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4 电流
- 格式:ppt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24
第十一章简单电路知识点一、认识电路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⑴干电池:干电池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直流电源,有1号、2号、5号、7号等。
⑵蓄电池:蓄电池也是电池中的一种,应用于汽车、摩托车、通讯等。
⑶纽扣电池:电脑、手表、石英钟等。
⑷锂电池:手机以上都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⑸太阳能电池:广泛应用光能转化为电能。
2、电路⑴电路的组成: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四部分组成,缺少或不完整都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
⑵电路各部分的作用①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它保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工作时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②用电器:用电来工作的设备,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起控制电路的作用。
(闭合或断开)④导线: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
⑶电路的三种状态①通路:正常连接的电路,即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通路特征:电路中有电流,用电器正常工作。
②断路(开路):断开的电路。
断路特征:电路中无电流,用电器不工作.原因有开关没闭合,接线处松动,导线断了,用电器损坏等③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跟电源的两极相连的电路(用电器和导线并联,用电器被短路也就是不工作了)短路特征:用电器不工作,电路有很大电流,会损坏电源甚至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引起火灾。
⑷电路故障的判断根据现象判断故障在哪里,在确定故障原因(短路、短路)3、电路图①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做电路图。
②记住常见电学元件符号(电源、单刀单置/双置、交叉导线/连接、电动机、伏特表、安培表、电铃、电阻、互动变阻器等)③电路图要规范,画成矩形。
元件不能放在拐角处。
注意开关的状态。
④双控电路图、楼道感应灯电路图。
4、实物图与电路图互相转化⑴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看实物画电路图,关键是在看图,实物图实际上只有两种电路,一种串联,另一种是并联。
①串联电路非常容易识别,先找电源正极,沿电流方向顺序前进直到电源负极为止,明确每个元件的位置,然后作图。
第十一章简单电路实验探究题复习1.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实验中(1)小明想测量干路电流,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检查电路发现只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在这根导线上打上“×”,并改正。
(2)连接正确的电路后,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为0.46A,请在图乙中画出指针的位置(O为指针转轴)。
(3)小明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改变电表位置,将测量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支路电流I1/A支路电流I2/A干路电流l总/A10.300.160.4620.200.200.4030.240.340.58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在并联电路中,。
(4)第1次实验发现,灯泡L1比L2亮,则灯泡L1的电阻灯泡L2的电阻;若两灯泡灯丝长度相同,的灯丝更细。
2.在“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分别对“导体电阻跟它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的猜想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中使用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表所示。
编号材料长度/m横截面积/mm2电流大小/AA锰铜合金0.50.80.40B镍铬合金0.50.80.32C镍铬合金0.50.40.16D镍铬合金 1.00.40.08(1)实验中通过观察来比较电阻的大小,此过程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2)分别将C、D两根合金丝接入电路,可初步探究出的结论是。
(3)分别将(填编号)两根合金丝接入电路,可初步探究出的结论是:导体的材料、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3.某科技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看到若干长方体金属导体。
它们的材料相同,外形都如图甲所示,他们想探究该种导体电阻与厚度及边长的关系。
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测量了部分导体厚度h、边长a和电阻R,并记录在表格中。
(在测量电阻时,老师要求导体都要按照图乙所示的方式通过导线接入电路;实验时环境温度保持不变。
)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下面问题:(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该种导体电阻大小与边长a(选填“有关”或“无关”),与厚度h成(选填“正比”或“反比”)。
一、认识电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路的组成。
2.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
3.记住并会画一些电路元件的电路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认识电路,了解电源和用电器中能量的转化。
2.通过观察实验电路、规范作图,培养学生读图及作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电的应用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2.通过让学生讨论废旧电池的收集和处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电路的组成及作用、电路的三种状态、电路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对通路的理解和掌握及电路图的正确画法。
教具准备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等。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类比引入。
飞机在空中飞行,火车在铁轨上行驶,汽车在公路上行驶。
那么,用电器在工作时“电的流动”有没有自己的道路呢?知识点一认识电路的组成教师提问:什么是电路?1.请每一小组利用所给的实验器材,同组员一起动手组装电路,并使它们能正常工作。
(提示: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先断开)2.引导学生讨论和发言,归纳出简单电路的基本组成。
讨论后回答: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四部分组成。
3.指导学生看教材P34~35图11-2、11-3、11-4,认识电源的实质,认识常见开关的类型,并说出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
老师演示实物,让学生说出它们的作用。
(1)电源:提供电压的装置。
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都是电源。
(2)用电器:指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
如电铃、电风扇、电视机等。
(3)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的器件。
有拉线开关、拨动开关、按钮开关等。
(4)导线:传送电流。
知识点二 演示通路、断路和短路1.按教材P36图11-5的实验装置演示断路和短路。
(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此时电路是闭合的,电路中有电流通过。
(2)断路:断开的电路,也叫开路。
此时电路不闭合,电路中无电流。
(3)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把电源的正负极连接在一起或用导线把某一用电器的两个接线柱连接在一起。
简单电路——知识点归纳一、认识电路1. 电路的基本组成:①电源——为电路提供电能的装置②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③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④导线——起连接作用,传输电能2. 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填写以下电路图符号:①电源②开关③灯泡④电动机⑤电铃⑥交叉不相连导线⑦交叉相连导线⑧定值电阻⑨变阻器⑩电流表⑩电压表3.三种电路状态:①通路(闭合电路):接通的电路。
②开路(断路):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⑷连接方式:二、电荷与电流1. 电流的形成:________形成电流。
(在金属导体中,能够做定向移动的是______;在酸碱盐溶液中,能够做定向移动的是____)2. 电流的方向:____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按照这个规定,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和电流方向___。
3. 电流用字母__表示,国际单位是___,简称___,符号___。
比安小的单位还有____和____:1A=___ mA 1 mA=____μA4. 实验室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____(分度值____);_____(分度值____)5.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6.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_____电。
验电器: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摩擦起电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电子的转移)7. 电流表的使用方法:①电流表必须_____在电路中。
②使用前应_____(通过_______)③所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_____④____进_____出⑤决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接在_____两端三、电压1. 电源是____的装置;电压是______的原因。
2. 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1)要有_____(2)电路是____3. 电压用____表示,国际单位是____,简称___,符号是____。
四、电流(总分:39分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电流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荷的移动便形成了电流B.电路中只要接入电源便一定能形成电流C.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发生定向移动便形成了电流D.电流的方向总是由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2.关于如图所示电流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使用前需观察指针是否指0刻线B.电流必须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C.电流表可以超量程使用D.“0-0.6A”量程的分度值为0.1A3.(2017•怀化)图中,能直接测量通过灯L1电流的电路是()A B C D4.如图所示电路,在研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实验中,电流表甲和乙的示数分别为0.18 安和0.14安,造成两个电流表示数不同的原因可能是()A.灯泡L1和L2在电路中的位置 B.电流表的缘故C.导线有电阻 D.灯泡L1和L2的电阻不同5.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闭合后,两灯均正常发光,某一时刻灯L1突然烧坏后,电流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将()A.都变小 B.都变大 C.相等 D.都不变二、填空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空2分,共6分)6.(4分)如图1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填“电源”“L1”或“L2”)的电流,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2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 A。
7.(12分)(2016•河南)小海和小梅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
(1)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图乙是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填“A”“B”或“C”)处的电流。
(2)请在图乙中移动一根导线,测量另外一处的电流。
在移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
移动后电流表测量的是(填“A”“B”或“C”)处的电流。
(3)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如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只写表达式).小梅指出:为了得出更普遍的规律,应当进行多次实验。
《第十一章探究简单电路》集体备课教案主备教师:备课组长:主管领导:一、教学内容:11.1 从闪电谈起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⑴了解摩擦起电现象及其原因。
⑵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
⑶知道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⑷通过实验活动,观察摩擦起电现象,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揭示闪电的奥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⑸通过模拟闪电现象和学习摩擦起电的原因,消除对“电”的神秘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对自然现象产生亲近的情感和探究的愿望。
三、教学重点:摩擦起电及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四、教学难点:摩擦起电的实质,认识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五、教具(教学)准备: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六、教学方法(策略):橡胶棒、毛皮、玻璃棒、丝绸、塑料尺、碎纸屑、验电器七、学情分析:导入大地,避免因放电产生火花引起火灾;高压输电导线和高压设备的元件,表面要很光滑,可避免因尖端放电而损失电能或造成事故等。
介绍闪电形成的原因和尖端放电解释摩擦起电时,应让学生弄清楚以下3点:⑴原子结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⑵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⑶电子转移: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比较弱的物体上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可见,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物体显示出(三)怎样知道物体带了电带电的状态。
1、验电器的作用:实验室里总是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验电器的构造如图11-1-2所示:由金属球、绝缘塞、金属杆、金属箔片组成。
3、验电器是怎样工作的呢?让一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如果验电器的两金属箔片张开一定角度,则说明物体带电.当一带正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时,验电器就带上了正电荷,而使两金属箔片张开一定角度(电子从验电器转移到了物体);当一带负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时,验电器就带上了负电荷,而使两金属箔片张开一定角度(电子由带电体转移到验电器上)如11-1-3所示4、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微公式版解题技巧总结单选题1、在我国边远乡村的电路上常用的熔断保险丝。
当电路中有较强电流通过时,保险丝会快速熔断,及时切断电源,保障用电设备和人身安全。
经测量,有一段电阻为R,熔断电流为2A的保险丝,直径约0.5毫米。
若将这段保险丝对折后绞成一根,那么保险丝的电阻和熔断电流将变为()A.14R、4A B.12R、4A C.14R、0.5A D.12R、1A答案:A根据电阻表达式r=ρl s可知对折后电阻为R′=ρ12l2s=14R而两段最大电流为2A的保险丝并联,其允许的最大电流I′=2I max=4A 故选A。
2、如图所示,均匀的长方体薄片合金电阻板abcd,ab边长为L1,ad边长为L2。
当端点Ⅰ、Ⅱ或Ⅲ、Ⅳ接入电路时,导体的电阻分别为R1、R2,则R1∶R2为()A.L1∶L2B.L2∶L1C.L12∶L22D.L22∶L12答案:C设电阻板厚度为d,根据电阻定律可得,当端点Ⅰ、Ⅱ接入电路时,阻值为R1=ρL1 L2d当端点Ⅲ、Ⅳ接入电路时,阻值为R2=ρL2 L1d对比可得R1:R2=L12:L22故选C。
3、如图所示,厚薄均匀的长方体金属导体,ab、bc的长度之比为2:1。
当将C与D接入电压不变的电路中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I,若换A与B接入原电路中,则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A .I 4B .I2C .ID .2I答案:A设导体上表面宽为x ,则将C 与D 接入电路中时,电阻为R 1=ρbcab ⋅x若换A 与B 接入原电路中,则电阻为R 2=ρabbc ⋅x因为电路中电压不变,所以由欧姆定律知,将A 与B 接入原电路中,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与将C 与D 接入电路中对应电流之比为I′I =R 1R 2=bc 2ab 2=14即I′=14I故选A 。
4、如图所示的电解池接入电路后,在t 秒内有n 1个一价正离子通过溶液内某截面S ,有n 2个一价负离子通过溶液内某截面S ,设e 为元电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当n 1= n 2时,电流为零B .当n 1 > n 2时,电流方向从A →B ,电流为I =(n 1−n 2)etC.当n1 < n2时,电流方向从B→A,电流为I=(n2−n1)etD.无论n1、n2大小如何,电流方向都从A→B,电流都为I=(n1+n2)et答案:D由题意可知,流过容器截面上的电量q= (n1+n2)e则电流为I=(n1+n2)et方向与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同,故由A到B。
第十一章简单电路第一节认识电路一、学习要求1.知道电路的组成。
2.记住一些常见电路元件的符号。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电源有正负极。
4.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
5.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6.能够根据实物连接的电路画出它的电路图,能根据文字叙述的要求画出它的电路图。
规范作图,加强看图及作图的能力。
二、思维训练想一想1.如果在图11-1中闭合开关S,小灯泡没有发光,请分析有哪些可能原因。
图11-1练一练2.电池、发电机都属于______,灯泡、电动机、门铃、电冰箱、空调等这些都属于______。
前者工作时,______电能,后者工作时______电能。
3.只有在电路______时,电路中才有电流。
电路中开关作用就是为了______。
4.当把小灯泡接在电池的两极之间时,灯泡中的电流是从电池的______极流出经灯泡流回电池的______极。
5.请画出如图11-1的实物电路的电路图。
试一试6.找一只干电池看一看上面都有哪些标识。
再观察,哪一端是它的正极?哪一端是它的负极?阅读干电池或蓄电池的说明书,说明为什么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用一根导线直接连接起来?三、问题探究7.找一只手电筒看一看它的构造,了解电池、灯泡、开关是怎样连接的?一般手电筒的外壳是用金属制做的,它起什么作用?塑料外壳的手电筒,用什么办法来连接电池和灯泡?再试着画出图11一2中手电筒的电路图。
图11-2第二节组装电路一、学习要求1.会判断两个灯泡是串联还是并联。
2.会连接两个灯泡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串联、并联电路的电路图。
4.掌握两个灯泡串联、并联的连接顺序和方法,做到快而准确。
5.尝试用探究的方法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6.通过按照具体要求练习连接电路,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先认真思考,再作出设计方案,最后用实验验证。
二、思维训练想一想1.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个灯泡,可以组成什么样结构的电路?有几种连接方法?要用两个开关分别控制两个灯泡,应组成什么电路?这时电路中的电流应有几条路径才能互不影响?练一练2.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不经过用电器而把____________直接连在一起。
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单选题1、有研究发现,某神经细胞传递信号时,离子从细胞膜一侧流到另一侧形成跨膜电流。
若将该细胞膜视为1×10-8F的电容器,在4ms内细胞膜两侧的电势差从-70mV变为30mV,则该过程中跨膜电流的平均值为()A.1.5×10-7AB.2×10-7AC.2.5×10-7AD.5×10-7A答案:C电势差为-70mV时电荷量为Q1=CU1=7×10−10C电势差为30mV时电荷量为Q2=CU2=3×10−10C由于电势差从-70mV变为30mV,则电容器中电荷量线中和后反向充电,则移动的电荷量为Q=Q1+Q2=1.0×10−9C则该过程中跨膜电流的平均值为I=Qt=2.5×10−7A故选C。
2、如图电流表A1和A2是用相同的表头改装而成,量程分别为0.6A和3A,现将它们串联后用来测量电路的电流,则()A.两表头的指针示数相同,偏角之比1∶5B.两表头的指针示数相同,偏角之比5∶1C.两表头的指针的偏角相同,示数之比1∶5D.两表头的指针的偏角相同,示数之比5∶1答案:B由于两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所以两表头指针的示数相同。
又因为A2的量程是A1量程的5倍,且电流表刻度盘均匀分布,所以在表盘同一位置处,A2的示数是A1示数的5倍,换言之,当两表盘所指示数相同时,则A2指针偏角是A1指针偏角的15,综上所述可知B正确。
故选B。
3、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储存环是周长为240m的近似圆形轨道。
当环中电子以光速的百分之一运动而形成10mA的电流时,则环中运行的电子数目为()A.5×1012个B.5×1011个C.1×1012个D.1×1014个答案:A电子运动一周用的时间t=sv=2403×106s=8×10−5s根据电流的定义式I=q t则时间t内通过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It=0.01×8×10−5C=8×10−7C在整个环中运行的电子数目n=8×10−71.6×10−19=5×1012个故选A。
一、选择题1.某电路板上有两只小灯泡和一个开关,当开关闭合时,两灯都发光;开关断开,两灯都熄灭,这两只小灯泡的连接方式是()A.一定串联B.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C.一定并联D.无法确定2.某同学用一个有0~3 V和0~15 V两个量程的电压表测某电路两端的电压,用的是0~3V量程,但记录的读数却是6.5 V,则该同学实际测的电压值最可能是()A.1.3 V B.2.5 V C.5 V D.12.5 V3.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负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A金属箔的张角减小B.若把金属棒的绝缘手柄拆除,再进行实验,实验现象跟原来一样C.A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B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D.A中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棒流向B,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4.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和电功率的大小,正确的是()A.U AB>U BC,I AB<I BC B.U AB<U BC,P AB<P BC C.P AB=P BC,I AB<I BC D.U AB>U BC,I AB=I BC 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由断开变为闭合状态,则两电表的示数变化为()A.两电表的示数都变小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C.两电表的示数都变大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6.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各开关都闭合后,灯泡L1与L2串联的是()A.B.C.D.7.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20Ω 1A”字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滑动变阻器只能接入20Ω的电阻B.该滑动变阻器电阻的变化范围是0~20ΩC.允许通过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小电流是1AD.允许通过该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只能是1A8.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为保障小区内居民安全,小区门口安装了车辆识别系统,禁止外来车辆随意进入小区,如图所示。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电路》单元测试物理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电路》单元测试知识点总结一、明确内容,理清重点本章节主要介绍了简单电路的相关知识,包括电路的组成、电路的连接方式、电路的状态以及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等基本物理量。
重点在于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各种电路元件的作用,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规律,能够分析和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二、关键词整理,深度理解1、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和导线组成的闭合回路。
2、电路元件: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等。
3、串联和并联:串联时元件逐个顺序连接,并联时所有元件并列连接。
4、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元件及其连接关系的图。
5、电流:电荷在电路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6、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7、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三、知识点梳理,系统总结1、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源、用电器和导线是电路的三个基本要素。
2、电路的状态:通路、断路和短路是电路的三种基本状态。
3、串联和并联的特点:串联时电流不变,并联时电压不变。
4、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及关系: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电压等于电阻乘以电流;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
5、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及规则:符号法、实物图法等,要遵循相应的绘图规则。
四、难点解析,深入探究1、如何判断电路的串并联关系?通过观察电流的流向来判断,若电流在路径上只经过一次所有元件,则为串联;若电流在路径上经过所有元件两次及以上,则为并联。
2、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有何关系?在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也越大;在并联电路中,电阻越小,分得的电压也越小。
因此,可以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来调节电路中的电压。
3、如何求解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
因此,只需要测量出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就可以求得电流。
五、展望未来,挑战新高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简单电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掌握了分析和解决电路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