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细小病毒-开题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21.11 KB
- 文档页数:8
犬细小病毒病是犬的一种具有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烈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急性出血性肠炎和心肌炎为特征。
该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以发病急、病程短、传染性强、死亡率高为其特点,是危害我国养犬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1]。
1发病过程及临床症状2015年12月,一只3月龄幼犬出现呕吐、腹泻、精神萎靡,粪便有明显血腥味,初步诊断为犬细小病毒病,对病犬进行隔离,进一步采用实验室检查确诊。
2实验室检查(1)材料:病犬粪便。
(2)主要仪器及试剂:PCR仪、凝胶成像分析仪、电泳仪等;SDS、蛋白酶K、苯酚、氯仿、无水乙醇、dNTPs 、TaqDNA聚合酶(购自TaKaRa公司)。
(3)方法[2]。
①CPV引物:上游引物,5′-GTA-CATTTAAATATGCCAGA-3′;下游引物,5′-AT-TAATGTTCTATCCCATTG-3′。
②病毒总DNA的抽提:取1g粪便,加入1mLPBS液溶解,静置10min,12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500μL,加入50μL的SDS(10%),20μL蛋白酶K(20mg/mL),混匀,50℃水浴2h,每20min摇匀一次。
加入500μL苯酚混匀,静置10min,12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加入等体积苯酚∶氯仿(1∶1),冰浴5min,4℃12000r/min离心5min;取等体积氯仿冰浴5min,4℃12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加入2.0~2.5倍的无水乙醇及1/10体积的3mol /L的NaAc混匀,置-20℃30min或过夜,同上离心15min;弃上清,加1000μL75%乙醇,洗涤1次。
晾干EP管中的DNA,加入30μL的双蒸水溶解,-20℃保存备用。
③PCR反应体系与条件。
PCR反应体系:10×PCRBuffer2.5μL,dNTPs (2.5mmol /L)2.0μL,MgCl 2(25mmol /L)1.0μL,上下游引物(25pmol /L)各0.5μL,DNA模板5.0μL,TaqDNA聚合酶(5U/μL)0.2μL,加H2O至25μL。
浅析海门地区犬细小病毒海门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江赵兴陆宏辉(226100)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宠物的饲养量的增加,各种病也越来越多。
在门诊期间,我共统计了1564个门诊病例,其中有312例病犬有呕吐和腹泻,经过临床诊断和试剂盒检测确定为犬细小病毒感染,占门诊病例的19.9%,可见细小病毒病在本市发病率相当高。
1、病例调查结果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春季(2-4月)和秋季(10-12月)发病率较高,据统计,该病的季节性流行情况如下。
冬末春初、秋季发病率分别占全年发病总数的29.4%和29.6%(表1)。
病犬多在1岁内发病,特别是2-3月龄时,不少是刚买回一周内发病。
表1 一年中不同月份的发病情况月份l 2 3 4 5 67 8 9 10 11 12 发病数29 3226 22 19 20 17 21 23 28 33 27百分率7.4 10.88.8 9.86.4 6.75.77.17.7 9.411.19.12、犬细小病毒病诊断与治疗的结果312例临诊疑似病例,试剂盒诊断阳性293例,临床诊断的准确率93.9%(假定试剂盒准确率为100%)。
10例试剂盒检测阳性病例的粪便样品,经HA试验诊断均为阳性。
发病天数与治疗情况见(表2)。
由此可见,发病的犬如果在病后4d内及时就诊,可以获得80%以上的治愈率,在发病5d或以后就诊,病犬脱水严重,明显消瘦,眼窝深陷,多不能自行站立,治愈率会明显降低。
病程超过6d的基本上没有治疗的必要,本人收治的两例,一个是发病已经7d,一个发病8d,均在当天治疗时死亡。
所以该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
表2犬细小病毒病不同感染天数治疗的治愈率发病天数 1 2 3 4 5 6 7 8 治疗数量9 94 124 615 2 l 1 治愈数量8 83103 43 2 1 0 0治愈率88.9%88.3%83.1%80.6%40.0%50.0% 0.0%0.0%3、不同品种犬的发病及治疗情况对于病犬,基本上都采用抗体疗法和补液等对症治疗,一般需要连续治疗5-7d,统计表明,不同品种犬的发病情况不同,治疗结果也不同。
一、实习背景犬细小病毒病(Canine Parvovirus,CPV)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主要感染犬科动物。
在我国,犬细小病毒病已成为犬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严重威胁着犬类的健康和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为了提高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我于2023年3月至5月在XX兽医医院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犬细小病毒病实习。
二、实习目的1. 熟悉犬细小病毒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2. 掌握犬细小病毒病的实验室检测技术,提高诊断水平。
3. 增强临床诊疗能力,提高对犬细小病毒病的防治水平。
三、实习内容1. 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犬科动物。
病毒对环境抵抗力强,可在土壤、粪便、食物、水源等环境中存活数月。
犬细小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如犬只间的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如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等。
2. 症状及诊断犬细小病毒病主要表现为急性肠炎、心肌炎和呼吸道症状。
急性肠炎型表现为呕吐、腹泻、脱水、体重下降等症状;心肌炎型表现为呼吸困难、心力衰竭等症状;呼吸道症状型表现为咳嗽、流涕、发热等症状。
诊断犬细小病毒病主要依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
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病毒分离、抗原检测和血清学检测等。
3. 治疗方法犬细小病毒病治疗原则为对症治疗、支持治疗和抗病毒治疗。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1)对症治疗:根据病情给予补液、止吐、止泻、止血等对症治疗。
(2)支持治疗: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3)抗病毒治疗: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聚肌胞等。
4. 实验室检测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犬细小病毒病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包括病毒分离、抗原检测和血清学检测等。
以下为实验室检测方法:(1)病毒分离:取病犬粪便、呕吐物等样本,接种于细胞培养物中,观察病毒分离结果。
(2)抗原检测:使用犬细小病毒抗原检测 kit 对病犬样本进行检测,观察结果。
(3)血清学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病犬血清中的犬细小病毒抗体,观察结果。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不同药物组合对犬细小病毒病的疗效姓名:学号:系部:班级:专业:指导老师:职称:二0 年月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材料目录摘要犬细小病毒(CPV)是常见的犬类传染病之一。
该病例(犬雄性 3月龄泰迪)经诊断判断为犬细小病毒病,其临床症状主要为呕吐、腹泻、血便。
在诊治中,以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
犬细小病毒(CPV)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其病原体是犬细小病毒,无囊膜、单股DNA,病毒主要侵害两种细胞:一种是肠上皮细胞,另一种是心肌细胞,分别表现胃肠道症状和心肌炎症状,在一些肿大的心肌纤维核内可以检出包涵体。
[2]临床上以剧烈呕吐、血样粪便、出血性肠炎、脱水、非化脓性心肌炎为特征,其感染率高达100%,致死率高达10%~15%。
【关键词】:犬细小病毒;诊断;治疗1.病原学1.病原及流行病学1、1犬细小病毒(CPV)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其病原体是犬细小病毒,无囊膜、单股DNA,病毒主要侵害两种细胞:一种是肠上皮细胞,另一种是心肌细胞,分别表现胃肠道症状和心肌炎症状,在一些肿大的心肌纤维核内可以检出包涵体。
[2]临床上以剧烈呕吐、血样粪便、出血性肠炎、脱水、非化脓性心肌炎为特征,其感染率高达100%,致死率高达10%~15%。
1、2犬细小病毒式1997年首先在美国被发现的,从发现该病毒至今,世界各地均有流行,是危害犬类的主要烈性传染病之一,主要经消化道传染,城市饲养犬的感染率较农村饲养犬要高。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寒冷季节多发,多见于比较聚集的单位或地区[3]不同性别、年龄和品种的犬均能感染本病,但以未成年的幼犬最为易感,纯种犬比土种犬易感性高,而且病情反复重,死亡率也高。
治疗措施1、抗病毒治疗组合干扰素(CIFN)*3,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的复制。
2、消炎防继发感染犬硫酸庆大霉素*3,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抗菌谱较广,抗菌活性强。
1978年发现于病犬粪便中发现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2)。
此病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是危害犬类动物健康的最主要的烈性传染病之一。
发病率高,多发于春初与秋末,幼犬发病率在90%以上,致死率高。
经消化道感染,损伤心肌细胞和肠上皮细胞,分为肠炎型和心肌炎型,典型症状有呕吐,腹泻,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等。
通过临床检查和实验室的检查可准确诊断此病,但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
可通过输液治疗,对症治疗,特异性治疗和支持治疗的方法结合应用,治疗此病。
治疗时应积极配合,坚持治疗,加强饲养管理,可快速痊愈。
一、病例的一般情况该病例为一只泰迪犬的病例诊断,5月龄,体重1.9kg,还没有接种过疫苗。
观察病犬精神状态,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口腔黏膜,眼结膜苍白,体温偏高,40.5℃,脱水。
行走不便,弓腰明显,有呕吐动作,呕吐物中可见大量白黄色气泡,稀泻,粪便腥臭,便中见明显血液,排泄酱油样番茄样的血便,测体温时体温计上有血液出现。
牵拉病犬皮肤表现出弹性减弱,病犬表现心跳加速、心律不齐常伴有心杂音。
嗅闻病犬的气味,有犬细小病毒病特有的腥臭的刺鼻气味。
二、犬细小病毒病发病类型1、肠炎型此种类型的犬细小病毒并一般有2周的潜伏期。
除此之外,4月龄左右的幼犬,使肠炎型犬细小病毒并出现的重点对象。
发病初期时,伴随着呕吐、食欲不振以及腹泻等临床表现,此外病犬还会表现出消化不良的现象。
发病的整个过程中,病犬会排泄出黄色或者黄绿色的稀便,粪便的颜色异常,甚至在发病过程的后期会有病犬的粪便会带有血色,出现便血等情况。
病犬在发病过程中的体温持续升高,最高的达到40℃。
通过观察病犬的鼻腔可以发现干燥情况不容乐观,甚至有的病犬出现脱水的情况。
皮肤的弹性下降,外表干燥。
在发病之后,幼犬通常会在4天~5天之内因为全身性衰竭而死亡。
通过解剖检查可以发现,死亡的幼犬肠道存在明显病变,同时腹腔中充满积液,肠膜充血并且伴有出血现象,淋巴结充血,甚至出现肠粘膜坏死脱落的情况。
犬传染病防治措施开题报告研究背景犬传染病是指犬类动物中常见的由病原体引起的一类传染病。
这些疾病对狗的健康和生存造成威胁,并且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影响。
犬传染病的防治措施是研究热点,通过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疾病发生率和传播风险。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系统综述犬传染病的防治措施,总结和分析各种防治方法的优缺点,为犬传染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内容1.犬传染病的常见种类和病因–分析犬传染病的分类和主要病原体,如犬瘟热病毒、细小病毒、钩端螺旋体等。
–探讨这些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和寄主范围。
2.犬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基础预防措施:讲解常规疫苗的接种时间和种类。
–对于特定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介绍如何防治犬瘟热、细小病毒感染等疾病。
3.犬传染病的治疗措施–确定病犬的临床症状,对不同传染病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如病毒性疾病的对症治疗、细菌感染的抗生素治疗等。
–探讨传染性疾病的隔离与治疗措施。
4.犬传染病的监测与防控–分析犬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策略,如采样方式、监测指标和监测频率等。
–探讨疫苗的有效性和副作用,提供科学的预防建议。
5.犬传染病的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评估–评估犬传染病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包括宠物主人的心理和经济压力、养殖业的利润损失等。
–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促进犬传染病的控制与预防。
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收集、整理和归纳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了解犬传染病防治措施的研究现状。
•实地调查:前往宠物医院、养殖场等机构,进行实地观察和访谈,了解实际防治措施的应用情况。
•数据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和分析不同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综合评价:根据研究结果对不同防治措施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改进建议。
研究计划1.第一周:收集犬传染病防治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初步阅读和整理,了解研究现状。
2.第二周:深入了解研究内容各个方面的相关知识,构建研究框架。
3.第三周:实地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包括宠物医院等内部数据和养殖场等外部数据。
国畜禽种业中2018.11作者简介:陈志勇,男,大专,助理兽医师。
一例犬细小病毒病诊治报告陈志勇(福建省龙海市海澄镇畜牧兽医站363100)摘要:犬细小病毒病是犬的常见病,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可供治疗,防治主要方法是免疫接种。
笔者采用中西结合方法施治,以补液、增强患犬机体免疫力、防感染、抑制病毒及对症治疗等手段,收到良好效果。
关键词:犬;细小病毒病;免疫;中西结合防患于未然,避免因疾病导致的养殖损失。
参考文献:[1]毛红兵.羊常见传染病的防治探讨[J].中国动物保健,2016,18(11):61-62.[2]刘丽娜,徐世兴,刘悦.羊常见传染病的发生与防治探析[J].兽医导刊,2017(24):99.[3]郭进龙.牛羊常见传染病的防治措施探究[J].甘肃畜牧兽医,2016,46(10):71-72.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犬的一种急性传染性,是犬常见病。
该病各种年龄和不同性别的犬均有易感性,但以刚断乳至90日龄的犬发病较多,病情较严重,病死率较高。
3~4周龄犬多呈急性致死性心肌炎;8~10周龄犬大多以肠炎为主。
小于4周龄和大于5岁的犬发病率较低。
同时本病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以夏、秋季多发,在天气寒冷,气温骤变及不良的外界环境下病情较严重,死亡率增加。
笔者采用中西结合方法诊治一例犬细小病毒病,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发病情况2018年1月19日,龙海市海澄镇屿上村钟某某家养幼犬。
主诉:该病犬47日龄。
3d 前发现病犬无食欲,呕吐,腹泻,请本村兽医治疗3次,未见好转,当天早上发现患犬绝食,粪便呈咖啡色并带有特殊的腥臭气味,特来求诊。
2临床症状经检查患犬体温为40.3℃,心跳110次/min,呼吸22次/min,精神沉郁,鼻镜干涸,皮肤弹力下降,毛发松乱,呕吐,腹泻,体重约2kg (询问得知30日龄免疫注射犬细小病毒病活疫苗),眼角有大量分泌物,肛门周围黏满粪便,粪便呈现咖啡色并带有特殊的腥臭气味,触诊腹部敏感,根据上面这些特征性临床症状初步判断为犬细小病毒病。
犬细小病毒的基因组克隆和生物学特性研究及狂犬病病毒N基因的原核表达的开题报告研究背景:
犬细小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病原体,可以引起犬类的呼吸道感染、胃
肠道感染和神经系统病变等疾病。
狂犬病病毒则是一种严重的致命病原体,能够引起多种动物和人的狂犬病。
犬细小病毒和狂犬病病毒的研究
对于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基因工程技术已经成熟,通过对病毒基因组的克隆和表达,可以进一步了解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和
致病机制。
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通过对犬细小病毒基因组的克隆和表达,探讨病毒的基因
组结构、编码蛋白的功能以及病毒的复制机制。
同时,将选取狂犬病病
毒N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和纯化,分析该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并探讨其与
病毒的感染和致病机制的关系。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 犬细小病毒基因组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2. 犬细小病毒编码蛋白的功能研究;
3. 犬细小病毒的复制机制研究;
4. 狂犬病病毒N基因的原核表达和纯化;
5. 狂犬病病毒N蛋白的稳定性、折叠状态和功能研究;
6. 狂犬病病毒N蛋白与病毒感染和致病机制的关系探讨。
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有助于揭示犬细小病毒和狂犬病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
机制,为病原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此外,本研究还将
丰富病毒学的基础知识,促进基因工程技术在病原体研究和疫苗研发中的应用。
犬科和猫科动物细小病毒分离株VP2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犬科和猫科动物是人类近距离生活的宠物动物,对人类健康具有危害,比如犬瘟热、狂犬病等等。
而细小病毒是引起宠物疾病的重要病原体,犬和猫感染细小病毒后会引起消化道和呼吸道病症,严重时可导致犬、猫死亡。
因此,了解犬科和猫科动物细小病毒的遗传进化,对于防治犬、猫感染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犬科和猫科动物细小病毒分离株VP2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探讨其基因型特征以及可能的起源及传播途径。
三、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和实验室测序,收集、比对和分析犬科和猫科动物细小病毒分离株VP2基因序列数据,并使用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DNA序列的物系和进化树分析,得出遗传演化规律和基因型特征。
四、研究内容1. 犬科和猫科动物细小病毒分离株VP2基因的收集和比对;2. DNA序列的物系和进化树分析;3. 遗传演化规律分析;4. 基因型特征分析。
五、研究预期结果1. 收集到多个犬科和猫科动物细小病毒分离株VP2基因序列数据;2. 通过比对和分析数据,得到细小病毒的物系演化树;3. 发现和分析犬科和猫科动物细小病毒的遗传演化规律和基因型特征。
六、研究难点与解决方案1. 分离株VP2基因序列数据的获取和数据比对的准确性问题;解决方案:对数据源的准确性进行评估,对异常数据进行清理,使用比对软件进行多次比对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2. 如何选择合适的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解决方案:参考已有研究文献,选择相应工具进行分析和处理,并结合实际情况锤炼。
3. 对犬科和猫科动物细小病毒的遗传进化机制理解不够深入;解决方案:广泛查阅相关研究文献和专家意见,研究原理机制,并创新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
七、研究时间表1. 数据收集和比对(2个月);2. 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处理(3个月);3. 遗传演化规律分析(1个月);4. 基因型特征分析(1个月);5. 论文撰写和提交(2个月)。
关于犬细小论文目录任务书............................................................................................. 1 开题报告.............................................................................................2 摘要 (1)关键词………………………………………………………………………………… 1 1病例………………………………………………………………………………… 1 2病因…………………………………………………………………………………2 3症状................................................................................................2 4发病特点....................................................................................... 2 5诊断 (2)5.1临床诊断.................................................................................... 2 5.2实验室诊断................................................................................. 2 5.3试纸诊断 (3)5.4鉴别诊断....................................................................................3 6病理变化: (4)7治疗............................................................................................. 4 7.1 西药治疗....................................................................................4 7.2 中药治疗 (5)8 小结.............................................................................................6 9 参考文献 (7)10 致谢 (8)1开题报告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及中西医治疗(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威 733006)1 课题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养殖应用而生。
犬细小开题报告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病毒,主要感染犬科动物,尤其是幼犬。
本文将从病毒的特点、传播途径、病症及治疗等方面进行探讨。
犬细小病毒是一种单链DNA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
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稳定性,能在环境中存活数月之久。
病毒主要通过粪口传播途径,感染犬只后可引起严重的胃肠炎和免疫抑制。
犬细小病毒主要通过犬只的排泄物传播,包括粪便、呕吐物和尿液等。
此外,病毒还可以通过接触受感染的犬只或者被病毒污染的物体间接传播。
犬细小病毒感染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食欲不振、体温升高等。
幼犬感染后往往出现严重的腹泻,大量的水样便便中带有血丝。
由于病毒对幼犬的免疫系统造成损害,导致幼犬易感染其他细菌和病原体,进一步加重疾病的严重程度。
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恶化,甚至导致死亡。
对于犬细小病毒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首先,需要保持犬只的水电解质平衡,给予足够的液体补充。
其次,可以使用抗生素来预防或治疗继发性感染。
此外,还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等,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然而,由于犬细小病毒的高度传染性和病毒的稳定性,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
犬细小病毒感染的预防主要包括疫苗接种和环境卫生管理。
犬只在出生后的数周内,通过母犬的乳汁获得抗体,这被称为被动免疫。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抗体逐渐减少,犬只的免疫系统需要自身产生抗体来对抗病毒。
因此,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犬细小病毒感染的关键。
疫苗接种应按照兽医的建议进行,以确保犬只获得足够的免疫保护。
此外,环境卫生管理也是预防犬细小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
犬舍和犬舍周围的环境应经常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是对于病毒容易存活的物体,如地板、狗笼等。
同时,要避免犬只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如其他犬只的粪便、呕吐物等。
定期检查犬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患病犬只,也是预防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
总之,犬细小病毒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病毒,对幼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犬细小研究报告
犬细小(Canine Distemper)是一种影响犬科动物(主要是犬、狼、狐狸等)的病毒性疾病。
该疾病由细小病毒(Distemper virus)引起,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细小病毒属于黄病毒科(Paramyxoviridae)。
犬细小症状包括高热、食欲减退、咳嗽、打喷嚏、眼部分泌物增加、腹泻、呕吐等。
严重感染的狗还可能出现抽搐、运动障碍、神经行为异常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
犬细小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犬体内,随后传播到淋巴系统、消化系统等部位。
它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者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传播给其他犬只。
妊娠母犬还可以将病毒传递给胎儿,导致幼犬感染。
目前,预防措施是最有效的对抗犬细小的方法。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犬细小疫苗。
疫苗可以提供免疫力,减少犬只感染病毒的风险。
对于已经感染病毒的犬只,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用来治疗,因此预防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犬细小是一种可严重影响犬科动物健康的疾病。
预防措施,特别是疫苗的使用,对于减少感染风险至关重要。
犬细小病毒的分离鉴定、序列分析及VP2基因的融合表达
的开题报告
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的病毒,它感染犬只
的肠道,导致呕吐、腹泻、脱水等症状,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为了控制该病毒的传播,需要深入研究其分子生物学特征。
本研究将从分离鉴定、序列分析、VP2基因的融合表达三个方面对犬细小病毒进行研究。
具体内容如下:
1. 分离鉴定
从犬只腹泻、呕吐等症状明显的个体中获取病毒样本,并通过PCR扩增VP2基因,用于后续的序列分析和VP2基因的融合表达。
2. 序列分析
对VP2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和比较分析,包括构建进化树、计算进化距离等,探究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点、不同毒力类型的犬细小病毒之间的基因组变异性、遗传漂变
等特征。
3. VP2基因的融合表达
通过重组DNA技术,将不同地区的VP2基因序列融合,并构建质粒表达载体。
将该载体转染CHO细胞,并利用蛋白印迹等技术对重组VP2蛋白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探究其免疫原性和保护性等特征。
本研究将深入探究犬细小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为该病毒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初步应用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犬细小病毒(CDV)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病毒,可以引起犬类的免疫系统失调和多种疾病。
随着养犬数量的增加和犬场聚集性养殖的普及,CDV引起的犬瘟热病例数量不断上升。
因此,CDV的检测和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CDV的检测方法包括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法等。
其中,单克隆抗体是一种高度特异的检测试剂,可以用于CDV的快速鉴定。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制备CDV的单克隆抗体,用于CDV的鉴定。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收集CDV病毒株并获得CDV抗原我们将从犬类患者的病例中分离CDV病毒,并通过病毒培养和超速离心获得病毒粒子。
随后,我们将利用抗犬瘟热血清对病毒进行聚集,分离出CDV抗原。
2. 制备CDV单克隆抗体我们将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CDV单克隆抗体。
具体方法如下:(1)将小鼠用CDV抗原免疫,刺激其免疫系统;(2)采集小鼠脾细胞并融合肿瘤细胞,形成杂交瘤;(3)筛选出能够特异性地结合CDV抗原的单克隆抗体。
3. 对CDV单克隆抗体进行初步应用我们将对制备出的CDV单克隆抗体进行初步应用,包括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等。
四、预期成果与意义本研究将制备出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的CDV单克隆抗体,为CDV的迅速诊断提供可靠的工具。
同时,本研究也为其他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提供参考。
五、研究时间安排本研究计划在2年时间内完成,具体时间安排如下:第1年第1-4个月:研究背景和前期工作准备;第5-10个月:收集CDV病毒株并获得CDV抗原;第11-12个月:进行CDV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第2年第1-6个月:对CDV单克隆抗体进行初步应用;第7-12个月:撰写毕业论文并进行答辩。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不同药物组合对犬细小病毒病的疗效姓名:
学号:
系部:
班级:
专业:
指导老师:职称:
二0 年月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
材料目录
摘要
犬细小病毒(CPV)是常见的犬类传染病之一。
该病例(犬雄性 3月龄泰迪)经诊断判断为犬细小病毒病,其临床症状主要为呕吐、腹泻、血便。
在诊治中,以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
犬细小病毒(CPV)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其病原体是犬细小病毒,无囊膜、单股DNA,病毒主要侵害两种细胞:一种是肠上皮细胞,另一种是心肌细胞,分别表现胃肠道症状和心肌炎症状,在一些肿大的心肌纤维核内可以检出包涵体。
[2]临床上以剧烈呕吐、血样粪便、出血性肠炎、脱水、非化脓性心肌炎为特征,其感染率高达100%,致死率高达10%~15%。
【关键词】:犬细小病毒;诊断;治疗
1.病原学
1.病原及流行病学
1、1犬细小病毒(CPV)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其病原体是犬细小病毒,无囊膜、单股DNA,病毒主要侵害两种细胞:一种是肠上皮细胞,另一种是心肌细胞,分别表现胃肠道症状和心肌炎症状,在一些肿大的心肌纤维核内可以检出包涵体。
[2]临床上以剧烈呕吐、血样粪便、出血性肠炎、脱水、非化脓性心肌炎为特征,其感染率高达100%,致死率高达10%~15%。
1、2犬细小病毒式1997年首先在美国被发现的,从发现该病毒至今,世界各地均有流行,是危害犬类的主要烈性传染病之一,主要经消化道传染,城市饲养犬的感染率较农村饲养犬要高。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寒冷季节多发,多见于比较聚集的单位或地区[3]不同性别、年龄和品种的犬均能感染本病,但以未成年的幼犬最为易感,纯种犬比土种犬易感性高,而且病情反复重,死亡率也高。
治疗措施
1、抗病毒治疗组合干扰素(CIFN)*3,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的复制。
2、消炎防继发感染犬硫酸庆大霉素*3,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抗菌谱较广,抗菌活性强。
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尤其是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感染。
庆大霉素能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结合,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
速克(头孢噻呋)4mg∕kg *3,具广谱杀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 革兰氏阴性均有效。
犬地塞米松磷酸钠0.2mg∕kg,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具有抗炎、抗过敏、抗风湿免疫抑制作用.常用于过敏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3、止血(便)维生素C注射液20mg∕kg *3,又名抗坏血酸,有一定的止血
功能,
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可用作辅助治疗药。
维生素K1 注射液0.05mg∕kg *3,主要用于各种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的治疗。
止血敏(酚磺乙胺),通过促进凝血过程而发挥作用。
他能够增加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增强其聚集性和粘附性,促进凝血物质的释放,以加速凝血。
止吐,止泻犬维生素B6注射液 1mg∕kg *3,又称吡哆素,有止呕作用。
犬胃复安 0.04mg∕kg,是止吐药,
5、补液犬盐糖水100ml*3、犬50%葡萄糖注射液*3,以补盐为主,补糖为辅,维持机体电解质平衡和血液循环系统,补充能量。
6、护理犬维生素B1注射液2mg∕kg *3、犬ATP 0.5ml∕kg*3,两者配合使用,有维持物质和能量正常代谢,提高免疫机能,促进生长发育等重要作用。
雷尼替丁*3 又名呋喃硝胺,为H2受体阻断药,作用比西咪替丁约5倍,且毒副作用较轻,作用时间较长,能有效降低胃酸和胃酶活性。
应用效果
在使用一疗程后,该犬病情有明显改善,呕吐、腹泻、血便症状消失,建议继续观察至痊愈。
资料中用药措施
1、抗病毒治疗抗毒灵冻干粉剂和抗毒素1号注射液,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
同时,止痢一片灵(增效泻痢宁片),系由多种中药提取有效万分制得的中西结合的广谱抗菌和抗病毒制剂,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
2、消炎防止继发感染常选用头孢唑啉钠,氨苄青霉素,疫敌,洁霉素,白霉素,庆大霉素等静注或肌注。
在恢复期,采用诺氟沙星,环丙沙星,麦迪霉素,螺旋霉素等内服。
临床应用表明,以头孢唑啉钠和诺氟沙星疗效最好。
3、止血(便)补充钙剂和维生素C有一定的止血功能;出血严重的,可肌注安络血和或维生素K1+维生素K3。
4、止吐,止泻可选用甲氧氯普胺、维生素B6和复方氯丙嗪;促使胃内容物后移,减轻对胃粘膜的刺激,可内服胃动力药吗叮啉;保护发炎的胃肠粘
膜,内服盖胃平、鞣酸蛋白等。
5、补钾钾由食物中摄取,K+是细胞内的主要阳离子,对维持细胞内渗透压具有重要作用。
临床上常用10%氯化钾5~10ml,加入500ml液体中静注,安全方便,效果显著。
治疗影响因素:动物种类、生活环境、机体免疫能力、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存在的问题:统计表明,2006~2008年细小病毒病犬占治疗病犬总数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病犬中接种过细小病毒疫苗的犬占比较小,且未接种的多为幼犬;在受调查的动物医院中,多使用进口疫苗;使用犬细小病毒检测试纸检测的医院占96.67%,其中所使用全部是韩国进口试纸;治疗中多配合使用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其费用占总治疗费用的42.70%,单抗产品已成为犬细小病毒病诊治的主要来源。
预防:1、定期进行免疫接种;
2、加强饲养管理和兽医卫生措施;
3、对病犬的分泌物、排泄物及病死犬的尸体和环境进行严格消毒。
4、发病后,加强一般性防疫措施,及时隔离病犬,对犬舍及饲养管理用具反复多次消毒,以防扩大传播。
原因:犬细小病毒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较强,于60℃环境可存活1小时,在偏酸偏碱的环境中病毒仍有感染性。
在粪便和固体污染物上的病毒可存活数月至数年,于低温环境,其感染性可长期保持,且目前无有效的抵抗CPV的药物。
小结
1 细小病毒一般分为肠炎型和心肌炎型。
肠炎型潜伏期为7~14天,一般先呕吐后腹泻,粪便呈黄色或者灰黄色,内含多量粘液和粘膜,病后2~3天,粪便呈番茄汁样,混有血丝,并有特殊腥味。
病犬很快呈脱水症状,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体温升高到40℃以上,
渴欲增加。
有的病犬到后期体温低于常温,可视黏膜苍白,尾部及后腹部常被粪便污染,严重者肛门松弛并开张,,后期粪失禁,严重脱水,虚脱,衰竭,反应迟钝,卧地不起,重者眼球下陷,口腔冰冷,或苍白或暗等,体温38℃以下,
心跳180次/min。
有的病程4~5天,长的一周以上。
有些病犬只表现间歇性腹泻或仅排较稀软的粪便。
成年犬发病体温一般不升高,病状较轻,有较高的治愈率。
心肌炎型多见于40日龄左右的幼犬,病犬先兆性症状不明显,精神、食欲正常,间或呕吐,或有轻度腹泻和体温升高。
有的幼犬呼吸困难,持续
20~30min,脉快而弱,心悸亢进,可视黏膜苍白,体质衰竭,常突然死亡,死亡率60%~100%。
症状轻微者可以治愈。
预防措施
1定期防疫,做好免疫接种。
一般犬出生后5周龄首免,7周龄免第二次,隔2个月后免第三次,以后每隔1年免疫一次。
治愈的犬不产生免疫力,必须注射犬细小病毒疫苗进行免疫。
2 犬群中一旦发生本病,应将病犬隔离,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对病犬污染的饲具、用具、饲养人员进行严格消毒,选用3-4种消毒剂,如2%-3%烧碱、0.5%过氧乙酸或聚维酮碘消毒液轮换使用,防止本病扩散传播。
3科学的饲养管理,有助于促进犬的生长,增强犬的抵抗力,做好犬的护理工作,则更有助于病犬的康复和治疗,如给犬做定期驱虫工作,有的病犬明显消瘦,多因长期没有驱虫而引起,犬的抵抗力较差,当犬受到环境,其它不利因素的影响时,就很容易引发疾病。
参考文献
[1]王凯,杨在录.临床诊断治疗细小病毒病的体会[J].新疆畜牧业.2007(6):49-50
[2]宋桂强.犬细小病毒病的研究进展.中国畜牧兽医.2007(3):98-100
[3]王丽新.浅谈中西结合治疗犬细小病毒病[J].中兽医学杂志.2010(1):36-39
[4]于船.陈子斌.现代中兽医大全.桂林:农业出版社,1779
[5]张晓娜.陈天强.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叨.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4)25
[6]侯继勇.张宏伟.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5(05)
[7]高合田.陈佳峰.徐景华.犬细小病毒病的用药与分析[J].河南畜牧兽医.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