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的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说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5
《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2)认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种类及其代表作品;(3)掌握欣赏和评价古代工艺美术作品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2)运用比较、联系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代工艺美术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3)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2)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成果;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定义与特点2.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3.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种类及其代表作品4. 欣赏和评价古代工艺美术作品的方法5. 实践环节:制作简易的古代工艺美术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2)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种类及其代表作品;(3)欣赏和评价古代工艺美术作品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2)运用比较、联系等方法,深入分析古代工艺美术作品的风格特点;(3)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基本特点、发展历程、主要种类及其代表作品;2. 演示法:展示古代工艺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古代工艺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心得;4. 实践法:安排学生动手制作简易的古代工艺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图片、实物标本等;2. 教材: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相关书籍、资料;3. 材料:制作古代工艺美术作品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件精美的古代工艺美术作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高中美术《民族文化国之瑰宝中国画》说课一、教材分析首先我来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民族文化国之瑰宝中国画》出自人民美术出版社高中美术鉴赏模块第1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介绍笔墨纸砚的特点,赏析不同发展阶段和领域的中国画作品,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表现手法,使学生通过认识古代人民留下的绘画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学情分析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传到授业,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更强的探究精神,思维比较活跃,见解独到,在学习中希望了解更多本质性的、美术理论方面的知识。
但是容易受到已有经验和思维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更多的采用教师引导法,鼓励学生合理运用不同的美术鉴赏方法,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作品。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精心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笔墨纸砚的特点,掌握不同的表现手法,认识中国画的艺术形式与审美特色,丰富自身的审美体验。
过程与方法目标:赏析中国画不同发展阶段和领域的作品,掌握欣赏中国画作品的方法,形成综合审美感知体验,促进审美活动个性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画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文化内涵,达成审美感情的升华。
四、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置,我的教学重难点也就显而易见了,我的教学重点是:深入理解中国画要表达的意境,感受作品艺术内涵与审美特色。
而理解中国画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色则为难点。
五、教学方法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讲授法、展示法、情境教学法以及欣赏法,学法则为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
六、教学准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做了如下的准备:笔墨纸砚、多媒体PPT课件等。
七、教学过程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精心设计好的导入,无疑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一步,它的目的是引人入胜,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揉入到活动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将播放CCTV《水墨篇》的公益广告,学生观看,同时我会讲述:这段视频将古代文明通过灵动的水墨与现代社会有机串联,展现了中国艺术的博大精深,由此引出课题《民族文化国之瑰宝中国画》。
第15课民族文化的国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课题名称:民族文化的瑰宝——辉煌的中国工艺美术班级:高一年级授课日期:授课教师:文美课的类型:新授课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法:讲授法、欣赏法教具:多媒体,教科书一、教材分析“彩陶艺术”是高中一年级的第15课内容,本节内容讲述了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之一的彩陶,它在中国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节课在高中美术鉴赏中占据一定的重要地位。
二、学情分析美术鉴赏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散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依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我在使学生在美术的学习中得到教育和审美享受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着重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解发和自主探究法等。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中国古代彩陶艺术的卓有成就,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彩陶艺术的发展概况、象征意义有所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教学,最终达到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彩陶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中国古代彩陶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彩陶艺术的突出作品,把握主要工艺品种的基本特点和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通过各类彩陶的造型、装饰,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函,从而对中国古代彩陶艺术有较深入、准确的认识。
组织教学:检查工具设备,人员到齐了没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咱们前一节课讲解了中国古代丝绸和中国古代的青铜艺术,今天这节课咱们接着上节课的内容讲。
首先,(提问):同学们都知道中国的英语单词怎么练的吧?学生回答“China……等”,我们平时说的陶瓷陶瓷,从科学意义上来讲,是两种东西,一种是陶,一种是瓷。
陶与瓷的最主要的区别就是烧成的温度不同。
这节课咱们来学习中华民族童年时代的艺术明珠——彩陶艺术。
2、讲授新知识:环节一:(落实基础,整体感知,为学生扫除学习障碍)我们常说“五千年文明古国,亿万年美好河山”,说的就是从甲骨文的诞生到现在,近五千年的历史和疆域。
第15课民族文化的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重要的工艺品种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领会丝绸、陶瓷、青铜、玉器等工艺品种独特的审美意蕴及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认识到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成就卓著,在中国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也对丰富世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终达到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对工艺美术的审美感知能力。
(二)内容结构本课首先从整体上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突出成就、发展概况等加以介绍,以便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有较全面的认识。
然后分别论述了四个工艺美术的重要品种——丝绸、青铜器、陶瓷、玉器。
丝绸一节,在简要叙述了中国丝绸的发展概况和主要类别后,以唐代《联珠骑士猎狮纹锦》、《卷草凤纹锦》为例,分析了中国丝绸的装饰艺术特点。
青铜器一节,通过对商代的《四羊方尊》、西周的《虢季子白盘》、春秋时代的《莲鹤方壶》、汉代的《长信宫灯》这几件重要青铜艺术作品的分析,体现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辉煌成就及不同的时代特征。
陶瓷一节,分别介绍了原始彩陶和宋元等朝代的瓷器,以彩陶《人面鱼纹盆》、《漩涡纹尖底瓶》、《白瓷孩儿枕》、《青花八吉祥纹扁瓶》为例,说明中国古代陶瓷的突出成就、深远影响,同时反映其艺术特色和多姿多彩的面貌。
玉器一节,首先概述了中国古代玉器所具有的丰厚文化内涵,然后分析了商代《玉凤》和清代《白玉雕桐荫仕女》的艺术特征。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的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把握各主要工艺品种的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
教学的难点:通过各类工艺品的造型、装饰,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从而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有较深入、准确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资料(一)作品分析云纹漆耳杯套盒 (通高12.2厘米,口长19.6厘米,宽16.5厘,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墓出土,湖南省博物馆藏) 西汉斫木胎。
《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2)认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种类,如瓷器、玉器、漆器、金银器等;(3)掌握欣赏和评价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认识;(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3)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古代工艺美术作品进行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热爱和自豪感;(2)认识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3)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概述(1)定义及发展历程;(2)特点及意义。
2. 瓷器(1)概述中国瓷器的发展历程;(2)介绍代表性瓷器品种及其特点;(3)欣赏瓷器作品,学会欣赏方法。
3. 玉器(1)了解中国玉器的历史及文化内涵;(2)认识代表性玉器品种及其特点;(3)欣赏玉器作品,学会欣赏方法。
4. 漆器(1)了解中国漆器的历史及特点;(2)认识代表性漆器品种及其特点;(3)欣赏漆器作品,学会欣赏方法。
5. 金银器(1)了解中国金银器的历史及特点;(2)认识代表性金银器品种及其特点;(3)欣赏金银器作品,学会欣赏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种类及其特点;(2)欣赏和评价古代工艺美术作品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的深入理解和评价;(2)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基本知识;(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古代工艺美术作品;(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欣赏心得;(4)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审美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古代工艺美术作品图片及视频;(2)实物展示:展示古代工艺美术实物作品;(3)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种类及其代表作品。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欣赏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定义与特点2.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3.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种类及其代表作品4. 欣赏与分析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定义与特点2.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种类及其代表作品3. 欣赏与分析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发展历程。
2. 展示法:展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作品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其魅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古代工艺美术作品的欣赏心得。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制作简单的古代工艺美术作品,提高其动手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特点、发展历程和主要种类。
3. 展示:展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欣赏并了解其艺术价值。
4.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欣赏心得和感受。
5. 实践:让学生尝试制作简单的古代工艺美术作品,如剪纸、陶艺等。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古代工艺美术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消化和运用能力,以及他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系统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教材,提供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信息。
2. 图片资料:收集各类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的图片,包括陶瓷、玉器、青铜器、漆器等,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3. 视频资料:寻找相关的纪录片或短片,以视频的形式呈现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制作过程和艺术特点。
教学设计一、导入通过播放的流动图片引出中国古代工艺,让学生列出工艺美术的种类,并讨论自己所熟知的工艺品类,引出本课的主题。
二、狞厉之美——青铜艺术青铜器铸造最高水平体现在商周时期,本小节通过三个之最来帮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时代特征及象征意义。
1、司母戊鼎商扩充知识:饕餮纹学生思考:在中国古代的青铜器纹饰中饕餮纹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它到底是何种神兽,为什么会受到古代帝王的喜爱呢?2、四羊方尊商3、虢季子白盘西周4、学生分析:长信宫灯西汉教师播放视频,详细了解长信宫灯的科学原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三、蜚声海外的中国丝绸通过丝绸的质地分类:锦、绫、纱、绢、罗、绸、缎让学生说出锦在丝绸中的重要地位,与学生互动列举与锦相关的词语,以此引出锦中之宝。
1、联珠骑士猎狮纹锦唐2、卷草凤纹锦唐四、中华民族童年时代的艺术明珠——彩陶艺术分析了解彩陶艺术的两段重要时期及代表作品1、仰韶文化人面鱼纹盆2、马家窑文化米字纹瓮五、瓦瓯胜金瓯——陶瓷艺术1、教师课件列出陶瓷艺术的发展史2、东汉时期的单色瓷,课件展示其相关图片3、宋朝的五大名窑4、青花瓷学生讨论青花瓷的特点及烧制过程,教师播放视频将精美的青花瓷展现于学生眼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青花瓷是本小节的重点,将视频、图片、学生讨论穿插进行,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元青花作品分析:青花缠枝牡丹纹罐5、明、清时期的代表性瓷器六、君子比德于玉——古代玉器播放图片临沂层山出土的两件玉器:玉斗、玉带钩,从身边的事物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
导入本环节作品分析:1、新石器时代——玉龙商代——玉凤2、白玉雕桐荫仕女七、随堂小测以历届高考中出现的题目为主,在巩固本课知识之余又可以通过高考命题引起学生的重视教师总结。
【高一上学期美术教学设计16】:第15课民族文化的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重要的工艺品种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领会丝绸、陶瓷、青铜、玉器等工艺品种独特的审美意蕴及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认识到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成就卓著,在中国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也对丰富世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终达到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对工艺美术的审美感知能力。
1、知识与技能:了解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重要的工品种的基本特征2、过程与方法:通过提问方式结合学生回答,逐步深入阐述主要工艺美术种类的成就特点。
降低学习难度,符合学生学习的要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中国工艺美术与中国文化相联感受其文化基础引发学生学习兴趣,陶冶情操,增加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把握各主要工艺品种的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
教学难点:通过各类工艺品的造型、装饰,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从而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有较深入、准确的认识。
三、教具准备:本课教学幻灯片及相关画册四、教材分析本课首先从整体上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突出成就、发展概况等加以介绍,以便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有较全面的认识。
然后分别论述了四个工艺美术的重要品种——丝绸、青铜器、陶瓷、玉器。
丝绸一节,在简要叙述了中国丝绸的发展概况和主要类别后,以唐代《联珠骑士猎狮纹锦》、《卷草凤纹锦》为例,分析了中国丝绸的装饰艺术特点。
青铜器一节,通过对商代的《四羊方尊》、西周的《虢季子白盘》、春秋时代的《莲鹤方壶》、汉代的《长信宫灯》这几件重要青铜艺术作品的分析,体现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辉煌成就及不同的时代特征。
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一、说教材教材是课程的基础和依托,正确理解教材有助于课程的顺利展开。
本节课是人美版高中美术第15课,属于“美术鉴赏”模块。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了解不同种类的工艺美术作品,感受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通过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陶瓷作品的赏析,引导学生认识古代陶瓷作品的艺术特点,体会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艺术魅力。
本课的学习对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提高其审美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说学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已有的思维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我授课的重要依据。
我所面对的是高中阶段的学生。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对各种艺术作品以及艺术形式有着极高的热情。
但对于一些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并不是特别了解,对于鉴赏陶瓷作品的方法还需进一步学习。
因此,我将结合学生的认知引导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新课标的理念,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陶瓷艺术的不同种类及成就,能够从造型艺术及制作技法等方面欣赏古代陶瓷的重要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讨论,把握中国古代陶瓷工艺重要作品的基本特征,体会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艺术魅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和对工艺美术的审美感知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和本课的现有知识,我的教学重难点确立如下:重点是了解陶瓷艺术的基本特征。
难点是掌握鉴赏角度,能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有较深入、准确的认识。
五、说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践行新课标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
我将采用讨论法、情境法、体验感悟法,从而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六、说教学准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做了如下的准备:多媒体课件、陶瓷实物作品等。
七、说教学过程下面将是我本次说课的重点部分,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课堂伊始,我将播放《陶瓷之路》视频片段,请同学仔细观察并思考:汉唐以来,除陆地上的“丝绸之路”,另一条海上通道是什么?在学生回答出“陶瓷之路”后,我将顺势引发学生思考陶瓷作品的艺术魅力。
《校园博物馆古陶瓷鉴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讲授的是人美版15课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内容,有3个课时,结合全国首家校园古陶瓷博物馆落户佛山二中,故选取陶瓷鉴赏作为本节课的内容,(也就是选了这节课的第二学时),在人美版15课《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古陶瓷鉴赏》的基础上参考参考湖美版教材14课《走进博物馆》内容以及充分利用校本校园博物馆的古陶瓷藏品的,定为《校园博物馆中国古陶瓷鉴赏》。
在教学课件的设计上充分使用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引入各种与教学相关的信息技术的素材与视频,使得教学内容更丰富、生动。
学习目标1、理解博物馆的功能,尤其是博物馆在保护人类的历史、文化、艺术与遗产方面所具的有的独特价值。
特别是在保护传统文化的独特意义。
2、学会利用博物馆来了解中国陶瓷发展史和获取与美术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中国古代陶瓷的审美规律与特点,拓展延申到其它美术形式的表现。
重点:了解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的几个重要里程碑的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艺术风格。
难点:通过鉴赏工艺品陶瓷的造型、纹饰,收藏价值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从而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品陶瓷有较深入、准确的认识。
学情分析具统计,学生观博物馆只是看热闹,怎样参观?参观时应该怎样从博物馆获取知识,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含糊。
对古代陶瓷工艺品的认识只停留在价值认知上,对于古代陶艺的历史发展有了解但不深刻,在鉴赏古代陶瓷工艺品呈现的审美特点、审美规律只停留在很表面的形式。
教学策略:打破传统美术鉴赏课没有或少量实物鉴赏的局限,走进博物馆引上美术课,通过和校园博物馆古陶瓷藏品近距离和零距离的接触,激发学生对鉴赏古陶瓷的兴趣,综合历史、文学、美学、科技等学科知识,从多方面的知识重新认识陶瓷工艺品。
在佛山二中“导-学-展-评-延”新五步教学范式探究精神的指导下,学生课前分组学习课本的内容与校园博物馆的解说词。
在校园博物馆内学生变成了生动、大方、阳光、自信的博物馆讲解员与专心聆听、细心欣赏的观众,整节课在知识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突出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等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第15课民族文化的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第15课民族文化的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重要的工艺品种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领会丝绸、陶瓷、青铜、玉器等工艺品种独特的审美意蕴及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认识到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成就卓著,在中国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也对丰富世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终达到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对工艺美术的审美感知能力。
(二)内容结构本课首先从整体上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突出成就、发展概况等加以介绍,以便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有较全面的认识。
然后分别论述了四个工艺美术的重要品种――丝绸、青铜器、陶瓷、玉器。
丝绸一节,在简要叙述了中国丝绸的发展概况和主要类别后,以唐代《联珠骑士猎狮纹锦》、《卷草凤纹锦》为例,分析了中国丝绸的装饰艺术特点。
青铜器一节,通过对商代的《四羊方尊》、西周的《虢季子白盘》、春秋时代的《莲鹤方壶》、汉代的《长信宫灯》这几件重要青铜艺术作品的分析,体现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辉煌成就及不同的时代特征。
陶瓷一节,分别介绍了原始彩陶和宋元等朝代的瓷器,以彩陶《人面鱼纹盆》、《漩涡纹尖底瓶》、《白瓷孩儿枕》、《青花八吉祥纹扁瓶》为例,说明中国古代陶瓷的突出成就、深远影响,同时反映其艺术特色和多姿多彩的面貌。
玉器一节,首先概述了中国古代玉器所具有的丰厚文化内涵,然后分析了商代《玉凤》和清代《白玉雕桐荫仕女》的艺术特征。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的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把握各主要工艺品种的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
教学的难点:通过各类工艺品的造型、装饰,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从而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有较深入、准确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资料(一)作品分析云纹漆耳杯套盒 (通高12.2厘米,口长19.6厘米,宽16.5厘,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墓出土,湖南省博物馆藏) 西汉斫木胎。
《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定义和特点。
2.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
3. 青铜器、陶瓷、玉器、漆器、石刻等工艺美术品种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三、教学重点:1.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 各种工艺美术品种的代表作品和特点。
四、教学难点:1.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的阐述。
2. 各种工艺美术品种的代表作品和特点的介绍。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 展示法:展示各种工艺美术品种的代表作品。
3. 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认识和感受。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制作过程和艺术价值。
教案内容依次类推,每个章节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方法。
共十五个章节。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和实物展品,以便于展示和讲解。
2. 准备教案和教学材料,包括课件和讲义。
3. 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案例分析的材料。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件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按照教案的内容,有序地讲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3. 展示:展示各种工艺美术品种的代表作品,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特点和艺术价值。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认识和感受,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
5.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制作过程和艺术价值。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讨论情况。
2.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完成的相关作业的质量,包括欣赏笔记和案例分析报告。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
作为一个人类,我们对于自己祖先所创造的工艺美术一直感到无限的敬畏和佩服,他们在基本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情况下,能够创造出一个个奇思妙想的美术作品,真的是让人惊叹不已。
而中国的古代工艺美术更是让人们目不暇接,今天,笔者将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这个主题,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叙述和讲解这个主题。
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古代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是指将美学的原则运用到工艺实践中,同时兼顾实用性与艺术性的产物。
而古代工艺美术,则是指在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装饰、陈列以及赠予别人的艺术品、器物等。
这些器物除了具有美观的外貌和精良的制造工艺,还常常具有一定的文化和象征意义,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将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这个主题在课堂教学中讲解好,需要我们准备充分。
我们需要对于古代工艺美术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叙述这个主题的来龙去脉。
同时,我们还需要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例如玉器、青铜器、瓷器等等,并且需要对这些器物的制作工艺、造型特点、文化意义进行系统的介绍。
第一节课,我们可以将古代工艺美术的历史起源作为引入,让学生认识到古代人类开始研究和制作工艺美术品的历史。
这个过程需要提及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包括恐龙时代的洞穴壁画、埃及金字塔中的文物、古希腊罗马的雕塑和建筑,以及中国的青铜器、玉器和陶器等等。
通过这些古代的文物,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创造力的不断发展,同时也感受到人类对于美和艺术的不懈追求。
第二节课开始,我们可以进行具体的展示和讲解。
笔者建议在第二节课的时候先从中国的青铜器展开,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我们所谓的“古代工艺美术”。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青铜器有着非常高的参考价值。
青铜器作为古代人们常用的各种实用器具,它们的制作、造型、艺术特色等等都是我们了解古代工艺美术的重要角度。
在讲解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一起观察古代青铜器的造型特点和工艺特点,通过学习青铜器,让学生更加了解这个主题的精髓和深刻内涵。
说课教案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美术鉴赏第15课《民族文化的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本课图文并茂向学生展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涉及丝绸、陶铜玉器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它的概况、特点、成就及时代风格,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重要品种的主要特点,领会重要品种的内在意蕴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
把握各主要工艺品种的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
过程与方法:能够认识到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成就卓著,在中国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感知能力。
.初步领会丝绸、陶瓷、青铜、玉器的审美意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
把握各种主要的工艺品中的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
3、教学难点:通过各类工艺品的造型、装饰,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从而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有较深入、准确的认识。
二、教法运用:新课程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么在具体教学中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和思想才能表现出来,最终使学生在美术的学习中得到教育和审美享受。
由此结合提问教学法,可以采用分目标、分层次的选择学生来回答问题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不管他们的答案正确与否,在适当修正和更改的同时,主要给予正面的启发引导和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而不要简单灌输、指责。
这样使每一位同学都有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都会获得一种成就感。
让全体同学的水平都有提高。
这也会对促进课堂气氛和提高学习热情有很大帮助,从而形成一种学习的良性循环。
三、学法指导:课堂中组织讨论,教师提供大量的古代工艺美术作品,让学生赏析、品评,进行自主性学习。
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5课
《民族文化的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穆棱市第一中学的教师王世奇,很荣幸能参加这次东三省高中说课比赛,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民族文化的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加以阐述说明。
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5课的内容,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重要的工艺品种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成就卓著,本节课的内容在中国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最终达到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认识,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对工艺美术的审美感知能力。
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重要的工艺品种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
设置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师生共研解决问题,逐步深入阐述主要工艺美术种类的成就特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降低学习难度,符合学生学习的要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将中国工艺美术与中国文化相联系感受其文化基础引发学生学习兴趣,陶冶情操,增加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把握丝绸、青铜器工艺品的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
4、教学难点:
通过各类工艺品的造型、装饰,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从而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有较深入、准确的认识。
教法运用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高一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本节课采用学导式讨论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学生参与度高,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能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学法指导
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古代工艺美术作品,通过小组讨论,在体会感悟中赏析、品评作品,学生经历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发现美、感受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视频颀赏,29届奥运会开幕式__中国元素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使学生知道学习本节课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二、课程新授:
(一)丝稠
1、分类:根据质地----锦、绫、纱、绢、罗、绸、缎
设计意图:通过讲授“蚕神献丝”的故事,使学生了解中国“东方丝国”的悠久历史,在这里重点介绍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对世界的贡献,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鉴赏:鉴赏锦、纱、缎,分析锦代表纹样龙纹,分析纱的 代表作品----素纱单衣
3、鉴别:光泽手感触摸法,燃烧法。
设计意图:通过传阅实物使学生直观感知鉴别。
丝绸与青铜器的纹样有相同之处,古代文学与古代工艺也有相联系的地方,指出相关成语,把文学知识和美术结合体现学科整合,也把丝绸和青铜器两部分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过渡。
(二)青铜器
观看鉴宝的视频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共同步入我国悠久的青铜文化长河中,通过分析商代的《四羊方尊》,西周的《虢季子白盘》,春秋的《莲鹤方壶》
,锦---厚重 “南京云锦” 纱---轻薄 装
饰
性
汉代的《长信宫灯》这几件重要青铜器艺术作品,让学生找出不同时期青铜器的象征意义及主要影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达到情感教学目标。
三、课堂小结:
1、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那些知识?
2、通过本节课你在将来的生活中会应用一些知识吗?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把知识纳入系统,使之网络化,同时提升学生的整体审美能力。
四、作业布置:
回顾所学,预习玉器、陶瓷工艺。
板书设计:
由于采用多媒体教学,所以板书尽量简洁、鲜明、调理、重点突出的原则.
本节课我一直坚持以德为先,学生为主体,学法为中心的原则,因为我认为美术教师在美育中应该重视德育,让学生在小美中感悟大美,从而去创造美、传递美。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所有内容,恳请各位专家及评委老师对本节说课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黑龙江省穆棱市第一中学
王世奇
2012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