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2.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988.50 KB
- 文档页数:28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知识清单一、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概念微生物是肉眼难以看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生物等。
在实验室中培养微生物,是为了研究它们的生理特性、代谢过程、遗传规律以及在各种环境中的作用。
二、实验室培养微生物所需的条件1、合适的培养基培养基是为微生物生长提供营养物质的基质。
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和研究目的,培养基的成分和性质会有所不同。
常见的培养基成分包括碳源(如葡萄糖、蔗糖等)、氮源(如铵盐、硝酸盐等)、无机盐(如磷酸盐、硫酸盐等)、生长因子(如维生素、氨基酸等)和水。
2、无菌环境为了避免其他微生物的污染,实验室培养微生物必须在无菌环境中进行。
这包括使用无菌的培养基、器材和操作技术。
在操作前,通常需要对实验器材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操作人员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和无菌操作。
3、适宜的温度不同的微生物有其最适生长温度。
一般来说,细菌的适宜生长温度在20-40℃之间,真菌的适宜生长温度在25-30℃之间。
在培养过程中,要通过恒温培养箱等设备来控制温度。
4、合适的酸碱度(pH)大多数微生物在 pH 值为 65-75 的环境中生长良好,但也有一些特殊的微生物对 pH 有特殊的要求。
可以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酸碱缓冲剂来维持适宜的 pH 环境。
5、充足的氧气供应根据微生物对氧气的需求,可分为好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
对于好氧微生物,要提供充足的氧气,可以通过振荡培养或通气等方式实现;对于厌氧微生物,则要创造无氧环境,通常采用厌氧培养箱或特殊的培养方法。
三、培养基的制备1、计算根据要培养的微生物种类和培养的规模,计算所需培养基成分的用量。
2、称量使用天平准确称量各种培养基成分。
3、溶化将称量好的成分加入适量的水中,加热搅拌至完全溶解。
4、调节 pH使用 pH 计或酸碱指示剂来测定溶液的 pH,并使用酸碱溶液进行调节。
5、分装将培养基分装到无菌的培养容器中,如培养皿、三角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