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3. 正确有效的吸痰
①定时翻身、拍背,每4~6 h一次,拍背 时由下而上,由外向内,有节律地迅速叩 击患儿背部; ②根据呼吸机参数、患儿面色、肺部痰 鸣音、口鼻分泌物多少判断是否需要 吸痰,避免盲目吸痰,以免刺激呼吸道黏 膜,造成充血、水肿及分泌物增多;
13
3. 正确有效的吸痰
③根据气管插管的型号,选择合适的吸痰 管,吸痰管的外径一般是气管插管内径 的1 /2~2 /3为宜; ④吸痰前将氧气浓度调至100% 1~2 min,或用复苏囊加压给氧,待SpO2 升 至95%以上再吸引;
14
3. 正确有效的吸痰
⑤首先将导管前端放无菌生理盐水中,检
查导管是否通畅;无负压情况下轻柔插 至气管内导管的远端,退出1 cm再加负 压,边旋转边退出吸引,切忌上下抽吸, 时间不宜超过15 s,负压不宜超过20 kPa。吸痰过程中,如SpO2 降至85%以 下,应暂停吸痰,立即予复苏囊加压纠正 缺氧待SpO2 上升至95%以上再继续吸 痰;
9
二、上机前患儿的护理
将患儿置于远红外辐射抢救台上; 清洗干净患儿鼻咽部分泌物,协助医生使患儿 仰卧,肩部稍抬高,头低位; 插管过程中及时吸取鼻咽分泌物; 观察胸部起伏,用听诊器听诊左右胸前部及两 腋下区,以确认气管导管的正常位置及通畅性, 防止单肺通气。
10
三、机械通气中的护理
1. 保持气管插管固定良好
16
4.合理规范的鼻饲喂养
患儿头高较低位,头偏向一侧,倾斜30-45度; 少量持续泵入,降低胃内容物,防治反流; 每次注奶前回抽,如残留量大于前次喂奶量的 1/3,减量或停喂1次; 采用口腔插入鼻饲管,避免鼻腔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