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3.小数的性质》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11 MB
- 文档页数:26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景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或化简小数。
2、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2学情分析“小数的性质”是在学生学习小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小数的意义,掌握的小数的读写方法、数位顺序及计算单位。
学生掌握了小数的性质,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还为今后学习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奠定良好的基础。
3重点难点重点:对小数的性质这一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难点: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谈话:数的王国里有许多神奇的现象,如不起眼的“0”,别小看这个“0”,它的作用可大着呢!看,在整数5的末尾添上一个0,这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添上两个0呢?2、引发猜想:如果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又会怎样?今天我们来学习小数的性质,一切就明白了!活动2【讲授】二、合作交流,探索规律1、创设情景,教学例4。
(1)出示例4的情景图,提问: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2)提出问题:橡皮和铅笔的单价相等吗?为什么?(3)小组合作探究,教师深入每个小组,倾听他们的发言。
(4)全班汇报,讨论反馈,发现规律。
(5)感知与体验:初步感知0.3元=0.30元(板书0.3元=0.30元)教师引读0.3元=0.30元,从左往右看,小数的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怎样?从右往左看呢?(使学生初步体验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加深体验,教学例5.(1)出示一把有刻度的学生尺,提问:你能在直尺上从“0”开始,分别找到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的位置吗?(2)你能比较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吗?(3)小组合作探究,教师深入每个小组,倾听他们的发言。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小数的性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
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之上。
学生在第6册已经学过小数的初步知识,能联系现实素材,并借助形象的直观图,初步掌握分数和小数的转换关系。
同时,学生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如:在超市看到的价签有时是不同的,但是表示的价钱却是一样的,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在讨论、总结中,逐步归纳提炼,理解什么是小数的性质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是教学的难点。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复习导入
一、复习小数的意义
2【讲授】小数的性质
二、新课学习
1.比较0.30与0.3的大小
师:谁能说说0.30表示什么意思?你能在课本的正方形图中表
示一下吗?0.3又表示什么,在图中怎样表示?
生:……
师: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为什么它们大小相等,说说理由。
课件演示并小结:同学们说的很好,我们再一起用图形验证一
下。
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A、左图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