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15课《民族文化的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7.58 MB
- 文档页数:27
《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说课稿一、说教材1、地位和作用本课选自人美版高中美术课本必修《美术鉴赏》第15课。
美术欣赏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一些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尤其要让他们掌握如何去欣赏、认识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方法,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因此本课主要通过对中国古代主要的工艺美术形式丝绸、青铜器、陶瓷及玉器的学习,理解中国工艺美术的基本特征及其文化意义。
通过本科的学习,学生能够更进一步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一节极其有教育意义的欣赏课。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重要的工艺品种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
认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著成就。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各种传统工艺品的观察、比较、分析。
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和工艺美术的审美感知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
把握各种主要的工艺品中的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
教学难点:通过各类工艺品的造型、装饰,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从而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有较深入、准确的认识。
二、说学情高中生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
但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社会意识以及生活经验的局限,对一些美术现象的理解不够深入,认知能力有限。
另外,高中生学业压力沉重,对美术学科中美术鉴赏模块的学习并没有强烈的兴趣。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手段要尽量多样化,不能只讲理论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在课前,多鼓励学生去查找一些这方面的资料或故事拿到课堂上与同学分享。
三、说教法新课程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具体教学中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和思想才能表现出来,最终使学生在美术的学习中得到教育和审美享受。
由此结合提问教学法,可以采用分目标、分层次的选择学生来回答问题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不管他们的答案正确与否,在适当修正和更改的同时,主要给予正面的启发引导和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而不要简单灌输、指责。
第15课《民族文化的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教学目标: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重要的工艺品种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
认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著成就。
最终达到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认识,增强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和工艺美术的审美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
把握各种主要的工艺品中的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
教学难点:通过各类工艺品的造型、装饰,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从而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有较深入、准确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出示部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及图片、仿制品,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这些工艺品属于哪些品类,哪些同学来进行分类?并导入本课。
二、新授(一)首先丛整体上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突出成就,发展概况加以介绍,然后分别论述四个工艺美术的重要品种:丝绸、青铜器、陶瓷、玉器。
在这里重点介绍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对世界的贡献,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史,提出问题。
1、丝绸有哪些分类?2、谁来赏析一下《联珠骑士猎狮纹锦》、《卷草凤纹锦》这两幅丝绸艺术品。
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概括总结,以着两幅丝绸作品为例,重点分析中国丝绸的装饰艺术特点。
(三)青铜器这一节,引导同学们分析商代的《四羊方尊》,西周的《虢季子白盘》,春秋的《莲鹤方壶》,汉代的《长信宫灯》这几件重要青铜器艺术作品,让学生找出不同时期青铜器的造型和装饰特点。
(四)陶瓷一节,介绍原始彩陶和宋元几朝代的瓷器。
引导学生赏析作品,让学生明确中国古代陶瓷的突出成就和深远影响。
同时感受到其艺术特色和多姿多彩的面貌。
(五)玉器这一节,学生对这种艺术品类比较熟悉,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
在这里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玉器的丰厚文化内涵,并分析商代《玉凤》,和清代《白玉雕桐荫仕女》这两件作品。
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一、说教材教材是课程的基础和依托,正确理解教材有助于课程的顺利展开。
本节课是人美版高中美术第15课,属于“美术鉴赏”模块。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了解不同种类的工艺美术作品,感受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通过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陶瓷作品的赏析,引导学生认识古代陶瓷作品的艺术特点,体会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艺术魅力。
本课的学习对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提高其审美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说学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已有的思维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我授课的重要依据。
我所面对的是高中阶段的学生。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对各种艺术作品以及艺术形式有着极高的热情。
但对于一些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并不是特别了解,对于鉴赏陶瓷作品的方法还需进一步学习。
因此,我将结合学生的认知引导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新课标的理念,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陶瓷艺术的不同种类及成就,能够从造型艺术及制作技法等方面欣赏古代陶瓷的重要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讨论,把握中国古代陶瓷工艺重要作品的基本特征,体会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艺术魅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和对工艺美术的审美感知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和本课的现有知识,我的教学重难点确立如下:重点是了解陶瓷艺术的基本特征。
难点是掌握鉴赏角度,能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有较深入、准确的认识。
五、说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践行新课标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
我将采用讨论法、情境法、体验感悟法,从而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六、说教学准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做了如下的准备:多媒体课件、陶瓷实物作品等。
七、说教学过程下面将是我本次说课的重点部分,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课堂伊始,我将播放《陶瓷之路》视频片段,请同学仔细观察并思考:汉唐以来,除陆地上的“丝绸之路”,另一条海上通道是什么?在学生回答出“陶瓷之路”后,我将顺势引发学生思考陶瓷作品的艺术魅力。
《校园博物馆古陶瓷鉴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讲授的是人美版15课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内容,有3个课时,结合全国首家校园古陶瓷博物馆落户佛山二中,故选取陶瓷鉴赏作为本节课的内容,(也就是选了这节课的第二学时),在人美版15课《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古陶瓷鉴赏》的基础上参考参考湖美版教材14课《走进博物馆》内容以及充分利用校本校园博物馆的古陶瓷藏品的,定为《校园博物馆中国古陶瓷鉴赏》。
在教学课件的设计上充分使用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引入各种与教学相关的信息技术的素材与视频,使得教学内容更丰富、生动。
学习目标1、理解博物馆的功能,尤其是博物馆在保护人类的历史、文化、艺术与遗产方面所具的有的独特价值。
特别是在保护传统文化的独特意义。
2、学会利用博物馆来了解中国陶瓷发展史和获取与美术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中国古代陶瓷的审美规律与特点,拓展延申到其它美术形式的表现。
重点:了解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的几个重要里程碑的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艺术风格。
难点:通过鉴赏工艺品陶瓷的造型、纹饰,收藏价值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从而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品陶瓷有较深入、准确的认识。
学情分析具统计,学生观博物馆只是看热闹,怎样参观?参观时应该怎样从博物馆获取知识,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含糊。
对古代陶瓷工艺品的认识只停留在价值认知上,对于古代陶艺的历史发展有了解但不深刻,在鉴赏古代陶瓷工艺品呈现的审美特点、审美规律只停留在很表面的形式。
教学策略:打破传统美术鉴赏课没有或少量实物鉴赏的局限,走进博物馆引上美术课,通过和校园博物馆古陶瓷藏品近距离和零距离的接触,激发学生对鉴赏古陶瓷的兴趣,综合历史、文学、美学、科技等学科知识,从多方面的知识重新认识陶瓷工艺品。
在佛山二中“导-学-展-评-延”新五步教学范式探究精神的指导下,学生课前分组学习课本的内容与校园博物馆的解说词。
在校园博物馆内学生变成了生动、大方、阳光、自信的博物馆讲解员与专心聆听、细心欣赏的观众,整节课在知识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突出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等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十五课民族文化的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
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重要的工艺品种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领会丝绸、陶瓷、青铜、玉器等工艺品种独特的审美意蕴及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认识到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成就卓著,在中国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也对丰富世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终达到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对工艺美术的审美感知能力。
2学情分析
学生接触工艺较少,要找到大量的实物或照片
3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把握各主要工艺品种的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
教学的难点:通过各类工艺品的造型、装饰,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从而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有较深入、准确的认识。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设计
(一) 作品分析
云纹漆耳杯套盒(通高12.2厘米, 口长19.6厘米,宽16.5厘,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墓出土,湖南省博物馆藏) 西汉。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第15课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第一篇: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第15课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第 15 课民族文化的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一:教学内容:民族文化的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重要的工艺品种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领会丝绸、陶瓷、青铜、玉器等工艺品种独特的审美意蕴及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认识到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成就卓著,在中国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也对丰富世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终达到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对工艺美术的审美感知能力。
1、知识与技能:了解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重要的工品种的基本特征2、过程与方法:通过提问方式结合学生回答,逐步深入阐述主要工艺美术种类的成就特点。
降低学习难度,符合学生学习的要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中国工艺美术与中国文化相联感受其文化基础引发学生学习兴趣,陶冶情操,增加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把握各主要工艺品种的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
教学难点:通过各类工艺品的造型、装饰,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从而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有较深入、准确的认识。
四:教具准备:本课教学幻灯片及相关画册五:教材分析(A)内容结构本课首先从整体上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突出成就、发展概况等加以介绍,以便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有较全面的认识。
然后分别论述了四个工艺美术的重要品种——丝绸、青铜器、陶瓷、玉器。
丝绸一节,在简要叙述了中国丝绸的发展概况和主要类别后,以唐代《联珠骑士猎狮纹锦》、《卷草凤纹锦》为例,分析了中国丝绸的装饰艺术特点。
青铜器一节,通过对商代的《四羊方尊》、西周的《虢季子白盘》、春秋时代的《莲鹤方壶》、汉代的《长信宫灯》这几件重要青铜艺术作品的分析,体现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辉煌成就及不同的时代特征。
第 15 课民族文化的珍宝——绚烂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吴明娣一、教材剖析(一)教课目的经过本课的教课,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型、发展概略、突出成就以及重要的工艺品种的基本特点有所认识,领悟丝绸、陶瓷、青铜、玉器等工艺品种独到的审盛情蕴及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认识到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成就卓著,在中国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发挥了不行低估的作用,也对丰富世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达到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认识,加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骄傲感,陶冶情操,提升艺术修养和对工艺美术的审美感知能力。
b5E2RGbCAP (二)内容构造本课第一从整体上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型、突出成就、发展概略等加以介绍,以便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有较全面的认识。
而后分别阐述了四个工艺美术的重要品种——丝绸、青铜器、陶瓷、玉器。
p1EanqFDPw丝绸一节,在简要表达了中国丝绸的发展概略和主要类型后,以唐朝《联珠骑士猎狮纹锦》、《卷草凤纹锦》为例,剖析了中国丝绸的装修艺术特点。
DXDiTa9E3d青铜器一节,经过对商朝的《四羊方尊》、西周的《虢季子白盘》、春秋时代的《莲鹤方壶》、汉代的《长信宫灯》这几件重要青铜艺术作品的剖析,表现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绚烂成就及不一样的时代特点。
RTCrpUDGiT陶瓷一节,分别介绍了原始彩陶和宋元等朝代的瓷器,以彩陶《人面鱼纹盆》、《旋涡纹尖底瓶》、《白瓷孩儿枕》、《青花八祥瑞纹扁瓶》为例,说明中国古代陶瓷的突出成就、深远影响,同时反应其艺术特点和多姿多彩的相貌。
5PCzVD7HxA玉器一节,第一概括了中国古代玉器所拥有的丰厚文化内涵,而后剖析了商朝《玉凤》和清朝《白玉雕桐荫仕女》的艺术特点。
jLBHrnAILg(三)教课的要点与难点教课的要点:认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型、发展概略、突出成就,掌握各主要工艺品种的基本特点实时代风格。
xHAQX74J0X教课的难点:经过各种工艺品的造型、装修,领悟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进而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有较深入、正确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