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癌症病人临终关怀护理体会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5
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体会【中图分类号】r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53-01由于医疗救护技术的日臻完善,许多生命被挽救回了,人的寿命得以延长。
但对于晚期癌症病人而言,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疾病治愈的希望非常渺茫,一般延续生命的医疗方法,不仅未能带来治疗的希望,反而更增加了病人身心的痛苦与不适,剥夺了病人生命的最后尊严和生存质量。
因此,科技的进步也许能延长人的生命,但却无法消除死亡带给人们的恐惧与悲伤,而临终关怀则提供了满足病人临终前所需要的各种服务。
临终关怀是近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是社会的需求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
临终关怀的定义:临终关怀(hospitalpice)是一种为临终病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所提供的特殊服务,是对临终病人及家属所提供的一种全面的照护,包括医疗、护理以及其他健康服务,以满足病人及家属的身体、生理、社会文化及精神的需要。
增强人们对临终生理、心理状态的适应能力,其目的是使临终病人的生存质量得以提高,能够舒适、无痛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途,并同时维护家属的身心健康。
我国目前对临终的时限定义为当2病人处于疾病的末期,死亡在2-3个月内不可避免时,为临终阶段。
1背景资料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住晚期癌症患者10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50-85岁,平均年龄为岁。
2护理措施2.1环境舒适安静:临终护理病房:临终关怀病房具有四个特点,明亮、宽阔、安静与温馨。
2.1.1病房设施家庭化,为使病人感到家庭的温暖与和谐,病房的一切设施和格局力求美观大方,整齐协调,使病人心情舒畅,病房里可放置盆景和插花,并配置电视机和收音机等以增加生活内容和乐趣。
2.1.2建立适合临终病人的陪伴制度,改变原有的探视时间规定,视病人和家属的需要而定2.2注重舒适护理2.2.1疼痛护理:(1)疼痛的心理护理,对于临终病人疼痛是最主要的不适,患者对疼痛的恐惧往往超过对死亡的害怕,所以痛yi降低,患者对轻微的疼痛都难以忍受,所以要指导患者应用放松疗法,如缓慢的深呼吸,放松全身肌肉,听音乐,和患者说说值得回忆的往事,来分撒患者的注意力,更使患者处于安静舒适的环境中,以取得安全感和舒适感。
临终关怀在肝癌晚期患者护理中应用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178-01【摘要】: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病人生存质量明显下降。
临终关怀是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的一种身心及社会需求的全面照护,对肝癌晚期患者,实施良好的临终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此类患者躯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恐惧,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关键词】:肝癌; 护理;临终关怀一基础护理:1、饮食护理应了解病人的饮食习惯,进食一些高热量、优质蛋白质、丰富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让病人少食多餐,不能从口进食者可采用胃管注入或静脉营养。
但是若病人血氨升高达到肝性脑病或其前兆,应根据病人情况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2、大量腹水的护理保持舒适的体位,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的半流质饮食,限制水的摄入,并予利尿药,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防止电解质紊乱。
3、其他做好口腔、烦躁不安、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呼吸困难的护理。
4、皮肤及预防压疮的护理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夏天帮助病人洗澡,冬天给病人擦澡,用热水泡脚,女病人冲洗会阴,修剪指甲,按摩受压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压疮发生。
5、营养支持护理营养护理的原则是坚持多样化、均衡化、低脂化和易消化[2]。
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及温度,经常变化食物的品种和花样,避免粗糙、辛辣食物。
餐前要适当应用药物控制疼痛和恶心,为患者营造舒适的就餐环境。
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多进餐,必要时可通过鼻饲、胃肠道外高营养,还可以通过静脉输液途径补充营养,确保营养充足。
二、心理特征与心理护理:肝癌晚期病人基本需求包括维持生命、解除痛苦,直至无痛苦地逝去。
临终关怀在满足病人基本生活需要基础上,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
心理特征1、心理特征悲观、恐惧、绝望:当得知自己患了肝癌时,大多数病人承受不了这一沉重的打击,往往悲痛欲绝,病人顿时感到前途一片黑暗,生活的前程即将结束,整天闷闷不乐,感到生命对自己如此残酷。
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护理体会【关键词】癌症;临终关怀;护理体会临终护理是指肿瘤晚期,各种疾病末期治疗不再生效,生命即将结束时实施的护理,是近些年癌症护理的一个新内容,是病程护理中的一种特殊护理,一般认为是在临终患者的最后几个月、一周、几天所接受的关怀和照料。
临终关怀的宗旨是减少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舒适,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维护临终患者的尊严,使临终患者对社会、家庭、医护人员满意,使他们在最后的人生历程尽头心情舒畅、无怨无悔、无忧无虑,使他们安宁平静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旅程。
我科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共收治患者41人,其中胃癌9例、肝癌7例、肺癌11例、乳腺癌5例、胰腺癌2例、食道癌3例、肠癌4例;男性26例、女性15例;年龄28~81岁;平均年龄41岁。
护理体会1 疼痛的护理70%的晚期癌症患者是以疼痛为主要症状。
癌症患者疼痛大多较剧烈,常伴有呻吟不止,影响睡眠、饮食、情绪、严重干扰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除给患者以安抚和战胜疼痛的信心外,及早给予止痛药物,按患者疼痛的性质、程度,根据“止痛阶梯”治疗原则,给予患者止痛护理。
应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强痛定、芬太尼、杜冷丁、吗啡,采取定时给药方法,使大多数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得以缓解。
也可采取非药物控制疼痛,如按摩、暗示、催眠、音乐等,减轻患者的疼痛折磨,使患者感到舒适,在应用药物时不过多考虑其成瘾性。
2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临终护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在做好生活护理的基础上完成的。
根据患者对癌症反应的不同心理,采取不同的措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增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解除患者的心理痛苦。
①恐惧心理:对于大多数患者心理上有一种可怕的恐惧感和悲伤感,情绪长表现为闷闷不乐、紧皱双眉、唉声叹气、不思饮食、思念亲人,并有着强烈的求生欲望。
我们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要有良好地语言修养,与患者交谈时态度要诚恳、和蔼、耐心,以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安心养病,以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热情关怀、体贴患者,让家属陪伴患者,消除恐惧心理,使他们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以提高疗效,延长其生存期。
对晚期癌症患者实施临终关怀的实践与体会晚期癌症患者在进行放疗治疗时,会出现各种并发症,生活质量不甚良好,比较容易引起临终幻觉,不仅心理压力大,还会对身体产生极大的影响。
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护理,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实施临终关怀的实践与体会。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的了解晚期癌症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身体情况、历史病史、家庭状况等,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提供更加有效的护理。
其次,要注重每个晚期癌症患者个体的护理,充分调动他们的自我康复能力,控制病情,有效降低病情发展的痛苦,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此外,建立更良好的沟通环境是对晚期癌症患者提供临终关怀的至关重要的一点,护士可以主动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让患者有安全感,放松情绪,减轻病情发展中的痛苦。
同时,要注意了解患者的情绪及其根源,在提供护理服务时,应重视他们的心理需求,让他们在护理中得到提升,使他们在临终关怀中获得更多安慰。
此外,在临终关怀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还要重视他们的心理需求,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如安慰他们,给他们讲故事,促进患者的心理安全,为他们提供有用的资讯,帮助患者控制病情,为他们创造一个舒适的护理环境,让他们在护理中得到最大的安抚。
另外,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还可以主动提出一些活动,对晚期癌症患者来说,轻松的活动能够有效缓解病情发展中的痛苦,比如散步、看电影、参加慈善活动等,可以帮助患者舒缓压力,能够让他们有更好的心理体验。
在总结以上护理实践下,我们可以看出,对晚期癌症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注重个体护理、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重视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有益的活动等,能够缓解病情发展的痛苦,使患者在临终关怀中得到安抚,有效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给予他们更多心理支持。
因此,护士要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及时提供护理服务,让患者在生活的最后日子里力求安全和舒适。
浅谈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护理体会引言在医生努力和病人拼搏的过程中,有时病情仍不可避免地进展到晚期癌症的阶段。
晚期癌症病人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破坏,对于这些患者的护理,不仅仅关乎病人的身体健康,同时也要重视病人的心理、社交和精神方面,帮助他们度过临终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有一定的发掘、识别、及时干预及疼痛管理技能,全面发挥护士在护理中的作用。
本文根据个人的护理经验,结合国内和国外近年来护理工作的成果,对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护理进行探讨,剖析临终病人在此阶段的心理、生理和社会难题,并从体验中总结出一些护理技巧,旨在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病人康复率。
一、晚期癌症病人的心理阶段晚期癌症病人的心理表现复杂,这要求护士了解病人不同病情下的情感变化,合理解读医疗过程中的客观事实,调整病人的情感。
晚期癌症病人的心理阶段包括四个阶段:阶段一为否认期,阶段二为愤怒期,阶段三为讨好期,阶段四为接受期。
1. 否认期在第一阶段,病人往往认为自己不可能得晚期癌症,常表现出对自身疾病的轻视,并认为疼痛反应是必须克服的困难。
此时,护士应该采取开放、理性的沟通方式,尽早了解病人对该疾病的态度,并且教育病人如何面对和接受病情的现实。
2. 愤怒期在第二阶段,病人学会了接受病情的现实,他们往往会表现出愤怒、拒绝、抵触等情绪。
这些情绪表象的核心是对疾病的不信任。
在面对病人的愤怒或抗拒时,护士应该耐心地倾听病人的心声,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为病人提供全面的精神和心理关怀。
3. 讨好期在第三阶段,病人的心理状态发生了转变,他们主动与医护人员沟通,并表现出试图讨好医护人员和家人的心理。
这种心理往往是由于病人很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感觉到自己给家人和社会带来的负担而致。
护士应该适度地倾听病人的心声,给予病人积极、现实的建议,让病人感到自己得到了关爱和支持。
4. 接受期在第四阶段,病人的心理状态逐渐稳定,他们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并且开始接受现实。
对癌症病人临终关怀及疼痛护理的探讨【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260-02人总是要死亡的,死亡的过程应该是庄重而无憾的。
但是癌症给人的肉体上带来的痛苦、精神上的悲观焦虑,往往给这一人类自然过程蒙上恐怖的阴影,疼痛是癌症病人最可怕的症状之一,是摆在医护人员面前的特殊挑战,它涉及75%的晚期癌症病人,其中40%~50%为中等到严重的疼痛,20%~30%为非常严重的疼痛,疼痛引起身心的损害,从而影响生活质量。
疼痛可导致病人失望、恐惧、拒绝治疗,阻碍正常的工作,一些病人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癌症疼痛是不可避免的,但并非不可控制,无痛应成为每个肿瘤患者的权利。
这就需要有人调护,需要临终关怀,应该说临终关怀是任何社会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和疼痛,在基层卫生部门,长时间以来一直被人们所忽视,我所在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年来,接收了几十例癌症晚期的患者,在护理他们的工作中,总结了以下几点看法,希望能在临终关怀和减轻疼痛的工作中有所帮助。
癌症病人的心理状态癌症病人一听到诊断后,首先想到“灾难为什么偏偏落在我的头上,老天为什么如此不公”。
这是病人从震惊中清醒过来的一种正常的反应,是悲痛的外露。
此时病人常常把愤怒发泄到其他问题上,这种愤怒的发泄是一种自我的摧残,导致与亲人的疏远。
病人离开了原来熟悉的环境、工作、家庭和朋友。
离开生活的激流,切断了社会的联系,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都忙于各自的工作,同情的关怀会逐渐的减少,病人在一种被人抛弃的思绪中感到越来越浓的孤僻。
病人在寂寞和孤僻中脑子里缠绕的只有一个主题—--我还能活多久,在这种心理压力的作用下,在恐惧中生活度日如年,长夜难眠,尤其伴随着肉体上的痛苦不能终止时,仿佛末日已经来临。
惶惶不可终日。
由于对社会和家庭所承担责任的消除,手术、化疗等造成昔日健美体格的变形,今昔鲜明的对比向鼠齿一样的啃噬着自尊,最后沉溺于自身的悲哀之中。
癌症晚期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癌症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20例癌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给予临终关怀护理,从患者的临床症状、疼痛护理、生理以及心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性护理,分析临终关怀的护理效果。
结果癌症晚期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疼痛,让患者安详的度过人生最后阶段,且减轻了家属负担。
结论晚期癌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临床关怀效果理想,能够缓解患者疼痛,维护患者尊严,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临终关怀;临终患者;护理;癌症晚期肾性贫血主要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并发症,属于继发性贫血中的一种。
肾性贫血主要是缺乏充足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引起的,或者是由于尿毒症毒素潴留等各方面的因素导致的,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严重的影响[1]。
医学研究者逐渐将目光转向中医治疗领域中,通过自拟生血方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2]。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60例肾性贫血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癌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
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显著,且多数患者一旦确诊已经是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随着患者病情的不断加剧,患者需要承受精神上以及肉体上双重痛苦,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
因此,临床上加强患者临终关怀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探讨癌症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20例癌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0例,均为癌症晚期,男11例,女9例,年龄34~76岁,其中6例已死亡。
2 临终患者的特点2.1临终患者的心理特点临终患者一般都有恐惧心理,这是由于生命得到威胁所致。
临终患者通常经历五个心理反应阶段:①否认期(denial):患者当得知自己病情加重即将面临死亡,其心理反应是“不,这不会是我”或“不可能”,亦有患者可能会采取复查、转院等方式试图证实诊断是错误的。
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护理工作。
方法对本科室2009年4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62例晚期癌症患者实施临终护理,对临终患者给予关怀、减轻痛苦,使之获得人生的满足,在其生命的最后一段过程得以平静、尊严的去世。
结果临终护理减轻了患者的身心痛苦及家属的悲痛,使他(她)们能在安详中离去,取得了良好的医疗效果和社会效益。
结论及时而有效的临终关怀是使病人生理、心理上得到满足的关键。
【关键词】晚期癌症临终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139-02癌症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病程长且医疗费用昂贵,生命质量差,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承受了较大的痛苦。
多数病人临床死亡前仍较清醒,有的疼痛而使其身心非常痛苦,一般说护理晚期癌症病人和安慰这一阶段病人家属是护理上最难处理的情况。
临终病人的心理状态极其复杂,美国的罗斯博士将大多数面临死亡的病人心理活动变化分为五个阶段:1)否认期;2)愤怒期;3)妥协期;4)抑郁期;5)接受期。
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根据病人心理活动的不同阶段为病人提供良好的临终护理,将病人的痛苦减少到最低限度,使其平静的接受死亡,对病人及其家属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收集我科2009-04~2010-10收治的62例癌症晚期患者,男性41例,女性21例,其中:肺癌22例、肝癌12例、直肠癌6例、食道癌4例、胃癌4例、恶性淋巴瘤3例、骨肉瘤2例、卵巢癌2例、子宫内膜癌1例、胰腺癌1例、乳腺癌1例、肾盂癌1例、结肠癌1例、前列腺癌1例、舌下腺癌1例,年龄34~89岁,平均住院日为69天,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临终护理,起得较满意的效果。
1.2 方法为了尽量满足临终病人的生理需求,使其处于相对舒适状态,我们护士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护理。
1.2.1 满足病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整洁的治疗休养环境;在不违反医疗原则的前提下,安排病人家属、亲友陪伴,以增进他们之间的交流,解除病人的精神负担,帮助其解决生活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为病人解除病痛,接受病人有关疼痛的主诉,耐心听取病人的感受,适时进行心理干预,询问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持续的时间。
对晚期癌症患者实施临终关怀的实践与体会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无疑是医疗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大挑战。
对于晚期癌症病人,医护人员应该从众多的护理策略中挑选出最合适的一种,从而给病人提供最佳的服务,保证他们能够比较轻松地渡过最后的日子。
首先,作为从事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医护人员,应该拥有强大的责任心和耐心,给病人提供尊重、安全且自我感觉良好的生活环境。
其次,在护理过程中,应尽量消除病患痛苦,尽最大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癌症患者晚期护理的重点在于给予心理支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通过与家属、护士和医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使病患了解到自己的实际情况,并尽量满足其需求,家属、护士和医生的互动更应是一种真诚的关心。
另外,应当使病人尽量少受到社会的负面影响,从而保护他们的情绪平衡,避免行为冲动、情绪激动等不理智的状态,以便最大限度地充实他们的生活。
此外,护士也可以采用护理学中各种护理方法,如神经症护理、家庭护理、精神护理,以及药物治疗等,根据各个病患的情况和需求进行定制的护理服务,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生命的旅程。
最后,护士还需要为病人做一些生活上的实事,保护病人的财产权利,对家人的抚慰,同他们进行有意义的交流,让病人最后的一程更加安宁,温暖,快乐。
我曾在一家晚期癌症病房工作过,特别是当我看到病人及其家属在临终时刻的深深感受,我就更有信心巩固我的护理理念,并致力于给晚期癌症患者提供更好的临终关怀。
回想起来,在那些晚期癌症护理病房当中,病患最终还是会走向天堂,但是每次,我们都会以最好的状态去离去,释放身体的痛苦,安心地离开这个世界。
无论如何,护士都应该用最真诚的态度,用最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用最热忱的心去为晚期癌症病人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虽然护理过程中有时会面临各种挑战,但有句话是我从这段经历中深深感受到的:“真正的护士不仅要把病人照顾好,而且还要把他们照顾好,让他们知道,在最后的日子里,有某种真正的关怀陪伴着他们。
”总之,晚期癌症护理的任务是艰巨的,但从中也学到了许多,充满感动的服务,体验了一个真正关怀的患者,也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体验。
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体会摘要通过分析癌症患者的生理状况和心理特点,为晚期癌症病人提供有效的症状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等,控制病人疼痛,缓解病人压力,并使患者家属身心得到维护。
关键词临终关怀临终患者护理临终关怀的宗旨是减少临终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舒适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维护临终患者的尊严,同时希望给予患者家属精神上的支持,给予他们承受所有事实的力量,进而坦然接受一切即将面对的死亡问题[1]。
临床资料2008~2009年收治临终癌症晚期病人70例,男44例,女26例;年龄35~78岁;其中,52例已死亡。
分析评估生理状况:①面部神态和表情:疼痛者表现为眉头紧锁、烦躁不安、眼睛睁大或紧闭、双眼无神。
②肌肉张力丧失:表现为大小便失禁,吞咽困难,活动受限,被动体位,不能按自己的愿望维持一种防护性或良好舒适的功能体位[2]。
③各系统功能改变: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等。
消化系统表现厌食、恶病质、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呃逆、口干、腹泻、腹水等。
循环功能减退表现为皮肤苍白、四肢发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泌尿系统膀胱痉挛、排尿迟缓、尿液异常、尿路感染等。
血液系统表现为贫血及出血、静脉血栓形成、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④神经精神症状:愤怒、焦虑、谵妄失眠、精神错乱、瘫痪(偏瘫或截瘫)、器质性大脑综合征等。
⑤其他:皮肤色素沉着、瘙痒或压疮、病理性骨折等。
心理特征:①否认期:当病人得知即将不久于人世时,难以接受,或是想用“不承认”来保护自己和亲人,企图逃避现实,表现为心神不定;②愤怒期:病人常抱怨偏偏自己患了癌症,产生愤懑、怨恨等情绪;③咨商期:病人承认患病的严重后果,采取妥协的态度,期待使自己的绝症能够治愈或延长生命;④抑郁期:病人察觉治疗无望,将不久于人世,对周围的事物表现淡漠、忧郁和悲痛;⑤接受期:病人已接受了死亡,交代完成未了的事务,恐惧、焦虑已经过去,反而平静、安宁。
临终病人对护理的需求主要表现为:①希望医护人员尽最大能力救治,渴望治愈疾病,延长生命;②希望能得到目前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治疗;③希望减轻疼痛;④希望亲人陪伴;⑤有一个安详舒适的环境;⑥采取医学手段加快死亡;⑦希望神圣有尊严的死去[3]。
肝癌晚期临终关怀护理医学论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医治的350例肝癌患者,其中死亡40例,占比11.43%。
40例死亡病人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1.5~82岁,平均年龄55岁。
1.2方法我院医护人员从医学、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对40例临终患者提供全面、周到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症状护理、基础护理等。
用科学的心理疏导方法、高超的床边护理技术,最大限度地减轻临终者的心理和躯体的痛苦,帮助他们在人生旅程的最后阶段,在充满人性温暖的气氛中充实地、安详地、尊严地离开人间。
2结果对40例肝癌晚期病人实施临终关怀与护理能有效解除病人的疼痛,使临终病人安详地走过人生最后旅程,同时对临终病人家属给予适当的安慰和指导,能使其早日从悲伤中解脱,从而达到患者能善终,留者能善留。
3讨论临终生活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状态,是每一位晚期癌症患者必须面对的过程,临终关怀是特殊的护理,会因不同的病种、不同年龄、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性情而有所变化。
临终病人的护理一般包括心理护理、症状护理、基础护理等。
3.1心理护理3.1.1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临终病人的心理一般分为焦虑心理,忧郁心理,极端否认心理,认可心理。
对于焦虑心理的患者,护理人员赢应加强同患者的沟通交流,耐心的听取患者的诉说,运用合适的口语安慰患者,尤其是在生活上加强对患者的关心和照顾,使患者在住院期间感到安慰,稳定。
忧郁心理的的病人,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病人遭受到外界的刺激,因此护理人员应该使其环境活跃,以便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尽量避免在患者的面前提及病情加重、恶化、转移等刺激性的词汇。
认可心理的病者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状况,多抽时间陪伴患者在身边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帮助与鼓励,尤其是为临终的患者给予心理上的安慰。
积极开展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是临终关怀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国外的一些国家死亡的教育较为普遍,甚至还为大、中、小学生开设了死亡的课堂教育。
对晚期癌症患者实施临终关怀的实践与体会今天,与以往一样,我来到了医院,探访患有晚期癌症的病人。
我走进他们的病房时,心中感受到了浓浓的悲伤,这些晚期癌症病人因治疗未能起到作用而以疾病带走他们的生命。
他们的家属们也伴随着无奈的眼泪,无助的呐喊,在自己的身体之外,无能为力却又无可奈何。
我们实施临终关怀的目的,是要给予晚期癌症病人最后的安慰,使他们面对死亡时能够感到心安,除了贴心的身体护理,还有温暖的心理支持。
我们带来慰藉,与患者以及家属一起谈心,了解他们的痛苦摆在眼前的生活中,安抚他们的心灵,回忆他们的生活,也带来一份良好的心理安慰。
我们苦笑着看着患者,忍痛地不想让自己的眼泪流出来,虽然我们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在此刻我们也深知,拯救晚期癌症病人的只有医生,而我们则只能提供最后的安慰。
通过临终关怀,我们把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属在遭受极大痛苦时的心理压力降低,更多的尊重和贴心照料治疗,让病患在逝去之前能够安心地离家,并且有一份安详和安宁。
通过实施临终关怀,我收获到了什么?首先,我了解到死亡是不可逆转的,也深知人们应该珍惜身边的亲人,好好地经营自己的生活,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
其次,我学会了拥抱痛苦,用心去感受它,并以此调整自己的情绪。
最后,我感悟到了宽容,学会了洞悉他人的心灵,体会生命的真谛。
经过这段实施临终关怀的经历,让我懂得了生命的可贵,也让我学会了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在给予晚期癌症病人必要的帮助和安慰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份宝贵的经历与心得。
72例癌症晚期患者施行临终关怀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对癌症晚期患者施行临终关怀的意义。
方法对72例癌症晚期患者施行临终关怀。
结果通过对72例癌症临终患者进行关怀和护理,取得较好效果。
结论临终关怀对患者及家属的情感支持非常重要,应引起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
【关键词】护理癌症晚期患者临终关怀临床资料表明癌症已经成为危及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此时不仅承受着疾病导致的各种痛苦的煎熬,而且要承受面对死亡的压力,在病程各阶段,患者因心理压力和病痛折磨而诱发严重的心理危机和应激反应,如焦虑、恐惧、愤怒、怨恨、悲观、忧郁、厌世、抗拒、孤独,从而导致生存质量低下。
因此,要因人而异地对晚期癌症患者特有的心理障碍、躯体障碍及心理需求实施临终关怀,引导他们摆脱躯体及精神的折磨,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8月收治晚期癌症患者72例,实施临终关怀护理,收到满意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72例,年龄22~80岁,男55例,女17例。
肺癌19例,肝癌34例,胃癌4例,乳腺癌2例,直肠癌4例,骨癌1例,鼻咽癌3例,淋巴癌2例,食管癌1例,肾癌1例,脑瘤1例,以上患者均给予综合性对症支持治疗和临终关怀护理。
2 护理体会2.1心理护理关心体贴病人,以诚挚、耐心、理解的心境主动去关心接近病人,真正做到“视病人如亲人”。
充分取得病人的信赖,正确引导病人,耐心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合理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鼓励病人和疾病作斗争,使其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
因人而异,分型施护,针对病人存在的个性心理进行解释疏导,以情动人,因人而异,有的放矢,逐步提高病人的心理应激能力。
如针对焦虑、恐惧型,我们要采用移情法,即用言语诱导的方法,转移病人的注意力,达到减少或消除不良情志的目的;对悲观、忧郁型,护士应细心观察,及时给予情感方面的支持,关心体贴病人,与病人保持真诚的关系,尽力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鼓励家属陪伴病人;对愤怒、怨恨型,护士要多和病人交流,鼓励病人发泄不良情绪,帮助病人走出不良情志;对厌世、抗拒、孤独型,因病人内心更需要得到援助,更渴望亲人的体贴和关怀,护理人员要取得病人的信赖,理解病人,家属要给病人创造倾述的机会,消除病人的厌世、抗拒、孤独感,使病人感受到生命的价值,提高生存的信心[1]。
晚期癌症病人实施临终关怀的护理体验晚期癌症病人临终关怀意味着即将走向死亡,在这难以抗拒的阶段里,病人在生理及心理上均承受极大痛苦,除了使病人得到现代医疗外,更重要的给予其精神支持和心理安慰,尽可能的减轻病人痛苦和家属的悲痛,维护病人的尊严,提高生命质量,使病人在平静中度过人生最后的旅程。
我科于2012年1 月至2014 年4 月共收住晚期癌症病人100 例,对晚期癌症病人实施临终关怀护理,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男性55 例,年龄最大80 岁,最小32 岁,女性45 例,年龄最大81 岁,最小26 岁,其中胃癌22 例,食道癌20 例,肺癌18 例,宫颈癌20 例,恶性淋巴瘤8 例,胰腺癌12 例2.护理措施2.1 保持安全舒适2.1.1 个性设置住院环境:根据病人的病情性格特点及文化素养,设置病房环境,均满足其单间,其中一部分朝阳,一部分朝阴,有一部分要求靠近护士站以安定病人情绪,一部分远离护士站,满足其对安静的需求。
允许病人在病房放置自己喜好的物品以会客要求,尽量让病房多些家的氛围,淡化病人角色,人与环境之间产生移情作用,因此提倡个性化的设置,可使病人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
2.1.2 加强基础护理:切实做好每天晨晚间护理,及时巡视病房,遵循马斯洛的需求论,生活上给予照顾,精神上给鼓励,满足晚期肿瘤患者自尊需求,“过好临终生活”:大小便失禁,分泌物流淌等及时处理,以保持仪表整洁;暴露性操作用屏风遮挡,如:乳腺癌的病人触诊乳房、心脏检查时、褥疮病人进行褥疮护理时保护个人隐私,即或病人处于昏迷状态,也应有所顾忌,不应鄙视冷漠(听觉最后消失),以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及娴熟的护理技术,努力温暖病人的心灵,使病人获得生理及心理的舒适,带给病人更多的安全感舒适感。
2.2 有效地止痛疾病可以伤害肉体,而疼痛可以摧毁灵魂,癌性疼痛更是令人难以忍受,因此缓解或控制疼痛是护理晚期癌症病人的重要内容。
2.2.1 药物止痛:无痛是患者的基本人权。
浅谈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通过对晚期癌症患者实施临终关怀,让这些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最终能舒适地、有尊严地而又无憾走完人生最后旅程。
方法:以临终关怀理念为指导,通过护理行为,给予患者全面的关怀和照顾,减轻痛苦,提高生命质量,安详、平静地完成生命历程。
结果:患者及家属满意,社会认同。
【中图分类号】r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40-02
临终关怀的理念是;1.以照料为中心,适度治疗,控制症状,减轻痛苦,消除恐惧焦虑,获得心理社会支持。
2.不以延长生存时间为目的,而以提高临终生命质量为宗旨。
3.维持人的尊严和权力。
4.帮助患者“准备死亡、面对死亡,接受死亡”,活的尊严死的尊严。
5.为患者家属提供居丧照料。
[1]
癌症晚期患者无论在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承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经历了与病魔的顽强斗争,在得知自己已身患绝症无法治愈,生命已时日无多的情况下,身体和精神都将经受巨大的打击。
医务人员应尽力使其在临终得到安宁和舒适。
这是人道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标志。
我院肿瘤科自2005年对癌症晚期已无法治愈的患者实施临终关怀,建立关怀卡,记录实施关怀的内容及效果。
临终关怀的具体措施
1心理关怀临终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复杂。
绝大部分患者首先是
对疾病的否认、怀疑、幻想,表现为愤怒、抱怨、发泄、强烈的求生欲望,接着开始对疾病妥协,听天由命,进而出现自卑自责忧郁,最终接受事实,变得平静安然。
著名美国学者kubler ross将身患绝症的病人从获知病情到临终的心理反应过程总结为5个阶段,即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
⑴用爱关怀病人以满腔的热情、细致周到的服务,亲切的语言去关怀体贴病人,吧病人当做自己的亲人,尊重他、爱护他、亲近他,以克服悲观抑郁绝望的心理。
⑵用心理解病人即将走向生命的终点,回忆一生的酸甜苦辣,病痛的折磨以及死亡的恐惧,使他们失去自信自尊,医务人员主动接近病人,让病人倾诉内心的忧虑和恐惧,容忍病人发泄情感,对病人的唠叨应有极大的耐心,不能有丝毫的反感。
⑶尊重病人的权利,满足病人的自尊在治疗护理中,尊重病人的知情权,鼓励患者参与医护方案的制定,维护患者的自我形象,尊重原有生活方式,保护患者隐私,尊重信仰,尽量满足合理要求。
⑷真诚对待病人,不欺骗,维持适当的希望,鼓励家属增强信心,给患者以支持,多陪伴,使患者的心理、情感得到最大的安慰。
2控制疼痛据统计87﹪癌症患者有疼痛,疼痛不仅影响睡眠、饮食,使情绪低落,免疫力下降,消弱病人的求生欲望,甚至使病人丧失尊严[3]。
who推荐的阶梯止痛方案[2]:①选用非阿片类药物,如阿斯匹林、布洛芬,适用于轻度疼痛患者,②第二阶段选用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卡因、曲马多、布桂嗪等。
主要适用于中度疼
痛的患者。
③第三阶段选用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哌替啶、美沙酮、二氢埃托啡等。
主要用于重度和剧烈癌痛的患者。
近年来还采用硬膜外腔、椎管内给药。
针灸按摩、音乐、催眠都是可尝试的。
控制疼痛是临终关怀的重要内容,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维护患者尊严的重要措施。
医务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疼痛的原因、部位、性质、持续时间,了解止痛药物的作用,制定最佳止痛方案。
3促进患者舒适
⑴提供舒适的修养环境,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光线明亮或柔和。
病房保持优雅整洁。
⑵帮助患者采取良好的舒适的体位,保持皮肤的清洁,预防褥疮发生,保护好切口、造瘘口、引流管等。
⑶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
清醒病人取半坐位利于通气,昏迷着卧位头偏向一侧,或取侧卧位防止呼吸道分泌物误入气管引起窒息。
使用呼吸辅助器械应尊重病人意愿,做好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相关护理,减少不适,预防感染。
⑷加强营养,增进食欲,,尊重患者饮食习惯,经常变换食物花样,少量多餐,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于消化饮食,鼓励患者吃新鲜水果,蔬菜。
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胸部肿瘤患者常伴有食道梗阻,必要时采取鼻饲或完全胃肠外营养。
同时做好相关护理,减轻不适,预防感染。
⑸加强口腔护理,眼部护理,听觉是临终患者最后消失的感觉,
经常与患者交流,让患者感到即使在生命最后一刻也不孤独。
⑹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观察治疗效果用药反应。
⑺尸体料理也是临终关怀的重要内容,患者死亡后做好尸体护理,既是对死者的同情和尊重,也是对家属最大的心理安慰。
在做尸体料理过程中应尊重死者和家属的民族习惯和要求,应以唯物主义死亡观,态度严肃认真
4临终患者家属的心理行为反应与患者临终的历程密切相关,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生活照顾,对家属多关心体贴帮助,给予其精神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支持,居丧期给予心理疏导,鼓励表达情感缩短悲伤期。
必要时通过电话、网络方式对丧亲者进行访视。
临终关怀的学术研究和服务在我国开展起步较晚,存在巨大发展潜力。
通过以上努力,最大限度地落实了临终关怀的理念,体现了人文关怀,让临终患者在有限的时光里,享受人间温暖,没有痛苦,没有遗憾、安详平静的度过最后时光。
参考文献:
[1] 基础护理学,本科护理学类专业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版 p340~341
[2] 基础护理学,本科护理学类专业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版 p54
[3]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0年第2期第7卷晚期癌症病人临终护理探讨作者霍忠超王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