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作物的缺硫症状和硫肥的施用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16.58 KB
- 文档页数:3
硫肥的作用与使用方法硫肥对农作物有哪
些作用
硫元素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中之一,在很多土壤缺硫的地区,适当补施硫肥是增产的重要手段。
下面我们谈谈硫肥对农作物有哪些作用,并着重介绍硫肥的作用与使用方法,供参考。
一、硫肥的种类有哪些
硫肥的种类很多,如石膏、硫酸钾、过磷酸钙等。
另外,硫磺也可以算做是硫肥的一种,将硫磺施入土壤后,经生物化学转化,可逐步转化为硫酸,能直接中和土壤碱性。
二、硫肥对农作物有哪些作用
硫肥的主要作用是改良碱土。
施用硫肥是补充土壤硫的重要手段,通常硫是作为普通肥料的副成分或添加物一起施用。
对于一些缺硫的低产土壤,施用石膏等硫肥产口有改善作物的营养的作用,对“坐死”、“翻黄”的秧苗,施用石膏3-5天后可以
返青。
另据观察,合理使用硫肥,可提高洋葱、大蒜、芥菜中挥发性化合物的含量,有助于提升部分蔬菜和水果的营养水平。
部分农作物需要较多的硫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三、硫肥的作用与使用方法
这里仅将既含钙又含硫的石膏作为含硫肥料来介绍。
普通石膏含有硫、钙两种营养元素。
其中的钙离子还能与土壤胶体上的钠离子进行交换,形成不易分解的钙胶体,因而使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
为改良碱土,石膏多作为基肥施用,每亩用量一般为100千克左右。
施用石膏要配合施用农家肥、种植豆科绿肥等措施。
使用石膏时要注意,石膏是一种难溶性的硫酸盐,溶解度小,后效期长,一般土壤只需施用一次,不需重施。
几种作物的缺硫症状和硫肥的施用技术简介硫(S)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于保证植物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在农田环境中,不同作物对硫的需求量有所差异,缺硫症状主要表现为植物叶片变黄、叶片发育不良、果实发育不良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作物的缺硫症状,并提供硫肥的施用技术,以帮助农民有效管理硫素营养,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1. 玉米的缺硫症状和硫肥施用技术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一种对硫需求较高的作物。
当土壤中硫含量不足时,玉米会出现硫缺乏症状,主要表现为植株叶片变黄(包括从叶尖向叶基逐渐发展)、叶片中部出现淡绿色斑点等。
为了预防和治理玉米硫缺乏症,农民可以采取以下硫肥施用技术: - 硫肥施用时间:玉米对硫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抽穗期和灌浆期,因此,可在播种前在整地阶段施用硫肥,确保硫素供应充足。
- 硫肥施用剂量:根据土壤硫含量和玉米对硫的需求,合理确定硫肥的施用剂量,一般建议每公顷施用硫肥5-10kg。
- 硫肥施用方法:可以将硫肥均匀撒施于整地后的土壤表面,然后进行翻耕或深松,以促进硫肥与土壤的充分接触。
2. 小麦的缺硫症状和硫肥施用技术小麦是全球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对硫需求较高的作物之一。
当土壤中硫含量不足时,小麦会出现硫缺乏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逐渐变黄,形成整片黄叶,颜色较浅。
为了预防和治理小麦硫缺乏症,农民可以采取以下硫肥施用技术: - 小麦对硫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拔节期和抽穗期,因此,在这两个关键时期进行硫肥施用是非常重要的。
- 根据实际情况和土壤硫含量,合理确定硫肥的施用剂量,通常建议每公顷施用硫肥5-10kg。
- 可以将硫肥与其他肥料混合使用,如与氮肥、磷肥等进行配施,以提高施肥效果。
3. 水稻的缺硫症状和硫肥施用技术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硫的需求也较高。
当土壤中硫含量不足时,水稻会出现硫缺乏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变黄(从旧叶到新叶逐渐发展)、植株长势衰弱等。
主要作物的缺硫症状和纠正主要作物的缺硫症状和纠正,作物缺硫症状,作物缺硫诊断作物是否缺硫主要依据以下三点:一是作物生长过程中是否出现缺硫症状;二是作物体内含硫量的高低;三是土壤有效硫含量是否低于临界值以下。
下面简要的说明主要作物的缺硫征状,正常生长时硫的含量和土壤有效硫的临界值。
通常作物的缺硫症状和缺氮相似,叶片呈淡绿色,严重时呈黄色。
不同的是,缺氮时,作物老叶首先变黄,而缺硫时则相反,大多数作物的幼叶首先呈黄绿色,不同作物具体的缺硫症状不同。
水稻缺硫症状及矫正水稻的缺硫症状:移栽后返青慢;幼叶呈淡绿色或黄绿色,叶片薄,叶尖焦枯;不分蘖或分蘖少,植株瘦矮;根系呈暗褐色,白根少;成熟期延迟,产量降低。
在中国南方,水稻移栽后常出现生长缓慢,叶片发黄的“坐蔸”现象,往往与缺硫有关。
在印尼,水稻的Mantek病也与缺硫有关水稻含硫量在中国,成熟稻谷含硫量,通常为0.12%-0.16%;稻草含硫量为0.11%-0.20%。
据报道,印度成熟的缺硫稻谷和稻草含硫量分别为0.096%-0.105%和0.053%-0.062%,而正常水稻稻谷及稻草分别为0.114%-0.126%和0.100%-0.118%。
孟加拉国的BR-3品种水稻,其苗期叶片含硫量为0.26%,分蘖期为0.15%属生长正常。
在亚马逊河下游盆地,水稻分蘖期含硫量为0.16%,开花期为0.10%时,均能获得较高产量。
稻田土壤有效硫的临界值:土壤有效硫的临界值因提取剂不同而异,氯化钙(0.15%)提取法为10毫克S/公斤;磷酸一钙提取法为10毫克S/公斤;莫根(Morgan)提取法为13毫克S/公斤;醋酸铵(0.5mol/L)+醋酸(0.25mol/L)提取法为11毫克S/公斤;而热水溶解法为10毫克S/公斤。
纠正水稻缺硫目前,世界水稻缺硫的国家主要有孟加拉国,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
施用硫肥能有效地纠正水稻缺硫病症。
在孟加拉国硫的效应和氮相似,增产幅度为19%-40%;在中国增产幅度为5%-57.0%,平均增产15.7%。
一、营养元素种类植物营养元素可分为必需营养元素和有益营养元素。
(一)、必需营养元素:1、判定某种元素是不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要看其是否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这种元素是完成作物生活周期所不可缺少的;2、缺少时呈现专一的缺素症,具有不可替代性,惟有补充后才能恢复或预防;3、在作物营养上具有直接作用的效果,并非由于它改善了作物生活条件所产生的间接效果,也不是依照它在作物体内的含量的多少,而是以它对作物生理过程所起的作用来决定。
2、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十六种:大量营养元素:碳(C)、氢(H)、氧(O)、氮(N)、磷(P)、钾(K);中量营养元素:钙(Ca)、镁(Mg)、硫(S);微量营养元素:铁(Fe)、硼(B)、锰(Mn)、铜(Cu)、锌(Zn)、钼(Mo)、氯(Cl)。
此外,有人认为,镍(Ni)元素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二、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与缺素症状(一)、一般不需通过施肥补充的营养元素:碳、氢、氧1、碳、氢、氧是植物体内各种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有机酸等;2、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糖是由碳、氢、氧构成的,而糖是植物呼吸作用和体内一系列代谢作用的基础物质,同时也是代谢作用所需能量的原料;3、氢和氧在植物体内的生物氧化还原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需要通过施肥补充的营养元素:1.氮(N):(2)、缺氮症状:●植株瘦小。
缺氮时,蛋白质、核酸、磷脂等物质的合成受阻,影响细胞的分裂与生长,植物生长矮小,分枝、分蘖很少,叶片小而薄,花果少且易脱落;●黄化失绿。
缺氮时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使枝叶变黄,叶片早衰,甚至干枯,从而导致产量降低;●老叶先表现病症。
因为植物体内氮的移动性大,老叶中的氮化物分解后可运到幼嫩的组织中去重复利用,所以缺氮时叶片发黄,并由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
(3)、氮素过多的症状:●营养体徒长,叶面积增大,叶色浓绿,叶片下披;●茎杆软弱,抗病虫、抗倒伏能力差;●根系发育不良,根短而少,早衰。
土壤有效硫含量范围土壤是植物的营养来源之一,其中硫元素是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
土壤中的有效硫含量是指植物可以吸收和利用的硫元素的含量。
下面将介绍有效硫含量的范围及其对植物的影响。
一、土壤有效硫含量的范围评判土壤中的有效硫含量需要测定土壤中的有效态硫含量,一般来说,硫元素在土壤中以硫酸盐的形式存在,只有硫酸盐存在于土壤中,植物才能够利用它。
土壤中的有效硫含量会受到土壤类型、土壤pH、氧化还原条件、施肥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土壤有效硫含量的适宜范围在10~30mg/kg之间。
二、土壤有效硫含量的作用与意义1、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土壤中的有效硫含量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特别是对于蛋白质的合成和植物细胞的分裂、生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土壤中的有效硫含量还可以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可以增加植物对于病害和气候变化的抵抗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3、提高农作物品质土壤有效硫含量对于农作物的品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可以提高水稻的品质和玉米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等。
三、土壤有效硫含量的缺乏与过多的影响1、缺乏硫元素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严重时能够引发植物萎缩、叶片发黄等症状。
2、过多的硫元素则会对植物产生有害影响,导致植物生长发育迟缓、产量下降等。
四、提高土壤有效硫含量的方法1、适当施用硫肥或硫酸亚铁肥等化肥。
2、采用有机、无机复合肥,肥料中适当添加含硫有机物等。
3、合理轮作,适当种植豆科植物,豆科植物可以通过根瘤菌与土壤中的氮结合,使硫酸盐还原成硫化物,增加土壤中的有效硫含量。
总结:土壤有效硫含量是农业生产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
农民应根据土壤有效硫含量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施肥,保证农作物得到足够的硫元素,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从而增加农户的收益。
怎样给农作物施好硫肥农作物作物缺硫的主要症状作物缺硫时,其外观症状与缺氮相似,叶片呈现淡绿或黄色,缺素最先发生在幼叶叶片上,一般是幼芽先变黄色,心叶失绿黄化,植株黄化均匀,茎细弱,根细长而不分枝,开花结实推迟,果实减少。
对硫敏感的作物是十字花科如油菜等,其次为豆科、烟草和棉花,需硫较少的为禾本科作物。
主要作物缺硫的症状:油菜:缺硫初始症状为植株呈现淡绿色,幼叶色泽较老叶浅,以后叶片逐渐出现紫红色斑块,叶缘向上卷曲,开花结荚延迟,花、荚色淡。
大豆:新叶淡绿色到黄色,失绿色泽均一,生育后期老龄叶片也发黄失绿,叶片并出现棕色斑点,植株细弱,根系瘦长,根瘤发育不良。
棉花:植株瘦小,整个植株变为淡绿或黄绿色,生长期推迟。
水稻:返青慢,不分蘖或少分蘖,植株瘦矮,叶片薄,幼叶呈淡绿色或黄绿色,叶尖有水浸状的圆形褐色斑点,叶尖焦枯。
根系呈暗褐色,白根少,生育期延迟。
合理施用硫肥的方法因作物种类、土壤类型、施肥目的不同,硫肥施用数量、施用方法和施肥时期而异。
撒施用量一般多于条施、穴施等。
水溶性肥料(如硫酸盐态硫肥)可作基肥、追肥和种肥,非水溶性肥料(如硫磺类硫肥)一般作基肥撒施,作基肥时宜早施。
一般推荐使用硫酸盐态肥料,有硫酸铵、过磷酸钙、石膏、硫酸钾等。
硫磺类肥料,有高效分散性颗粒硫磺肥料。
不同作物推荐施硫肥量不同,硫肥推荐使用量:谷物:1.3—2.7公斤/亩,豆类、油料、蔬菜:2.0—4.0公斤/亩;糖料:2.7—5.3公斤/亩。
同时,硫肥施用应与氮、磷、钾配合使用,达到养分平衡。
研究表明,要使植物达到最佳生长,植物体内的N/S比为15∶1—20∶1,P/S比例为1∶1。
作物施肥时,N/S比例一般为7∶1,P2O5/S比例为3∶1。
作为碱土改良剂(施用石膏等)时的用量多于营养施肥,撒施用量一般多于条施、穴施等。
施硫增产增收效果作物增产效果。
近XX年来,我国主要农作物的600多个田间试验表明,85%以上的田间试验增产效果******,增产率为7%-15%,平均达到10%。
作物缺乏中微量元素原因症状及防止措施
作物缺乏中微量元素会引起土壤养分失衡,给作物带来诸多症状。
表现在外观方面,会出现叶片发黄、尖端集结、叶片外皮凹陷、植株发育缓慢等症状;表现在生长方面,会影响植株的吸水、养分吸收和抗逆能力等;表现在生产方面,因植株营养素缺乏而影响对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避免微量元素缺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合理检测土壤,正确配施适宜的肥料。
2.适当使用植物营养素补充剂,以增加植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3. 通过轮作翻耕,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维持土壤肥沃,同时也有利于其它营养元素的循环。
4.为作物施肥时,采取施肥分单元或施肥分级的措施,以增加植物对用肥的敏感性。
5.通过采用肥料差异化管理技术,使肥料的利用率更高。
水稻生长过程中的缺素症状作者:钟剑锋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23期钟剑锋水稻是紫金县的主要大田作物之一,在其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氮磷钾肥以及多种微量元素,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据有关试验研究表明,每生产100kg稻谷,需从土壤中吸收氮1.6~2.5kg、磷0.6~1.3kg、钾1.4~3.8kg,及适量的微肥。
由于栽培地区、水稻品种、土壤肥力、施肥方式的不同,对氮、磷、钾及多种微肥的吸收量也存在差异。
但无论缺少哪种养分,都会出现明显的缺素症状,不仅无法保证水稻正常生长,更无法实现稳产增产,增加收入的目的。
1、氮肥。
水稻是喜氮作物,充足的氮肥能促其生根快、提高根系活力、分蘖多、叶片伸展长。
但氮肥也不宜过量,否则会造成生长过旺,影响下层叶片的光照,易发生病虫害。
氮肥过量,后期易倒伏。
因此要根据本田具体情况,适量施用氮肥,建议测土配方施肥,既能提高肥效,促进植株长势,又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缺氮症状。
缺少氮肥时植株明显矮于健株,分蘖少。
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先从下部老叶开始发黄,萎蔫早落。
逐渐向上发展至幼叶。
根系弱化,生长慢,根量减少,植株早衰。
后期缺氮,成穗率低,穗少且短,粒数少,影响产量。
补救对策。
施足底肥,底肥包括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及化肥,可每667m22000~3000kg,硫酸铵30kg或碳酸氢铵50kg,过磷酸钙30~50kg,硫酸钾10~15kg。
及时追肥,适时追施分蘖肥、拔节肥。
出现缺氮症状时,可667m2追施10~20kg尿素,配施磷钾肥,施后中耕。
或叶面喷施0.4~0.5%尿素溶液,一般5~6天后恢复生长。
2、磷肥。
水稻生长过程中需磷肥量约为需氮肥量的一半,其总量虽然少于氮肥,但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之一,尤其在生育后期。
幼苗期和分蘖期需氮肥量最多,此阶段缺少磷肥,影响有效分蘖。
缺磷症状。
缺少磷肥时植株矮小,生长缓慢,茎叶细狭,分蘖延迟或不分蘖,或返青后出现僵苗。
芝麻缺素症状以及补救办法汇报人:日期:•芝麻缺素症状•缺素原因•补救办法目录•预防措施01芝麻缺素症状芝麻缺乏氮素时,叶片失去绿色,变得枯黄,严重时叶片脱落。
叶片失绿生长受阻产量下降缺氮会导致芝麻生长受阻,株高、茎粗、叶片数等均低于正常植株。
缺氮会导致芝麻结蒴少,蒴粒数和千粒重下降,最终导致产量降低。
030201芝麻缺乏磷素时,叶片暗淡无光,呈灰绿色或紫红色。
叶片暗淡无光缺磷会导致芝麻生长迟缓,株高、茎粗、叶片数等均低于正常植株。
生长迟缓缺磷会导致芝麻结蒴少,蒴粒数和千粒重下降,最终导致产量降低。
结实率降低芝麻缺乏钾素时,叶片卷曲变形,叶边焦枯,叶柄弯曲。
叶片卷曲变形缺钾会导致芝麻生长受阻,株高、茎粗、叶片数等均低于正常植株。
生长受阻缺钾会导致芝麻抗病能力下降,易感染病虫害。
易感病虫害生长受阻缺镁会导致芝麻生长受阻,株高、茎粗、叶片数等均低于正常植株。
叶片黄化芝麻缺乏镁素时,叶片黄化,沿叶脉出现条纹状褪绿。
结实率降低缺镁会导致芝麻结蒴少,蒴粒数和千粒重下降,最终导致产量降低。
叶片失绿变黄芝麻缺乏硫素时,叶片失绿变黄,与缺氮症状相似。
生长受阻缺硫会导致芝麻生长受阻,株高、茎粗、叶片数等均低于正常植株。
结实率降低缺硫会导致芝麻结蒴少,蒴粒数和千粒重下降,最终导致产量降低。
02缺素原因芝麻种植的土壤中氮素含量较低,无法满足芝麻生长所需。
土壤中氮素不足种植芝麻时,没有施足氮肥,导致芝麻吸收不到足够的氮素。
氮肥施用不足土壤pH值过高会抑制芝麻对氮素的吸收。
土壤pH值过高缺氮原因芝麻种植的土壤中磷素含量较低,无法满足芝麻生长所需。
土壤中磷素不足种植芝麻时,没有施足磷肥,导致芝麻吸收不到足够的磷素。
磷肥施用不足土壤pH值过高会抑制芝麻对磷素的吸收。
土壤pH值过高土壤中钾素不足芝麻种植的土壤中钾素含量较低,无法满足芝麻生长所需。
钾肥施用不足种植芝麻时,没有施足钾肥,导致芝麻吸收不到足够的钾素。
土壤pH值过高土壤pH值过高会抑制芝麻对钾素的吸收。
几种作物的缺硫症状和硫肥的施用技术
近年来,由于土地复种指数和作物产量的不断提高,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硫素营养增多。
有些地方由于使用化肥品种的改变,大量施用尿素等高浓度无硫化肥,而过磷酸钙、硫铵等含硫化肥用量减少。
-些有机质含量低、质地粗的土壤,硫含量低,在雨水多的地区,从雨水和渗漏水中流失的硫较多。
环境污染治理日益加强,大气和水体中硫浓度降低,作物从大气和灌溉水中得到的硫减少。
同时近年来有机肥和农家肥用量减少,以有机硫补给土壤的硫素越来越少。
因此,容易造成某些地区土壤缺硫。
掌握常见作物的缺硫症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于指导农业生产有着+分重要的作用。
-、主要作物缺硫症状。
作物缺硫时生长受阻,叶片失绿或黄化,叶面积较小,茎细弱矮小,与缺氮症状相似。
所不同的是:缺硫时叶褪绿黄化,首先在幼叶片出现。
而缺氮是先从下部老叶表现出来。
l、小麦:植株色浅绿,幼叶失绿较老叶更明显,严重缺硫时,叶片出现褐色斑点。
2、油菜:初始表现为植株浅绿色,幼叶色泽较老叶浅,以后叶片逐渐出现紫红色斑块,叶缘向上卷曲,开花结荚迟,花荚少小色淡,根系短而稀。
3、水稻:返青迟,分蘖少或不分蘖,植株瘦矮,叶片薄而片数少,幼叶呈浅绿色或黄绿色,叶尖有水渍状圆形褐色斑点,叶尖枯焦。
根系暗褐色,白根少,生育期推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