瘠薄、耐高寒。
安徽铜陵凤凰山一带的凤丹牡丹八个月不下雨没有旱死;甘肃兰州一带紫斑牡丹种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寒、干旱、贫瘠山岭上,降雨量仅300毫米就可生长,每亩还能结籽400斤左右,并且这种地方生产出的牡丹籽油α-亚麻酸含量高达49%,被称为脑黄金之最。
近年来,油用牡丹种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应用,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油用牡丹“凤丹”的种植技术,希望对刚刚接触油用牡丹种植的朋友有点参考价值。
种植时间中原9月初至10月中旬要覆膜,再晚些,早栽导致秋高气爽,来年苗弱。
长江流域应该是9月底到11月底,西北和东北应该是8月底到9月底。
种苗选择平原地区可以选择1-2年播种苗小苗,遮阳度50%以下的果树地、林地可以选择2-3年苗,4-5年的苗子过大,成本高,需要缓苗1年,只建议少量种植做展示用。
地块选择油用牡丹小苗最好选择排水良好,向阳的砂质地,土壤PH适宜6.5-7.5。
果树地、林地要求遮阳度50%以下。
油用牡丹凤丹对土地的选择性不高,耐干旱、耐瘠薄、耐高寒、耐荫等生长特性,大量宜林地,大量低产林、残次林,大量经济林(林下间作),大量荒岭薄地,大量可利用的沙地,大量平原农区沟渠路边房前屋后,大量退耕还林需更新的地块等都可以种植。
种苗栽前处理将选出的幼苗浸泡在1000倍福美双和11000倍以上的细菌中20分钟,然后晾干种植。
栽植密度种植油用牡丹一般有三种栽植密度①每亩栽植2000-2500株,株行距35×60cm左右。
②每亩栽植4000-5000株,株行距为20×60cm左右。
隔1-2年,可以隔一株去除一株,另行栽植。
亦可不去除,可以提前1-2年达高产。
以上是在菏泽等传统牡丹种植区推荐的种植密度,由于小苗不易管理,特别是前2年苗小,如果锄草不及时,容易有草荒,对没有牡丹种植经验的外地种植户,建议种植2年生大苗或3年生苗,每亩栽植2000-2500株,株行距为40×60cm左右,2-3年可以进入盛花期。
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凤丹是一种高产优质油用牡丹品种。
其油脂含量高,油质优良,被广泛用于食用油、医用油和化妆品等领域。
下面是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的详细介绍。
一、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油用牡丹“凤丹”品种,品种选对是高产的前提。
二、土壤整地油用牡丹栽培以中性至微碱性土壤为宜。
土壤肥沃,排水良好。
在整地前应先将田地进行深翻耕,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肥力。
并消毒土壤,预防土壤病虫害的发生。
三、育苗管理在温室中进行油用牡丹“凤丹”的育苗工作。
播种控制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播种前先进行种子浸泡处理,保持种子表面湿润,增强发芽率。
将种子均匀撒在育苗盘上,覆盖一层细河沙,保持湿润。
发芽后,要及时进行适当的补光和通风,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苗期约为50-60天。
四、定植管理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将苗床的油用牡丹苗移植到大田中进行定植。
定植前应先进行田块整地,摊翻,改良土质。
栽植时要注意间距和深度控制,保持苗木的生长势。
移栽后,要进行浇水,促进生根生长。
五、施肥管理油用牡丹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建议在定植前施入基肥。
基肥使用含氮磷钾元素均衡的复合肥,或者在施入常规基肥的同时添加腐熟的有机肥。
在生长季中要进行适时的追肥,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追肥时可使用尿素、磷酸二铵等化肥,根据实际情况施用。
六、病虫害防治油用牡丹“凤丹”的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白粉病、刺盘孢菌病等。
要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并进行相应的防治措施。
病虫害防治时可以使用杀菌剂和杀虫剂进行喷洒,严禁滥用农药。
七、采收和处理油用牡丹“凤丹”的采收时期一般在花期结束后的一个月左右,约在7月中旬至8月初。
采收时应选择晴天进行,摘取完好的花果,并尽量避免果实破损。
采收后要及时进行果实处理。
处理方法包括果实脱水和果实榨油。
脱水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果实腐烂。
果实榨油时要选用合适的榨油机械,进行榨油加工。
总结: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土壤整地、育苗管理、定植管理、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处理等方面。
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油用牡丹“凤丹”是一种高产油料作物,其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因其油脂含量高、产量稳定而备受农户青睐。
为了提高油用牡丹“凤丹”的产量和质量,不断改进栽培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土壤选择、种植时间、管理措施等多个方面介绍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
一、土壤选择油用牡丹“凤丹”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较为适宜的土壤为壤土、砂壤土和砂质壤土。
需避免在粘土和含盐碱土地种植,以免影响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
土壤pH值宜在6.5-7.5之间,这样可有利于植物养分的吸收。
在土壤选择上,还要避免连作问题,每年至少旋耕一次,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适量施肥,提高土壤的肥力。
二、种植时间油用牡丹“凤丹”适合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播种。
春季播种宜选在气温较暖和,一般为3月上旬至4月上旬。
而秋季播种则应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这样可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
在选择播种时间时,还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确定。
在寒冷地区可以适当提前或延后播种时间,以避开严寒期,有利于作物生长。
三、施肥在进行施肥时,应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的需求量来确定施肥量。
一般来说,可选择有机肥和化肥结合的施肥方法,既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又可供给作物养分。
在播种前,可以进行基础施肥,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和适量的氮、磷、钾肥料。
随后根据作物生长需求,进行追肥,使作物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能得到充足的养分供应。
四、控制病虫害在种植油用牡丹“凤丹”的过程中,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可以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避免病菌的侵袭。
在生长期间,要定期巡视作物,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以免造成严重损失。
可选择生物防治方法,使用天敌、益生菌等对抗病虫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病害的发生。
也可以使用农药进行喷洒,但要注意药剂种类和使用方法,保证安全环保。
五、管理措施在作物生长期间,要进行良好的管理工作,及时除草、松土、定植等。
以保证作物的生长环境。
如果在旱季生长,还要适时进行浇灌工作,保证作物的生长需要。
李育才和“油用牡丹”(三)油用牡丹之梦
推广油用牡丹,李育才最看重的是我国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022年,我国进口棕榈油、橄榄油、豆油、菜油等成品食用植物油922.1万吨,进口大豆、油菜籽等食用油籽6783.5万吨,进口总额达503.4亿美元。
目前,我国食用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60%,超过了国际安全预警线。
在我国每年消费的食用油中,调和油、大豆油、菜籽油等中低端食用油占据了近85%的市场份额,并且散装油安全状况堪忧、地沟油危及健康等问题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
”
“此外,油用牡丹的耐寒耐旱性也具备全国推广的条件。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些地区气候较为恶劣,干旱、少雨、高寒,土地瘠薄,而油用牡丹的种植条件很广泛。
”李育才举例说,“安徽铜陵凤凰山一带的凤丹牡丹8个月不下雨没有旱死;甘肃兰州一带紫斑牡丹种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寒、干旱、贫瘠山岭上,降雨量仅300毫米就可生长,每亩还能结籽400斤左右,并且这种地方生产出的牡丹籽油α-亚麻酸含量高达49%。
”李育才说。
正是由于油用牡丹产量高、出油率高、品质好,而且油用牡丹根系发达,具有强大的肉质根系统,且种上后30~50年不用换茬,有效避免了因种植传统粮食作物每年翻耕所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对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作用很大,是保护生态、建设生态的首选灌木树种之一。
“油用牡丹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于一身,大力发展
油用牡丹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之一。
”李育才向记者道出了自己的梦想:让让全国人民每人每年能够吃上10斤牡丹籽油,他表示将用毕生精力实现他的“牡丹梦”。
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摘要】文章介绍了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背景介绍和研究目的。
正文部分分为油用牡丹品种介绍、栽培技术、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水分管理,详细介绍了如何选择适合的牡丹品种、合理施肥、有效防治病虫害以及科学管理水分。
结论部分强调了该技术的重要意义,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并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读者可以了解到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的实施和意义,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关键词: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品种介绍、栽培技术、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水分管理、重要意义、未来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油用牡丹是一种新兴的农业产业,在我国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其所含的油脂比大豆、油菜等常见油料更高,并且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因此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油用牡丹的产量和品质,不少农业科研人员开始针对油用牡丹育种和栽培技术展开研究。
油用牡丹“凤丹”品种以其高产、抗逆性强等特点逐渐受到种植者的关注。
结合“凤丹”品种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有利于提高油用牡丹的产量和生产效益,为种植者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本文旨在探讨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为油用牡丹种植者提供更多有益的种植经验和技术指导,推动油用牡丹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其产量和品质,推动油用牡丹产业的发展。
通过研究栽培技术、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水分管理等关键因素,找出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方法,为种植户提供科学的栽培指导,促进油用牡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深入研究油用牡丹“凤丹”的高产栽培技术意义,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通过本次研究,推动油用牡丹“凤丹”产业的提质增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油用牡丹是一种可以提取出高营养价值油脂的植物,其油脂中所含有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天然色素等成分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
因此,近年来,油用牡丹的种植与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科学家们成功培育出了高产、优质的油用牡丹品种——“凤丹”。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
一、土壤要求油用牡丹“凤丹”适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中生长,pH值为6-8之间。
土壤施足基肥后,可选用降低土壤酸碱度的石灰、腐熟有机肥等进行中期追肥。
同时,应适当增加钾肥、磷酸盐等元素的供应,以促进植株的健康生长。
二、种植季节油用牡丹“凤丹”的种植时间一般在春季或秋季,可选择2月~4月或9月~11月进行。
此时天气温和,适宜植株生长,也有利于茎叶和花芽的形成。
三、育苗技术1.选用种子:应选择外形完整、表面光滑的油用牡丹“凤丹”种子,严格避免带有病虫害、变异等不良现象的种子。
2.浸种处理: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15个小时,即使种壳软化,有利于种子发芽。
3.播种方式:可采用稀疏、带草纸播种技术,每平方米播种量控制在8-10千克之间。
4.苗期管理:苗期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及时除草。
同时,应配合适量肥料,促进苗木生长,使其根系茁壮有力。
四、田间管理技术1.及时锄草,保持土壤透气性2.适时浇水,保持土壤适度湿润3.碾压苗床,保持水分平衡和土壤暖和4.及时施肥,饱满花芽与果实需充分提供所需养料五、病虫害防治技术在栽培油用牡丹“凤丹”过程中,还需注意及时发现并治理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问题。
1.病害防治:常见病害有霜霉病、青腐病、晚疫病等,可采用适量的药物进行喷洒,同时注意排水和调整施肥等措施。
2.虫害防治:主要包括飞虱、蝽虫等虫害。
可采用生物防治等方式进行预防和治理。
总之,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要做好土壤养分和水分管理,注意病虫害的防控,从而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提高油脂的产量和质量,为实现油用牡丹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生产基础。
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油用牡丹是一种优质的油料作物,其籽粒含油率高,油质优良,是一种理想的油料作物品种。
近年来,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逐渐成熟,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和重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油用牡丹“凤丹”是一种高产的油料作物品种,适合于我国北方地区的种植。
该品种生长期短,抗逆性强,能够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是一种理想的油料作物品种。
二、土壤要求油用牡丹“凤丹”喜欢温暖、湿润、疏松、肥沃的土壤,对土壤的肥力要求很高。
在种植油用牡丹“凤丹”时,应选择肥沃疏松的土壤,可以通过施肥、耕种等方法改善土壤的肥力和通气性。
三、种植密度油用牡丹“凤丹”的种植密度对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每亩地的种植密度在1500株左右比较合适。
在栽培时要注意栽植距离的均匀性,保证每株植物都能够得到充足的阳光和营养。
四、施肥施肥是影响油用牡丹“凤丹”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栽培过程中,适量的施肥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改善作物的品质。
一般在播种后1个月左右,可以施入磷、钾肥,有助于增加作物的生长速度和养分吸收。
在生长后期,适量的追肥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提高油用牡丹“凤丹”的油脂含量,提高产量。
五、灌溉油用牡丹“凤丹”对水分要求较高,在生长期内需要充足的水源供给。
特别是在幼苗期和开花结果期,需要保证土壤的湿润度,可以采取滴灌、喷灌等方式进行灌溉,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
六、病虫害防治在油用牡丹“凤丹”的生长过程中,病虫害是常见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防治或者处理,将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栽培时要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和预防,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七、田间管理适当的田间管理对提高油用牡丹“凤丹”的产量和品质很有帮助。
平时要及时除草、松土、松茬、松节,保持作物的通风透光,促进作物的生长。
在开花结果期,还需要进行适当的摘花授粉,有利于提高产量。
八、收获在油用牡丹“凤丹”成熟后,要及时进行收获,以免影响籽粒的风干度和油脂含量。
凤丹牡丹的油用与贡献作者:李兆玉图为正在晾晒的凤丹牡丹籽图为凤丹牡丹硕果累累图为凤丹牡丹籽油的精炼车间2011年3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九号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牡丹籽油作为新资源食品。
2011年6月CCTV科教频道以《结缘牡丹籽》为题介绍了牡丹籽油的产生过程;2012年,CCTV发现之旅、北京同仁堂冠名播出的“正本清源”栏目,又以《牡丹花籽油》为题,用较长的篇幅直观地介绍了牡丹籽油的成分、功能、效用,以及未来牡丹籽油发展的前景。
2013年3月,中央电视台CCTV-10频道《科学探秘》和《健康之路》又陆续报道了一种与牡丹籽油密且相关的神奇的物质“α-亚麻酸”。
2014年3月《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牡丹的春天来了吗?约大半个版的大块文章,激情四射地介绍了油用牡丹可能给牡丹产业带来的变化。
2014年中央电视台七套《科技苑》栏目“牡丹原来如此神奇”介绍了牡丹不仅能够观赏、药用,还可以食用,不仅花可以吃,尤其是牡丹籽还可榨油。
2014年12月经国务院研究同意国务院办公厅向全国公布了关于加快木本油料(油用牡丹、茶油、核桃等)产业发展的意见。
2015年3月11日,全国又召开了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电视电话会议。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精神,部署2015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包括油用牡丹、茶油、核桃等在内的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工作。
从中央新闻媒体的专题报道和国家相关部门的文件及安排,我们不难看出,以油用牡丹为先等木本油料的发展之火在全国正越烧越旺。
中央电视台《牡丹原来如此神奇》的专题片中有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古人没有发现牡丹籽可以榨油呢?这个问题在提出后,片中不知为什么没做任何解释。
我想这个问题可能也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
在此,我们不妨做个探讨。
牡丹的功能从传统上讲,分观赏和药用两种。
观赏牡丹,侧重培植其观赏性,追求的是花大、瓣多、色彩缤纷等特色;药用牡丹,侧重培植其药用价值,则多在根上做文章、使之根条粗、肉厚、粉性足。
其间,读者可能不太清楚的是历史上由于人们追求观赏牡丹的雍容华贵,在一代又一代的繁衍和培育的过程中观赏牡丹的花蕊和花房逐渐瓣化,因此大多数观赏牡丹不结籽或结少量的瘪籽。
而药用牡丹呢,在栽培和田间管理过程中又有一个采摘花蕾的过程,其目的就是减少药用牡丹根部的营养消耗,以利培育更好的牡丹药用根皮。
即使选种,也仅在留种地上选择个别生长旺盛、发育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单株为药用牡丹的制种母株。
因此,无论观赏牡丹,还是药用牡丹均没有多余的种籽,所以古人也就不可能想到在牡丹籽加工上做文章。
这是我个人的分析和推想,提出了供大家参考。
建国以后的大跃进年代,一件为解决药材———牡丹皮的短缺问题,在全国推广种植药用牡丹的活动,改变了历史,创造了历史。
为了讲清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对全国和铜陵药用牡丹的那个发展历史片段做个简单的回顾。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尤其是建国之前,铜陵药用牡丹也就是凤丹牡丹的种苗是绝不外传的。
据说,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在过去的上千年里,凤凰山药农严格控制药用牡丹种苗的外流,对药用牡丹的栽培技术也严加保密。
私自外传药用牡丹种苗和传授药用牡丹种植技术者,轻者受到宗族家法的制裁,重者将被没收家产,赶出家门。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左右,这个禁锢被打破。
当时,我国国内中药材牡丹皮的供应趋紧,全国各地大量引种铜陵凤凰山的药用牡丹凤丹。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牡丹》一书介绍:1958年以后,药材部门在全国范围推广。
铜陵人民毫不保留、慷慨解囊,支持各地有条件的地方种植药用牡丹。
由于资料不完整,1958年到1965年的8年间,铜陵调出多少凤丹牡丹种苗不清楚,但仅据1966年~1971年的6年相关资料统计:这6年间,有20个省区的571个市县从凤凰山调出药用牡丹种苗317.18万株,药用牡丹凤丹种子60247公斤。
据测算,如果一次性种植,可发展药用牡丹12万亩左右。
其间,山东菏泽也从铜陵引种了大量的凤凰山牡丹。
前两年我到菏泽,在菏泽曹州牡丹园指着凤丹牡丹问那里的工作人员这是什么牡丹,工作人员回答:凤凰山牡丹。
菏泽引进凤丹不同于其他地区有两大作用:一是作为药用牡丹种植,销售牡丹皮;二是作为观赏牡丹的砧木,嫁接使用。
过去嫁接观赏牡丹主要用芍药根,成活率大约56%,但用凤丹牡丹嫁接成活率95%左右。
因此,在观赏牡丹的主要产区菏泽,凤丹牡丹的种苗需要量就比较大,而菏泽人又不可能每年都到铜陵来采购种苗,那么就需要自己大规模育种。
在育种的过程中菏泽人惊奇的发现:“‘凤丹白’种籽千粒重360g,每公斤2800-3000粒。
一般每667㎡产量300-400公斤。
在菏泽最高达到1000公斤。
实生苗定植后的第四年进入盛果期,第六年产量不低于400公斤/667㎡”(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牡丹》)。
凤丹牡丹产量那么高还能干什么?七十年代偶然间,他们发现用铁锤砸牡丹籽在石头上留下油脂的痕迹。
原国家林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育材就是菏泽人。
他在《中国油用牡丹发展的战略思考》一文中说,那时菏泽人就探索用磨子磨对牡丹籽进行粉碎榨油,但榨出来的油不能吃,又苦又涩。
现在科研使人们知道牡丹黑色的种皮里含有皂苷成分,这种成分又苦又涩。
当时,这种又苦又涩的成分直接导致牡丹籽榨油活动停滞。
但菏泽不愧为牡丹之乡,仍有人不屈不饶不断探索。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在一位叫赵孝庆的农民手中终于率先把牡丹籽油生产出来了。
赵孝庆今年大约六十有六,家住山东菏泽市牡丹区牡丹办事处国花社区,成长于六世牡丹栽培之家。
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初中毕业后到牡丹园种起了牡丹。
后以农民的身份受聘中国林业大学的客座教授,是中国牡丹芍药分会的常务理事,中国牡丹芍药品种鉴定委员会的七成员之一。
赵孝庆是个喜欢琢磨的有心人。
2002年他在北京昌平租赁300亩地种植牡丹,辛勤劳作授课之余,不忘牡丹籽的研究。
在2004年8月,他找到中国林科院分析中心。
经过这个权威机构分析:牡丹籽富含人体需要的氨基酸、维生素、多糖和不饱和脂肪酸,很有开发价值。
2006年,赵孝庆与有关部门和企业费了许多心血终于找到了牡丹籽榨油的处理办法:脱皮、粉碎、压榨、脱酸、脱胶、脱色、脱臭。
当他把金黄色的牡丹籽油再次送到中国林科院分析,化验的结果更加令人振奋:“这种以牡丹籽仁为原料,经压榨、精制等工艺而成的金黄色透明油状液体,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2%以上,是食用油中最高的。
其中a-亚麻酸占42%,多项指标超过称为‘液体黄金’的橄榄油。
”a-亚麻酸的含量是橄榄油的140倍。
亚麻酸是何物?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2011年6月在报道牡丹籽油时说:亚麻酸是一种生命核心物质,是构成脑细胞、组织细胞重要成分,是一种人类一生当中每天都需要的营养素。
许多科学家证明,亚麻酸可以提高人的免疫能力,有降血压、血脂、提高大脑发育的功效。
化验人员惊叹,他们做了一辈子油料分析,这是世界上最好的食品油。
2009年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代表由农业部官员陪同到山东菏泽考察,认为:如果牡丹籽油能够实现工业化,将是对全人类的贡献。
原国家林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育材,自己不仅是牡丹籽油的积极探索者,而且还是牡丹籽油的摇旗呐喊和鼓与呼者。
他积极推动牡丹籽油申报国家新资源食品,终于成功。
李育材、赵孝庆等一大批菏泽人、当然也包括全国在牡丹籽油加工、生产、科研上的专家学者,他们对人类的贡献,在牡丹籽油问世的过程中费劲周折、付出的心血,不是我这篇短文简单的几句话就能讲清楚的,但是他们对中国油料事业和牡丹事业的突破性的发展,我以为必将铭刻在牡丹产业的史册。
通过对上述这段历史的回顾:全国各地引种铜陵药用牡丹凤丹有三个明显的效果和启示。
一是凤丹牡丹对各地的自然条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各地实践已证明)。
二是凤丹牡丹这次历史性的全国范围内的大迁徙、大传播,不仅有效解决了当时的中药材牡丹皮紧缺问题,还产生了许多牡丹花卉的新品种(关于凤丹衍生的新品种问题另文探讨)。
三是可以讲最重要的就是悄然引发了两千年来牡丹功能上的一大突破,牡丹产业上的一大进展,这就是:牡丹籽油的产生!在此,我们铜陵人也可以自豪地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没有铜陵人民毫不保留、慷慨解囊,支持各地有条件的地方种植药用牡丹凤丹,牡丹籽油的产生是否还要后退若干年呢?从这个意义上说牡丹籽油的产生,我们铜陵人民的无私奉献能否说也是功不可没的?凤丹牡丹籽油的问世,对全国乃至全人类的贡献,简单讲有以下几条:一是填补了中国木本油料牡丹籽油的空白,开辟了牡丹产业发展的新空间。
二是可以一定幅度地减少国家食用油进口。
中国是一个食用油进口大国。
中国食用油的数据表明,中国每年需要消费2500~2700万吨食用油,其中自产仅占不足40%,约60%以上需要进口,食用油的生产关乎国家粮油安全。
如果我们可以多多生产高档的牡丹籽油,就可减少高档食用油的进口,节约外汇。
三是给中国人的身体健康找到了一种可靠的保健食用油。
牡丹籽油是一种优质高产植物油。
据分析,牡丹籽含油量25%左右(种仁含油量33%),与市场上其它各种食用油相比,牡丹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属ω-3系)含量超过40%。
a-亚麻酸被誉为“血液的营养素”“植物的脑黄金”,其营养价值世界众多科研机构给予了充分肯定。
四是牡丹籽油是牡丹产业的突破口,可以带动牡丹产业整体发展。
牡丹籽油中,不仅含有丰富的DHA(俗称脑黄金)、亚麻酸、亚油酸,还有其特有的丹皮酚、牡丹皂甙、牡丹多糖、岩藻甾醇、角鲨烯等营养物质。
牡丹籽油的可以说营养成分丰富,功能全面。
北京大学王宪曾在CCTV发现之旅中分析牡丹籽油时说:牡丹籽油在医药领域,在食用油、化妆品、保健品、生物医药等方面前景广阔。
如果按目前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态势,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牡丹产业一定能够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形成国家的一种新型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