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275.71 KB
- 文档页数:2
关于临终关怀的感想作为人类,我们都希望能够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得到尊重、关爱和安慰。
这就是临终关怀的重要性所在。
经历过亲人的离世,我深深体会到了临终关怀对患者和其家人的意义和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临终关怀的感想,并强调它的重要性。
首先,临终关怀对患者非常重要。
面对死亡的临近,患者常常感到孤独和恐惧。
在这个时刻,他们需要得到专业医疗团队的重视和关心。
临终关怀提供了身体、心理和灵性方面的支持,使患者能够以尊严和安详地面对生命的终结。
当患者感受到关怀和理解时,他们会感到安心和宽慰,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其次,临终关怀对患者的家人同样至关重要。
亲人的临终是一个让人痛苦和难以接受的事实。
家人常常面临照料和支持患者的巨大压力。
临终关怀不仅关注患者的需求,也致力于支持和指导家人。
这种支持可以减轻家庭的压力和焦虑,让他们更好地面对亲人的离世。
临终关怀还提供了患者家庭与医疗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患者和家人的意愿得到尊重。
此外,临终关怀对医疗团队来说也非常重要。
医疗护理人员是关怀患者的第一线,他们不仅需要提供有效的医疗治疗,也需要给予情感上的支持。
临终关怀强调团队合作、有效沟通和共同决策,以确保患者和家人的愿望得到充分尊重和实施。
通过培训和教育,医疗团队能够提供优质的临终关怀,以满足患者和家人的需求。
然而,在现实中,临终关怀的推广和实施还面临着很多挑战。
首先是社会文化观念的限制。
在一些文化中,死亡和临终仍然是一个令人不愉快的话题,讨论它可能被视为犯忌。
这使得人们不愿意考虑临终问题,也不愿意接受相关的服务。
其次是医疗资源的分配问题。
在一些地区,医疗资源有限,临终关怀的优先级可能不高。
这导致许多患者和家人无法享受到合适的关怀和支持。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教育和宣传方面下手。
提高社会的临终关怀意识,打破文化禁忌,积极推动人们参与临终关怀的讨论和决策过程。
另外,需要加强医疗资源的配置,确保临终关怀能够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老年患者临终关怀护理体会作者:吴洪晶李琪张红黄风静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0期【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355—01临终关怀(英文:hospice或palliative care)并非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一种专注于在患者在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
对于人来说,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一般认为,老年患者在经过积极治疗后仍无生存希望,直到生命结束之前,这段时间称为“临终”。
临终老年患者一般经过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抑郁期、接受期,难免会产生对生的渴望和死的恐惧,难免会产生巨大的悲伤和痛苦,为了让其乐观地面对,作为护理工作者应做到以下几点。
1 老年患者临终护理应采取的主要措施1.1 提供舒适环境。
临终老年患者应安排单人房间,室内要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温湿度适中、空气新鲜、避免噪音。
其目的是让老年患者安静舒适的休息,最大限度地为老年患者创造良好的休养、治疗环境,让老年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度过最后时光。
1.2 做好基础护理。
帮助老年患者做力所能及的活动,勤翻身,勤拍背,以预防褥疮、肺炎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密切配合医疗,及时准确地完成各种治疗和护理任务,如输液、吸痰、吸氧和采集各种化验标本等,不随意终止各种维持生命的措施。
1.3实施心理疏导。
临终老年患者的心理极为敏感、复杂,心理护理是临终老年患者护理的重点。
护理人员要及时了解老年患者真实的想法,随时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根据各自不同的职业、心理反应、社会文化背景,有针对性地进行精神安慰和心理疏导。
1.4切实做好临终老年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
家属是老年患者的亲人,也是老年患者的精神支柱。
家属的精神痛苦会影响老年患者的情绪变化,使老年患者症状加重,因此要做好老年患者家属的工作,促进家属的心理适应。
1.5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临终关怀活动感想在我的工作中,我常常参与临终关怀活动,这些活动让我对生与死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每一次和濒临死亡的患者相处,都让我深刻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脆弱。
同时,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身边每个人的存在。
在临终关怀活动中,我们首先需要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确保患者的身体能够得到最大的舒适和缓解。
其次,我们也需要给予他们心理与精神上的支持,让他们在内心深处感到踏实和安稳。
最后,我们也要为他们提供社会支持,包括家庭关怀、经济援助等方面的帮助。
在临终关怀活动中,最重要的是给予患者尊严和温暖。
他们可能会感到恐惧、孤独,甚至是绝望,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予他们力量和勇气,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我常常和患者聊天,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和回忆,给他们带去一丝温暖和快乐。
有时候,我也会给患者唱歌、朗诵诗歌,用一种美好的方式让他们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
在临终关怀活动中,我经常感受到力量和希望。
有一次,我照顾了一位年迈的患者,他已经病入膏肓,但却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
我和他聊天,他给我讲述了他的人生经历和对生命的理解,他告诉我,虽然他的身体已经无法承受更多的痛苦,但他依然对生活充满感激和热爱。
他说他不想留下遗憾,他希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保持着笑容和快乐。
这位患者的乐观和坚强深深打动了我,我为他的勇气和坚持感到钦佩。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更加努力地为他提供关怀和帮助,希望能够让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感受到幸福和温暖。
临终关怀活动不仅仅是给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给予患者尊严和尊重,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感到安心和满足。
同时,我们也需要给予他们家庭支持,让他们的家人能够感受到我们的关怀和帮助。
只有这样,临终关怀活动才能够真正起到作用,让患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感受到温暖和幸福。
在临终关怀活动中,我常常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宝贵。
每一位患者都是那么的可贵和珍贵,在他们的躯体里蕴藏着无尽的故事和回忆。
小、中毒程度较轻的患者,采用催吐法洗胃。
护士要用热情的态度,礼貌的语言,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取得其配合,不得对患者粗暴无礼或歧视。
抢救室内要环境清洁,设施齐全,工作配合有序,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同时应向患者亲属讲明病情使其理解,保持情绪稳定,以免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
!"!#恢复期心理护理!"!"$#服毒自杀者心理护理#此类患者一般的心理特点是具有偏执性人格,依赖性较强,可表现冲动性和攻击性,强烈的好胜心,喜欢别人夸赞,受不得委屈,做事求好求全,社会适应能力差,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应激反应表现强烈,心理承受力脆弱等。
在脱离危险神志清醒后,大多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给自身增加了痛苦,给家庭增加了负担,感到悔根和内疚,因此有较强的早日康复的欲望。
针对这类患者,我们一方面继续积极对症治疗,另一方面主动与之接触谈心,了解其自杀前的心理状态及诱因,有针对性地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领悟治疗”等,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
轻生者中农村女性占比例较大、一般有文化水平较低、看问题片面等特点,我们可以针对她们敏感的话题,如恋爱、婚姻、婆媳关系、子女教育、家庭生活等方面,结合好的典型事例开导她们,使其懂得生活中的困难和不如意是在所难免的,要勇敢地去面对和克服,而不是以逃避的态度去轻生。
同时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嘱其对患者关心和爱护,使患者感受到家庭和社会并没有轻视和抛弃她们,增强她们重新站起的勇气。
这也是我们心理护理目的所在。
部分轻生者获救后,心理矛盾和心理障碍尚未解决,表现出哭闹、拒食、拒绝治疗,并寻找机会再度自杀。
针对这类患者,我们在加强心理护理的同时,严密观察病情,严格交接班,嘱其亲属对患者!%&陪护,防止意外。
确有心理障碍者,如抑郁症等,建议去心理科或精神科诊治。
!"!"!#误服药物中毒及一氧化碳中毒者心理护理#此类患者中,成年人性格较外向开朗,儿童则幼稚无知,生活常识欠缺。
临终关怀在老年临终患者护理中的重要意义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患者的疾病和死亡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医学和护理领域,临终关怀作为一种特殊的护理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老年临终患者护理中,临终关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临终关怀可以帮助老年患者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患有疑难杂症的老年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员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以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二、降低老年患者的焦虑和恐惧老年患者面临死亡的威胁时,往往会感到恐惧和焦虑。
在临终关怀中,护理员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安抚患者的情绪,以及提供具体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对死亡有一个真实、科学的认识,从而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缓解焦虑和恐惧。
三、为老年患者提供尊严的死亡老年患者在临终之际,往往感到孤独和无助,亲人的陪伴和关怀显得非常重要。
在临终关怀中,护理员可以为患者提供周到、贴心的护理,同时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陪伴,让老年患者感到被关注、被尊重和被重视,为他们的临终之路提供更为温暖人性化的关怀。
四、促进家庭成员的应对能力和心理健康老年患者的临终护理不仅涉及到患者本人,也牵扯到家庭成员和护理人员的问题。
家庭成员在看护老年患者的过程中,往往感到焦虑和无助,需要得到专业护理人员的指导和支持,以促进家庭成员的应对能力和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临终关怀在老年临终患者护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他们的焦虑和恐惧,还可以为他们提供尊严的死亡,同时促进家庭成员的应对能力和心理健康。
因此,在老年临终患者护理中,临终关怀必须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以保证老年患者的获得最后的尊严。
谈谈对临终关怀的认识和对生命的理解一、临终关怀的重要性临终关怀,作为医学和人文关怀的交汇点,是对患者身心灵全面需求的关注和照顾,旨在帮助患者应对生命终结阶段的各种困境和挑战。
在医学进步的今天,临终关怀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人们更加关注生死问题,追求对生命的尊重,同时也需要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得到关爱和安慰。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和思考如何对待临终关怀这一重要课题。
二、临终关怀的内涵和实践1. 对病人的身心关怀在临终关怀中,我们首先需要关注患者的身心需求。
不仅是对疾病的治疗,更重要的是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关爱。
我们应该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和尊严,关心他们的心理状态,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护理服务。
2. 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另外,临终关怀还需要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
在涉及到生死的问题上,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为自己的生命做决定。
我们应该尊重患者的选择,尽力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给予他们尊严的生活和离世方式。
3. 与家属的沟通和支持临终关怀也需要与病人的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支持。
家属们往往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压力,他们也需要得到关怀和安慰。
我们应该给予他们精神支持和正确引导,帮助他们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亲人生命的终结。
三、对生命的理解1. 生命的意义对临终关怀的思考,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命的意义。
生命是宝贵的,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和关爱。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有着自己的使命和价值,无论是生命的开始还是结束,都应该被我们用尊重和温暖对待。
2. 生死的平衡通过临终关怀的实践,我们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死的平衡。
生命的终结是必然的,而我们应该学会去平静地面对,给予患者安宁,同时也让自己得到释放。
这种平衡需要我们以一种超脱的心态认识和对待,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
3.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临终关怀也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我们会因为情感而更深刻地体会到对生命的珍惜,对亲情的怀念,对友情的感激。
这些情感让我们更加懂得在生命中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怀和陪伴。
14例临终关怀护理体会【摘要】目的:使临终患者与家属接受临终事实,使临终者尊严地、无痛苦和无遗憾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方法:通过护理14例临终患者总结经验。
结果:通过精心护理患者和家属都能正视死亡,患者带着笑容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
【关键词】临终关怀:临终者:心理护理:疼痛护理【中图分类号】r11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117-02临终关怀是刚刚起步且又面向未来的伟大事业,是现代护理学需要研究的新学科。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大力发展临终关怀事业,要求每一个护理人员做好方方面面的护理工作的同时帮助病人在临终前度过他们有限的生命,使病人在有限的时光内安祥、无憾地度过人生旅程的最后一站。
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4例,男性9例,女性5例:50~60岁4例,60~70岁5例,70岁以上5例:晚期恶性肿瘤10例,白血病2例,多种慢性疾病、全身情况极度衰竭者2例。
2护理措施2.1 告诉病人真相:如果病人不知道自己即将死亡,她就无法将其生命的最后阶段合理安排。
无法实现最后的愿望。
在告知病情时选择病人感觉舒适及安全的环境,态度亲切、诚恳,力取与病人建立信任及亲善的关系,但不将一切实情全部告诉病人,而是依据病情需要有目的、分阶段的告知,尽可能使患者了解他的病情。
让她知道对她最重要的是生命的质量而不是寿命的长短。
2.2 心里护理:心里护理在临终关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为谈话制定时间表,第一次交谈主动热情地介绍自己的姓名和职务,保持合适的距离(个人距离是0.46~1.22米,在个人距离下会使双方都感到舒服一些)。
交谈中不用患者不太熟悉的医学术语、含糊不清、意思隐晦的词语。
注意倾听,在倾听过程中,注意力要集中。
目光要注视对方的眼睛和面部,时时地点头表示你一直在注意倾听。
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姿势和体语,以了解患者的感受。
临终患者易恐惧、焦虑、孤独、压抑等。
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感染临终者,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生死观,正确看待生命和死亡,使临终者坦然地接受死亡。
晚期癌症患者社区临终关怀护理体会目的探讨晚期癌症患者社区临终关怀的护理方法和意义。
方法对我社区收治的45例晚期癌症患者进行心理、疼痛、生活、家庭关怀等方面的临终关怀护理。
结果所有患者均坦然面对自己的病情,以一种放松的心情面对死亡,有39例患者延长生命1~3个月,提高了生命尊严。
结论临终关怀可有效提高患者最后的生命质量和尊严,使其更坦然、舒适的享受最后时刻,舒适的走完人生。
标签:晚期癌症社区临终关怀护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物理、化学、环境等不良影响导致人们生活和生命质量明显下降,特别是癌症患者,由于晚期病痛的折磨,对死亡的恐惧和生命的渴望使其发生严重的行为人格改变。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对人们的生命质量不断关注,临终关怀已成为显示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1]。
临终关怀以提高临终病人的生命质量为宗旨,对患者提供心理、生理、生活等方面全面支持,让其在生命的最终时刻享受真情、舒适、温暖,使其能够有尊严、安静的走完人生。
临终关怀在社区护理工作中得到完美体现,社区护理人员作为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充分体现了尊重患者生命质量和价值的高尚职业道德。
我社区对45例晚期癌症患者进行临终关怀,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我社区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8月对收治的45例晚期癌症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护理,男31例,女14例,年龄38~84岁,平均(63.2±2.8)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消瘦、疼痛症状,均失去手术机会,生存率均<6个月。
其中晚期肝癌19例,胃癌7例,肺癌11例,胰腺癌2例,其他癌症6例。
经过临终关怀护理,所有患者均坦然面对自己的病情,以一种放松的心情面对死亡,有39例患者延长生命1~3个月,提高了生命尊严。
2 临终关怀护理2.1 心理护理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过程。
当晚期癌症患者及其家属被告知失去治疗机会和生命期限的同时,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折磨,还要承受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容易产生恐惧、绝望、消极心理,家属也会产生失望、恐惧、悲观的情绪。
癌症晚期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癌症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20例癌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给予临终关怀护理,从患者的临床症状、疼痛护理、生理以及心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性护理,分析临终关怀的护理效果。
结果癌症晚期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疼痛,让患者安详的度过人生最后阶段,且减轻了家属负担。
结论晚期癌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临床关怀效果理想,能够缓解患者疼痛,维护患者尊严,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临终关怀;临终患者;护理;癌症晚期肾性贫血主要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并发症,属于继发性贫血中的一种。
肾性贫血主要是缺乏充足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引起的,或者是由于尿毒症毒素潴留等各方面的因素导致的,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严重的影响[1]。
医学研究者逐渐将目光转向中医治疗领域中,通过自拟生血方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2]。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60例肾性贫血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癌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
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显著,且多数患者一旦确诊已经是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随着患者病情的不断加剧,患者需要承受精神上以及肉体上双重痛苦,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
因此,临床上加强患者临终关怀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探讨癌症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20例癌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0例,均为癌症晚期,男11例,女9例,年龄34~76岁,其中6例已死亡。
2 临终患者的特点2.1临终患者的心理特点临终患者一般都有恐惧心理,这是由于生命得到威胁所致。
临终患者通常经历五个心理反应阶段:①否认期(denial):患者当得知自己病情加重即将面临死亡,其心理反应是“不,这不会是我”或“不可能”,亦有患者可能会采取复查、转院等方式试图证实诊断是错误的。
老人临终医院护理工作总结
在医院护理工作中,老人临终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这个阶段,护士
们需要特别关注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给予他们温暖和关怀。
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我总结了一些老人临终护理的经验和技巧。
首先,护士们需要对老年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和社
会支持等方面。
通过了解患者的个人情况,可以更好地制定护理计划,满足他们的需求。
其次,老人临终护理需要注重疼痛管理。
很多老年患者在临终阶段会出现疼痛,护士们需要及时观察和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给予合适的镇痛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此外,护士们还需要关注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
在临终阶段,患者可能会出现
焦虑、恐惧和抑郁等情绪,护士们需要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一阶段。
在老人临终护理中,家属的支持和配合也非常重要。
护士们需要与家属进行有
效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同时也需要给予他们情绪上的支持,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恐惧。
总的来说,老人临终护理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但也是一项充满温暖和关怀
的工作。
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细心的关怀,我们可以让老年患者在临终阶段感受到最大的安宁和舒适,让他们以尊严和平静离开这个世界。
希望我们每个护士都能够在老人临终护理中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作用,为患者和家属带来温暖和希望。
临终关怀感动的故事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临终关怀对于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则感动人心的临终关怀故事,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人性的温暖和关爱的力量。
故事发生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
贾先生是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他的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差,生命的最后时刻正在临近。
贾先生的家人知道他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们想要给他最好的临终关怀。
于是,他们找到了一位专业的临终照顾护士,名叫李欣。
李欣是一位经验丰富、充满爱心的护士。
她了解到贾先生希望在生命最后的时刻能够听到一段特定的音乐,这是贾先生生命中最钟爱的音乐之一。
尽管贾先生的要求看起来很简单,但要找到那首音乐并安排播放并不容易。
李欣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通过网络、音乐库以及进行多次电话联系,最终找到了那首音乐。
当贾先生第一次听到他钟爱的音乐在病房里响起时,他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在那个瞬间,他感受到了无尽的安宁和满足。
他的眼睛充满了泪水,而他的家人则感受到了无言的温暖。
贾先生在李欣的陪伴下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时刻。
李欣不仅提供了专业的护理,还给贾先生和他的家人带来了无限的安慰和关怀。
在贾先生去世后的一段时间里,他的家人保持着对李欣的感激之情。
他们写了一封感谢信,表达了对李欣无私奉献和专业精神的敬佩。
这封信成为了李欣工作中最宝贵的奖励,她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临终关怀不仅关乎病人的身体需求,更关乎他们的情感和精神需求。
那位护士以她的细心和努力,为贾先生留下了一段温暖和值得回忆的时光。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意识到每个人都有权利和需求得到尊重和关心,特别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无论是患者还是护理人员,我们都可以通过向他人提供真心关怀和温暖来改善他们的临终体验。
这种关怀不仅可以改善病人和家人的心理状态,还可以给他们留下宝贵的回忆和感激之情。
让我们以这个故事为启发,不断努力提供更好的临终关怀,为那些走向生命尽头的人带去希望和安宁。
老年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3-08-13T14:30:15.9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9期供稿作者:路霞麻王卉曹翼恋
[导读] 全部病例均根据病情采用增强免疫、营养支持、止痛等对症治疗,并实施临终关怀护理。
路霞麻王卉曹翼恋(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疗科 650032)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9-0271-02
【摘要】总结了在我科病房死亡的 75例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护理体会,以期探索对临终患者的护理,使患者舒适安详地离世,患者家属得到了心理安慰。
结果通过对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细致周到的专科护理及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对在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护理,让患者舒适安详地离世,让患者家属得到了心理安慰。
【关键词】老年患者临终关怀护理
临终关怀是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的一种身心及社会需求的全面照护,旨在为他们生命的最后阶段提供生理、心理护理,使其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提高剩余时间的生活质量。
我科是云南省老年医学研究中心,收治患者95%以上系60岁以上老年人。
在2010年至2013年期间通过对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细致周到的专科护理及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对在病房死亡的75例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护理,让患者舒适安详地离世,让患者家属得到了心理安慰。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自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在我科死亡患者75例,年龄60~97岁,其中男46例、女29例,其中肿瘤48例,慢性疾病20例,其他7例。
1.2治疗情况
全部病例均根据病情采用增强免疫、营养支持、止痛等对症治疗,并实施临终关怀护理。
2. 临终关怀的基本要求
2.1 临终关怀的环境
提供舒适温馨的环境,尽量满足临终老年患者的生活需要。
病房环境整洁、安静,光线充足避免杂音。
房间的布置应家庭化、人性化,可以根据患者喜欢的物品,摆放如鲜花、照片、工艺品等。
同时护士应千方百计为患者着想,把患者的痛苦和不适降到最低限度,尽量安排临终患者居住单人病房,如果病房条件不允许应用屏风遮挡,让患者及家属感受被尊重。
2.2 饮食
重视关心临终老年患者,对患者提出的生活需求,应尽力尽快满足。
对临终老年患者实施一对一陪护,允许患者家属参与临终护理。
提供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进食生、冷、烫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在与治疗措施不冲突的情况下,应尽一切可能满足临终老年患者的饮食需求,减少患者心里的人生遗憾。
加强基础护理及做好临终抢救工作。
3. 加强基础护理
3.1 做好口腔护理及会阴部皮肤的清洁,定时翻身并按摩受压部位,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体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保持被褥的清洁、平整,及时为患者梳头、洗脸、剃胡须、擦澡和更换潮湿污染的衣物。
做护理操作时应仔细轻柔,注意保证患者皮肤清洁,及时把皮肤上的血迹、胶布痕迹擦干净等。
在尽量不增加患者的痛苦的同时积极维护患者的尊严。
3.2护士应熟悉各种常用药物的剂量、作用和副作用,并根据医嘱给予患者止痛剂以减轻痛苦。
正确评估疼痛的性质、部位,利用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方法缓解患者的疼痛(非药物治疗如按摩、热敷、冷敷及音乐疗法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4.做好临终抢救工作
实施整体护理模式护理临终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情况,如实客观地书写护理记录,熟练有序地完成护理操作。
要做好随时参与抢救工作的人员及器械准备,抢救时配合医生及时准确地完成各项治疗和护理任务,不随意终止各种维持生命的措施。
5. 心理护理
根据大多数濒死患者心理变化的五个阶段,给予心理支持。
5.1否认期
病情的告知应取得医生和家属的同意,可以适当的让患者知道病情,但应根据患者的精神状态。
护士应用发自内心的真诚来理解患者,用合适的语言让患者得到希望,鼓励患者坚持治疗。
5.2愤怒期
工作中要忍耐患者或家属的不理解,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
在鼓励患者坚持治疗的同时,想办法减轻患者痛苦,以取得患者的信任。
5.3协议期
重视患者的想法或要求,尽量为患者创造亲切舒适的氛围。
尽量满足患者愿望,耐心关怀患者,并告诉患者医生在为其使用最适合病情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5.4抑郁期
加强基础护理并加强观察巡视,以免发生意外情况。
主动真诚地关心患者,用行动让患者感到温暖。
5.5接受期
与家属共同安慰患者,鼓励患者说出牵挂并积极帮助患者完成心愿。
让其感受温暖,在平和的环境中离开人世。
6.鼓励家属经常探望陪伴,共同参与临终护理
家属对临终患者的关心和照顾是护士无法替代的,家属在患者弥留时期的陪伴交流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患者的孤独感。
让患者及家属在珍贵有限的时光里彼此支持,让患者在温暖的亲情中离世。
7.护士应真诚仁爱并充分尊重老年临终患者的权利及尊严
对临终患者护士要满怀慈爱与真诚,用亲切关怀的态度去安慰患者,用熟练精湛的技术操作去赢得信任。
尊重临终患者,重视生命价值尽量满足临终患者的合理想法和心愿,让患者在充满温暖而不失尊严的环境中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融洽医患关系,帮助家属处理善后工作。
与家属相处让他们熟悉并明白患者的病情发展,了解医生治疗方案。
在与患者家属的共同商定下统一对患者病情告知的口径。
并在患者离世后认真进行遗体处理,注意保持遗体五官端正、肢体舒展、清洁无味、穿戴整齐并协助送到太平间,让家属满意。
8.体会
我国的老龄人口与日俱增,老人社会和老龄事业也不断发展。
人们越来越关心老龄社会,而临终关怀护理是老龄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临终老人舒适、安详、有尊严地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是医护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