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厂品质管理规定知识交流
- 格式:docx
- 大小:14.27 KB
- 文档页数:4
塑胶制品品质管理方案塑胶制品品质管理方案塑胶制品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合成材料,在各个行业都有重要应用。
为了确保塑胶制品的品质,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品质管理方案,以保证产品的安全、可靠和符合客户要求。
1. 品质目标设定: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要求,制定明确的品质目标,包括产品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外观质量等指标。
确保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2. 原材料供应管理:选择优质的原材料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并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评估。
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可靠性。
3. 生产过程控制:建立严格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控制标准,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对每个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的监控,包括原材料投入、制造工艺、设备运行等,以减少产品变异和不良率。
4. 检验检测管理:建立有效的检验检测体系,包括原材料的进货检验、生产过程中的自检、巡检和尾检等。
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检验和测试,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规范要求。
5. 不良品处理: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进行分类处理。
对可以修复的产品进行返工,对不能修复的产品进行报废。
并通过分析不良品的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6. 客户反馈与投诉处理:建立快速、高效的客户反馈和投诉处理机制,对客户的反馈和投诉进行及时处理,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品质问题。
并将客户反馈作为品质管理的重要依据,不断提高产品品质满足客户需求。
7. 品质培训和意识提升: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品质管理的认识和理解,让每个员工都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品质管理中的重要性和责任。
并通过内部沟通、奖惩激励等方式,提高员工的品质意识和行为。
8. 持续改进:建立品质管理的持续改进机制,定期评估和审查品质管理的效果和效益,针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采取措施改进。
并结合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品质水平。
通过建立和执行上述品质管理方案,可以有效保证塑胶制品的品质和可靠性。
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赢得客户的信赖和满意。
注塑厂的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证注塑产品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护员工健康和环境安全,注塑厂制定了如下的质量管理制度,规范了生产、质量控制和管理流程,以确保注塑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二、组织结构1. 质量管理部质量管理部是注塑厂的质量管理的主要部门,负责质量控制、质量检测、质量改进等工作。
部门下设质量监督员、质量工程师、质量检验员、质量管理人员等岗位,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2. 生产部生产部是注塑产品的生产部门,负责产品生产的具体实施。
生产部下设注塑机操作员、生产监督员、生产领班等岗位,负责产品生产的具体操作。
三、质量管理原则1. 遵循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客户要求。
2. 严格执行产品生产标准和工艺流程。
3. 统一使用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
4. 强化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5. 注重对员工进行质量管理和技术培训。
四、质量管理流程1. 产品生产准备产品生产前,必须对原材料、辅助材料等进行验收和检测,杜绝次品进入生产环节。
2. 产品生产过程生产过程中,必须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保证产品的准确加工和成型。
3. 产品质量检测产品生产完成后,需对产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4. 故障处理若发现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及时停止生产,查找原因,进行改进。
五、质量管理措施1. 质量检验对产品的尺寸、外观、物理性能等进行全面检测,确保产品合格。
2. 设备维护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减少故障率。
3. 原材料保管对原材料进行专门的仓储管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不受影响。
4. 员工培训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六、质量改进措施1. 建立质量改进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对产品的质量进行分析和改进。
2. 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追溯和责任追究,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
3. 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七、质量管理文件管理1. 建立质量管理手册,规范和明确质量管理的各项要求。
塑胶厂质量管理办法【引言】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质量管理是各个行业的核心要求之一。
塑胶制品作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产品,其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塑胶制品的品质,并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本文将探讨塑胶厂质量管理的相关办法。
【1. 质量策略】塑胶厂的质量策略是确保产品质量的核心。
质量策略应该对质量管理目标进行明确,并以持续改进为导向,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
在制定质量策略时,塑胶厂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1 产品质量标准:制定明确的产品质量标准,以确保产品符合客户的要求和预期。
1.2 过程控制:建立有效的生产过程控制机制,每一道工序都应有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产品在每个生产环节中的质量稳定控制。
1.3 培训与提升: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推动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2. 质量管理体系】塑胶厂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实现整体质量管理的有效运行。
2.1 规范文件:制定并维护一套完备的规范文件,包括质量管理手册、工作指导书等,确保各项质量管理活动的规范性和系统性。
2.2 测量与分析:建立科学的测量与分析体系,对原材料、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进行定期检测和分析,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控。
2.3 风险管理:识别和评估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降低质量风险和质量事故的发生概率。
2.4 客户投诉处理:建立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回应客户的投诉,并追踪整改措施的执行情况,以提升客户满意度。
【3.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塑胶厂质量管理的核心环节,应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交付全过程进行严格控制。
3.1 原材料控制: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筛选和评估,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3.2 生产过程控制:建立适当的生产工艺流程,严格按照规范文件要求控制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3 检验与测试:制定完善的检验与测试方案,对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和最终产品进行抽样检测,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要求。
注塑工厂的品质管理制度范文品质管理制度范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强化注塑工厂的品质管理工作,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注塑工厂的各项品质管理工作。
第三条品质管理工作是注塑工厂质量管理的核心,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第四条注塑工厂的品质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客户满意是品质管理的最终目标。
(二)质量责任在每个生产环节都要有人担起。
(三)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四)科学管理,依法依规。
(五)数据驱动,决策科学。
第二章品质管理体系第五条注塑工厂应建立和维护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际ISO9001标准要求的品质管理体系。
第六条品质管理体系由如下部分组成:(一)质量政策和目标(二)组织结构和职责(三)质量手册(四)程序文件(五)工作指导书(六)记录和报告第七条注塑工厂应将品质管理体系的各项文件、记录和报告进行管理,确保其准确、完整、及时。
第三章质量策划和设计控制第八条注塑工厂应通过质量策划和设计控制来确保产品的质量。
第九条注塑工厂应制定质量策划计划,明确质量目标、质量要求和质量控制措施,并进行定期评审和更新。
第十条注塑工厂应建立设计控制程序,确保产品设计符合质量要求,并进行设计验证与设计审查。
第四章供应商管理第十一条注塑工厂应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选择,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
第十二条注塑工厂应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明确供应商的责任和要求,确保供应的原材料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第十三条注塑工厂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审核,对不合格的供应商进行整改或淘汰。
第五章生产过程控制第十四条注塑工厂应建立生产过程控制制度,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和可控。
第十五条注塑工厂应制定生产过程控制指标,对生产设备、工艺参数和生产环境进行监控和调控,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第十六条注塑工厂应进行首件检验和过程把控,定期监督和审核生产过程,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第十七条注塑工厂应建立生产工艺和操作规范,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范执行工作,防止操作误差和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注塑工厂怎么管理制度一、注塑工厂管理制度的目的1.保障生产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规范生产过程,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
2.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规范生产流程、提高生产管理效率,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3.保障生产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规范员工操作,提高生产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4.促进企业持续发展良好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管理企业内部资源,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二、注塑工厂管理制度的内容1.质量管理制度包括产品质量标准、质量检验标准、质量问题处理流程等内容,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2.生产管理制度包括生产计划、生产过程管理、生产设备维护等内容,规范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3.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生产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等内容,保障生产过程中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4.技术管理制度包括技术改进、研发制度、技术创新等内容,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推动技术创新。
5.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招聘流程、员工培训、员工考核等内容,规范员工管理,提高员工素质。
6.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财务核算流程、成本控制制度、资金管理等内容,规范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7.环境管理制度包括环境保护政策、环境监测、环境污染防治等内容,促进企业绿色发展。
三、注塑工厂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法1.建立管理制度委员会由企业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管理制度委员会,制定管理制度执行计划,监督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2.培训员工建立全员参与的管理制度培训体系,向员工普及管理制度的内容、要求,提高员工遵守管理制度的意识和能力。
3.建立管理制度执行机制设立管理制度执行部门,明确管理制度执行责任人,建立奖惩机制,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4.监督检查定期对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5.定期评估定期对管理制度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及时调整管理制度,保持其适应性和有效性。
注塑部的命脉——品质管理(附产品质量控制要求)1、目的为了确保对注塑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各工序按规范作业,以保证这些检验处于受控状态。
保证产品的制造过程满足入库要求。
2、范围适用于注塑车间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职责3.1.巡检员负责按订单要求或相应的工艺文件进行注塑过程的产品质量控制.3.2抽检负责对当班的注塑产品入库前全面检查3.3检验中如有疑问及争执,须由上级协调处理。
4.1 首检、记录和标识:4.1.1注塑生产过程中,操作工必须做好自检记录,检验产品的外观,巡检员做好开机前产品的首件签字封样,并填写《首件检验报告》,生产过程中要按巡检员要求进行产品抽检工作,每次检验项目要完整,并同时对打包产品、作业台产品和机台随机产品三个环节进行验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协调处理。
4.1.2抽检员有权要求操作工对自检不合格的产品进行返工,并对返工产品进行记录、标识和复查,直至达到产品质量要求,否则不允许入库,对不合格的产品在交接班时要确保信息完全传达给下班次人员,以防不良品继续产生;4.1.3检验主管每天要将巡检报表收回并检查巡检记录的情况,对记录有不实或存在疑问则找相关质检员了解确认,如属工作粗心、失误、责任心不足则要求进行通报批评并,对多次未按检验工作指导执行人员将考虑换岗或其它处分;4.1.4各注塑工段完成品合格后,操作工应在产品外包上作好表示,才能转入下一道工序,注塑的成品、半成品、合格和不合格品等,应按规定的区域整齐放置,并按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原则进行标识,检验员有权对过程进行控制和协调,对标识不规范有权要求员工整改或停机整顿。
4.2 过程再确认:4.2.1 换料和换模后产品的检验和确认巡检过程中机台有换料、换模时,质检要按首件检验标准,逐项确认产品的外观、工程尺寸、性能强度和组件装配度等各项品质参数,调查和了解所用物料的批次是否发生变化,便于记录和预防不良的发生;4.2.2 修模后产品的检验和确认当模具发生异常维修结束上机试样时,质检要按首件检验标准,逐项确认产品的外观、工程尺寸、性能强度和组件装配度等各项品质参数,并对照前期样品,确认无误后方可投入批量生产,若模具属重大维修事项则由工艺组依照以上项目检查合格后方可批量生产,必要的时候还需进行长时间的验证跟踪;(需要点击购买)【精装;最新塑料与塑料制品配方设计及产品检验技术标准实用手册】,涵盖了塑料制品的配方以及产品的检验设计标准,全书共三册,第一篇塑料与塑料制品配方设计总论,第一章塑料与塑料制品,第二章塑料与塑料制品的生产应用,第三章塑料生产应用配方,第二篇塑料配方设计技术工艺,第一章塑料原料选用技巧.....是塑料专业不可多得的一套书籍,里面涉及塑料制品、配方、原料、填充、改性、色母、着色等等,内涵详细目录,学习必备。
塑胶厂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塑胶厂的管理行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保护环境,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塑胶厂的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人员等。
第三条塑胶厂的管理目标是: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保障员工安全和健康,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生产管理第四条塑胶厂要建立健全的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通过严格的生产计划和检查措施,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第五条在生产过程中,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修改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程序。
第六条塑胶厂要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确保生产的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
第七条塑胶厂要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能。
第八条针对生产中可能出现的事故和隐患,塑胶厂要建立健全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及时有效的处置。
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第九条塑胶厂要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招聘、培训、考核、奖惩等方面的管理机制,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第十条塑胶厂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第十一条塑胶厂要建立健全的员工培训制度,提供不同程度的培训课程,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第十二条塑胶厂要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机制,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定期评估和激励。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三条塑胶厂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生产环境和设备的安全监控和检查。
第十四条塑胶厂要加强对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的意识和责任感。
第十五条塑胶厂要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发生事故时能及时有效的处置。
第十六条塑胶厂要对可能导致事故的隐患进行及时排查和整改,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性。
第五章环境保护第十七条塑胶厂要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加强对生产废水、废气、废物等的治理和处理。
第十八条塑胶厂要加强对环境影响的评估和监测,确保生产过程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注塑车间的高效品质管理途径注塑车间的高效品质管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介绍一些简单且没有法律复杂性的管理途径,以提高注塑车间的品质管理效率。
1. 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 确定产品质量标准,并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和程序。
- 建立质量管理团队,负责监督和执行质量控制措施。
- 实施过程控制,包括原料检验、注塑工艺控制和产品检测等。
2. 培训和提高员工技能:- 注塑车间的员工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产品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要求。
- 提供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注塑工艺技能和操作技巧。
- 定期组织质量知识培训,增加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
3. 强化供应商管理:-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制定质量要求和标准。
-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确保其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 引入供应链管理技术,加强对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管控。
4. 持续改进和问题解决:- 建立问题反馈和改进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 进行定期质量审核,识别潜在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 利用数据分析工具,监控关键质量指标,及时调整和改进生产过程。
5. 强化内部沟通和团队合作:- 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使员工能够及时交流和反馈问题。
- 鼓励团队合作,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 建立奖惩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品质管理活动。
以上是注塑车间的高效品质管理途径,通过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培训和提高员工技能、强化供应商管理、持续改进和问题解决以及强化内部沟通和团队合作等措施,可以提高注塑车间的品质管理效率,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塑胶品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塑胶制品质量的管理,提高公司产品的质量,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客户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的所有塑胶制品,包括但不限于塑胶包装、塑胶制品、塑胶部件等。
第三条公司制定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不合格品数量、减少客户投诉、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四条公司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贯彻全员质量意识,确保全员参与管理,推动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第二章质量管理责任第五条公司董事长是公司的最高质量管理责任人,对公司的整体质量负总责。
第六条公司质量总监是公司的质量管理实施责任人,直接向董事长汇报工作,并对公司质量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七条各部门经理是各自部门的质量管理责任人,对本部门的质量工作负总责。
第八条每个员工是自己工作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要严格按照相关质量管理要求,确保产品合格。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第九条公司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文件管理、工艺控制、原材料采购、工艺流程、设备维护、产品检验和样品留档等方面。
第十条公司要严格执行文件管理制度,确保各项质量管理文件准确、完整、有效,定期进行管理审查,及时修订、更新。
第十一条公司要对原材料采购进行严格的供应商评估,确保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和品质可控。
第十二条公司要对工艺流程进行优化,制定严格的工艺控制要求,确保产品的加工质量和稳定性。
第十三条公司要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影响产品质量的设备要进行定期校准和维修。
第十四条公司要对产品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客户要求,并留存必要的样品档案,以备查验。
第四章质量管理流程第十五条公司将建立质量管理流程,包括但不限于订单确认、生产计划、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异常处理等方面。
第十六条公司要对客户订单进行详细确认,并将订单要求转化为生产计划,确保产品的生产过程符合客户要求。
第十七条公司要严格按照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塑胶厂品质管理规定
目的:
为确保产品品质及顺畅生产,明确生产过程中品质问题之处理流程及落实责任,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工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塑胶厂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品质管控。
`
3 定义:
无
4职责:
塑胶厂品质课:根据检验标准对原料及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并对不合格品的处理进行跟踪;
塑胶厂工程课:负责品质改善方案的提出与落实;
塑胶厂生产部: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并处理。
5 内容:
5.1 来料检验
5.1.1 品质课收到原材料入库单后,执行MIL-STD-105E单次II级抽样水准,并根据受控样品及相关材料确认单对原材料外观、尺寸、规格型号等项目进行抽样检查,检验完成后将检验结果记录于IQC检查报告[包括IQC检查报告和IQC原料检查报告],并按以下要求进行标识:
A 检验判定合格:直接盖合格章,并在原材料入库单上注明“OK”;
B 检验判定不合格:挂“待处理”标识,并将异常情况记录于IQC检查报告,并在原材料入库单上用“△”注明。
将IQC检查报告交与采购中心进行处理,若采购中心申请特采,需填写MRB申请单,召集塑胶厂工程课、品质课、生管课、生产部门进行评审,并将评审结果交与塑胶厂厂长,厂长最终确定是否可特采,确定特采后品管员对此批来料贴特采标签并注明特采内容。
5.1.2当来料批不合格达到需开立供应商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时,品管员
开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供应商进行品质改善。
5.1.3 开立供应商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的时机为:
A、材料不合格为性能问题时;
B、抽检材料不合格率达15%以上;
C、月度评分排名最后三名者;
5.1.4供应商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由品质组长开出,交品质主管审核后生效。
5.1.5品管员开出报告签核后交品质工程师,由品质工程师联络采购传达供
应商,并跟进供应商对报告的回复。
5.1.6供应商回复报告后,交品质组长跟进改善成效。
确定问题是否己改善,
需达到以下要求方可予以结案:
A、在供应商改善措施实施后三批来料未出现同类问题;
B、该材料在生产车间使用1个月内未出现同类问题;
5.2 制程检验
5.2.1 首件检验
在以下情况:
A 每班开始生产时;
B 换模、换料后开始生产时;
C 因重大异常停机后重新开机生产时;
D 工艺参数变更时。
车间应做出首件连同首件检验记录表(包括注塑制程首件检验记录及吸塑制程
首件检验记录)交与品管员,品管员根据受控的检验标准和样品、图纸进行检验,经品质组长审核后,若判定OK则可批量生产,若判定不合格则须重新制作
首件直到合格方可批量生产,品管员将检验结果填写于首件检验记录表。
每班
完成后负责该班的品管员将当班首件检验情况统计于每日首件统计报表。
5.2.2 制程巡检
生产过程中,品管员依据受控的检验标准和样品、图纸,每两小时对每台
机进行巡检,检验比例为:巡检时间段里产量的5%。
检验项目主要为外观、尺寸、试配等。
并将检验情况结果记录于塑胶厂IPQC巡检报告,检验不合格但不
良率未达到品质异常标准时,品管员贴不合格标签,通知领班对不合格品隔离
并进行返工、回收或报废等处理。
5.2.3 制程品质异常的管理
品管员在每两小时时间段里巡检发现每台机不良率达到或超过5%时,则作
为品质异常记录于制程品质异常联络单,经品质组长审核,品质主管核准后,
交相关单位处理。
异常责任单位需在“原因分析”栏详细描述造成异常之根本
原因;并在“暂时对策”和“纠正预防措施”栏填写异常的处理措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切实落实执行,由品质课负责跟踪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落实效果,并记录于“效果确认”栏。
5.3 最终检验的管理
5.3.1每班生产完毕时,品管员依据受控的检验标准和样品、图纸,并按照MIL-STD-105E单次II级抽样水准方式对当班生产完成的产品进行抽样检验,检验项目主要有:A外观、B尺寸、C 装配。
检验完毕后将检验结果填写于QA 检验报告,并做出相关标识:A 检验合格的盖“QA PASS”章;B 检验不合格则贴不合格标签,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经品质组长审核并签署处理意见后,生产部门根据处理意见进行处理,品质课负责跟进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
若需特采,由生产部开出MRB申请单并找相关部门会签,若会签一致通过可特采放行,则将MRB申请单交由品质课,品管员对此批产品贴特采标签并注明特采内容。
5.3.2 客户投诉
塑胶厂品质工程师接到下工序发出的制程品质异常联络单后,首先需到生产现场了解实际情况是否与投诉相符,进行原因分析并给出暂时处理对策。
并要求负责该产品最终检验之品管员对库存品进行重新检验,检验合格则继续存于仓库,检验不合格则退回塑胶厂异常责任单位作返工或报废,并做原因分析和纠正预防措施,品质工程师进行追踪,并将追踪结果填写于制程品质异常联络单并交上级领导核准后,返还投诉单位。
5.4新模具试模样品检验
5.4.1品管员根据新零件图纸负责对试模后的样品进行检验,并将检验
结果填写在试模通知单上,由品质主管参与新模具确认所需的评审。
5.5品质状况汇总
5.5.1品质工程师将塑胶厂每周的品质状况以周报形式统计于塑胶厂品
质周报,每月月初需将上月品质状况统计于塑胶厂品质月报,以便于品质改善及品质管理。
5参考文件
《特采管理规定》
6相关表格
1、原材料入库单
2、IQC原料检查报告
3、IQC检查报告
4、注塑制程首件检验记录表
5、吸塑制程首件检验记录表
6、塑胶厂IPQC巡检报告
7、不合格品处理单
8、制程异常联络单
9、QA检验报告
10、MRB申请单
11、试模通知单
12、塑胶厂品质周报
13、塑胶厂品质月报
14、供应商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