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 格式:ppt
- 大小:7.81 MB
- 文档页数:28
【优化设计】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专题2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课时演练·促提升1。
含C、H、O、N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可以作为( )A。
异养微生物的氮源、能源B.异养微生物的碳源、能源C.自养微生物的碳源、氮源、能源D。
异养微生物的碳源、氮源、能源解析:含C、H、O、N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一般是蛋白质,因此可给异养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能源。
答案:D2。
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消毒方法依次是()①化学消毒②灼烧灭菌③干热灭菌④紫外线消毒⑤高压蒸汽灭菌⑥巴氏消毒法A.⑤③②①④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⑥②③④①⑤D.③④②①⑥⑤解析: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培养皿能耐高温,用干热灭菌;接种环可通过灼烧灭菌达到迅速、彻底的灭菌效果;实验操作者的双手可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如用酒精擦拭双手;空气可用紫外线消毒;牛奶可采用巴氏消毒法,使营养成分不被破坏.答案: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基质的是固体培养基B。
培养基只有两类: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C。
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D.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解析:培养基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根据培养基的物理性质不同,可将培养基分成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不加凝固剂。
答案:D4。
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10 mL不同的培养基,然后接种相同的大肠杆菌样液。
培养36 h后,计算菌落数,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选项错误的是()培养皿培养基成分菌落数Ⅰ琼脂、葡萄糖35Ⅱ琼脂、葡萄糖、生长因子250Ⅲ琼脂、生长因子0A。
该实验采用的是固体培养基B.该实验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C。
Ⅰ和Ⅲ对照,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不需要生长因子D。
Ⅱ和Ⅲ对照,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需要糖类解析:培养基中均加入了琼脂,故为固体培养基;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Ⅰ组和Ⅲ组存在两个变量,不能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是否需要生长因子;Ⅱ组和Ⅲ组对照,自变量是葡萄糖的有无,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需要糖类。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学习目标]了解培养基的基础知识,进行微生物培养和无菌技术的操作。
[重点和难点]无菌技术的操作。
[课前预习]1.根据培养基外观的物理状态,可分为①培养基和②培养基。
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③,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④、⑤以及⑥的要求。
2.消毒是指是指使用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②。
常用的方法有③等消毒法。
灭菌则是指使用④杀死物体内外⑤,包括⑥。
常用的方法有⑦等。
3.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操作步骤是:①、②、③、④、⑤。
倒平板要待培养基冷却至⑥℃左右时在⑦附近操作进行。
4.微生物接种最常用的是①法和②法,其结果是在培养基上得到③。
不论哪种方法都有在④进行操作。
[课堂探究]一、微生物培养基下表是某微生物培养基成分,据表分析:(1)该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还是固体培养基?①。
为什么?②。
(2)表中的KH2PO4、NaHPO4和MgSO4·7H2O主要为微生物提供①,葡萄糖为微生物提供②,尿素为微生物提供③。
(3)不同微生物所需的pH不同,培养细菌时需要将pH调至①;培养乳酸杆菌时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目的是要满足乳酸杆菌的②。
二、无菌技术1.下列关于无菌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①A.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灭菌。
B.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消毒。
C.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D.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2.消毒与灭菌的区别3.思考下列问题:(1)无菌技术除了防止培养物被污染外,还具有的目的是什么?①。
(2)哪些用具适于使用烧灼灭菌法?①。
(3)利用干热灭菌箱对玻璃器皿灭菌时物品不能摆得太挤,目的是什么?①。
(4)物品装入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后,要首先打开排气阀,煮沸并排除锅内冷空气,其目的是①;为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一般要求的是②;灭菌结束后气压务必降至零时才能打开锅盖,其目的是③。
高二生物选修1 训练案一、选择题:1.下列4种生物中,哪一种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其他3种生物的细胞有明显的区别:()A.酵母菌B.乳酸菌C.青霉菌D.蘑菇2.细菌培养基通常在121℃压力锅中灭菌。
如果只有在100℃的温度下将细菌培养基灭菌,以下哪一种生物仍会存活?()A.大肠杆菌B.一种青霉菌 C.枯草芽孢杆菌D.鼠伤寒沙门氏菌3.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汽、酒精、火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这些方法依次用于杀灭哪些部位的杂菌:()A.接种针、手、培养基B.高压锅、手、接种针C.培养基、手、接种针D.接种针、手、高压锅4、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需要对培养基等进行灭菌,其标准是:()A.杀死所有的病原微生物B.杀死所有的微生物C.杀死所有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D.使病原菌不生长5.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A.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B.接种纯种细菌 C.适宜环境条件下培养 D.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6.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37℃恒温箱的目的是:()A..对比观察培养基有没有被微生物利用B.对比分析培养基上是否生有杂菌C.没必要放入未接种的培养基D.为了下次接种时再使用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B.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碱性C.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D.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B供无氧的条件8.关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制需要在火焰旁操作的是:()A.称量B.灭菌C.溶化D.倒平板9、下列有关碳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源主要用于构成微生物的细胞物质和一些代谢产物B.某些碳源可以作为微生物的主要能源物质C.蛋白质一定不能做碳源 D.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的碳源可能不同10、消毒和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灭菌是指彻底杀灭微生物使其永远丧失生长繁殖的能力。
消毒仅指杀死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物体基本无害。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理一理判一判1.所有的培养基中都要加入琼脂。
(×)2.微生物在液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形成菌落。
(×)3.培养不同微生物的培养基成分完全一样。
(×)4.培养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
(√)5.相对于消毒,灭菌对微生物的杀灭更彻底。
(√)6.无菌操作的对象只要是没有生物活性的材料(如培养基、接种环等)都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
(×)7.培养基最常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
(√)8.倒平板后,待平板冷凝之后需将其倒置。
(√)9.若皿盖和皿底之间溅上培养基,这个培养基不可再用。
(√)10.采取平板划线接种法时,每一次划线前都要挑取菌种。
(×)11.对微生物进行计数时最好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12.需要一个不接种的培养基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以检验培养基的灭菌是否合格。
(√)悟一悟1.牛肉膏提供的主要营养是碳源、氮源、磷酸盐和维生素,蛋白胨提供的主要营养是碳源、氮源和维生素。
2.溶化后如需调整pH,应先调节pH,再灭菌。
3.培养基灭菌后要冷却到50 ℃左右时开始倒平板,其原因是琼脂是一种多糖,在98 ℃以上熔化,在44 ℃以下凝固,倒平板时高于50 ℃会烫手,低于50 ℃时,若不及时操作,琼脂会凝固。
4.倒平板时,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
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5.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
因为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将平板倒置,既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又可避免培养基中的水分过快地蒸发。
6.在倒平板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培养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部位,那么这个平板不能用来培养微生物,因为空气中的微生物可能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培养基上滋生。
感悟体会:练一练1.[2019·江苏高考题]下列关于微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微生物的试剂和器具都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B.接种前后,接种环都要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灼烧C.接种后的培养皿要倒置,以防培养污染D.菌种分离和菌落计数都可以使用固体培养基解析:接种室、接种箱等常用紫外线消毒法处理,接种环等常用灼烧灭菌法处理,吸管、培养皿等常用干热灭菌法处理,培养基及多种器材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处理,A项错误;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每次接种前后,接种环都要进行灼烧灭菌,B项正确;接种后,培养皿需要倒置,以防皿盖上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C项正确;分离菌种可以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后者还可以用于微生物的计数,所用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D项正确。
专题二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一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微生物在哪种培养基上生长会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A.液体培养基 B.固体培养基 C.选择培养基 D.鉴别培养基2.下表是某同学培养微生物时配制的培养基,关于此培养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此培养基可用来培养自养型微生物B.此表中的营养成分共有三类,即水、无机盐、氮源C.表中各成分的含量按照所培养的微生物的营养需要来确定D.若除去①,此培养基可用于培养大肠杆菌3.同学在①②③三种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这三种条件是:①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及时去除代谢产物②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③以葡萄糖和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根据培养结果绘制的一段时间内菌体数的对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如下:假设三种培养基中初始总糖量相等,则①②③三种条件依次对应的趋势图是()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4.无菌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紫外线照射前,适量喷洒石碳酸等消毒液,可以加强消毒效果B.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D.在微生物接种的实验中,用95%酒精对实验者的双手和超净工作台进行消毒5.在三个培养皿中各加入等量但不同种的大肠杆菌培养基,在培养皿中培养36小时后,统计大肠杆菌的菌落数(如表)。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对照培养皿Ⅰ、Ⅱ和Ⅲ,表明琼脂是培养基中必需的营养成分B.对照培养皿Ⅰ和Ⅱ,说明维生素是大肠杆菌需要的生长因子C.对照培养皿Ⅱ和Ⅲ,说明糖类是大肠杆菌需要的碳源D.本实验使用的是固体培养基6.下列有关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中必须含有琼脂B.不同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一般不同C.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D.微生物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时也可形成菌落7.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灭菌,应用()A.灼烧灭菌 B.高压蒸汽灭菌 C.干热灭菌 D.煮沸灭菌8.含C、H、O、N的大分子化合物可以作为()A.异养微生物的氮源、能源B.异养微生物的碳源、氮源C.自养微生物的氮源、能源、碳源D.异养微生物的氮源、能源、碳源9.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
【学习目标】1、阅读“培养基”部分,回答:(1)什么是培养基,有哪些类型?(2)各种培养基共有的营养成分是哪些?(3)培养基除提供主要营养物质外,还应满足什么条件?举例说明。
2、阅读“无菌技术”部分,回答:(1)回答旁栏思考题(2)什么是消毒?什么是灭菌?二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3)消毒方法有哪些?适用于哪些对象?如何操作?(4)灭菌方法有哪些?列表比较(从适用物品、灭菌条件、灭菌时间方面展开)知识补充1、生长因子:微生物生长必不可少的微量有机物,如维生素、氨基酸、碱基等,一些天然物质如酵母膏、蛋白胨、动植物组织提取液等,可为微生物提供生长因子。
2、芽孢:某些细胞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可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抗逆性休眠体,称为芽孢。
一个细胞只形成一个芽孢,所以芽孢是一个休眠体而没有繁殖功能,芽孢具有极强的抗热、抗辐射、抗化学药物和抗静水压能力,芽孢的休眠能力惊人,可达几十年。
【达标检测】[必做]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培养基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基质B 、培养基只有两类: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C 、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D 、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单个细菌2、关于微生物的营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一种物质不可能既是碳源又是氮源B 、凡是碳源都提供能量C 、除水以外的无机物仅提供无机盐D 、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使用时间】 第 2 周 第 1 课时 【编辑】申俊云 【审核】刘萍萍 【编号】2262021 【主题】 第二章 第一节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一) 2012.02.143、关于灭菌和消毒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B、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相同的C、接种环用灼烧法灭菌D、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加热法、紫外线法、化学药品法4、高温灭菌的原理是()A、每种微生物繁殖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一定的B、微生物对于高温环境不适应C、高温破坏了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D、高温降低了环境中氧的浓度5、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或消毒的方法依次是()①化学消毒②灼烧灭菌③干热灭菌④紫外线消⑤高压蒸汽灭菌⑥巴氏消毒法A、⑤③②①④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⑥②③④①⑤D、③④②①⑥⑤[选做]1、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情况而进行了实验。
【情景创设】【问题设计】1、阅读“实验操作”部分(1)写出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步骤及如何操作?(2)描述倒平板具体操作步骤,并回答该处4个问题。
(3)列表比较,“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4)描述平板划线操作的步骤,并回答该处3个问题。
(5)描述系列稀释操作步骤。
(6)描述涂布平板操作步骤,注意并回答该处讨论问题。
(7)为什么要让接种后的培养基和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在恒温箱中培养?2、阅读“结果分析与评价”部分并回答该处问题。
3、阅读“课题延伸” 部分,回答:(1)回答对于频繁使用菌种如何保存?该方法的缺点是什么?(2)回答对于长期保存的菌种如何保存?具体如何操作?【达标检测】[必做]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操作顺序是( )A 计算、称量、倒平板、溶化、灭菌B 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C 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D 计算、称量、灭菌、溶化、倒平板2、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常加入琼脂这一理想凝固剂。
下列关于琼脂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不被所培养的微生物分解利用,且对培养的微生物无毒害作用B 在微生物生长的温度范围内保持固体状态C 琼脂凝固点低,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D 琼脂在灭菌过程中不会被破坏,透明度好,凝固力强3、有关平板划线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第一次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B 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 【使用时间】 第 2 周 第 2 课时 【编辑】任丽伟 【审核】刘萍萍 【编号】2262022 【主题】 专题二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二) 2012.02.15C 在第二区域内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菌液D 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4、下列操作与灭菌无关的是()A 接种前用火焰灼烧接种环B 培养皿等放在高压蒸汽锅中进行处理C 培养基在50℃时搁置斜面D 接种在酒精灯的火焰旁完成5、在涂布平板操作错误的是()A 将涂布器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至烧红B 取少量菌液滴加在培养基表面C 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燃尽后,冷却8~10s再用D 涂布时可转运培养皿,使涂布均匀6、获得纯净物的关键是()A 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B 接种纯种细菌C 适宜环境条件下培养D 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7、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B.临时保藏的菌种一般是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C.临时保藏的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D.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4℃低温保藏的方法[选做]某学校打算开辟一块食用菌栽培基地,以丰富学生的劳动技术课内容。
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一、课题背景1.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是。
2.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一方面需要,另一方面需要。
二、培养基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的营养基质称为培养基。
2.种类:根据培养基的物理性质可将培养基可以分为、和半固体培养基。
3.琼脂:是一种从红藻中提取的,在℃以上熔化,在℃以下凝固,在常规培养条件下呈现。
琼脂是制备培养基时最常用的剂。
4.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和无机盐,另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以及的要求。
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或,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的条件。
5.牛肉膏,蛋白胨来源于,含有、和等营养。
三、无菌技术1.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的入侵。
2.无菌技术围绕着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实验操作的、操作者的衣着和进行清洁和。
(2)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和等进行。
(3)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附近进行。
(4)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_____ ______相接触。
3.无菌技术的目的:(1)防止,(2)避免。
4.消毒和灭菌四、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一)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1.计算:依据是培养基 的比例,计算配制某一体积(如100ml )的培养基时,各种成分的用量。
2.称量:牛肉膏比较 ,可用玻棒挑取到 上,同其一块称量。
牛肉膏和蛋白胨易吸潮,称取时动作要 ,称后及时 。
3.溶化: 和称量纸+少量的水( )取出_________→ 加_________和_________ →加 (注意: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_____________而导致_____________)。
当_________完全熔化后→ 补加蒸馏水至100 mL 。
调节__________后再进行灭菌。
4.灭菌⎩⎪⎨⎪⎧培养基:_________灭菌培养皿:_____灭菌5.倒平板:待培养基冷却至_____左右时,在 附近倒平板。
中学高效课堂高二生物选修1导学案课题专题2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导学案备课时间授课时间编号备课教师备课组长课型学习目标1.了解培养基的用途、种类及一般成分,2.掌握培养基制作的一般的步骤,3.掌握微生物分离中的划线法和涂布法。
4.学会一般的消毒、灭毒的方法,进行无菌技术的操作。
德育渗透通过本节学习,了解和掌握生物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所以要认真学好生物知识。
学习重点培养基的制备、微生物的培养的操作。
学习难点培养基的制备和微生物的分离。
学法指导课前预习,完成自主学习内容。
课前阅读教材,完成自主学习部分,为课上合作探究作好准备。
自主学习内容教师活动(一)培养基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营养基质称为培养基。
可分为培养基和培养基。
2.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和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3.培养乳酸杆菌时需在培养基中添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PH调至、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培养厌氧微生物则需提供条件。
(二)无菌技术A、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的人侵,具体操作如下:1.对实验操作的、操作者的和进行清洁和消毒。
2.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
3.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附近进行。
4.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相接触。
B、消毒和灭菌1.消毒是指使用较为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常用的方法有消毒法和消毒法。
2.灭菌是指使用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的微生物。
常用的方法有:灭菌、灭菌、灭菌。
(三)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步骤: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1.计算:根据比例,计算100mL培养基各成分用量。
2.称量:牛肉膏较黏稠,可用玻棒挑取,同一同称量。
称取牛肉膏和蛋白胨时动作要迅速,目的是防止牛肉膏吸收空气中水分。
3.溶化:加水加热熔化牛肉膏与称量纸→取出称量纸→加入蛋白胨和氯化钠继续加热→加入→用蒸馏水定容到100mL(整个过程不断用玻棒搅拌,目的是防止琼脂糊底而导致烧杯破裂)。
生物选修一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一、教学目标:1.了解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及培养基的制备;2.掌握微生物的纯化和分离方法;3.培养并观察常见的微生物菌株。
二、教学重点:1.微生物的培养方法;2.微生物的纯化和分离方法;3.常见微生物菌株的培养和观察。
三、教学准备:1.实验室耗材:琼脂培养基、平板培养基、试管、培养瓶等;2.实验设备:培养箱、恒温水浴等;3.微生物菌株:如大肠杆菌、酵母菌等;4.教学资料:微生物培养方法的手册。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1.培养基的制备:a.准备琼脂培养基的原料,按照比例混合,并加热至完全溶解;b.倒入试管或培养瓶中,待其凝固后即可使用。
2.微生物的准备:a.打开培养箱,调整温度至适宜的培养温度(如37°C);b.从冷冻保存的微生物样品中选择需要培养的菌株;c.使用燃酒灯烧热的针头进行接种。
3.微生物的培养:a.将接种的微生物菌株均匀涂布于琼脂培养基的平板上;b.将涂布好的平板放入培养箱中,待培养一段时间;c.观察培养的微生物菌落形态和生长情况。
4.微生物的纯化和分离:a.选取观察到的单一菌落,使用消毒液进行表面消毒;b.将消毒后的菌落接种至新的琼脂培养基平板上;c.观察新平板上培养的微生物菌落,重复步骤a和b,直到培养出单一菌株。
5.微生物的观察:a.使用显微镜观察培养的微生物样本;b.观察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等;c.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
五、教学示范:1.教师示范制备琼脂培养基;2.教师示范接种和涂布平板培养基;3.教师示范观察菌落形态和生长情况;4.教师示范消毒和纯化微生物菌落;5.教师示范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样本。
六、实验总结:1.学生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讨论;2.教师进行实验结果的总结与评价;3.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
七、拓展延伸:1.讲解微生物菌株的应用领域和研究进展;2.组织学生进行微生物培养实验的设计和操作。